黄石镇
福建莆田市辖镇
黄石镇在福建省莆田市东南方,位于木兰溪的下游,与市区相隔仅10公里的距离。是莆田市的交通枢纽中心,是首个国家级小城镇,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大镇。
黄石镇占地面积61.5平方千米,管辖6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有镇海堤、宁海桥浦口宫等名胜古迹。建设了十二条长达10公里的商业街、两个农贸市场、两座千伏输变电站。形成了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四大农业生产基地和以鞋革、石材、食品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
2016年,黄石镇抓住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城镇建设契机,攻坚服务项目建设带动发展。2017年,黄石镇新增“五个一批”签约项目7个,成功签约百盛、三箭塑胶项目,共涉及105个重点项目。2021年,黄石镇创新河湖治理模式——“兴水扬文”。
历史沿革
南梁莆田市建县起,黄石市即属之。
宋朝元朝,黄石分别为莆田县的感德乡的莆田里、连江里、景德里、唐安乡的望江里(今多为涵江区涵东街道三江口镇一带)、和崇业乡孝义里(今多为涵江区涵西街道、白塘镇一带)、崇福乡的兴福里(今多为黄石镇和北高镇一带),感德乡驻在莆田里(今黄石镇上在莆田里);
崇业乡管辖:常泰里和保丰里(今多为城厢区常太镇一带)、孝义里、延兴里(今多为荔城区镇海街道和拱辰街道一带)、延陵里,崇业乡驻在延陵里(今多为莆田市北部一带);
唐安乡管辖望江里、延寿里、待贤里(今多为涵江区江口镇西部和萩芦镇一带)、待宾里(今多为涵江区江口镇北部一带)、安香里(今多为渔溪镇南部一带)、光贤里(今多为新镇一带)、苏田里(今多为渔溪镇北部一带)、永丰里(今多为涵江区江口镇南部一带),唐安乡驻在延寿里(今多为涵江区国欢镇涵东街道一带)。
明朝时黄石为三区的连江里和孝义里,四区的莆田里、景德里、二区的望江里、六区的兴福里,三区驻地在孝义里(今多为涵西街道、白塘镇一带),四区驻地在文赋里(今多为城厢区华亭镇一带),六区驻地在兴福里;
三区,领连江里、孝义里、永丰里、待贤里、兴教里(今多为西天尾镇一带);
四区,领莆田里、景德里、胡公里、南匿里(今多为城厢区霞林街道、荔城区镇海街道、新度镇东部一带)、新兴里、文赋里(今多为城厢区华亭镇、霞林街道一带);
二区,领仁德里(今多为拱辰街道、西天尾镇一带),延寿里,望江里,尊贤里,延兴里,待宾里。
清朝前期,顺治帝十八年(西元1661年)开始为三区的连江里和孝义里、二区的望江里、四区的莆田里、景德里、六区的兴福里;三区驻地在孝义里(今多为涵西街道、白塘镇一带),四区驻地在文赋里(今多为城厢区华亭镇、霞林街道一带),六区驻地在兴福里;
三区,领连江里、孝义里、永丰里、待贤里、兴教里;
二区,领仁德里、延寿里,望江里,尊贤里,延兴里,待宾里;
四区,领莆田里、景德里、胡公里、南力里、新兴里、文赋里、广业里(涵江区白沙镇庄边镇、新县镇、大洋乡一带);
黄石镇,古时称“莆田里“、”枫亭镇、“”景德里“等,地处木兰溪南岸、荔城区南部,因相传古代民众兴修水利,开凿挖沟,从沙坂向东挖至东井挖得一块黄色巨石而得名。
民国三年1914年时才改名为黄石镇、黄石乡、黄石区等;
民国27年开始黄石地方隶属莆田县二区(乙级),区驻地在涵江,民国27年黄石镇、东花乡、东邹乡、惠山乡、沙郑乡(前面几个乡镇为后面的黄石地方,还没合并)和涵东镇、涵西镇、集奎乡、显乡、三江乡、码巷乡、漏头乡、梧塘镇、沁后乡、松坂乡、囊山乡、坂后乡、石东乡、霞源乡同为二区。
民国28年隶属涵江区区,直到民国32年,区驻地都在涵江,那时黄石市地方还没合并,分为黄石镇、沙郑乡、沙惠乡、沙坂乡等,
民国28年,涵江镇、江口镇、黄石镇、松梧乡、华码乡、漏显乡、三鲸乡、山乡、沁后乡、石郊乡、霞源乡、双东乡、沙惠乡同为涵江区。
民国31年,涵东镇、涵西镇、集奎乡、显埭乡、三江乡、码巷乡、漏头乡、梧塘镇、沁后乡、松坂乡、囊山乡、坂后乡、石东乡、霞源乡、黄石镇、东花乡、东邹乡、惠山乡、沙郑乡同为涵江区。
民国34年,1945年才合并为更大的黄石镇,1950年10月又改回为黄石乡,属于第三区、五区、黄石乡,
1957年12月,撤区复乡,全莆田县划为3镇:城厢镇、涵江区平海镇,全县辖17个街、48乡,辖495个高级农(渔)业生产合作社,黄石地方分为黄石乡和清江乡。1958年9月13日,成立黄石人民公社,
1984年第二次改名为黄石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黄石镇辖3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该镇正北、东北为涵江区白塘镇、三江口镇,和江口镇隔海相望,正西为新度镇,北为、东为兴化湾、东南为北高镇
旅游
景点
莆田市三十六景之一:宁海桥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海桥为存世不多的珍贵元代古建筑,虽经明、清及现代的多次维修,仍完整保留始建风貌,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和地方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宁海桥的建造,呈现出高超的古代造桥技艺。宁海桥地处木兰溪入海处,潮大流急,建桥工程艰巨,无论是选址、立墩、架桥,无不凝聚着建桥者的智慧:宁海桥的桥墩用条石砌就,造法类泉州洛阳桥,采用牡蛎科壳加固墩基的办法;宁海桥由75块长10米,宽、厚各1米多的巨大石梁架设,两桥墩之间净跨径为8.8~11.8米。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的涵黄交通最短的唯一必经之路宁海桥,位于涵江区黄石市两地交接处,木兰溪下游的入海口。每年端午节,拂晓站在桥上观日出,蔚为奇观;旭日初升,极似一面大圆镜,放射出万道金光;桥下波光粼粼,犹如金龙逐波,十分壮观,故有“宁海初日”之雅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桥的两端,立着高约3米、头戴盔身披甲、手执长剑、威武雄壮的护桥将军石像,系明代雕造。是现存该省墩间跨径较大的古代石梁桥之一,同时,如此巨大的石梁安装,在缺乏重机械设备的古代,充分表现出建桥者的高超技能。
宁海桥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核心提示:在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村与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之间,有一座涵黄公路桥。殊不知,这座省道201线公路桥是由莆田市最大的滨海桥撑起的。令人忧心的是,新“国保”如今想要甩掉背负多年的“负担”恐怕有点难。
宁海古桥背“桥壳”“国保”之路迢迢
古桥背新桥担子太重了!这座“桥上桥”在全国都罕见,虽经过多次加固,古桥破损仍越来越严重;七年前有关部门开始正在古桥下游修建涵港大道南段过河大桥新桥,为古桥“减负”
水泥公路桥以古桥墩为基础,架高一米叠桥而成;由于不堪重负,古桥已多处破损
核心提示:一座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古石桥,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背着一座作为交通要道的公路桥,它就是著名的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宁海桥”所在的宁海大桥,早已是全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其桥面两墩之间的净跨径比全省著名的安平桥洛阳桥还大。
宁海桥旁也成了垃圾场,他们担心这些不文明行为都会给古桥“抹黑”。
古桥位于14个船形的桥墩上,每个桥墩留出一处1米×1.5米的小孔,行人可勉强通过。水泥公路桥以古桥墩为基础,架高1米叠桥而成。在古桥面上行走,个子在1米以上的都要弯腰前进,一对古香古色的石狮子屹立古桥头两侧。
从古桥第一节往里走,看到几乎每节桥面的两侧栏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粗大的缆绳被绑在了栏杆上,捕鱼所用的各式工具则被铁钉牢牢固定在桥面上。有人甚至在角落里用水泥糊成池子装载各种物品,还有人在桥面用瓷砖铺出一大块进行“圈地”。祖籍黄石市荔城区某人大代表,这是当地一些渔民在桥面上休憩用的。
在八年前的全市开展的专养公路桥梁安全隐患专项排查中,宁海旧桥已被鉴定为危桥,并进行了限宽限载,可现在经过大桥的车辆仍络绎不绝。离古桥不足2米处有一大堆垃圾。桥兜村一位村民说,附近一些村民图方便,每天都把垃圾倒在这里。
古桥背“桥壳”“国保”之路迢迢
宁海古桥始建于元代,现存的这座古桥,是从清雍正十年(1732年)开始,耗费15年修建的。每节桥面是用5块1米多宽、13米长的巨石铺设成的。原先两侧保存完好的扶栏,望柱头雕刻着姿态不一、线条简练的石狮浮雕。全国各地不少游客来宁海桥看到这些,都对古人修桥的智慧和耐力深为敬佩。
1961年,古桥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由于交通的需要,古桥上面加高了1米多,铺设水泥桥面,成为涵黄交通要道。这20多年来,古桥经过多次加固修补,有关部门还投资40多万元对古桥再次加固改造,但都未能缓解古桥的颓势。这座“桥上桥”已有多处裂痕,连古桥桥面也出现断裂,栏杆缺失。
此前,曾在莆田市文化系统工作多年的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宁海古桥气势如虹、十分壮观,完全可以列入“国保”文物,然而正因为它身上背负的那座水泥桥,使得申报迟迟不能如愿。
2010年,经有关部门多方调查,莆田决定在宁海桥下游100多米处新建一座大桥,2011年新桥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复并完成设计工作,并在2011年年底前开工建设。文化局文物保护部门也已将宁海桥申报2011年的的第七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古桥能否升任“国”字号文保,所有莆田人都在拭目以待。
建设宁海新桥,是莆田市当地的民生工程、民心项目,承载着数十万人口出行的交通要道,
很多市民急切盼望宁海新桥尽早建成、通车。
宁海新桥跨过不足百米宽的木兰溪后,在荔城区一侧的引桥施工进展缓慢,临时引桥刚开建。
关注理由:莆田宁海新桥,这条承载着数十万人口出行的交通要道,却因施工推进不力,建了四年多,耗资3亿元,计划2015年年底前通车,但至今还未通车,被戏称:“这是全世界最难修的桥!”“就是修长城,也该修完了!”……除了交通要冲,宁海新桥另一大作用是保护宁海古桥
新桥两端,分属涵江区和荔城区。形成反差的是,涵江区段早已修建一新,而荔城区段则风沙漫漫,临时引桥工地几近停滞。如此重大的民生工程项目,荔城区段的施工进度为何如“慢牛”?地方政府对重大项目的督促是否不力?
多花700万建的临时引桥进展慢
但因年久失修,这座桥早已不堪重负,桥底现多处裂痕,桥基下陷严重,被列为四级危桥。
因为交通管制,车辆时有堵塞,司机怨声载道,有的愤愤不平地说,宁海新桥主桥都建好了,只差荔城区黄石这一段的引桥还没建完,“半拉子工程,2016年都说要通车了,2017年的春节还通不了”。
古桥下游100多米处,就是备受各方期待的宁海新桥,跨江主桥全长1.2公里,桥面宽41米,双向八车道,一头连着涵江区,涵江区段已建设一新,连接线的绿化、路灯、交通标识等,均已到位。而另一头的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段,却是另一番情景:与主桥连接的临时引桥工地,风沙漫漫,垃圾四处,未有大面积动工的迹象。 “如果不是荔城区这一段的建设进度慢了,根本就不用建什么临时引桥。”当地村民说,原本与主桥连接的是一段“永久性”高架连接线,“区里怕麻烦,就去更改设计方案,绕道设了这座临时引桥,多花了700多万元,以后还要花钱拆掉,真是浪费!”
建设回放
荔城区段接线段,施工一拖再拖:
宁海新桥于2012年4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3.08亿元,是省交通运输厅“五大战役”的攻坚项目。直接连接涵江区镇前村和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北接涵黄公路,南接在建的涵港大道,属莆田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三纵四横”城市快速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7月,主桥合龙,并通过验收,标志着大桥全面转入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阶段。
2015年9月,宁海新桥涵江区段的连接线合龙。本应同期建成合龙的荔城区段接线段,却因为某些原因,项目停滞。由此开启了全线通车的“慢牛”之路。
2015年11月,荔城区段更改方案,临时引桥才正式动工。
2016年6月,按照工期,临时引桥本应于6月底前建成通车,但施工期间,该项目进度一拖再拖。
2016年5—8月,荔城区段临时引桥工地几乎停滞,何时通车成未知。
2016年12月,临时引桥开始铺设路基,荔城区交通局称正在铺设“只能用两个月的过渡性路面”。2017年春节期间,新桥可临时通车。
大桥两端,两种工作作风?
关于宁海大桥荔城区连接线工期一拖再拖的抱怨,已持续几年多。很多市民质疑莆田市荔城区政府“为何不急百姓之所急”、“为何不转变工作作风,让民生工程真正造福百姓”。 “关键是要转变政府的工作作风......不能畏难不前。”莆田市一干部说,再有什么理由,也不能把通车时间推了几年多。
荔城区交通局工程部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由于荔城区段在建设连接段时,涉及桥兜村、江东村和华堤村三个村的拆迁,村民安置是一个问题。
与荔城区的征迁进展不力相比,大桥另一端的涵江区在宁海新桥衔接段建设前,沿线的征迁工作良性推进,进展十分顺利,征迁已于2014年完成,宁海新桥涵江区衔接段在2015年9月竣工。
“一桥两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工作作风,就像接力赛,其中有一棒跑不动,拖后腿了!”涵江区一位知情干部称,大桥一旦通车,涵江区到莆田市市区的车程将缩短一半,且道路通行环境相比现有的宁海古桥会改善许多,但因荔城区段的工程滞后,“我们之前的抢工期都白抢了!”
民心工程,2017年春节能否真正通车?
荔城区段临时引桥从2015年动工建设,按计划应于2016年6月竣工通车。但在建设期间,该项目竣工时间一拖再拖,工程时建时停,建设进度十分缓慢。
针对百姓呼声,荔城区交通局透露,宁海新桥临时引桥将在2017年元旦后竣工,采用的是过渡路面,春运后会拆除重建,2017年3月将正式竣工通车。
被指“荔城区段建设进度太慢,而且最终还要拆除重建,真是劳民伤财。”
周边的黄石镇村民称,虽然现在临时引桥的路基完成施工,但整个衔接处路面都还没动工,也不知道2017年春节能不能临时通车,他们担心荔城区政府部门关于工期的承诺会再次爽约。
建临时引桥,被指浪费财政
荔城区交通局相关人士称,荔城段的连接线工程只能暂时搁置,整个临时引桥工程造价700多万元,双向两车道,之后将全部拆除,建设正式的8车道连接段。
不少市民质疑,宁海新桥是项大工程,规划好的主桥建设方案,本可一次性通车,却被更改建临时引桥,已让人不解,临时引桥工程又如此一波三折,既浪费了国家财政,又延误工期,呼吁莆田市相关部门要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问责。
面对困难要有“马真”精神
宁海新桥建设一波三折,但仔细回顾整个过程,相关部门的反馈理由不足,宁海新桥荔城区段连接线建设一拖再拖,好端端一个利民工程,愣是拖成了“扰民工程”。工程方案一改再改,劳民伤财不说,还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建设临时引桥,终究是权宜之计。
建于水深浪大处藏智慧
宁海桥文物管理所所长说,宁海桥古为宁海渡,位于距莆田市区约15公里的木兰溪入海处。木兰溪将兴化平原分为南北洋,宁海桥为南北两洋的交通要道。在未建桥之前,百姓来往要乘渡船,十分不便。元代中期,龟山寺僧人越浦发起募捐建造石桥,可这里溪海汇集,潮大流急,工程十分艰巨。
当时,越浦借鉴宋代蔡襄泉州市建造洛阳桥的技术,先用大批船只运来大石块,沉没于建桥的水下,筑成一座水下大堤,再在堤上养殖牡蛎科,经生长繁殖,连成一片来胶固桥墩,将石桥粘成整体,这是中国桥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越浦利用退潮机会,在堤上建起14座船形桥墩,形成15个桥孔。
宁海桥全长225.7米,两墩之间的净跨径在8.8~11.8米之间,比福建省著名的安平桥和洛阳桥的跨径还大。桥面由75根石梁铺成,每门桥孔上铺5根。每根石梁重达几十吨,长10多米,宽和厚各1米。令人疑惑的是,在水深浪大的地段,在没有先进机械工具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把石梁铺到桥面?原来宁海桥的石梁采自沿海,运载石梁的船只趁海水涨潮时从下游溯潮而上,到桥墩之间用铁索链住。待退潮时,石梁便顺利地架上桥墩。到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宁海桥终于全部建成。自明至清,宁海桥经历7次重修,现在的桥是在清代历时15年建成的。早在1961年,宁海桥就被省政府列为莆田市首批省级文保单位。
“过去端午节,从桥上观日出,万道金光直投桥下,犹如金龙逐波,故有‘宁海初日’的雅称,是莆田传统二十四景之一。”莆田市历史文博研究员柯凤梅说。
30年“桥上桥”破损多
宁海桥势如长虹、凌空飞架在溪面上,桥的两端各有两尊戴盔披甲、手执长剑的“桥头将军”。
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座“双层桥”,公路桥将宁海桥牢牢罩在下端。这里是黄石市秀屿区区等通往涵江区方向的重要通道。
这座“桥上桥”是怎么来的?原来,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交通部门经批准,利用宁海桥的桥墩基础,在旧桥上增加铺设了新桥,成为涵黄交通要道。古桥与新桥距离约1米,即使是小个子的成年人走在古桥上,也要猫着腰。古桥两旁望柱头各有一对姿态不一、线条简练的石狮浮雕
这种“桥上桥”的模式,在全国都罕见,对古桥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过去古桥拱形幅度很大,听老人说站在桥的一端都看不到另一端的骑马人。自从古桥被架了新桥,交通量急剧增加,各种大型车辆通过时产生剧烈震动,使古桥桥墩不堪重负,尤其是中间桥面出现严重下沉,整个桥面还有不同程度断裂,彻底成了危桥。
此后,古桥经过多次加固修补,但都未能缓解颓势。五年前,政府决定在宁海桥下游新建一座大桥缓解交通,从莆田市公路局获悉,宁海新桥早已正式动工建设。新桥位于宁海旧桥下游110米处,那时计划建设工期24个月。
新桥建成复原古桥恐难成,按照计划,新桥建成后,将对宁海桥进行复原,对此不乐观:古桥桥面已多处断裂,现在几乎是靠新桥固定在一起。一旦拆除了新桥,反而会令古桥散架。即使拆除新桥,拆桥过程也必然会使古桥产生震动,能不能“挺”得住,还是未知的事。
尽管如此,还是希望人民能加强保护,集结力量,群策群力,尽量恢复宁海桥原貌。还希望能结合附近的景点,连片开发旅游景点,让“国保”文物实现新价值。
2015年7月,省道201线宁海新桥顺利合龙,2015年11月,该桥荔城段临时引桥工程开工建设,按照工期规划,引桥项目应在2016年6月竣工通车。但引桥连雏形都未呈现,几乎处于停工状态。宁海新桥荔城段临时引桥工程地基部分几乎处于停工状态,钢筋裸露在外,引桥的桥墩也没完成建设。
莆田交通部门表示,引桥工程暂时停工,不知道何时能通车。
古桥破损严重为全国重点文物
因为长久失修,这座桥早已不堪重负,桥底出现多处裂痕,桥基下陷严重,被列为四级危桥。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保护古桥,2010年位于古桥下游120米的宁海新桥动工建设,大桥全长1.2公里,为双向8车道,项目总投资3.08亿元。
因宁海新桥荔城段主、引桥衔接处距离地面5.85米,为尽快实现该桥通车,部门在主桥与引桥连接处临时新建钢筋混凝土引桥,并与旧的涵黄公路相连接。
引桥全长255米、宽9米,投资约700万元,2015年11月动工建设,原定今年6月竣工通车。不过昨日上午,海都记者在现场看到,
莆田市市交通局工程股有关负责人表示,工程已经停了几个多月了,该负责人说,宁海新桥引桥何时通车还是未知数。
市民:“国保桥”要尽快甩掉负担
按照2010年规划,原定2016年8月宁海新桥建成后,黄石市涵江区的距离不仅将缩短一半,旧的宁海古桥也将不再作为交通要道,改为游览景点。
“国保级的宁海古桥每天还要承受重负,实在不应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宁海古桥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让新桥通车,为古桥“解压”迫不及待。同时,宁海古桥也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尤其是在高峰期常造成拥堵,新桥及时通车也关乎民生。
新桥主体结构2015年已完成,而如今荔城段引桥进展缓慢,肯定会影响整体竣工时间,不少市民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政府通力协作,尽快让“国保桥”甩掉负担。
荔城交通局称,桩机停在路旁,宁海新桥临时引桥未能按照原工期完工。
荔城区交通局交通股相关人士说,工程又受影响。
在主桥与引桥衔接段工地内,临时引桥的桥身依然摆放在工地上,
荔城交通局交管股相关人士表示,按照原先制定的工作时间表,从2016年7月15日起,施工队进驻,并用桩机对路边的路基进行施工,以保障桥墩建设,但施工仅两天,就停工了
荔城区区政府的工作人员说,宁海新桥临时引桥项目由黄石镇镇政府负责处理,可向他们咨询。
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对于荔城区交通局所反映的某些工程的情况,他们并不知情。
宁海新桥临时引桥工程施工时间为7个月,本应于2016年6月竣工通车,之后因问题,导致计划竣工时间推迟至2016年11月。
宁海新桥临时引桥何时能够竣工,成了未知。
梅妃故里
梅妃故里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其地南朝壶山,北依兰水,东凭兴化海湾,西接南塘抗倭古战场。
江采萍,姓江名采苹,唐开元中选入宫,侍奉李隆基,封东宫正一品皇妃,因酷爱梅花而得名。梅妃工文辞,以《楼东赋》及《一珠》最脍炙人口,是福建第一个女诗人。梅妃心系庶民,志节清高。天宝十五年(755)安禄山兵陷长安,梅妃不屈乱贼以身殉国,其高风亮节代代褒扬。
梅妃进宫后,莆田诸女尽封孺人,嫁娶俱乘銮轿。当年应梅妃之请敕赐给家乡父老的梨园戏班演化为至今被封为“活化石”的“莆仙戏”,浦口宫旁有“飞云庙”,祀奉戏神雷海青神像。当称“莆阳戏神第一庙”。千百年来,江采萍莆田市人引以为荣,明时兴化府衙门就有“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的对联。郭沫若游莆田时留下了“梅妃生里传犹在”的诗句。莆田历代地方志均把她列在《名人》之首。
浦口宫系御赐梅妃春秋二祭之宫宇,建于唐至德元年(756),按帝王后妃的规格,集“古”、“大”、“美”于一体,被誉为“莆阳第一宫”。宫内还有历代名贤刘克庄、周瑛、郭尚先江春霖伊秉绶、郭沫若、张群等人墨迹题匾。该宫1981年列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莆田市人民政府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妃故里还有许多景点:如诗情画意《南塘》梅妃亭,风光妮美人湖,田园雅趣牧鹅地,凭吊怀古抬头石,壮怀激烈戚公祠,长虹卧波宁海桥……
梅妃故里蜚声海内外。1997年入选“全国300家著名风景名用旅游景区”。《莆田县志》、《莆田市市志》都将其列为重要旅游资源并载入莆田市旅游局绘制的《体育界就点分布图》。著名作家杨金远的长篇小说《大唐梅妃》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将由“上海影视集团”拍成电视剧。还有市方志办蔡国耀出版《江梅妃》资料与在社会上下部。
莆田三十六景之一:工艺之都
莆田工艺美术城与湄洲岛是莆田市仅有的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莆田站出口处,占地460亩,总体建筑风格源自闽中特有的红砖文化,朱瓦青石,高墙翘檐,缔造出莆田市古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城内四周环绕着的2000多平方米的立体浮雕群,号称“中国最大的浮雕群”;同时巨资营造的瑰丽夜景工程,堪称该市最美的一道“黑夜彩虹”;城内万商云集,精品荟萃,客迎四方宾朋,艺满中华神州!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石镇位于东经119°4′,北纬25°2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木兰溪下游,是莆田市城厢区、涵江区、秀屿的交通枢纽,涵港大道福厦高速公路、莆笏路、福建202省道涵黄公路段、荔秀路、黄北交战公路贯穿境内。黄石镇面积6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826亩,滩涂面积4578亩。
文化
文物古迹
莆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四年前,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莆田的宁海桥平海天后宫、仙游文庙、龙华双塔4处古建筑成了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的新成员,截至四年前莆田市“国保”单位已经增至11处。
经济
综述
2001年,黄石镇社会总产值39.8亿元,财政收入26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88元,分别比2000年增9.8%,308%,2%。
2009年,黄石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
2014年,黄石镇全镇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0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5%,同比2013年增长5.5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64.51亿元,完成区年度调度计划,同比2013年增长17.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6亿元,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任务,同比2013年增长21.48%;财政税收达到5.15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完成年计划4.65亿元的110.71%,同比2013年增长39.19%;限上商贸产业销售额达到25.19亿元,完成年计划20亿元的125.95%,同比2013年增长50%。
2015年,黄石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7亿元,完成年计划9.34亿元的125.27%,比增29.71%;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01.62亿元,完成年计划196亿元的102.55%,比增22.56%,完成情况为全区最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28亿元,完成年计划60亿元的100.47%;财政收入完成4.88亿元;限上商贸业销售额(含工艺城、鞋服城)完成55.33亿元,完成年计划48.5亿元的114.08%,比增119.65%。
第一产业
做实水稻、蔬菜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近3年平均每年实施2-3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3.5万亩,百亩蔬菜种植专业户有55户,万亩土地整理项目进入第四期施工阶段,清前蔬菜市场规划建设中。
2013年,黄石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规模2.2万亩,水稻亩均产量达到465公斤。
黄石镇完成早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片1300亩,早稻工厂化育秧技术1000亩,新农药示范片4000亩。以华龙、沟边等农机合作社为龙头,推进全省农机推广示范镇建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完善土地流转平台,完成土地流转登记10500多亩,促进集约化规模经营。
第二产业
黄石镇有大中小企业2000多家,有鞋业服装、石材石雕、机械、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群优势化发展。黄石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平台,重点发展鞋服业、机械设备制造、包装印刷业、工艺品业,形成“布局科学、结构优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园区产业链,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现已入园企业有1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76家,2009年创税收5400万元。
黄石工业园区在全市首家获得“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称号。鑫龙鞋业、东方猎狼、鹏飞包装等3家公司被授予“莆田市和谐企业”称号。工业企业税收实现持续增长,经济支撑效应日益增强。
2010年,黄石镇工业产值完成75.2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34.94%。
第三产业
发挥黄石市区位优势,推动物流业和电商业共兴、共荣。网贸仓储物流基地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吸引4家快递公司和36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聚集自创品牌11个,扶持双赢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工艺城为依托,聚集传统工艺、人才技术、资源品牌等优势,结合黄石木雕、石雕、玉雕、根雕、贝雕等特色产业和人文底蕴,积极推进发展文化创意项目。
把握海西建设契机,依托福厦铁路、向莆高速铁路、福泉高速公路拓宽、商贸物流园区、黄石工业园区、疏港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黄石镇功能定位为“区域工商贸一体化物流中心”。衔接荔城新区南进,黄石镇力争用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集工业、行政商务、商贸金融、休闲服务和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荔城区中心经济板块。
社会
教育
截至2010年,黄石镇辖区内现有2所完全中学(莆田第八中学和田家炳中学),3所独立初中校(清江、东洋、沙堤中学),1所职业中学(海峡职校),33所小学(其中5所新庄镇中心小学),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商贸物流园、新镇政中心、七境片区、院前片区布等小学和幼儿园规划建设中。
文化事业
截至2010年,黄石镇有惠洋“十音”、澄云柴脚(高跷)、和平弄九鲤、沙坂舞狮、江东男女舞龙等特色民间艺术,节日踩街民俗活动的彩车、彩架、男女车鼓队、十音八乐队、腰鼓队、采茶舞、伞舞等民间艺术表演队达100多支。2007年,惠洋“十音”和沟边“九鲤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疗卫生
荔城区医院、黄石卫生院二所医院,医疗技术和设备先进,2009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
基础建设
镇旧街自明代倭乱后重建,长2公里,宽不足7米。沿街多土木结构平房,商店只50多家。镇内有古代建筑物宁海桥浦口宫红泉宫
建国后,建有镇政府综合楼、公安派出所、法庭、税务、邮电、银行和镇办企业等单位办公楼、住宅,建筑总面积21683.76平方米;文教卫生区,建有三层砖混结构,跨度23米,1616个座位的影剧院,图书馆阅览室、文化中心站各—座,建筑面积4537平方米;黄石一中、黄石镇中学的教学楼、实验室、教学园地,建筑面积15810.37平方米;镇卫生院占地3公顷,精神病院和福利院占地1.09公顷。
1985年,在安兴头路新建商业街,长350米,宽16米,路面铺棋格石,路旁建有3层砖混结构楼房150幢,底层为店房,2、3层为住房,建筑面积10326平方米。1986年由群众集资兴建汀坛新街,有砖混结构的3层楼房82幢,建筑面积9764.42平方米。1989年建四脚亭至度尾新街,宽16米,路旁建3~4层砖混结构楼房,建筑面积3959.52平方米,自来水厂建筑面积822平方米,与供电、排水管、泄防工程相配套。
设立了全市第一个宽带网视频监控系统。投资150万元建设15个治安岗亭,投资202万元安装202个视频探头。
获得荣誉
1995年被确认为国民生产总值上10亿元的全省10个乡镇之一,并被省科委评为“科技示范建设达标乡镇”,1998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乡镇企业百强镇”,1999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乡镇企业工作先进镇”,2003、2004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工作先进乡镇”,2005、2006年两年被区政府评为“荔城区经济工作第一名”。2007年被省经贸委评为“福建省商业重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3月,黄石镇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也是莆田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5年,黄石镇获得“市级宣传思想文化示范镇”称号。
2019年10月,黄石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资料
黄石镇.荔城新闻网.2024-03-30
行政区划.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政府.2024-03-30
四、黄石镇建设.福建省情资料库.2016-04-18
黄石镇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04-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旅游
景点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文化
文物古迹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社会
教育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基础建设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