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汉族民系之一
客家(英文:Hakka)是指入迁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发展而成的汉族中的一支独特民系,或称族群(团)。
客家人从中原向南迁徙,历史上共大规模发生过六次,开始于秦始皇时代,终于清中后期。历次南迁之中原汉族居民,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的畲族、瑶族等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融合,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区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一个汉族民系。而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晋朝说、东晋说、唐宋时期说,但普遍认为客家形成于宋代。现今客家人的迁徙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据2018年人口统计,中国九个省(区)有客家人聚居区,境外有67 个国家和地区有客籍华人,全球客家人总数已超8000万。分布在赣州市龙岩市粤东、粤北、桂东南、桂东北和桂中,以及台湾和海南省两省的部分地区,此外还分布在四川省湖南省的部分地区,以及侨居在东南亚、南亚,远至欧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客家人历史悠久,具有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其独特的移民文化,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语言是族群的灵魂,客家人所讲的语言是客家话,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中除北方方言以外分布省区最多的方言,广泛地分布在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四川和台湾共8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市)。以客家语为载体的客家谣谚、客家民间故事、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采茶戏,文人创作中的方言小说、方言诗等,都属客家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和客家文化史上,客家文学均有一席之地。客家人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有自己千情万种、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是汉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改革开放后,客家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同时又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之下,“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各地的传统客家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名称由来
学界一般认为,客家是指入迁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发展而成的汉族中的一支独特民系,或称族群(团)。“客家”这一称谓的形成来源在学术界有如下几种意见:
一是晋朝时期。《辞海》对“客家”一词所作定义为: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族因战乱南徙渡江,至晚唐(九世纪末)以及南宋末(十三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
二是东晋时期。《南齐书·州郡志》载:“南州镇广陵,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户以为客,刘奭大兴四年(321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上有司为客籍制度。”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根据司马睿的这个“给客制度”的诏书提出了这个观点。
三是宋朝时期。陈支平认为客家之称源于宋代的客户制度。大多学者也都认为宋代是客家形成的历史时期:邓迅之先生意见 “客家这个系统的形成,大体己晚在五代十国至宋初”。陈运栋先生在《客家人》中主张: “五胡乱华直至唐末黄巢之乱,这个时候,客家民系尚未形成,客家名称尚未确立。黄巢之乱以后,客家先民避难迁徙至闽粤赣的三角地带,经过五代纷争及宋王朝的绕一中原地区,客家民系才向其他民系的演化而自成一系。”
源流考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海内外学术界掀起对客家源流问题探究热,主要出现三种学说。
中原南迁说
罗香林的主流传统观点“南迁说”,认为客家人是中原最纯正的汉人后裔,现代的客家人是中原移民的后代,与南方土著民族无关,是血统最为纯正的汉族人。只是在客家形成时间上,有学者对罗香林的“唐朝五代”说提出不同看法。如吴松弟提出“南宋”说,曹树基提出“元代”说,王东提出“明代中期”说,李默提出“明代”说等。
学者冯秀珍在罗香林的“五次迁徙”前加了一次,时间是秦汉。她认为,秦汉时有多次汉兵、胡汉民徙南记录。汉兵有的直接留居在后来成为了客家大本营的赣闽粤三角地带,汉民有的则与百越杂处,也可能直接进入或因迁徙流动而留居客家地区。他们成为最早的客家先民。
土著说
客家人源于源于古越族。他们认为,南迁汉族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古苗瑶民族混合以后,产生了“客家先民—古畬先民共同体”,在陆续南迁的汉族逐波叠加影响下,至宋朝后期定型,发展成为现代客家族群。现代客家人具有南方土著先民的血统,具有明显的南方人种特征和南方土著语言文化特征。
学者罗肇锦认为,客家人应该是侗傣语族或人“汉语化”后的民族。房学嘉则认为,客家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混和百越或畲族汉化后裔。
融合说
此观点认为,客家民系是从晋朝永嘉之乱开始,特别是在唐宋年间,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的畲族、瑶族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融合而形成,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区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它以汉人为主体,同时包含有经融合了的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
学者谢重光认为,客家是北方南迁的汉民与赣闽粤交界区域的闽越土著及自武陵地区南迁的盘瓠蛮,经长期互动与融合,而形成的以中原中华文化为主体,兼具闽越文化与盘瓠蛮文化精华的一个族群陈支平则认为,客家是由南方各族群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南迁简史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客家先民入迁始于秦朝秦始皇挥师南下统一中国的历史时期,至清中后期结束。1933年,罗香林的学术专著《客家源流考》成为研究客家历史的开山经典之作,提出“五次迁徙说”,认为客家先民南迁始自晋朝,祖籍来自今河南省山西省中原地区,唐末至元代客家先民进入今闽粤贛交界处,明清时期又有部分客家从聚居区再向其它地区迁徙。贺香林的上述观点成为之后近一个世纪的客家学研究主流观点。
马来西亚、美国等海外客家人从家谱统计,又将客家人的五次中原大迁徙增加一次,将迁移的时间提早到秦朝。对此,《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内容也予以了印证: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赵佗任嚣攻打岭南,来自中原的五万兵卒便在岭南生息繁衍。
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后,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派兵六十万人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五十万兵丁南戍五岭。这些士兵与当地的土著越民长期杂居相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了首批客家人。此外,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遗址,驱逐数万人前往贛南伐木,没累死的留在了当地,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第二次大迁徙
晋朝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紧接着爆发了农民反晋斗争,晋王朝的统治飘摇欲坠。这时以匈奴、鲜卑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乘机不断侵扰内地,中原又陷入了“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东晋初年,为了躲避战乱,大批举族南迁的中原人形成了三大支流,远的一支到达了江西省中部南部、福建省等地。 这次迁徙持续大概一百七十年,近百万的中原人参与了这次大逃亡。
 第三次大迁徙
第三次大迁徙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国家动荡,朝局不稳,加之连年天灾,中原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黄巢起义爆发,战火连绵,十几年动乱中原各地汉人分头南下谋取出路。这批南下的汉民最终定居在赣州市龙岩市、粤东北的三角地带,与第二批迁徙到此处的客家先民不期而遇。这次迁徙持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九十余年。
 第四次大迁徙
第四次大迁徙发生在宋元时期。金朝、元人等民族入侵中原,百姓苦不堪言,这迫使一批中原汉民南下迁往闽、贛、粤地区,与当地畲、瑶等少数民族逐渐交融。后来文天祥组织人马在闽、贛、粤山区力抗元朝,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战争迫使先期抵达闽、贛的中原汉人,再分迁至粤东粤北。因当时的户籍已经有了“主”“客”之分,这批迁徙到此处的中原人被编入了“客籍”,遂有了“客籍人”之称;同时流入长汀古城的人越来越多。总人数高达百万之巨,最终发展成为客家民系。
第五次大迁徙
距离上次动乱已经过去了两百余年,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生养息,龙岩市粤东的客家人口膨胀,满族入主中原后,清政府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民众被迫再次分头迁徙,一部分沿海客家人又回迁赣州市,另一部分由粤东迁入四川省等遭战火毁灭的地方重新开辟垦殖,历史谓此“移湖广,填四川”之说。
第六次大迁徙
清代中后期,爆发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客家人是这次起义的主力军,经过十余年的斗争起义失败,起义军遭到绞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爆发了十二年之久的土客械斗,动乱迫使客家人不得不再次迁移至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阳各地,还有客家人漂洋过海到达缅甸、越南等地。另一方面,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龙岩市一带迁往沿海,大量移居海外,这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大迁徙,客家人分别迁往南至雷州市钦州市广州市潮汕地区等地,渡海则到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马来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人口分布
客家人的迁徙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据2018年人口统计,中国九个省(区)有客家人聚居区,境外有67 个国家和地区有客籍华人,全球客家人口总数超过8000万。分布在赣州市、闽西、粤东、粤北、桂东南、桂东北和桂中,以及台湾和海南省两省的部分地区,此外还分布在四川省湖南省的部分地区。其中,连片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大本营。海外客家人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以东南亚为主,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约有71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约20万人分布在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奥地利等。另外非洲有10万余人,大洋洲约6万人。
中原移民大量进入赣州市龙岩市粤东地区,形成客家民系的大本营,这种分布格局是中原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随着客家人在长期的南移过程中形成的。福建客家人纯客县集中在闽西的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永定区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等8个县。广东省纯客家人或以客家人为主的有30个县(市),粤东北的梅州市 、粤北的韶关市 、粤中的河源市 、惠州等市是广东客家人分布的主要地 区,经过宋元几百年的繁衍生息,粤东梅州及其相连区域成为广东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
台湾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台中市的丰原,彰化的埔心乡屏东市的八乡、高树、满洲,台东县的鹿野,花莲县吉安县、光复、瑞穗,高雄市的六龟、三乡。历史上台湾客家人主要来自龙岩市长汀古城),较大规模迁台始于明郑成功治台时期,清末海禁打开后,闽西客家人迁台成为常态,但由于反清起义、族群械斗、族群融合等原因,未能象其他民系那样形成成片的客家聚居地。
当今东南亚客籍企业家与其他华族企业家一样都具有“海外华人的企业精神”,在不断制造财富的过程中,他们都能不断地选择儒家的优良传统价值和西方的商业经验与科技结合而成功地建立他们的商业王国。从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迁居东南亚的早期客家人以开矿为主,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76年在磋加里曼丹岛坤甸所开辟的矿区。
语言
语言是族群的灵魂,客家人所讲的语言是客家话。客家话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粤中有部分地区叫水源音(一般归入客家语粤中片),在粤东部分地区叫福广话、岭东语、广东话(迁四川省后裔之语言又被称为土广东话),闽、赣迁川的,同样以广东人自称。在江西部分地区叫赣南话(赣南客家语)、怀远话。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麼个话等。在浙江省长汀古城腔(因浙江客家祖籍福建汀州)。
客家话最大的特点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古汉语原生态。严学宭、李玉在《客家话的原始形式述论》 中提到:“客家话和中原话亲属关系较密切,约于晋唐之间才有原始客家——中原话分裂而各自发展。”
客家语言总体可以分为三个组成成分:第一,古代中原汉语,这是所有客家语言的基础。第二,其他汉族方言,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沿途各地方言的影响。第三,定居当地方言,在定居到当地之后,与当地土著在地理上接壤,进行经济文化往来,自然而然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 
客家语言形成过程跟他们的迁徙经历密切相关。不同迁徙批次的客家人讲的客家语也不尽相同,都与当时朝代中原汉话有关,加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本身的语言受到各地汉语方言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庞大的客家语言体系,其语系存在现实,极其复杂,有“百里不同音,隔代语有别”的说法。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中除北方方言以外分布省区最多的方言,广泛地分布在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和台湾共8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市)。
宗教信仰
神佛信仰
客家人的宗教信仰是多元的,属于多神信仰,只要认为可以保护自己的,即便是外来的神灵,也乐于接受,供奉参拜。客家民间信仰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中原,与中原汉族的民间信仰相同;二是从生产生活环境中产生新的民间信仰;三是吸收融合周边民系的民间信仰。客家民间信仰的特点是泛神泛灵、随意随性、包容混杂,形成了包含天地崇拜、自然物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鬼神崇拜、巫术崇拜、生活禁忌等大杂烩式的民间信仰体系。 在客家地区,任何一座寺庙,都是一个众神“联合国”,来自不同宗教系统的各方神灵都可同时供奉在庙里。在客家的家庭里面,也可设立几个甚至十几个牌位。因此,客家地区的庙宇有寺观、教堂、宗族聂氏宗祠孔子庙、文昌祠、关帝庙、岳王庙到处都是,极为盛行。
祖先崇拜
客家人崇祖意识很强,通过尊祖敬祖、祭祀祖先的活动形式来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以应对新环境下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赣南客家的崇祖活动一般有两种:一是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等节日喜庆期间成为祭祖活动高潮。二是建祠堂修家谱,祠堂都修得豪华气派,除了建有总祠,还建有分祠、支祠,宗祠在聚居地建,还要在州县城建;修谱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溯源分流,明确本族的祖先、支派,从而明确宗族内成员的尊卑长幼、亲疏远近关系,为祭祀祖先服务,以达到认祖归宗、敬祖收族的目的。
民族文化
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在客家文化史上,客家文学均有一席之地。凡以客家语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如客家谣谚、客家民间故事、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采茶戏,文人创作中的方言小说、方言诗等,都是客家文学;客籍作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在作品中描绘了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都属客家文学;非客籍作家若深入客家地区,创作出反映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也应归入客家文学范畴。
广东客家文学具有“根在中原,山乡特色,雅俗互动”的文化特征。太平天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广东省的客家文学得到蓬勃发展。产生了诸如黄遵宪胡曦等岭东诗派、古直等南社客籍众多诗人名宿。
雷州歌是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的民俗音乐,它是闽南地区民歌传入雷州半岛后,与土著文化及周边文化长期交融、互相渗透而逐步形成的。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雷州半岛的地理特色、历史变迁、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汕头市澄海区曾为古老的澄海县,位于潮汕平原韩江出海口,澄海灯谜因以得名。被称为“正宗谜”的中原谜法,早期传入澄海县后与本地民间方言、谜语相融合,构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澄海灯谜。澄海灯谜以其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功能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深深融入了当地的元宵节中秋节等习俗之中,成为民间广泛参与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而且历久不衰,澄海也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 并于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艺术
歌舞戏剧
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丰顺浦寨的火烧龙舞、平远县的船灯舞、南雄市的香火龙舞、大埔县饶平县的花环龙舞,梅州市槐店的文狮子舞、大埔清溪的仔狮灯舞、东源县的金龙狮舞,饶平的布马舞、五华的竹马舞、紫金的纸马灯、紫金的花船舞、兴宁的杯花舞、韶关的犁春牛、大埔的鲤鱼灯舞、以及席趣舞、莲池舞、织女穿花舞、落地金钱舞等。传统舞蹈有九狮拜象、安远县瑞龙、安南瑞狮、章贡区民间高跷、信丰瑞狮引龙、崇义县三节龙、赣县区云灯安远茶篮灯、于都茶篮灯、全南县车马灯、大余旁牌舞、大余南安罗汉舞、竹马灯舞、客家青狮、杯花舞、落地金钱舞、兴宁马灯舞、五华竹马舞、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坪山麒麟舞、龙岗舞龙、沙头角鱼灯舞、猫头狮、舞貔貅、小金口麒麟舞、清溪麒麟舞、塘厦麒麟舞、樟木头镇舞麒麟等。
传统戏剧
主要有闽西汉剧、闽西山歌戏、广东汉剧、赣南采茶戏、民系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花朝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此外还有客家大戏、客家山歌剧、提线木偶戏、龙川手擎木偶戏等。其中,广东汉剧随历史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艺术表现与内涵,在新时期被周恩来总理誉称为“南国牡丹”。2019年在广东汉剧院成立60周年暨振兴大会上,多部门联合共同推动汉剧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歌
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属民歌体裁。它主要流传于梅州市紫金县博罗县、惠州、赣州市长汀县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县新竹市、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宗族
客家人有很强的宗族观念,无论是背井离乡还是辗转迁徙,都不会忘记其姓氏宗族。客家人利用敬祖祭祀活动对其祖宗歌功颂德,视先祖为保护神,祈求先祖保佑,福荫子孙。每逢较大的节日,全族的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请长辈讲祖德,宣读家训族规,以激励后辈忠以报国,孝以持家,睦邻族内,光宗耀祖。客家人通过敬祖祭祀活动,成为沟通族人血亲之情,巩固族人之间团结和睦的凝聚力。
家训和族规是展示清白家风的载体。客家祠堂通过宗祠牌匾、祭祖穆宗、上灯敬老和独特的民俗节日等文化载体传承优良家风。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客家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民间团体发起的宗族文化复兴活动,也离不开民众日常生活中对优良家风的坚持与守护。
民居建筑
客家的民居,极具地方特色,广东省的围龙屋、福建省永定土楼和培田民居是客家的三大民居。赣州市客家建筑也具有清墙灰瓦、敦厚质朴的整体风貌特征。
土楼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和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土楼按建筑内部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内通廊式土楼和单元式土楼。依形状分,大致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另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型、半圆型、八卦型。
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由永定区南靖县华安县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2年1月31日,中国国务院文化遗产委员会向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申报,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录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 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古城区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围龙屋
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土楼)、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带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省的“窑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杆栏式”和云南省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圆形,造型似一个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
围龙屋的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聚族面居,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
培田民居
培田民居是指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拥有八百年历史,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30幢明清时建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培田村有高的灰褐色封火墙和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门楼上的木刻窗雕或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还有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联壁画,培田是人们称道的画里村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饮食
客家美食传承了中原饮食文化和南迁后产生和发展的饮食原料和饮食风俗,融合了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其他民系饮食文化。客家饮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基酒、味厚浓香,注重养生、原汁原味。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客家菜肴和客家小吃。客家菜肴榜上有名的是东江客家菜,它与潮州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客家小吃是客家饮食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元宵节客家人吃汤圆和悬挂花灯笼,三月清明节吃野艾糍,四月水节吃杰米粉与麦麸混合做的糍,五月端午节吃粽子、酿豆腐,七月庆丰收吃豆腐、吃鸭子和多种吃法的新鲜花生,中秋节月饼炒田螺和板栗、柚子、秋子梨等瓜果,九月中元节与盂兰盆节举行二次葬九重皮冬至吃萝卜糍,腊月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红烧肉、酿豆腐等客家菜。
中国烹大师陈钢将客家菜按照地域分为四大流派:梅州市流派、东江流派、龙岩市流派、赣州市流派。梅州流派,梅州是客家发展成熟的地方,因其临海,所以梅州人多吃鱼,其食文化丰富,特别注重药膳养生、“吃兆头”。代表菜品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东江流派,口味稍微清淡,讲究鲜爽嫩滑,善于创新变化,受广东菜影响较大。赣南流派,口味咸鲜香辣,擅用烧、炒、炖焖、蒸,善用手工和模具,将食材制成丸子、饼等各类手工菜,代表菜品有三杯鸡芋子饺、大肉丸等。闽西流派,强调食物的原汁原味,口味较为清淡,清汤见底。烹饪手法以蒸、炖、酿、焖、煮为主。代表菜品有白斩河田鸡长汀豆腐干、粉滑牛肉等。
服饰
客家服饰由褂和裤组成,其结构主体也保留着中原汉服的古风。客家的传统服饰一般比较宽大,材质多为棉麻,颜色以蓝色和黑色为主,目的是为了方便劳作。客家典型的大襟衫和大裆裤,二者以宽松肥大为美,以遮挡女性身体曲线为美。特别是大裆裤俗称“宽腰便裤”,要将裤头翻折多次才可以穿用,明显继承了汉服唐装古风。客家绣花童鞋帽有大量的虎头纹饰装饰,这就是中原虎文化传播的结果。客家服饰的装饰主要是在襟头、袖口处绣一些花样。年轻人的较为复杂,大多采用“大边小绲”的形式,年轻女孩子的衣服襟头镶绲明显,从前绕道后颈,一直延伸到小襟里,而年老的人只有前襟有。
冬头帕又称柳条帕,是客家妇女用于防风、防寒的头帕。根据地区的不同,客家头帕可分为冬头帕和半冬头。冬头帕由条帕、抹额和花带组成。20世纪80年代以前,冬头帕不仅是年轻客家女子的嫁妆,也是客家产妇坐月子必带之物。有学者猜测冬头帕起源于中原头巾,经后世改良之后才形成今天的样式,但是这个说法没有足够的材料支撑。
凉帽又称凉笠,客家方言称为“笠”,主要用于遮阳防沙。凉帽的主体和斗笠类似。各地凉帽不相同,一般是无顶的,也有有顶不开孔的。凉帽一般会铺上一层防雨材料,必要时临时当斗篷使用。为了方便,帽檐下会缀两个系带的布条,未婚女孩会在布条的两端挂上彩带,意思是未出阁。
风俗习惯
民俗
客家民俗继承了中原汉族的传承,由于南方特殊环境相适应,又因其迁入的批次和定居的地区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民俗。如天穿节、石城灯会、赖公庙会、南康区鲤鱼灯、赣州市客家匾额习俗、上犹县客家门匾习俗、寻乌客家迎故事、石上曾坊桥帮灯、赣县五云柚子灯、龙南乡火龙、福建土楼楹联、长汀童坊镇坊刻纸龙灯、清流李家五经魁、走古事、姑田大龙、拔龙、忠信吊灯习俗、五鬼弄金狮、埔寨火龙、清溪黑胶龙灯舞、百侯龙珠灯、清溪仔狮灯、鲤鱼灯、平远船灯、花环龙等。
赖公庙会
会昌赖公庙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举行,为庆祝赖公诞辰而举行的大型庙会活动。庙会持续四天(农历七月初五至初八)。庙会以祭祀娱神为主,活动包括祭神祈福、游神、娱神活动和品尝客家小吃等。在明清时期,是由当地的官员和乡绅推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庙会活动的形式整合和凝聚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当代社会管理提供了历史参考,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百壶宴
“百壶宴”又称“保苗节”,起源于清朝康熙,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客家话中“壶”与“福”谐音,因此“百壶宴”也被称为“百福宴”。几百年来客家人一直沿袭着这项活动,表达了祈求新年福气满满、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
阿公搓桥
“阿公搓桥”,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候有瑶民盘氏兄弟三人,在大桥地区帮工,恰逢当地瘟疫横行,很多人都不治身亡,盘氏三兄弟就用祖传的瑶医瑶药救治病人,帮助当地的人摆脱瘟疫。因此,被当地人民奉为一方圣人,被称为“九龙三圣大夫”,为后世子孙供奉。
客家匾额
赣州市客家匾额习俗随中原士族迁徙赣南而逐渐形成,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南迁而来的中原世族大姓选择聚族而居,为团结宗亲、适应环境、抵御外侮,每个村落建造了规模不同的姓氏宗祠、族祠,并悬挂堂匾、功德匾、寿匾等匾额。经过历代官方与民间乡绅的共同努力,匾额习俗遂成为具有治理和教化功能的载体。赣南客家挂匾仪式包括资格规定、申请、定匾、游匾、祭匾、揭匾、挂匾、办酒席等一套程序。
近年来,会昌县十分重视赣州市客家匾额习俗的传承与发展,兴建了“百匾堂”,展出赣南客家有代表性的民间匾额130多方。匾额习俗体现了赣南客家敦宗睦族、崇文重教的文化特质,对乡村治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婚嫁生育
客家的嫁娶深受古时婚嫁礼俗的影响,讲究门当户对,并且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婚俗环节较多,过程较长,包含说媒、看妹子、写庚帖、编红单、定亲、看家方、送日子、送菜和抬嫁妆、哭嫁、迎亲、宴客、过门、进门、拜堂、闹房、回门、送满月等步骤,且每个程序中包含若干特定仪式。因着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婆婆往往会对儿媳非常的严厉,嫁入三天后就要开始帮助家人操持家务。
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场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变革运动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客家人聚居的龙岩市赣州市、尊东地区,也由此进入了一个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大变革时代。急剧变化中的弃旧图新,使客家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心理受到了震荡和冲击,这种震荡和冲击在客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使客家传统文化开始进入一个兼收并著朝多层次、多色彩、多样化发展的时期。
传统受到冲击。客家文化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既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具有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梯、薄强权、重信义、薄小人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开始转向追求一种实惠、具体的价值目标。客家人虽然还维护着喜同庆、忧同吊的传统习俗,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婚丧喜庆讲排场,大操大办等所谓“衣冠氏族”的某些落后习俗感到不满。过去客家人所信奉的“以农为本”“轻新薄利“的意识荡然无存,龙岩市、赣南、粤东,几十万农民抛弃“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上山下海,开行办厂”做生意人,投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中。
对外交流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之下,全世界各地的传统客家文化正在快速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两岸客家人不能往来,直到一九七八年以后才开始走在一起,“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两岸客家乡亲交流越来越频繁。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以下称“世客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加强了客家人的联系。世客会自1971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举办之后,至今已经先后在亚、美、非三大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0余届。赣州市是客家人南迁集散地、中转站,是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继2004年举办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后,2023年11月,第32届世客会在赣州龙南举办,这是又一次展示赣州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的盛会。
参考资料
你知道客家人是怎么形成的吗.中国民族报.2023-08-23
天下客家.哔哩哔哩,央视网.2023-08-23
客家小知识.赣南文化云.2023-09-11
客家族群与客家文学.今日头条.2023-10-11
雷州歌.广东省文化馆.2023-09-12
谜语(澄海灯谜).广东省文化馆.2023-09-12
埔寨火龙.广东省文化馆.2023-09-12
名录项目.广东省文化馆.2023-09-12
客家人敬祖祭祀的习俗.政协广东省梅州市委员会.2023-08-27
客家人的家风家训.中国文明网.2023-08-27
一文带您了解客家传统文化服饰.赣州市博物馆.2023-08-23
诗一般的清流长校客家服饰.客家百科.2023-08-23
客家传统服饰之冬头帕.赣州市博物馆.2023-08-23
客家传统服饰系列之凉帽.赣州市博物馆.2023-08-23
代表性项目.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8-27
会昌赖公庙会.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2023-08-26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2023-08-26
传统婚俗(客家婚俗).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8-28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源流考辨
中原南迁说
土著说
融合说
南迁简史
第一次大迁徙
第二次大迁徙
 第三次大迁徙
 第四次大迁徙
第五次大迁徙
第六次大迁徙
人口分布
语言
宗教信仰
神佛信仰
祖先崇拜
民族文化
文学
艺术
歌舞戏剧
传统戏剧
山歌
宗族
民居建筑
土楼
围龙屋
培田民居
饮食
服饰
风俗习惯
民俗
赖公庙会
百壶宴
阿公搓桥
客家匾额
婚嫁生育
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
对外交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