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07年命
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通道,号称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在
陕北地区俗称“皇上路”“圣人条”。因其路线大体南北相直,故称为“直道”或“秦直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竭尽全国人力、物力,从事两项规模巨大的国防工程建设,一是修长城,二是治直道和驰道。驰道是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国道,直道则是秦始皇为打击
匈奴,令大将蒙恬率十万人工突击修筑的国防道路。据考证,秦直道南起咸阳的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北至九原郡(今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穿越14个县,全长800千米。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
清代之前都在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20世纪70年代时,考古学界重新展开了关于秦直道的研究,关于秦直道的走向问题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2009年,
延安市境内的秦直道经过考古发掘被确认,至此,关于秦直道的走向几乎已全部确认。
1996年5月,秦直道遗址(东胜段)被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成立了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进行研究保护与利用,先后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全长17.5公里保护范围及控制范围修建2000余根保护界桩,修建5块保护
界碑,对秦直道遗址周边的城梁古城及苗齐圪尖古城修建保护性网围栏2000余米。2010年,
东胜区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重新编制了《秦直道遗址(东胜段)保护规划》(2012-2030)。秦直道在促进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推动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推动战国时期勘探、筑路技术的发展等方面都曾发挥过无与伦比的历史作用。
名称由来
秦直道由于道路宽阔平坦,能适应大队人马快速驰援,故称“驰道”,又因其南北遥遥相对、直线相通,亦称“直道”或“秦直道”,在
陕北地区俗称“皇上路”“圣人条”。
历史沿革
秦朝修建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秦灭六国之战,成为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封建皇帝,自比
三皇五帝,因而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秦汉,
鄂尔多斯市地区是有名的“
河南省地”、又称“
朔方郡”,是“水草肥美”的
河套平原地区,
匈奴居住足以养育人口牲畜,南下可以直接威胁
秦朝的心脏地区,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秦始皇面对北方强大的匈奴民族,采取强硬政策,公元前215年,命
蒙恬发兵三十万,大举出击,很快就收复了
五原郡以及榆中一带的广大地区。之后,秦始皇在
黄河沿岸兴筑了44座县城,并且派蒙恬征招10万民夫,修筑了绵延千里的“秦直道”,作为防御和打击匈奴的军事专用交通线和后勤
补给线。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六国年表》,秦直道始筑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至于何时完工、总共修筑了多长时间,史籍语焉不详。据《史记·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埋谷,千八百里,道未就。”可见当年秦始皇崩逝沙丘之际,直道并没有完全竣工,但其遗体是通过秦直道运回
咸阳市的,说明已经修通了一部分,可通车马。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
胡亥矫诏立后,“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成无已。”说明直道一直到秦二世时期还在持续修建,一说到秦二世三年(前207)其目的应该是延续了
秦朝的军事部署的需要。
历代使用
秦朝初使
直道的最早使用者当属其修筑者秦王朝。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随同出巡的
赵高、
李斯决定从直道归
咸阳市。“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其棺柩是经由“直道”运回咸阳的。这时“直道”已修竣完工,交付使用。这是史籍中记载的第一批走完直道全程的秦人。当然,未见史册的直道的秦军或大或小规模的调动与粮草的运输,才是直道发挥的最主要的功能。
秦末以来天下纷争,雄踞北边的
匈奴趁
秦朝无暇北顾之际恢复元气。此后乘势南下,成为直道的受益者。
刘恒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南侵。匈奴军队的这次南进,有可能利用了直道便利的交通条件。《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五月,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寇。帝初幸
甘泉县。”《史记·匈奴列传》还有这样的记载: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的14万骑兵入侵,出“奇兵”突袭内地,据说“候骑至雍甘泉”。也就是说,匈奴轻骑前锋的
侦察部队,已经沿直道到了甘泉宫。匈奴南下和
中原王朝出兵北上或多或少都会考虑直道这条捷径,若非长城防御阻隔,匈奴沿直道大举入侵
渭河平原腹地次数或许更多。
汉朝发展
汉人继秦而主宰关中,利用直道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孝文帝本纪》载:三年(前177),
匈奴军队入据“河南地”(秦九原郡、汉
五原郡以南之地),攻掠上郡,“五月,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寇。帝初幸甘泉。”六月,“其发边更骑八万五千诣
高奴,遣
丞相颖阴侯
灌婴击匈奴,匈奴去。”孝文帝也就于同一月的“
辛卯,自甘泉之高奴,因幸
太原市。”从甘泉到高奴,当时除秦直道南段以外,没有更好的道路可供选择。另外,这个时候距
蒙恬修通“直道”只有三十五年时间,从理论上讲
黄土夯成的“直道”不会有大的破坏,
刘恒是有利用的条件。
以雄才大略著称于史的
刘彻刘彻大规模的反击
匈奴的活动与直道密切相关。据《
汉书·武帝纪》中著录的武帝元封元(前110)的一则巡边诏令把武帝往返于
朔方郡和甘泉之间的路线都讲清楚了。冬,十月,下诏曰:“‘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北历
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振匈奴。”“还,祠黄帝陵於桥山,乃归甘泉”。汉武帝这次往返於朔方、云阳甘泉宫的路线,正是秦直道所经之地,武帝避开直道之便而另择它途决不可能。和
刘恒不同,
刘彻走的是包括南、北两段在内的秦直道全程。汉武帝在登封
泰山之后,“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
碣石。自
辽西地区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无疑,这是
司马曜又一次走了秦直道全程。因为,九原和甘泉,恰好是直道的终点和起点。由此也可证明,汉武帝时期直道沿途亭障保存完好,畅通无阻。
除去军事征伐以外,直道在
秦汉王朝的移民实边中发挥了作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向
榆中县(今榆林县附近)大规模移民一次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六年),又“徙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另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右邓西南二百里,本有邓氏。秦始皇徙上郡实之”。据《
汉书》等文献记载、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关东贫良徙
陇西县、
北地郡、西河、
上郡、会凡十二万口;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徙天下奸滑吏民于边;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发习战骑士赴
朔方郡。以上四次军屯和徙民实边,主要是在上郡、西河及朔方郡一带,其都为直道沿线附近。
东汉定都
洛阳市,中原和大漠南北的交通,多走
河东道。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奴日逐王比被拥立为南部单于,两年后建
头曼城于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控制了整个
内蒙古地区。他们和中原交往的重心,亦由
渭河平原的
咸阳市转移到了关东的洛阳。从此,秦直道在史籍中失载。唐中期以后关中通往延州、银州的驿道虽移于
桥山东侧的
北洛河河谷中,但内地经由“直道”去
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的商旅,仍络绎不绝。特别在
南北朝、
晚唐、
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丝绸之路”的
河西走廊一段因政治、军事原因受阻时,中西使者、商旅也多绕至
贺兰山下经宁夏越子午岭至长安,子午岭上的道路长期被人们利用着。也正是在
唐朝,秦直道重新出现在
华人的著述中。
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襄乐县》条下,著录有:“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
子午峪。始皇三十(五)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秦故道”即
秦始皇三十五年修筑的直道。从此往后,秦直道再难见诸史籍。
清朝湮塞
唐朝以后,随着政治中心东移,秦直道在沟通陕甘、宁及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的经济文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秦直道上,
单于朝贡的车队络绎不绝,“
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的仪仗熙熙攘攘。一直到了明代,直道仍旧是一条通途,清朝初年才渐趋湮塞。据
乾隆《
正宁县志》:“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明时以其道直抵银、夏,故商贾
经行。今则塘汛废驰,通化为榛莽。”不过又据正宁刘家店子林区和旬邑石门关的当地老人回忆说,数十年前,刘家店子林区的古道一直通向
定边县,平时驴驮马载,络绎不绝;石门关至
马莲河一段
桥山的主脊凤子梁,正是
渭河平原棉花向北运输的必经之路。每年运花季节,梁上路旁的灌木枝上,粘花带絮,一路皆白。
解放战争前,石门关为陕甘宁边区后勤部所在地,设有大型储粮仓库,凤子梁更成为转运军需粮草的大路。这些事实说明,自
唐朝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西北的交通道路格局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直道仍在沟通陕、甘、宁诸省区的经济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
当代发现
1962年,
延安市富县报社的记者兰草,随一个陕甘边界考察队来到位于富县西50多公里处
桥山上进行边界考察,他在人烟稀少的山岭他偶然看到一条苍茫宽阔的古道肆意穿行在
山脊之上,势无可挡地伸向远方,路虽无言却显露出一种摄人魂魄的霸气,兰草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震惊世人的秘密。随后他多方研究考证,认定这条古道就是秦直道。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秦直道》的散文发表在《
新民晚报》上,不久海内外众多学者写信询问,
佩兰所发现的这段秦直道就是位于富县
张家湾镇的车路梁,它完整保存了4公里的路面,是秦直道全线最具视距冲击和心灵震撼的一段,兰草也成为当代发现秦直道的第一人。
1974年7月,
内蒙古博物院的考古专家
田广金带领
鄂尔多斯市文物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在现在鄂尔多斯市
东胜区一带开展田野文物调查实习,发掘秦直道的遗迹,便是他们这次田野文物调查实习的任务之一。因为通过研究,田广进认为秦直道肯定经过东胜区一带,最终在他们在东胜县(今鄂尔多斯东胜区)发现了一段残存长度约100米,具有明显人工填垫痕迹、好似道路
路基的遗迹,从此遗迹向北一看,迎面的几个
丘陵顶部有明显的“豁口”,这些豁口在绵延起伏的丘陵中时隐时现直线向北延伸,和《
史记》记载的“堑山谷,直通之”的秦直道相吻合,随后通过挖掘考古,发现了夯土层,他们判断这就秦直道遗迹。
1971年,
史念海被时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将军从牛棚里请了出来,编写
陕西省历史地理军事志,秦直道正是他们必须考证的一个重要古代
军事工程。1972年6月到7月,史念海一行6人,对秦直道进行了全程考察,史念海首次考证了秦直道的起点和终点,首次明确了秦直道全程的具体路线,即南起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梁武帝村的
甘泉宫遗址遗址,沿
桥山主脉北上,经旬邑、黄陵,再由黄陵兴隆关转向
庆阳市、
榆林市,经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至终点
包头市麻池城址,也就是
秦朝的九原郡遗址,
史念海所确定的这条线路被学术界称为秦直道西线说。1975年,史念海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了一篇名为《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的文章在历史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1996年5月,秦直道遗址(东胜段)被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队于2006年11月至12月7日和2007年4月9日至5月6日,先后对
富县车路梁段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发掘,还对马莲沟梁、桦沟梁、大麦秸沟梁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调查。2009年3月至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队为配合国家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建设,对“秦直道”陕西富县桦沟口段进行了考古调查、
钻探、发掘、回填。2009年成立了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进行研究保护与利用,先后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全长17.5公里保护范围及控制范围修建2000余根保护界桩,修建5块保护
界碑,对秦直道遗址周边的城梁古城及苗齐圪尖古城修建保护性网围栏2000余米。2010年7月21日至10月31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队对“秦直道”的调查、发掘地点移至陕甘交界的子午岭上兴隆关(即沮源关)一带。2010年,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重新编制了《秦直道遗址(东胜段)保护规划》(2012-2030)。
地理分布
秦直道由云阳林光官(今淳化县北铁王乡
凉武帝村)首途,就进入子午岭南端的甘泉山,循岭北行。经今陕西省旬邑县东过七里川,沿庙沟
缓坡北行,约4千米达石门关。石门关为天然崖口,东西山崖壁立,高达一二百米。西崖壁下有两个天然的形同关闭着的拱形石门图形,这可能与“石门”的得名有关。石门口宽200余米,直道穿石门北去。行至风子梁,再经今甘肃省正宁县刘家店子林场、黑马湾、野狐岘、南站梁,而至今陕西省旬邑县调今关(
雕翎箭、雕岭关)。
从调令关开始,直道盾子午岭主脊,大致呈西北走向,过陕西省黄陵县艾蒿店、甘肃省宁县湘乐五里墩,到达兴隆关,再经甘肃省合水具的黄草崾岘到青龙山,沿合水、华池两县分水岭向西北延伸,到华池县的麻芝崾岘。然后纵穿华池县境,经大红庄、墩梁、老爷岭、新庄畔、羊沟畔、黄蒿池畔、深崾岘、高崾岘、墩儿山,过打扮梁的雷崾岘、五里湾、张新庄、田掌,进入陕甘两省交界的丁崾岘、墩梁,直达营崾岘。
直道沿明长城内侧向西北延伸,经营盘梁、南湾、箱子湾到白出长城,入陕西省
定边县的马崾岘,与长城重合之处长达20千米。从定边县南境起,直道折向东北,经个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红庆河,再转向北行,过
东胜区(今东胜区)西的二顷半、海子湾、城梁,直抵黄河南岸的昭君坟,在此渡过黄河,就是今
包头市西的秦
九原城治(今
麻池城址)所在地。
现存遗址
内蒙古段
现存的秦直道中,内蒙古段已确定路段北起
达拉特旗吴四圪堵村东,穿过
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区域,南至
伊金霍洛旗的掌岗图四队,两端直线距离近100千米。此段全程很少有弯道,途经的
丘陵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凿,所经的山谷则有不同程度的垫土。遗迹受到雨水的严重侵蚀,但仍可分辨
路基痕迹。在该段秦直道遗迹东侧分布有城梁、苗齐圪尖和大顺壕3座同时期古城,根据其中的出土文物分析应为秦直道的附属建筑。
红庆河古城
红庆河镇古城位于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乡政府以西的一片田地中,在这片田地的中心有几段非常明显的夯土墙痕迹,周围有老乡从田里拣出了大量陶器碎片和陶瓦碎片,由此可以断定,这里曾是一处汉代城址。可分为外城、内城和子城。外城墙已不存。内城西墙呈土垄状。子城保存较好,平面呈长方形,长136米,宽130米,城墙夯筑,基宽6~10米,最高处为4.5米,夯层厚5~12厘米。
苗齐圪尖古城
遗址位于罕台庙乡元圪旦村西南和漫赖乡海子湾村的交界地段。遗址北高南低,北城墙长120米,残高约1米;东西城墙残长分别为120米和100米;南城墙因沙化和沙蒿覆盖已无法辨认。城内地表遍布残瓦和陶片,在遗物中采集到瓮、瓦、盆各2件。地表由于流沙覆盖较厚,未打采到文化层。古城遗址的西南两端的不远处,分别有秦直道遗迹和汉代墓群。从古城遗址的地表遗物和秦直道、
汉墓群判断,苗齐圪尖古城是汉代城郭。
甘肃段
秦直道从今陕西旬邑县进入甘肃
正宁县,延至宁县、
合水县、
华池县,经过四县的30个乡50余个村庄,然后进入今陕西
吴起县,继续北上。其在
甘肃省境内的路段,正宁县70公里,宁县60公里,合水县50公里,华池县110公里,总共有290余公里。甘肃境内秦直道遗址主要沿
桥山主峰南北纵行,长度约290余公里,经过30个乡镇50余村庄。现存道路遗址,最窄4—5米,最宽6—10米。沿道路两旁的险要之地,仍保存有城障、关隘、烽燧遗址。
子午岭
子午岭沿途尚有城障、关隘、烽堆遗址百余座,大多路段遗迹可辨,部分路段仍可通行。子午岭是一座高大广家的山峰,是
渭河平原屏障、
中国兵家必争之地。子午岭两侧的河谷通道即著名的延川道(由
长安通向延州即今
延安市,再北行通向
内蒙古自治区)和马莲河道(由贺兰山下和内蒙古南下,经
环县、
庆阳市、
长武县、
彬州市,直达关中)。河谷地带水草主盛,成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通道,延川道和马莲河道分处于
桥山的东西两侧,直道在子午岭上,扼控着东西两侧的河谷。
两女岩
甘肃省正宁县距刘家店子西侧数里,有“两女岩”古迹一处。据
乾隆《枸邑县志》记载,
秦始皇之长子
扶苏,去上那蒙恬屯军处监军时,途中两个女儿死去,葬于此。至当代仍坟头高大,坟地周围到处可见
秦汉砖瓦。刘家店子位于
秦岭正脊,北行至黑麻(马)湾,直道遗办宽度都在30米以上,再北至调今关,豁口宽=四十米。在调今关南侧1600~2000米的山梁上,即当地群众称为“四十亩台”的地方,1986年发现了一个大型
秦朝兵站遗址,已被命名为秦代一号兵站遗址。
陕西段
秦直道起点段位于淳化县境内,自汉甘泉宫遗址宫墙北门起向北,至北庄子村处开始收窄,上行1千米后拓宽至17米,其后向北延伸至海拔1769米处的鬼门口,此处宽约为20米,再向北进入
旬邑县境内。旬邑县境内的秦直道平均宽20至30米,由于有
植被覆盖,保存较为完好。其路线从淳化、耀县、旬邑三交界的箭杆梁下盘头坡,过姜姬河、上大草沟梁高地,绕梁直到石门关石门处下坡,沿子午岭主脉至大店村。从大店下坡到马栏岔沟过马栏河,直从马栏革命旧址窑洞处上坡,沿子午岭至雕灵关。从雕灵关东南300米处转向直北慢坡下山,从石底子水库西边进东沟上子午岭支脉,与黄陵县境内的秦直道相连,全长约90千米。黄陵县境内的秦直道全长60千米,道基宽10-60米不等,途经艾蒿店老芦堡、五里墩、沮源关等村庄。老芦堡、艾蒿店一带还保存有多处高达6米的烽火台遗迹。直道遗迹两侧还保存有6处垭口,3处兵站和1处驿站遗址。
烽火台
富县古寨子山发现烽火台一座,残高3.9米,底边长6米,夯层厚9~11厘米,平夯,夯质坚硬,夯层内未发现杂物,周围地表散见大量
秦汉板瓦和泥质灰陶卷沿盆口残片。烽火台南为一
故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20米,南北长160米,城皆大部分已毁,唯南城墙谓可辨认夯层,夯层厚9~12厘米,厚层内未发现杂物,夯质坚硬,平夯夯成。城墙残高1~1.5米左右。地表除有大量新石器时期
龙山文化陶片外,还发现部分秦汉时期陶片。
圣马桥引桥
甘泉县洛河河床较宽,是横绝直道的一条大河。
南洛河北侧的“圣马桥”引桥”遗迹尚存。该“引桥”
路基高出地面20余米,可清晰地看到夯土层,层厚10~12厘米,残宽30余米,与山梁上直道路基相近。由此向南能看到洛河南侧山梁上“直道”的走势如巨蟒一样直对引桥而来,可以确定当年洛河上“圣马桥”的位置,山梁上的路基残宽为30~45米,
坡度为7°,转弯处半径不少于40米,路线为南北方向,直指志丹县“安条林场”。
圣人条
志丹县境内的“圣人条”在
甘泉县与志丹县交界处附近,
明朝建有“云山寺”。寺内石碑《云山寺记》记载,云山寺“东有圣人条”。《保安县志》和《州志》均记载了保安县(今志丹县)东约70里处的“圣人条”。据《庆阳府志》记载:“秦直道俗名圣人条。秦以天子为圣,故名。”由于圣人条纵贯志丹县东境,沿途以“条”命名的村庄比比皆是,如安条、杨条、李条、何条、周条、刘条、新胜条、胶泥条等,都是位于直道旁的居民点。安条林场至土门间,
路基遗存较多。牛棚吃(土+劳)的直道路基宽40米,曹畔一带路基残宽30米。
志丹县东35千米处的土门,为一址口,东、西崖壁宽50米,与富县车路梁上的址口宽度
相等。当知直道的标准宽度为50米。“圣人条”由土门北去,经新观、大庄科、白杨树湾、花园寺等地至新胜条,路基宽45米。又北,李条、何条、周条、刘条等处,路基均残宽30米以上。直道沿途出土的
秦半两钱、汉五铁钱、
汉代铜镜、修路工具,以及筑路
民工的墓石残片很多,当为
秦汉遗留。
遗址特点
路线设计
据考证,秦直道南起咸阳的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具),北至九原郡(今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穿越14个县,全长800千米。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为消除边患,命大将
蒙恬带兵30万北击
匈奴,尽取河南地及
黄河一线,设为四十四县,重置九原郡,从内地迁徙民众戍边屯田。次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
阴山山脉、北假,控制了阴山地区。之后,秦又新筑长城,西段沿用秦昭王旧长城,中段和东段则因用赵、燕长城的故址加以增,首启临洮,循贺兰山、阴山山脉,东抵辽东,长城东西绵延万余里。同时,秦始皇又命蒙恬修筑直道,遣长子扶苏监其事。直道与长城呈“T”型
相交,加强了秦都咸阳所在的京关中与北方
河套平原地区的联系,使得
匈奴不敢轻易南下进犯,对维护秦国统一安定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关建筑
根据考古研究,
秦人修建秦直道时,沿途还建有附属建筑,如:烽火台、宫殿、兵站、哨卡、夯土护坡、排水沟、驿站等。夯土护坡和排水沟保障了道路的稳固和干燥,使秦直道更加平坦耐用;烽火台、哨卡和驿站等,是特别为秦直道的军事功能设计的。这些设施为传递军情、抵御外侵、巩固边防提供了便捷。
建造工程
秦直道工程乃是肇于始皇而成于二世,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至
胡亥三年(前207年),一共修筑了约5年之久,其中前2年多为第一期工程,虽粗可使用,但仍然“道未就”,后2年多为第二期工程。据粗略估算,以秦直道的最保守长度600公里,平均宽度50米,夯土路基厚50厘米计,秦直道的夯土土方量大约1500万立方米,取土工程量大约2000万立方米。
从秦直道修筑方式,可以看出,在
秦朝原生地层上,秦直道在修筑时,通过填充沟谷、下挖豁口,秦直道保持了较小的坡度和很小的弯度,基本上呈正南北向从
渭河平原直达黄河之北。秦直道遇山开山、遇沟填平,一般都修在山脊上,坡度很小,另外急弯很少,基本上呈15°正南北向分布。这样的运输在古代非常方便快捷,秦朝能够将对匈奴作战的大批军队和战略物资快速运往前线,是当时联通中原和北方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秦朝修筑了通往六国都城的多条驰道,而直道仅此一条。
历史事件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的路线,林幹教授在《昭君与昭君墓》和《试论王昭君艺术形象的塑造》中详细的考订,证实昭君出塞的路线主要是经过了秦直道。
王昭君随
挛鞮稽侯狦出塞,经由现在的
陕北地区、
鄂尔多斯市秦直道,渡黄河北行进入大漠。
在
达拉特旗黄河南岸,城拐子古城东,秦直道西,有一处昭君坟遗址,为一高约40多米,底径约100米的自然圆形山丘。据考证,这里不仅是著名的北魏金津渡口,而且从
春秋战国开始,就是北方草原通往中原内地通道上的重要渡口。传说王昭君经过秦直道后,即由此渡河出塞,渡河时,曾将梳妆钵跌落,年长日久,竟化作洁白如雪的圆球状。如今在昭君坟西侧,确有一处粉矿,盛产用作粉刷品的白粉球,已有一千多年的开采历史。在昭君坟的顶部,早已修建了昭君庙,以纪念
昭君出塞。
汉武仙台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十月,
刘彻亲率十八万大军沿直道北上,出长城,登单于台,威震
匈奴。班师回朝,路过
翟道县境时,听说
桥山上有祖先
黄帝的陵墓,便动员全军将士一人一袍土一夜之间在黄帝陵墓前筑起一座高13米的祭台,这便是汉武仙台。
文姬归汉
东汉末年,
蔡文姬在战乱中为南匈奴所俘,后嫁匈奴右贤王为阏氏,走的就是秦直道。后来蔡文姬思乡心切,其归汉行动因受
单于所阻,不能成行,于是
曹操率50万大军沿秦直道前往匈奴边界,单于迫于压力,只得同意文姬归汉。就在蔡文姬被俘12年后,曹操派使者往接蔡文姬,蔡文姬为曹操思慕贤才的精神而感动,毅然离别丈夫、子女沿着漫漫的秦直道回到中原,继承父业,参与编撰《
续汉书》。
价值与影响
历史
秦直道不仅仅是在为秦汉帝国调动军队、输送粮草、传达政令,它在促进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推动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推动战国时期勘探、筑路技术的发展等方面都曾发挥过无与伦比的历史作用。深入的发掘直道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掩埋于尘土中的直道真实面目重新的展现出来,对于世人重新认识和定位直道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秦直道和与之相关的城、障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地区的历史,特别是战争史、交通、通讯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文化
中国北方草原
文化区在南起长城沿线,北抵贝加尔湖,东尽
辽河,西逾葱岭的辽阔区域内。而农耕文区主要集中在
黄河、
长江等大河流域。在两大文化区之间绝多是高山、沙漠与
戈壁。在这样的地理状况下,秦直道成为沟通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流的捷径。从民族文化层面上讲,秦直道促进了多民族融合,也就是南北文化大融合。秦直道对中国民族大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大漠文化、
蒙古族文化、陕北文化、草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特殊的民族文化效应,它是民族多元文化的荟萃,更促进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佛教文化的东渐,交通是重要因素之一。佛教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进入中原,丝绸之路东部线路有固定的几条,但人们往往忽略了秦直道在这条经济、文化古道中的地位和影响。子午岭地区地处秦直道边缘,在中西交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因而在接受和传播佛教文化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众多佛教文化现代画家
靳之林先生两次徒步考察秦直道,在沿线发现了许多汉、
北魏、
西魏及唐、宋、金、元时期的石窟、
石雕及宋瓷等文物古迹,认为秦直道曾系古代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支线,对佛文化传入中原贡献巨大。
经济
秦直道经过秦的内史、
北地郡、
上郡、
九原城,然后由九原郡与其他东行道路相通,可至云中、雁门、
上谷郡等郡,它把
秦汉政治中心地区与北部
阴山山脉防线连接起来,这不仅仅有效地强化了北部边境的防御能力,而且加强了沿路郡县的物质文化交流和人员的流动。从横向来看,子午岭是
北洛河流域和
泾水流域的
分水岭,马莲河谷和肖关河道分居其两侧,而连接两个河谷的道路均需越过子午岭,直道的修筑更加便利了两侧地区的交通,特别对于两大流域的居住的居民和经济开发意义重大。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直道与联通
咸阳市的各大驰道相连,把北部的
九原城与西南的
蜀郡、东方的
洛阳市、
太原市、
河东郡,西部的
陇西郡、南部的
汉中市、
南阳郡等重要
军政重郡有机连接在一起,便利了帝国的军事调动以及彼此之间物资的余缺互补。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72年6月到7月,
史念海一行6人,对秦直道进行了全程考察,史念海首次考证了秦直道的起点和终点,首次明确了秦直道全程的具体路线。
从2003年开始,
鄂尔多斯市佳丽旅行社着手开发秦直道遗址东胜段,投资1000多万元,已经建成秦直道
遗址公园,包括秦直道博物馆、2000多m2的广场、6000多m2的停车场和2个独具特色的门楼。在秦直道两侧正在修建能够体现草原文化特色的绿色庄园,开设骑马、射箭、搏克、演艺、服饰展示等活动,同时吸引有识之士投资建设秦直道影视城,迈出了秦直道旅游开发的第一步。
2006年11月至12月7日和2007年4月9日至5月6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队先后对
富县车路梁段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发掘,还对马莲沟梁、桦沟梁、大麦秸沟梁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调查。2009年3月至6月,考古队为配合国家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建设,对“秦直道”陕西富县桦沟口段进行了考古调查、
钻探、发掘、回填。2010年7月21日至10月31日,考古队对“秦直道”的调查、发掘地点移至陕甘交界的子午岭上兴隆关(即沮源关)一带。此外,考古队在陕西富县境内主要调查、钻探、发掘地点有蚰蜒岭(富县与
黄陵县交界处)探沟2条,车路梁(张家湾
葫芦河北岸)探沟5条,大麦秸沟、桦沟口(葫芦河南岸)发掘共开5X5米
探方68个,探沟9条,发掘面积2050平方米。以上共计探沟16条,探方68处,探清了
路基地层和收集了许多遗物。
保护
1996年5月,秦直道遗址(东胜段)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成立了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进行研究保护与利用,先后对秦直道遗址(东胜段)全长17.5公里保护范围及控制范围修建2000余根保护界桩,修建5块保护
界碑,对秦直道遗址周边的城梁古城及苗齐圪尖古城修建保护性网围栏2000余米。
2010年,鄂尔多斯市
东胜区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发展中心重新编制了《秦直道遗址(东胜段)保护规划》(2012-2030)。
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又将陕西延安黄陵、
富县、
甘泉县、
志丹县四个县的直道遗址和
庆阳市正宁、
宁县、
合水县、
华池县四县的直道遗址共同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秦直道:秦直道起点遗址、秦直道延安段、秦直道庆阳段、秦直道东胜段等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相关书籍
参考资料
古城遗址.鄂尔多斯市档案史志馆.2023-12-26
悠悠秦直道.黄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