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
埃及的首都
开罗(阿拉伯语:القاهرة‎;英语:Cairo),埃及首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千米处,北距地中海200千米,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开罗的西面是撒哈拉沙漠,北面是尼罗河三角洲,南方是尼罗河河谷。境内面积约3085平方千米,由4个区组成。截至2022年,人口约1013万人,是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人口最多的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开罗的阿拉伯人约占87%,科普特人约占11.8%;大约89%的人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大约10%的人信仰基督教
境内地势相对平坦,没有明显的地形梯度,平均海拔66米。尼罗河从开罗市中心流过,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大部分市区位于尼罗河东面。开罗以及沿峡谷地区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开罗是人类文明四大发源地之一,7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在罗达岛对岸的尼罗河畔建立了定居点。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埃及时,都曾在开罗定居。973年哈里发穆伊兹迁都于此,把新首都称作开罗,此为开罗名称之始,并宣称开罗是法蒂玛王朝的首都。开罗在14世纪达到鼎盛。到了1517年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打败,开罗沦为奥斯曼帝国埃及省之省会,开始衰落,直到近代才得到恢复。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率战舰从亚历山大港长驱直入,7月攻入开罗,标志着埃及的历史进入近代,其占领一直持续到1801年。从1882年英国军队入驻埃及一直到1954年英国撤军是埃及被殖民统治的时期。开罗的近代城市建设始于19世纪30年代,阿卜杜勒·伊斯梅尔下令在中世纪旧城以西兴建欧洲式样的新城,使开罗西方化。
开罗是埃及的经济和工业中心,该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开罗大都市区。开罗长期以来被誉为埃及的制造业之都,在开罗郊外的胡尔万,是埃及钢铁工业的中心。经济产业主要有棉纺织品制造、农产品加工、化工、塑料、汽车等。截至2021年,开罗国民生产总值为18766.5亿埃及镑
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及北非地区文化中心,富有戏剧、音乐传统,有肚皮舞、民族音乐、雕塑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艺术。开罗的音乐以其鲜明的民族特点、丰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每年也会举办众多的庆祝活动,比如哈卡维六一国际儿童节、市区当代中国艺术节等。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评为全球11个顶级电影节之一。开罗的传统工艺精美多样,被誉为“手工业和民间艺术之城”。2018年,传统手偶表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罗曾被誉为“城市之母”,是世界上古迹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也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古教堂、清真寺、城堡等,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伊斯梅尔广场、开罗塔新开罗歌剧院等是其地标性建筑。1979年,开罗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23年10月,开罗游客人数年增长率为36%,增速是全球4.5%旅游业增速的8倍。
名称
古埃及时期,开罗被称为称优努、安努,《圣经》中称作赫利奥波利斯(来自希腊语,意为“太阳神之城”),阿拉伯语称为米斯尔,意为“军营”,后改称福斯塔特,意为“帐棚”。公元868年,突伦王朝埃米尔艾哈迈德·伊本·突伦于福斯塔特北部另建新都称作加塔伊;公元973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穆伊兹年迁都于此,称作开罗,意为“胜利之城”。
开罗这个名字源于阿拉伯语专业 al-Qāhirah(القاهرة),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是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穆伊兹(al-Mu'iz)在将该城建成法蒂玛王朝的首都后赐予的。它的全名是 Qāhirat al-Mu'izz,意思是“穆塔兹的征服地”。开罗起初被命名为 Al-Mansuriyyah,后来根据历史学家对征服者“火星”的称呼,改名为 Al-Qahira “开罗”。开罗在埃及也被称为Khere-Ohe,意思是:“战斗的地方”,据说指的是赛斯神和荷鲁斯神之间发生的一场战斗。此外,它也被称为Ummal-Dunya,意思是“城市之母”。由于这里有很多清真寺,开罗也被称为“千塔之城”。
该城市有许多科普特名称。Tikešrōmi(科普特语:Ϯⲕⲉϣⲣⲱⲙⲓ 晚期科普特语:[di. kɑʃˈɾoːmi]),该名称见于1211年的文本《法尼约伊特的约翰殉难记》,意为 “破坏者”,类似于阿拉伯语专业 al-Qāhirah,或源于阿拉伯语 قَصْر الرُوم(qaṣr ar-rūm,“罗马城堡”),开罗旧城巴比伦要塞的另一个名称。该阿拉伯语名称在科普特颂歌中也被称作 ⲧⲡⲟⲗⲓⲥ ϯⲣⲉϥϭⲣⲟ,“胜利者之城”。
现代科普特文本《圣维利纳的故事》( Ⲡⲓⲫⲓⲣⲓ ̀ⲧⲉϯⲁⲅⲓⲁⲙ̀ⲙⲏⲓⲂⲉⲣⲏⲛⲁ)中有 Khairon(科普特语:ⲭⲁⲓⲣⲟⲛ)这一形式。 Lioui(科普特语:Ⲗⲓⲟⲩⲓ)或 Elioui(科普特语:Ⲉⲗⲓⲟⲩⲓ )也是开罗的另一个名称,源于赫利奥波利斯(Ήλιούπολις)的希腊语名称。有人认为 Mistram(科普特语:Ⲙⲓⲥⲧⲣⲁⲙ)或 Nistram(科普特语:Ⲛⲓⲥⲧⲣⲁⲙ)是科普特人对开罗的另一种称呼,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阿巴斯王朝首都阿斯卡尔(al-Askar)的名称。Ⲕⲁϩⲓⲣⲏ(Kahi-ree)是阿拉伯语名称的现代流行译名,意为“太阳之地”。有些人认为这曾是一个埃及定居点的名字,开罗就是在这个定居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罗也被称为Ⲭⲏⲙⲓ(晚期科普特语:[ˈkɪ.mi])或Ⲅⲩⲡⲧⲟⲥ(晚期科普特语:[ˈɡɪp.dos]),在科普特语中的意思是埃及,这与埃及阿拉伯语中的叫法相同。
历史沿革
开罗的起源
7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在罗达岛对岸的尼罗河畔建立了定居点。开罗地区的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100年以前的王朝时期,当时位于今日开罗所在地的优努(Iunu)(希腊化后作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已为下埃及第十三诺姆(nome)赫克瓦特(Heq-At)的首都。]该城市的大部分建筑在后来的波斯入侵(公元前525年、公元前343年)时被摧毁,公元前一世纪末被废弃。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统一上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建立了首都——孟菲斯城,之后古埃及许多代王朝均以此为其统治中心,并在附近修建大批金字塔和陵墓。该城距现在的开罗市区约30千米,孟菲斯是希腊语,埃及原名奈弗尔,意思是“白色的城堡”。
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埃及时,都曾在开罗定居。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后,在地中海附近建立了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去世后,托勒密王朝也以亚历山大城为活动中心。在罗马人统治埃及时,他们将埃及变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皇帝时期,在尼罗河畔建立了一座罗马式城堡,名为巴比伦。602到628年间的拜占庭-萨珊战争摧毁了这座城市,导致大部分城市人口逃往农村,导致该城市荒废。巴比伦旧址现在是开罗老区或称老开罗的一部分,至今还残存着一些罗马式城堡的遗迹。旧址中有开罗现存比较古老的教堂,如圣芭芭拉教堂和圣谢尔盖与巴克斯教堂(7世纪末或8世纪初)等。
公元6世纪末,拜占庭在埃及的统治内外交困,加上国际形势的持续恶化,埃及成为波斯和拜占庭争夺的对象,而阿拉伯人的兴起改变了近东的局势。639开始,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入侵埃及,由阿姆鲁·本·阿斯(Amr ibn al-As)领导。阿拉伯人在埃及击败拜占庭军队后,将逊尼派伊斯兰教带到了埃及。640年9月,巴比伦要塞被围困,并于641年4月陷落。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占领亚历山大,但由于亚历山大是基督教的堡垒,故他们选择了福斯塔特(Fustat)作为首都。最初这座城市是阿拉伯将领阿穆尔用于驻军的地方,同时它与尼罗河相邻,东边有穆盖培木山作为天然屏障,城市沿河可向南北两侧扩张,阿穆尔统一埃及后,福斯塔特便成为埃及的首都。公元642年,阿拉伯人拆毁了孟菲斯城(孟斐斯因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变成了废墟)把建筑材料运到福斯塔特用于建设。阿穆尔还在城内建造了第一座清真寺,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清真寺,阿穆尔·伊本·阿斯清真寺是埃及和非洲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750年,阿拔斯王朝推翻了倭玛亚王朝的哈里发统治,新统治者在福斯塔特东北部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并将其作为新的省会。由于该定居点的布局就像一个军营,这里被称为阿斯卡( al-Askar;阿拉伯语:العسكر,意为“营地”)。861年,奉阿拔斯王朝哈里发 al-Mutawakkil 的命令,在福斯塔特附近的罗达岛上修建了一座尼罗河大桥。虽然该清真寺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进行了修缮并加盖了新屋顶,但其基本结构至今仍保存完好,是开罗现今保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时代建筑。
868年,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穆塔兹(al-Mu'taz)派遣一位名叫巴克巴克(Bakbak)的突厥指挥官前往埃及,以恢复埃及叛乱后的秩序。随行的还有他的继子艾哈迈德·伊本·图伦(Ahmad ibn Tulun),后者成为埃及的实际总督。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本·图伦获得了一支军队,并积累了影响力和财富,到878年,他成为埃及和叙利亚事实上的独立统治者。870年,他利用日益增长的财富建立了一个新的行政首都加塔伊(阿拉伯语:القطائـع,Al-Qatta'i),新城包括一座名为达尔伊马拉(Dar al-Imara )的宫殿、一个名为迈丹(al-Maydan)的阅兵场、一个比维斯顿(bimaristan)医院和一条供水渠道。到878年,伊本·图伦成为埃及和叙利亚事实上的独立统治者。876至879年间,伊本·图伦在城市中心的宫殿旁修建了一座大清真寺,即现在的伊本·图伦清真寺。884年伊本·图伦去世后,他的儿子及其子孙继位,延续了一个短暂的王朝,即图伦王朝。905年,阿拔斯王朝派遣将军穆罕默德·苏莱曼·卡蒂卜(穆罕默德 Sulayman al-Katib)重新确立了对该国的直接控制。图伦王朝的统治结束,加塔伊被夷为平地,只有清真寺屹立至今。
开罗的建立
公元969年2月5日,法蒂玛王朝的大将焦海尔·撒格利(رهوجىلقصلا,966-992)带兵从突尼斯来到埃及,消灭了由突厥奴隶成立的伊赫昔迪王朝(935一969年),7月进入福斯塔特。969年,焦海尔在福斯塔特附近,连接尼罗河苏伊士海峡、穆盖塔木山之间另建新都——葛希拉(ةرهاق,意为“胜利者之城”)。新城城址选在格塔伊耳城的北面,紧靠穆盖塔木山,长1100米,占地138公顷。该城与旧城福斯塔特、阿斯卡莱、格塔伊耳由南向北沿尼罗河依次排开。为了宣传什叶派教义,法蒂玛王朝于972年修建了爱资哈尔清真寺,并于998年发展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传授语言、天文学、文学、数学和哲学等知识。973年,哈里发穆伊兹( al-Mu'izz li Din Allah )从突尼斯的法蒂玛王朝旧都马赫迪亚抵达开罗,他给这座城市起了现在的名字 Qāhirat al-Mu'izz(“穆罕默德的征服者”),“开罗“(al-Qāhira)之名即源于此,也被称为法蒂玛开罗。哈里发们居住的宫殿建筑群庞大而奢华,占据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开罗仍然是一个相对排外的皇家城市,城内的主要居民是“哈拉”,即军队的首领,作为贵族和精英阶层生活在城墙之内。南方的福斯塔特城和法蒂玛开罗城市中的居民并无太大联系,福斯塔特城中的居民进入法蒂玛开罗城市中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法蒂玛王朝时期,造船业兴起,开罗河畔的江南造船先后制造了约600艘战船与商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中的商业已经不能满足城中居民的需要,于是开罗的统治者开始在城内开设更多的店铺,租给福斯塔特的居民。于是,福斯塔特得以与法蒂玛开罗有更紧密的联系,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道路的发展。为开辟交易的通道,法蒂玛王朝的统治者开辟了一条贯穿当时埃及沿尼罗河东岸的主要城市轴线,并且拓宽了福斯塔特的道路。在巴德尔·加马利(Badr al-Gamali)担任宰相期间(1073-1094年),城内的居民限制首次被放宽,来自富斯塔特的富裕家庭被允许迁入该城。公元1087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命令宰相巴德尔·加麦利重建开罗城墙,以防外来敌人的入侵。新修的城墙宽幅达到半米多,足够两个马兵在上面并肩骑乘。城墙内部是大量繁华的宫殿、亭台、住处、办公处、澡堂、花园、喷泉、水池和凉亭,还有诸如铸币厂、军械厂和马厩等设施。1087年至1092年间,巴德尔·加马利重建的城墙,有至今仍然存在的Bab al-Futuh、Bab al-Nasr和Bab Zuweila城门等。
在法蒂玛王朝时期,福斯塔特的规模和繁荣达到了顶峰,成为手工艺和国际贸易的中心以及该地区尼罗河上的主要港口。历史资料显示,城市中存在多层公共住宅,特别是在市中心,通常居住着中下层居民。其中有一些高达七层,可容纳约200至350人。它们可能与罗马的insulae相似,也可能是后来马穆鲁克和奥斯曼帝国时期常见的出租公寓楼的雏形。1168年,法蒂玛王朝维齐尔沙瓦(Shawar)放火烧毁了未设防的福斯塔特,以防止其被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国王阿马尔里克一世(Amalric)占领。虽然大火并没有摧毁这座城市并且之后它继续存在,但它确实开始衰落。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开罗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并吸引了来自福斯塔特的移民。
开罗的发展
阿尤布王朝时期
1095年罗马教皇召集宗教大会,鼓动基督教徒起来消灭东方穆斯林,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从第二年起,教皇总共发起8次十字军“东征”。公元1168年,十字军进攻埃及,逼近开罗。法蒂玛王朝时任哈里发向努尔丁王国求助,努尔丁王国派遣大将希尔库率兵将十字军逐出埃及。希尔库趁机自立为法蒂玛王朝首相,病逝后,该职位被其侄子萨拉丁·本接替。虽然十字军没有在1168年攻下这座城市,但沙瓦、阿玛尔里克国王和曾吉德将军希尔库之间持续不断的权力斗争导致了法蒂玛王朝政权的垮台。1171年,萨拉丁٠阿尤布(يبويلأانيدلاحاص,1137-1193)在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迪德(نيدلدضاعلاالله,1151-1171),建立阿尤布王朝。自任第一任“苏丹”,以开罗为首都,并使埃及与以巴格达为基地的逊尼派阿拔斯王朝结盟。1176年,萨拉丁·本(Saladin)在距离开罗城墙1千米的穆盖塔木山(Muqattam Hills)上修建了萨拉丁城堡(Saladin Citadel)。与此同时,萨拉丁还修筑新的城墙,城墙用石料建筑,全长约2万米,宽度从3.33米到3.5米,有8个大门,墙上建有炮台。城墙将城堡、开罗、福斯塔特、阿斯卡尔与嘎塔伊全部包括在内,统称开罗,开罗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但萨拉丁在世时期城墙只完成了北部的修建,之后在他的继承人的领导下完成其他部分的建设。阿尤布王朝时期,开罗不仅是首都、整个穆斯林世界的中心,也是中世纪亚非欧三洲的大都会。
马穆鲁克王朝时期
1250年,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期间,阿尤布王朝因萨利赫之死而陷入危机。1253年,马穆鲁克王朝在萨利赫妻子沙贾尔٠阿德٠杜尔的帮助下,推翻阿尤布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阻挡了蒙古族多次的进攻,扫除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十字军的最后的残余力量,保护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使得开罗免于受到巴格达遭受到的洗劫和屠戮,为埃及的物质和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使得埃及以开罗为中心成为伊斯兰教世界的心脏。马穆鲁克人延续了阿尤布王朝开始的做法,将以前法蒂玛王朝宫殿所占的大部分土地出售,取而代之的是建造更新的建筑,成为马穆鲁克人建造宗教和殡葬建筑群的著名场所。马穆鲁克人发起的建设项目推动了城市向外发展,同时也为市中心带来了新的基础设施。在马穆鲁克苏丹纳西尔٠穆罕默德统治时期(1293-1341年,中间有空位期),开罗的人口和财富达到了顶峰。到1340年,开罗人口已接近50万,成为当时最大的城市之一。
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开罗分为四个区,即胡萨安尼耶区(Husaniyya)、葛希拉区(Qahira)、南部区与西部区。开罗跨入世界大城市行列,其规模比巴黎大六倍,拥有35个主要市场和2万个商店。在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多层出租公寓楼(rab)开始盛行,并在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帝国时期继续成为城市住房的一大特色。这些公寓通常为多层复式或三层公寓。它们有时附属于商队旅馆,其中较低的两层用于商业和存储目的,而上面的多层则出租给租户。这类建筑中部分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建筑是埃米尔٠卡孙的维卡拉,建于1341年之前。住宅楼又被组织成紧密的社区,称为“harat”,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社区的大门可以在夜间或骚乱期间关闭。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张与迁移,开罗城市南部、西部的路网也更加完善。随着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扩张,城内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有些居民谋求向城外发展。由于城内和城外原有历史条件的不同,城内和城外的城市形态也不尽相同。城墙内部,马穆鲁克人专门沿主要的交通要道修建,但在城墙外,修建却没有受到历史要素的限制。城内,人们把新建建筑视为现有建筑的附加物来建造;而城外,没有了现有建筑的影响,新规划出的街区呈现出整齐划一的立面。城外的路网也渐渐地完善起来。14-15世纪,由于开罗与威尼斯共和国形成了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开罗成为当时世界上主要商贸中心之一。来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丝绸、香料船只通过繁忙的开罗中转站,到达君土坦丁堡和威尼斯市场。
在1348年至1517年间,开罗爆发黑死病大约50多次。在最开始也是最致命的一波黑战争死病中,约有20万人死于瘟疫。14世纪末,布尔吉马穆鲁克取代巴赫里马穆鲁克成为马穆鲁克国家的统治者,但马穆鲁克制度继续衰落。到15世纪,开罗的人口减少到15万到30万之间。尽管人口大幅度下降,同时政治不稳定,但是这一时期还建成了马穆鲁克时代最大的宗教纪念碑——苏丹·哈桑清真寺。在整个15世纪,虽然瘟疫频仍,但开罗仍然是一个大都市,农村迁移人口大量增加。由于瘟疫,统治者和城市官员更加关注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清洁问题。这一时期的一些马穆鲁克苏丹,如巴比赛(Barbsay,1422-1438年在位)和盖特拜(Qaytbay,1468-1496年在位),统治时间相对较长,而且统治效果比较成功。继纳西尔·穆罕默德之后,盖特拜是马穆鲁克时代比较重视艺术和建筑的统治者之一。他在开罗建造或修复了许多古迹,此外还委托在埃及以外的地方开展建设。1497年至1499年间,达·伽马(Vasco da Gama)发现了一条绕好望角的海上航线,香料贸易商得以避开开罗,此后,这座城市的地位开始下降。
奥斯曼帝国时期
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赛利姆一世征服埃及,埃及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帝国一个行省,开罗称为省会。同时,塞利姆一世还劫走18000名技艺高超的工匠,使56种行业不复存在,开罗开始衰落。16世纪和17世纪期间,开罗仍然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尽管开罗不再处于香料路线上,但它仍为也门咖啡和印度纺织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这些产品主要运往安纳托利亚、北非巴尔干半岛。正是在这一时期,艾资哈尔大学在伊斯兰学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一直保持到今天。中东地区第一家用希伯来语印刷的印刷厂于1557年,由松奇诺印刷厂家族的一位后裔在开罗建立,该家族是西蒙·阿什肯纳兹血统的意大利犹太人,曾在君士坦丁堡经营一家印刷厂。在奥斯曼帝国帝国时期,开罗从围绕城堡的核心向南、向西扩展。开罗是帝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市,虽然移民不是开罗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在18世纪末,开罗20%的人口由来自地中海周边的宗教少数派和外国人组成。
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率战舰从亚历山大港长驱直入,7月攻入开罗,标志着埃及的历史进入近代,开罗也踏上了城市现代化的征程。当时,开罗的人口还不到30万,比14世纪中叶马穆鲁克时期最盛时减少了40%。法国的占领比较短暂,1801年英国奥斯曼帝国帝国军队(包括一支规模庞大的阿尔巴尼亚特遣队)重新占领了开罗。开罗本身也遭到了英国和奥斯曼军队的围攻,最终法国于1801年6月22日投降。两年后,英国撤出埃及,留下奥斯曼人、阿尔巴尼亚人和早已衰弱的马穆鲁克人争夺埃及的控制权。1805年,奥斯曼帝国驻埃及主力部队阿尔巴尼亚军团的将领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借助军团的力量成为了埃及总督。由于法国占领时间较短,这个时期的城市改造也非常有限。旧开罗的道路拥有是伊斯兰教城市的传统特征—封闭、狭窄,为的是将城市分区。法国殖民者为巩固统治,便开始镇压街巷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叛乱,将占用道路的建筑清除,将原有道路拓宽;且用修建新的宽阔的道路将城市的各个节点连接起来。但此时开罗的格局并未发生较大改变,仍然保留着中世纪时期的路网。
1807年,英国出兵入侵埃及,被阿里巴巴集团率兵击退。阿里虽然表面臣服于奥斯曼帝国,但实际上控制着埃及,并着手在埃及试行改革。1811年,阿里在开罗宴请马穆鲁克大小头领,并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然后又趁着势头将埃及马穆鲁克大小势力一网打尽。在镇压了阿拉伯瓦哈比主义者的叛乱(1818年),确保了自身在埃及统治的稳固性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帕夏(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在任期期间对开罗发起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他赢得了现代埃及创始人的称号。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开始在城市建设公共建筑,这些改革起初对开罗的影响甚微。后在阿卜杜勒·伊斯梅尔帕夏的领导下,现代开罗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伊斯梅尔从巴黎汲取灵感,构想了一座拥有大街和宽阔大道的城市;由于政府财政拮据,这个计划最终并未有实现,不过伊斯梅尔依然试图通过建立公共工程部、为开罗带来燃气和照明,以及开设剧院和歌剧院来使城市现代化,并让城市与邻近的地区合并。巴拉克区原为马穆鲁克时期的港口,穆罕默德·阿里时期为其军事扩张做物质准备,将巴拉克地区改为工业区。而后,大量居民因其工程迁居到这里,巴拉克也渐渐成为开罗的工业中心。1849年,开罗第一个西式旅馆——撒费尔德旅馆(Shepheard Hotal)建成并开放,之后,相继出现希腊式和德国式的啤酒店、法国式的咖啡屋等。这些新兴的商业行业具有现代化的性质,并把开罗纳入现代商业网络之中。之后,开罗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通讯、现代工业、城市市政建设等新式经济部门也开始兴起。1856年,亚历山大到开罗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81年,埃及电信(Telecom Egypt)成立后,在开罗和亚历山大间架设了埃及的第一条电话线。
殖民统治时期
伊斯梅尔领导的建筑工程所带来的巨额债务为欧洲人加强控制提供了借口,1882年7月,英国趁着法国忙于侵占突尼斯,趁机出兵占领埃及。同年9月15日,开罗沦陷,埃及成为英国殖民地。这一时期开罗的经济中心向西移动到尼罗河,远离历史悠久的伊斯兰开罗区域,而转向了阿卜杜勒·伊斯梅尔所建造的现代欧式风格的区域。19世纪末,欧洲人占开罗人口的5%,此时他们占据了大部分政府高层职位。英国起初没有计划长期占领埃及,但是,英国驻埃总领事第一代克罗默伯爵埃弗林·巴林(EvelynBaring)认为,埃及的财政改革需时不短,应长期占领埃及
1900年,从撒丁堡到火车站、从撒丁堡到布拉格区、从火车站到阿巴斯耶、从艾兹拜基耶到金字塔,四条有轨电车线路的开辟。1905年至1907年,贝勒公司将杰济拉岛北部开发为扎马雷克,后来成为开罗的高档“时尚”社区。1906年,由比利时实业家爱德华-恩培恩(Édouard Empain)和他的埃及同行博格霍斯-努巴尔(Boghos Nubar)领导的赫利奥波利斯绿洲公司,在距离开罗市中心10千米处建造了一个名为赫利奥波利斯(希腊语中的太阳城)的郊区。同年,花园城开始动工,这是一个带有花园和弯曲街道的城市别墅区。
1914年11月,英国奥斯曼帝国宣战,并于12月宣布对埃及实行保护,建立保护国政权,并扶持傀儡充当苏丹。这一政权被称为埃及苏丹国(Sultanate of Egypt)。当埃及被宣布为英国保护国五年后,独立运动支持者于1919年在开罗举行了大规模示威,1921年12月,开罗英国当局宣布当地处于戒严状态,并再次拘捕独立运动支持者扎格卢勒,局势再度失控。1922年3月15日,埃及宣布独立,正式国号为“埃及王国”。英国管治在名义上结束,埃及获得独立地位。但英国对埃及的内政外交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保留了苏伊士运河苏丹的控制权。
1924年7月10日,福阿德一世国王版《伊斯兰教圣经》在开罗首次出版。新成立的埃及王国政府的目标不是取消其他古兰经文本(“qira'at”)的合法性,而是消除国立学校使用的古兰经文本中的错误。一个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选择只保留一个经典的 qira'at “读本”,即“Ḥafṣ”版本,这是一个8世纪的库夫语朗诵版本。该版本已成为伊斯兰世界大部分地区现代印刷《古兰经》的标准。该版本的出版被称为“巨大的成功”,被描述为“现在被广泛视为《古兰经》的正式文本”,在逊尼派和什叶派中都很受欢迎,以至于不太了解情况的穆斯林普遍认为“《古兰经》只有一个明确的读本”。后来在1924年和1936年进行了小幅修订,即 “法鲁克一世版”,以纪念当时的统治者法鲁克国王。1937年,开罗的人口比1882年增加了两倍多,从34.7万人增加到130万人,其面积从10平方千米增加到163平方千米。
1952年1月26日,开罗发生一系列的暴动,约有750栋建筑物遭纵火打劫,包括零售店、咖啡店、电影院、旅馆、餐厅、戏院、夜店和国立歌剧院。此事件直接的导火线为英国驻扎部队在当日稍早于伊斯梅利亚以一面倒的局势,射杀了50名埃及辅警。这些辅警的死亡随即带动了自发的反英抗议行动,此行动很快被群众里有组织的人马引导,开罗大部分的区域遭群众纵火、洗劫,该事件被称为开罗大火灾,而引发纵火犯至今仍未为人所知,但在此事件后,英国人离开了开罗。1956年6月13日,英国军队完成了从被占领的苏伊士运河区的撤出。
独立后的发展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总统重新开发了解放广场和尼罗河滨海路,并改善了城市的桥梁和高速公路网络。与此同时,对尼罗河的进一步控制促进了杰济拉岛内和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大都市开始侵占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促使政府建造沙漠卫星城镇,并制定激励措施吸引城市居民搬到这些城镇。
在20世纪下半叶,开罗的人口和城市面积继续大幅增长。1960年左右,政府资助从首都圈向东扩张建立了大型城市纳斯尔市(Madinat Nasr)。20世纪60年代初步形成了贯通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比省的大开罗区(Greater Cairo Region)。大开罗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南端,是目前世界第七大城市集聚群。人口爆炸还推动了“非正式”住房('ashwa 'iyyat)的兴起,即在没有任何官方规划或控制的情况下建造的住房。此类住房的具体形式差异很大,但通常比正式住房的人口密度高得多。非正式建房的好处,能够为开罗的大量劳工阶级提供负担得起的住宿和社区,但它也同时也会面对被政府忽视、缺乏公共服务和空间过度拥挤等问题。从1977年开始,埃及政府成立了新城市社区管理局,以启动和指导开罗郊区新规划城市的开发,这些城市通常建立在沙漠土地上。这些新的卫星城市旨在为该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住房、投资和就业机会,并预防非正规社区的进一步增长。
开罗逐渐成为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许多跨国企业和组织(包括阿拉伯联盟)在该市开展业务。1979年,开罗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1986年2月25日,安全警察开始暴乱,抗议有报道称他们的任期将从3年延长到4年,开罗的酒店、夜总会、餐馆和赌场遭到袭击,其他城市也发生了骚乱。军队花了3天时间才恢复秩序,这次暴乱导致107人死亡。1992年,开罗发生地震,造成545人死亡、6512人受伤,约5万人无家可归。
21世纪的发展
2006年,大开罗地区的人口达到16292269人。根据2008年埃及政府的城市行政区划,“大开罗区的范围涵盖开罗省的全部、吉萨省和盖勒尤比省的9个农村地区、吉萨和舒卜拉·哈伊麦两个城市以及开罗周边的8个新城镇”,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到2009年,“非正式”住房仅占大开罗总面积的17%,但居住着超过63%的人口。
开罗的解放广场是2011年针对前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引发2011年埃及革命的主要场地之一。2011年1月25日,超过5万名抗议者占领了该广场,在此期间广场的无线服务被中断。解放广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成为抗议者活动的主要目的地。这是一场非暴力的公民抵抗运动,包括一系列示威、游行、非暴力反抗行为和罢工。来自不同社会经济和宗教背景的数百万抗议者要求推翻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的政权。尽管革命主要是和平性质的,但安全部队与抗议者之间也不乏暴力冲突,至少有846人丧生,6000人受伤。2月11日,在民众持续数周的坚决抗议和压力下,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宣布下台,成千上万的民众至解放广场庆祝。
阿卜杜勒·塞西的统治下,2015年3月宣布了在现有卫星城市新开罗以东45千米的地方,建造另一个尚未命名的计划城市,旨在作为埃及的新行政首都。埃及政府表示,迁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缓解开罗的拥堵。
2021年11月3日,塞西下达命令,从12月1日起,埃及政府将逐步迁移至新行政首都,正式开启这个新都为期六个月的试运营。埃及新行政首都总面积大约6879平方千米,几乎是开罗的两倍大。三期全部建成后,这个新都预计可容纳650万人,提供175万个就业机会。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埃及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千米处,北距地中海200千米,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中心。中心坐标:30°3'45.47"N,31°14'58.81"E。北接盖柳比亚省,南接无人居住的沙漠,西接吉萨省。市区跨尼罗河两岸,是上、下埃及的交会点,市区面积约250平方千米,而总面积则达到了1200平方千米。开罗属东2时区,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气候
开罗以及沿峡谷地区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夏季平均气温最高34.2℃,最低20.8℃;冬季最高19.9℃,最低9.7℃。昼夜温差较大,通常白天与晚上相差12至15度。冬季普遍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范围在9℃至19℃之间,最低温偶尔降至0℃以下。
开罗地区气候干燥,年降雨量约18毫米。每年3月至5月,风暴频繁,将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带入城市,空气比较干燥。降雨稀少,仅在寒冷的月份才会降雨,但突如其来的阵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由于地处沿海,夏季湿度较高。降雪极为罕见;2013年12月1日,开罗最东边的郊区降下了少量的,这是几十年来开罗地区首次出现这种降水
地质
古埃及开罗的工程地质主要受到尼罗河第四纪冲积沉积物和邻近沙漠干流的影响,以及古代地中海的第三纪浅海相碳酸盐岩和陆地石英砂岩的影响。冲积沉积物主要发育为顶部粉质粘土层和下部砂砾层,厚度约为300米。白色第三纪碳酸盐岩和红色石英砂岩在尼罗河以东地区的高原和不相连的丘陵和台地上占主导地位,厚度约为500米。这些被厚度约为50米的石膏粘土沉积物局部覆盖。开罗位于“地中海地质同步线”边缘的“移动折叠带”的南侧。该带朝向东北—西南,主要在西北—东南方向上与正断层带交叉。两条地质构造带的交汇对开罗的地震活动有影响。
地形地貌
开罗的西面是一望无垠的撒哈拉沙漠,北面是土壤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南方是富饶的尼罗河河谷,在开罗东面的东部沙漠上,通过一条铁路可以直达苏伊士。尼罗河从开罗市中心流过,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大部分市区位于尼罗河东面,如今城市正向西岸拓展。境内地势相对平坦,没有明显的地形梯度,平均海拔66米,最高海拔是330米,最低海拔5米。地势较高的地方是东部的Moqattam丘陵,海拔普遍超过300米。
土壤
城市的老城区由相对较厚的填土层覆盖,土壤通常较为松软。特别是在尼罗河东岸的开罗老城区,软土层厚度最大。开罗市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坚硬的第三纪地层上,以石灰岩泥灰岩砂岩等为主,土质较硬。
水文水利
水文
尼罗河全长6700千米,长度为世界第一,水量居世界第二。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千米,两岸形成3至16千米宽的河谷,被埃及人称为“母亲河”。
水利
开罗境内有很多尼罗河拦河坝,其中北部有Qanater al-Khayreya拦河坝。国家为保护国家水和粮食安全,在开罗西北部的沙漠中,正在修建该国最长的人造河,建成后可以为新三角洲内104万英亩土地进行灌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境内城市面积为102195公顷,荒漠面积为125465公顷,农用土地面积为69273公顷,水体面积为4420公顷。
矿产资源
埃及开罗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磷酸盐、锰、碳酸钙等。
水资源
开罗城市和郊区的市政供水来源括了尼罗河水、地下水等来源。尼罗河水系统由政府组织运营,而地下水系统则由市议会运营。总制水量约为510万立方米/天(不包括城郊和农村地区的私人水井)。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在埃及、开罗的Al Qahira有近百种果树,常见的有甜罗勒、番茄和马达加斯加长春花。有毒植物62种,包括荆棘冠、黑茄属植物和芦荟。有47种禾本科杂草,是常见的普通马齿苋、黑茄属植物和普通母猪。还有飞扬草(Euphorbia hirta)、线柱兰(Zeuxine strateumatica)、扭花车轴草(车轴草属 resupinatum)、琉璃繁缕(Lysimachia arvensis)等植物。
动物
开罗境内已确认的动物有61种,包括曲纹紫灰蝶(Luthrodes pandava)、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等42种节肢动物门,西方灰伯劳(Lanius excubitor)、棕斑鸠(Spilopelia senegalensis)、戴胜(Upupa epops)等15种鸟类,还有地中海铅山壁虎(Hemidactylus turcicus)、腊色多皱巴坚螺(Polygyra cereolus)等动物。此外,境内也有鹿、山兔赤狐、倒刺鼠、小鼠尾蝠等动物。
自然保护区
瓦迪德格拉保护区(Wadi Degla Protected Area),距离开罗约10千米,面积为60平方千米,1999年被埃及环境事务局定为沙漠土地保护区。瓦迪德格拉山谷从东向西延伸,全长30千米。保护区内还栖息着各种动物,例如鹿、红狐和兔子以及其他种类的爬行纲和各种鸟类。在河谷两侧的洞穴中有鹿瞪羚(Gazella dorcas)、努比亚羊(Capra nubiana)、小鼠尾蝠(Rhinopoma hardwickii)等。
自然灾害
开罗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沙尘暴等。
1992年10月12日当地时间15时09分,在开罗西南25千米处发生5.8级地震。这次地震是自1847年以来在开罗附近发生的第一次灾难性地震。受影响最大是老开罗、布拉克和南部地区,沿尼罗河西岸到Gerza(Jirza)和ElRauda。总共有350座建筑倒塌,9000栋房屋被毁,地震造成545人死亡,6512人受伤。许多伤亡者都是因为建筑物中冲出时发生的踩踏而伤亡。另外约有350座学校和216座清真寺被毁,约5万人无家可归。
2008年9月,开罗附近发生山体滑坡,滚落的巨石使附近的一个村庄受损严重,造成至少7人死亡,8人受伤。该村庄有10余座房屋被砾石完全损毁。2023年6月,开罗遭遇沙尘暴和大风袭击,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
行政区划
开罗省由4个区组成,共有38个社区。北部地区包括8个社区,东部地区包括9个社区,西部地区包括9个社区,南部地区包括12个社区。开罗还包括3个新城市,即新开罗(New Cairo)、肖鲁克市(Al Shorouk)、巴德尔市(Badr)。
政治
开罗自1950年以来才设立市政府,埃及中央政府在管理首都、控制预算和支出计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市的市政府由一名由埃及总统任命的州长和一个名为人民议会的委员会组成,该委员会包括任命和选举的成员。只有当选成员才能投票。
现任开罗市市长哈立德·阿卜杜勒·阿尔(Khaled Abdel Aal,1957年出生)于2018年8月就职。
人口
人口数量
1960年至1994年,开罗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1%。1994年至2001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6%。截至2022年5月底,埃及人口约1.03亿,开罗省为1013万人。2023年,开罗增长了440673人,年增长率为1.99%。开罗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密度为19376人/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37位,平均家庭规模为每户4.4人。出生率为30.6‰,死亡率为7.3‰,婴儿死亡率为42.2‰。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0至65岁,女性为63至68岁,年龄在15岁以下的人口大约是36%。女性人口占48.8%。开罗大约一半人口居住在市区,一半居住在郊区。
埃及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东北非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关键参与者,长期以来一直是被迫流离失所者和流动儿童的过境国和目的地国。2021年,埃及接待了来自63个不同国家的265393名难民和寻求庇护者,其中居住在开罗的有186103人,大多数来自叙利亚、苏丹、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地。
民族
开罗是一个非常同质的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很少。开罗的阿拉伯人约占87%,科普特人约占11.8%,科普特人是古埃及人的后裔。少数族裔包括努比亚人和苏丹北部人,以及来自非洲其他地区的难民。开罗还居住着一些外国侨民,其中希腊人占的比重最大,次之为亚美尼亚人,再次为意大利人、英国人、法国人、土耳其人、犹太人等。
语言
开罗的官方语言是埃及阿拉伯语,这是一种基于开罗方言形成的语言。科普特人有自己的语言,主要在宗教场合使用。许多受过教育的开罗人会讲英语、意大利语或法语。英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外语,开罗大部分地区以及主要旅游景点和度假村等使用英语比较多。法语在19世纪末时是开罗的主导外语,现在在开罗一些古老的街道标志上都有阿拉伯语和法语双语指示。
宗教信仰
开罗人口中大约89%的人信仰伊斯兰教教逊尼派,大约10%的人信仰基督教,尤其是科普特东正教,它是伊斯兰教出现之前开罗的主要宗教。在现代开罗有或曾经有存在的其他教会包括天主教会(包括亚美尼亚天主教会、科普特天主教会、新巴比伦王国天主教会、叙利亚天主教会和马龙派教会)、希腊东正教会、埃及福音教会(尼罗河主教会议)以及一些新教教会。直到20世纪,开罗都有相当规模的犹太社区,但截至2022年,据报道只有3名犹太人居住在该市。开罗目前还有12座犹太教堂。
伊斯兰教
一千四百年来,开罗一直都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根据历史学家和城市规划局的统计,开罗全市共有历史古迹和著名古建筑622处,都是与古代伊斯兰文化有关的宫廷寺院与古代文物建筑。公元645年,埃及人建造了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座清真寺宣礼塔,这就是开罗的阿慕尔·本·阿斯大清真寺宣礼塔。为了宣传什叶派教义,法蒂玛王朝于972年修建了爱资哈尔清真寺,并于998年发展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传授语言、天文学、文学、数学和哲学等知识。著名的艾哈德·伊本·固伦清真寺是埃及第二大清真寺。它有5排拱门,由巨大的方柱支撑,每个方柱四角还有4根小支柱,其他三面列柱廊,每面都有两排拱门,拱门上有雕刻的图案。西北侧,设平面方形的螺旋形光塔。整个建筑物为砖砌平顶木梁外涂灰泥,是埃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清真寺。
经济
综述
开罗是埃及的经济和工业中心,该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开罗大都市区。开罗长期以来被誉为埃及的制造业之都,经济产业主要有棉纺织品制造、农产品加工、化工、塑料、汽车等。开罗的经济2005年在中东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43位。2019年12月26日,开罗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97名。截至2021年,开罗国民生产总值为18766.5亿埃及镑,农业总产值为166.2亿埃及镑,原油开采总产值为393.2万埃及镑,制造业总产值为1896.7亿埃及镑,批发零售业总产值为3573.98亿埃及镑。
第一产业
开罗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尼罗河三角洲,主要农作物有棉花、稻谷、玉米、小麦,以及豆类甘蔗、水果、洋葱等。开罗农业几乎是完全依赖尼罗河的灌溉,混合农业很常见,多种作物再加上几头牛、羊或家禽混养。大多数农业用地是私有土地。截至2021年,开罗农业总产值为166.2亿埃及镑
几千年来,埃及一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随着埃及人口的增长,粮食产量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所需,埃及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尤其是小麦。目前,开罗政府在西北三角洲外开发新的农业区,部分农作物通过中心枢纽灌溉系统进行灌溉。最常见的农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阳芋柑橘和小麦。农作物的产量很高,一年可以收获两三次。
第二产业
开罗是埃及的工业中心,全国1/3的工业集中于此。在开罗郊外的胡尔万,是埃及钢铁工业的中心。在南郊、北郊和东郊等几个工业区中,拥有不少钢铁、石油、化工、机器、纺织等现代化工厂。截至2021年,制造业总产值为1896.7亿埃及镑,原油开采总产值为393.2万埃及镑,电力、燃气总产值为370.48亿埃及镑,建筑业总产值为784.41亿埃及镑。
开罗的现代生产部门在20世纪下半叶急剧扩张。自1952年以来,在纺织业(使用埃及著名的长绒棉)和食品加工(各种水果、蔬菜装罐和冷冻)以及甘蔗加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开罗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除了钢铁生产外,开罗附近的工厂还生产消费品,尤其是电器。
第三产业
开罗是埃及主要的金融中心,有许多重要的银行、酒店、餐馆、娱乐场所和咖啡馆等。服务业是开罗经济的主要贡献者和主要就业主体。截至2021年,开罗批发零售业总产值为3573.98亿埃及镑,物流业总产值为1722.7亿埃及镑,住宿、餐饮服务业总产值为217.82亿埃及镑,商业服务业总产值为1344.07亿埃及镑。
开罗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建于1382年被誉为中东最大市集之一的汗·哈利里集市(Khanel-Khalili)。该集市修建于14世纪,聚集着大量传统工艺作坊,悠久的历史、齐全的工艺品和有序的经营,让此地成为开罗古老文化的象征。大多数开罗人在服务行业工作,特别是在政府和金融领域。CIB是埃及最大的私人银行,2021年以268亿美元的总资产位居埃及企业榜首。
开罗是埃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跨越数百年历史的主要古迹,旅游业也是开罗的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开罗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大约是7.43万人。截至2023年10月,开罗游客人数年增长率为36%,增速是全球4.5%旅游业增速的8倍。截至2023年11月,开罗全市酒店入住率达到70%,年增长率约为100%,但同期平均每日房价(ADR)和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却分别下降了约7%和6%。
经济功能区
开罗有11个工业区,主要包括南胡尔万工业区(South Helwan indust​rial zone)、新开罗工业区(New Cairo Industrial Zone)、沙克托班工业区(Shaq Al Tho’ban industrial zone)、阿尔乌拉工业区(Al Oula industrial zone)、巴德尔市工业区(Industrial Zone Badr City)等。
沙克托班工业区
沙克托班工业区是开罗南部专门生产大理石的工业区,阿卜杜勒·塞西总统亲自指导该地区的综合开发,将其打造成“大理石和花岗石之城”的综合区,使其成为一个环保、可处理固体的地区。该工业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大理石出口地区之一,位于 Autostrad公路以东,占地1608英亩,靠近1.8千米长的高速公路,建筑面积为650万平方米,拥有2525个工厂和车间,用于制造和出口来自采石场的大理石。
阿尔乌拉工业区
阿尔乌拉工业区位于十月六日城,交通便利,与各主要商业中心四通八达,毗邻开罗机场、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该工业园属于开罗工业城西扩区,占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是一个多用途工业园区,侧重于支持制造业。阿尔乌拉工业区利用顶级工业用地和重型基础设施,使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
重要企业
开罗炼油公司
开罗炼油公司(Cairo Oil Refining Company,CORC),成立于1982年,是埃及石油部门公司之一,隶属于埃及通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炼油产能占埃及全国炼油产值的25%。该公司的生产可以满足当地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产品主要有丁烷、各种汽油、煤油、喷气燃料、柴油等,这些产品主要由埃及通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和分销。该公司还生产一些特殊产品,例如丙和无臭丁烷等,由该公司进行销售。
埃及食品公司
埃及食品公司(Bisco Misr)是埃及最大的饼干公司,也是中东非洲大饼干公司之一。该公司成立于1957年,总部位于开罗,它一直是学校、政府组织、军队和传统市场比较重要的供应商。该公司是埃及主要的饼干和糖果产品制造商和出口商。其产品拥有不同品牌,如3cat、Datto、Bisco Ramsis、Maamoul 和Marena,包括蛋糕、涂层和未涂层​​威化饼、玉米片太妃糖口香糖、薄荷和可可产品等。该公司有三个大型工厂,一个位于开罗,两个位于亚历山大大帝,产品从那里出口到阿拉伯国家非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
社会
教育
开罗的初等教育是免费的义务教育,自1962年以来大学教育也一直免费。外国学校在1940年代和50年代很常见,在60年代主要由政府接管。由于公立教育效果不佳,在1990年代,私立学校激增。开罗15岁及以上人群的识字率为70.8%,总人口入学率为93.9%,女生入学率为93.7%。开罗有十二年的正规教育,公立学校是免费的,但资金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许多有能力的家庭会送孩子去私立学校。高中毕业时,孩子们会参加上大学所要求的SAT考试,该考试的结果决定了每个学生将就读哪所大学以及对该学生开放的学习领域。
早在公元10世纪,埃及开罗就有了爱资哈尔大学,与欧洲相比,阿拉伯国家的大学教育要早100~200年。在早期的大学教育里,埃及青年主要学习语言学和宗教学,直到20世纪初,埃及才出现了第一所新型大学——埃及私立大学,这就是今天开罗大学的前身。目前,开罗设有普通学校和技术学校等各类院校,以、艾因沙姆斯大学、、米斯尔科技大学、艾资哈尔大学等高等学府闻名于世。
开罗大学
开罗大学(英语:Cairo University;阿拉伯语:جامع٩ القاهرة;罗马语:Jāmi'a al-Qāhira),建立于1908年,既是埃及的第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大学,也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在近100年的历史里,开罗大学在继承和发扬古埃及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开罗大学的前身是埃及私立大学,于1908年12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1925年5月,埃及国王颁诏把埃及私立大学正式改名为埃及国立大学的文学院,同时埃及参众两院通过议案决定成立埃及国立大学,新成立的大学校址选在开罗,下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以埃及私立大学为前身的文学院是埃及国立大学中人数最多并且第一个招收女学生的学院。1940年,埃及国立大学更名为福阿德一世大学。1952年,埃及人民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建立埃及共和国。第二年,福阿德一世大学更名为开罗大学,这个名称一直保持到今天。现在,开罗大学拥有23个学院、数个院级研究所、120多个系和20多个系级研究中心,另外它还有3个分校,总共有1.55万学生和3000余名教师。该大学主校区的大部分设施位于开罗市中心东南部,并在法尤姆和巴尼苏韦夫以及喀土穆苏丹)设有分校。
卫生健康
开罗是埃及的主要医疗保健中心,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医疗水平。开罗有全国最集中的医疗设施,包括Qasral-Ayni和Dimardash等政府医院;获得JCI认证的阿斯萨拉姆国际医院(As-Salaam International Hospital)、Maadi(埃及最大的私立医院,拥有350个床位)、英美医院等私立医院;以及大学医学项目附属医院,比如艾因夏姆斯大学医院等。此外,开罗也有很多治疗眼部疾病、肿瘤等专科医院。
埃及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埃及的医疗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基本的免费医疗服务制度,90%的国民可享受免费医疗;多渠道的资金投入,除国家拨款(约占国家预算总额的4%)外,还有来自大企业的捐赠。
阿斯萨拉姆国际医院
阿斯萨拉姆国际医院位于开罗市中心,是埃及技术最先进的医院之一,已获得国际联合委员会(JCI)的认可。该医院成立于1982年,面积5200多平方米,拥有700多名医生和400多名护士组成的团队,设置心脏病学、骨科、神经科、肿瘤学、胃肠科、产科学妇科学小儿科等多种科室。医院共有床位234张,分布于不同专科。此外,医院还设有门诊,提供170个医疗专科服务。医院基础设施有8个手术室、2个产房和1个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放射科包括一台CT扫描仪、3台MRI机和一台超声机等。还有一个实验室提供24小时服务。
媒体
开罗是中东地区主要的出版中心,是埃及唯一拥有日报的城市,其中有四份在全国发行。《金字塔报》(Al-Ahram)创刊于1875年,在开罗出版,是最权威的日报。其他报纸包括《Al-Alamal-Yom》(一份更新、更活跃、以商业为重点的报纸)以及阿拉伯国家日报《Al-Hayat》的本地版,日报还以英文(TheEgyptGazette)和法文(LeProgrèsEgyptien和LeJournald'Égypte)出版。《埃及公报》是中东最古老的英文日报,首次出版于1880年1月26日,隶属于解放军印刷出版社。此外,开罗还有两份英文周刊《金字塔周刊》和《中东时报》;月刊《今日埃及》(Egypt Today)主要刊登普通人感兴趣的文章和活动列表,并与另外两份月刊《体育与健身》(Sports \u0026 Fitness)和《今日商业》(Business Today)有联系。
开罗有三个政府运营的电视台,以阿拉伯语播出,并辅以至少六家私人电视台,一些地方还提供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AM和FM广播电台全周开放。
科技
埃及是非洲的科技中心,而开罗是整个埃及的科技中心。非洲将近20%的科技初创公司总部设在埃及,这其中绝大多数位于首都开罗。截至2017年7月,开罗大学的国际科学出版物产量占埃及的18.5%。
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院(ASRT)是根据1971年9月第2405号总统令设立的,是埃及负责科学技术的国家机构,总部设在开罗。该研究院主要负责规划和推动国家级、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计划和项目,为杰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制定和实施基于绩效的资助和奖励计划来认可科学卓越及其应用。ASRT与34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建立了双边科学协议,是全球科学院网络(IAP)等主要多边国际科学家组织的成员。
文化事业
20世纪90年代,埃及第一夫人苏珊娜·穆巴拉克(Suzanne Mubarak)率先发起了一项提高识字率的计划,其中包括创建新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计划,为全国儿童提供廉价的青少年读物;以及一系列国际书展。1997年,穆巴拉克夫人在赫利奥波利斯正式开设了儿童文化中心。开罗有15所剧院和1所歌剧院,还有大开罗图书馆、穆巴拉克图书馆、赫利奥波利斯公共图书馆、埃尔穆斯塔克巴尔图书馆等图书馆。开罗的文化遗产体现在其丰富多样的博物馆藏品中,主要有开罗国家博物馆、科普特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还有战争博物馆、埃及国家铁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国家军事博物馆,以及邮局博物馆、农业博物馆和马车博物馆等其他博物馆。
截至2021年1月,开罗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古建筑维修,第一次是在1992地震后进行的大规模修复,如加固地基、升级电气和污水系统、清除地下水;第二次从2003年开始,主要是对建筑立面上的绘画进行修复;第三次是2014年进行大量建筑的维护保养工作。2015年,开罗城市研究培训和环境调研实验室(Cairo Lab for Urban Studies Training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组织了以“创意城市:重建开罗老城区”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后参照会议方案实施了一系列老城区的改造措施。比如转移街头摊贩,禁止在主要街道停车,拆除城市涂鸦墙等。埃及文物保护部门近年来奉行“居民共治共享”的理念,正在一步步恢复开罗古城的面貌。文物部门为当地居民开设课程,普及关于古迹价值与维护方法的知识。
开罗歌剧院
开罗歌剧院(Cairo Opera House),位于开罗市中心以西的扎马雷克区,是开罗国家文化中心的一部分,也是开罗的主要表演艺术场所。歌剧院于1988年10月10日落成,它是埃及大多数最优秀音乐团体的所在地。开罗歌剧院有巡回演出的剧院、芭蕾舞团和音乐团体,以及当地表演者,包括开罗歌剧院芭蕾舞团和开罗管弦乐团。歌剧院综合体包括一个露天剧院和圆形剧场,以及两个室内大厅(一个主厅和一个较小的厅)。
大开罗图书馆
大开罗图书馆(Greater Cairo Library)位于扎马雷克一栋经过修复的历史宫殿内,这座宫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本属于已故萨米哈公主的房产,她去世后将这座宫殿遗赠用于文化活动。该图书馆于1995年由埃及文化部落成,是埃及最大的公共图书馆,面积约3475平方米,其中图书馆建筑占地350平方米。其馆藏包括阿拉伯语德语、法语和英语书籍。其地图收藏中包括可追溯到1480年的手绘开罗地图。它还拥有完整的缩微胶卷和缩微胶片档案,其中包含埃及顶级报纸《金字塔报》自1876年创刊以来的所有期刊。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位于首都开罗解放广场,设于一座建于1901年的建筑内,是非洲最大的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埃及文物收藏。馆内拥有超过120000件珍贵文物,展品丰富而具有代表性。馆内展品包括古埃及历代法老图坦卡蒙的宝藏,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黄金埋葬面具。黄金埋葬面具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同时也是古埃及文明的杰出象征。
体育
足球是埃及最受欢迎的运动,开罗拥有参加全国和地区联赛的运动队,其中最著名的是阿赫利体育俱乐部和扎马莱克俱乐部,他们是20世纪非洲足联的第一和第二大非洲俱乐部。阿赫利和扎马莱克之间的年度比赛是埃及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之一。其他著名的足球队包括伊斯玛利、马斯里、吉达联合足球俱乐部和金字塔俱乐部等。该市还有其他一些体育运动队,包括 Gezira 体育俱乐部、el Shams 俱乐部、el Seid 俱乐部、Heliopolis 体育俱乐部和几个较小的俱乐部。在新开罗地区还有一些新的体育俱乐部,它们是 Al Zohour 体育俱乐部、Wadi Degla 体育俱乐部和 Platinum 俱乐部。
2008年,埃及橄榄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包括开罗美国大学橄榄球俱乐部和开罗橄榄球俱乐部,埃及橄榄球联合会被授予国际橄榄球理事会成员资格。埃及的壁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职业组和青少年组表现都非常出色。19世纪30年代英国殖民政府就在开罗成立壁球俱乐部,穆罕默德·肖尔巴吉(Mohamed El Shorbagy)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长达一年多。埃及选手努尔·埃尔·谢尔比尼是七届世界冠军,2016年4月30日,谢尔比尼成为女子世锦赛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开罗还会举办各种赛事,2007年11月11日至25日,开罗举办第11届泛阿拉伯运动会。开罗还是是“穿越埃及挑战赛”的官方终点站,每年都会在吉萨大金字塔下举行盛大的奖杯颁发仪式。该市每年都会举办开罗经典赛,这是一项跑步和自行车赛事。
开罗国际体育场
开罗国际体育场最初称为纳赛尔体育场,位于开罗大都市区东北部的纳斯尔市郊区,由德国建筑师韦纳·马奇于1958年开始设计建造,1960年完工,同年7月23日由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总统主持开幕。1991年,该体育场举办全非洲运动会。2005年,为筹备主办2006年非洲国家杯,体育场进行了升级。该体育场拥有75000个座位,是阿拉伯国家第二大体育场。
环境保护
空气污染
开罗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大开罗地区的挥发性芳香烃含量高于许多其他同类城市。由于数十年来车辆排放、城市工业运营以及焚烧垃圾,开罗的空气质量测量也记录了铅、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危险水平。开罗街头有超过450万辆汽车,其中60%的车龄超过10年,因此缺乏现代化的减排功能。由于缺少雨水,加上高楼林立、街道狭窄,开罗的空气扩散系数很低,形成了碗状效应。据世界卫生组织称,开罗的空气污染水平比建议的安全水平高出近12倍。
开罗还有许多未注册的铅和铜冶炼厂,严重污染了城市。其结果是城市上空长期笼罩着雾霾,空气中的颗粒物达到正常水平的三倍以上。据估计,开罗每年有1万至2.5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铅已被证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尤其会对儿童造成神经中毒。20世纪90年代,埃及政府开始认真努力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立法要求工厂安装空气过滤器,并实施空气质量改善项目开罗空气改善项目(CAIP),旨在减少铅污染和颗粒物。CAIP的目标包括制定车辆排放测试和认证计划;增加压缩天然气的使用市政巴士的燃料;再生铅冶炼厂升级改造;以及空气质量监测和分析。1995年,开罗出台了第一部环境法案,并设立了36个空气监测站,对汽车进行排放测试,情况有所改善。此外,该市还投入了2万辆公共汽车,以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土地污染
开罗土地污染也很严重,该城市每天产生10000吨废料,其中4000吨没有得到收集或管理。这对土地、人们的身体健康都造成了巨大危害,政府正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与Zabbaleen社区合作处理垃圾问题,Zabbaleen社区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在收集和回收开罗的垃圾,他们居住的地区被当地人称为Manshiyat naser。
水污染
由于下水道系统经常出现故障和溢流,水污染也是开罗的一个严重问题。有时,污水会流到街上,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这一问题有望通过由欧盟资助的新下水道系统得到解决,该系统可满足城市的污水排污需求。
社会治安
多年来,开罗妇女的民权运动一直在进行。据报道,在整个开罗,妇女不断面临歧视、性骚扰和虐待。联合国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过99%的埃及妇女表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曾遭受过性骚扰。尽管自2014年以来,埃及出台了新的国家法律,对性骚扰进行了定义并将其定为刑事犯罪,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在2017年,开罗被一项民意调查评为世界上对妇女最危险的大城市。2020年,社交媒体账户“袭击警察”(Assault Police)开始点名羞辱暴力侵害妇女的犯罪者,以劝阻潜在的犯罪者。
2016年4月,因埃及向沙特阿拉伯交还两个岛屿而引发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示威游行事件。游行主要是在开罗的解放广场、南京总统府、穆兄会办公室等地,多发生在星期五。游行人群之间的暴力冲突往往会波及行人。
交通
综述
开罗是埃及重要的交通枢纽。埃及的公路、铁路、国内民航与内河航运大多集中在尼罗河尼罗河三角洲地带,形成以开罗为中心的国内交通网。开罗拥有庞大的公路网、铁路系统、地铁系统和海运服务。全国最主要的铁路和公路在开罗交会,连接着苏伊士阿斯旺、亚历山大和塞得港。开罗国际机场是世界著名的航空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航空中转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埃及各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开罗的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急需进一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公路
开罗公路比较发达,公路网将开罗与古埃及其他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开罗通过高速公路与埃及所有其他主要城市相连。沙漠之路连接开罗和亚历山大;有主要道路连接开罗与伊斯梅利亚卢克索遗迹。此外,还有于20世纪90年代初竣工的红海高速公路。公路连接开罗,西边是利比亚,东边是以色列(但是,乘坐轿车从以色列进入埃及必须获得特别许可)。开罗设有5个长途汽车的行车线路,其行程包括了火车未能经过的东、西部沙漠西奈半岛和红海沿岸。
2014年开始,开罗对许多道路都进行了扩建和升级。还有一条长约100千米的隔离环城路,防止城际交通和郊区交通穿越城市。尼罗河从南到北穿城而过,是东西区之间的主要屏障。16座桥梁横跨尼罗河,连接两岸和主要居住岛。比如十月六日大桥,旨在提供从城市一侧到另一侧的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还有许多天桥和地下通道,绕过主要广场。开罗老城下面有两条主隧道,每条隧道长2.5千米。但开罗的交通以拥挤不堪而闻名,交通堵塞经常导致行车时间大大超过理论速度。
铁路
埃及早在1857年便建成了第一条由亚历山大经开罗至全苏伊士运河的铁路,现在铁路已成为埃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开罗是全国的铁路枢纽,埃及国内铁路多密布于下埃及,以开罗为中心,呈扇形向北展开,将全国主要城市和港口连为一体。开罗和所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服务。涡轮机空调直达特快列车每天在开罗和亚历山大之间运行3趟。开罗的主要火车站是拉美西斯火车站(Mahattat Ramses)。
2022年5月,埃及国家隧道管理局(NAT)和西门子交通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将建造世界第六大高速铁路系统,全长2000千米。西门子股份公司移动在合并合同中的份额为81亿欧元,其中包括2021年9月1日签署的首条线路的27亿欧元初始合同。高速铁路网将连接全国60个城市,列车运行速度最高可达230千米/小时。约90%的埃及人将可以使用这一铁路系统。
2022年7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通车试运行,这是埃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东部,是连接开罗市区与新行政首都、斋月十日城和东部沿线卫星城的重要纽带,也是中埃“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之一。该项目一二期线路总长约70千米,共设12座车站、1个车辆段和2座牵引变电所。列车采用6辆固定编组,最高运行时速为120千米。列车在起点站阿德利·曼苏尔站与开罗地铁三号线接驳,沿途经过阿布尔市、舒鲁克城、巴德尔城等,最终抵达新行政首都艺术文化站。
拉美西斯火车站(Mahattat Ramses)
拉美西斯火车站(英语:Mahattat Ramses;阿拉伯语:محطة رمسيس),又称米斯尔火车站(阿拉伯语:محطة مصر),是埃及开罗的主要火车站。其名称来源于古埃及古埃及历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最初的火车站建于1856年,是从亚历山大到开罗的第一条铁路线的终点站。现在的建筑建于1892年,并于1955年进行了升级。2001年1月,它又进行现代化改造。2011年初,埃及起义之后,拉美西斯车站进行了全面升级和空调改造,整个车站铺设了新的大理石地板,并增设了自动扶梯。
航运
在水路运输中,尼罗河、梅利亚运河和纳塞尔运河构成了埃及内河航运,以开罗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大重要城市。埃及境内的尼罗河全线可通航水道总长约3500千米,但利用率不高。较为常用的线路有开罗至阿斯旺航线,长度980千米;开罗至亚历山大,长度205千米;开罗至杜米埃塔,长度241千米。开罗与海洋的连接位于城市北端的尼罗河港口布拉克,从那里,货物可以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到全国各地。
航空
开罗国际机场(Cairo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埃及航空和埃及快运航空的主要枢纽基地,是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重要连接点,为超过30家东航浙江公司运营的国内、地区和国际客货运航线服务,如爱琴航空、俄罗斯中国国航阿尔及利亚航空等。该机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市中心东北约15千米处,机场面积约37平方千米,由开罗机场管理局运营管理,机场主席是Ahmed Maher Genina。它是该国最大的机场,也是非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开罗国际机场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巴彦场空军基地在距离阿勒马扎机场约5千米处建立。1945年,由埃及的中国民用航空局接管该基地并将之用于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平均海拔为116米,机场共有三条沥青跑道,即长宽分别为3999米×60米的05R/23L跑道、3301米×60米的05L/23R跑道和3178米×60米的16/34跑道。开罗国际机场由三座航站楼组成,即1号、2号和3号航站楼。2008年,埃及航空正式加入星空联盟开罗国际机场占埃及航空总客运量的37.8%,开罗国际机场是联结亚、非、欧的重要国际航空港,占埃及国际货运总量90%以上,2020年国际运量达43.9万吨。开罗国际机场的总吞吐量达到2200万人次。
公共交通
开罗的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主要由地铁、公共汽车、小巴和出租车4部分组成。公共交通管理局管理着一个公共汽车网络,该网络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运行。此外,城市中还有一个覆盖范围广泛的特许出租车系统。非正规交通服务包括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兴起的小巴和出租车;这些服务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为不断扩大的非正规居民区提供服务的地区。开罗地铁是一个覆盖全市的地铁系统,于1987年开始运营,此后得到了大幅扩建。
地铁
开罗是少有的拥有地铁的非洲首都之一。开罗目前共有3条地铁线路,总长89.4千米,共耗资120亿埃及镑。自1987年10月启用以来,开罗地铁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城市交通的关键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开罗地铁拥有三条线路,其中1号线和2号线的总长度达65千米,每天能够运送超过300万名乘客。4号线正在实施,5号线、6号线均已规划。埃及国家隧道管理局计划在2032年之前新建六条地铁线路,以更好地连接大开罗地区与周边郊区,进一步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另有多条轨和有轨电车线路在建或规划中。
埃及政府与法国合作,于1982年3月至1987年9月兴建了从海尔旺至马尔吉全长43千米的开罗地铁。同时利用尼罗河这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从事水上客运分流,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这是中东和非洲的第一条地铁,每天凌晨5时30分至午夜12时运营,设计额运能力达到每小时6万人,较大地缓解了开罗的交通问题。1996年10月开罗开始兴建新的地铁,西自人口稠密的伊巴伯,东抵老城艾资哈尔大学和萨丁堡。新地铁建成后,开罗形成地下东西南北铁路网。
公交系统
开罗有两种公共汽车,一种是由开罗交通局运营的公共汽车,另一种是由私营公司运营的小巴。公交线路遍布大开罗地区,是许多开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的票价从4至15利昂不等,取决于公交车本身的类型以及是否有空调,而私营公司运营的小巴票价为5利昂。近年来,优步 Bus、Careem Bus 和 Swvl 等其他巴士服务也越来越受欢迎。另外开罗还有巴士公司提供来往于开罗和亚历山大、尼罗河谷、红海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和其他目的地之间的城际巴士服务。开罗和亚历山大之间有直达巴士服务,开罗和所有主要城镇之间也有巴士运行。
开罗的公共汽车从每天5点到深夜都有,乘客较多行驶的速度也较慢。开罗公共汽车的最大特点是司机不爱停车,到站之后,司机并不靠边停车,只是在路中间减速,乘客要穿过至少一个车道才能跳上车。不管是小孩还是老者都在开动的公共汽车旁跳上跳下,而且,公共汽车从来都不关车门。
出租车
开罗的出租车通常是司机自己买车,然后每年向政府交几百镑的管理费。开罗的出租车都是黑白两色,大多数车子的年岁都不小,很多车没有后视镜,有的车甚至连窗玻璃都没有。车里倒是有计价器,但是从来不用。一般都是乘客下车的时候酌情付钱。开罗打车的规矩是上车前不问价,下车后再从窗口把钱递给司机,而且只能是零钱,因为开罗的司机不爱找钱。在古埃及优步服务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几乎可以在这个国家的任何地方使用。
文化
综述
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及北非地区文化中心。开罗富有戏剧、音乐传统,有肚皮舞、民族音乐、雕塑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艺术。开罗的音乐以其鲜明的民族特点、丰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纳吉瓦·福阿德的肚皮舞美轮美奂、举世闻名。开罗共有100多所影院和1座影视城——开罗影视城。修建于14世纪的汗·哈利里集市(Khanel-Khalili)聚集着大量传统工艺作坊,悠久的历史、齐全的工艺品和有序的经营,让此地成为开罗古老文化的象征,深受外国游客喜爱。
饮食
大多数开罗人自己生产食物,并利用当地的农产品市场进行交易。开罗人经常食用的食物有大饼、面包、炒米饭和焖蚕豆等。大饼由面粉加盐和水发酵后烘成,是最普通的一种大众食品,普通的大饼被称之为“阿以什”,意为生活之本。作为主食的面包,又被称为“耶素”,它是不使用酵母制作的平圆形或长条形面包。进餐时,与煮豆、白乳酪和汤等一并食用。开罗人不常吃米饭,而以米饭为主食时则通常会做炒米饭。炒米饭又名“库什里”,是当地的传统食物。开罗人以吃羊、牛和鸡肉为主,烹方法多为烧烤和炖焖。著名的风味食品有:烤全羊、烤全鸽、“穆鲁赫耶”汤等,除此之外,烤鸡、羊肉串烧、白饭配羊肉都是开罗常见的佳肴。
开罗人喜欢将黄瓜、洋葱、大葱、青椒等蔬菜洗净后,加入橄榄油鲜柠檬汁等调料做成蔬菜沙拉后装盘上桌。开罗人嗜好甜食,不管是正式的宴请还是家常便饭,正餐的最后一道都是甜食。开罗的甜食有很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乌姆·阿里”。还有代表性的点心也是极甜的阿拉伯糕点和芝麻饼等。饮料方面,主要以工夫红茶和咖啡为主,但茶和咖啡里也常常加糖。红茶大多从印度斯里兰卡进口。开罗城区附近的咖啡馆众多。
餐馆包括阿拉伯菜中东菜,包括当地的主食,如库什里。该市最高档的餐厅通常集中在扎马利克和花园城区附近尼罗河岸边的豪华酒店周围。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也很明显,麦当劳、Arby's、必胜客、Subway 和肯德基等美国连锁店在中心地区随处可见。
库什里
库什里(kushari),是埃及的国菜,也是开罗当地的主食。它是一种传统的食物,搭配意大利面埃及炒饭、粉丝和褐色扁豆,然后撒上辛辣的番茄酱、大蒜醋,最后点缀上鹰嘴豆和脆皮炸洋葱,通常会在表面淋上蒜汁、蒜醋或辣酱。此菜深受工人、劳动者的喜爱,非常适合会议等大型餐饮活动。
习俗
传统服饰
绝大部分人受伊斯兰教教规的影响,衣服遮掩全身,特别是女子。大袍(Jilbab)逐渐成为传统民族服装,大袍上部合体,下摆宽大,几乎长垂及地,两袖肥大,一般无领,前胸开口,套头穿着。男女样式大致相同,男式一般色泽较素,女式通常选用花布。面料以棉布居多,其次是丝绸和毛料。绝大多数农民和城市平民仍常年身穿大袍。下层男子头戴便帽,夏季防晒,冬季防雨。已婚妇女外出时一般头包黑色头巾,身穿黑袍。未婚女子则在花袍外披上轻薄的纱巾。但据称目前只有约5%的开罗人口佩戴头巾。
生活习俗
在开罗,从出生到坟墓,都有着固定而奇特的习俗。婴儿出生后,第7天举行命名仪式,宴请亲朋。男孩长大后会举行割礼。婚嫁仪式颇有讲究。在开罗,绝大多数人都信仰伊斯兰教教,主张在死后实行土葬。其特点为净身、速葬、土葬、薄葬与诵经超度等。按照伊斯兰教规,穆斯林的尸体不能在家中久停,上午去世的死者,下午便要埋葬。死者家属不但不能穿孝服,连黑纱也不能佩带。除用白布裹尸外,不能往坟墓中放陪葬品。在死后的第7天、第10天和第40天,亲人还需到墓地前进行再次地祭奠。
宗教禁忌
埃及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绝对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以及非诵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也禁止使用猪制品。
埃及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徒。他们有忌讳“13”数的习俗。因其认为“13”是不吉祥的数字。
埃及人不喜欢大熊猫。因为他们认为大熊猫的样子与猪的形象很近似。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是承包厕所任务的手。因此,使用左手为他人服务是蔑视人的作法,并有污辱人的意思。他们特别忌讳谈“针”这个字和借针使用。尤其是每日下午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内,无论说“针”字或借针使用,都会遭到冷遇的。
节庆
开罗穆斯林的节日,主要有斋月节、开斋节古尔邦节、闻风节、尼罗河节以及圣纪日等,而占人口少数的科普特人,则与西方基督教国家大致相同,主要是纪念耶稣的七大节日。此外,开罗每年也会举办众多的庆祝活动,比如哈卡维六一国际儿童节、开罗时装节、开罗美食节、市区当代中国艺术节等。
哈卡维国际儿童节是一个为期3天的节日,于3月份在开罗歌剧院的哈纳格剧院举行,并延伸到亚历山大的图书馆。孩子们可以参加现场戏剧表演、讲故事表演、有趣的儿童工作坊等各种活动,是了解埃及文化和传统的绝佳机会。这个节日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是体验埃及的文化、音乐、美食、艺术和历史的绝佳机会。
开罗市中心每年三月至四月期间都会举办为期三周的艺术节,该节日由 D-CAF 赞助,是一个全球性的多学科当代艺术节。该艺术节汇集了当地、地区和国际艺术家,他们可以展示自己在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文学和电影方面的作品。该艺术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历史建筑、小巷、屋顶和零售外墙上举行,为开罗丰富的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游客可以在节日期间参加各种活动和展览,包括适合带孩子家庭观看的免费街头表演。该节日有部分活动延伸到了亚历山大市中心。
艺术
文学
开罗文学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开罗吉尼扎(Cairo Geniza),它汇集了近20万份犹太手稿,这些手稿是在埃及福斯塔特(现为老开罗)本·埃兹拉犹太教堂的吉尼扎、老开罗以东的巴斯坦墓地以及许多旧文献中发现的。这些文献大约写于公元870年至1880年,并已存档在美国和欧洲的各个图书馆中。其中,剑桥大学的泰勒·谢克特收藏有140000份手稿;美国犹太神学院还收藏有40000份手稿。
开罗有很多出名的文学家,比如享誉阿拉伯国家的文学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马哈富兹,文笔典雅、影响几代埃及人的文学大师陶菲克·哈基姆等。
纳吉布·马哈富兹(Naguib Mahfouz,1911-2006),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迄今为止在所有阿拉伯国家中唯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从1930年代到2004年,他在70年的职业生涯中出版了35部小说、350多篇短篇小说、26部剧本、数百篇评论专栏以及7部戏剧。代表作有史诗般的家族小说“开罗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还有《平民史诗》《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和《尼罗河上的絮语》等。纳吉布·马哈富兹的许多作品被拍成埃及和外国电影;在改编成电影和电视的作品数量上,没有一位阿拉伯作家能超过马哈福兹。
音乐
开罗音乐是多种音乐的融合,以其传统的阿拉伯音乐和当代音乐而闻名,分为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开罗传统音乐构成了该市音乐特色的支柱,包括埃及古典音乐、民俗音乐和苏菲精神音乐等流派。埃及古典音乐的特点是迷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而民间音乐则经常使用乌德琴、卡努琴和尼琴等乐器;苏菲音乐反映了伊斯兰教教神秘的一面,虔诚的歌曲和催眠的节奏创造了一种恍惚的体验。
开罗还有艺术摇滚、嘻哈、电子舞曲(EDM)等当代音乐流派,比如Cairokee、Mashrou' Leila 和 Massar Egbari 等乐队是当代开罗音乐家的杰出代表。开罗音乐还以其融合传统埃及声音与现代风格的融合流派而闻名。Mahraganat就是从城市地下场景中出现的一种流派,将电子节拍与街头风格的歌词相结合。另一种是实验音乐,它将电子声音与传统乐器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而迷人的聆听体验。西方流行音乐派,仅在富贵人家及其子弟和不少受西方文化、电影影响的青年中很有市场,流行于开罗各种各样的上层社会晚会和富贵家庭。
乌姆·库尔苏姆(Umm Kulthum)(1898—1975)被认为是阿拉伯历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被誉为“东方之星”。她的著名歌曲包括:《你是我一生的挚爱》(Enta Omri)、《废墟》(Al-Atlal)、《所有的爱》(El-Hobb Kolloh)、《你对我不公平》(Ya Zalemeny)、《你让我整夜难眠》(Ya Mes-harany)、《你迷惑了我的心》(Hayart Albi Ma'ak)等。
开罗爵士音乐节(Cairo 爵士乐 Festival)是一个国际节日,旨在实现爵士乐的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爵士乐,并让表演者和观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该音乐节一般是3月举办,连续举办三天,是每个爵士乐爱好者一生中至少必须参加一次的活动。该节日在城市各地的多个历史地点举行,为探索开罗的不同侧面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参加开罗爵士音乐节是体验EMJO清新狂野的现代爵士乐以及 Eftekasat 和Calima世界爵士乐的绝佳方式。在三天的时间里,游客可以目睹一些世界上最好的爵士艺术家的表演,包括吉尔伯托·吉尔、齐亚德·拉赫巴尼、卡尔斯·贝纳文特、渡边和美和汉·本尼克等。除了国际艺术家之外,该节日还邀请埃及音乐家展示他们的才华。
舞蹈
开罗的舞蹈主要包括旋转苦行僧(Whirling Dervishes)、肚皮舞(Belly Dancing)、塔努拉舞(Tanoura Dance)等。旋转苦行僧(Whirling Dervishes)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起源于土耳其,现在由埃及苏菲派穆斯林练习,旋转的苦行僧身着色彩缤纷的旗袍,在传统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催眠般的旋转舞蹈。肚皮舞(Belly Dancing)是埃及最具标志性的舞蹈形式之一,纳吉瓦·福阿德的肚皮舞美轮美奂、举世闻名。塔努拉舞(Tanoura Dance)是传统的埃及民间舞蹈,其特点是色彩缤纷的服装和充满活力的动作,经常在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以及文化表演和节日中表演。
开罗芭蕾舞团成立于1966年,先后出演《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吉赛尔》等多部经典剧目。开罗芭蕾舞团曾数次到国外巡回演出,包括墨西哥、法国、意大利、美国、爱尔兰等国。
戏剧
开罗富有戏剧传统,戏剧是一种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现代戏剧以喜剧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喜剧演员是阿代尔·伊玛姆,他主演的《恐怖分子》直接涉及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共鸣。此外,埃及政府重视戏剧的国际交流,自1989年以来每年都在开罗举办开罗实验戏剧节。
传统手偶表演是一种古老的埃及戏剧形式。表演者在表演期间手持木偶,隐藏在一个小型便携式舞台内,而助手则与木偶和观众互动。这种表演充满了喜剧和娱乐气氛,表演者必须熟练操纵和维护木偶,并具备即兴创作和演奏音乐的能力。手偶表演的主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一个常见的主题是反腐斗争。过去,这种艺术形式由巡回演出团体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演逐渐减少,表演者和他们的助手开始长期定居在固定的地方,主要是在开罗。随着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传统手偶表演的表演者人数逐渐减少。2018年,传统手偶表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影
开罗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有开罗国际电影节、开罗国际科教电影节等。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评为全球11个顶级电影节之一。开罗共有100多所影院和1座影视城—开罗影视城。
开罗国际电影节是阿拉伯世界和非洲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是阿拉伯国家、非洲和中东最古老的国际公认节日,也是非洲和中东唯一被巴黎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FIAPF)授予“A”级地位的电影节,使它成为与蒙特利尔柏林、戛纳同等级别的世界电影节。该电影节首届于1976年举办,创办该电影节的想法属于先锋作家卡迈勒·阿尔-马拉赫,他是电影作家和评论家协会的负责人,使其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马拉赫连续七年担任电影节主席,直至1983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男女演员和导演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节日;该电影节安排了各种不同类别的电影,以突出电影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电影文化。该节日在开罗歌剧院举办。
手工业
作为“手工业和民间艺术之城”,开罗的传统工艺精美多样。开罗集市有许多传统工艺作坊,如铜、铁、金银首饰作坊、彩色玻璃作坊、织布作坊、皮具作坊、地毯作坊等,这些作坊的师徒们至今仍传授技艺,并以最古老的方式制作工艺品。卡利利大集(Khan el-Khalili)建于14世纪,汇集了上千家店铺,有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作坊,包括铜器、银器、纸莎草艺术、陶器、玻璃器皿和雕刻。其悠久的历史、种类齐全的工艺品和有序的运作使其成为开罗古老文化的象征。
开罗一向以精美多样的手工艺品闻名,且当地的创意经济主要取决于手工业和民间艺术领域的活力,它占据了城市文化活动的80%左右。老城的手工艺匠人创办了专门从事陶器、玻璃吹制、铜匠、陶瓷和珠宝的工匠公会。为了宣传他们的艺术作品和专业知识,开罗组织了广泛的展览会,比如戴安娜博览会(Diarna Fair)和埃及的一天(Youm Mjsr)等。
建筑
法蒂玛王朝时期的建筑中广泛使用“龙骨”拱门,还引入了斜面形状的钟乳石壁。其中,龙骨拱形壁龛出现了中央放射状凹槽图案,成为后来开罗建筑装饰的一个主要特点。中世纪的开罗以法蒂玛王宫和爱资哈尔清真寺为中心,建有环绕城市的城墙,主要街道笔直宽阔,从市中心辐射而出,通往各个城门。小街一般曲折狭窄并时常为两边凸出或凌空飞架的盖顶所覆盖。居民区的住房多为封闭式的庭院,一般高4-5层。豪门富户,院内有水渠、喷泉、花园等。
赫利奥波利斯是开罗市中心以外最重要的20世纪早期重要建筑集中地之一,该地区建筑设计风格多样,一些主要街道两旁的公司大楼采用了新马穆鲁克风格。恩潘男爵宫建成于1911年,模仿了印度教寺庙建筑,采用了美学建筑的布局。
自20世纪30年代起,现代主义开始主导开罗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早期的复兴主义风格。20世纪中叶,一些埃及建筑师开始挑战西方风格和思想的主导地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是哈桑·法帝。20世纪下半叶,埃及先后出现了伊斯梅尔广场、开罗塔新开罗歌剧院等地标性建筑。其中,开罗塔于1961年竣工,高18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全混凝土建筑,也是1952年后埃及建筑最著名的标志建筑。
开罗境内也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古教堂、清真寺、城堡等,城内清真寺的高耸尖塔,随处可见,故开罗又称为“千塔之城”。开罗是世界上伊斯兰建筑历史遗迹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古城墙周围和城堡周围有数以百计的清真寺、陵墓、伊斯兰教学校、豪宅、商队和防御工事,这些都是伊斯兰时代的产物。这里还有几处重要的宗教圣地,如侯赛因清真寺(据说其圣地供奉着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头颅)、伊玛目沙菲派(逊尼派伊斯兰教法学主要学派之一沙菲派的创始人)陵墓、赛义达·鲁卡伊亚之墓、赛义达·娜菲萨清真寺等。
埃及的第一座清真寺是阿姆鲁·伊本·阿斯清真寺,位于该地区最早的阿拉伯穆斯林定居点福斯塔特的前身。伊本·图伦清真寺是仍保留着原貌的最古老的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文明古典时期阿拔斯王朝建筑的罕见典范,该清真寺建于876-879年,其风格受到伊拉克阿拔斯王朝首都萨迈拉的启发。
地方象征
市旗
开罗市旗过去都是蓝白相间的,中央有一个蓝色的环,里面是白色的红色历史城门。2010年,开罗的市旗重新设计,底面是浅蓝色,中间是爱资哈尔清真寺,下方用库法体书写了城市名称,后面是金色的太阳。
市徽
开罗的市徽与市旗图案相同,但底面是白色。在金色太阳的照耀下,中间是爱资哈尔清真寺,下方用库法体书写了城市名称。
风景名胜
综述
开罗曾被誉为“城市之母”,是世界上古迹最多的地方,也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旅游者。开罗是一座文化名城,素有“千塔之城”的美名,宣礼塔数以千计。开罗古城建于10世纪,有许多古老著名的清真寺、伊斯兰教教堂、市场和喷泉,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开罗在197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开罗还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古埃及雕塑代表作狮身人面像等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把开罗建设成一座国际旅游城市,埃及政府决定在开罗的卫星城—“十月六日城”建立娱乐城,在红海沿岸和卢克素等地建立旅游村,在阿斯旺建立旅游治疗中心和野生动物园,以各种服务吸引游客。
重要景点
解放广场
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始建于19世纪中叶,是开罗现代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广场最初被命名为伊斯梅利亚广场(Ismailia Square),以纪念19世纪的统治者赫迪夫·伊斯梅尔(Khedive Ismail)。1919年埃及革命后,广场被广泛称为解放广场,但直到1952年废除君主制的革命后才正式更名为解放广场。广场周围有几座著名的建筑,包括开罗美国大学市中心校区、莫加马政府行政大楼、阿拉伯联盟总部、尼罗河丽思卡尔顿酒店和埃及博物馆等。作为开罗的中心地带,该广场多年来见证了数次重大抗议活动。2020年,政府在广场中心建立了一座新的纪念碑,其中包括一座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的方尖碑(最初于2019年在塔尼斯出土)和四座从卡尔纳克移来的公羊头狮身人面像
萨拉丁城堡
萨拉丁城堡(Saladin Citadel)位于开罗城东穆盖塔姆山上,自中世纪建成直到19世纪下叶,一直都是古埃及的“权力中心”,时间跨度绵延700年。萨拉丁当初建城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防御来犯的十字军。竣工后,这里成为埃及历史上阿尤布王朝历任统治者的行政机构和官邸所在地。城堡最高、最显眼的位置,是以穆罕默德·阿里名字命名的清真寺,清真寺里有一座大铁钟,是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回赠的。萨拉丁城堡里有两个独特的博物馆——国家军事博物馆和国家警察博物馆。
马迪石化林区
马迪石化林区成立于1989年,面积为7平方千米,是地质保护区和国家遗产,距离开罗大约30千米。岩木区是在渐新世地质变化过程中蕴藏着大量茂密的岩木茎干形成的,它由厚度为70-100米的沙层、砾石层、泥层和岩木层组成。这里有大量大型岩石树木的残骸和茎干,其形状为圆柱形的岩石,尺寸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林。
世界遗产
开罗古城
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隐没在现代城区中,有着著名的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土耳其浴室以及喷泉。开罗建于公元10世纪,后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新中心,于1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开罗古城(Historic Cairo)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开罗古城位于大开罗地区的中心偏东,占地面积为5平方千米,有伊斯兰世界规模和密度都最大的历史建筑群,包括了数百座清真寺、古墓、伊斯兰学校、商队驿站、市场和军事要塞。20世纪以后,由于开罗城市开发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城人口大量流出,逐渐以老年人,艺术家和外国移民为主,缺乏活力。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罗市政府对老城的忽视和管理不善,使得城中基础设施老旧,许多历史建筑因缺少维护而破败甚至倒塌。200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督促和帮助下,开罗开始修复和改造老城。两年后改造中断,直到2015年,这一改造工程才重新开始。
孟斐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孟斐斯位于尼罗河西侧洪泛平原的中心,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是古埃及第一个首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孟斐斯一直是国家行政中心,还被视为神的圣地。该遗址包含许多考古遗迹,展现了古埃及城市的生活状况,其中最重要的是米特拉希那的卜塔神庙。孟斐斯墓地位于开罗的北部和南部,拥有埃及历史上第一批复杂的纪念性石质建筑,以及王室陵墓从早期的“马斯塔巴”形状发展到金字塔形状的证据。遗迹内拥有超过38座金字塔,其中胡夫大金字塔是现存的古代世界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古迹之一。此外,考古学家还在遗迹内发现了九千多座石刻墓葬,年代从第一王朝到第三十王朝,一直延伸到古希腊罗马时期。1979年,孟斐斯及其墓地金字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狮身人面像
大狮身人面像位于吉萨建筑群内,在哈夫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约350米处。狮身人面像又译为“斯芬克斯”,斯芬克斯是一个狮身与人头结合在一起的怪物。人头形状象征智慧,狮身形状象征力量。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雕像之一,是埃及的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遗存。198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狮身人面像高21米,体长57米,如果算上石块砌成的两个前爪,全长达到72米。雕像的脸宽4.075米,鼻长1.75米,嘴宽2.30米,耳长1.925米。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前额装饰着圣蛇浮雕,两耳侧有扇状的头巾下垂,下颚留挂须,脖子围项圈,以鹰的羽毛打扮着狮身。设计如此精巧的狮身人面像究竟出自何人之鬼斧神工,现已不可考。不过据传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这块巨石的轮廓,让设计者产生了建造狮身人面像的灵感。后来在建造哈夫拉金字塔时,他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从此,埃及的古埃及历代法老就以这种形式受人膜拜。
对外交流
开罗现为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所在地。开罗是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国际交往活动频繁,1990年10月28日,北京市与开罗省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截至2017年1月,开罗与全世界48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1979年,开罗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12月26日,全球城市实验室(Global City Lab)编制的《全球城市500强》,开罗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97名。
2022年,开罗被伊斯兰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ISESCO)提名为2022年伊斯兰文化之都。
参考资料
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1-05
Köppen-Geiger. [22 January 2010]..Köppen-Geiger. [22 January 2010]..2023-11-17
世界文化遗产——开罗古城.宣讲家网.2023-11-16
Cairo, Egypt latitude longitude.latitudelongitude.2024-01-10
开罗 地形图.topographic-map.2024-01-17
埃及的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24
المحافظة فى سطور.开罗省电子门户.2023-11-27
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30
Cairo Population 2024.worldpopulationreview.2024-01-18
GDP BY GOVERNORATE.mped.2024-01-18
Cairo Governorate.cairo.2024-01-24
Cairo.citiesabc beta.2023-11-27
开罗省.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11-19
The Report: Egypt 2013.books.2024-01-20
埃及开罗.ENCYCLopedia.com .2023-11-28
开罗城市介绍.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2023-11-19
Cairo Economy.newmarketservices .2023-11-27
Cairo Economy.newmarketservices.2024-01-18
埃及开罗古城.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4-01-05
The Incredible Festivals in Cairo.tripsinegypt.2024-01-20
解析开罗的城市进化革新密码.国际在线城市频道.2023-11-29
Traditional hand puppetry.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23-12-20
Heliopolis.globalegyptianmuseum.2024-01-24
Introduction.Official Portal of Cairo Governorate .2023-11-29
What does the name Cairo mean?.britannica.2024-01-10
Why the Name: Cairo?.African Heritage .2023-11-29
"Egypt".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 Peace, and World Affairs.2023-11-30
Egypt.Britannica.2023-12-19
Supplement II - Qurʾān Concordance.referenceworks.2024-01-16
Studies in two transmissions of the Qur'an.research-repository.2024-01-16
当代埃及传记.modern Egypt.2023-12-01
Historic Cairo.HISTORYHIT .2023-11-29
穆巴拉克传奇”的落幕.中国知网.2023-12-01
开罗“出走”千年.新京报.2024-01-24
Word Weather Infomation Service.世界天气信息.2023-11-17
开罗气候指南.天气旅游网站.2023-11-17
Cairo weather by month.weather2travel.2024-01-25
Geology of Cairo, Egypt.GeoScienceWorld .2023-11-28
Egypt.LIBRARY.2023-11-30
New Cairo 2, FY, EG Subdivision.inaturalist.2024-01-25
New Cairo 2, FY, EG Subdivision.inaturalist.2024-01-25
Wadi Degla Natural Reserve.egyptopia.2023-12-01
Tourism Services.cairo.2023-12-01
Earthquake.thinkhazard.2024-01-17
Urban flood.thinkhazard.2024-01-17
North Area.cairo.2024-01-25
Areas.cairo.2024-01-25
Areas.cairo.2024-01-25
South Area.cairo.2024-01-25
Cairo Governorate.Cairo.2023-12-01
Cairo, Egypt Statistics.touregypt.2024-01-18
Cairo, Egypt .ucl.2024-01-18
Country Profiles Egypt.migrants-refugees.2024-01-18
languages-of-egypt.academic-accelerator.2024-01-18
Prepare your Stay.kempinski.2024-01-18
Language Of Cairo.yatra.2024-01-18
The Mosque of ‘Amr ibn al-‘As.egymonuments.2023-12-01
cairo.academic-accelerator.2024-01-25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揭晓.globalcitylab.2023-12-07
Egypt [31].fao.2023-11-30
Agriculture.USGS science for a changing world.2023-11-30
Cairo.britannica.2024-01-18
Al Oula.elsewedydevelopment.2024-01-25
Industrial Zones.gafi.2024-01-18
CAIRO OIL REFINING COMPANY.intercom.2024-01-18
Where People Learn.laits.2024-01-19
cairo-university.academic-accelerator.2024-01-10
Cairo.hellenicaworld.2024-01-19
Plants and Animals.britannica.2024-01-19
Egyptian Gazette.egyptian-gazette.2024-01-19
AcademyofScientificResearchandTechnology.healthresearchwebafrica.2024-01-19
JOURNEY IN EGYPT.miniegyptpark.2024-01-19
埃及开罗歌剧院.beijingforum.2024-01-19
Egyptian Museum Cairo – EMC.Egyptian Museum Cairo.2023-12-22
埃及.埃及国家信息服务中心.2023-11-30
Sport in Egypt.topendsports.2024-01-19
football-in-egypt.academic-accelerator.2024-01-19
Rugby.archive.2024-01-19
Why Egyptians Are so Dominant at Squash.theculturetrip.2024-01-19
Human Verification.psaworldtour.2024-01-19
The IOC President in Cairo.olympics.2024-01-19
Cross Egypt Challenge.crossegyptchallenge.2024-01-19
Cairo International Stadium.stadiumguide.2024-01-19
The Most Polluted Cities in the World.theecoexperts.2024-01-19
A Black Cloud Over Cairo.earthdata.2024-01-19
cairo.academic-accelerator.2024-01-19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2-18
Reaching an impasse.archive.2024-01-20
Saving Cairo Station.egyptindependent.2024-01-20
ramses-station.academic-accelerator.2024-01-20
开罗国际机场.民航资料.2023-11-29
Airport Information.Cairo Airport Company .2023-11-29
埃及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29
埃及.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18
Transportation of Cairo.kasadoo.2023-11-28
Cairo Metro.railway-technology.2024-01-20
TaxiandUBERinEgypt.kasadoo.2023-11-28
Egyptian Koshari Recipe.The Mediterranean Dish.2023-11-30
Kushari.whats4eats.2024-01-20
Text Treasures: Cairo Geniza.archive.2024-01-20
擦亮城市记忆(环球走笔).百家号—人民网.2023-11-29
Naguib Mahfouz.arlingtonva.2024-01-20
cairo music.pianity.2024-01-20
Cairo Jazz Festival.europejazz.2024-01-20
首都开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24
Khan el-Khalili - Historic Cairo.unescohunt.2024-01-25
Islamic Cairo.khafratours.2024-01-25
Cairo (Governorate, Egypt).crwflags.2024-01-25
Cairo Governorate.sis.2024-01-25
Historic Cairo.unesco.2023-11-29
漫步非洲最大的城——开罗(图).国家旅游地理 .2023-11-29
Petrified Forest Natural Park.egyptopia.2023-12-01
开罗古城.unesco.2024-01-05
Cairo, the Capital of Egypt.jakadatoursegypt.2023-11-28
Cairo Governorate.cairo.2024-01-20
Neobyrd’s.myastro.2024-01-20
Wyłącz AdBlocka/uBlocka.wyborcza.2024-01-20
Rozmowa: Taco Hemingway.kinkyowl.2024-01-20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globalcitylab.2023-12-07
目录
概述
名称
历史沿革
开罗的起源
开罗的建立
开罗的发展
阿尤布王朝时期
马穆鲁克王朝时期
奥斯曼帝国时期
殖民统治时期
独立后的发展
21世纪的发展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形地貌
土壤
水文水利
水文
水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民族
语言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功能区
沙克托班工业区
阿尔乌拉工业区
重要企业
开罗炼油公司
埃及食品公司
社会
教育
开罗大学
卫生健康
阿斯萨拉姆国际医院
媒体
科技
文化事业
开罗歌剧院
大开罗图书馆
埃及博物馆
体育
开罗国际体育场
环境保护
空气污染
土地污染
水污染
社会治安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拉美西斯火车站(Mahattat Ramses)
航运
航空
公共交通
地铁
公交系统
出租车
文化
综述
饮食
库什里
习俗
传统服饰
生活习俗
宗教禁忌
节庆
艺术
文学
音乐
舞蹈
戏剧
电影
手工业
建筑
地方象征
市旗
市徽
风景名胜
综述
重要景点
解放广场
萨拉丁城堡
马迪石化林区
世界遗产
开罗古城
孟斐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大狮身人面像
对外交流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