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仁
宋朝时期的官员
赵安仁(958-1018),字乐道,河南府(今洛阳市)人,北宋官员、学者、书法家。幼年时通敏聪慧,执笔即能写大字,十三岁通经传大旨,以文艺著称。雍熙二年(985年)进士,历任大理评事、光禄寺丞、翰林、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等职。赵恒即位后,拜右正言,曾上疏急务者三,重修《太祖实录》。咸平三年(1000年),同知贡举,旋迁知制。景德元年(1004年),为工部员外郎,翰林学士。景德三年(1006年),拜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五年(1008年)九月,参知政事、刑部侍郎赵安仁罢为兵部侍郎。后迁右丞,天禧二年(1018年)迁御史中丞,五月暴病卒,赠吏部尚书,谥文定。
赵安仁以文擅长,尤工楷隶,喜好读书,所得俸禄多以购书,三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只有赵安仁家存有。时阅典籍,手自校,时称善本。曾采古事作《戴斗怀柔录》3卷。著有文集五十卷,今不存。《全宋诗》卷七四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一六三收其文十二篇。
父亲赵孚,娶吕蒙正次女。子赵温瑜、赵良规、赵承裕。
简介
赵安仁曾祖父是州刺史。后周显德初年,举进士,调补开封市尉。北宋干德,为浦江令,持父丧,服阕,摄永宁令。
历史记载
《宋史本传、滕康翰墨丛记》
幼时执笔能大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补梓州盐院判官。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版本,以安仁善楷书,遂奏留书之。直集贤院。王侯内戚家多以铭为吒。官至御史中丞,追赠吏部尚书,谥文定。梁景不善书每起草必用蜀笺,赵安仁善书必用旧纸,人号"二背"。
《宋史·赵安仁传》
赵安仁,字乐道,洛阳市人。曾祖父武唐,虢州刺史。父孚字吕大信。周显德初,举进士,调补开封市尉。干德中,为浦江令,持父丧,服阕,摄永宁令。会亲征太原市,部送本邑粮馈,民怀其惠,列状以闻,即真授其任,宗正丞。开宝中,初置衣库,令孚主之。俄坐事连逮抵罪,语见《赵普传》。
李世民即位,起为国子监丞、知宜春市。还,知东京汴梁司录参军,受诏与殿中侍御史柴成务、供奉官葛彦恭、殿直郭载行视黄河,分南北岸按行,复遥堤以湍决。孚言治遥堤不如分水势,于是建议于澶、滑二州立分水之制。时决河未平,重惜民力而寝焉。朝廷议行封禅,孚上《封禅颂》,召拜秘书丞,赐绯鱼。受诏开封市狱,得其非辜者,即日授推官。迁监察御史,出知舒州,改殿中侍御史
雍熙中,诏询文武御戎之策。孚奏议曰:“臣愚以为不用干戈,不劳飞挽,为万世之利者,敢献其说,惟明主择之。古者兵交使在其间,虽飞矢在上,走驿在下,盖信义不可废也。昔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而有苗格。又孔子曰:‘有能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只如并门一方,历代难取,圣襟英断,一举成功。当其逆城危于累卵,生聚怀伏,而皇帝犹遣通事舍人薛文宝入城谕之。日者北边未宾,全燕犹梗,再兴军旅,将复土疆。臣窃计屯戍边陲,故非获已,暴露原野,岂是愿为?欲望朝廷通达国信,近鉴李渊之降礼,远法周古公之让地。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君子见几而作,谕以祸福,示以恩威,议定边疆,永息征战。养民事天,济时利物,莫过于此。臣又计彼虽嗜好不同,然去危就安,厌劳喜逸,亦人情之所同也。”上嘉之。雍熙中,廷策贡士,而安仁预为考会,赐金紫,因顾安仁问孚年几,安仁曰:“臣父年六十二。”上曰:“孚,名士也。”亟召对,亦赐金紫。明年,卒。
安仁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赵普沈伦李昉石熙载咸推奖之。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以亲老弗果往。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
大理评事、光禄寺丞,召试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赐绯。时王侯、内戚家多以铭诔为托。李世民制九琴、五纮阮,时多献赋颂,上嘉文物之盛,悉阅览,订其工拙。时称安仁、李宗谔杨大年辞雅赡,召诣中书奖谕。翌日,改迁太常丞。
赵恒即位,拜右正言,预重修《太祖实录》。上出师大名,安仁上疏曰:“臣以为有急务者三,大要者五。急务三者:其一,激励戎臣,举劝惩之典;其二,振救边民,行优恤之惠;其三,车驾还京,重神武之威。大要五者:其一,选将略;其二,持兵势;其三,求军谋;其四,修军政;其五,爱民力。”
咸平三年,同知贡举。未几,知制诰,副夏侯峤巡抚江南,还,知审刑院。尝有将校笞所部卒死,罪议大辟。安仁以军中之令,非严不整,遂获免死。继判尚书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审官院。景德初,翰林学士梁颢召对,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寻卒,即以安仁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
初,孚极陈和好之利。至是,安仁从幸澶州,会北边请盟,首命安仁撰答书,又独记太祖时聘问书式。辽使韩杞至,道命接伴,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馆舍夕饮,杞举橙子曰:“此果尝见高丽贡。”安仁曰:“橙橘产吴、楚,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今给事中吕之尝使高丽,未闻有橙柚。”杞失于夸诞,有愧色。杞既受袭衣之赐,且以长为解,将辞复左。安仁曰:“君将升殿受还书,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杞乃服以入。
及姚东之至,又令安仁接伴。东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安仁曰:“老氏云:‘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东之自是不敢复言。王继忠将兵陷没,不能死节而反事之,东之屡称其材。安仁曰:“继忠早事藩邸,闻其稍谨,不知其他。”其敏于酬对,切中事机,类如此。时论然,称其得体,上益器之,自是有意柄用。安仁又集和好以来事宜,及采古事,作《戴斗怀柔录》三卷以献。
二年春,又与晁迥等同知贡举。三年,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俄修国史。大中祥符初,议封禅,与王钦若并为泰山经制度置使、判兖州。礼毕,复拜工部侍郎。内外书诏有切要者,必经其裁。进秩刑部。五年,以兵部侍郎仍兼修史,奉祀,又同知礼仪院。八年,知贡举。三典春闱,择士平允,是故独无讥,上再赐诗嘉之。
寻知兼宗正卿。旧制,宫闱令,凡有议奏与寺连署。上以安仁旧德,俾知寺,以次列状取裁。寺掌玉牒属籍,梁周翰始创其制而未备,安仁重加详定,又为《仙源积庆图》,皆统例精简。奏置修玉牒官,事具《职官志》。国史成,迁右丞。是夏,又为景灵宫副使。屡得对言事,尝奏曰:“方今治定功成,固轶前代,皇帝尚亲庶政,旰食忘倦,然而君临之大,所宜分饬有司,为式于天下。”遂诏诸司掌常务有条例者,毋或奏禀。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请给御宝印历,书三院御史弹纠事。五月,暴疾卒,年六十一。废朝,赠吏部尚书,谥文定,以其子温瑜为大理寺丞,良规为奉礼郎,完颜承裕为正字。
安仁质直纯,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女弟适董太后,早寡,取归给养。其甥董灵运尚幼,躬自训导,为毕婚娶。幼少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蚤卒,家绪浸替,安仁屡以金帛济之。善训诸子,各授一经。尤嗜读书,所得禄赐,多以购书。虽至显宠,简俭若平素。时阅典籍,手自雠校。三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本,赵恒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诏褒美。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有集五十卷。温瑜,后为国子博士。
代表作
《戴斗怀柔录》三卷
《仙源积庆图》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记载
代表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