嵝峰,系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位于
衡阳县东北部的
岣嵝乡境内,距衡阳市区只有20余千米。岣嵝峰海拔951.5米,土壤以板页岩发育形成,在海拔500米以下为红壤,500-800米为黄壤,800米以上为黄棕壤,土壤湿润肥沃呈酸性,宜多种林木生长和培育大中径材及观赏林木,其林木覆盖率达95%。
岣嵝峰属
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重大灾害天气较少,年平均气温17.9℃,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
降水均匀。岣嵝峰有各种植物1000多种,几乎囊括了整个湘南地区所有的树种,有“湘南基因库”之美誉。
岣嵝峰上有禹坛,传为宋代所立。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改称
禹王宫。1992年,
衡阳县人民政府筹资近100万元,在原址附近重建
禹王殿,并雕塑
大禹形像。禹王殿前有禹王碑,碑高2.1米,宽1.4米,厚0.1米,碑文77字。此外,禹王殿附近还有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仙人棋、仙人脚等古迹,均保存完好。
1958年3月,岣嵝峰辟为国营衡阳县岣嵝峰林场,有林地面积20300亩。1995年11月,经国家林业部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后,批准为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
地理环境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地处
衡阳市市区北部,距衡阳市中心25公里。最高海拔1106米,具有夏无酷热、冬少寒冷、四季分明的特点,拥有日出、云、雾、风、雨、雪(雾淞)等奇特壮观的气象景观。岣嵝峰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岣嵝峰,起伏的群山,茫茫的林海,丰富的森林资源已形成岣嵝峰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优势。禹王殿景区1500余亩原始次生林莽莽苍苍,林中古木参天,修竹幽深,形成独特的森林景观。山上奇花异草、禹碑、禹泉、怪石、古木令人赏心悦目,叹为妙绝。
白石峰下,
山峙门水库烟波浩,山青水碧,是休闲避暑、划船、垂钓的极佳去处。诗云:天下真山水,岣嵝独绝伦。
岣嵝乡峰国家森林公园保存着
湖南省罕见的原始次生林1000余亩,拥有动植物1000余种,有名冠潇湘的
青钱柳(摇钱树),有“
活化石”之称的银杏、
水杉,有江南之最的锥栗树,有世间罕见的梭树,还有野猪、獐、、鹿、
狐属、杜鹃、画眉等众多野生动物,被生物学家誉为“湘南生物基因库”。
岣嵝峰的山水风光,四季秀色不同,常年美景变幻。春水泛滥季节,
白石峰山谷之水汇聚成妙溪,巨大的石壁上飞珠溅玉,涛声如雷。夏日,峰下的山寺门水库烟波浩淼,是游人划船、钓鱼的好去处。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不但拥有秀丽壮美的
森林资源景观、独特的地质地貌,还具有深厚的禹文化底蕴。公园融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岣嵝名山、厚重的历史宗教文化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已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禹王殿宾馆、云雾山庄别墅可接待大、中、小商务、政务会议及中外游客,是一个以丰富多样的森林风景,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为特色,集森林旅游观光、避暑、疗养、假日娱乐休息、科普教育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主要景观
岣嵝峰为南岳72峰之一、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绿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067公倾,海拔1106米,森林覆盖率达95%。位于
衡阳市市区北郊,南靠雁城,东临湘江,西对
九峰山,北揽
祝融峰。
北京—香港公路依山而过,李腊公路直通山顶。交通便利,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有树木500余种,其中国家珍稀树种10种;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有
禹王殿、禹王碑等重要文物古迹。
岣嵝峰—千古禹王碑、户外天堂、成功之旅,古南岳主峰,
黄帝嫘祖莅临圣地,大禹治水得法之地,大禹治水成功之地。
衡阳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地处衡岳走廊的最佳地段,它东临
湘江,南接雁城,西对九峰,北揽
祝融。岣嵝峰高耸入云,雄峙南天,壮丽非凡。公园群山怀抱,满山遍岭,林木茂密,古木参天,幽静清凉,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放眼峰绿谷翠,侧耳莺啼燕啁,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时岣嵝峰历史悠久,古迹遍布全山,人文景观异彩纷呈,是旅游者进行森林
生态游、避暑度假、森林疗养、娱乐休闲、宗教祭拜的旅游胜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岣嵝峰1995年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
衡阳市第一个、
湖南省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由岣嵝峰、嫘祖峰、白石峰、酒海岭、大小海岭等山体构成,总面积2067公倾,公园属
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拥有独特的
亚热带山区气候和优美的森林景观,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千姿百态的怪石古木、奇花异草,构成了岣嵝峰的又一大景观。岣嵝峰年平均气温17.9
摄氏度,年降雨量1100毫米-1300毫米,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树木的生长。公园的林木覆盖率达95%,一座岣嵝峰有各种植物1000多种,几乎囊括了整个湘南地区所有的树种,有“湘南基因库”之美誉。
这里拥有40多种珍稀树种。这是有
活化石之称的
水杉树、梭椤树,还有黑楠、银杏、青铜栎、白辛、
三尖杉等。
34公顷原始次生林。在岣嵝峰中上部,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人观赏价值植物比比皆是。林深径幽,古木参天,枝干遒劲;环境奇特,空气清新,山风过处,清爽异常,漫游其间,轻松舒畅,野趣盎然,构成绝妙的原始次生林景观。
衡阳市、
湖南省最大的一棵
青钱柳,学名青钱柳。立于
禹王殿旁,相传为
大禹所植。胸径120多厘米,树高40余米。
这里拥有2000年历史的古锥栗树,在嫘祖殿右下方,五人才能合抱,树心已全空,中空有五根翠竹生长其中,正应了“
胸有成竹”之成语,成了罕见的林海奇观。
岣嵝峰森林公园地处湘中丘陵区,
孤峰突起,从公园最高海拔1206米的白石峰至公园最低135,相对高差1071米。受地质结构与岩性的影响,地势高低起伏,山体层峦叠嶂,耸立连绵,沟谷深切,景象变化万千。
岣嵝峰:为衡阳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古称衡山主峰,故又兼衡山和南岳之名。
白石峰:海拔1206米,属南岳72峰之一。因峰顶终年雪白,宛如常年不化的积雪,阳光映射下,发出皑皑白光,故名“
白石峰”。
妙溪飞瀑:瀑下十丈内如大雨滂沱,可远观而不能近戏。
老岩奇洞:位于白石峰海拔千余米高处,地势奇险,岩上掀开大口,长二十余米,宽十余米,外高内低,俨然虎口大开,可容纳四、五十人遮风避雨。
岣嵝峰森林公园属
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
降水均匀,重大灾害天气较少。由于公园
孤山地貌的影响,加上森林植被的因素,形成了以垂直变化为主的多层次多方向的立体气候,山体气候差异随地形地势和植被状况的不同而变化明显,四季气象各异,山上山下两重天,气候景观特壮观。
禹王殿景区
禹王殿景区有各种植物1000多种,囊括了整个湘南地区所有的树种,有"湘南基因库"之美誉。这里拥有20多种珍稀树种。有
活化石之称的水杉树、梭椤树,还有黑楠、银杏、青铜栎、白辛、
三尖杉等。主要景点:
(1)禹王殿
大禹殿是
中原地区著名佛殿,始建于
西汉刘彻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亦称禹庙、
禹祠,殿内有高大肃穆的禹王
塑像,是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千百年来,香火不断,颂歌恒扬。禹王殿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多平方尺,殿高3丈9尺5寸,[据传这两个数字很有讲究,说是取禹王为三王(夏禹、
商汤、
周文王)之立首,位居九五(指帝位)之尊,绩奠九州永垂千古之义。原建于岣嵝主峰之上,四周茂林修竹环抱,古木参天。殿正梁上书"梦得昌黎安在,好订佳期,再访名山歌大吕;彭公曾督来,当惊巨变,同瞻宝殿叩黄钟"。殿正门楹上书"治水颂丰功,金简玉书参录帝;竖碑铭伟绩,蝌文蚪字蕴玄机"。
禹王殿建成后,人们把对
大禹治水精神的崇尚倾注在复修大殿及大禹金身之上。据资料和石刻记载,
唐朝著名诗人
刘禹锡、
韩愈在岣嵝峰畅游吟诗,并慷慨解囊;
同治9年(公元1876年),
兵部尚书彭玉麟捐款复修禹王殿,并为之撰文作序,颂扬大禹治水功绩,现存有石刻碑文8块。太子少保、湖南巡抚
曾国荃(
曾国藩之弟),
衡州府知府苏载阿、
衡阳县正堂林廷式曾捐款修殿。在
爱新觉罗·旻宁己丑岁、同治戊辰岁两次修复中,上至朝庭要员、名人学士,下至普通百姓,涉及
湖南省、湖北、
陕西省、
江西省数省千余人自发捐银,把大殿装修"似皇宫建筑,气势雄伟,游人香客不绝"。大革命时期,毛泽建、肖觉生、戴今吾等同志,曾在这里开会,研究领导农民运动。不幸的是,1944年
禹王殿被
日本收飞机炸毁。为弘扬
大禹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994年,
衡阳市人民政府决定集资在原址重建,1995年6月恢复原貌,较之过去,更加宏伟壮观,使这座名山宝殿重放异彩。
(2)禹王碑
禹碑高7尺,宽5尺,厚1尺,碑文77字,形似
蝌蚪,又似鸟篆,人莫能识,神秘莫测,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字学家趋之若鹜。自明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对碑文进行注释,但因凡人不识"天书",释文难免附会,如何解释此古今聚讼,有赖于考古专家的进一步发掘。衡阳市人民政府文物部门很重视此碑的保护,于1935年建碑亭护碑,现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
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而受到百姓的推崇和尊重。传说大禹成功治水后来到南岳,并在岣嵝峰上立下了这块石碑。
东汉赵哗《
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这块令人扑朔迷离的瑰宝、古今称颂的名碑,早在
唐朝就有
韩愈、
刘禹锡诗咏禹碑的记载。韩诗云: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
蝌蚪拳身叶披,鸾飘凤泊拿蛟。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明代学者
杨慎曾释碑文,其释文为: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这段文字译为现代白话文的意思是:奉天承运虞舜帝诏曰:禹,你是我的辅佐良臣,似我的羽翼,治理天下洪水的任务交给你,不管山高路远水深,全心全意地去和洪水斗争,明天早早出发,踏上新的征程。奔波了许多年,忘记了自己的家门,宿营在南岳衡山脚下的广庭;竭尽智慧分析山川形态,规划治水巡风,为治理洪水憔悴了形体,一颗心啊,无时不诚恳地为着人们,奔波是为了平定水土,走遍了华岳太山与南衡,一宗宗的河水疏通汇流;辛勤的劳作得到神灵的指引,在烟雾郁塞中又转移到别的地方,南方的江河都已流畅通行,人们有了足够粮食和自己织造的衣服,上万的民族部落从此安宁;那害人的
食肉目蛟龙啊,远远地逃奔。
自
杨慎释文后,又有明代沈、杨时桥、
郎瑛,
清代杜壹,当代,
衡阳市童文杰、
杭州市曹锦炎等人先后作"岣嵝碑释文"。被称为甲骨文和金文著名专家的郭沫若老先生,苦研三年也只识得三个字,可见禹碑上的文字比甲骨文字还早。
(3)禹泉:依山傍亭,亭内有一石井,石上篆镌"禹泉"二字,井口不深,不及一米,清澈的泉水不断从井中龙口汩汩流出,就是不溢出井外,也不知流向何处。相传大禹治水时路过此地,眼见山下洪水滔滔,而山上无饮水,口渴思饮,于是大发感叹:"焉无泉尔!"说完,在禹站立处竟冒出一股清泉,这就是禹泉的由来。据传此井又名龙潭井,与
衡阳市石鼓嘴相通,内藏神龙,春夏降雨,有龙自井口喷水,化作七色彩虹,直贯云霄。禹泉水四季不休,冬暖夏凉,甘甜可口,游人畅饮之后,心旷神怡,疲惫顿消。凡是来岣嵝峰游玩的游客,都会将自身携带的饮料和矿泉水倒出,在禹泉里灌上一壶禹泉水,喝足以后还将容器灌满带回家,有的游客甚至还问景区工作人员要大体积容器带禹泉回家喝。
(4)禹床:相传大禹治水,数过家门而不入,风餐露宿,仙神感其诚,恐其受毒蛇之害,点石成床,供其休息,点石为几,供放置衣履,点石旁藤蔓为帐,遂成今之禹床,双石托抱,床上至今犹隐现龙形花纹,老藤虽历数千年,仍攀缠岩旁树上。
(5)禹居:为一天然石洞。
大禹于岣嵝峰叩拜
嫘祖,得金简玉牒,于此研读,治水成功后,仍藏书于此。洞原大数丈,因藏有天书,泥石迅速盈满,天书不知去向,洞仅剩数尺,供游人凭吊。
(6)嫘祖殿:位于禹王殿下方,嫘祖这位古西陵国的女子,最先发现
野蚕能吐丝织茧,并将它驯化家养,使先民告别兽皮树叶的时代,因而被后世奉为"蚕神"。相传嫘祖与轩辕黄帝结为夫妻后,曾随黄帝南巡到岣嵝,她在这里教人们植桑养蚕,缫丝织衣,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嫘祖去世后就葬在岣嵝峰顶。为纪念这位开启百代文明的中华之母,人们将这座与岣嵝峰连体同冈的山峰命名为"
嫘祖"峰,又在这岣嵝峰的南侧修建了嫘祖殿,占地十余亩。原殿有观世音菩萨及
十八罗汉。香火极盛,后毁于战火,现有遗址供游人凭吊、祭拜。
(7)嫘祖坟:位于岣嵝峰顶,相传黄帝轩辕南巡,娶西陵王之女嫘祖为妻。嫘祖常在峰脚龙头坪梳头,李山河浣纱,西极沐浴,死后葬于峰顶,有遗址供人凭吊。
(8)
义马市祭天台:
禹王殿前一石砌平台。相传
大禹叩拜嫘祖后于此杀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遂得金简玉牒治水之书。
(9)歌功坦:嫘祖与岣嵝峰两峰之间的一大块平地,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带领臣民于此欢庆,载歌载舞。现夜深静之时,此地常隐约听见琴瑟合乐之声。
(10)回音古墓:位于禹王殿宾馆一栋旁。墓内合葬三位高僧,占地五平方米,四周墓围高仅二尺,但站在墓顶部一块
片石上说话或击掌,仿佛置身回音壁中,余音缭绕,此迷尚无人能解。
(11)彭公亭、墓:位于原始次森林中,清
兵部尚书、
太子太保彭玉麟,于清
同治年间带头捐资重修
禹王殿,并著有《重修禹王庙碑记》,后人为纪念彭玉麟所建。彭玉麟(1816-1890),
衡阳县人,字雪琴,人称"雪帅",谥号"刚直"。与
曾国藩、
左宗棠、
胡林翼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咸丰三年(1853),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转战长江流域,官至水师提督、兵部尚书。光绪十六年,逝于衡阳江东岸寓所,清廷追赐太子太保衔,赐谥"刚直",并建专祠。
(12)陈士杰墓:位于岣嵝峰南半山一笠庵下。
陈士杰(1825-1893)清衡州府
桂阳州(今
桂阳县)人,字隽丞,
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生。早岁读书石鼓书院,二十九年以拔贡生选取户部七品京官,咸丰三年初,入衡州
曾国藩军幕,光绪八年(1882),转任
山东巡抚,十九年春卒,年69岁。乃清
光禄大夫,
兵部侍郎,右副
都御史。为追随
湘军首领彭玉麟而葬于岣嵝峰下,墓旁有两根高达丈余的石笋,墓前有一石碑上刻:皇清诘授光禄大夫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桂阳陈公神道西极。墓侧有清
光绪帝钦赐石刻碑一块,为现今古迹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
(13)古锥栗树:在
嫘祖殿右下方,有600年以上历史。五人才能合抱,树心已全空,中空有五根翠竹生长其中,如老娘抱子,正应了"胸有成竹"之成语,成了罕见的林海奇观。
(14)
青钱柳:学名青钱柳。立于
禹王殿旁,相传为
大禹所植。胸径120多厘米,树高40余米,需5人才能合抱,你看象不象铜钱?这是
衡阳市、
湖南省最大的一棵摇钱树,这个巨无霸胸围一丈,树形优美,树体高大,每到夏秋挂果季节,一串串酷似铜钱的果子吊在树上。眼见它浑身是钱,可是谁也摇不下来。传说,只有诚心向佛而又一贫如洗且亟待救济的人,才能从树上摇下钱来,变为真钱,故名摇钱树。树旁有响石,亦为镇山之宝,呼之则应,与人共语,掌击之,山谷和鸣。
(15)仙人洞:位于
禹王殿左上150米处,有一天然石洞。洞内有石凳、石几、石盆,相传为仙人所居。月明之夜,常有成团紫气从洞口飘进飘出,或停立洞上方树梢。洞虽小仅容十余人,但古人常在洞口祭拜,不敢贸然闯入。
(16)镇龟洞:位于禹王殿上方原始次森林中。相传禹治水时
湘江一带妖龟作怪,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使神法镇龟于洞内,并命仙猴严看守。从此,湘水安流。镇龟洞也因此而得名。
(17)望日亭:如遇天气晴朗,黎明时分,登上岣嵝峰顶望日亭,可见一轮红日从灿烂的云山雾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大雁南飞季节,日出时常有许多大雁迎日而飞,或成行,或成列,如此奇景,妙不可言。
法轮寺
法轮寺位于衡阳岣嵝峰南面山脚,现属
岣嵝乡高峰村。千年古刹历经兴废,1944年
衡阳会战日寇的炮火中走向衰落。
1969年,在“破四旧”的狂飙中,法轮寺走完了最后的历程。残存的两进两廓被全部拆毁,拆下来的老火砖,用于修建高峰小学。后来高峰小学重建,这些老砖又砌入学校的围墙。法轮寺的
地基,垦成了六亩三分水田。
法轮寺后的塔山上,历代僧人的数十座墓塔,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取石材修建黑石塘水库的涵洞。幸存的两座,也于20世纪八十年代被人挖毁。散落于柴草中的,只有无数的碎砖断石。
全盛时期的法轮寺,规模还要大得多。据当地老辈介绍:寺设九进十三廊,占地三百多亩。有“大山门丘”、“小山门丘”之称,公路桥头名为钟鼓楼,黑石塘水库即原放生池。渡槽以上直到塔山脚下,都是法轮寺的范围。
法轮寺所在的法石,地势开阔,上潢水从这里发源,岣嵝峰雄峙于后,群山环绕于四周。那分布于前后左右的五座山嘴,如乌龟伏地,名“五龟护法轮”。左后山坡上,有一块坪地,名化石坪。当地人传说,古时山中多
食肉目,常到村里伤害人畜。后被高僧擒获,点火焚化,从此一方安宁。查《衡阳图志》,其中《
方技传》记录了
清代法轮寺高僧石隐的故事。说的是石隐刚到这里的时候,野兽常来糟踏园中蔬菜,盗贼也不时来寺中作案。石隐
住持该寺之后,野兽驯服,贼人纷纷归还所窃财物。以此来看,传说中的“化”,不是“焚化”,而是“化导”。化石坪,应该叫化兽坪。在岣嵝峰下寻访法轮寺的遗迹,仅见到两块石碑。一块巨大的
碑石,曾立于法轮寺侧,估计是功德碑或重修碑记一类,多年前运到池塘边,作村妇的洗衣板。在无数次洗刷后,上面字迹全无,至为可惜。另一块长条形墓碑,侧卧于井边,上方曾作
磨刀石。值得庆幸的是,碑面上字迹清晰,墓主是
法轮寺第三代住持喝云开禅师,立于
爱新觉罗·弘历三年(1738)。岣嵝峰如今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在峰腰的禹王宾馆左侧山坡上,有两处僧人墓葬群。形制最大的一处,正中墓主为岣嵝峰集云堂第一代僧人融渤,两侧为第二代惺慧和悟慧。此墓初建于
清代康熙九年(1670),重修于
同治四年(1865),作塔铭者为法轮寺方丈石隐。另一处中间墓主为集云堂传临济宗第三十七世太虚和尚,两侧分别为三十七世可怀和尚和集云堂第十五代瑞云禅师,立碑于
咸丰五年(1855)。还有一块丢弃于草丛中的石碑,主人为明悟和尚,没于
爱新觉罗·旻宁九年(1829),未载明何
宗派。
法轮寺在明末清初曾重建,故僧人辈份从头算起。自清初至清末,佛教在岣嵝峰上处于鼎盛时期,有能力修建规模较大的僧人墓塔。岣嵝峰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佛教宗派,名集云堂,属于临济宗的支系,至少传承了两百多年。集云堂的传承地是在法轮寺。在塔铭中,法轮寺方丈石隐称融渤为“本师”,应为一脉相承的关系。岣嵝峰上,寺庵众多。法轮寺之外,另有“四十八茅庵”之称。从现存地名来看,岣嵝寺、东林寺、西林寺、南林寺、福星寺、云安寺、半山庵、一笠庵、鸡翅庵、观音阁、雷池堂,等等,当地老百姓均耳熟能详。
龙井温泉
龙井温泉以生态为主题的特色景点,现以建成:室内温泉、露天温泉以及温泉浴池等,内设小食坊,休闲健身区以及理疗保健区等,是休闲、健身、疗养、交友商洽的最佳去处。
成功湖景区
湖边烧烤、山间垂钓,水上乐园。
理纱河景区
嫘祖与轩辕黄帝结为夫妻后,曾随黄帝南巡到岣嵝,这位被后世奉为"蚕神"古西陵国的女子,最先发现
野蚕能吐丝织茧,并将它驯化家养,于是她曾在这里教人们植桑养蚕,缫丝织衣,理纱河浣纱,西极沐浴,也因此而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每当春夏梅雨季节,洪水从三十余米高处飞泻而下,雄伟壮观,后人为纪念这位开启百代文明的中华之母,于是将这条河取名理纱河。
白石峰景区
白石峰,海拔一千多米,在
南岳区七十二峰中,白石峰既是一座奇峰,又是一座文化名峰。主要景点有:白石峰、妙溪飞瀑、
高山杜鹃、老岩奇洞、老鹰岩、雨师崖、灵芝崖、群龙聚会等。该景区以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森林风光取胜,山势险峻,奇洞异石遍布,山溪飞瀑众多,其自然景观堪称奇、险、幽。奇,峰上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如形似酒槽的
酒泉市、壮若
野生灵芝的灵芝崖等,微妙微肖,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许多流传的古遗迹,如大禹镇水妖之地--雨师崖等。险,峰的南面,怪石磷峋,簇拥着一块似磨过的百余米长的
花岗石石从山腰挂下,好似一面巨石镜,阳光映射下,发出皑皑白光,大概这就是
白石峰的由来吧。幽,峰的西侧山麓有碧波荡漾、融湖光山色于一体的
山峙门水库,白石峰美丽的身影倒映在水里,格外的山清水秀。峰上还有岣嵝峰明珠--美丽的妙溪。景区二期建有白石峰赏景台、观瀑台、老鹰岩攀岩等旅游休闲项目。
(1)妙溪瀑布
白石峰数谷之水,汇成一处,是为妙溪。峰腰,有巨型石壁,高数十丈,光洁如镜,陡峭绝伦,妙溪之水从上飞泻而下,如匹练挂壁,水花四溅,瀑布下十丈内如大雨滂沱,可远观而不能近戏。水声雷鸣,和以山谷回音,震耳犹聋,数里之外犹可耳闻。
位于
岣嵝乡觉先村紫竹山,用
麻石砌成圆形,基长51米,高1.6米,封土堆6米,墓碑高1米。1989年衡阳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
肖觉先,岣嵝乡觉先村人,1926年任衡北游击师队长。1927年任中共
衡阳县农委书记兼岳北区委书记。1928年2月任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四团团长,8月在衡阳演武坪就义。今天来游山的人们常怀着崇敬的心情去
烈士墓吊念。
西极景区
贯穿森林公园南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落差近800米,景内峰峦叠翠,山水相映,鸟语花香,幽雅清静,气候宜人。主要景点有:一笠庵、陈士杰墓、岣嵝书院、西极度假别墅等。建有国际滑雪场以及高山温泉,是
衡阳市岣嵝峰度假休闲中心。
南林寺景区
景区以南林寺千亩竹林为核心,有岣嵝峰"四十八座茅庵"之一的南林寺、南林竹海、香冲水库、理纱河、歌功坦等人文自然古迹。已开发森林旅游、野营拓展、水上游乐等休闲项目。
岣嵝日出
“望日亭上观日出,登临绝顶出尘缘”。黎明时分,登上岣嵝峰顶的望日亭,远眺东方,一轮红日从云山雾海中喷薄而出。大雁南飞季节,日出时常有数只大雁迎日而飞,时而形成行,时而列成陈,能持续三至五分钟,可谓世之奇观。
避暑胜地
岣嵝峰地处湘中孤山地貌,耸立与丘岗之中,犹如一张巨大的围椅高置云天。公园相对海拔差达1071米,山地森林气候特征十分显著。进入公园,便觉山风轻拂,凉气袭人,气温逐渐下降。岣嵝峰常年气温较周围城镇低7-8℃,并愈往上行气温愈低。若是盛夏,游人只要行至山体中部,就会感到遍体生凉,暑意全消,浑身有说不出的舒坦。故岣嵝峰自古就是人们夏季消暑的最佳去处。
岣嵝峰人文景观丰富,自古就是中华名山,《
山海经》、《
史记》、《
古今图书集成》、《
金石萃编》、《
衡阳市湖南通志》、《衡州(府、郡)志》等史迹均有岣嵝峰的记述。
岣嵝峰深厚底蕴的禹文化,使湖湘文化更为神奇。境内有
禹王殿等。从
上古时代的神农、
黄帝,远古时代的唐尧、虞舜、
大禹到晋代的刘麟之,
唐朝的
韩愈、
刘禹锡,宋代
张栻、
朱熹,明代
王夫之、谌若冰,
清代魏源、彭玉麟、陈世杰等,都在岣嵝峰留下闪光的足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和宝贵的
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衡阳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不但拥有秀丽壮美、丰富的
森林资源景观、独特的地质地貌,同时还具有深厚的禹文化底蕴。公园融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良好生态和绿色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光休闲与度假健身功能合一,禹文化与生态文化相得益彰,传统娱乐参与现代环保品种互为补充,
中原地区潮流与世界旅游惯例接轨。
禹王殿宾馆可接待大小会议及中外游客,现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娱等服务体系。后期将开发出水上乐园、滑雪场、龙井温泉等项目。是一个“以丰富多样的森林风景,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为特色,集森林旅游观光、避暑、疗养、假日娱乐休息、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岣嵝峰位于衡阳市北,南岳72峰之一,古称衡山主峰。晋《湘中记》云:“衡山南有峰名岣嵝,东西七十里,南北三十里。”海拔951.5米,面积20余万亩。
早在2千多年前,岣嵝峰就载入史册。上至神农、
黄帝、尧、舜、禹,下至
韩愈、
刘禹锡、张木式、
朱熹、湛若水、
王夫之、
魏源、彭玉麟等,或巡狩教化,或治水救民,或览胜觅古,或讲学修庙,在岣嵝峰留下了嫘祖坟、嫘祖殿等遗址,李山河(谐音理纱河)、禹居、仙履石、美女梳头、妙溪飞瀑等胜景,禹王碑、
禹王殿、彭公亭、回音墓等古迹。
禹王殿,始建于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历代相继改建,或为祠,或为坛,或为宫,或为殿,至清
同治九年(1870)彭玉麟重修改称禹庙。1944年,
庙宇毁于日军炮火。现存禹王殿系1995年在原址重建。禹王殿左下方有禹碑,系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僧道依石鼓碑翻刻。碑高2.1米,宽1.4米,厚0.1米,以天然岩石为座。正面刻
蝌蚪鸟篆文77字,字形怪异,难以辨识。背面刻一“寿”字。碑下方岩石上有“仙履石”和历代游人题刻。
岣嵝峰不仅人文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古木参天,修篁成林,自古就是著名的绿色宝库。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被称为
活化石的水杉、
梭罗树等珍稀树种20余种。1958年,衡阳建立国营岣嵝峰林场。1992年,林场改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升级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记载
岣嵝山,晋代
郭朴注《
山海经》有“今衡山在
衡阳郡湘南县,南岳也。俗谓之岣嵝山。”
唐朝,南岳还只有五个峰名,到唐末李冲昭道士著《
南岳小录》仍如此。即
祝融、
紫盖、云密、石、天柱等五峰,
韩愈的岣嵝山,实泛指衡山。与韩愈大约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曾为
常德市刺史的
刘禹锡也有禹碑诗,诗是“传闻
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矸姿,秘文龙虎形,”却指禹碑在祝融峰,大约也属泛指。神话传说,总是愈来愈神奇,愈来愈使人信以为真实。如今那块用铁栏杆保护起来的
清代康熙时的禹碑,刻着七十二字鸟头越文,神奇朴实,矗立在一块巨大的黝黑的
花岗石岩上,还是颇有古意,也凝聚下来不少文人游客的感情。为了南岳“禹碑”,宋明明至清,文人学者们不知作了多少的考证,打了多少次笔墨官司。宋代的金石家吴玉晋,明代地理学家谌甘泉、清初的哲学家
顾炎武都参战了。站在岣嵝峰禹碑前,不说追怀
大禹,就是想想这些考证家们的心血,也够让人悠然惘然的。
“岣嵝”二字,汉代
许慎的《
说文解字》未收,不知出现于何时。查《
康熙字典》,上面引用《博雅》的解释:“岣嵝,衡山。衡州南岳有岣嵝峰,上有神禹碑。”《博雅》即《
广雅》,为三国时
魏人张揖著。由此来看,岣嵝峰的名称,至少在三国时即已出现。至于是先有衡山名岣嵝,后来又专指岣嵝峰,还是先有岣嵝峰名号,然后转为衡山俗称,则无从考证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岣嵝”原有“山顶”之意,现在已为岣嵝峰专用。
岣嵝峰下,人才辈出。知名度最高的,要数明朝的
祝咏了。祝咏是嘉靖八年(1529)
进士,任过给事中、太平
知府、
赣州市知府、四川松藩兵备道副使、陕西布政司左参政等职,政绩卓著。因直言不避权贵,为世俗所忌,遭受诬陷,几起几落。后来干脆辞官归隐故里,兴建岣嵝书堂,致力于教书育人。著名学者
湛若水、
罗洪先、
蔡汝楠、
蒋信等均来岣嵝峰访问讲学,并一起游山吟诗。湛若水撰写了《岣嵝书堂铭》、《知生亭记》。状元罗洪先在岣嵝书堂落成时,从
庐山精心挑选了六棵幼松,分赠于祝咏和南岳高僧楚石。
王夫之的《莲峰志》里,记载了祝咏与罗状元的一段美谈。
旅游信息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以休闲度假为主,集避暑疗养、公务活动、科普教育及弘扬禹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形成了集宗教信仰、避暑聚会、娱乐休闲、生态旅游、攀岩探险为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
门票:门市价:40.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