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级航空母舰
1950年美国研制的航空母舰
小鹰级航空母舰(英文:Kitty Hawk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小鹰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最后一个传统动力超级航空母舰系列,它由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航母发展而来,小鹰级一共建造了4艘,分别是:“小鹰”号(CV-63)、“星座”号(CV-64)、美利坚号航空母舰(CV-66)和“约翰·肯尼迪”号(CV-67)。
“小鹰”号(CV-63),纽约造船厂建造,1956年12月27日开工,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49日服役;“星座”号(CV-64),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57年9月14日开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美利坚”号(CV-66),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1961年1月9日开工,1964年2月1日下水,1965年1月23日服役。1996年退役的“美利坚”号已被当做试验品炸沉,2003年8月退役的“星座”号和后续退役的“约翰·肯尼迪”号航母均暂时封存。2022年已经退役的“小鹰”号抵达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国际拆船有限公司的泊位待拆卸回收。
小鹰级航空母舰全长323.6米,宽39.6米,吃水11.4米,标准排水量61174吨,满载排水量分别为81780吨、82583吨、83573吨,舰上载航空燃油5882吨。主机为西屋电气公司的4台蒸汽锅炉,总功率28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其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
小鹰级航空母舰总体上沿袭了佛瑞斯特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其舰型特点、尺寸、排水量、动力装置等都基本相同,飞行甲板面积有所增加,布局也有所改良,在上层建筑、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小鹰级航空母舰细长高大的柱状综合桅杆位于岛形上层建筑中间、舰桥后方位置,装有对空搜索雷达天线、火控雷达和导航雷达天线(CV-67岛形上层建筑顶部为雷达整流罩);烟囱位于岛形上层建筑后方,与舰桥顶部平齐;起重机位于岛形上层建筑后方的飞行甲板外侧;近程防御系统安装在舰尾的左右舷飞行甲板下方;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分别位于左舷斜角甲板前方和右舷对称位置。
小鹰级是美国最后一个传统动力航空母舰系列。一旦小鹰号航空母舰退役,美国海军大约10艘航母将全部实现核动力,美国将成为世界上只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海军完成了全球首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USS Enterprise)的建造,但 由于造价过于昂贵,美国海军并未继续建造后续舰,而是在同一时期继续建造成本较低的佛瑞斯特级航空母舰,其造价只相当于“企业”号的一半多一点。福莱斯特级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当时被称为“超级航空母舰”,但在前几艘的服役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不足,一些因设计建造而导致的缺点日渐显露,尤其是其升降机的配置不够理想。1956至1968年期间,美国从建造第5艘福莱斯特级时,开始进行大幅度改进,由于改进较大且连续建造了4艘,因此将其重新命名为小鹰级航空母舰,其最初是作为攻击型航母而设计建造的。
建造沿革
1956年12月27日,小鹰级首舰小鹰号航空母舰“小鹰”号(原舷号CVA-63)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开工建 造,1960年5月21日下水。“小鹰”号是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小鹰镇命名,当地也是莱特兄弟首次成功飞行的地点。比较有趣的是“小鹰”号是“小鹰”与“星座”两艘航母的结合体,最初这两艘航母由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同期制造,但在1960年底,“小鹰”号船体接近完工的时候,发生了一场火灾,船体损坏严重。为使首舰“小鹰”号能按期下水服役,美国海军便调换了“小鹰”号与“星座”号的船体。
1957年9月14日,小鹰级2号舰“星座”号在纽约布鲁克林区造船厂开工,期间“星座”号使用了“小鹰”号发生火灾的船体继续建造,1960年10月8日下 水,1961年10月1日完工。
1961年1月9日,小鹰级3号舰“美国”号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开工建造,它是该船厂建造的第2艘小鹰级航空母舰,1964年2月1日下水。“美国”号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 76.8米,载有1个舰载机联队,82架各型飞机,拥有4部飞机升降机和4座蒸汽弹射器,每隔30秒即可弹射1架舰载飞机升空。
1964年10月22日,小鹰级4号舰以被刺杀的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命名的“肯尼迪”号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开工,1967年5月27日下水,他的女儿参加了命名仪式并剪,“肯尼迪”号因此也常被昵称为“大约翰(Big John)”。“肯尼迪”号是小鹰级的最后一艘,也被认为是小鹰级的改进型,同时也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肯尼迪”号原本计划采用核动力,最后因经费不足而改为常规燃烧重油作为动力来源,它和其他小鹰级航空母舰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是舰桥结构旁向外伸出的烟囱。
1973年1月14日,小鹰号航空母舰开始进行由攻击型航母(CVA)向多任务航母(CV)的改造,自此“小鹰”号不再是一艘严格意义上的攻击航母,还可以在反潜作战中同样担当主要角色,它也是太平洋舰队中的第一艘多功能航空母舰。1975年6月30日,“星座”号被改装为多用途航母,小鹰级剩余两艘到1975年也全部改装为通用型航空母舰,每艘造价约2.5-2.8亿美元。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小鹰级航空母舰又陆续接受延长服役期改装,单舰改装费高达9.4亿美元,为其造价的3.6倍,改装后航母的服役期可由30年延长至45年。小鹰号航空母舰于1987年底进驻美国费城海军船厂,进行了为期37个月的改装,剩余三艘分别从1990、1996年和1999年开始改装。
服役历程
1961年4月29日,“小鹰”号航母服役,首任舰长为William F. Bringle。1962年10月7日,“小鹰”号加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取代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成为第七舰队的旗舰。 2008年6月,“小鹰”号的工作由CVN-77“乔治·H·W·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USS George H.W. Bush)接替,并回到美国等待除役。2008年9月2日,小鹰号航空母舰抵达美国布里莫顿军港,开始为最终退役做准备。2009年1月31日,美国海军宣布“小鹰”号航母退役。2009年5月12日,在服役48年之后,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在位于布里莫顿军港的普吉特·桑德海军船厂正式退役封存,除了是服役最久的同级舰之外,“小鹰”号还是美国最后一艘退役的传统动力航空母舰,自此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全部核动力化。
1961年10月27日,“星座”号航母服役并隶属美国太平洋舰队,以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舰上搭载第2舰载航空联队,常规情况下装备舰载机76架,通常由2艘导弹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导弹护卫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补给舰担负护航编队。“星座”号于2003年8月6日退役,2016年,“星座”号与“突击者”号、“萨拉托加”号一同被拆解。
1965年1月23日,“美国”号服役,1996年8月9日退役。2005年4月19日,“美国”号被拖离费城旧军港,根据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事的方案,美国海军水面、水下、空中兵器对其实施了“实弹攻击”,另外“美国”号航母本身也在多处安装了高爆炸药。在经历了整整25天的轰炸之后,“美国”号于当地时间5月14日上午11时30分开始大量进水,然后沉入大西洋,在当时是世界上被炸沉的最大型战舰,为美国军方设计建造下一代航母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在海水即将淹没“美国”号航母之前,实验现场的美海军官兵集体向其行礼致敬。
1968年9月7日,“肯尼迪”号航母服役。2007年3月17日,“肯尼迪”号离开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站,被拖往美国海军费城舰艇封存场。在美国海军部长作出该舰最终处理决定之前,将在此进行封存,这意味着该航母虽然退出现役,但处于安全保存的状态,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需要,可以随时重新入役。2007年3月22日,美国海军举行了“肯尼迪”号航母的正式退役仪式。
技术特点
舰型结构
舰型
小鹰级航空母舰总体上沿袭了佛瑞斯特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其舰型特点、尺寸、排水量、动力装置等都基本相同,飞行甲板面积有所增 加,布局也有所改良,在上层建筑、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小鹰级仍然采用直角加斜角式飞行甲板组合,但优化了整体结构,位于右舷的岛形上层建筑较小,且位置更靠近舰,从而使动力装置后移,轴系缩短,机库面积增大。细长高大的柱状综合桅杆位于岛形上层建筑中间、舰桥后方位置,装有对空搜索雷达天线、火控雷达和导航雷达天线(CV-67岛形上层建筑顶部为雷达整流罩);烟囱位于岛形上层建筑后方,与舰桥顶部平齐;起重机位于岛形上层建筑后方的飞行甲板外侧;近程防御系统安装在舰艉的左右舷飞行甲板下方;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分别位于左舷斜角甲板前方和右舷对称位置。
甲板
小鹰级航空母舰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两具C-13蒸汽弹射器,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MK-7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共设有四部甲板边缘升降机。其升降机与弹射器虽然在数目上与福莱 斯特级相同,但是在安装位置上作了重新布局,使其更合理。佛瑞斯特级航空母舰的左舷一部升降机是设在斜甲板前端,飞机着舰时就无法使用,而小鹰级将之移到斜甲板后端;右舷升降机方面,小鹰级的三部右舷升降机中,两部在岛形上层建筑前方,一部在后方,刚好与福莱斯特级相反,这种新的配置方式使得舰上的飞机从机库运上甲板并抵达前方弹射器的时间大为缩短,且各项作业互不干扰,提高了作战效率。此外,赤腹鹰级的升降机造型也做了改进,以便停放较长的飞机。由于上述改进十分成功,因此同时期与后续的美国航母如企业号航空母舰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沿用了这些设计。此外,小鹰级航空母舰改进后的燃油和弹药储备量均明显增加,可贮备7800吨舰用燃油、6000吨航空燃油和1800吨航空武器弹药,具有一个星期的持续作战能力。
结构
小鹰级航空母舰内部整体结构也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封闭式的加强飞行甲板,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的箱形 结构。小鹰级从最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飞行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8层。从舰底至飞行甲板1-4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岛式上层建筑的各层主要为舰长及参谋人员住舱、部分仓库和工作间。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导弹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军官室;舰长及司令部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舱室人员
小鹰级航空母舰小鹰号航空母舰全舱内部舱室共1501个,生活娱乐设施较完备。舰上共分为 10个作战部门,即作战、航空、航海、武器、轮机、医务、牙医、供应、安全和飞机维修,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个分队。“小鹰”号上配舰长和副舰长各1人,舰长为海军上校军衔,副舰长为中校或上校军衔。美海军对航空母舰舰长和副舰长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只有在舰上架机起降过800-1200次、有4000-6000小时飞行纪录、担任过飞行中队长或舰载机联队长职务的优秀指挥军官才有资格担任航母舰长和副舰长。全舰编制5480人,其中舰员2930人(军官154人),空勤2480人(军官320人),航母战斗群司令部人员70人(军官25人)。由于小鹰级航母上舰载人员众多,其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十分完备。“小鹰”号上设有1座海上医院,65张住院病床,6个手术室;4个百货商店,1个邮局,2个理发室,1个洗衣房等。此外,还装有2400部电话和互联网终端,可以收看6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
舰载武器
防御
小鹰级航空母舰改善了武器装备和电子设施,武器装备有小猎犬防空导弹,后更换为3座八联装MK29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防 空导弹发射装置,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3座MK16型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6管20毫米速射炮
小鹰级航空母舰装备各型舰载机最多可达82架,其中包括F-14AF-14战斗机战斗机20架、F/A-18C大黄蜂战斗/攻击队24架、A-6入侵者式攻击机“入侵者”强击机16架(包括KA-6D加油机)、E-2空中预警机鹰眼预警机4架、EA-6徘徊者式电子作战机“徘徊者”电子战飞机4架、S-3B“北欧海盗”反潜机6架、SH-60FSH-60海鹰直升机反潜直升机6架、HH-60H黑鹰救援直升机2架。
联队
小鹰级舰载机联队为“标准型”配置,一般载有一个舰载机联队,联队下辖多个飞机中队。各飞机中队是基本的行政组织和战术单位,编制人员不等。其中战斗机中队负责实施全天候空中作战,夺取 和保持制空权;攻击机中队负责用常规和核武器实施对敌攻击,攻击敌方海上或地面目标;战术电子战中队负责实施电子对抗和电磁攻击,夺取战场制电磁权;空中早期预警机中队负责为航母战斗编队及友军提供全天候雷达预警和侦察勤务,担负舰载机的空中指挥引导;反潜机中队负责实施全天候反潜作战,确保航母战斗编队的安全。
小鹰级航空母舰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载有第15舰载机联队,该联队编制总人数2480人,其中军官320人。联队长由资深飞行军官担任,海军上校军衔,负责联队的作战、情报、通令、战备、训练等工作,战时负责制定空袭作战计划、对各飞机中队实施战术控制。该联队平时驻岸上,受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司令部的行政领导;参加训练或执行任务时随舰活动,此时行政上受航空母舰舰长的领导,作战上直接受航母战斗编队司令指挥。第15舰载机联队下辖9个飞机中队,分别是第5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11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27战斗/强击机中队(12架F/A-18C)、第97战斗/攻击中队(12架F/A-18C)、第52攻击机中队(16架A-6E)、第114空中早期预警机中队(4架E-2C)、第134战术电子战中队(4架EA-6徘徊者式电子作战机)、第37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3B)、第4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H-60F和2架HH-60H)。
舰电系统
小鹰级航空母舰岛式建筑的桅杆上有类似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网格状天线,但形状有较大区别,尼米兹级 为弧形网架式对空搜索雷达天线,小鹰级为平板式三座标天线。
小鹰级配有各种雷达发射机约80部,接收机150部,雷达天线近70部,还有上百部无线电台。主要包括SPS-48C/E三座对空搜雷达,SPS-49V对空搜索雷达(除CV-64),SPS-10F对海搜索雷达,导航雷达为LN-66和SPS-64(V)9,火控雷达为6部MK-95。SLQ-32V4(小鹰号航空母舰星座号航空母舰),SLQ-29,由WLR8和SLQ-17组成(CV-66),SLQ-17和SLQ-26组成的组合雷达预警(CV-67)。
电子战设施包括4部6管固定式MK36型SRBOC干扰火箭发射装置,发射热诱饵弹和箔条弹;1部SLQ-29转达告警与干扰机系统(CV66);SLQ-366“水精”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拖曳式鱼雷诱饵-SSTDS),发射拖曳式鱼雷诱饵;WLR11组合式雷达告警一干扰机系统。美利坚号航空母舰和CV-67声呐为SQS23。火控为2套MK91导弹控制系统(CV-66,CV-67为3套)。指挥控制为NTDS海军战术数术数据系统11和14号海军战术数据链。舰上的总发电量能达到2万千瓦,可供整个纽约的照明用电,因此能力能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小鹰号
1961年-1979年
“小鹰”号自西大西洋海域试航以后,在1961年的8月11号从诺福克离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做短暂的停靠后,与巴西海军的5艘驱逐舰进行了一次联合演习,随后10月1号绕过了合恩角,10月13日驶进了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10月15日进入秘鲁海域,10月20日到达卡亚俄港,参加了智力总统出席的演出活动。1961年11月8日,在圣迭戈,海军作战部的指挥官乔治 ·W·安德森海军上将登上了小鹰号航空母舰的甲板,参观了同另外两艘驱逐舰的协同反潜演习,以及对地导弹攻击演习和空中演习。在一系列从加利福尼亚州到夏威夷的攻击演习和战术演习之后,“小鹰”号又一次航行至远东,1962年12月,“小鹰”号访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63年6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宋庆龄登上“小鹰”号,观看军事表演。1963年11月25日,肯尼迪葬礼 的当天,“小鹰”号降半旗驶入佐世保港,在舰上举行了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它经南中国海驶向菲律宾,并和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又进行了一次演习,1964年7月20日返回圣迭戈小鹰号航空母舰在普吉湾海军基地进行了一次大修,之后沿美国西海岸航行。
1965年10月19日,“小鹰”号从圣迭戈出港,经夏威夷到达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在那里开始进行对越攻击行动的准备。1965年11月26日到1966年5月14日,“小鹰”号到越南参战,其间它的飞机共出动1万多架次,投下10700吨炸弹,因舰载机摧毁了多处重要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目标而获得海军集体嘉奖。
1966年6月,“小鹰”号返回圣迭戈大修并训练,直到11月4日被重新部署在亚洲东南海域。1966年11月19 日,小鹰号航空母舰到达日本横须贺,接替“星座”号作为第77特遣编队的旗舰,编队指挥官为海军少将大卫·C·理查德森,之后到达苏比克湾。1966年在12月5日,“小鹰”号的舰载机开始了对越的全天候攻击,在此期间,它还接受了一系列知名人士的访问。
1972年10月12日,越南战争还未结束,航行至东京湾基地途中的“小鹰”号爆发了一次种族冲突,舰上100多名海员参与其中,有大约50人在这次被曝光的事件中受伤,该事件导致美国国会对海军军纪的质询。
1973年1月到7月,“小鹰”号的母港由圣迭戈转为旧金山的Hunter's Point。1973年1月14日,小鹰号航空母舰船坞进行了多任务 航母的改造,包括新添置了10部直升机协调站,安装了声纳/无线电解析分析中心以及协同装置,以及舰上工作流程的大部分更改。设备上的一个重要变动,就是在管控区域增加了反潜识别和分析中心(ASCAC)系统,该系统将和登舰的第11舰载机联队紧密结合。停泊期间,工程部经历了一次推进能源上的大改动,海军标准原油燃料系统被完全替换为海军蒸馏燃料,空勤部门对航空甲板做了几处重要修改,包括增大了尾流导向板(JBD)和安装更大功率的弹射器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即将部署上舰的F-14战斗机,增大的1号尾流导向板迫使1号升降机被重新设计。1973年4月28日,小鹰号航空母舰作为一艘多用途航母重新下水。1973年-1975年,“小鹰”号一直忙碌于到西太平洋的部署和演习之中,其中包括1973年和1975年的环太平洋演习。
1976年3月8日,“小鹰”号离开圣迭戈,12日进入华盛顿普吉湾军港的船坞,进行了一次耗费1000万美元的大修,此次大修持续了12个月之久。使“小鹰”号能在制海模式下与F-14战斗机和S-3A“北欧海盗”反潜机协同工作,进行的改动包括加大机库容量,改进武器操控和这两种飞机并行工作的稳定性;还包括了对机载武器安装区域的高效性改进,增加了一个地面支援装备的维修设施和安装了对S-3反潜机的提供电子化支持的装备;还把原来的小猎犬防空导弹系统更换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系统;同时还增加了升降机,修改了武器弹仓以携带更为新式的对空弹药。1977年3月,小鹰号航空母舰完成了此次大修,并在当年4月离港返回圣迭戈。六个月的部署训练后,“小鹰”号参加了1977年9月25日的一次西太平洋演习并在1978年5月15日返港。
1979年,“小鹰”号协同第15舰载机联队进行了有一次西太平洋部署,此次部署 受命于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任务包括一系列的支援行动和越南难民搜救。在此次行动中,恰逢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被刺,“小鹰”号还被临时指派到韩国海岸。之后又赶上伊朗人质危机,又开往北阿拉伯海,再进行长达两个半月的部署。由于在这一地区的行动,小鹰号航空母舰和第15舰载机联队均被授予美海军远征奖章。在航行中,“小鹰”号在珍珠港入港的一段镜头被拍摄下来,作为1980年电影《The Final Countdown》的片断。在电影中,“小鹰”号扮演尼米兹号航母,所有船员在甲板上列队。
1980年-1999年
1980年2月,“小鹰”号返回圣迭戈,被授予美集体功绩嘉奖和海 军航空兵太平洋战斗力评级的“E”级别,这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高的评级。1981年4月,小鹰号航空母舰离开圣迭戈进行它的第13次西太平洋部署。此次航行之后,船员被授予海军远征奖章和人道主义服务奖章。1982年1月,“小鹰”号在布里莫顿港再次进行长达一年的现代化改装和大修。在进行了大范围的升级和同第2舰载机联队的训练后,在1984年该舰被指定为Bravo战斗群的旗舰。“小鹰”号航行了62000海里并在北阿拉伯海部署停留了60天。
1984年3月21日,美国“团队精神”演习结束之际,苏联一艘一直监视演习的671型攻击核潜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称维克托级),在上浮时与“小鹰”号船底相撞。此次事件中,小鹰号航空母舰被估计曾携带数种核武器,而潜艇则可能携带有2枚核鱼雷。该潜艇被拖回菲律宾的苏比克湾美军基地,一名受困于艇中的船员被救出。经过一系列的修理 后,“小鹰”号于1984年8月返回圣迭戈,7个月后,该舰再被授予战斗力评级“E”的称号。
1985年7月,“小鹰”号同第9舰载机联队再次作为Bravo战斗群旗舰出海。此时小鹰和第9舰载机联队已经达成了他们第二次无事故不间断部署的记录。第9舰载机联队成员飞行时间超过了18000小时,在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降7300次无任何事故。1987年1月3日,“小鹰”号离开了圣迭戈,进行为期6个月的远航。此次巡航,该舰与第9舰载机联队第三次达成无事故不间断部署。“小鹰”号在印度洋持续航行了106天并再次获得海军远征奖章和集体功嘉奖,这次世界范围的远航在7月3日费城海军基地结束。
1988年1月,“小鹰”号根据美国海军舰艇延长服役年限计划,在费城海军造船厂开始进行为期4年的延长使用期(SLEP)大修,通过彻底改造使它的服役年限从原来计划的30年增加到50年,而且为其配备各种先进的F-14战斗机、F/A-18、EA-6徘徊者式电子作战机、S3A/B、E-2CA飞机和SH-60海鹰直升机,以增强它的空中、水面和水下立体作战能力。
1990年8月2日,小鹰号航空母舰提前完成大修之后重新下水,大修延长了20年的服役期限。之后随着第15舰载机联队重新部署上舰,“小鹰”号开始了它的第二次绕合恩角航行,在1991 年12月11日返回了它以前的母港圣迭戈。1992年8月1日,小鹰被定为海军航空部队太平洋战区的“随时准备母舰”。这艘舰同第5驱巡部队指挥部,第17驱逐部队指挥部和第15舰载机联队做了3个月的演练,之后在11月3日即被派往西太平洋。此次行动中,“小鹰”号靠近索马里海岸9天,以支援参加“拯救希望”行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及盟军。作为对伊拉克违抗联合国制裁的回应,该舰又在1992年12月27日进入波斯湾。17天之后,在小鹰号航空母舰的带领下,对伊拉克南部开始了定点目标的打击。“小鹰”号在1994年6月24号结束了他的第17次部署行动。此次部署它又来到了西太平洋。第18次部署于1996年10月开始,6个月的时间内,它先后到达了波斯湾和西太平洋各处。
1997年4月11日,“小鹰”号返回圣迭戈,立即开始了它为期15个月耗 资1.1亿美元的大修,其间还包括从1998年1月到3月这3个月在船坞上的时间。1998年7月6日,“小鹰”号离开圣迭戈,1998年8月11日,“小鹰”号抵达日本横须贺并将母港移至此地,接替“独立”号航母担负前沿威慑和应急作战任务,同它合作的是来自日本厚木海军航空基地的第5舰载机联队。随着“独立”号航母在1998年9月30日退役,小鹰号航空母舰成为美国海军当时在役军舰中最老的并被允许升第一海军船首旗。
1999年3月2日,“小鹰”号开始了原定计划为3个月的航行,航行任务包括关岛附近的“串行冲击”演习。演习之后,“小鹰”号和第5舰载机联队受 命前往波斯湾,支援伊拉克南部禁飞区内的部队,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第5舰载机联队在116天内出动了8800架次,包括1300架次战斗任务,投放了超过20吨的军用物资。在返回日本途中,“小鹰”号到访了西澳大利亚的佩斯港,泰国芭达亚港,于1999年8月25日返回横须贺,休整后10月22日再次出海,前往参加美韩“鹞鹰”和“年度演习11G”联合演习。
2000年-2008年
2000年2月,距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不到一个月,小鹰号航空母舰驶向台湾海峡区域。2000年4月11日,“小鹰”号离开横须贺,进行常规区域演练并同新加坡,泰国海军共同参加了“金色眼镜蛇”演习。随后还参加了2000年秋季的“白腹鹞”演习。2000年10月17日,俄方宣称两架俄罗斯飞机,苏-24和苏-27在“小鹰”号上空200英尺高度飞过。当时“小鹰”号正在位于北海道和俄罗斯边境之间的日本北部海域补给,战机飞越上空之后,俄罗斯飞行员将飞行照片电邮给了“小鹰”号网站。俄罗斯飞机还在10月12号和11月9号,两次飞越该航母。
2001年3月,小鹰号航空母舰再次进行了春季部署。3月22号,“小鹰”号成为首个到访新加坡海港的航空母舰,停靠在章宜港。4月29日,在结束在关岛的短暂停留后,“小鹰”号为服役40周年做了庆祝。之后继续向南航行,同澳大利亚加拿大海军参加了2001年的“串行冲击”演习,2001年6月11日驶回日本。2001年9月11日,美国五角大楼和世贸中心遭到袭击之后,2001年10月,“小鹰”号被部署到北阿拉伯海,支援那里进行的“持久自由行动”,并作为美特种部队的海上前哨 基地。
2002年4月,小鹰号航空母舰开始了它计划中的春季训练。2002年秋,它仍在太平洋西部训练。小鹰和它的战斗编队,协同美国空军和日本自卫队在日本海域举行了“年度演习 14G”演习。2002年9月11日,所有的美国海军军舰都被要求升第一海军船首旗,由于失去了可升该旗的资格,“小鹰”号上开始流行有这一标志的带檐帽。
2003年1月23日,“小鹰”号再次驶出横须贺执行常规训练任务,但不久即收到来自美军中央司令部的命令--支援全球反恐战争。2003年2月,小鹰号航空母舰迅速加入到波斯湾北部的“南方守望”和“自由伊拉克”行动中。虽然原定航程较短,但该舰还是在当地停留了104天。“小鹰”号于2003年5月6日返回了横须贺,立即进入了紧张的入坞及厂级维修工程期。2004 年,陈水扁就职期间,“小鹰”号保持24小时内可以驰援台湾的战略威慑。2005年7月3日,“小鹰”号航至悉尼,海员们获得了上岸许可。晚些时候,在航行途中经关岛停留4天。
2006年6月,小鹰号航空母舰经历了6个月的厂级维修工程后再次出海,并被一架俄罗斯的IL-28飞机飞越。2006年8月,“小鹰”号到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又一次上岸休假。2006年9月,在回横须贺之前,它到了此次航行的最后一个港口,泰国芭达亚。在2006年的10月间,“小鹰”号和它的护卫舰在冲绳县附近演习。10月26日,一艘中国039型潜艇在离该舰队5海里处浮出水面。
2007年1月11日,“小鹰”号在横须贺进入既定维护期。3星期后航母里根号航空母舰接替了它的部署任务。这次维修规模较小。2007年7月5日,小鹰号航空母舰再度 到访悉尼,在参加了“护身军刀”演习之后,船员们获得了6天的上岸时间。“小鹰”号于2007年9月21日结束了夏季部署返回横须贺。2007年11月,“小鹰”号和其他美国舰船参加了孟加拉湾的联合军演,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国参加了此次演习。2007年11月23日,在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被拒后,经由台湾海峡返回横须贺。
2008年3月20日,“小鹰”号和另外两艘船只再次被部署到靠近中国的附近海域,之后最后一次造访香港。2008年5月28日,被“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接替,离开横须贺,之后造访了关岛和夏威夷,并参加了第21届环太平洋演习。
星座号
1964年8月4日,美国军队挑起北部湾事件后,“星座”号航母便于次日出动舰载机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是美军发动全面侵越 战争后第一艘参战的攻击航母。根据美国海军舰艇延长服役年限计划1990年7月到1993年3月3日在费城海军船厂进行改造检修,服役年限计划延长大约15年。原计划1998年取代部署在日本的独立号航空母舰(USS Independence CV-62),但由于其状态比小鹰号航空母舰差,舰体和设备的状况不是十分理想,最终美国海军决定缩短其服役年限,于2003年8月6日退役。
美国号
1967年6月8日,美国船只遭到以色列鱼雷快艇和战斗机的攻击,“美国”号奉命前往进行救护。1968年、1970 年和1973年,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号曾3次开赴越南沿海,部署于越南北部海域参加越战,以舰载机打击越军纵深目标,参战时间长达112天。1980年,“美国”号7次活动于地中海,1981年,“美国”号曾部署于红海印度洋。1986年,美国和利比亚冲突期间,“美国”号于3月24日出动A-6E,击沉利比亚一艘导弹艇,4月15日,其舰载机袭击了班加西2个目标。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号是参战的舰船之一,其组成的航母编队同“肯尼迪”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一起对伊拉克发动了袭击。
肯尼迪号
“肯尼迪”号航空母舰第一次任务是在地中海巡航,前后达7次,以向苏联示威。1989年1月4日,从“肯尼迪”号 上起飞的F-14战斗机击落两架接近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利比亚米格-23战斗机。1991年1月16日,“肯尼迪”号投入海湾战争,1月17日1点20分,“肯尼迪”号起飞了41架飞机,在随后的空袭行动中又多架次出动舰载机,整个海湾战争期间共向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发起114次攻击,出动飞机2895架次,飞行11263小时,投入1587吨炸弹。
该级各舰
总体评价
小鹰级航空母舰由佛瑞斯特级航空母舰脱胎换骨而来,是美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该级航空母舰的性能虽不及核动力航空母舰,但也不失为美海军航空母舰中的骨干力量。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建造沿革
服役历程
技术特点
舰型结构
舰载武器
舰电系统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小鹰号
星座号
美国号
肯尼迪号
该级各舰
总体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