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Lanzhou Unviersity)起源于1931年甘肃学院文史系,前身为1946年成立的兰州大学
历史学系。著名国学大师
顾颉刚任首任系主任。著名史学家
史念海、
杨向奎、
王树民等教授在系内执教,此后
赵俪生、
张孟伦、
李天祜、
汤季芳等著名教授又相继执教于历史学系,奠定了兰州大学历史学系在全国综合性重点高校中的地位,同时开创了“辛勤耕耘,严谨求实”的系风。
2004年2月,组建成立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5年12月3日,原历史文化学院和
民族学研究院合并,组建新的历史文化学院。学院设有4个系,开设有4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员工111人。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历史沿革
1931年4月,据教育部第380号公文,甘肃大学改为省立
兰州大学,省立甘肃学院奉教育部令,将文学系改为文史系,王德生任系主任。
1938年7月,《修正省立甘肃学院大纲》经教育部批准备案。据该组织大纲,省立甘肃学院设文史系、教育系、医学专修科,其中文史系学制为四年,系主任
邓春膏。
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7月15日教育部发文准设文理、法、医三学院,文理学院先设历史系等8个系。
1948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文理学院正式分为文学院、理学院。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历
历史学、
英国语言文学、俄文、边疆语文5系。
1959年,历史系并入师大。
1961年,
江隆基就任
兰州大学校长后致力于恢复兰大文科各系的工作。7月25日,高教部发文
甘肃省教育厅并抄送兰州大学,同意兰州大学恢复文科。根据高教部及甘肃省委意见,兰州大学恢复历史系,设历史学专业。
2004年2月,根据《兰州大学组建学院暂行办法》,在原历史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9年11月4日,成立民族学研究院,处级建制。
2015年12月3日,原历史文化学院和
民族学研究院合并,组建新的历史文化学院。
2022年6月27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并举行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研基地揭牌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3月,历史文化学院下设中国史学系、世界史学系、
考古学系和民族学系,开设有5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辅人员14人。教师中有教授39人,副教授31人,青年研究员2人,讲师22人,另有外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82人;有博士生导师28人(兼职博导4人),硕士生导师6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中央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甘肃省领军人才7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教育部
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
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学科体系
学院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在教育部基地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历史学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即中国史(敦煌学)、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中国史),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民族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
甘肃省省优势学科;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人才培养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办学格局。本科学生与研究生的培养已形成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和重视科学研究的良好传统。学院以“
赵俪生奖学金”、“晓龙奖助学金”等为重要平台,办好《史学纵横》、《九色鹿》两个院内刊物,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先后出版了《晓龙集萃》、《萃英论史》、《史学论丛》等本科生学术研究论文集。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学术探索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第一届全国
历史学基地“
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学生的论文每届评选均有获奖;2008年
沙武田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全院学生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优良学风已经形成,学院本科生考研率、就业率稳步上升。
目前学院正处于大发展的机遇期,全院师生决心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院训,开拓创新,黾勉精进,努力做好科研教学工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高素质国学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院以“
赵俪生奖学金”、“步计划”及《史学纵横》《九色鹿》《清声》三个院内学生刊物为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先后出版了《晓龙集萃》《萃英论史》《史学论丛》等本科生学术研究论文集。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学术探索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第一届全国
历史学基地“
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学生的论文每届评选均有获奖,2012年度学院2010级学生
罗冠群参评论文获全国史学新秀奖
一等奖,2014年度
历史学基地班2010级学生毛伟林和历史学基地班2012级学生周芳琴获全国史学新秀奖
二等奖;
考古学硕士
杨童舒连续两次获得“
李济考古学奖”;1名博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名博士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4名博士生获得
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
办学成果
20世纪80年代,在
重点大学参加的物理、化学专业出国研究生选拔考试中,
兰州大学先后5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九十年代以来,在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中国中央电视台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等比赛中,该校学生多次获得
特等奖、
一等奖。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又获佳绩(特等奖、一等奖各一名,
二等奖、
三等奖若干名)。1986年获得
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基金的100名青年学者中,有6名是该校培养的研究生。1991年受到国家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695人中,该校培养的有10人。全国首批“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该校校友有4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该校有2篇论文入选。2001年和2004年,该校分别有一名在读博士生获得建昊杯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和首届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995年,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
兰州大学位居第六。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在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及技术、磁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
纯粹数学、力学、自然地理学、天气动力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研究中,成绩显著,有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水平。现在高寒干旱、地理地质、现代物理、有机化学、干旱农业生态、
大气科学、草地科学、区域经济、敦煌学、
西北少数民族、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的研究保持着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学校还着眼于探索新的科研领域,大力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现在风沙动力、材料学、当地药材、草业科技已成为学校新的科研重点领域,已经形成了几个有特色的高水平创新研究群体。如“化学合成与化学生物学”群体和“西部环境变化”群体先后得到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团队计划的资助,“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力学系统”团队得到教育部
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学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开展科学研究,注重团队作战,协同攻关,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大幅提高。
兰州大学在保持和发展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包括
化学化工、
生物技术、新型材料、
核物理与技术、干旱农业生态、
草业科学、药材开发、生态保护、环境评价、地质工程、矿产开发、
冰川、高原大气、敦煌学、
中亚问题、
城市规划、以及西北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应用科学研究。例如,针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开展集水节水农业研究;积极开展草地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促进草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校企联合,开发西部矿产资源(纳米粉材料,中子在线测水仪等);发挥传统科研优势,开发具有
兰州大学特色的核心仪器仪表(中子治疗机等);积极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环境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水土保持、沙尘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绩效、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应用研究,立足
西北,独具特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学校为地方服务的能力,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重点研究所及科研中心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应用有机化学)是国家计委1985年首批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是我国有机化学人才培养和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实验室历届主任是
刘有成院士、刘中立教授,现任主任是
涂永强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是
张礼和院士。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3人(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9人)。以涂永强和
李卫东教授领导的“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正在成为本实验室的学术骨干力量。
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培养青年化学家的摇篮之一,已有大批年轻有为的有机化学家从这里脱颖而出,走进了世界著名有机化学研究机构(如:
哈佛大学、 Scripps研究所等),有数人在世界级有机合成大师E. J. Corey,K. C. Nicolaou,D. H. R. Barton 等研究小组工作。有十余人获得了洪堡基金。有大批青年学者成为国内有机化学研究的学科骨干和中坚力量,其中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百人计划入选者 20 余人。
实验室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与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香港电台地区等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此同时,实验室研究和技术人员也有数十人次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科研与学术交流。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自由申请和青年基金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年平均发表学术论文 140 余篇,其中 80% 发表在被
科学引文索引(SCI-CD)收录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
实验室拥有50余台技术先进的贵重仪器设备,具代表性的有:INOVA 600、
汞PLUS 400 和300、AVANCE DRX-200 核磁共振波谱仪、APEX II
ftICR质谱仪、HP 5988 和 Trace DSQ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可协作使用的
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重要仪器有:VG ZAB HS 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Bruker ER 200D 顺磁共振波谱仪、Nicolet 170 SX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等。
2.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十二五”开局之年
甘肃省获批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第七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
南志标院士组织实施。
3.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1991年启动建设,1995年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2003年降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经成功与挫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也奠定了厚实的研究基础。实验室成立近10年以来,始终坚持主要研究方向不动摇,形成特色,在国内外影响日渐突出,业已成为国家
西北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最主要核心基地。
生态学科于1987年和2001年两次以优异成绩进入全国重点学科行列,
植物学2001年也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已成为本实验室的核心力量。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年初已经被批准,现已经建成。
4.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批准立项建设,2001 年9 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第一届实验室主任为
冯兆东教授、
方小敏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
李吉均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为
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5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6人、教育部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7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副教授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人,占总人数的74 %。实验室现有客座研究人员35人,均为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实验室现有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3200多万元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其中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价值2000余万元。
实验室拥有博士点6个,硕士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其中自然地理学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3个部级研究中心,即教育部中国
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设立了实验测试中心,包括:年代学实验室、古地磁与环境磁学实验室、稳定
同位素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和环境化学实验室等5个分支实验室;按照固定研究方向,实验室下设青藏高原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干旱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与模拟研究中心、环境
遥感与GIS研究中心、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干旱生态过程研究中心、西部环境污染及其修复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
5.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0年8月17日被教育部正式确认。其前身原国家教委应用磁学开放实验室是1993年12月28日被批准建设的,1996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运行。
实验室所在的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国家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物理学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现在具有凝聚态物理和
材料物理与
化学两个学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实验室被确定为
兰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现已形成了凝聚态物理、
核物理与核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
实验室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工程师2人,其中1人成为了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 人获得了教育部
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成为了
甘肃省高校跨世纪人才,9人成为了兰州大学骨干教师,流动人员30人,多数为国外专家。与美国、
加拿大、
德国、
法国、
日本、
韩国、
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实验室现拥有相对完善的物理和
化学制样条件,并新购置了用于薄膜、
多层膜、
自旋阀和磁
电阻存储器的研究的溅射台3台。除了常规的样品处理和性质测试外,实验室还拥有用于结构测量的X-射线衍射仪;用于宏观磁性测量的振动样品
磁强计和基于
Squid的磁性测试系统;用于微观磁性测量的穆斯堡尔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用于
磁化率和
磁导率测量的
阻抗分析仪实验室自2002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重点基金和企业科研开发项目60余项。在磁记录
材料物理与技术、材料的微观电磁特性、磁性纳米材料,薄膜和
多层膜,以及磁电子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该校建设了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观磁性研究实验室,先后培养了一批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多人成为国内外大学的教授、跨世纪人才和百人计划成员。更多的人成为国内外与磁性材料有关的各大公司(如IBM,TDK,Pulse)的科研中坚。
6.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以西部代表性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以西部灾害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力学机理为核心,研究并解决西部防灾减灾工程中遇到的重大环境力学问题。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沙漠化过程及其风沙环境力学、西部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力学机理、西部
古遗址保护与加固的力学特性、复杂力学系统的定量研究及仿真等。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国内学术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实现科技资源互补共享。现有固定人员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其中1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客座人员25人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际学者5人,等等。实验室已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大量相关研究课题,为西部地区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在力学研究进入风沙重大环境课题研究后,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水平,使其进入国际学术前沿。
7.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1996年第三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评估时通过并命名,2002年又通过第四轮评估。依托单位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实验室主任张自和研究员,副主任王锁民、
沈禹颖副研究员。
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8名,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博导14名(兼职2人)、硕导43人(兼职13人)。现有总价值878万元的各种仪器,可保证土-草-畜系统中能量和元素分析、农业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3S技术应用诸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管理原则,以保证学术思想和学术集体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多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创建于1979年,与
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之后,在199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敦煌文献研究室、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室、
宗教学研究室、佛教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敦煌
吐鲁番市学会
兰州大学资料中心和《
敦煌学辑刊》编辑部等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兰州大学
敦煌市学研究所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信息的中心。敦煌学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讲师编辑5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于1984年获得历史
语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得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
古文字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接收国外留学生,拥有较为完善的学科培养体系。开设有敦煌学概论、吐鲁番学概论、国际敦煌学、敦煌文献学、敦煌文献专题、
石窟寺艺术概论、敦煌佛教艺术专题、敦煌壁画研究、敦煌佛教图像学、
魏晋隋唐史专题、河西史研究、河西佛教史、
西北历史地理概论、敦煌西域出土美术品研究等课程。截止2002年,敦煌学研究所共培养出博士生2名,硕士生35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9名,硕士生18人;培养
日本、
韩国、美国留学生达16人,为国内外敦煌学研究培养了高层次人才。
9.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7月,重新组建于2000年1月。现任中心主任
高永久教授。下设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所、民族
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编辑部、资料中心等。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人,16人获博士学位;兼职人员15人。主要学术带头人有:杨建新教授、马曼丽教授、高永久教授、
王希隆教授、徐黎丽教授、王建新教授、崔明德教授、陈文江教授、赵利生教授、洲塔教授、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切排教授、闫丽娟教授、李静教授、
杨文炯教授、周传斌教授、武沐教授、王力副教授、王海飞副教授、李洁副教授等。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专门从事中亚研究的学术机构。该所以维护国家
西北边疆和促进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宗旨,以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培养相关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简单地说,目前中亚所的研究领域包括:中亚问题,新疆稳定,以及国家反恐。由于新疆和中亚的密切关系,研究所在建所初期就把新疆列入了研究领域。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亚所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有水平的学术梯队,承担或正在进行的中亚、反分裂、反恐等方面的课题等。
中亚所在中亚、反恐、反分裂问题上的研究成功赢得了学术界的承认和尊重。
自2002年开始,政治与行政学院(中亚研究所)就开始招收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个方向的硕士生,现已培养100多名硕士生。此外,中亚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人员还在政治与行政学院招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面主要为中国改革开放史(包括中国外交实践),这为中亚研究所培养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虽然地处
西北边陲,但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校训,致力于推进对内创新与对外合作。
11.分析测试中心
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中首批利用世行贷款于一九八二年建立的,是集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测试机构。
中心拥有价值250多万美元的进口大、中型
精密仪器和价值80多万元人民币的国产分析仪器共31台。实验大楼建筑面积3400M2,有各类工作室70余间,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工作人员百分九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博士生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一半以上。中心第一任主任为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陈耀祖教授,现任主任盛芬玲
高级工程师。
中心在对外服务的领域内享有自主权,可承接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成份分析及产品质量评价和科研成果鉴定等项目的服务。为了使对外服务提供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公正,且在作为公证数据时具有法律效力,中心积极申请进行国家计量认证,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1990年12月首次通过
甘肃省商检局的认证,成为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化工、矿产品认可实验室,并于1995年12月顺利通过甘肃省商检局的复查评审。1993年1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成为获得国家认证资格的开放实验室,1999年9月通过计量认证复审,2000年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中心还积极参加社会团体,接受社会监督。目前,中心是国家分析测试协会、甘肃省质检协会、甘肃省商检协会和甘肃省环保协会团体会员。
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大型
精密仪器“集中管理、开放使用”的方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
兰州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半以上使用了本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发表论文520多篇,其中国际刊物近90多篇,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获奖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
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及高校科技进步奖3项。此外还为化学、生物、物理和现代物理等系的本科生开设了《近代分析仪器实验》、《晶体结构》、《波谱分析》、《结构化学》、《色谱分析》和《有机结构分析综论》等十多门课程。
12.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13.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5.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20世纪50年代,
兰州大学地理系参与了国家防沙治沙研究,但国际水准的研究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当时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与兰州大学合作开展
巴丹吉林沙漠形成演化研究,研究工作受到德国基金会和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这一合作研究一直延续至今。期间,正是由于这一活跃的合作研究,促成了兰州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正式校际合作的建立。1999年,德国基金会(DFG)又批准了8项中德合作研究项目,开展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古居延海演化研究。2000年,“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简称中德中心)正式向北京“中德科学中心”申报,2001年获批准并资助中心活动,
兰州大学也正式下文成立该中心。中德中心的核心研究人员由兰州大学干旱环境和古气候中心(CAEP)和柏林自由大学
中亚生态与多学科中心(EDCA)研究人员组成,吸收国际上从事
亚洲中部干旱环境和古气候研究的知名科学家参加。
17.农业部牧草与草坪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18.兰州大学社区发展中心
沙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沙漠化往往与贫困现象相伴生,形成生态退化与贫困化的恶性循环。社区要改变贫困面貌,获得持续发展,必须首先防治沙漠化。然而,我国沙漠化发生的成因复杂多样,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我国的沙漠化防治一方面必须对沙漠化发生过程和形成机制要有深入认识,对症下药;另一方面,也必须依靠当地社区的努力,与解决社区的生计问题相结合,以期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如何依靠当地社区力量,打破生态退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是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本项目的目的是探索一条以社区为本的西北干旱沙漠化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其基本思路是,在
甘肃省河西地区沙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
民勤县,选择沙漠化过程强烈、贫困问题比较突出的典型社区,通过研究近50年来沙漠化发生的历史过程和原因,分析沙漠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沙漠化防治政策;通过开展退耕还草(林)、
种草养畜、封沙育林等参与性社区生态扶贫活动,调整产业结构,促成社区生产方式的转变,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培育社区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将沙漠化防治与社区发展行动相结合,鼓励公众参与沙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2000年10月25日,由
兰州大学批准正式成立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由学校与资源环境学院共同管理,同年获得省建设厅颁发城市规划丙级资质。
2003年12月经兰州大学批准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更名为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年获城市规划乙级证书。
规划院本着资源共享的优势,依靠资源环境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容纳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已成为兰州大学发展独具潜力的研究院之一,立足甘肃,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事业。
研究院秉承兰州大学“作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发挥高校优势,在保持和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学科,注重应用研究,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旅游规划和咨询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作出贡献。
兰州大学校企共建“生物技术开发实验室”现有1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和30名研究生,科研人员总计38人。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将直接服务于社会。“生物技术开发实验室”共有6个研究小组,涉及 诸多生物技术领域:
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保健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环境污染治理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21.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在甘肃省科技厅领导下、依托
兰州大学,联合多学科、多专业组建的甘肃省首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1999年5月筹建,2002年10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最初的名称为甘肃省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后根据实验室建设和发展需要, 2005年8月更名为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机制运行。
该实验室位于
兰州大学医学院。现有科研人员32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有博士学位者8人。
22.医学实验中心
医学实验中心现有各类人员39人(不含兼职人员),高级4人、中级1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0人。学科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有中青年专家和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在医学实验中心的服务、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专业技术队伍中,入选
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各1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
甘肃青年科技奖1人,甘肃省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人,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医学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0余m2,大型、精密科研实验仪器100多台(件)、总值3500万元。现设有细胞分子生物学中心、电镜室、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实验中心(GLP实验室)、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等6个服务、科研和教学机构,并依托建有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两个省级实验室。
23.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自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4月12日正式建成,2007年1月1日并网使用。SACOL位于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海拔1961米的萃英山顶(35.946N,104.137E),占地约120亩,拥有国际上最先进、西北地区最齐全的精密气候观测仪器,包括:激光雷达、微波辐射仪、全天空成像仪、
边界层气象要素、地表辐射、
太阳宽带辐射、太阳窄带辐射、太阳多波段光谱辐射、三维超声速风速通量仪、大孔径闪烁仪、土壤温度、湿度、降水量、大气质量成分监测系统、多波段太阳光度计、黑碳仪、积分浊度仪、
空气动力学直径粒子谱仪及
风云气象卫星、 EOS/MODIS数据数字视频广播接收系统等,总价值1000多万元。
SACOL是国内第一个在高校建立的研究型气候观测平台,目前承担国家973项目“北方干旱与人类适应”第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外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涵盖气候、生态、水文、
遥感和
社会学等领域,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工业及城市污染、区域能量和水分循环及沙尘暴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我国
西北干旱化趋势预测、评估和对策研究提供观测依据,同时也为“有序人类”活动的开展及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实验平台。SACOL已被批准加入了CEOP项目、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和MPLNET(Micro-Pulse Lidar Network)等国际观测网。
科研成就
我院在
民族学、敦煌学、西北地方史、
俄罗斯中亚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1994年、1999年我院教师著作两次荣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赵俪生文集(六卷本)》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历史学
一等奖,2007年
冯培红老师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近5年来,全院教师共发表论著500余篇(部),取得国家社科及教育部重大项目30余项,名列全校文科前茅。近十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
科技成果奖500多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700多部,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承担了大量国家高级别项目。据《SCI》统计,
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学之一。从1998年到2002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特别是1992、1993年连续2年发表论文数名列第三,被引用次数名列第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2003年兰州大学国际论文被引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2009年兰州大学身首批十所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之一,这将进一步加强我校与
中亚地区高校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学术交流
学院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近五年,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
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
密歇根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
九州大学、
东洋文库,
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
法国国家图书馆、远东研究中心,
大英图书馆,
乌普萨拉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土耳其语言学院、伊勒德兹科技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还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大学的人员互访、人才培养,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各类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举办大型学术考察活动,通过对外合作交流,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了学院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加快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长远发展的后劲。
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和学术机构的合作,扩大学科学术影响力。已与国家博物馆、
华中师范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经济所初步建立合作机制;与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乔治城大学建立师生互访;聘请乔治城大学教授为客座教授;
世界史海外实习基地(
卡塔尔)正在建设中。
专业培养
博物馆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博物馆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技能,既懂博物馆学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能够从事博物馆行政管理、陈列设计、公众宣传及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并且能够进行博物馆学、考古学和
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初步研究。
二、基本培养要求
博物馆学专业的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广博的
历史学基础。同时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除基本理论的掌握外,还应具有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藏品管理、文物鉴赏与研究等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依照国家及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符合条件的学生授予历史学
学士。
四、主要学科
主要学科:历史学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主干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汉语、历史文选、考古学通论、宗教学概论、史学概论。
(二)特色课程:
民族学前沿研究概述、敦煌学前沿研究概述。
(三)精品课程:历史文选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本
专业学生须修满154学分。其中必修课96学分(含公共基础课38学分,
专业基础课58学分),选修课43学分(专业指选课31学分,任选课12学分),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15学分。
历史学基地班
一、培养目标
历史学基地班是国家为培养优秀史学后备人才、振兴人文基础学科而特设的,因此其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能适应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初步掌握科研方法,视野开阔,热爱专业,毕业后经进一步深造,能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历史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知识,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学生毕业时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的历史学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
2、掌握与历史学相关联的学科知识,知识广博,基础扎实。
3、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5、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思想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处理一些具体问题。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