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公元236年),字长文,颍川郡
许昌市(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政治家、
曹魏重臣,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和曹
魏律法《魏律》主要创始人。
陈群出身颍川郡世族,
刘备担任豫州牧时,礼聘陈群为别驾;后来
曹操攻破
徐州市,陈群转投曹操,多次出任县令,被选为
治书侍御史;魏国建立后,陈群升任
御史中丞。此后,陈群又转任侍中,兼任
丞相府的东、西曹掾。
曹丕还是太子时,就对陈群十分敬重。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提拔陈群担任尚书,封昌武亭侯。曹丕称帝后,陈群升任
尚书仆射;不久升任
尚书令,晋爵为颍乡侯。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南征
孙权,陈群兼任中领军,获授节仗,负责指挥
水军;后来又升任镇军大将军,
录尚书事。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重,遗命陈群与
曹真、
司马懿等辅佐朝政。
曹叡曹叡继位,陈群晋爵颍阴侯,获准开府治事;不久,陈群升任
司空,位列三公。太和年间,大将军曹真上表请求伐蜀,陈群屡次劝阻;青龙年间,曹叡大兴土木修筑宫殿,陈群上表劝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陈群去世,死后追谥为
晋靖侯,他的儿子
陈泰继承
爵位。
陈群历仕
曹操、
曹丕、曹叡三代,竭忠尽职,参与
曹魏政权礼制及政治制度建设,参与编撰《
魏律》,提出九品中正选官制度,对后世产生影响。时人及后世对陈群褒贬不一,
曹植曹植称赞“
至德纯粹”,曹魏学者袁淮、晋朝史家
陈寿也称赞陈群贤德;但曹魏大臣
吴质认为,陈群不堪大用。
南宋学者
洪迈、明末清初学者
王夫之认为陈群固然忠于曹魏,但是陈群与
钟繇等人助曹篡汉,德行有亏。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群出身颍川郡世族,祖父
陈寔、父亲陈纪、叔父
陈谌,都很有名声。陈群还是少年的时候,祖父陈寔就很偏爱他,经常对宗族长辈表示,这个孩子必定会振兴陈氏宗族。鲁国人
孔融恃才傲物,年龄在
陈纪和陈群之间,他先和陈纪为友,后来又和陈群交情深厚,于是便把陈纪视为长辈,见面时坚持行跪拜礼,陈群因为这件事而声名显扬。
刘备担任豫州牧的时候,礼聘陈群为别驾。当时陶谦病逝,徐州的官吏迎接刘备主政徐州,刘备打算前往,陈群劝阻刘备,认为袁术的势力如今正盛,如果东去徐州,必然会与袁术发生冲突,如果吕布趁机袭击后方,到时即使得到徐州,也不能成就大事。刘备坚持前往徐州,果然与袁术发生战斗。吕布于是趁机出兵袭取下邳(今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镇),又派兵援助袁术,将刘备的军队打得大败;刘备这才悔恨没听陈群的劝告。陈群后来被举荐为茂才,被任命为柘县县令,没有就任,而是跟随父亲陈纪一起到徐州避难。
归附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二月,
曹操攻破
徐州市,擒杀
吕布,于是聘任客居徐州的陈群为司空府西曹掾属,负责人事任用,当时有人举荐乐安人
王模、下邳人
周逵,曹操将要聘任两人;陈群把曹操的指令原封不动退还,认为这两人品行不端,早晚会身败名裂;曹操不听,坚持任用两人;后来王模、周逵果然都因为犯法作恶而被杀,曹操为此向陈群致歉。陈群举荐广陵人
陈矫和丹阳人
戴乾,都被曹操任用;后来戴乾在抵抗
孙吴进攻时战死,陈矫则成为
曹魏名臣,世人因此称赞陈群慧眼识人。
此后,陈群历任萧县、
酂县、
长平县的县令,最终因父亲去世而辞官。后来陈群又以
司徒掾的身份参加官吏选拔考试,名列优等,被任命为
治书侍御史,后又转任
丞相府
参军。曹魏政权建立后,陈群被任命为
御史中丞。
曹操和大臣讨论是否要恢复肉刑,大家意见不一,曹操咨询陈群的意见。陈群表示,汉朝废除肉刑而改为刑杖击打,本意是出于仁慈之心,但反而使犯人死得更多。名义上减轻
刑罚,老百姓就容易犯罪;实际上加重刑罚,老百姓就容易受到伤害。《
尚书》和《
周易》这样的古代经典都主张肉刑,按照汉朝法律必须处决的罪大恶极者,不能施给仁慈。但是对于其他刚刚够判死刑、可杀可不杀的犯人,就可以用肉刑代替。
当时
钟繇和陈群的意见相同,但王朗和参与讨论的大臣都认为肉刑不可施行。
曹操赞同钟繇和陈群两人的看法,但因为战争频繁,又顾及众人的议论,暂且将此事搁置下来。后来陈群又转任侍中,兼任
丞相府的东西曹掾。他在朝廷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抱成见,道义分明,不以歪门邪道对待人。
平步青云
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对陈群十分敬重,以朋友之礼对待他。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提拔陈群担任尚书,封昌武亭侯。陈群上书,提出和制定“九品中正制度”,即把人才分为九个品阶,然后授予官职。曹丕称帝后,陈群升任
尚书仆射,兼任侍中;不久升任
尚书令,晋爵为颍乡侯。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
孙权,曹丕任命陈群兼任中领军;不久曹丕率领大军撤回,又授予陈群
节杖,让他负责指挥
水军。
曹丕回到
许昌市,又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兼任中护军,
录尚书事,随皇帝车驾一起同行,指挥各军。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诏令陈群与
曹休、
曹真、
司马懿共同辅政。
曹叡曹叡继位,陈群晋爵为颍阴侯,增加封邑五百户,共有封邑一千三百户;并特许陈群与曹休、曹真、司马懿一同开府治事。不久,陈群又升任司空,位列三公,仍旧兼任录尚书事。
直言敢谏
魏明帝曹叡执政不久,陈群就上疏劝谏他效法
周文王,以仁德之政治理天下,建议朝廷推崇道德,传播教化,体恤百姓;杜绝群臣拉帮结派,遏制同僚追捧之风。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七月,
大司马曹真上表请求讨伐
蜀汉,从
斜谷(今
眉县西南)进兵。陈群上表劝谏,认为当年曹闯从
阳平关进兵攻打
张鲁,曾收割当地豆麦作为军粮,张鲁尚未打败而粮食吃完;如今劳师远征,必定缺粮,而且斜谷地势险峻,进退不便,运输粮草更加困难,应该谨慎出兵。
曹叡听从陈群的建议,但
曹真接着又上表请求从子午道(今陕西长安县南)进兵伐蜀,陈群再次列举了出兵的种种不利条件,并且提到军费开支的问题。曹叡下诏把陈群的建议批转给曹真参阅,曹真却以此作为曹叡许可的根据,命令大军出发。大军远征,赶上连日大雨,陈群又提出应该下诏让曹真撤回,曹叡听从。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二月,曹叡的女儿
曹淑夭亡,被追封加爵,
谥号平原懿公主。陈群又上疏劝谏,认为人的寿命长短、生死存亡都是自然定数,按照古代的礼仪,八岁以下的孩子夭亡,不宜举行葬礼;何况公主夭亡,不到一岁,以成人之礼为她隆重下葬,让群臣守灵服丧,有违古代的礼仪。陈群又在
奏疏中提及
曹叡打算迁移宫殿,修筑别宫,耗费巨大,劳民伤财,不利于国家安定。魏明帝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青龙年间,曹叡大兴土木,修筑宫殿,耽误了百姓耕种。陈群上疏劝谏,认为当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战事频繁,将士劳苦,不宜增加百姓负担;何况吴蜀两国都还未消灭,国家还未安定,当务之急应该鼓励农耕,做好备战,不宜劳民伤财。曹叡不愿听从,陈群又再说劝谏,最终曹叡还是减少了一些宫殿修筑的事务。
晚年去世
青龙四年(公元236年)十二月,陈群去世,被谥为靖侯,他的儿子
陈泰继承
爵位。
曹叡追思陈群的功德,将陈群的封邑分出一部分,封他的另一个儿子为列侯。正始四年(公元243年),朝廷下诏,陈群及其他
曹操时期的已故旧臣,配祭魏武帝曹操的庙庭。
人物著作
个人著作
《旧唐书》记载,陈群著有《陈群集》三卷,内容已失传。《
清史稿》记载,陈群著有《论语义说》一卷,内容已失传。此外,《全三国文》整合收录了陈群多篇奏疏、书信及言论,有《明帝莅政上疏》《谏谥皇女淑平原公主疏》《谏营治宫室疏》《又疏谏治宫室》《谏追封太后父母》《荐管宁》《奏请魏王受禅》《奏定历》《复肉刑议》《追尊始祖太王为高皇议》《诸王国相不应为国王服斩缞议》《与诸葛亮书问刘巴消息》《汝颖人物论》。
参编律法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
曹叡诏令
司空陈群、
散骑常侍刘劭等人以汉代律法作为基础,编撰《
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尚书官令》《军中令》一共百八十余篇。《正律》即《魏律》,内容已经失传,仅《晋书·刑法志》中保存有《魏律·序略》,后世考证《魏律》十八篇篇目为:刑名、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
户律、劫掠律、诈伪律、毁亡律、告劾律、系讯断狱律、请赇律、兴擅律、乏留律、惊事律、偿赃律、免坐律。
后世影响
律法贡献
汉代以前的律法旧制,八种人犯罪,须经特别审议,并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这一制度称为“
八议”,但是并没有写入律文。陈群与刘劭等人参与编撰的《
魏律》最开始将“八议”列入律文,开一代法制之先河,《魏律》首创的
法律制度,也被后世历代的律法所沿用。
选官制度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选官制度,到了
东汉末年被
门阀世族操纵,滋生腐败,有失公允,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确定了
曹魏选官制度的雏形。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陈群首次提出“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主要包括三个关键:其一,设置中正官,负责各州郡人才品评选拔;其二,对人才定品,参考人才的家世背景,以人物日常品行作为依据,确定人才品级;其三,按照人才品级授予官职。“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一直到
隋朝才改为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
历史评价
曹植曹植评价:能够容忍官职比自己底的人,大家的心就不会互相背离;能够做到和人商议、采纳建言,大家的意见就不会有隔阂。能够做到有如此德行操守的人,就是陈群。
曹魏大臣
吴质评价:陈群只是安于职守的大臣,没有一国宰相的才能,身处重任却不亲自处理事务。
曹魏学者袁淮评价:已故
司空陈群谈论终日,从来没有妄议君王的过错,几十次上书皇帝,而外人不知道。因此,当时的士人都称赞陈群为长者。
晋朝史家
陈寿评价:陈群一举一动都合乎道义,具有清高风雅的声望;陈群在
曹丕曹丕时期上奏疏所提的建议,足以作为后代帝王遵循的准则,为后世垂范。
南宋学者
洪迈评价:当初曹氏篡汉,忠臣义士本来应该痛心疾首,即使力量上不能讨伐曹氏父子,又怎么忍心继续在
曹魏的朝廷位列
公卿呢。
华歆、陈群被时人称赞为贤人,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如此。
明末清初学者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推行数百年,到了隋朝才有所改变,对后世选拔人才产生深远影响。陈群每次上书劝谏君主,都会讲
奏疏封起来,不让外人知晓,因此被誉为忠臣,有些赞誉过度。曹氏父子任用人才,除了谋臣之外,如崔琰、毛玠、辛毗、陈群、等人,虽然不足以称之为君子,但是全都耿直清严;不屑于招权纳贿,干谄媚卑鄙的事情,因此朝堂的纲纪制度才得以大概树立,一直到司马氏篡位,宵小之徒都不得为祸于朝廷。
人物关系
长子:
陈泰,
曹魏重要将领,继承父爵,曾领兵抵抗姜维北伐。
族子:陈坦,陈谌之孙,曹魏官员,官至廷尉。
轶事典故
不矜其功
曹操还在世的时候,
刘廙因为受到弟弟刘伟参与魏讽谋反一事的株连,本应被诛杀。陈群为刘廙向曹操申诉求情,太祖说:“刘廙是朝廷名臣,我也正想要赦免他。”于是下令恢复刘廙的官职。刘廙非常感激陈群,陈群却说:“我上书建议如何用刑是为了国家考虑,并非因为私人交情;况且赦免阁下本是英明君主的决定,跟我有什么关系呢?”陈群心胸博大而从不自夸,他对待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
心系故朝
曹丕接受
刘协禅让登基称帝,朝臣三公以下的人都得以受封
爵位,只有
华歆因为神色不悦,触忤曹丕,所以只是升职为
司徒,而并无进爵。曹丕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能释怀,于是就问陈群:“我应天受禅,群臣以下,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惟独华歆和你看似不高兴,为什么呢?”陈群便离席长跪道:“臣与华歆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
皇帝感到喜悦,但道义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听后大悦,于是更加敬重陈群。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
三国演义》中,陈群生平及事迹与
正史相当。
曹操诛杀
马腾,
刘备攻取西川,曹操为此忧虑,陈群献计建议曹操南征
孙权,孙权必然求救刘备,刘备不救孙权,就能先平定
江东,再图谋西川。曹操深表赞同,但
马超兴兵入关,曹操急于应付马超,陈群的计策被迫搁置。此后,陈群一直历任
曹魏要职,先后受曹操、
曹丕托孤,成为魏国重臣,官至
司空。
影视形象
1994年出品电视剧《
三国演义》中,演员张世军饰演陈群。
2010年出品电视剧《
三国》中,演员孙海饰演陈群。
2017年出品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演员
褚栓忠饰演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