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的名作,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珍品。
《牡丹亭》题材源于《搜神记》和《类苑》,《牡丹亭·题词》中提到“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衍之。至于杜太守收拷柳生,亦如淮阳王收拷谈生也”。它讲述了太守之女杜丽娘与梦中书生柳梦梅幽会,醒来相思而死,后化为鬼魂与柳梦梅相恋,最后排除万难、终成眷属的故事。《牡丹亭》深刻展示了人的自然本性与封建社会道德的冲突,主人公为了理想抗争不息、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具有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被翻译成英、德、日等多国文字而广泛传播。
创作背景
作者背景
汤显祖(公元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
临川区(今抚州)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期已有文名。十三岁师从左派王学大师
罗汝芳,“百姓日用即道”的理论为他种下同情百姓疾苦、反抗程朱理学的思想种子。在《牡丹亭》中,他为被摧残的青年人发出呼声,即与他接受的这种平民思想有关。成年后,他与思想家
李贽交往,使他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又与佛学大师达观交友,形成了自己的“情至”说,“以情抗争”是《牡丹亭》中
杜丽娘形象的主要指导思想。文学上,他反对复古主义。在戏曲创作上,他反对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使得《牡丹亭》不为曲律所缚,以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为重。在政治上,他不满明朝腐朽,被贬为小官。后辞官回乡,从此潜心于文学创作,他把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愤慨寄托于诗词戏曲。
时代背景
明代特别重视“女德”,统治者编写《女戒》来警示天下女性,并大力表彰贞女节妇,树立“贞节牌坊”。《明史·列女传序》描述当时的忠贞节烈之女“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残害了万千女性的幸福。当时,程朱理学走俏,理学家们大肆宣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口中的“天理”即封建道德礼教,“人欲”即人的欲望情爱,这种“存”和“灭”必然产生矛盾冲突。
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写道:“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明确宣告《牡丹亭》的主要知道思想是要揭示“理”与“情”的矛盾冲突。
作品简介
内容简介
女主人公
杜丽娘天生丽质,多愁善感,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但因为封建礼教禁,得不到自由和爱情。父亲杜宝聘请了一位老师陈最良来给她授课,先生讲解的《
诗经》中的“关关鸠”触动了杜丽娘的心弦,使她情思涌动。数日后,丫鬟
春香发现一花园,并带她去游园,归来后杜丽娘梦到自己与书生
柳梦梅在园中牡丹亭幽会,互诉衷肠。醒来后寻梦到牡丹亭,未见书生,才知是梦。之后她相思成疾,黯然销魂,最终香消玉殒。其父在升官上任前,将杜丽娘葬于花园梅树下,修成梅花庵观。之后柳梦梅进京赶考途中偶感风寒,下榻于此。病愈后他与
杜丽娘的鬼魂相遇,两人恩爱有加、如胶似漆。后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为夫妻。杜宝不信女儿死而复生,竭力阻止两人姻缘。后柳梦梅高中状元,由皇帝做主,这才父女相认、夫妻团圆。
章节目录
版本信息
明清以来,《牡丹亭》的版本有白文本、改本、评本等多种形式。
版本众多,兹不一一罗列。
人物介绍
杜丽娘
女,16岁,
南宋初年江西南安
知府杜宝的独生女。她容貌出众,温柔贤淑,执着坚韧,多愁善感,痴心重情。与书生
柳梦梅梦中幽会后,相思成疾,郁郁而终。后还魂复生,与柳梦梅终成眷属。她虽接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却对残酷现实有着反抗精神,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美好爱情。
柳梦梅
原名春卿,男,20岁,岭南书生,唐代诗人
柳宗元后裔,容貌英俊,气宇轩昂,博学多才,父母双亡,靠柳宗元的仆人之后人供养。虽生活窘迫,仍奋发图强,历经磨难,终于高中状元。他与
杜丽娘因梦生情,忠贞不渝,为爱情敢作敢为。
春香
杜丽娘的婢女,狡聪慧,伶牙俐齿。她发现了花园,并带领杜丽娘进入花园。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为杜丽娘推开封建礼教大门的人,她是
汤显祖构想的另一个杜丽娘。
杜宝
男,50多岁,杜丽娘之父,唐代诗人
杜甫后裔,历任南安
知府、淮扬安抚使、平章军国重事,文武双全。他是封建统治阶级正面人物的典型,默守陈规、顽固不化。他信奉封建理法教条,也恪尽职守、忧国忧民,深受皇帝器重,也受百姓爱戴。
陈最良
男,杜丽娘的家庭教师,年过六十,他是民间百科全书式的老秀才代表,无所不知,甚至还懂得医道。他在《闺塾》中死守儒家经典的教条,指挥教杜丽娘“思无邪”“收放心”,迂腐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明代教条思想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陈腐封建教化系统在整个剧里的表现就是以陈最良为代表。
作品主题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对主题的宣示,即“至情说”。潘志恒评论《牡丹亭》:“情之所之,不知其所始,不知其所终,不知其所离,不知其所合。在若有若无,若远若近,若存若亡之间,其斯为情之所必至。”也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刻诠释。清人吴震生、程琼夫妇认为《牡丹亭》阐述了自然人性论、情爱论。到了近百年,文艺批评者强调了《牡丹亭》的人民性和反封建精神,并与明代思想解放运动相联系,阐明它所反映的爱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牡丹亭》通过描写
杜丽娘和
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大胆冲破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作了形象透彻的揭露和批判。杜丽娘的父母、老师是“理”的代表,与杜丽娘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构成了“理”和“情”的主要矛盾冲突,且表现了“情”战胜“理”的理想,表明了人欲、人性最终是不可战胜的。它反映了在那个时代,青年男女们要求冲破封建牢笼、获得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同时又通过对杜宝爱国能臣这方面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艺术特色
语言
王骥德在《
曲律》中形容《牡丹亭》的词句“婉丽妖冶,语动刺骨”,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让后世作家纷纷奉为楷模。
日常生活语言
《牡丹亭》的语言是以元曲本色传统为基础,将六朝骈文和唐五代词的神采入其中,精心锤炼之后创作出来的。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非一味寻求骈四俪六,而是使用通俗语言来加持。如在《
闺塾》一出中,
杜丽娘、
春香和
陈最良就是用的日常生活语言。在讲学间隙,陈最良与杜丽娘师生两人拉家常道:
杜:敢问师母尊年?
陈:目下平头六十。
杜:学生待绣对鞋儿上寿,请个样儿。
陈:生受了。依《
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屦”罢了。
四句问答都是家常话语,杜丽娘的热情和老师的迂腐已一目了然。
曲文含蓄
汤显祖同时也是诗人,他十分推崇自然含蓄、空灵传神的诗歌理论。在《惊梦》一出中,他如此刻画杜丽娘的心理活动:
【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杜丽娘满腔翻滚着对爱情的渴望、对孤独的悲愤,口中之曲却含蓄自然流转。《牡丹亭》的文字在本色基础上讲求瑰丽,在瑰丽中又透出神韵。
曲文诗意
《惊梦》一出中“游园”部分诸曲将情、景、事完美结合,极得诗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长处。如【步步娇】一曲: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寥寥数语,写出了院内的春景,也描绘出杜丽娘爱春爱美的内心活动。虽然文字描写的是园中春光美景,却无不表现出
杜丽娘对青春的热爱和对年华空逝的幽怨。
笔调
可以说,《牡丹亭》的幽默手法贯穿始终。在人物塑造上,作品对春香在《
闺塾》中的描述、全剧对
陈最良的刻画、全剧对石道婆的描写等,都用了明显的幽默笔调。在剧情上,宋军被强敌摧垮了信心,第十三出《御淮》中文官与武官的对话充斥着幽默;第四十四出《急难》,杜丽娘怕父亲固执,让
柳梦梅把自己的画像带在身边,以取得父亲信任,谁知这画像反而成了柳梦梅作为劫坟贼的证据,使得柳梦梅被毒打,更是幽默;第四十七出《围释》,杜宝如儿戏般靠收买取胜,而非靠实力取胜,也是幽默;结局处,新科状元失踪,军校们忙着找状元,而状元郎正被作为劫坟贼关押、拷打,两相对比,亦是幽默的手笔。《牡丹亭》是悲剧,因为
杜丽娘的追求个性自由始终是梦想,但其中又不乏插科打诨,给悲剧带来一些喜感。
对比手法
《牡丹亭》在情节上用了大量对比的手法。如:杜丽娘在梦中获得爱情自由,但醒来却被母亲责骂;她的鬼魂能自由寻找情人,但生前却几乎没有行动自由;杜丽娘初上
太和殿,觉得朝臣百官“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就算是在阎浮殿见着的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这些描写,无不是对封建制度的大胆控诉。《冥判》中的花神和胡判官也对比鲜明,花神是爱情理想的保护者和支持者,胡判官自诩“正直聪明”,两者的对立实际上就是“情”与“理”的对立。
改编作品
《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已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广泛上演。二十世纪初期,昆剧折子戏率先对《牡丹亭》进行戏曲搬演,
清代同光年间的诸位名伶演唱《牡丹亭》拉开了《牡丹亭》折子戏搬演的序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共有七个越剧《牡丹亭》移植本和一个越剧《牡丹亭》改编本,其中七个演出音像资料完备,另外一部只见音像资料并无文本留存。
话剧改编本《牡丹亭》不但受到了一些专业团体的青睐,还有一些热爱话剧艺术的学生群体也积极参与到《牡丹亭》的话剧改编与舞台搬演之中,这是《牡丹亭》生命力常青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另外,1956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粤剧编剧
唐涤生把《牡丹亭》改编为粤剧《牡丹亭惊梦》;1957年,
石凌鹤根据
汤显祖《牡丹亭》改编成八场赣剧《还魂记》,以弋阳腔上演;1960年,
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戏曲
艺术片《还魂记》在全国上映;1989年,
王为一和
林书锦联合导演了电视剧《牡丹亭》;1995年,
陈国富导演的《
我的美丽与哀愁》在
加拿大上映,这是一个现代版《牡丹亭》故事;
中央芭蕾舞团将《牡丹亭》改编成芭蕾舞剧,编成两幕六场,于2008年5月在北京首演。歌唱家
宋祖英在2013年9月发行的专辑《
爱的史诗》中用民族唱法演绎了《牡丹亭》经典唱段;
王力宏创作的《
在梅边》,创意及唱词均来自《牡丹亭》;
香港特别行政区导演
杨凡作品《
游园惊梦》《
桃色》中都有许多《牡丹亭》元素;
孙菲菲、
沙溢主演了电视剧《牡丹亭》;2014年,由陆梨青制作的《2048牡丹亭版》受到
昆曲爱好者的广泛欢迎。
在海外,1998至1999年,
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ars)执导、
谭盾作曲、
华文漪和黄鹰等主演的“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在
维也纳、
巴黎、
罗马、伦敦、
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巡演,开启了《牡丹亭》走向世界的历程;1999年7月,美籍华人
陈士争执导的“传奇版”《牡丹亭》在纽约
林肯中心演出,同年11月在巴黎艺术节演出,2000年2月在
澳大利亚帕斯艺术节演出,是《牡丹亭》走向世界的另一次尝试;由美籍华裔作家
白先勇主持制作、海峡两岸暨
香港特别行政区艺术家携手打造、昆曲表演艺术家
汪世瑜总导演、
苏州市昆剧院担当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开始先后在国内、海外巡演,2006年9月起海外演出的足迹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加拿大、
奥地利、希腊、日本、
新加坡等国家所到之处场场爆满;2010年6月,王翔监制、
林兆华和汪世瑜联袂执导的皇家粮仓“厅堂版”《牡丹亭》在
意大利威尼斯、
博洛尼亚和
都灵巡演7场,反映热烈;2008年,
坂东玉三郎和江苏苏州昆剧院合作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京都南座公演,同年在北京湖广大戏楼演出,开创中日艺术交流新篇章。
作品价值
思想价值
赵景深在《明代的戏曲与散曲》中认为《牡丹亭》赋予爱情超越生死的力量,揭露了封建家教的脆弱,倡导青年争取幸福。
张庚等在《
中国戏曲通史》中指出,
杜丽娘的形象揭示了个性解放和封建专制的尖锐对立。姚莽在《\u003c牡丹亭\u003e与\u003c红楼梦\u003e——一次跨越体裁和时间界限的比较研究所取得的认识》(《戏剧艺术》1997.1)指出,牡丹亭并未陷入“才子佳人”的俗套,而是创造了一种“真正的爱情”,把“情”和“理”对立,也可以看成爱情和婚姻的对立。柏泉在《“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u003c牡丹亭\u003e一解》中认为《牡丹亭》感人之处在于杜丽娘“追求天然之情”“包含着对青春难再的珍惜,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对纯真爱情的憧憬向往”“赋予了人生的哲理意义”。陈庆惠指出,《牡丹亭》是一部描写人欲的戏,
汤显祖肯定人欲并歌颂人欲,她认为“
杜丽娘情欲的萌动和这种情欲不能实现的矛盾,是《牡丹亭》灵魂所在”。
夏志清在《汤显祖笔下的时间与人生》中指出,《牡丹亭》是对时间挑战的作品。
陈维昭在《\u003c牡丹亭\u003e之“情”的文化意蕴》中指出,《牡丹亭》从哲学高度表现了人的情欲,这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拓荒之作。
文学价值
《牡丹亭》突出的成就之一就是无论是描绘景色还是抒发感情,都配合巧妙、天衣无缝,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又十分传神。它的语言自然真切、清丽婉约,曲词常常如诗般具有感染力,作者热情奔放地描绘人物细腻又复杂的感情。《牡丹亭》的价值在于把
浪漫主义引入传奇创作,语言浓艳华丽、意境深远,剧中的“至情”让一代代读者为之动情。
白先勇说它上承《西厢记》,下启《
红楼梦》,是浪漫主义文学高峰。
吕天成说《还魂》这段构思巧中出巧,不断创造新意境,为千古绝调。
张岱评价《牡丹亭》的艺术技巧已经达到了极处。
王骥德充分肯定了剧中以虚用时的写法。著名戏曲家
洪升认为此剧对死生的描写充分挖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情感表现出神入化,给了读者一场情感宴。该剧具有
超现实主义的灵魂,体现了中国戏剧超越时空的想象力。
艺术价值
元明以来,戏曲之作不计其数,但是之前的作曲家为了顾全曲谱和声韵,往往成了曲谱的奴隶,作品因此刻板而庸俗。但
汤显祖完全放弃宗派之见,不被曲谱音韵限制,无论什么“乡音”“俚语”都拿来入曲。为了保留作品的真意,他拒绝了一众《牡丹亭》爱好者向他提出创作修改的要求,他要打破樊笼,开辟创作的自由天地。《牡丹亭》的出版,引起了中国戏曲的改革,使一直以来被束缚的词曲获得了解放。
评价和影响
评价
《牡丹亭》一问世,立即轰动了当时的文坛。
沈德符说它“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张琦说:“上薄《风》、《骚》(指《
诗经》、《
离骚》),下夺屈、宋(指
屈原、
宋玉),可与《西厢》交胜。”
汤显祖本人也对《牡丹亭》格外看重:“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写少女的怀春之情,曲尽其妙,赢得了深受封建礼教长期压抑的广大妇女的共鸣。明代
吕天成在《
曲品》中把《牡丹亭》列为“上上品”,他说“
杜丽娘事甚奇,而着意发挥,怀春暮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沈德符在《
顾曲杂言》中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张岱评论说:“汤海若初作《紫钗》,尚多痕迹。及作《还魂》,灵奇高妙,已到极处。”
清代人
吴仪一认为“元曲传者无不工,而独推《
西厢记》为第一;明曲有工有不工,《牡丹亭》自在无双之目矣”。Daniel S.Burt在他所著的《经典戏剧100首》(The Drama 100:A Ranking of the Greastest Plays of All
时间,2008年)中,《牡丹亭》被排在第32位,他(2008:184)这样评价:
汤显祖的《牡丹亭》包括了古希腊
荷马的《
奥德赛》(Odyssey),维吉尔的《埃涅伊德》(Aeneid),
但丁·阿利吉耶里的《
神曲》(Divine Comedy),
约翰·弥尔顿的《
失乐园》(Paradise Lost)中的文学元素;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伟大作品,读者从《牡丹亭》可以进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之中。
影响
《牡丹亭》奠定了“临川派”或“玉茗堂派”的基础,对当时和后世的戏曲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炳的《画中人》、
王鑨的《拟寻梦》被学者指出受《牡丹亭》影响之处。吴藻的《乔影》、何佩珠的《梨花梦》,则受《牡丹亭》启发,并与它构成满含深意的对话关系。吴震生的《地行仙》中,有三出分别沿用《牡丹亭》的《寻梦》《冥判》《冥誓》曲文,且它的立意与排场有刻意与之呼应的痕迹。人们认为“吴江派”代表人物
沈璟的《坠钗记》在一些重要情节上模仿、借鉴了《牡丹亭》,戏曲史家认为
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则是一部“热闹的《牡丹亭》”。《
红楼梦》也受《牡丹亭》影响,不仅在书中大量引用《牡丹亭》词句,且宝黛钗三角恋爱架构和三角中人物的性格塑造,都能看出吴吴山三妇评论《牡丹亭
还魂记》的影子。
地位
在明清文人曲家心目中,《牡丹亭》与《西厢记》可以说是曲坛双子星。
臧懋循在《玉茗堂传奇引》中认为,《牡丹亭》“使闻者快心而观者忘倦,即与
王实甫《西厢》诸剧并传乐府可矣”,在此他肯定了《牡丹亭》的地位(《西厢记》是诸多批评家瓶品评作品的最高标地)。
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评论“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张琦在《衡曲尘谭》中说“《杜丽娘》一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
张仲实《西厢》交胜”。
袁宏道把《牡丹亭》列为案头必备之书。
主要荣誉
汤显祖的《牡丹亭》与王实甫的《西厢记》、
洪升的《长生殿》、
孔尚任的《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戏剧”。汤显祖所著《牡丹亭》《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四部传奇剧本都有描写梦境的情节,被称为“临川四梦”。
译本
德译本
《牡丹亭》最早被译成的西方文字是
德语。1929年,徐道灵在用德文撰写《中国的爱情故事》时涉及到《牡丹亭》的摘译和介绍,文章发表在《中国学》杂志第四卷(1931)。1933至1935年间,
北京大学德语系洪涛生教授将《牡丹亭》中的《劝农》《肃苑》《惊梦》《写真》等部分内容译成德文。1937年,
苏黎世与
莱比锡市拉施尔出版社出版了德文《牡丹亭》全译本。
英译本
阿克顿勋爵选译的“
春香闹学”是最早的英译本,刊登在《天下月刊》第8卷1939年4月号。美国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选译的部分场次刊登在1965年《中国文学选读》中,全译本在1980年在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该出版社再版了修订后的英文全译本。中国科技大学张光前教授的英语全译本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在1994年出版。
大连外国语大学汪榕培教授英汉对照全译本由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1999年,陈美林改编的英文小说版《牡丹亭》由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另一部英文改编小说版本由美国
新泽西州海马图书公司出版。
法译本
1933年,徐仲平选译的《牡丹亭·惊梦》收录于《中国诗文选》,由巴黎德拉格拉夫书局出版。1999年,安德里·莱维的法文全译本《牡丹亭》在巴黎出版。
俄译本
1976年,孟烈夫出版的《牡丹亭》片段被收入《东方古典戏剧》(印度、中国、日本)一书。
日译本
1916年,岸春风楼翻译的《牡丹亭还魂记》由日本文教出版社出版。东京国民文库刊行会出版宫原民平译注的《还魂记》,收录在《国译汉文大成》第十卷(1920-1924)。铃木彦次郎和佐佐木静光合译的《牡丹亭还魂记》由东京支那大学大观刊行会出版(1926-1927),收录在《支那文学大观》。
相关争议
《牡丹亭》作为流传千古的戏曲名著,它的创作时间和创作地点,一直众说纷纭,这也为后人研究《牡丹亭》造成不少的困难。
创作时间
李汉英在《汤显祖与牡丹亭》一文中写到:“汤显祖少负才华,牡丹亭为他少年时代作品。”又说:“牡丹亭是显祖早年之作。其后复作紫钗、南柯、邯郸,总称四梦。”这里的“少年时代”,应理解为二、三十岁。姚燮在《今乐考证》中说:“愚古老人曰:‘汤若士先生作《四梦》,最后作《牡丹亭》,称古今绝唱。’”按照这个说法,《牡丹亭》又被认为是汤显祖的晚期作品。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自署“万历戊戌年秋”,此时是汤显祖辞官回乡后几个月,由此,徐朔方认为《牡丹亭》创作时间是“在遂昌弃官回家三五个月内完成这一杰作。”但如果说《牡丹亭》是短期内完成的杰作,未免牵强。侯外庐在《汤显祖牡丹亭
还魂记外传》中写:“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写成了《牡丹亭还魂记》。”此时汤显祖39岁,《牡丹亭》可谓是他的中年之作。另有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牡丹亭》于这个阶段创作。按《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记录,以及江熙的《扫轨闲谈》记载,《牡丹亭》应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间成书。
创作地点
焦循在《
剧说》中记载:“相传
临川区作《还魂记》,运思独苦。一日,家人求之不可得;遍索,乃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惊问之,曰:‘填词至——尝春香还是旧罗裙——句也。’”由此看出
汤显祖是在临川家中创作《牡丹亭》。江熙在《扫轨闲谈》中写到:“王文肃家居,闻汤义仍到娄东,流连数日不来谒,径去,心甚异之,乃遣人暗通从者,以观汤所为。汤于路日撰《牡丹亭》,从者亦日窃写以报。汤撰既成,袖以示文肃。文肃曰:‘吾获见久矣。’汤内惭,谬曰:‘吾本撰《四梦记》,此其一也;余尚有三。’文肃急欲索观,乃一日夜撰成焉。”由此可见,汤显祖“于路日撰”而成,那他的创作地点又是哪里呢?《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三《第宅·园林》里有一段记录道:“太史第,太仆少卿徐应聘所居,在片玉坊内,有拂石轩。应聘与
汤显祖同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榜。客拂石轩中,作《牡丹亭》传奇。”由此又说明《牡丹亭》是在
昆山市成书。明万历年间,昆山已经是昆曲中心,汤显祖一定十分慕名昆山。而同在京城赶考的徐应聘恰巧是昆山人,于是在晋升侯官之际,他随徐应聘到了昆山。
蓝本探讨
清代学者
俞樾认为《
睽车志》中的《马绚娘》是汤显祖《牡丹亭》的蓝本;焦徇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来源于《碧桃花》和《倩女离魂》;1963年5月,姜志雄先生在何大抡本《燕居笔记》中读到《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自此学术界大都认同何大抡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是
汤显祖《牡丹亭》的蓝本。但刘辉先生认为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晚于《牡丹亭》出现,并且参照因袭了《牡丹亭》。2007年
向志柱认为,“传奇体文言小说”《杜丽娘记》是《牡丹亭》的蓝本,而“话本体
白话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是扩编了《杜丽娘记》;2010年伏涤修认为《杜丽娘记》删减了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所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是汤显祖《牡丹亭》的蓝本。
相关景点
沈园
《牡丹亭》中的主要景点是牡丹亭,关于剧中的牡丹亭在何处,历来考据学家们争论不休。一说《牡丹亭》是
汤显祖在南京当官时构思创作的,南京玄武湖在历史上有一座牡丹园,即“沈园”,位于湖东孤凄埂上,“沈园”的主人是元末明初的沈富,即沈万三。
江西大余
另一说在江西南昌大余县东部东山之麓、章水之滨的牡丹亭公园,是汤显祖《牡丹亭》的故事发源地。该景区曾是南安府后花园,当地政府于1987年重建牡丹亭公园,再现了《牡丹亭》中的人文和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