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
唯物主义(
德语:Dialektischer Materialismus)是
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前人哲学,特别是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
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创立的无产阶级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创立于19世纪中期,是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
马克思于1845年完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1847年的《
哲学的贫困》、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正式问世。1867年开始出版的《资本论》通过研究
政治经济学,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的《
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得到运用和发展的著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发展的;主体具有能动性,但主体的能动性不能脱离客观的物质基础;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包括对立面的统一和冲突的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
唯物主义的诞生在哲学领域引起一场深刻的革命变革,改变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式。它指出哲学不仅仅要正确地解释世界,更要指导人们去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指路明灯,为革命提供了哲学基础,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积极地指导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词源与定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对世界的解释,既是唯物主义,又是辩证的历史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在著作中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一词,这一术语最早是由
德国哲学家
约瑟夫·狄慈根在1886年发表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一文中提出的,他用这一术语表示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恩格斯在1883年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进一步解释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内涵。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之父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在1891年发表的《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一文中正式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赞同普列汉诺夫的定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约瑟夫·斯大林也进一步阐明并定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1938年出版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斯大林明确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
世界观”。瞿秋白(1899-1935)作为
中原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传播的重要人物,翻译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著述,可以说是中国讲解辩证
唯物主义的第一人,他最早将“dialectical materialism”翻译为“互辩法唯物论”,或者说是唯物主义的辨证观。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理论,既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包含了人的实践,又揭示了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思想。
诞生背景
19世纪上半叶的
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机器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到巩固,但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也逐渐凸显。随着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开始周期性地频繁发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迫使无产阶级展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此期间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世纪30-40年代
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布工人起义。无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自然科学也得到了发展,以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为代表的三大重大自然科学发现,说明各物质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日益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的本性,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溯源流变
溯源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
自然哲学的伊奥尼亚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泰勒斯最早提出“万物是水”,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在泰勒斯之后提出火本原,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变化是永恒的、有规律的,火的内在本原是
逻各斯,万物根逻各斯生成。元素派的哲学家处于居间的立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恩培多克勒提出世界是由水、土、火、气四种不变的元素加上两种力量——爱与恨组成的,不同量的四元素可以借助两种力量彼此结合,创造出不同的物体。这一学派的另一位哲学家
阿那克萨戈拉提出
种子说,世界有两个本原——无限的实体(种子)和理智(努斯)。
原子论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为世界只存在一种始基,即不可分割的原子,它们在虚空中运动,万物的生成是由于原子的结合,灭亡是由于它们的分离。早期希腊哲学探讨世界的本原,各派哲学家提出的水本原、火本原、原子论、四元素说等理论中已经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萌芽,辩证唯物主义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
流变
古希腊哲学逐渐瓦解,一直到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消亡,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唯物主义才终于复兴。近代唯物主义的发源者是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他提出科学的实验方法与归纳方法,从感觉经验出发,通过理性归纳,从而获得一般性、真理性的知识。培根的唯物主义思想经过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以及约翰·洛克(1632-1704)等人的系统发展,在十七十八世纪形成了
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唯物主义是一种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感觉主义,它把肉体感受视为人的本质,强调人的受动性,否认人的任何选择自由,把事物看作是孤立静止、僵化和永恒不变的东西,最后走上了形而上学的道路,并具有神学
唯心主义的倾向。
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的一面,把能动的自我意识视为人的本质,思维把握存在。黑格尔哲学的出现, 把哲学从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其
辩证法指出世界是一个永恒运动、变化、转换和发展的过程。黑格尔哲学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解释为具有历史性的过程,肯定矛盾存在的必然性,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矛盾的对立以及克服是实现新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但黑格尔的历史辩证运动的主体是思维或绝对精神,而不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所以这种辩证运动只是虚幻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现实对立问题。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将
唯物主义重新拾起,他认为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不是形式的、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这种统一在现实的人身上得到实现。但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只是一种抽象的人,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一种共同性,这种以抽象的人为基础所实现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统一。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即能量守恒和转化、细胞学说以及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克服近代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由
唯心主义向
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
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对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
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开始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写于1845年春,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及其唯物主义思想。在其中,
卡尔·马克思阐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对立的思想根源,以此打开世界观的
本体论境遇;在确认了实践之建构
感性世界的前提下,转向真理问题;指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只是看到了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没能看到其根源;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非历史的观点;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847年《
哲学的贫困》的出版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正式问世。
卡尔·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著作,但在他的著作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得到广泛运用和体现。1867年在汉堡出版的第一卷《资本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在
政治经济学领域得到运用的重要范例。这部著作讲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观点和
社会主义观点,对现存社会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对杜林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科学的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激化,社会发生剧烈动荡,
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新课题。列宁通过分析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的各种矛盾,批判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指出克服危机的途径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去代替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中,列宁批判马赫主义的绝对本质与相对表象关系的辩证思想,将
辩证法思想引入认识论范畴,提出“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列宁还考察马赫主义对宗教的关系问题,扩大为阐述哲学的党性问题,进而澄清哲学史上的派别之争。列宁把辩证唯物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的在《
矛盾论》和《
实践论》中,着重阐述和发挥了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要灵活运用辩证法,同具体的实践结合。各国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结合本国的具体实践总结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对传播和发展辩证
唯物主义都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和贡献。
基本内容
辩证的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物质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物质存在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运动有其自身规律。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社会历史领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唯物的辩证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及其规律
普遍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点。物质世界中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这种发展是动态的、永恒的,是从低级到高级的正向质变。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在肯定自身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它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事物
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
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部分,亦称全局与局部。整体在量上是一,部分在量上是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在于他们双方的互相对立和互相依存。互相对立,也就是互相排斥,整体不是部分,部分不是整体。某物不是整体就是部分,不是一就是多,反之亦然。互相依存,也就是互为存在的条件。整体部分为存在条件,整体是部分合成的整体,部分是整体分成的部分,整体与部分逻辑上是互相蕴含的。对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体与部分的互相包涵。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整体的基本因素。第二整体与部分的互相转化。一个整体对包含着它的更大的整体来说,就是部分,一个部分对它的组成部分来说,则是整体。第三,整体不一定等于部分之和,整体与部分之和是否相等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整体与部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一对重要的逻辑范畴,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综合和分析的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既然一个整体,由于内部要素的合成组织可以发挥出比各要素功能之和更大的功能,那么人们在实践中就应当力求整体的最优化,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强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互相推动。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从属于整体,因此人们要在一切活动当中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
个别与一般
个别与一般是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的。个性及个别的东西的属性,其中不仅有它所具有的属性,也有它与同类个体所共有的属性,个性包含了共性,个性离不开共性,同样共性也包含了个性。个别与一般这对范畴,反映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成为人们的思维规律,运用这一思维模式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个别与一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不能设想任何两个事物是绝对的不同,或者绝对相同。第二,个别与一般都是抽象概念。一个事物的个性与共性究竟是什么,需要以事实材料为依据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三,对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的认识都不能简单化,个性与共性之间、共性与共性之间也是具有区别的。个别与一般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识不能停留在对个别东西的认识上,应当从事物的个性中寻求共性,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需要运用分析、归纳的逻辑方法,运用综合、演绎的逻辑方法形成系统的普遍性认识。人们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是在实践基础上,经过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多次反复才实现的。
相对与绝对
相对与绝对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的。它们也是互相包含的。相对的东西包含绝对的东西,绝对的东西包含相对的东西,绝对的东西是由无数相对的东西构成的,相对的东西包含绝对性或绝对的因素。割裂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以绝对来排斥相对的观点,就是
绝对主义;以相对来排斥绝对的观点,就是
相对主义。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与绝对两个方面,因此人们在认识任何事物的时候都要善于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互相制约之中,每一种现象都是由另一些现象引起的,它自己也必然要引起另外一些现象。事物现象之间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原因与结果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同时它们又有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一面。因果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对立面的统一,结果依存于原因,原因也依存于结果。原因与结果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在开始探索一种现象的原因时,必须搞清楚原因引起结果的机制。在实践中根据某种因果关系用原因引起一定效果,不能只看见原因的作用,还必须看到结果对原因的反作用。因果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在探索原因与预测效果时必须探索各式各样的原因或预测各式各样的效果并加以区别。
偶然与必然
偶然与必然指事物存在的状态或发展的趋势。说某物有
偶然性意指它是这样也可以不是这样,或将是这样也可以将不是这样;说某物有必然性意指它在某种条件下一定这样,而且不会那样。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发展中两种对立的趋势,但二者又是同一的、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它们在逻辑上相互蕴含,没有偶然性就无所谓必然性。在事实上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任何实际存在的事物是纯粹必然或纯粹偶然的。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根本要求之一。把规律区分为
动力学规律和几率统计规律是正确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人类社会领域除了具有与在自然界一样的共同的关系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必然性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来开辟道路的。在社会领域应当把必然与偶然这对范畴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形式与内容
形式与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两个方面,事物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及其运动,也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形式与内容有多层含义,可归纳为以下三层:1、形式和内容表示外壳或外形和内核。在这层含义上形式与内容是可以分开存在的。2、形式和内容表示物种与质量、模型与材料。3、形式是内容的外部表现,内容是形式的内部根基、依据和实质。任何事物或现象总有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事物总是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统一体。形式与内容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形式是内容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因而也是内容的外部表现,内容则是形式的深层根基和实质,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形式与内容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这种相互作用构成形式与内容的辩证运动。
现象与本质
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即一类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类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因此它是普遍性。现象是本质的具体表现,即该事物的各种个性、特殊性。人的感觉器官所直接接触到的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人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可以直接认识,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现象和本质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现象与本质的相互转化,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在客观事物的联系发展中,现象转化为本质,本质又转化为现象,因而在人的认识中也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本质,同一本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又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因此在研究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关系时,不仅要把现象和本质区别开来,而且要把真相和假象以及假象的错觉等等区别开来。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的可以用数量或形状表示的规定性。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态或两种状态。量变即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较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即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量变可引起质变,质变可以引起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其实在的过程。因此了解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把握了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要正确把握对立统一规律,首先需要正确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辩证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互相对立的方面之间又斗争又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斗争性及
矛盾双方到对立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及矛盾双方的统一属性,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便构成了辩证矛盾的运动过程。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结合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
第二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即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性质,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不同的矛盾及其斗争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类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斗争性的表现形式也会不同。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能分离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与其自身的统一,因此同一性必定为斗争性所制约。辩证的对立是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对立。同一性制约着矛盾斗争的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要在同一种把握对立。事物内部矛盾者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双方力量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中,
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便引起双方地位的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能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能够互相利用对自身有利的因素。矛盾双方的内在统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质变的过程当中在于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它表明,任何肯定自身存在的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否定的方面,由于这一否定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是,使事物转换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到新的肯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在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在否定之否定阶段才达到了对立的统一,实现了对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辩证综合。否定之否定所实现的辩证综合是事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实现的自我综合,这一综合过程必须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当事物肯定因素占据主导方面时,矛盾处于肯定阶段;矛盾进一步展开,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于是事物发生质变;否定之否定阶段即克服了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片面性,又保留了这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因此它是整个发展过程的综合。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个否定接着一个否定的过程,不是一种
直线式发展,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折前进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与特征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
卡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中人与世界的统一是通过人对世界的能动反应而实现的,反映是人对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是人与世界统一性的一个基本环节。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性地位或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认识世界,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实践来解决,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通过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提供了认识及其发展的可能性。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提供动力和物质条件,为认识创造可能,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充分地掌握这一对象的十分丰富的多方面的现象,而这也只有实践才能解决。要认识某一事物的结构性质,就必须进行科学实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要在实践中实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要检验和判定某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即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有一个客观的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只能是实践。认识是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服务,并接受
实践检验的。这是
卡尔·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根本观点。
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产物──人类。人类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中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们通过认识世界从而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又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把科学向前推进。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的过程,它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人们对世界的把握逐渐上升。
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的一致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是认识的规律,也是思维辩证发展的规律。
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三者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领域的理论,它在认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反映客观辩证法。而认识既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又是通过一系列逻辑思维的抽象过程进行的,即通过概念的矛盾运动进行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就是概念的矛盾运动。因此,逻辑学同时又是辩证法。
相关概念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materialism)是与
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其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以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第一性为理论基础,由此建立关于世界的学说。
朴素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naive materialism),也叫自发的唯物主义,是一种认为世界起源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学说,一般指古代唯物主义。中国古代就有“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分别是水、气、火或原子。古印度的察婆伽派则认为万物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不是由神创造的,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试图从物质的发展交化过程中来说明万物的产生,具有了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恩格斯指出,朴素
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它在白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自然辩证法》,《mksegs全集》第20卷,第525页)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往往结合在一起,如中国的五行学说中强调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联系。朴素唯物主义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对世界的解释是从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经验直接出发的一种猜测,近代自然科学和
资本主义产生后,朴素唯物主义就为机械的、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所取代。
朴素
唯物主义的思想虽然在实质上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三个主要阶毁中的第一个阶段,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对唯物主义后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和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它还带有感性的、直观的性质,还缺乏科学的论证,而在说明社会历史现象时还是
唯心主义的。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三个主要阶毁中的第二个阶段,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
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因而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与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点是,都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认为物质决定了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主要代表人物有17世纪
英国的唯物主义者:培根、
托马斯·霍布斯、
约翰·洛克;18世纪
法国的唯物主义者:
朱利安·奥弗雷·拉·美特利、
克洛德·爱尔维修、
德尼·狄德罗、
霍尔巴赫;19世纪
德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近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亦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历史
唯心主义相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可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是彻底的感觉论和机械论的观点。
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哲学史上的积极成果,结合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
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的唯物辩证法,于1842-1845年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论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法
辩证法(dialec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指谈论、辩论,也被称为辩证的方法。古希腊哲学家
埃利亚的芝诺(约公元前490——约
公元前425年)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
悖论,包括“二分法”、“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运动场”四个难题,指出思想发展中的矛盾性,带有思想
辩证法的性质。
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看作是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辩证是获得真理的过程。
柏拉图强调思维的对立同一,把辩证法看作是最高的知识。
中世纪的辩证法是
经院哲学的方法。近代
伊曼努尔·康德把辩证法看作是理性自身包含的矛盾,即“纯粹理性之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
约翰·费希特提出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形式。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提出
历史辩证法,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诸多辩证法范畴。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强调历史是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他们把
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自觉反映,指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论证了辩证法的规律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不是来自主观精神或绝对观念。
唯心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idealist dialectics)建立在
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学说。该谁说的特点是在把客观物质世界归结为精神的基础上,论证精神、概念的辩证运动和发展。早期的唯心辩证法代表是
柏拉图,他从理念出发,宣称“自己运动的东西乃是一切运动的源泉”。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
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伊曼努尔·康德作为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提出理性思维的二律背反。
约翰·费希特提出“自我”和“非我”,认为自我和非我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其基本思想是研究事物自身的存在和运动,把事物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中。世界是一个过程,世界的本质是“绝对观念”,矛盾是一切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通常按照查利鲍斯的三重方式将其划分为三个辩证发展阶段:正题,引起其反应;反题,与正题相矛盾或否定;合题,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综合解决。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否定阶段,通过对有缺陷的立场的扬弃从而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洞见。恩格斯评价:“
辩证法在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半运动形式。”唯心辩证法有时候特指黑格尔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理论。它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结合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创立唯物主义辩证法。它是辩证法发展史上的高级形态,其研究对象是存在和思维运动及其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决定主观世界的发展规律,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相关人物
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
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
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1848年)(和恩格斯合写)、《资本论》(1867年 、1885年、1894年)(后两卷由恩格斯整理)等。马克思主义学说被概括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本质上是工人阶级的
世界观,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为卡尔·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经济支持,与马克思共同创立辩证唯物主义。他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
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
国际工人联合会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反杜林论》等。
狄慈根
约瑟夫·狄慈根(Joseph Dietgen,1828年12月9日—1888年4月15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哲学家,独立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若干原理;职业是制革工人,
德国1848年革命的参加者(1848年—1849年),1852年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
国际工人联合会会员,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代表。主要作品有《人脑活动的本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哲学的成就》等。狄慈根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中第一次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概念,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人。
普列汉诺夫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1856年12月11日—1918年5月30日 ),
俄罗斯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的活动家和理论家,是最早在俄国和
欧洲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他的政治立场变化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民粹主义时期(1876-1883)、马克思主义时期(1883-1903)、孟什维主义时期(1903-1914)和社会
沙文主义时期(1914-1918 )。1883年,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建立劳动解放社,翻译出版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其哲学著作有《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唯物主义史论丛》《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普列汉诺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性质,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国
乌里扬诺夫斯克人(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曾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1887年8月进入
喀山联邦大学法律系学习。1891年从
圣彼得堡大学毕业。1892年开始组织
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1895年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0年12月创办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报纸《
火星报》。
1912年1月将
孟什维克驱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让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
布尔什维克党坚持无产阶级
国际主义。1917年11月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推翻资产阶级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8―1920年,领导全国人民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阶级的叛乱。国内战争结束后领导全党把工作重点移到组织
社会主义建设方面。1924年1月21日在戈尔基村因
中风逝世,享年54岁。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伟大实践。
列宁主义作为
马克思主义在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著述收录进《列宁全集》。
列宁在深入研究古希腊和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以及内在体认和领悟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的基础上,在《
哲学笔记》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核心的重大命题,并从“为什么”即这一命题的内在理由与根据和“是什么”即这一学说的具体内容两个维度作出系统“发挥”,从而历史性地实现了唯物辩证法史上的重大突破。列宁丰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有力回击了当时各种曲解唯物辩证法的错误思潮,为中国共产党人矛盾观的形成提供思想资源。
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英语: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格鲁吉亚人,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大元帅,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1924年—1953年)。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曾协助列宁领导
十月革命。1922年4月,在联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
约瑟夫·斯大林逐步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1941年兼任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1953年3月5日因
脑出血病逝于
莫斯科,享年74岁。著有《斯大林全集》。
斯大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
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
乌克兰大饥荒和哈萨克大饥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
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
轴心国,取得了
苏德战争的胜利。他树立个人崇拜,纵容李森科主义,发动“大清洗”运动。
约瑟夫·斯大林的哲学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是对
卡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推进。斯大林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把
辩证法规定为四个特征,明确指出“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实在内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实践中践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生于
湘潭市韶山冲,幼年入私塾读书,曾务农,1918年毕业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
安源区等地工人运动。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
中国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主编《
政治周报》。1925年
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
湖南省、
江西省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
井冈山市,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5月,写《
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贵州省召开扩大会议(即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936年12月,写《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
实践论》和《
矛盾论》。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
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
重庆市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66年,由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奠基人,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并创建了新中国,建设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在与错误思想斗争中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丰富和发展了毛 泽东思想,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创造新文化,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厚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基;积极支持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运动,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产生巨大影响,社会主义中国为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努力奋斗;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确立了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的一系列重要原则,成为后人沿着正确方向、道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遵循。
相关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的早期阶段,其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手稿》辩证地吸收了
英国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
德国哲学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理论成果,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等理论,深化了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是德国思想家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于1843年~1845年定居
巴黎期间所作的摘抄笔记,是一部未完成的经济学哲学作品,又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巴黎手稿》。
1843年马克思抵达
巴黎,在巴黎期间接触了大量社会主义思想,近距离感受了现实的工人运动。他认识到市民社会的决定性因素与经济密切相关,1843年10月,马克思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广泛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之中,先后仔细阅读了包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让·萨伊、
詹姆斯·穆勒、弗·斯卡尔培克等在内的15位古典经济学家的19部经济学著作,写下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批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笔记本I、笔记本II与笔记本III。在序言中,
卡尔·马克思简单解释了手稿的创作动机与理论来源:为了对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法哲学与国家学说进行批判。在笔记本I 中,马克思摘录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等古典经济学著作中关于工资、利润和工资的论述。笔记本II只有最后4页保留了下来,前面的39页都散失了。目前有学者根据笔记本I 与笔记本III的内容推测,笔记本II主要是在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运动中,阐述
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剖析私有财产下的种种关系。笔记本III主要是对前文的补充与一些逻辑零散的思考。《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批判中,揭示了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阐明了只有消灭私有财产、扬弃异化劳动,才能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才能实现
共产主义。
《手稿》意味着马克思完成了从青年黑格尔派向全新世界观点转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最终产生,为《
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做了理论上的准备。《手稿》的发表在西中西方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为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朗兹胡特评价:“《手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
比利时裔
苏联学者德曼:“《手稿》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进程和全部含义具有决定的意义。”
法国传记作家科尔纽: “《手稿》包含着作为
共产主义的科学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次阐发,因而标志着
卡尔·马克思思想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分析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他的实践观思想,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历史观,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决裂。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不同点,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
卡尔·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一部手稿,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哲学体系的批判,包含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提纲》和《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19世纪40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出现了危机,工人阶级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观察工人阶级工作生活状况,在思想上导向
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彻底的、革命的思想和信仰。据
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1965年考证,《提纲》写于青年
卡尔·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间的过渡和转变时期,马克思逐渐认识到旧哲学包括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开始以批判和论战的方式进行哲学的综合,提出新的
世界观。《提纲》第一到第三条具有总论性质,指出包括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致命缺陷。《提纲》第四条主要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提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消灭宗教的世俗基础。第五条是对费尔巴哈直观概念的批判。第六条和第七条提出费尔巴哈是从抽象的层面来理解人的本质,把人作为固定独立宗教情感的抽象孤立的对应物,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性。第八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第九条和第十条指出了直观
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局限性。第十一条再次阐明了新哲学根本的特性是实践性,认为哲学理论的革命不能代替社会政治的革命实践。
卡尔·马克思在《提纲》中阐明以下几个观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世界。5、改造世界是哲学的根本任务。
《提纲》展现了新哲学和新
世界观的天才萌芽,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起源,和《德意志
意识形态》一起被学界公认为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对于今天人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德国思想家恩格斯评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资本论》
《资本论》,原名《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德语: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是由
卡尔·马克思著作、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编辑的一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基础理论文本。第一卷初版于1867年。这部作品对
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对日后社会科学和
人文科学概论的诸多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固有矛盾愈发明显地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反对
资产阶级,他们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呈现复杂化的趋势。马克思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开始着手研究
政治经济学。为了写作《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2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到英国博物馆去看书,查阅资料。1857年到1858年,资本论第一稿《政治
经济学批判大纲》完成。1859年,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是资本论的第二稿,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这部分后来被变成《
剩余价值理论》。1863年8月至1865年底,写了资本论的第三稿。
1867年9月,他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
资本主义的一般基础(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的秘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因而从根本的层次上阐明了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问题。《资本论》第二卷于1885年出版,题为“资本的流通过程”,分为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三个部分,既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又研究了作为再生产过程媒介的流通过程。这一卷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资本论》第三卷于1894年出版,是对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分析。揭示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转化、各类资本之间的转化等,对货币、生产关系等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诠释,对资本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进行了考察。
历史唯物和辩证法是《资本论》中最基本的方法,决定了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资本论》阐发的原理是现代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对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生态经济学、收入分配等理论都有重要影响。《资本论》不仅是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武器。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对于任何试图理解18世纪以来横扫整个世界的大规模变迁的人来说,
卡尔·马克思有关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仍然是一个必要的核心。”
牛津大学乔纳森·沃尔夫教授:“正是马克思,而且首要的是马克思,仍然为人们提供批判现存社会的最锐利的武器。”
《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这一著作建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得以体现和运用的著作。
《反杜林论》(全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Herr Eugen Dühring's Revolution in Science》)是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作的
马克思主义著作,首次出版于1878年。通过批判杜林的错误观点,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面的阐述。全书分为引论、哲学编、
政治经济学编、
社会主义编,共计3编29章。
德国在1871年实现统一后,
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阶级斗争日益加剧。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对阶级斗争,主张调和阶级矛盾。他们构造种种"体系",冒充最新的科学来同马克思主义对抗。当时
柏林洪堡大学的讲师E.杜林(1833~1921),就是这些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1875年前后,他以社会主义"改革家"的面貌出现,著书立说,扬言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变革",露骨地攻击
马克思主义。由于杜林的错误理论是打着“社会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并以“科学”的伪装出现,因此在
德国党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学说,使德国工人运动健康地发展,恩格斯撰写了《
反杜林论》,全面、彻底地批判了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该文系统地批判了杜林的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暴力的正确看法,论证了军事与经济、军事与政治、战争与革命的关系,阐明了军队本身及其战略战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分析了社会革命对于作战方法变革的影响,以及兵士群众和统帅在这种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序言主要有三版,是说明《反杜林论》一书出版的历史背景。引论部分设有两章,其中心思想是阐述
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在哲学编中,恩格斯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自然哲学,批判了杜林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在政治经济学编中,恩格斯全面介绍《资本论》中的主要研究观点,包括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的学说,批判杜林庸俗经济学观点和
唯心主义的暴力论;在社会主义编中,恩格斯全面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批判了杜林的以历史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所谓社会主义。《
反杜林论》提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政治暴力,而是经济条件。经济对军队的发展、作战方法的演变、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的进步给作战方式带来的变革是不以战场指挥官的意志为转移的。
《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无产阶级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基本理论原则,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反杜林论》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特点,以及它与
形而上学思想的差异所在,提出的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规律的正确认识,直至今天依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指引。
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
卡尔·马克思、
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与
辩证法的统一,以及"联系、发展、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四个基本特征的辩证法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和评价。
《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1938年在斯大林亲自参与指导下,苏共中央编写和出版的《联共(布)党简明教程》中的第四章第二节,后来有出版过单行本。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也伴随着一些矛盾激化,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正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先后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党内
约瑟夫·斯大林开始了大肃反运动,政治领域斗争也延伸到思想领域。1929年苏联初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但当时苏联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理论素养还不高,为了向人民群众普及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斯大林主持编写了《联共(布)党简明教程》并亲自撰写其中第四章第二节。斯大林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阅读过大量的
革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在20年代中到30年代初,
苏联学哲学界对机械论和德波零派开始了强烈的批判,在此期间发表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大多都是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
约瑟夫·斯大林在这一时期写《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离不开这一哲学背景。
《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论述顺序上先讲辩证法,后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开篇就给辩证唯物主义下了定义,提出事物普遍联系、不断发展、量变
质变、对立面的斗争等观点,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做了说明:“辩证法把自然界现象看作是永恒地运动着变化着的现象,把自然界的发展看作是自然界中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看作是自然界中对立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
约瑟夫·斯大林表述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知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是《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斯大林首先给历史唯物主义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全面论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条件和社会精神生活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具体的概括和说明,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生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来源,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传播、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也存在一些理论的缺陷。
约瑟夫·斯大林把具有普遍联系的事物简单化为机械对立的两极,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为
苏联政治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导致苏联长期存在过度集权,个人崇拜等弊端。斯大林忽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斯大林的
教条主义压制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造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对于之后
苏联解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块整钢”的重要命题。《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创作的哲学著作,1932年于
莫斯科首次出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流行着主观唯心主义的新变种“经验批判主义”,又称“马赫主义”。它很快被
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用来“补充”和“修正”
马克思主义。在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之后的
彼得·斯托雷平时期,反动势力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活动都十分猖,
唯心主义和宗教也泛滥起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一部分人,也加入了唯心主义的行列。他们歪曲自然科学新发现的哲学意义,吹嘘马赫主义是现代科学的哲学,妄图用马赫主义“修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了“消化”革命经验和从哲学上总结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列宁写了这一著作。
全书由两版序言、代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论部分组成。两版序言说明了写作该书的原因和目的。在代绪论中,列宁考察了贝克莱、
大卫·休谟、
恩斯特·马赫、
波格丹诺夫在哲学上的关系,揭露了
俄罗斯修正主义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来源。前三章,列宁从
哲学的两个方面,揭示了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对立,揭露了经验批判主义的
理论渊源和思想本质,说明了用新的术语和诡辩掩饰起来的马赫主义在认识论上的错误。第四章主要从哲学史的角度分析了马赫主义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确定了经验批判主义在现代其他哲学流派中的地位,指出它是从康德开始,从右的方面批判康德主义,逐步走向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
大卫·休谟的
不可知论。第五章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自然科学革命引发的哲学斗争,揭露马赫主义与物理学唯心主义的真实联系。分析了物理学
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揭示了马赫主义标榜自己是“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的实质。第六章考察马赫主义的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揭露马赫主义反动的阶级实质。指出
俄罗斯马赫主义企图把马赫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是徒劳的,
马克思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对立是哲学上的党派斗争。结论部分是对全书的总结。
列宁在该著作中的主要观点有:揭露经验批判主义的理论基础,指出俄国修正主义哲学与历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一脉相承;提出哲学上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批判马赫主义的中立论,提出哲学的党性原则;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块整钢”的重要命题。《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有力地批判了马赫主义这一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实证论思潮的典型代表,粉碎了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为
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它是代表列宁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
矛盾观点与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论》《矛盾论》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学说,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澄清。《实践论》《矛盾论》也是毛泽东两篇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深刻阐明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矛盾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之作。
《实践论》《矛盾论》写于 1937 年夏,此时中国革命正处在土地革命时期向抗日战争时期的过渡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关系缓和实现第二次合作。面对这样一个特殊政治时期,非常迫切地需要从哲学上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统一全 党思想,破除“左”倾思想残余,使全党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两论”写于1937年7、8月间,此时中央中央在
陕北地区站稳了脚跟,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毛泽东有大量时间进行研究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此时也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的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面对新的革命形势,社会上有人大肆宣扬“亡国论”,党内还有部分人简单教条的把
苏联经验套用到中国革命中,中国革命该怎么走、前途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急需弄明白的问题,有必要较快地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使全党同志及广大群众尽快看清革命的发展形势,把更多的力量汇集到革命的统一战线上来。
《
实践论》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通过系统全面的阐述,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现实问题,彻底批判了
教条主义思想的严重错误,为统一思想认识、解决革命问题、正确对待真理等问题作了哲学层面的指导,有力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第一,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二, 阐述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毛泽东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相反,人的认识 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的两次飞跃构成了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第三,真理的发展规律。在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中,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真理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出了一定的界限它就会成为谬论;真理又是绝对的,它的标准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 一。第四,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毛泽东在《
实践论》中论证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之后,并没有轻率地下认识过程终结的结论。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到了比较高一级的程度。
《
矛盾论》紧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文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篇重要哲学著作, 第一,两种宇宙观。
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者的伟大思想武器,主张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内因决定外因。由此得出,中国革命的胜败是由内因决定的,中国革命的两次胜利都是因为在党内清算了主观主义的思想错误,坚持了
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宇宙观。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毛泽东指出,矛盾及对立统一,存在于
宇宙的发展过程以及宇宙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 事物的特殊本质,对于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实际、解决革命问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第三,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第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第五,对抗在矛盾中的作用。
“两论”不是纯粹的哲学研究,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中原地区革命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先进中国人迫切想解决的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有力批判了党内“左”的思想及其错误根源,科学论证了中国革命要发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两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重要的中国化的
卡尔·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发展的未来,对今天坚持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
《社会学大纲》探讨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等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
中原地区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文本。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出版于1937年,它从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
政治学等方面构建起
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意识形态理论,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在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任教授时所作,由五篇组成,分别是:唯物辩证法;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李达的历史唯物主义。李达明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认为历史唯物论是以社会现象为对象,运用唯物辩证法得出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李达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对象,指出生产力生产关系,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法律、
意识形态等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批判机械论和历史论,批判
资产阶级社会学和历史哲学。李达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围绕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来源,追溯了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发展历程,理清了唯物论与观念论的根本区别和分歧,围绕概念和范畴系统剖析了物质、运动、时空、空间等基本概念和相关范畴。围绕认识论系统分析了认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意识感觉思维等之间的关系。围绕逻辑论重点剖析了判断、推理归纳与演绎的形式逻辑内涵。其思想中的经济基础部分,提出劳动理论、生产力理论以及生产关系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是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形式。李达对经济结构的发展演变做了论述分析,分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与经济体系,对阶级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进行了阐述。
《社会学大纲》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了理论贡献,对我党
意识形态理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社会学大纲》所建立的科学
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核心就在于建立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观念,建构起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为加强我党建设、加强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意识形态不是空中楼阁,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比较系统、准确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
唯心主义和
形而上学。
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我国第一本自主编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出版于1961年。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10月,中央书记处决定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编写任务交由中央文教小组的理论小组完成。理论小组通过部署后将任务进行分配,随后进入编写的实施阶段,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编写任务基本完成。在
艾思奇的主持下对书稿反复修改,最终在1961年11月由
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后销售一空。艾思奇主编的这本哲学教科书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全书共有十八章:绪论;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认识的辩证运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国家、革命;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题。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注重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立场、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本
教科书在我国
意识形态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既要承认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普及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要认清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这本教科书存在一定弊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编写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成为学术界的永恒课题。
相关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辩证
唯物主义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认为,马克思只提出过历史唯物主义,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
俞吾金教授在《被遮蔽的马克思》一文中指出,除了历史唯物主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没提出过其他任何哲学理论。第二种争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脱离实践的、一般的、抽象的唯物主义。周树智研究员指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为国家应该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新世界观来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针对以上的一些主要论证,以
黄楠森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从各方面对这些争论做了辨析,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能否直接等同于
教科书体系的争论,陶富源教授认为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不仅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有令人信服的经典文本依据,而且在苏教版教科书形成以前,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列宁等名载史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早已进行这一创造性的概括工作。
在《重新认识辩证唯物主义》中,
韩庆祥教授和
张艳涛教授指出,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中,辩证唯物主义首先是作为世界观前提肯定下来的,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具体的深刻的体现,就是强调
物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基础地位。在《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
英国学者
伊格尔顿通过驳斥西方流行的关于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批判,而且它所确立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在《从认识论辩证法到生命生成本体论辩证法——列斐伏尔\u003c辩证唯物主义\u003e研究》一文中,作者
刘怀玉、周泉通过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典文献——列斐伏尔的《辩证唯物主义》,系统阐发其独特性。在今天重读《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旧文”“个案”,旨在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一致地或者简单地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开启了多样的、深入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路径。
邬焜在《辩证唯物主义新形态——基于现代科学和信息哲学的新成果》一书中,考察历史上哲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进而探讨了辩证唯物主义新的时代特征。
影响
哲学
辩证
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展示了
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轨迹,从而为广大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给予了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政治
辩证
唯物主义作为开放式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指导思想,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体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辩证唯物主义从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上,帮助人们确立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社会成员在政治上的团结和统一,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从1917年
十月革命到1991年联盟解体,
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领域一度进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开拓。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
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在
卡尔·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评价
国际
苏联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
列夫·托洛茨基:“在所有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不是由从炸弹开始的党派所领导的,而是由从辩证唯物主义开始的党派领导的。”
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格奥尔格:“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而且,任何想要克服它或者“改善”它的企图已经而且必将只能导致肤浅化、平庸化和折衷主义”。
哲学家艾伦-伍德认为,作为
苏联官方哲学的形式,辩证唯物主义注定是肤浅的,因为“创造性或
批判性思维”在权威主义的环境中是不可能的。
列宁:“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实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中国
毛泽东:“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
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
艾思奇1937年在《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一文中曾描述说:“唯物辩证法风靡了全国,其力量之大,为二十二年来的哲学思潮史中所未有。学者都公认这是一切任何学问的基础,不论研究
社会学,
经济学,
考古学,或从事文艺理论者,都在这哲学基础中看见了新的曙光。”
孙道升:“新唯物论虽然“移植于中国”才二十多年,但“这派哲学,一入中国,马上就风靡全国,深入人心。他的感染力实在不小,就连二十四分的老顽固受了他的感染,马上就会变成老时髦。平心而论,西洋各派哲学在中国社会上的势力,要以此派为最大,别的是没有一派能够与它比臂的。”
李达:“历史唯物论如果没有辩证唯物论,它本身就不能成立;
辩证法如果没有历史唯物论,也不能成为统一的
世界观。”
邓小平:“我坚信,世界上赞成
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与发展的科学,是关于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科学。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关争议
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伦理的关系论争
在新康德主义中,伦理社会主义的出现对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激起第二国际内部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伦理的关系论证的直接原因。伦理社会主义者在赋予道德价值绝对崇高地位的前提下,主张社会主义是人类普遍价值的实现。在此基础上,他们质疑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必然性论战中的道德“空场”。新康的主义者通过从伦理角度界定
社会主义,试图用
伊曼努尔·康德伦理学代替或补充,在他们看来与价值无涉的
马克思主义,
第二国际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与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以
爱德华·伯恩斯坦为代表的矛盾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否定“观念的力量”,但观念的力量即“道德意识”的重要性在马恩的著作中表现出一些非常矛盾的说法。以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恰恰在于与伦理无关。以
卡尔·考茨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包含论”,明确拒斥调和马克思主义与康德伦理学,考茨基认为,康德伦理学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无法正确解释道德律之问题,在伦理学上陷入神秘主义。在此基础上,考茨基指出康德伦理学一再调和阶级矛盾的实质。在批判传统
伦理学的基础上,考茨基尝试建构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马克思主义伦理解释为从新唯物论发生的伦理观。考茨基既反对有康德伦理学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也反对马克思主义与伦理无关的价值中立论,而是主张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中,建构超越传统伦理学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卡尔·考茨基对唯物史观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新康德主义带来的冲击,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伦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
20世纪30年代,
苏联哲学家建立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苏联哲学家论述主要依据恩格斯的著作,对于马克思是否具有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这一问题,有一部分人持否认态度,他们认为马克思不可能关注与赞成辩证唯物主义。几十年来两种意见对立从未停止,但这种分歧是建立在对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误解之上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们找不到关于辩证
唯物主义这一思想的明确论述,但经过仔细梳理,可以确定他有这样的思想。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实践的重要性时指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作为世界本源的意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用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揭示了生命,马克思拥有作为世界本源的自然唯物主义物质观。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因此
辩证法思想也可以在马克思那里见到。唯物辩证法的
世界观在
卡尔·马克思那里是存在的,但他看重的是作为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就是以观念的形式再现事物有生命的运动发展过程,揭示具体事物的历史发展和他的发展中体现的具体规律,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强调物质本身具有能动性。因此马克思是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全部哲学思想的理论背景。
关联学科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英语:Political Economy)是经济学科的总名称,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政治经济学是以历史的生产关系或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即是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和再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学科。
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科学实事求是的实践家,他们聚集在经济学自由主义的最深刻的因而也是最成功的代表巴师夏的旗帜下。另一派是以经济学教授科学研究的人,他们追随约·斯·穆勒,辩证综合理论,维护社会稳定。德国人在经济学科学时期,也同在它的古典时期一样,始终是严谨的科学研究者。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政治经济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治经济学无法通过实验室进行试验,需要寻求科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学科工作方法是由唯物辩证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所合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方法。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规律的科学,为其他各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