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是
中原地区古代的地理称谓,主要有三种含义:一种是对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将古代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一种是用“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还有一种是指大九州,将全世界分为九州,中国是其中之一州。
九州最早起源于古代文献《
尚书·禹贡》,传说为
大禹所作,目的是用来标定九州地理物产;根据各地的水文、物产、人文特点等,将天下划为九州,以此为九州的来源。古代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尚书·禹贡》的记载:冀、兖、青、徐、扬、荆、 豫、梁、雍九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 、 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九州”作为具有中国人文地理特色的历史概念,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国家“大一统”观念的文化记忆,因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疆域以及政治观念的变化,历来对“九州”州名与区划聚讼纷纭。在这一过程中,“九州”从对中国地理的空间想象演化为后世行政区划的历史依据,不仅蕴含着华夏民族早期的地理观与共同体意识,更成为人们表达爱国情怀、期盼国家统一的精神载体。
起源
所谓“州”,《
说文解字》释为“水中可居曰州”。在上古先人的
世界观里,大陆是茫茫沧海中较大的海岛。传说,“九州”并非先天存在。
春秋时《左传》记载,
晋国大夫
魏绛曾引用作于
夏朝之前的《虞人之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
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意思是
大禹划定了九州的边界,修筑了九州的贡道,让生民鸟兽各得其所,将九州概念的确定归功于治水的圣王大禹。《
山海经·海内经》也说:“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无独有偶,既是
中原地区最为古老的地理志,也是最早详细论述九州的文献记录《
尚书·禹贡》,传说为大禹所作,用于标定九州地理物产。
“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主要有三种含义:
一种是对古代中国的区域划分,将古代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关于九州的说法,在流传下来的古籍记载中有几种说法:《
尚书·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在成书于
东周到
西汉的文献《
尔雅》中,九州又变成了
冀州、
河南省、
武威郡、荆州、
扬州市、
兖州、
徐州、
幽州、
营州。与《禹贡》版本相比,少了梁、青,多了幽、营。在《容成氏》所定的九州名称为“夹、涂、競、莒、藕、荆、阳、叙、且”。《周礼》按周制,称九州为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并三州。按《
尚书·尧典》的说法,虞舜在禹治水之后,又就禹指九州,分治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
此外,《
淮南子·地形训》将九州分为“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
冀州曰
中原地区,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此九州按八方与中央划分,以阴阳运行与季节变化为依据。《
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卬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此注与《
淮南子》九州划分方法相同,都是按八方加中央构成,至于州名和土 名的同与不同,有的是用字的不同,有的则可能是两者来源有区别。这个九州系统的九州位 置,与《周礼》中六个州和《
吕氏春秋》五个州按方位确定州的位置方法相似,《周礼》、《吕氏春秋》九州说在描述九州位置方面应借鉴了《淮南子》描述九州位置的方法。《淮南子》九州说,也应属于起源较早的一种说法。
一种是用“九州”泛指天下,全
中原地区,如《楚辞·离骚》的“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还有一种是指大九州,将全世界分为九州,中国是其中之一州。
战国阴阳家邹创认为中国叫赤县神州,九个像赤县神州那样大的州合成一个大州,周围有裨海环绕着;这样的大州又有九个,周围又有大瀛海环绕着。说:“此所谓八极。”在那里才有八个方面的终极之处。因此中国只是整个“大九州”中的八十一分之一。
划分依据
九州分野的最可能年代是在早期龙山文化时期,即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期间。而划分九州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是以族群的聚居分布(或文化差异)为依据,二是以重要的地理地标为依据。到了西周时,距最初划分九州的时间已过去了将近两千年。在这两千年间,由于频繁发生改朝换代和人群迁徙,分州而居的格局逐渐打破,九州最初的分界线也不再遵守甚至被人有意挪动,以至于后人只知有九州而不清楚它们的具体边界。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只知曾有九州,而九州之名、位置、边界等已经是众说纷纭了,由此而出现了诸多的九州之说。
《周礼.夏官.职方氏》与《逸周书职方解》中所提到的九州,是以
黄河为参照系,按东南、正南、
河南省、正东、
山西省、正西、东北、
河内、正北等方位规整地划分为九大区域而为九州,至于九州的边界也因为规整的划分而省略和模糊了。而在汉以后的《淮南子.地形训》《河图》《
河图括地象》等文献中,九州之名虽各有不同,但都是按“东南、正南、西南、正西、正中或中央、西北、正北、东北、正东”的规则划分九州的,因而九州边界也同样是省略和避而不谈的。
《吕氏春秋·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
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
兖州,卫也。东方为
青州市,齐也。泗上为
徐州市,鲁也。东南为
扬州市,越也。南方为
荆州市,楚也。西方为
武威郡,
秦也。北方为
幽州,燕也。”显然,《
吕氏春秋》之九州,几乎就是
战国初期九大势力的地域,这也是近代认为九州始于战国时期的灵感来源。由于各大势力的边界是在不断进退之中的,故《吕氏春秋》之九州的边界也只能因其经常变更而难以明确。
《尔雅.释地》曰:“两河间曰冀州,
河南省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
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
兖州,济东曰
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除了幽州和
营州两州的边界不明之外,其他七州的边界表述得还是相当明确的。
在所有现存的古文献中,唯有《
尚书·禹贡》之九州表述得最为详尽和明确:“
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
扬州市”,“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因而,历来谈起九州,多以《禹贡》九州为例。
《禹贡》九州简介
冀州
冀州是《禹贡》九州中首先提及的,冀州之名可能来源于
晋西南地区的古冀国。《
国语》中,
楚成王认为如果杀掉路过楚国的晋公子
晋文公的话,“冀州之土,其无令君乎?”表明后来晋灭冀国后,
冀州也成了
晋国的代名词。《
尚书·禹贡》中的冀州地跨今天的
山西省、
河北省,并包含了
河南省的一部分。
兖州
兖州之名得自
济河,即古济水。兖州主要包含了今日河南、河北的东部与
山东省西部地区。
黄河、济水及两河的众多支流以及雷夏泽组成了兖州水网。
青州
兖州的东北方,山东半岛北部的
泰山和海岸之间是青州。青州之名或许来自东方所赋的青色,原本属于东夷的一支——嵎夷故地,在九州划定之时也已经得到了经略。古代青州地处海岱之间,历代为都会之地和军事重镇,被誉为“三齐重镇,海岱都会”。
徐州
泰山以南至
淮河的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地区是徐州。
徐州之名应得自两周时兴盛于淮河流域的淮夷国家徐国。淮河、
沂河以及巨野泽组成了徐州水网,
蒙山、
羽山为徐州的主要山系。这里的土壤是肥沃细密的红色土壤,土壤肥力为第二等“上中”,贡赋第五等“中中”,出产的贡物主要是鸟羽、桐木、磬石等用于乐舞祭祀的物产,以及珍珠、
干鱼和丝绸。这些贡物经过淮河、
泗河即可进入
黄河水道,进贡中原。
扬州
扬州北界为淮河,东界为大海,其西是
荆州。《
尚书·禹贡》并没有划出扬州的南界,可能当时的人们尚未向南继续探索。扬州之名可能来自
商周当地的土著“扬越”人。扬州大致包含今天的
江苏省、安徽、
江西省、
浙江省等多省土地。
荆州
荆州区得名于荆山。荆山、衡山是荆州的北界,
长江、
汉江及其支流和
云梦泽组成了密布荆州的水网。“荆”在《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楚木也”,也就是说,“荆”和“楚”实际上是同义字,而后来兴起于荆山的楚国人也常常被称为“荆人”。楚国初期的疆域也大约与古荆州重合,由此来看,荆州的得名除了荆山之外,也应当有荆楚的影响在内。荆州亦属于
刘彻划分的“十三州”之一,地处交通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诸多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大都发生在此。
豫州
荆山和
黄河之间的
中原地区隶属豫州。豫州,为何得名,历史上说法很多。成书于
东汉的《
释名》说:“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这一说法较为牵强。这里是天下之中,当年
周公选择这里建都就是因为这里“四方入贡道里均”,
伊河、
南洛河、
瀍河、
涧河、黄河及荥泽、
菏泽市、孟诸泽构成了豫州的水系支架。这里土地属第四等,较为肥沃,贡赋主要是生漆、纺织物,通过黄河运送。
梁州
四川盆地之内为梁州,
沱江、
潜江市、
岷江、沔水、
白龙江组成了水网。这里的土壤为肥力较低的青黑土,贡物也较下等,主要贡献贵金属和皮毛,贡物抵达中原要先运送到梁州之外的
渭河和
黄河才行。之所以得名梁州,学者认为可能和
秦岭有关。在汉代,梁州之地被划入
益州,这个古老的名字逐渐不再被使用,反而是益州的新名字被人们长期沿用下来。
雍州
雍州因雍山、雍水得名,主体是
关中地区,以及
甘肃省、
青海省的一部分。
黑河、弱水、
泾水、渭河、
漆水河、
湋水、丰水、黄河、猪野泽组成了雍州水系。这里处于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极为肥沃,是九州中的第一等。贡物则只有
绿松石和织物,通过黄河便可运送到
中原地区。
后世演变
古人把华夏分成九个部分的认识,是来自古人的方位观,即以正方的“九宫格”认识地理,天下分为 东、西、南、北、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九个地域,并无从俯瞰视角对各州地理方位的标注。相较于《
尚书·禹贡》 的原始版本,《周礼》《
吕氏春秋》《
淮南子》这几部都多出了对各州具体方位的标注,反映了先秦人地理知识的探索和积累,以及正正方方的天下观的形成。
战国时期,对分天下为九州的想象达到顶峰,
屈原在诗赋中多次提及“九州”,甚至在《天问》中发出了是谁排出了当时人看到的九州(“九州安错”)的疑问。以
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更是创造了“大九州”学说,即
东周人所见的山河海陆不过是全宇宙的一部分,
大禹的九州是更大的九州之一,在海外还有广阔的天地。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九州”理论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认为其是蛊惑人心,尤其是将“大九州”学说代表的对《
尚书·禹贡》中九州以外的地理的探索与不恰当的政治野心联系起来,试图证明这与
秦朝灭亡有关。到了
东汉,儒家学说成为汉廷取士的标准,阴阳家的思想中不利于统治阶层稳固地位的内容尽数被摒弃,“大九州”语境下的九州基本无人再用,偶有提起也不是严肃的地理概念。直到宋代以后,航海家们前往海外,才有人意识到
邹衍之说确有可取之处,
张翥在为
汪大渊《
岛夷志略》所作之序中,开宗明义为邹衍正名。晚清时,
薛福成总结人们忽视了邹衍“大九州”说的意义,算是为邹衍翻了案。
虽然《
尚书·禹贡》提到分天下为九州,但历代真正实行九州制度寥寥无几。
秦朝按
秦国旧制设置郡县,汉初亦沿袭秦制,并无州制。
刘彻初置十三刺史部,是为了实施监察制度,刺史部也与传统州域并不重合,只是后来约定俗成才叫作十三州刺史部,遂有“十三州”之讹称。 真正以州为行政单位划分
中原地区为九个州的,仅有两汉之间的
新朝和
东汉末年的
曹魏,其中
曹操并未控制全国,仅能在自己辖区内推行九州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九州制的只有
王莽。可见九州在指导实际政治运作上意义有限。曹操死后
曹丕主导了汉朝禅代,再度废除九州制,改为十二州;
晋朝灭吴统一三国之初设十九州, 后增二州。晋室南渡,州郡越分越多;北方则因十六国割据,政区混乱。
既然作为行政区划的州多到不可胜数,人们也不会将九州作为划分政区的凭据,“九州”就只剩下抽象的指代中国范围的含义。《
江表传》曾提及“九州伯”,意指是“九州” 之长,从这里可以看到,“九州”已经有了“
中原地区”的意谓——此处的中国,既是
东汉在天下大乱之前的疆域, 也是大一统政权应该统御和占领的疆域范围。到晋代,人们把九州的领导者看成中国的统治者,比如
皇甫谧《
高士传》记载“
许由,尧召为九州长”。
司马彪有 《
九州春秋》一书,还有僧人号曰“九州都维那”,虽然不是正式的官名,但反映了当时九州已经变成中国的代称。这一用法在
唐朝趋于固定,但是,这里“中国”“九州”并不包括前来朝贡的异邦或番邦。
意义和影响
“九州”作为具有中国人文地理特色的历史概念,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国家观念的文化记忆,但是对其产生时代、地域划分等一直存有诸多争议,学者至今持有不同观点。因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疆域以及政治观念的变化,历来对“九州”州名与区划聚讼纷纭。在这一过程中,“九州”从对中国地理的空间想象演化为后世行政区划的历史依据,不仅蕴含着华夏民族早期的地理观与共同体意识,更成为人们表达爱国情怀、期盼国家统一的精神载体。
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断阐释,“九州”说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由对早期
中原地区疆域的想象,到成为历代行政区划的参照,最终成了象征“天下大一统”的文化符号。“九州说的成立在于一统观念的形成与种族观念的消弭。”“九州”在后世经学阐释中一直是大一统的代表,“内奰于中国”孔颖达疏为“中国是九州”(《毛诗·大雅》),“皇天既付中国民”疏为“今大天已付周家治九州之中国民矣”(《尚书·梓材》)。汉代以来更是将“九州”作为行政区划的参照,
唐朝“以九州为纲,以其时之州郡为目,由唐而上逆溯之,以合于
唐虞”。(《
通典》)《文献通考·舆地考》又以古
冀州、古
兖州等九州及《古南越》为纲,分叙各地沿革。此外,诗词作品中的“九州”意象,“思九州之博大兮”(《
离骚》)、“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九州生气恃风雷”(《己亥杂诗》)等,寄托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
“九州”作为
中原地区古代早期的天下观之一,其州名与区划的争议,核心在于地理位置认知与
社会主义的差异。从“九州”的命名与疆域划分的争论,到其蕴含的“大一统”文化理念的变迁,无不彰显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认同。自先秦时期典籍中“九州”说纷纭不一,至
西汉儒家经典地位的确立,“九州”的文化内涵逐步明确并固化,最终演化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这一过程中,“九州”不仅为后世行政区划的设立奠定了思想基石,还深化了民众对“大一统”思想的理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争议
近代有学者对
大禹划定九州一事表示怀疑,“古史辨派”泰斗
顾颉刚在《州与岳的演变》中说:“《
尚书·禹贡》的九州,《尧典》的四罪,《史记》的
黄帝四至乃是
战国时七国的疆域,而《尧典》的羲、和四宅以交阯入版图更是
秦汉的疆域……”他认为九州之说产生于战国之后,是战国人托名大禹所作,反映的实际上是战国时期中国人探索大地的成果。在
春秋之前的甲骨卜辞、青铜铭文之中,并没有出现过“九州”或者其中具体某一州的称谓,而在春秋时期的文献中,“九州”虽已出现,却也语焉不详。仅以当前的证据来看,“九州”概念的出现至少不早于西周晚期到春秋中叶,也不会晚到战国时期。我们不妨保留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九州”概念脱胎于更加原始的华夏地理观,其中的某些元素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之时。到了春秋时期,随着
周代的崩溃,诸侯国纷纷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理观,“九州”终于从那些原始元素中被提炼出来,成为天下的代名词。又如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
战国楚竹简《
容成氏》,经后人考证有:“舜听政三年,山陵不疏,水潦不湝,乃立禹以为司工。禹既已受命……禹亲执畚耜,以陂明都之泽,决九河之阻,于是乎夹州、涂州始可处。”这段记载表明战国楚人同样认为九州的划定是大禹治水的产物。
从《
尚书·禹贡》《
尔雅》《容成氏》三部文献中,可以肯定,至少在战国时期,“九州”中每个州的名字都还未完全确定下来。这表明此时的“九州”概念还相当稚嫩,一个以“九州”为中心的天下观还没有真正形成。现在人们看到的“九州”就是
战国以降不断完善的结果,而非其初始的模样。
班固在《
汉书地理志》中说:“殷因于夏,亡所变改。周既克殷,监于二代而损益之,定官分职,改禹徐、梁二州合之于雍、青,分
冀州之地以为幽、并。”这也表明,古人清楚地知道,九州概念也并非从来如此,而是伴随时代发展不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