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区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位于
雅鲁藏布江支流
拉萨河中游,海拔3650米,城关区面积523平方千米。城关区总人口为27.9074万人(2013年),有
藏族、
汉族、
回族等31个民族。城关区辖4个乡,8个街道,40个社区,11个行政村(2014年5月)。
城关区地处3650米的
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之美称。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城关区有
布达拉宫、
大昭寺、
小昭寺、
宗角禄康公园(龙王潭公园)、
罗布林卡等名胜古迹。
2017年10月,城关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区县。2018年,预计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266.55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11.64%;2018年,城关区旅游业总收入达140余亿元。2019年9月4日,入选首批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历史沿革
吐蕃王朝
约六世纪末七世纪韧,崛起于
山南市—带的雅隆部落,势力扩张到
拉萨市北部。
松赞干布的父亲
囊日伦赞统治时,在娘、韦、嫩等家族的配合下,攻入赤邦松的堡寨,占领了拉萨市城关区。约
贞观七年(约633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帝国。
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把拉萨市城关区纳入统一版图,元、明中央政府先后在城关区等地方扶持
萨迦县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使
西藏自治区的政治中心一度转移至日喀则的萨迦和山南地区。
近现代
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西藏拉萨。1960年正式设立
拉萨市,1961年4月23日设立拉萨市城关区。
1954年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卫区总管管辖尼木门喀溪、曲水宗、羊八井郭巴、麻江郭巴、
堆龙德庆区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林周宗、
墨竹工卡县宗、东嘎宗、德庆宗、达孜宗、蔡溪、列乌溪、南木杰岗溪、洛麦溪、协仲溪、札什溪、曲隆溪、折布林溪、南木溪、聂当溪、朗如溪、蚌堆溪、札溪、隆巴溪、昌谷溪等28宗溪。
1960年设拉萨市,原属曲基巧的当雄、达木曲柯尔、白仓溪、达波错斯(色)、旁多溪划入拉萨市。将折布林溪、洛麦溪、朗如溪、蔡溪、曲隆溪、札什溪并入
拉萨市市区;以林周宗与旁多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合并设
林周县(驻松盘);以
当雄县与
羊八井郭巴、宁中郭巴、
纳木错郭巴等合并设当雄县;以达孜宗与德庆宗、蚌堆溪合并设
达孜区(驻德庆村);以
墨竹工卡县宗设墨竹工卡县(驻塔巴村);以曲水宗与色溪、南木溪、协仲溪、聂当溪合并设
曲水县(驻雪村);以尼木门喀溪与麻江郭巴合并设
尼木县(驻塔荣);以
堆龙德庆区宗与列乌溪、东嘎宗合并设堆龙德庆县(驻朗嘎)。拉萨市共辖当雄(驻当曲卡)、尼木、曲水、堆龙德庆、达孜、林周、墨竹工卡等7县。
1961年4月23日,拉萨市城关区正式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城关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
雅鲁藏布江支流
拉萨河中游,城关区南北跨距31千米,辖区东与
达孜区相邻,北部与
林周县相邻,西与堆龙德庆区、尼木县相邻,南与
曲水县及
山南市的
贡嘎县、
扎囊县接壤。城关区面积523平方千米(2014年)。
地形地貌
城关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海拔3650米,城关区面积523平方千米,是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唯一的县级行政区。拉萨市城关区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区域东西跨距28千米。
气候
拉萨市城关区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少,属于高原
温带半干旱气候,年最高气温29.6°C,最低气温零下16.5°C。年平均气温8℃,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降雨集中于7、8、9月份,多夜雨。年长达3000小时以上。夏无酷署、冬无严冬。
自然资源
综述
城关区境内的
水资源、矿产资源及农资源也极为丰富,
地下水储备由于
拉萨河及周围高山、
冰川等条件作用下,境内形成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库。城市绿化覆盖率17%,人均绿地位居全国第四位。
动植物
境内有属国家和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
黑颈鹤(藏鹤、
丹顶鹤)、
金雕、
胡兀鹫、
高山兀鹫(喜山兀)、
马麝、
雪豹等;有属国家和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
彩鹳(白头
白鹳)、
斑头雁、自尾鹞、
灰背隼、
红隼、鸢、
鹦鹉目、
毛腿沙鸡、
藏马鸡(
喜山鵟马鸡)、
灰鹤、
赤麻鸭、
雕鸮、
水獭亚科、
黄鼬、
藏狐、
猞猁等。
城关城区的农作物主要有
青裸、小麦、玉米、油菜、蚕豆等粮食作物和
经济作物。
土地资源
拉萨市城关区总土地面积为554平方千米,合831000亩。其中,市区
建筑面积51.4平方千米,合771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28%;市郊面积502.6平方千米,合753900亩,占90.72%。
在总土地面积中,宜农、林、牧地624765亩,占城关区总土地面积的75.18%。其中耕地面积30814亩,占宜农、林、牧土地总数的4.9%;宜林地85593亩,占137%;草地508358亩,占814%。市区7710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28%;暂不宜农、林、牧地和其他用地859950亩,占10.35%;水域面积43140亩,占5.19%。
矿藏资源
圣地矿部门勘查,截至2000年,城关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铁、
碳酸钙、
花岗石、
白陶土、砂石、
黏土(即阿嘎土)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等十多种。主要分布在纳金乡、夺底乡、
娘热乡、蔡公堂乡境。其中,纳金乡的献多铁矿点储量为10000吨,夺底乡的夺底沟铁矿点储量为116491.63吨(E级);娘热乡的马琴科铁矿点储量为1569288吨。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城关区下辖12个街道,有八廓街道,吉日街道,吉崩岗街道,扎细街道,公德林街道,嘎玛贡桑街道,两岛街道,金珠西路街道,蔡公堂街道,夺底街道,娘热街道,纳金街道。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城关区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汇总统计,城关区总人口为27万多人(2013年)。
2021年6月,
拉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473586人。
民族
经济
综述
2012年,拉萨市城关区GDP为53.62亿元。拉萨市已拥有电力、采掘、
食品加工、建材、印刷、
工艺美术等现代工业,民族
手工业产品。2014年公共财政收入比2013年增长18855万元,比2013年增长30.3%。公共财政支出预计达到173155.8万元,其中:一般
公共服务支出42135.07万元,国防支出379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22423.2万元,教育支出44441.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00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524万元,医疗卫生和
计划生育支出5034.1元,节能环保支出8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26.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9974.9万元,资源
钻探信息支出2518万元,商品服务支出149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019.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43.5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50万元,其他支出355万元。
2017年10月,城关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区县。
第一产业
2012年,城关区把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任务全部交给各乡组织农牧民参与实施,参与建设项目的群众增收达到211万元。城关区农牧局2012年实施的项目共有18个,涉及资金6034.8279万元。2012年,城关区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投资29万元,引进
车厘子和油桃树,在位于
蔡公堂乡的城关区特色园艺科技示范园区内种植。2012年,城关区各类牲畜存栏25956头(只、匹),仔畜成活率达97.7%,出栏率达37.3%,各种肉类产量达0.1105万吨,奶产量达0.5636万吨,禽蛋产量达16.2吨。
第二产业
截至2012年11月,城关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944.66万元;实现
工业增加值5669.95万元;实现工业税收314.1万元;实现工业投入9082.66万元;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人员943人。
第三产业
2013年,城关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亿元,比2012年增长28.8%;服务业实现收入1.26亿元,比2012年增长10%;贸易业务实现收入492万元,比2012年增长4.5%;民族
手工业产值达到5785.15万元,比2012年增长6.7%。旅游业以
大昭寺、
小昭寺、
哲蚌寺、
色拉寺、
布达拉宫等著名
寺院为主,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8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9.02亿元,同比增长14.4%;
2018年,城关区旅游业总收入达140余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旅游总接待人次达1757万,同比增长15%以上。
总投资3000万元的
娘热乡加尔西旅游文化示范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总投资320万元的夺底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该项目将建设
西藏自治区泥塑展览馆和西藏首家
水磨文化体验中心,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成功申报总投资为1000万元的拉萨市城关区普觉景区建设项目,正在办理相关前置手续。
总投资为1000万元的城关区支沟景区建设项目正在办理相关的前置手续;申报1000万元的北京援藏项目,计划建设西藏首家原生态为主的藏家家访深度体验自然村;投资49万元,古城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已完成项目验收。
文化
全区有3个电影放映队(2014年),年放映任务900场,7个调频广播电视收转站、2个电视单收站、3个小型有线闭路站,11个城乡广播放点,全区广播电影电视覆盖率已基本达到100%(其中有线电视覆盖率为86%)。全区12个行政村和42个村民小组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影,基本实现了广播电影电视村村通。辖区内出版发行报刊20多种,拥有图书馆、影院、卡拉OK歌舞厅等。
娘热乡民间艺术团成立于1979年,共有演职人员69名。艺术团每年到
拉萨市宾馆、饭店为来自国内外游客演出。
2018年,投资991万元新建城关区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27支艺术团队发放扶持资金78.5万元。举办各类文艺活动72场,放映电影407场,受益群众45400余人次。争取援藏资金135万元,组织娘热民间艺术团赴北京演出6场次。
交通
区内交通发达,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的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主要由14条区(省)道、77条县乡公路为基础。城关区紧邻青藏铁路拉萨站,南距
拉萨贡嘎机场50千米。
东西向道路
①江苏路。原称金珠东路。位于城关区南部,南临
拉萨河。金珠,藏语意为“解放”。东起东郊交通管理站,西接金珠中路,中与林聚路、林廓东路、朵森格路
相交。全长3237米,宽30米。水泥路面,分快、慢车道。建有绿化带和人行横道。路两侧有
拉萨市人民政府、拉萨妇幼保健院、群众艺术馆等。通公共汽车。
②金珠中路。原称沿河中路。位于城关区中南部,南临拉萨河。东接
江苏路,西至民族路,中与德吉路相交。全长2420米,宽21米。
沥青路面。路两侧有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拉萨汽车站等。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路东段。通公共汽车。
③
金珠西路。原称沿河西路。位于城关区西南部,南临
拉萨河。东起民族路,西至西郊加油站。全长7850米,宽9米。沥青路面。北临
雷州烈士陵园。
④北京东路。原称幸福东路。位于城关区东部。东起林聚路,西接北京中路,中与林廓路、小昭寺路、朵森格路、娘热路
相交。长2280米,宽24米。沥青路面。路两侧建有藏医院、
拉萨市人民医院、民航售票处等。
⑤北京中路。原称幸福中路。位于城关区中部。全长1580米,宽30米。
沥青路面。有绿化带和人行道。通公共汽车。
⑥
北京西路。位于城关区中西部。东起民族路,西接
青藏公路。长1570米,宽38米。沥青路面。建有绿化带和人行道。路两侧有海关、拉萨饭店、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藏剧团及西藏宾馆等。
⑦林廓北路。原称
建设路。位于城关区东部。林廓,藏语意为“大转经”。东起五叉路口,西至娘热路,中与夺底路、色拉路
相交。全长3330米,宽38米。沥青路面。路两侧有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小昭寺等。通公共汽车。
南北向道路
主要有娘热、色拉、夺底路等南北向道路。
①娘热路。原称
解放北路。位于城关区中部。娘热,藏语意为“娘氏族的奴隶”。南起
北京路,中与扎基路、林廓北路相交。全长4980米,宽9米。
沥青路面。路两侧有民航售票处、体育馆等。
②夺底路。原称林廓东路。位于城关区东部。夺底,藏语意为“狭谷”。南起五叉路口,中与扎基路
相交。长2249米,宽12米。沥青路面。路两侧有高原宾馆、自治区贸易公司等。通公共汽车。
社会
教育
城关区在1995年率先在自治区实现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1998年被验收为“无文盲区”,1999年第一个通过自治区普及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评估。区内已基本形成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
职业教育、职工成人大专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体系。2000年
日本投资人民币109万元,
西藏自治区投资20万元,
拉萨市投资10万元,援助西藏拉萨城关区修建
娘热乡小学教学楼。
2009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4所,全年招生4670人,在校生12350人,毕业生2188人。各类
中等专业学校5所,全年招生410人,在校4256人,毕业生835人。
普通高中全年招生3898人,在校生9934人,毕业生3852人。普通初中全年招生7908人,在校生23101人,毕业生6913人。普通小学招生8191人,在校生47101人,毕业生8275人。
城关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0多所(2014年),全区拥有
初中1所,完小12所,教学点7所,职业培训中心1所,学前教育机构41所;全区初中在校生2915人(江苏中学908人),小学在校生4513人,职业技术学员177人,幼儿园4000余人。
2018年,本级投入教育资金2.2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26.4%,教育“三包”和营养改善等惠民政策惠及6.09万人,引进教师140名,统筹做好3288名教育编制分编工作,义务均衡教育顺利通过
拉萨市督导评估,达到自治区要求。计划投资5.59亿元,实施教育基建项目44个。
西藏大学社会保障
2012年,城关区加强对寺庙僧尼养老、医保等参保率,参保完成目标任务到100%;加大了对新型农村
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宣传工作,实现了参保率的平稳增长。在服务方面,2011年以来,该局为1万余人次提供各类保险政策咨询。全年为902人城镇居民办理
医疗保险报销711万元,办理异地转院153人,办理门诊特殊审批表594人,办理
商业保险赔付15人,办理民政救助手续368人,办理挂失卡1569人;为75人职工办理医疗保险报销60.67万元,办理异地转院20人,办理门诊特殊审批表54人。
2018年底,全区387户1186名建档立卡户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9286.85元,同比增长19.01%,贫困发生率、返贫率均为0。研究制定《关于稳步提升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确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老城区
危房改造、
棚户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加措棚户区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加荣、洛堆棚户区和1001套
公共租赁房建设启动实施。开发就业岗位8871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1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785人,就业率达到93.11%,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卫生
城关区卫生局辖区有防疫保健站、
计划生育办公室、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卫生院、5个
村卫生室等管理体系。
2018年,全面推进健康城关建设,新启动运行4个卫生服务站(中心),完成6个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改造和城关区人民医院选址工作。分级诊疗服务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16.15万人,“三病”筛查救治20.4万人次。
环境保护
坚决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深入推进“
净土、静音、净空、净水”工程,发挥“河湖长制”领导小组督办推动作用,河道水质、空气质量保持优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占用耕地行为,搬迁31家石材厂、22家“未批先建”家具厂。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工作,“禁白”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实施拉鲁湿地三期保护工程,建成13.8公里巡护步道。
2018年,投资3624.78万元实施绿色围城、国土绿化工程、庭院经济建设,种植各类苗木11.2万余株,成活率均在90%以上,消除了无树村、无树户。突出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尾随兜售、占道经营等乱象治理,扎实开展冬季牛肉市场、露天烧烤等专项治理工作。实施生活垃圾密闭式清运,市区道路洒水降尘覆盖率达60%。全面启动“厕所革命”,确保市容环境持续整洁有序。
旅游
城关区不但是
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教育的中心,而且是西藏宗教文化最发达的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已发展成为海内外游客来藏的目的地和了解西藏的重要窗口。作为西藏宗教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布达拉宫、
大昭寺、
小昭寺、
宗角禄康公园(龙王潭公园)、
罗布林卡等名胜古迹坐落在城关区内。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在
中原地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
布达拉山上,东经91°2’和北纬29°7’的文汇点。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高110余米,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整个建筑依山修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是
西藏自治区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和
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布达拉宫于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
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
拉萨市西郊,被辟为人民公园。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是历代消夏理政的地方。旁边的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
大昭寺是位于中国西藏拉萨市中心的一座
藏传佛教寺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大昭寺在
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000年,大昭寺作为
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内供奉的是
尼泊尔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
小昭寺。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
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
金顶、斗拱为典型的
汉族风格。楼、雕梁则是
西藏自治区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
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
刺绣的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
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获得荣誉
2019年5月18日,城关区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38。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参考资料
人口民族.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