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
北京市东城区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南锣鼓巷(Nanluogu Lane),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巷,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南锣鼓巷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中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又称蜈蚣街。南锣鼓巷是元朝兴建大都城时形成的街巷,清代乾隆,这里属于镶黄旗驻地;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这里属内左三区;中华民国,这里属内五区。南锣鼓巷曾是达官显贵、文化名人聚居的地方,不仅保留了一条条历史悠久的胡同和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还因为这些名人故居的存在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印迹。
1990年南锣鼓巷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9年,南锣鼓巷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亚洲必去的25处风情体验地之一,并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景区。2010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第十四届联合国“LIVCOM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和社区全球决赛”中荣获市政项目全球金奖。出于对古都风貌保护的原则,2016年初,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暂停接待旅游团队。2016年12月20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导则正式发布并执行。
历史沿革
元至明朝
南锣鼓巷是元朝兴建元大都时形成的街巷,当时这里是元大都的一条重要通。因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犹如一个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古时候,里坊是居住区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元大都规划设计时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在元大都“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南北走向的南锣鼓巷是“昭回坊”和“靖恭坊”分界街巷,但亦有说法,南锣鼓巷及其东西两侧区域都属于昭回坊。
根据明代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昭回靖恭坊共十四铺”的记载,有史学家认为昭回坊和靖恭坊合二为一了。但亦有史学家根据明末清初孙承泽所著《春明梦余录》,认为南锣鼓巷地区在明代分属于昭回坊和靖恭坊。
清朝至中华民国
清代,统治者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即内城只限满洲贵族居住及八旗分区驻防,外城由汉、回等民族居住。南锣鼓巷因地处内城,被划为镶黄旗驻地,镶黄旗属于八旗之中的“上三旗”,由皇长子统领,地位显赫。分城居住以后,大量的镶黄旗贵族在南锣鼓巷周边聚居,极大地提高了南锣鼓巷地区在京师的地位。这些贵族大多身居高官,掌握着国家的命运,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上,罗锅巷已经改称南锣鼓巷。
中华民国,这里属内五区。后圆恩寺胡同79号是蒋介石行辕。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协同夫人宋美龄下榻此处。帽儿胡同3537号是“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出嫁地,当年婉容从这里入宫做了皇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0年南锣鼓巷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1999年,“过客”酒吧在南锣鼓巷开张,这是南锣鼓巷历史上第一个酒吧。起初客人极少。在“过客”之后,又出现了“创可贴8”“火山人”等酒吧,这是南锣鼓巷最早一批酒吧。后来酒吧逐渐增加,南锣鼓巷成为新兴的北京酒吧街。但游客并不太多。2005年到南锣鼓巷旅游的游客不到6万人次。
2008年,正值北京奥运会会,政府推进了特色商业街改造,集中力量改造南锣鼓巷等8条特色街区,以崭新面貌服务首都市民和奥运宾客。南锣鼓巷知名度急速上升,商铺和游客数量明显增加。2008年起,店铺突然增长到约一百余家,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包括餐饮、酒吧以及有创意的小店。2009年,南锣鼓巷的客流量累计达到了160万人次。
直到2010年左右,各式小吃也轮番在这里出现。2013年时,南锣鼓巷的日均接待游客量达2万人次,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达到10万人次,数量直逼故宫。南锣鼓巷几乎从曾经的特色街变成了“小吃一条街”,商户由最初的50多户增加到200多户。
面对业态下滑,南锣鼓巷也经历了多次治理整顿。2014年,关停了76家商铺,整顿完以后却加倍反弹,巨大的客流量和杂乱无章的环境让南锣鼓巷不堪重负。2015年4月,南锣鼓巷因为过度商业化开发而落选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名单。2016年时,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了10万人次。而按照国家旅游局此前公布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标准,南锣鼓巷景区的瞬时承载量为1.7万人,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
出于对古都风貌保护的原则,以及避免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2016年初,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国家旅游级AAA景区,暂停接待旅游团队。2016年10月到12月,南锣鼓巷主街进行封街改造,无照经营的商户被取缔,一照多店的商铺改为一照一店,餐饮由以往的6成减少到4成,文化体验业态比重增加。
2017年2月,经过整治与管理,南锣鼓巷重新开街,主街两侧商业业态实现了从低端业态向高端转型。南锣鼓巷及周边雨儿胡同、前圆恩寺胡同等15条胡同已完成墙体粉饰、外立面贴砖、飞线整理、破损步道砖、院门修复等基础提升工作,增设安装防盗窗、空调罩等设施。
景区布局
南锣鼓巷长787米,占地面积为0.84平方千米,南锣鼓巷街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四条街围合的长方形地块,正好是当时的两个“里坊”,南锣鼓巷是中间的分界巷。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景区特色
建筑色彩
南锣鼓巷街区内以传统四合院民居为主,建筑人工色彩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青砖灰瓦、朱门石鼓等人工建筑色彩和槐树等自然色彩为基调,突出红墙黄瓦紫禁城建筑,形成了对立而统一的城市色彩形象。;屋顶色彩更直观的反映了等级尊卑之分,贵族府邸才能使用绿色琉璃瓦,普通百姓不能使用彩色琉璃瓦;大门多为红色,普通民居则使用黑色。传统四合院会局部使用点缀色以补偿相对单调的建筑色彩,主要在门簪、窗框、标识牌等部位。
自然景观
古槐、紫藤、四合院是古都胡同的传统印象,植被等自然景观色彩不仅形成了南锣鼓巷街区的自然背景,还隐含了古代人民登科入仕、迁民怀祖等象征意义。街区的现状植被以原有的绿化体系为主,主要植被为市树国槐,花期在夏末,为淡黄色。另外还有一些散落于民居四合院的杨属、紫藤、银杏、无刺枣树种。
商业建筑
建筑现状业态多以商业建筑为主,建筑色彩较为无序,店铺门面未形成统一基调,风格百变,与传统民居反差过大。酒吧、咖啡厅特色餐饮、民俗工艺品、服装、服饰、客栈、会所、创意工作室等时尚元素逐渐注入进来,以休闲旅游、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游戏动漫等为主的文化创产业初步形成。
主要景点
名人故居
僧格林沁王府
僧格林沁王府位于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炒豆胡同的西口77号门旁,是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旗人,1825年袭封科尔沁郡王,1855年晋封亲王。1859年在大沽海战中他督军奋战,大败英法联军。1863年后又受命剿捻,在山东省河南省、安徽镇压捻军。1865年5月,率部在山东曹州与捻军激战中阵亡。原僧王府规模很大,纵跨两个胡同,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民国后,府第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被分成了许多院落。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单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双号),都是原王府的范围。
僧格林沁王府原由东、中、西三所各四进的院落组成。西路现存广亮大门一间,倒座房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后罩房五间,原有院落形制已变。中路广亮大门一间,门内影壁一座,二进院现存双卷勾连搭垂花门一座,正房三间两侧均带耳房两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周匝抄手游廊连接。此宅是研究该地区地理变迁,王府形制和建筑的重要实物。
可园
可园位于帽儿胡同7号至15号(单号)院,曾是清末大学士文煜、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住宅和花园,被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2001年6月25日,东莞市可园博物馆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费莫·文煜是清满洲正蓝旗人,曾历任四川省按察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光绪10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精心修筑了自己的住宅和花园。花园落成于1861年。北洋政府时,袁世凯死后,冯国璋代理大总统,由南京来北京就任时买下了这座宅院。日本占领北平市时,冯家将这所房屋卖给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9至11号院曾做过朝鲜驻华大使馆,后来又改做招待所和单位宿舍。虽几经变化,但这片住宅始终保存尚好,总体格局没有大的改动。
可园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亩左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中心为沼池,后院中心为假山,各自独立,通过东部的长廊贯通。前后院各有一座正厅或正房位于正中位置,面南背北,并在西厢的位置上各有一座小厅,与东部的长廊相均衡。建筑均用灰色筒瓦,墙面以清水砖墙为主。厅等均为红柱,长廊为绿柱。梁枋上作苏式彩画,但并未满铺,仅在头、枋心包袱位置加以装饰。全园存在着明显的中轴线和正厢观念,且有多株松、槐、桑等古树。可园各建筑群体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水池、石拱桥以及山上的六角亭,都具有江南园林风韵。
蒋介石行辕
蒋介石行辕,位于后圆恩寺胡同7、9号,别称友好宾馆。该府邸起初是清代爱新觉罗·奕劻次子的府邸,因赌博输给他人,后被一法国人购得,并在此建立中法企业的办公处。在1945年12月到1949年1月期间,这座宅邸曾作为蒋介石的行辕,是见证国共谈判的重要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机构的所在地。1984年5月24日,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蒋介石行辕是一座风格中西合璧的建筑,既有传统的四合院结构,也有西洋的楼房形式,同时还拥有一座宽敞的花园。园中设有西式拱形圆亭和喷泉,还有从圆明园引进的珍贵刻石。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位于跨车胡同13号,是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为著名国画大师,擅长诗、书、画、印,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齐白石自1926年迁入至1957年9月16日逝世,在此度过30个春秋。故居为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三间北房是当年的“白石画屋”,齐氏大量珍贵画作创作于此。齐白石曾在这里接待过大批国内外知名人士和艺术家。现为齐氏后人居住。
故居是一座带跨院的三合院住宅。故居中的3间北房是当年的“白石画屋”,因屋前安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北房檐下悬挂有齐白石篆刻的长3.3米、高0.84米的篆体“白石画屋”横匾,大字尚依稀可见。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后圆恩寺胡同13号。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在1974年,搬到后圆恩寺胡同后一直住在此处,直到1981年因病去世。
茅盾故居,是一座小巧的两进四合院。2018年7月,恰逢茅盾诞辰110周年,故居经过整修后重新开放。在故居前面的院子里,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则用来展示茅盾生平的展览。而故居的后院,仍然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布置,起居室、卧室和书保持着茅盾生前的状态。
宗教建筑
梓潼文昌庙
梓潼文昌庙又名文昌帝君庙、梓潼庙。庙址位于帽儿胡同21号,东跨院在景阳胡同4号。明成化十三年 (1477) 始建,供奉文昌帝君。
该庙主要建筑依中轴线南北分布,计山门三间,硬山旋子彩绘。“魁光殿”三间,形制与山门略同。内供魁星立像、文昌帝君像、千手观音像。殿内悬“赞天佑民”匾,左右楹联为“普世长民莫如德,验天津地之谓高”,倒座匾曰“阴鹭下民”。匾额楹联均为咸丰皇帝御笔。“魁光殿”前立嘉庆御碑一通、钟鼓楼各座。殿后亦有嘉庆御碑,上覆碑亭,为嘉庆六年(1801)《御制文昌帝君庙碑记》,此碑系嘉庆皇帝亲自撰文,大学士刘墉书写。碑文记载了成化以来直至嘉庆年间修建及重修梓潼文昌庙的经过。刘书法苍劲洒脱,位列“清四家”之一碑文洋洋千余字,足谓书法之珍品。正殿名“敷文殿”,面阔三间,硬山顶后出抱厦,旋子彩绘。殿额亦为咸丰御笔。殿内正中供文昌帝君坐像,通高3.2米,左右立侍从像。后殿面阔5间,硬山顶。嘉庆六年起此殿供奉文昌帝君神位。后殿转角回廊房二十三间。此庙中轴线两端各有跨院,东跨院为四进,有观音殿、关公殿、具服殿等。其后殿东墙内嵌成化十三年(1477)重修碑记。清朝皇帝每年春、秋两仲月遣官到此致祭。
福祥寺
位于福祥胡同西口25号,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初为宫中一武姓太监为朱祁镇朱祁镇祝寿捐建,御赐“弘仁寺”。弘治十一年(1498)、正德三年(1508)、万历二十年(1592)、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次重修,足见明朝政府对该寺的重视程度。清代以后福祥寺受皇帝敕命改做藏传佛教寺庙,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见证。
1936年第一次寺庙总登记时福祥寺占地五亩七分,存房五十三间,内存法物有四大天王像四尊、释迦牟尼佛一尊、三世佛三尊、画像张亚子一尊、关圣像一尊、达摩像一尊、十八罗汉像十八尊、火神像一尊、铁鼎铁木香炉各一尊,古松九株。全寺的规制依然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寺的南部被“明德煤铺”所占,殿宇被拆改他用,法器陈设等均无存。20世纪50年代,又对福祥寺进行了文物调查,查得该寺硬山卷棚顶山门一问,苏彩漆饰。前殿、中殿均为硬山三间,旋子彩绘。中殿前碑碣三通:弘治十一年(1498)黎撰“敕赐福祥寺改建山门碑记》;正德三年(1508)沈寿撰《重修福祥寺碑》;万历四十一年(1613)赵志皋撰《重修福祥寺碑记》。后殿三问,庑殿顶旋子彩绘。后殿前甬路上陈设香塔,铭文为“清代光绪二十年造”。寺内存佛像法器等陈设,并康熙二十年铸造铁磬一架。弘仁寺现存山门并耳房、天王殿,东配殿,及东院房宇若干。明代石碑存于“北京石刻博物馆”。
通明寺
位于方砖厂胡同1l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通明寺山门一座,前有照壁。进山门为垂花门,中路殿宇三进,正殿三间硬山顶旋子彩绘,殿内供奉木雕金漆观音像,通高3.2米。左右侍像为彩绘泥塑,通高2.6米。正殿前廊左右两壁各镶嵌石碑一块,西向碑额双龙戏珠,书“万善同归”,碑身刻写通明寺建制、供奉等项。东向碑额亦为双龙戏珠,书“万古流芳”,碑身亦刻写该庙建制、沿革等项。正殿旁东西配殿为硬山苏式彩绘,内部供奉佛像若干。通明寺正殿东西各有跨院,东边四座,西边三座,共房屋一百一十余问,香火旺盛时曾经供奉过真武大帝、释迦牟尼、接引佛、观音菩萨等神像,可以说释道两家在通明寺里互为尊奉,各领风骚。
文化场所
中国国家话剧院
位于帽儿胡同甲45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表演艺术院团。于2001年12月25日,在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基础上成立国家话剧院集中了一批最优秀的话剧舞台艺术人才和影视艺术人才,曾创作和演出近三十种剧目,曾赴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以及日本演出,参加了国际艺术节的展演和中外戏剧的交流活动。经典剧目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萨勒姆的女巫》《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等”。
中国拉卜楞民俗文化体验馆
中国拉卜楞民俗文化体验馆,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京设立的“甘南窗口”,展示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交通枢纽,也是藏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之一,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南锣鼓巷新设立的“甘南窗口”共有三层,通过临摹、喷绘、雕塑、投影等方式将甘南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还原在眼前。游客可以在藏俗文化体验区体验最具藏文化特色的唐卡临摹、泥塑制作,试穿藏族民族服饰,也可以在产品区品尝甘南土特产和特色饮品,在甘南藏俗文化主题餐厅体验甘南藏餐。体验馆还展出了大量甘南藏族自治州藏俗工艺品,并定期举办藏文化讲堂和藏文化沙龙,以及唐卡艺术展、香巴拉摄影展、民族服饰展演等活动。
其他景点
蜜供王家-德丰斋
在南锣鼓巷北头路西的“德丰斋”王家,创立于清末,所制作的蜜供质料优良,用和了油的半发面,夹上少许红色馅,洒上桂花汁后擀平,切成一寸来长铅笔粗细的小面条,油炸后枣花蜂蜜即成。香甜酥脆,吃时咬得动不粘牙,曾在旧京时享有“蜜供王家”的盛名。。
过客
在南锣鼓巷与板厂胡同口相交的地方,有一排棕色中式窗的房子,门上挂着厚重的同色的匾额“过客”,是间让人驻足休息的咖啡馆。屋内正门所对的是一幅幅人物摄影作品,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古旧的落地木书架与屋齐高,背包客们带来世界各地的中英文书籍。中式的四合院、古典的家具、香醇的咖啡,成为旅行人的美好记忆。
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1990年,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使其既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又适合现代人居住。1992年,其被亚洲建筑协会授予“亚洲建筑金奖”,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奖”。2022年3月,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第一批)。
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水准点石碑
石碑是中华民国所立,标注的是老北京内城的最高点,海拔49米。水准点石位于南锣鼓巷与前圆恩寺胡同西口路北墙角,碑高1米,宽0.2米,汉白玉制成,一面镌刻“测北京水平”,另一面镌刻“都市政公所”。
石文化展示区
石文化展示区位于菊儿胡同西口,旧时石碑、石墩、上马石下马石等均在此展出。
文化活动
2016年11月19日上午,“插花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插花”北京小原流花道展在南锣鼓巷内的一座四合院中开幕,有全国十几个城市的近50名花道修习者前来参加。
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纸艺创意赛区,在南锣鼓巷“敬人纸语”,展开为期3天的“入围作品展”。
2021年5月28日,“大戏东望·2021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在青年湖公园话剧百年主题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展演季将从2021年5月持续至2021年9月,努力打造戏剧行业的年度盛事。
粤剧东望·2021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呈现多种多样的互动演出,让戏剧走进市民日常熟悉的场景,赋予这些空间新的活力,以戏剧为媒介,让空间与生活形成有机互动。沉浸式戏剧、互动小丑剧、手提箱偶剧、红色经典戏曲串烧、台词漂流、亲子即兴剧场工作坊等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让市民与戏剧邂逅。
2023年10月21日,交道口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联合南锣鼓巷管委会、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共同发起“焕新南锣 动起来”系列活动。同时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南锣捡跑团”正式成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一步动员地区居民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价值与影响
文化遗产
南锣鼓巷地区内有19处文保单位,按照等级分类,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可园),市级文保单位11处,区级文保单位7处;按照类型划分,现有建筑园林型文保单位2处,故居型文保单位2处,宗教祠堂型文保单位2处,一般四合院型文保单位13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在整个北京旧城保护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成为古都风貌保护区的重点支撑。
除国家、市、区登记在册的文保单位之外,南锣鼓巷地区还有一些非在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中央戏剧学院(东棉花胡同39号)、菊儿小区的“新四合院”(菊儿胡同)、文昌帝君庙(帽儿胡同21号)、火神庙(东不压桥胡同75号)等。除此之外,研究范围内还有许多格局比较完整的四合院。按照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思想,这些已经成为“挂牌保护四合院”,那些因私搭乱建等原因尚未挂牌保护的院落也是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
南锣鼓巷地区历史上属清代镶黄旗管辖,属皇帝直接统帅的“上三旗”而具有较高地位,达官显贵多居住于此,并且一般居住位置并不随着官位变动而变迁,清前中期又限制旗人房屋的转让,因而区域积淀了浓厚的官府文化气息。在现今的民居中,仍可见到“忠厚传千代,诗书万世长”的门帖,以及下马石、栓马环等官府文化的遗存。除了上流社会官府文化外,南锣鼓巷地区民间自发形成的民俗文化兴盛,并且表现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民间文艺、器乐、游艺与竞技、手工艺、美术、节事庆典等。目前,传统手工艺、传统竞技、传统娱乐表演和其他民俗 技艺或爱好在地区内的居民中相对普及,这种“活文物”尤其体现地方文脉与特色。
历史价值
南锣鼓巷始建于元代,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元大都里坊制格局,保存了元代民居与街巷的规制。元大都初建时按照“里坊制”的思想,对街巷民居的规制做出严整的要求,包括院落的进深(决定胡同间隔)、占地面积(通常为八亩地)等。随着明清两代的民居形态的流变和官署王府大面积圈地,尺度均一的院落格局被打破,同时出现了大尺度连通的跨院和小尺度割裂或加建而成的“半院”“杂院”。
南锣鼓巷地区的居民,因为居民的根植性强、代际传承固定化,保留了规格严整的民居院落形态,是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南锣鼓巷蕴含着北京典型传统民居——四合院中的怀旧情怀,以承载官府文化积淀的名宅故居和承载民俗文化繁荣的普通民居为两条主线,兔爷、绢人、鬃人、剪纸、黄包车等,大体承袭老北京传统的审美意趣。南锣鼓巷地区的历史风貌承载了北京古都胡同民居的内在精神文化价值,它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价值
南锣鼓巷内的10多条胡同由满族镶黄旗户逐渐发展而成,既有大户世家,也有不少小户市民。随着居民的逐渐稠密,巷内的小商号也逐渐发展起来,有粮店、菜店、油盐店等。发展到今天,一些业态逐渐被淘汰出了南锣鼓巷,而一些酒吧、咖啡厅特色餐饮、民俗工艺品、服装、服饰、客栈、会所、创意工作室等时尚元素逐渐注入进来,使这个由小胡同组成的巷子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随着一批文化投资者、艺术爱好者和休闲旅游者的介入,文化创意产业悄然孕育,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文化创意氛围,以休闲旅游、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游戏动漫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形成,以胡同四合院为肌理、历史文化为底蕴、安怡静雅为品位的人文环境更具特色,已发展成为古都北京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的特色街区,目前集聚文化创意商家140余家,每年吸引消费者300万人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开发与保护
2011年后,南锣鼓巷从曾经的特色街变成了“小吃一条街”,商户由最初的50多户增加到200多户。面对业态下滑,南锣鼓巷也经历了多次治理整顿。2014年,关停了76家商铺,但巨大的客流量和杂乱无章的环境仍然让南锣鼓巷不堪重负。
2014年初,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决定,把南锣鼓巷的申请注册营业执照第一道审核权交给商会。据此,新的商户要进驻南锣鼓巷,首先要经过商会的调查、考核。商会重新规划了商业街区的业态,设定转型“门槛”———《南锣鼓巷特色商业街区业态准入名录》。名录明确表示,支持商务休闲业、文化旅游业、展售艺术品业、创意与零售业和文化演出与交流产业的发展。
为了营造街区诚信守法经营的氛围,商会还制定发布了96字“南锣公约”。按照公约要求,南锣鼓巷全体商户向社会承诺实施自律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在此基础上,商会与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签署《诚信共建备忘录》。秉持诚信、摒弃失信,充分发挥商会职能作用,将司法调解与商会调解相结合、司法引导与商会服务相结合,培养和树立诚信商户典型,营造以“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因建筑风貌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东城区历时4个月编制完成《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在保护风貌的前提下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导则》对街巷尺度,建筑格局、形式、体量、高度、材质、做法、墙面、屋顶、台基、门窗,门楼形式,装饰构件,院内绿化等20多项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并采取附图方式对比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让居民一目了然。比如雨儿胡同15号,原来居民在此私搭乱建的厨房和杂物间,如今经改造后焕然一新,已成为微整治示范院。
为改善街区环境卫生、提升游玩体验,2023年9月1日起南锣鼓巷166家商户关闭临街售卖餐食的窗口,改为引导顾客在店内用餐。
相关文化
故事传说
民国大案——枪毙京兆尹王治馨
民国年间在南锣鼓巷肃宁府胡同里,曾有一位“京兆尹”居住,他就是被袁世凯枪能的部级大员蛙虫——王治馨。
王治馨,山东昌阳县人。他很早就是袁世凯的账房先生,后王攀附上袁的亲信赵秉钧,为赵秉钧所重用。1913年底,王治馨升任“京兆府尹”,成为京最高首长。王治馨掌控地方后,贪欲日现。京兆府那时所辖二十四县,王治馨上任后居然收取了二十三个县官赔金,仅有一个县太爷因有大后台得免,送赔者每人孝敬几千,其赃款达五万以上。
1914年,都肃政史的夏寿康夏寿康风闻王治馨的贪劣行径,遂秘密调查,查实证据,上报总统。而袁世凯反馈奇快,三日内,从总统批准,到大理寺院审判,宣判王治馨死刑。
梅稍月的传说
帽儿胡同里曾经有一座大庙,叫做“显佑宫”,显佑宫有一块石刻,石头上有一枝顶好看的梅花,梅花梢头有一个弯弯的月牙儿,叫做“梅稍月”。传说,这是光光平平的玉石上长出来的天然花纹。这块有梅稍月的石头,随着庙的拆除而不知去向了,留下了一段关于梅稍月的传说。
传说有一个姑娘,擅长画梅花,被称作“梅花姑娘”。一天,梅花姑娘刚画好一枝粉梅,觉得未免孤寂,于是加绘了一弯新月。她拿到外面与人观看,所有人都觉得这张画是寒梅配残月,太过凄惨。可梅花姑娘觉得她的新画法是对的。于是她决定走遍天下,寻找梅梢月的画。
她走到了北城一座大庙前面,看见庙墙上砌着一块白玉石,上面正是一幅梅梢月。一位白胡子老头走来,说,这是显佑宫里的傻道士画的。傻道士画了这幅梅梢月以后,他就等着夸这幅画的人,等了六十年,活生生急死了。梅花姑娘很可怜这位傻道士,老头又说,梅梢上画个月牙儿,算不得奇怪,梅花也有这样长的、那样长的,月牙儿也有刚升起来的,快落下去的,他老守着梅稍月这一样,等人夸他,实在是傻。梅花姑娘听了白胡子老头儿的话,仿佛懂得了些什么似的,回家学画画儿去了。
黄瓦财神庙的传说
鼓楼东大街117号(原46号),原是一座财神庙,因为这座庙是用黄琉璃瓦做顶的,当地人称之为黄瓦财神庙。关于黄瓦财神庙名字的由来,其中还有一段传说。
据传,此庙原来也是灰筒瓦顶,由于雍正帝(后来的雍正皇帝),每天上朝由雍亲王府(今雍和宫)到皇宫,要从此庙经过。每当走过时,他总是许愿:将来如果我能当上皇帝一定重修此庙,再塑神像。这天夜里,胤稹做了一个梦,财神爷让他从各地搜罗了一批喜欢偷盗的人,给这些人非常多的钱,让这些人就死心塌地为他效劳。他们打探各个王爷府的隐私,暗杀敢反抗的人,胤稹的势力逐渐壮大。甚至他们还换了传位诏书,雍亲王果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雍亲王派人将原来的小庙拆除重修,使用了至高无上的黄琉璃瓦,用以报答保他登上皇位的财神爷。从此,在一片民居房中便出现了一座神秘的金光灿灿的财神庙,老百姓都叫它“黄瓦财神庙”。
商业文化
万庆当铺
中华民国位于南锣鼓巷的“万庆当铺”,据说店主人是旗人,在内务府当差,当时掌管皇家金库,居住在南锣鼓巷西侧的蓑衣胡同8—14号。由于家中有钱,附近居民称其“金王家”。
万庆当铺,位于南锣鼓巷3号,成立于民国二年一月。当时,南锣鼓巷东西两侧的达官显贵,是万庆当铺的基本客户。许多八旗贵族世家骄奢淫逸之风盛行,钱粮俸禄日减,不得不将祖辈遗留下来的值钱物品送进当铺,以维持日常生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万庆当铺因衰败关闭,在店前盖小房遮住店名“万庆”二字,并将店铺出租。
2006年7月,南锣鼓巷胡同在整修过程中拆出了这个老当铺的门脸,在南锣鼓巷北半部路东的一面墙上现出了上有“万庆”字样的两块砖雕,其周围镶嵌着串珠型和深凹线花纹的砖雕,形如牌匾。现存的四个砖砌墩形柱上有高耸的望柱头,望柱之间的女儿墙面上有饰板。高墙中央略偏南为当铺大门,门两侧有壁柱,顶为半坡硬山式,灰筒瓦,清水脊,做工精细。院内房屋多数为新建房,现为某单位仓库。
银钱店——三聚号
北京的金融业可分为钱铺、银号、山西票号、金店几类。钱铺主要业务是兑换银两,或将顾客手中的铜钱换成银两,或将银两换成铜钱。乾隆以后,北京的钱铺和银号开始发行钱票和银票。
位于南锣鼓巷路东的“三聚号银钱店”,主要经营商业兑换贴现业务,由张锡庆创办于乾隆年间,资本银为1万两。三聚号”在民国二年(1913)和其他十几家钱庄共同发行纸币,同时还经营烟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兴的银行开始取代银号、钱庄,政府的财政部设立官钱局,钱铺、银号发行的钱票也停止,“三聚号”也就不复存在了。
北城棚行——“永泰”棚郑家
棚行是旧京的老行当,兴起于明代永乐年间。清代,满蒙八旗每年在旧历二月与八月,均有祭祀祖先之举。他们在家中院内搭棚,设立灵位,焚香礼拜,本宅主人支搭戏台,演戏曲以娱乐亲朋,相沿成风。自此,凡办红、白喜事,多在家搭棚办事。棚行的买卖就相传下来。
民初以后,四九城大小棚铺多达二百多家,这些棚铺大多分布在城内热闹的街巷。旗人逐渐没落之后,棚铺也随之倒闭。最出名的棚铺在东城灯市口的“振兴”;东单北大街的“元顺”;西城护国寺西口外的“森茂”等几家。旧京有的大宅门办丧事要给停灵的那个院子搭个木殿,这乃是丧棚中最豪华的典型,只有北城帽儿胡同的“永泰棚铺”能应这种活。据说,金鱼胡同那中堂、清内务府大臣继子寿继二大人的元配夫人去世时,均在家搁四十九天,让“永泰棚铺”用特制的木质构件搭出一座起脊的“大殿”,以显尊荣。
重要事件
2014年2月25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北京南锣鼓巷雨儿胡同,成为当天的热议话题。习近平到达南锣鼓巷的时间大约是上午11时15分左右。据多名居民称,他不仅走进了雨儿胡同,还探访了两个四合院,向居民询问了他们的居住情况。在视察期间,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等官员陪同习近平一同前往。当天的北京持续雾霾天气,习近平现身北京街头,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新京报官方微博在转发相关消息时称:“同呼吸,共命运!”表达了与市民共同面对环境问题的决心。
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于2012年2月2日访问北京,并前往南锣鼓巷游览。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保存着大量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默克尔在逛南锣鼓巷时,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与商家和游客交流,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2016年初,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国家旅游级AAA景区,暂停接待旅游团队。
参考资料
南锣鼓巷: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巷.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14
北京必游景点推荐——南锣鼓巷.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3-08-12
..2023-11-14
..2023-11-15
南锣鼓巷.北京旅游.2023-11-14
..2023-11-14
南锣鼓巷“瘦身”迎游客.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14
参与社区治理的“南锣经验”.人民政协网.2023-11-14
打造南锣鼓巷精品片区.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23-11-14
僧王府.北京市文物局.2023-11-14
..2023-11-14
蒋介石行辕.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2023-11-14
齐白石故居.北京市文物局.2023-11-14
齐白石故居.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1-14
齐白石故居.北京旅游.2023-11-14
茅盾.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11-14
甘南民俗馆开进南锣鼓巷.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14
南锣鼓巷原样恢复老建筑.北京市城市管委会.2023-08-12
"水准点"石碑现身小胡同.新浪新闻.2023-08-12
在南锣鼓巷听花开的声音.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2-25
..2023-11-14
默克尔逛南锣鼓巷.网易.2023-08-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元至明朝
清朝至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景区布局
景区特色
建筑色彩
自然景观
商业建筑
主要景点
名人故居
僧格林沁王府
可园
蒋介石行辕
齐白石故居
茅盾故居
宗教建筑
梓潼文昌庙
福祥寺
通明寺
文化场所
中国国家话剧院
中国拉卜楞民俗文化体验馆
其他景点
蜜供王家-德丰斋
过客
菊儿胡同
水准点石碑
石文化展示区
文化活动
价值与影响
文化遗产
历史价值
旅游价值
开发与保护
相关文化
故事传说
民国大案——枪毙京兆尹王治馨
梅稍月的传说
黄瓦财神庙的传说
商业文化
万庆当铺
银钱店——三聚号
北城棚行——“永泰”棚郑家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