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时于
天津市先后从
马德成、姚喜成、
李兰亭等师学艺,工武生,并从其母双兰英学老生。16岁首演于天津大舞台崭露头角,后演出于
济南市、
沈阳市、
长春市、
哈尔滨市等地。“
七七事变”后。曾编写了《最后关头》,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激愤之情。1948年参加
东北地区文协平剧团。1951年任东北京剧实验团副团长。1952年创作。执导了《
雁荡山》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导演奖。演出
一等奖。后两次赴
欧洲访问演出。1959年参加编导了新编古代剧《海瑞背纤》。还先后创作改编《美人计》、《天国女儿》等20多个剧本。并导演《反徐洲》、《洞庭英雄》等10多个剧目。1956年任
沈阳京剧院团长。1960年任
辽宁省地方戏实验剧团副团长。1963年任辽宁青年实验戏曲剧院副院长。文化大革命惨遭迫害于
沈阳市逝世,年仅48岁。
1947年7月1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十三日: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成立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在
哈尔滨市成立。位于道里区巴拉斯电影院(兆麟电影院),隶属东北文化艺术协会。
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由玉华京剧社和新舞台秦玉峰班社合并组成,巴拉斯影院、新舞台同时为剧团演出场所。团长高山,编导:
宋之的、塞克、张东川、陈其通、哈卓灵、徐菊华、秋楚笙等。主要演员有:秦友梅、徐菊华、武帼英、
尹月樵、
李香匀、
诸世芬、尹奎良、俞赞庭、任玉砚、
管韵华、张小贤、秦锁贵、罗元昆、王美君、张凤茹等。
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演出的第一个新编剧目是宋之的、张东川编写,塞克、张东川导演的新编大型
京剧《
九件衣》。《九件衣》一剧在舞台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思想内容和人物塑造上获得成功,受到
哈尔滨市政府奖励。此后,陆续上演《红娘子》、《
吕布与貂蝉》、《苏小妹》、《
绣襦记》、《屈原与婵娟》、《双姣奇缘》、《露地晴天》、《新四郎探母》、《新王宝钏》、《秦始皇》、《天国女儿》,其间还上演了由陈其通编剧,反映日本帝国主义在哈尔滨平房细菌部队屠杀
中原地区抗日志士的现代京剧《恩仇记》,开哈尔滨创作演出现代京剧先例。
1948年3月1日,农历戊子年正月一日: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举办“拥民支前义务大公演”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在道里文化俱乐部和道外东北人民剧院举办为期3天的“拥民支前义务大公演”,较为隆重。
会场悬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题词:“推陈出新”、“开展平剧改革运动”,指示了戏曲界当前的任务。到会者发起人百余人。由
欧阳予倩主席,他说明召开这个大会是接受了文代大会的指示,来完成改革戏曲的任务。接着由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讲话,他说:在中国,旧戏曲的改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戏曲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它是土生土长的
民族形式,一种综合的艺术,是很重要的社会教育工具之一。在今天这个崭新的人民自己的时代,不仅旧戏曲要改进,一切旧文艺都要改进,连同我们自己也要改造,应该坚决走向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改进戏曲,不仅是改进戏曲本身,而是为了改进社会,改造人民的旧思想。戏曲工作者首先要努力进行自我教育,从思想上改造自己,才能帮助教育别人,完成戏曲改革的任务。最后,他并就《
京剧《霸王别姬》》、《
三岔口》两戏提出改进的意见。
接着有前
延安平剧研究院院长
杨绍萱、全国剧协主席
田汉、全国曲艺改进筹委会主任委员
赵树理、华北文委会旧剧处主任
马彦祥、北平国剧工会负责人
叶盛章等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今后戏曲的改进要在毛主席的文艺方向下,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并就“学习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组织、有计划、群众性、全国性的进行改革”以及“培养新干部”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
阿英同志报告筹备经过后,推选:王聪文、田汉、
白云峰、
沙梅、阿英、阿甲、
李一氓、李纶、
李少春、吴天宝、周扬、
周信芳、
袁雪芬、
夏衍、
马少波、马彦祥、
马健翎、
张庚、
高步云、
梅兰芳、
程砚秋、
焦菊隐、
杨绍萱、叶盛章、董天民、
赵树理、
赵子岳、
刘芝明、
韩世昌、
齐燕铭、
欧阳予倩等三十一人为筹备委员。随后,周信芳、焦菊隐等多人发言,一致认为解放后旧艺人翻了身,今后应加强团结努力学习,改造自己为人民服务。最后并推出欧阳予倩、杨绍萱、
田汉、
阿英、马少波五人负责起草宣言。
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聪、丁国岑、丁涛、于山、
于伶、于宗昆、方华、
王一达、王聪文、王学民、
王颉竹、
王瑶卿、
王亚平、王谕、
王铁夫、王元和、王若愚、
王金璐、王少芳、王瑞林、王敏、
六岁红、尤金圭、石小英、
尹月樵、仇戴天、田汉、
白云峰、
白家麟、巴南冈、史曼尼、
史若虚、江新熔、伍月华、
沙可夫、
沙梅、
任桂林、任均、任开民、阿英、
阿甲、何海生、
何迟、李伯钊、
李一氓、
李和曾、李桂云、
李金鸿、
李紫贵、李云、李纶、李长山、
李瑞来、
李少春、李碧岩、李仲英、李永华、李桐森、李铁英、李实、
宋之的、邱玉成、
吕君樵、杜云振、
沈金波、沈云、
沈知白、沈傅斤、吴天宝、吴宝华、
吴幻荪、郭沫若、
郭兰英、郭砚芳、
柯仲平、
茅盾、林岩、林秋雯、林鹏程、
金素雯、
金素琴、孟丽君、武帼英、周扬、周巍峙、
周亚川、
周玑璋、周正、周奇之、
周信芳、
周达仁、周天栋、
周啸天、
洪深、哈鸿滨、南铁生、侯相林、荒煤、梁一鸣、栗金池、
梁小鸾、唐远之、孙盛武、
翁偶虹、范
周智高、
范瑞娟、徐平羽、徐继声、徐特、
徐玉兰、徐菊华、徐一鸣、
袁世海、
袁雪芬、
袁灵云、袁广和、秦友梅、
夏衍、夏青、马义兰、
马少波、马龄童、马茂岭、马健翎、
马彦祥、张致祥、许万恒、张凌霄、张国础、张春山、张青、张一然、张文俊、张梦庚、
张庚、张和元、张东川、张僖、张革非、张忠民、
张鲁、
高玉倩、高连荣、
高维廉、
高步云、
陶钝、陆定一、
崔嵬、崔炳玉、崔东升、崔克、陈伯达、陈山、陈绮霞、陈其通、陈梅森、陈德明、
曹禺、曹克英、曹慕、
阳翰笙、
云燕铭、汤增桐、康生、康农、
程砚秋、
梅兰芳、
焦菊隐、
杨绍萱、杨韵甫、
杨菊萍、
姜椿芳、
景孤血、
喜彩莲、董大民、
郭玉昆、
黄松龄、黄韦、冯玉昆、
叶盛兰、
叶盛章、
虞棘、
赵树理、
赵子岳、赵毅敏、赵更生、
赵光、赵奎英、
筱文艳、
熊佛西、
管韵华、管韵声、鲁诰、
刘芝明、刘沛、刘子西、刘小云、刘乃崇、刘念渠、
齐燕铭、齐济民、盖玉亭、苏恩厚、潘之汀、潘喜云、郑振铎、裴东篱、魏静生、魏晨旭、关凤奎、邓泽、
欧阳予倩、
应云卫、韩世昌、罗合如、苏、苏世明、
萧长华、
萧盛萱、萧慎、严朴、
萧三、栾少山、
顾仲彝1957年,农历丁酉年:
东北地区戏曲研究院
京剧实验剧团改称
沈阳京剧院东北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剧团改称辽宁京剧团。主要演员有:秦友梅、尚凌云、
尚明珠、徐菊华、杨元勋、焦麟昆、
管韵华、
尹月樵、
诸世芬、张小贤、李春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