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金墩位于
荔城区黄石镇兴美街北金墩社区,素有“出将入相簪缨世济文武鼎甲”甲第雄村之称,即在黄石镇沙坂村前金墩兴美街北路西侧(福厦高速路莆田站下车即到)
人文古迹
:莆田黄石金墩黄氏居第古有读书亭,家声赫然,贤士辈出(详见黄石金墩古谱墨图)。正筹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金墩在
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村”地位凸显而出。三、家学渊源:自江夏黄(初祖黄歇)而下晋安黄(初祖
黄彦丰)、再
莆田市黄(初祖
黄岸)、复传巩溪黄(初祖黄献)、又析军城黄(初祖
黄中庸)、再分龙溪黄(初祖黄)、漳溪黄(初祖黄仲)、何岩黄(初祖黄修)、
田黄(初祖黄佃)、雷山黄(初祖黄伸)、山牌黄(初祖黄丰)、白杜黄(初祖黄廓)、金墩黄(初祖黄府)、高会黄(初祖黄)。其江夏金墩黄氏始祖宋
进士太师廉伯黄府,字大方又字用藏,号东美,晚号廉伯,行火二十一。宋进士
苏州古城令彻
季札,兴化军城始祖
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宰相黄中庸曾孙,宋
隆兴元年进士与兄丰同年登第官
扬州市县令、
平海军判、晋阶平海军节度使,宋淳熙元年钦赐荣禄大夫副都统、以平倭军功授
光禄大夫太师;其时永福(今
福建省永泰县)人
张渊秘书郎为正
都统,因征剿除匪有功,加一品衔至光禄大夫太师,配塘南陈士楚(1108-1195)太子詹事兼侍讲长女陈广谊(1135-1226),诰封
长沙县君、潭州郡君,累封一品夫人。自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莆田瑞龙庵西侧黄侍中枢密宰相第)徙黄石水南之金墩,为黄石金墩黄氏始祖,郡志有传,
赵构建炎庚戌年正月初四日生,
赵扩嘉定庚午年八月十五日卒,赠
太师谥清惠,钦赐御葬莆田城西北磨乡鸡峰华严寺东(属
莆田市龙桥街道诗山自然村),喝形金凤煦卵穴,秘书郎张渊为之铭。黄府陵列为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裔显著者有新加坡总统
黄金辉、
印度尼西亚国务部长
黄自达、
马来西亚内阁部长黄家泉、
黄家定,在
菲律宾有农业部长黄严辉、省委政法委书记黄松禄、省委秘书长黄文麟、省长黄小晶。
(1)宋故
扬州市令
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荣禄大夫太师致仕赠太师谥清惠廉伯黄公墓志铭
宋赐进士翰林学士期婿朱垫篆盖。
府公卒,子安石往哭且待事,既卜葬,其孤安石泣请铭。张渊曰:江都公盛德至行,用不究其才,惟铭以示天下来世。公忠贞体国,诸君不择有德者命之,而徒委于不肖,恐无以传久远。安石曰:父平生所知莫如君。请铭于余,渊拜受命。宋朝奉郎枢密院编修内弟陈敬书以行状来叙曰:“公讳府,字大方又字用藏号东美晚号廉伯行火二十一,卒赠
太师谥清惠。彻公季子,以子翰林院馆阁校勘安石贵,累封翰林院学士诰授荣禄大夫太师。高祖宠公,宝文阁大理寺评事。
曾祖父中庸谥文正,
太常寺卿、侍中枢密副使,以曾孙黄府贵累赠太师。祖考偊公,
侍御史,以孙黄府贵累赠太师。考式彻公,平江令,以长子黄丰潭州
知府贵,累封
光禄大夫,复以
季札黄府贵累封太师;
叔父龙公,龙溪令。皆四代联登八
进士,廉伯黄公累官至荣禄大夫副都统、以军功诰封光禄大夫太师。黄氏旧家江夏,晋永嘉
五胡乱华入闽,而
太师廉伯府君之黄,迁自光州固始,彦丰公避地福州乌石山黄巷。至唐兴,天下定,谥忠义岸公入莆阳黄巷。闽人族姓数百家,而聚族自林氏、
欧阳姓、常氏于唐时,代有显名。皆以闽人氏其族。
晚唐迄三年间,
诸姓迭兴,往往谓光州固始人。
光州市之鄙远狭隘,非五公七姓三家六卿之所生聚,而闽之人乐道夫光州者,耻以夷裔类族也。维黄氏自晋南渡入闽,今候官黄巷故居处也。当盛唐时
刺史守桂州浮海入闽,至肃宗时定居
莆田市。后分三派,
御史滔居郡之东,曰东黄,二校书璞、蟾,居郡之东北涵头黄巷。曰前后黄;璞从弟曹,为巩溪黄。至中庸公徙军城。府公知书,善教子,忠孝传家公尤力,余知公异日必贵,廉介有声,尚传于后,及公被命,与公所书无异。自军城徙黄石之金墩,遂为金墩人。公天性纯孝,和昆弟,与长兄黄丰潭州
知府、仲兄黄廓
五经博士、胞弟黄廙宋处士,笃事其亲,乡人敬之,杜门嗜学,能慕父风,由
兴化县学,
赵昚隆兴元年癸未登状元
木待问榜
进士,时塘南陈士楚国子监簿终起居
舍人兼侍讲,以女妻公。公为与兄丰同年登第,初授
长沙市知县改知
扬州府江都县令转从政郎、通直郎晋阶平海军节度使,有惠政,士民德之。副都统、荣禄大夫、
太师累封一品衔,公从官守义廉介有声,时誉廉伯。塘南陈侍讲益知公:宋孝宗登遐,
陈良翰詹事侍讲权知贡举,授
扬州市令出为节度使安抚平海,辞
太夫人病,诰封
光禄大夫。孝宗曰:卿第往,朕当日使人赐问,不使为卿忧。乞修东南,以扼寇之咽喉;克平海,授副都统封太师,以夺寇人肘腋。公议初盖如此,朝廷后遂取平海。乞以官换赐母宰相陈正献长姐正一品太夫人冠帔,诏从之。宋庆元乙卯
中秋节,秩满以疏请乞终养而致仕焉,与胞兄廓,纯孝其亲,养志无违,竭力致敬,亲病衣不解带,药汤非亲尝弗进。与
五经博士兄廓焚香祝天,愿以身代亲病,遂愈。后亲没,丧葬尽哀,谨遵古礼,邻里敬重之。女五:长适
朱熹子
兴化县训导学士朱垫,次适
兵部侍郎陈谠公子
进士秘书郎陈庶;三适
太师郑侨子进士教授郑其卿;四适福清县蔚吴源子教授吴。五适
漳州府教授李纶公子进士邵武军通判李宗起,府君黄公娶黄石桂岭塘南起居
舍人兼侍讲陈士楚长女讳广谊封
长沙郡君一品夫人。子一安石,
赵惇绍熙四年癸丑登状元
陈亮榜进士
朝请郎翰林院馆阁校勘
翰林学士承旨;娶红泉书院
工部侍郎艾轩光朝林公子进士
南阳市县尉林百嘉妹林氏安人。孙二:长曰近;次曰远,振振未艾。后世趾美其芳,传列各郡志。公幼敏慧、少苦学,终老未尝一日弃书,文秀屹然,似晴云新敛,华巅斯人也。笔札清劲,人藏去为珍玩。内孝友,外笃于风谊。兴乡学,修书院,崇教化。干事恩威并施,及当利害,秉义直前,无何顾惜。为节度使,持重不苟简。利器械,阅兵马,号令肃然,除寇惩匪,用兵如神。平居笑语谐谑,恤及闾间巷里,事无间外。在官引大体,其言如衡,平绳有度。惜善类,诚尤力。君子之域噫,俾贤士,聆风流,睹遗像,为之改容,累封荣禄大夫
太师。公生于宋建炎四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子时,卒于宋
嘉定三年八月十五日午时,享八十有一。上讣闻:帝辍朝一日,赠太师,谥清惠,赐祭三坛,外加两坛,命
礼部遣官造坟安葬于莆城西北磨华严寺东坐壬向丙兼子午。为二:左若右已,正一品陈夫人讳广谊附焉。铭曰:昔在孝宗,读书亭上,金墩庙里,济济多士,长养成之。燕冀于天。奕奕黄公,其行孑安,有决如川,其立如山。乃任节度使,乃登将坛。文则美矣,其武桓桓,其去不迟,其逝超然。皆始皆终,孰如公完,奉公以铭,幽荣于后。
郡志有传,子黄安石字公介行土三十九,登宋绍熙癸丑状元
陈亮榜
进士、
朝请郎南阳郡县令、翰林院馆阁校勘
朝议大夫掌院学士。簪缨世济,绩学多才,惟公为最,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莆阳比事有载,
赵昚乾道四年戊子五月初八日生
赵昀宝佑乙卯年十一月初二年日卒,配林氏封南阳县君封淑人,合莆田城西太平山。孙二:新州府教授如轻近公居黄石金墩,
校书郎敬之远公居清江之下墩(清前清后乃其裔)。其曾孙七大房:分黄松(泉州安平)、黄权(泉州潘湖)、黄(黄石沙坂)、黄(黄石沙堤)、黄梨(仙游钟山)、黄棣(黄石清江)、
黄梧(新度后墩)。军城金墩黄氏涉台文物包括:清康熙台湾知府
黄辰明(莆田黄石金墩大保房)匾额、清康熙巡台
御史黄叔匾额(黄石沙堤房)、清雍正台湾知府
黄立本(晋江潘湖湖口房)匾额、清翰林
黄彦鸿(福州候官金墩房)匾额。
(2)宋故
朝请郎翰林院馆阁校勘
通议大夫翰林院
掌院学士文衍黄公墓志铭
年弟赐进士第邵武军通判 李宗起 篆盖
公讳安石,字公介,号文衍,行土三十九。近、远二公子以书求铭,余为公侄孙,铭为天职。余与公之先江夏人也,延至九十世
光州市固始人讳彦丰晋
永嘉五季之乱避地入闽为晋安郡守,始居福州候官黄巷;衍至唐桂州
刺史讳岸公谢桂事,
封开县国公徙
莆田市黄巷为莆阳黄氏始祖。四传为唐处士讳巘公迁
巩溪。六传为高祖考侍中枢密副使文正公讳中庸由巩溪徙军城,书香世代,课耕儒业。祖考讳彻公,平江令;祖叔考讳龙公,龙溪令;父考讳府字用藏又字大方号东美晚号廉伯,平海军节度使荣禄大夫副都统,以军功诰授
光禄大夫太师,赠太师谥清惠,由军城徙黄石金墩,母塘南起居
舍人陈士楚侍讲长女诰封正一品夫人。余与公皆为军城宋
宣和进士历
辰溪县县丞、
沅州军事判官、
嘉鱼县令、知
平江县县令讳彻公裔昆,文衍谓胞伯无异。公长伯黄丰潭州
知府由军城徙双牌铺仁山、仲伯黄廓
五经博士由军城徙白杜沙堤、胞叔黄廙宋处士由军城徙安溪高会山。公生于
赵昚乾道四年戊子五月初八日午时,少颖悟,能慕父风。师从
舅父红泉书院林艾轩讳光朝
工部侍郎郡尊席下高第谷清里桂岭起居舍人侍讲陈英仲讳士楚,表表有声,甫弱冠,拔优贡,居庐读礼,书卷至老皆不释手。隶习杜门,首贡于乡,旋入太学,宋庆元乙卯年秋,领乡荐、会贡生试第三魁,宋绍熙癸丑年春闱,荣登状元
陈亮榜第五名
进士。由
兴化县学,历官
朝请郎、南阳县令,宋庆元庚申年春;拜翰林院馆阁校勘,宋开禧乙丑年夏,擢知制诰、朝奉大夫,宋
嘉定三年父忧,归里守制,叩泣父恩如山。仁以待乡党,宽以御童仆。忧毕,宋嘉定六年,旋晋华文阁学士,察邪正,广言路,核事实,择监司,惩贪吏,陈方略,考兵籍,荣绩素著,宋嘉定庚辰年春,晋通议大夫、翰林院
掌院学士承旨。诣阙上书论国事,刚直果决。宋
嘉熙二年庚子,以
翰林学士承旨衔致仕归。凡邑里后生上,必训以孝悌忠信。上有姐五人,公其六,孝友雍睦,笃于天伦,躬服其劳。姐之嫁者,时加恤,田薄庐弊,勤学耕读,自以为乐。盖公之天资凝定,天夙海立,为人才气超迈,志量非凡,诗文俊雅,俭以治家,勤以教子,至老不渝。公娶黄石红泉书院山长同榜进士林百嘉妹诰封淑人,卒于
赵昀宝佑三年乙卯十一月初二日辰时,寿八十有八。女二;长嫁宋理宗
端平乙未科状元大理寺少卿
吴叔告。次嫁连江里宋
嘉定癸未
进士户部侍郎蔡荣。男二未出。长曰黄近优贡生广东新州府教授居黄石金墩,聘进士建康
推官吴颖长女。次曰黄远未聘,袭父恩补
宣教郎,寻擢秘书省
校书郎,承父命居清江境下墩。择乙卯年十一月初七
中秋节之吉茔焉,厝兆祖家
兴化军城西太平山之原。姑叙岁月,纳诸云:叩首拜撰默哀,呕心泣血谨志。铭曰:金墩兮惟子孙勤学耕读千秋积金,清江兮惟贤忠孝传家万代世泽。怀忠允勤,忆母在并;公乎云亡,天道杳冥;谁为痛惜,昭昭斯铭。赞曰:“翩翩贵介,雅尚风流;文章风度,玉宇琼楼;景星争睹,馆职拔尤;其人已远,其韵尚留”。
祖谱祠联
金墩入阁两相国,
黄府进士四尚书。安平潘湖金墩源,沙堤钟山
清江流。凤翔叔琳卿督及第;榜眼探花文武巍科。光升汝良,锡衮治国;法司宗伯,宰辅安邦。其后相继以甲第显名——为状元者明代
黄观(文状元)、
黄钺(武状元);为榜眼者明代
黄凤翔;为探花者
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清代
黄机、
黄锡衮;为尚书者
黄光升、黄凤翔、
黄汝良、黄。据海外华人社团统计,当代“金墩黄”分布在海内外贤哲甚盛,其族裔在台湾、
菲律宾、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等地逾十万人。如新加坡前已故总统
黄金辉、菲律宾总统府办公厅主任兼农业部长黄严辉、印尼协商会主席
黄自达。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理事长
黄明顶,在国内台湾前国民党中常委
黄哲真、前
福建省省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黄松禄、福建省长黄小晶。迁台军城金墩黄氏显者为
黄辰明:1717年至1720年任台湾知府、1723年至1727年转任台湾
御史兼学政。
清代雍正初恩贡生台湾知府
黄立本(晋江潘湖湖口长房黄志夏子)墓在台湾淡水艋忠山金墩岭1722年至1724年任台湾知府,1725年至1728年以中宪大夫在籍调用兼署台湾知府。
黄叔璥:1722年,巡台御史。(与
吴达礼共任)台湾清代四大翰林之一
黄彦鸿(1866~1923年)原载《军城金墩黄氏祖谱》据了解,
莆田市黄石古称水南,是莆田自古以来三大重镇之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莆田的粮仓。
黄石市民风朴实,崇尚教育,培育出许多的优秀人才和革命志士。黄石历代文人发达,名人辈出,人数之多,不亚于府城。明代为黄石鼎盛时期,人才层出不穷,较为熟悉的历史名人有明朝“莆田第一才女”之称的黄石沙堤房著名诗人
黄幼藻、
宋朝辞官后在黄石金墩书院讲学的
林光朝、金墩始祖宋
进士扬州市令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荣禄大夫
太师赠太师谥清惠
黄府陵列为
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富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古镇名村——
黄石市金墩街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由此可见一斑。
分守迁徙
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洪氏出迁居晋邑四都仑后即
石狮市宝盖金墩仑峰布金院后黄氏又名塘山仑峰黄氏,别称锦峰教授山黄氏。其始祖
黄凤(1293-1368年)少名洲,仕凤又字仕元,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行万一。泉郡城南潘湖元处士天麟讳权公长子,元素洪氏出,闽温陵熙春铺仕曹巷黄宅天麒讳松公嗣子。因其时伯母陈氏多生女未有子,乃尊父天麟命,入承
伯父天麒为嗣长子,祖父教授近公嫡长孙。以祖新州府教授黄近荫,荐辟福建泉州蒙古学教授,元至正十四年致政归。黄凤晚号由此名也,由晋江安平市永安庄经潘湖徙居晋邑廿四都仑峰泉郡布金院後。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癸巳年五月二十日子时生,
元顺帝至正戊申年十一月十四日申时卒,寿七十有六,配三十三都
乌山吴氏女,葬晋邑廿四都教授山之原。子二长字文祥号明室随父居泉郡
布金院後,次福字文吉号颐斋居欧祠山。金墩黄氏人口分布(一)
黄石镇1、沙坂金墩街550人 6、金山村656人 11、黄石沟边700人。
2、登瀛村50人 7、清江村668人
3、水南上余50人 8、沙堤318人
4、和平村1020人 9、郑塘350人。
5、海滨村3200人 10、江东村500人。
(二)新度镇(四)白塘镇及市区金墩黄氏村庄
1、沟口村160人 1、
洋尾村886人 8、东进村71人
2、
洋埕村306人 2、后宫120人 9、园头村418人
3、横山后墩205人 3、铺尾640人 10、林桥村420人
(三)北高镇 4、霞徐746人 11、下磨村181人
1、北高村180人 5、下
孝义市120人 12、横沟后墩578人。
2、江边村800人 6、渭阳村571人 13、灵川东港500人。
3、汀峰村406人 7、西墩村2268人 14、田厝1000人。
(五)东庄镇(七)东埔镇
1、东庄村400人 1、山前村1000人
2、东沁村787人 2、沙塘边1200人
1、珠坑村1437人 1、
汀塘村100人 4、下西村100人
2、坝津村1526人 2、东峤村50人 5、欧厝25人
3、岭美村1677人 3、上塘村115人
1、平海村335人 4、山星村2800人
2、东美村70人 5、江堤村2075人
3、石井村2400人 6、溪边村1098人
1、汕尾村1772人 1、三墩村1000人
3、湖耽村2300人
莆田市金墩
黄府后裔还有:莆田城中金桥巷、刘桥巷、乌石;北磨、寺山、保尾、鉴后;陡门头;顶墩村后墩、涵西商城后墩、张镇村后墩、梧塘后墩;下坂后墩、新度锦墩下墩、南埕下墩;南梧塘下墩;丽港巷下墩、霞墩下墩、东墩下墩;渠桥横山、广业后坑、黄石黄园、横塘;
东源县、定庄、龙塘;仙游芦溪;枫亭、度尾中岳。城关大度、城关衙后等。
1、唐黄典莆阳黄岸次子迁广东岗州
2、唐黄峻莆阳黄岸五世孙迁永福埔头乡
3、黄唐黄(王叔)莆阳黄岸六世孙由
巩溪迁居
兴化县兹孝里大林后
4、宋黄禄佩子莆阳黄岸七世孙由巩溪迁居永福一都龙屿其裔科第甚多
5、宋黄裕珍次子莆阳黄岸七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居
莆田县东流乡后埔里
6、宋代黄连莆阳
黄岸八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
永福县樟城黄厝
7、宋代
进士潮州市知军
黄汝詹由福建莆阳前黄迁广东潮阳古奉乡恩
8、宋代黄闻礼理学大儒黄钟子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县何岩乡迁居莆田井滨乡黄宅
9、宋代黄希闵提刑国镇子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居莆田府城坊巷其裔科第甚多
11、宋代黄有显次子兴化县巩溪迁居德化承泽乡
12、宋代
黄中庸莆阳岸十一世孙由
巩溪迁居
兴化军城西(今莆田府西雷山巷110号)黄宅
13、宋代黄仲孙黄微子佛养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莆田府城西雷山巷守居漳郡西林城之漳溪
14、宋代黄修黄中庸孙莆阳
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居莆田何岩乡
15、宋代黄丰平江令彻长子黄中庸孙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莆田南寺乡
16、宋代孝子黄廊平江令彻次子黄中庸曾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莆田白杜乡
17、宋代
扬州市令平海军佥判黄府彻季子
黄中庸曾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莆田黄石金墩
18、宋代黄冀彻四子黄中庸曾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黄石金墩雪庵
19、宋代黄冀子昭石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黄石之海滨
20、宋代黄应昙由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安溪桃舟高会山黄宅
21、明代黄献可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黄石东井黄宅
22、明代黄原仁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江东黄厝
23、明代黄约仲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城南镇前东洲乡
24、明代黄中泰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城乌石山县北淳风巷黄宅
25、宋代黄龙初名敌御讳特奏
进士由游洋龙溪迁晋邑仁和
26、宋末
校书郎黄远由金墩迁
黄石市清江境下墩其子棣居地以下墩黄氏称,梧居地以后墩称。
27、宋代黄徼黄植由莆田城西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徙永春十八都桃源里之漳溪
28、宋代黄九翁由永春桃源之漳溪徙永春之亭上
29、宋代黄名甫由永春十八都桃源里之漳溪迁居永春十一都始安里
30、明代黄进成由永春之亭上徙永春吾峰之梅林
31、元代黄松(千一公)府长子由莆田金墩迁居泉郡熙春铺仕曹巷孙元嗣元裕又迁晋江安平
32、元代黄元寿(千一公长子)从军
云南省由泉郡熙春铺仕曹巷黄宅迁
腾冲市卫总兵文莱国王赐名森屏
33、元代黄元修(千一公季子)由泉郡熙春铺仕曹巷黄宅迁居惠安奎峰潭边分上墩中墩下墩
34、元代处士黄权(千二公)府长子由黄石金墩迁居泉郡城南潘湖乡分旧铺欧岭金墩
35、元代教授
黄凤少名洲字仕凤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千二公长子由潘湖迁居晋江廿四都仑山
36、元代黄仕虎字布谷号太新由晋江潘湖(金湖)徙本邑卖域厝长君章析居南安梅山金头金树头
37、元代黄贾(千七公)守居
莆田市黄石镇兴美街北路西侧金墩里(莆田高速公路站西侧)
38、元代黄昂(千九公)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市黄石镇沙堤黄厝
39、元代黄梨(千十三公)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兴泰里钟山之黄宅
40、明代黄佳黄霖季子(千七公派)元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上云乡
41、明代黄震(千七公派)贾公曾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洋城(阳城)陡门兜
42、明代黄寿(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黄石上余
43、明代
进士黄卷(千七公派)由
莆田市黄石金墩迁居湖北麻城卫所黄宅
44、明代黄文著(千七公派)贾公七世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厝
45、明代黄材(千七公派)大渊子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巷
46、明代黄大辂(千七公派)大渊子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大夫第
47、明氏黄大侠(千七公派)大保弟由莆田黄石金墩经
隆安迁居浙江钱塘官巷口积善坊巷
48、明代黄幼泳(千七公派)贾公十世孙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苏南京
下关区金墩
49、明代黄幼淳黄文芳(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闽北
浦城县黄厝
50、明代黄有贵(千七公派)由
莆田市黄石金墩迁居江南江陵黄厝
51、明代黄有诚(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横山乡
52、明代黄清(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府城中刘桥巷
53、明代黄健(千七公派)贾公五世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府城中金桥巷黄宅
54、明代黄络(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清浦乡黄厝
55、明代黄睿(千七公派)由福州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于福州府闽县金桥巷分衍于山下黄厝
56、明代
黄经官
锦州市巡检(千七公派)由
莆田市黄石金墩迁居广东拱北黄厝
57、明代
黄权(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苏南京金陵黄宅分衍浙江上丰惠黄厝
58、明代黄震旦(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福州榕城台江洋中金墩街
59、明代黄泗(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
海口市黄厝
60、明代黄怡(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浙江温州平阳黄厝
61、明代黄聊(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南安水头吴内
62、明代黄复祖(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大田城郊黄厝
63、明代
黄俨(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
长泰区善化里赤岭社
64、明代黄永(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
瑞安市黄厝
65、明代黄荐(千一公派)尾英曾孙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惠来
66、明代黄应期(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惠来麻街黄宅
67、明代黄金鼎(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卖麻街黄宅
68、明代黄寿明代(千二公派)黄仕龙季子迁居晋江陈埭奄上分衍泉城东海石头街
69、明代黄香偕子黄显矮黄显奴(千二公派)黄仕龙四子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南京金湖乡黄厝
70、明代翰林学士黄长治(千二公派)黄仕龙曾孙由晋江潘湖迁居永春城西官田市儒林里
71、明代黄长生(千二公派)黄仕龙曾孙由晋江潘湖经城门埔迁居泉郡县后街黄宅
72、明代黄真宝(千二公派)黄仕龙元孙由晋江潘湖迁居
码头镇清源峰内洋
73、明代黄真回(千二公派)黄仕龙元孙由晋江潘湖经洪濑黄厝徙南安内洋乡
74、明代黄心宇(千二公派)黄仕龙七世孙由晋江潘湖徙居南安洪濑街黄厝
75、明代黄转阳(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南安葵山董埔
76、明代黄日习(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迁南安白叶杏塘金墩
77、明代黄日休(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迁南安经杏塘移居加洋长子太仆寺卿黄襄
78、明代黄应选黄应眷(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迁居浙江
青田县黄厝乡
79、明代黄滨泉(千二公派)黄仕龙九世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晋江永宁梅林黄厝
80、
清代黄光渊黄光长(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艋岬潘湖渡头
81、清代黄高拱(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缅甸析居台湾淡水艋岬
82、清代黄光华黄光国(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中黄宅
83、清代黄近年黄锦年(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南黄宅
84、清代黄伯秤黄伯棚(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北淡水黄宅
85、清代黄伯梳黄伯柳(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
高雄市黄宅
86、
清代黄福生黄泉生(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
基隆市黄宅
87、清代黄钟清黄钟源(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中沥黄宅
88、清代黄联登(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偕子朝窍朝雪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漉港黄宅子和泰黄烈火黄玉火季子黄朝成民国初随养父黄进钟徙大马哥打淡坂
89、清代黄鸿恩(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南京北京析居缅甸台湾
90、清代黄光景(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大马哥打淡坂
91、明代黄乐吾(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三十一都霞坞(下浯)迁居莆田
南日岛山中
92、明代黄甫亮(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广东承德黄厝
93、明代黄太明(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晋江一都磁灶街黄宅
94、明代黄金定(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晋江三十都陈埭高坑
95、明代黄金范(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厦门金霞黄宅
96、明代道士黄永震(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东岳口九十九间
97、明代黄元达(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永春水口乡湖坂
98、明代黄维元黄孙英(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浙江温州下浯
99、明代黄尔珍(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长子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
潮州市彭江钟会
100、明代黄尔瑞(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次子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
揭阳市金霞乡
101、明代黄尔(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次子由晋江下浯迁居同安鼎尾清军驿牛尖山
102、明代黄尔纯(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
兴化县玉田村
103、明代黄岳(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下浯迁居晋江一都碧湖黄宅
104、明代黄荣贵(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清源朋山岭后许塘
105、明代黄明祥(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漳州岳口埔黄霞
106、明代黄子国黄子昆兄弟(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下浯迁居同安铺前街灌口李林社黄巷黄志信
107、
清代黄惠英(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台湾漉港后仑妈祖宫黄宅
108、明代黄对榕(千十公派)棣裔孙由
莆田市黄石清江下墩迁居莆田玉塘乡
109、明代黄锦(千十二公派)梧裔孙由福建莆田黄石清江下墩迁居莆田城南井亭街黄宅
110、明代黄(千十二公派)梧裔孙由福建莆田后墩迁居涵江铺尾黄宅
111、民国初黄进铎偕子黄维源(千二公派)由闽晋江潘湖经印尼拉森南望徙古突士金湖进居梭罗独奏
注:清康熙间黄龙标即
黄景星明
进士参政玄孙迁湖北
黄梅县城关。
黄石金墩《台湾塘山仑峰(锦峰)金墩黄氏家谱》
一世 凤公少名洲字瑶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行万一处士黄天麟讳权公长子洪氏出以祖荫荐辟为泉郡
布金院蒙古学教授徵仕郎元至正十四年致政归公晚号由此名也由安平市拱北经潘湖居晋邑廿四都仑山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癸巳年五月二十日子时生
元顺帝至正戊申年十一月十四日申时卒寿七十有六配三十三
乌山吴氏女葬晋邑廿四都教授山穴形金狮戏珠坐辰
向戌兼乙辛子二长祼字文祥号明室随父居泉郡布金院後次福字文吉号颐斋居欧祠山黄宅其六世孙凤翔明榜眼南京
礼部尚书文天祥铺开族祖其裔析居华亭园头灵川东港浙松山浦江黄宅台中之文山
二世 祼公十四致政讳凤长子字文祥号明室行亿一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乙卯年五月廿一日卯时生富有租七百石年尤耽闲逸逮儿成立后寓虎寺竟优游以其终身焉
朱元璋洪武甲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子时卒葬晋邑廿四都教授山东地龙盘金穴寿七十配王氏孺人谥九泰孺人子四智公次晋公季习公早殁四旨公入
布金院为僧
福公幼名房十四致政讳凤次子字文吉号颐斋行亿二元仁宗延佑丁巳年三月十五日寅时生明洪武戊辰年十二月廿八日卒寿七十有二葬舅家
乌石山喝形天雁煦卵穴配晋邑三十都普角孙氏继配赖厝赖氏子贤公幼名旺
三世 智公祼长子字有庶又字伯寿号仑峰行正一元至元已卯年四月十九日生明洪武庚申年四月廿八日卒配孙氏谥一泰孺人子二道观次内逊承父命回莆居黄石金墩水南书街黄宅葬雪庵寺东
晋公祼次子字有宝号昌寿晚号三十九宣义行正二配
许姓谥二泰孺人子二佛观外逊居
布金院后教授
敦本堂习公祼季子字有宣早殁
旨公祼四子字有宽入布金院为僧
四世 佛观晋次子字用宾号悦斋行载二明
洪武辛亥年正月廿日生配明宣德癸丑年十一月三十日卒配杨氏谥三泰孺人继配杨氏子四长讳公庚开长房次讳寅生开二房小乡季讳妈奴开三房四讳华严为布金院高僧
五世 妈奴佛观季子字永盛号实斋行崇三明
建文壬午年三月十九日生明
天顺壬午年九月廿八日卒配吴氏继配洪氏子三长壬公次宗公季俱吴氏出昼公洪氏出迁江水头黄宅遂为水头房祖
壬公妈奴长子字世默号循然行景一明
宣德壬子年十二月初八日生明弘治壬寅年七月十五日卒配洪氏谥静宽子三长浚公字宗祥次哲公字宗理号静轩季文公字宗书号果毅
六世 浚公壬长子字祥渊号恒勉行一明
景泰已亥年十月廿四日生明弘治甲子年九月二十日卒配吴氏郑氏子三长源公次澄公季俨公
哲公壬次子字宗理号静轩行懋四
文公壬季子字宗书号果毅行懋九居下房遂为乌门桥头祖
七世 源公浚公长子字标泉号渐磐晚号心泉行达一配吴氏洪氏为心泉房祖也
澄公浚公次子字荣清号界石行达二为介石房祖也明成化甲辰年二月初一日生明嘉靖甲寅年八月十五日卒配
张姓子二夏公阳公
俨公浚季子字标肃号院后行达七为院后房祖也
八世 夏公澄公长子字哲温行孟五明
正德辛巳年三月廿二日生嘉靖壬戌年正月十七日卒配吴氏子二门华门伍
九世 门
中原地区长子字成英行胜一明嘉靖已未年十一月初二日生明万历戊申年三月廿一日卒配洪氏子二应凯应元迁居台湾漉港卫港仔黄厝
十世 应凯字章允门华长子行文一明万历已丑年十一月十九日生明
崇祯癸未年
端午节日卒配王氏子一鼎耳字世拱附曰金墩旧谱载清雍正十年我金墩仑峰房燕甫以自承广东广州维新路马鞍街祖业房屋广十六亩让作江夏金墩
碧江苏氏大宗庙祠地集议认主二百二十一座每座购白银十六两改屋为祠崇奉世界江夏金墩始祖江都令平海军佥判通奉大夫黄府公暨
长沙县君陈宜人两尊青草石雕像后命名为金墩院祠光绪二十三年秋闱后金墩黄氏裔孙玺玉泰鉴金菊诸族贤士集议重修增其式廊询于金墩七房众佥曰宜爰议续立主另千顷书院嫡系派者白银二百两有旧主相承者白银一百两集腋成裘为建筑资维时运筹布置鸠工材以毕实乃清惠
黄府公在天之灵也今抄录金墩黄氏祖谱知其先祖历代迁徙为入闽始晋安郡守
黄彦丰字彦丰号魁杰居福州黄巷十传为入莆始祖唐
进士桂州剌史开国公
黄岸又五传为游洋
巩溪始祖唐处士黄献公又六传为军城初祖宋进士
太常寺卿中奉大夫侍中谥文正
黄中庸又三传为莆田黄石金墩始祖江都令平海军佥判节度判官副都统荣禄大夫赠太师谥清惠黄府公又三传为泉州熙春铺仕曹巷及裔孙安平元隐士天麒黄松嗣裔潘湖欧厝天麟黄权嫡裔特告于此盖不忘其十四致政讳凤公之所出也
清乾隆腊月十五日之吉军城廿一世孙晚生世德拜谒布金院族谨识
清咸丰已未冬福建莆阳金墩仑峰裔孙鸿锡复之金墩黄庙顿首拜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