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流桥原名临水桥,始建于三国时期
曹叡太和五年,明万历十五年至十六年间重修,改名承流桥,承流桥作为官方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民间则习惯称其为响水桥。
承流桥坐落在
唐山市县
榛子镇的龙湾河上,古
滦州西界,是古代
中原地区连接
辽东、
高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现存承流桥主体为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九年重修留下的,部分附属设施是光绪二十八年增置,2015年,镇子镇政府从上级部门申请到一批维修款,结合部分民间集资,对承流桥进行了一次修缮。
建桥背景
三国前期,
曹操打着“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大旗占据北方,但辽东一带为
乌桓所占领。
官渡之战后,
袁绍余部也逃往三郡乌桓,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正值雨季,走到无终境内(现在的丰润玉田境内),时值雨季,因为道路泥泞,无法行军,面临无功而返的窘境。无终义士
田畴见曹操,自为向导,北出卢龙古塞,历平岗越鲜卑庭直达柳城,消灭了袁氏集团残部,结束乌桓塌顿的统治,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使三郡成为三国时代较早安定下来的地方。
曹操死后不久,
曹丕受禅称帝,建立魏政权,随后
刘备和
孙权相继称帝,
曹魏两方作战,消耗了较大国力。公元226年曹丕死,
曹叡曹睿继位。
公元228年诸葛亮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实施他的北伐计划,巨大的战争开支促使曹魏不予余力的发展农业,以支撑巨大的战争开支,北方成为支撑曹魏对抗
蜀汉和
孙吴的重要基地,对
辽东实施有效控制控变得十分重要。曹操征
乌桓时,
公孙度投靠了曹操,曹操命公孙度仍据守辽东,但公孙度在辽东一直呈半独立状态,曹魏并没有有效控制公孙度。太和二年(228年),
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
知府,接手辽东,但公孙渊对
曹魏政权并不买账,竟然偷偷遣使南通东吴
孙权,对曹魏非常不逊,魏明帝十分震怒,早有讨伐之意,但苦于道路不畅,一直未发兵讨伐,但通畅辽东道路的行动行动却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太和五年,即公元231年,临水桥,也就是现在的承流桥应运而生,就在承流桥建成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公元237年,公孙渊反叛,自称燕王,与曹魏彻底决裂。第二年,
曹叡曹派
司马懿出兵征讨,这次司马懿没有像
曹操当年征讨
乌桓那样,北出
卢龙塞,历平岗,越鲜卑庭,堑山填谷五百里,而是直接【经孤竹,越碣石,次于
辽水。】司马懿征辽东同样也是在雨季,《
晋书》原文记载:“会霖潦,大水,平地数尺……”不但如此,司马懿到了辽水岸边并不急于进攻,
陈圭问为什么不进攻,司马懿的回答是,【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功力不设……】司马懿大军四万,万里东征,大雨之期,不但能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竟然粮草供应充足,而曹操征乌桓之际,这里还是道路不通,人马难行,需绕道出征,两者相差不过三十七年,可见
曹魏政权建立以后,对通往
辽东这条道路是下了很大工夫,是关乎大局的
战略通道,承流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
燕山余脉和
渤海湾之间,成为这条重要战略通道上的关键节点。
历史传承
从
曹叡太和五年临水桥建成,到明万历大规模重修,期间经历一千多年历史,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已无从考证,但从明万历
滦州知州张元庆的《承流桥记》记载,明代的张荣先曾对临水桥的源流始末有较为详尽的记载。《承流桥记》始建于魏明太和五年的描述,也应该来自张荣先的记载。
魏晋以后北方又进入战乱时期,各政权割据更替。直到隋唐才完成统一,
隋炀帝证和
李世民东征
高丽都是通过这条
战略通道。
辽朝建立大辽政权后,此地又成为连接东京辽阳府和
辽南京的咽喉。宋金早期则是
北宋和大金国边界,是两国使臣往来必经之地。北宋灭亡后,海陵王迁都燕京,
榛子镇又成为连接故都黄龙府和燕京的纽带,近代就已经在榛子镇设置了驿站,临水桥的历史地位一直不容忽视。只有元代,元上都与大都之间的联系直接北出
张家口市,临水桥的作用才有所减弱,
金朝在榛子镇所设的驿站也被撤销。后
朱元璋经八次
明成祖北伐,统一北方,
滦州从新稳定下来,
朱棣迁都以后,响水桥所在的榛子镇,成为辅重地,辽之咽喉,起着连接京城与
辽东的关键作用,因为地处要冲之地,元代被忽视而残破的临水桥才重新被重视,特别是万历时期,日本对朝鲜的威胁时时牵动大明王朝的神经,而临水桥所在的榛子镇正是通往朝鲜王朝的咽喉要道。万历14年,张元庆到任滦州,这时的临水桥早已破败,主体基本没有了,只有很少的遗迹存留。张元庆命当地人郭文显负责管理修桥一事,本镇的生韩应箕等人都捐了款,后又有兵部使者
叶梦熊,
巡抚使者马翰如,
程宗伊,
知府孙维成,
推官沈之全等也都捐了钱。几个月后大桥修完,并正式改名为承流桥,同时在桥南建了
关林,除了可以四季祭祀,也可以供来往的人休息。
知州张元庆为这次修桥专门做了一篇《承流桥记》,并被记入了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编的《
滦州志》卷八《
艺文志》中。承流桥的修建,使明王朝对
辽东、
朝鲜的控制,以及后来对抗
后金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明灭亡后,清军入主中原,承流桥所在位置不但仍为畿辅重地,还是清帝回家祭祖和迎送玉牒的御路,作用更加突出,
康熙五十一年承流桥有过一次修复,到了嘉庆年间,主体部分已破坏严重。
嘉庆七年十月,知州莫做《倡修承流河桥引》,呼吁大家集资修桥,镇人朱宝树、王廷勋、郭天印积极响应,奔走乡里,筹备募集建桥费用。江桂森从北京请来工匠,嘉庆八年(1803年)正月动工,七月完工。
知州莫謩于
爱新觉罗·颙琰九年再做《重修承流河桥记》,并载入史册。
嘉庆重建完成时是木栏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乡民捐资改雕石栏杆,并增修依次下降的五级台阶,俗称水簸箕。
承流桥主体自嘉庆重修以后,历经二百多年,经历了三次六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无数次洪峰冲击,以及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
古桥栏杆开裂,抱柱移位,神像残缺,1958年
大跃进安装发电机组,对
地基进行了破坏,在大桥的南侧桥墩下造成两个明显的
沉降坑,桥体巨石错位开裂,宽处超过15厘米。沉降部位一块巨石明显向外移位,上边一层干脆缺失一块。桥墩内部的填充材料已经被洪水冲刷出很大的空洞,如果继续任凭洪水冲刷,古桥很有可能轰然倒塌。2014年7月17日,在镇政府的协助下,镇子镇吧的吧友自发对古桥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维护。文物修复是个专业复杂的工程,不规范的修复很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不利影响,所以网友们的修复,只是针对眼前威胁
古桥安危的隐患进行有限的排除,真正解决根本问题,还需要具有古建修复资格的专业队伍来完成,不过这次义务抢险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镇政府高度重视,紧急启动了古桥修复的审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筹集到部分修复资金,经过缜密的招投标工作,请来具有古建修复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古桥进行维护。本次维护严格按照古建筑修复原则,保证古桥的规制格局不变,完全按原有的风貌进行复原。工程于2015年8月开工,11月完工,
古桥又回复了古代原始风貌。
桥名考证
始建称为临水桥,这个在明代张元庆的《承流桥记》里有明确记载,承流桥的叫法始于明万历年间的那次重修。根据《
滦州志》职官表所记,张元庆是万历十四年到任滦州,离开没有具体时间,不过他的继任是万历十九年到任,这样承流桥的修建年代就可以确定最早不过万历十四年,最晚不过万历十九年。另外,承流桥重建捐款人里有兵部守备
叶梦熊,据《明史》卷二百二十八叶梦熊传记载,叶梦熊曾任永平府兵部守备,而在万历十七年由
山东省布政使改任
贵州省巡抚,也就是说,万历十七年时,叶梦熊已经离开永平在山东任布政使了,而他在任永平时曾为重修响水桥捐款,所以可以断定响水桥的建造不可能晚于万历十七年,综合两条线索,承流桥的修建年代基本可以缩小到万历十五年或万历十六年之间。即公元1587年或是1588年。承流桥的叫法即源于此时,
清代莫謩在《重修承流河桥记》里对桥名含义解释为"恐东万里同天,承上德意,宣布中外,绵绵流行,千万年如一日也。"此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官方一直沿用承流桥这个名字。响水桥是民间俗称,至今已经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在所有官方资料中从未有承流桥就是响水桥的记载。响水桥记载仅见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滦县志》,不过其所指并非承流桥,而是指向另一座桥。县志原文"响水桥,在
榛子镇北门外,道光年间建。"只是简单一段文字记载,没有更为详细的信息。向上查光绪二十四年《
滦州志》,榛子镇及周边各桥都有记载,包括西门外的永宁桥,镇东的前小寨桥,北小寨的牤牛桥,甚至渠里桥这样的小桥都有记载,但没有查到响水桥的任何记载。
民国版《滦县志》记载内容也并非空穴来风,2016年本地地方史爱好者发现一块落款民国二十四年残碑,虽然残缺不全,桥名难以辨认,但碑文有些内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碑文中介绍了一座始建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的石桥,民国二十年时重建,而民国《滦县志》出版于民国二十六年。碑文内容和时间都和县志里【响水桥,在榛子镇北门外,道光年间建】高度吻合。光绪《
滦州志》里没有出现也不足为奇,这座桥规模不大,位置在
榛子镇北,很可能这座桥在光绪二十四年修《滦州志》时已经毁于洪水,所以没有出现在光绪二十四年的《滦州志》中,而民国重修这座桥正好在《
滦县志》
编修期间,又从新出现在《滦县志》里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座民国时期重修的桥命运和始建差不多,没用多长时间就毁掉了,以至于民间走访,很多老人都不记得这座桥。
就目前的资料分析,响水桥和承流桥最早可能并不是同一座桥,只是响水桥修完时间不长就毁掉了,只留下响水桥这个名字,因为无法对号入座,所以误认为响水桥指的是承流桥。
不过这个说法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因为在榛子镇当地,几乎所有人都把承流桥叫做响水桥,而承流桥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仅限于一些读过方志的人,这个现象很难以误称来解释。所以不排除响水桥就是承流桥的俗称。民国《
滦县志》的编纂人员大多是外地人,不了解这些情况,在官方文献里只有承流桥一种叫法的情况下,误认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响水桥是另一座桥了。
造成现今这些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那块残碑桥名已残,难以辨认。民国二十年重修,民国二十五年修县志,原桥刻有石碑,上面有桥名,弄错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推断。
牤牛桥的叫法在小范围内有流传,这个则纯属误传,来源于《滦县志》里记载的一段神话传说,说是在一场大洪水中,有金牛顶住桥的四角,使大桥安稳顶过洪水的冲击。但在现存三个版本的州志《津梁篇》和《
畿辅通志》里,都有"
牤牛桥"的记载,地址在距响水桥3公里之外的北小寨村北。牤牛桥与响水桥一脉相承,同在一条路的不同路段,牤牛桥规制比承流桥略小,为三孔平板
石桥,据传始建于
金朝,清中期本村乡绅袁老万带头募捐重修,不过在建成不久,洪水冲开修桥时的导流槽,河水改道,牤牛桥失去作用,官方的驿路也因此改道。桥在农业学大寨时被拆毁修建梅庄水库,仅留下很窄的一段桥面,勉强可供一辆车通行。《
滦县志》神话传说中的牤牛桥和承流桥实际没有关系,《滦县志》中的这则神话传说应该是安错了位。
始建年代考
光绪二十四年《滦州志》记载“承流桥在
榛子镇东
北魏时建明万历重修······”古代文章没有标点,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按地理方位,响水桥正好在榛子镇城的东北方向,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承流桥,在榛子镇东北,魏时建,明万历重修······”或者是“承流桥,在榛子镇东,北魏时建,明万历重修······”两种解释都可以通,以后的
历史学家都偏重了后者,包括民国二十五年《滦县志》,在承流桥的记载上,按后者加注了标点,此后始建于北魏成了铁案,包括以后滦县的很多史学方面专家,在介绍响水桥的文章里,都采用北魏始建的说法。而在更早的嘉庆十八年版《
滦州志》里,有一篇明代
知州张元庆的《承流桥记》,里边清楚地记载了承流桥的始建年代,原文如下“镇城东北偏山、桃谷、龙湾之水如万马自天而下,澎流飞,皆汇于临水桥,桥创自魏明太和五年,迄今千有余······”。
历史上北方政权中,国号是魏的朝代有四个,一个是三国时期,
曹丕建立的魏,另外三个都出现在五胡十六国期间,一个是
冉闵建立的
冉魏、一个是
拓跋珪创建的
北魏,另一个是
高欢扶植的
傀儡政权东魏。冉魏和东魏都没有太和这个年号,有这太和年号的只有两个,一个是
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
曹叡曹睿,另一个是北魏的
拓跋宏拓跋宏。他们都曾使用了太和这个年号。虽然年号相同,但两个皇帝的谥号不同。曹睿谥号正好是明帝,与记载中的魏明太和五年完全吻合,
拓跋弘谥号文帝,而且所处的朝代是北魏而不是魏,从这两点可以清楚的判断,明代张元庆《承流桥记》中记载的【魏明太和五年】肯定指的是魏明帝曹睿的太和五年,不可能指向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
魏明太和五年是公元231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是公元481年,两者相差250年,在这250年中,临水桥所在的榛子镇先后经历了
晋朝,
东晋(东晋在南方建立,但榛子镇范围政权在慕容氏统治之下,仍效忠于东晋,属于不与东晋土地相连的一块飞地)
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燕、
燕国等七个朝代更迭。
文化价值
榛子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郎石台遗迹表明,早在
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
人类活动,
清代编纂《
永平府志》时,就有人认为当年老马识途的故事发生在榛子镇西的乱石山而不是迷谷村。据《新编历史地名大词典》和《
大清一统志》记载,榛子镇是
唐朝石城县的治所,
辽朝已经有榛子镇这样的称呼,到了
金朝,榛子镇的历史地位更加突出,滦东巨镇的石匾就凿刻于金天辅七年,这时榛子镇已经明确记载有驿站存在,《宣和乙巳奉使大金国行程录》《松漠要闻》《
金史》都提到过榛子镇,然而遗憾的是,众多古迹都没有保存下来,承流桥是
榛子镇唯一存留的古代建筑,是我们祖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榛子镇的地标建筑,是千年古镇文化传承的载体。
承流桥在历代的重修中,很多德高望重的乡绅和地方官出重资相助,他们的事迹感染者每一代古镇居民,富而好礼的古镇精神通过响水桥的历代捐资人一直传承至今。
承流桥始建年代早,传承时间长,历史文献丰富,历史地位重要,不但在唐山地区,就算在全国,也算是桥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体结构
承流桥呈南北走向,横跨在龙湾河上(古称承流河),南北长15.6米,东西宽约5.7米,高约6米。桥面铺筑矩形条石,桥面净宽4.8米。桥面两侧原设木栏杆,光绪二十八年改雕石栏杆,两侧各有石栏柱8根,高1.5米,平顶均为28厘米见方,各雕有不同形态的荷花图案,有的含苞未放,有的莲瓣盛开,冷硬的石料显出婀娜的神采,确属不凡。石栏柱间距2.13米,以两根石雕扶手相连。石雕扶手成
菱形,粗壮有力,线条粗放,风格有别于一般
清代精美细腻特点,反到充满明代粗犷之风,充分表现出北方文化的粗狂豪放风格。
全桥由三个石拱构成。中拱高4.9米,净跨3.7米;两个侧拱各高4.65米,净跨2.7米。整个桥体所用石料均为精琢长方体巨石砌成。最大的重量可达一吨,巨石向外的一面凿刻平整,并刻有斜向密集平行纹。石与石之间刻有结构凹槽,类似榫卯结构,使构筑更加稳定,古人用糯米
熬粥搅拌
生石灰成浆,灌注粘结石块,石与石与之间缝隙结合紧密,浑然一体,极为牢固。西侧迎水面中拱顶端为
浮雕镇河神像,依稀尚存,2015年修缮恢复原貌。东侧中拱的顶端原是一幅立体
透雕的龙首,双目炯炯,双角峥嵘,龙须两缕,
龙口市含珠,一幅威严之像,是北方难得的雕刻精品,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原貌已不能清楚描述,2015年修复,除听取了老人们口头描述外,又借鉴了同一时期类似桥梁上雕像特征复制还原。
龙首铜像左侧石上刻有【
爱新觉罗·颙琰九年复建】六个大字,应该为当年修桥时工匠所刻。拱下为桥墩,以矩石层迭砌成,桥墩西侧迎水面呈三角形,起到分水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上游水流阻力,面向下游俗称"水簸箕",是流水产生轰响的所在。水簸箕共设计成五层阶梯,每层之间落差40厘米,第一层纵宽4米,第二层4米、第三层2米,第四层3米,第五层早淹没于水下,数据尚不清楚。流水从近两米的高度,连落五步台阶,发出的响声相互叠加,声传十里,故附近的乡民形象的称其为响水桥。
陡河水库建成蓄水后,水位上涨,下游河床逐渐淤积抬高,现在仅有一步台阶能看到,其他都没于淤泥之下。
桥体两侧各有八字翼墙,长13米、高5.4米,各镶嵌一石雕神龟头像,以镇河水,同时起到"标识安全线"的作用,可惜文革中也遭到破坏,现只剩下一小段脖子根,但仍鳞片清晰,足以窥见当日雕刻之精美。因原物已经消失多年,2015年修缮,该雕为龙头。原来顺河还砌有护岸,向两侧延伸数十米。现已被压在桥两侧的商户建筑之下。统观全桥,造型匀称,牢固坚实。二百多年中,
古桥经历过1948年冬人民解放军炮车从桥上隆隆驶过;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凯旋的志愿军坦克铁流威武穿过;又经过1935年、1937年1976三次破坏性地震,但大桥主体一直保持完好。只是部分栏杆残损丢失。2015年修缮时按原样补全。
嘉庆九年重修是从北京请来专业修桥的能工巧匠,建造规制很高,
地基采用了传统工艺,在河底密密麻麻钉入
柏木桩,柏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千年不腐,密布的粗壮木桩均匀承受桥体的压力,使得大桥基础异常稳固,二百多年没有大的走动,南侧桥洞底部的两个
沉降坑是1958年
大跃进期间安装水力
发电机时破坏桥基造成的,而非原桥质量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的巧妙工艺和严格的建造质量,使这座
古桥经历数次洪水地震,仍然屹立不倒,特别是1976年的
唐山地震,
榛子镇附近震级达到了七级上下,周围房倒屋塌,而古桥连条大一点裂缝都没有出现,不得不叹服古人的造桥技术。
修建人概况
明代时期
张元庆;浙江山阴人,
举人,万历十四年任滦州
知州,有异能,夜宿古冶寺,有女鬼韩氏托梦诉冤,为奸僧妙存所奸杀。天亮抓到奸僧,妙存服罪。又能预知会有洪水,提前用沙袋堵城门,躲过洪灾。《承流桥记.》就是出于此人手笔,为承流桥的历史传承提供了可靠依据。
马翰如;字之,号抱白,河南陈留人,
进士,万历十三年任户部分司。
叶梦熊;字男兆,号龙塘,
广东省归善人,进士,万历十三年任永平道,修过永平府志,后任山东按察司。
沈之吟;浙江乌程人,进士,万历十三年任永平府
推官,后升南京给事。
孙维城;明代名臣;字宗甫,邱县孙庄人。影视戏剧《孙安动本》的人物原型,万历十五年任永平
知府,后升为布政使,到宣化府去镇守。万历二十九年,又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卒于官。
韩应箕;原籍九百户,万历初虽其父迁居榛子镇,庠生,
御史韩原善的父亲,承流桥和天齐庙的捐款人之一,一门忠烈,其家族多人庚午之变守榛子镇城死。
清代时期
莫謩;字次典,广东安定人,
乾隆庚辰
举人,由
静海区令调任滦州
知州,清嘉庆承流桥重修倡导人,《重修承流河桥记》《倡修承流河桥记》作者。
王廷勋;王庚之父,王汝讷祖父,武举出身,奉赠
青州府知府加一级,封中议大夫,从三品,王家是
榛子镇望族,家族中多人考中科举。
有关传说
鲁班献石
据老人们口头传说,在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修桥时,桥边有一周家老店,一日店里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说要住上一段时间,店主见老者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就留下老者住店,可这老者平日并不出门,而是没日没夜的凿一块大石头,就在大桥将近完工时,老人和店主人说要走了,可是没钱付住店的费用,想用这块石头充抵住店钱,店主不知道石头有什么用,所以有些不愿意,但看老者神貌气度非凡,也没有难为老者。便放他走了,没过几天,大桥即将合拢,可中间一块石头不合适,工匠拿去再凿,结果不是大,就是小,怎么弄都不合适,最后周家老店的店主发现,所缺的石头和老头留下的很相似,于是告诉工匠,店里有一块石头可以拿来试试,结果工匠将那块大石头往里一放,大小合适,丝毫不差,众人惊异,问店主石头怎么来的,店主便把老头住店没钱,拿石头充抵店钱的事说了出来,众人称奇,纷纷传言,老者乃是祖师爷
鲁班降临,专为大桥
填石而来。众人感叹之余,为老者付了店钱,另外还有多于馈赠。
乾隆题联
承流桥正好处在清朝皇帝回东北祭祖的御路上,所以承流桥留下很多和帝王有关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乾隆爷和
刘墉的故事。据传
爱新觉罗·弘历携重臣刘墉等去
沈阳市祭祖,路过
榛子镇。当轿至镇西三里之遥的烂石山时,皇帝见遍地黑嶙峋的怪石零落散布满山坡,即令停轿问左右此山何名,答曰烂石山。皇帝脱口吟出——“烂石山、山上石、稀烂棒硬”;遂即要刘对仗下句,刘当时未答出,起轿东行,至响水桥畔听见水声,问后得知此桥为响水桥。刘随即对上下句——“响水桥、桥下水、翻滚冰凉”,君臣大笑,脍炙人口的佳句流传至今。
相关的对联还有“白草洼里绿草生,野鸡坨上家鸡鸣”,白草洼在响水桥西20里,野鸡坨在响水桥东40里。都在清朝皇帝回家祭祖的御路上。
金牛护桥
相传
清代滦州一带多次发生地震,但承流桥纹丝未动。《滦县志》载:“大震之前,连日阴雨,
山洪爆发,大水冲走大树,卷走房屋,
急流中大木翻腾,将桥孔堵塞,水中无数大龟,沉浮于波涛之间,大者如车轮状。官府急招善泅者二十余人,下到桥孔割断大木,大水方顺流而下”。但接下去的应为传说了,相传阴雨之后,突然放晴,当夜发生大地震,地声隆隆,闪电通天接地,削山如谷,房屋尽摧,村民吓得伏在地上,任其抖动,只见黑夜中,大桥剧烈摇晃,突然一道银光闪过,一条金龙钻到桥下,提起桥身,四头金牛在桥墩四角死死顶住,这才保住了大桥。天明,地震渐渐平息,不见了金龙和金牛,古镇遍地瓦砾,只有大桥安然无恙,从此改名“拢牛桥”。这个传说或者有误,拢牛桥在前文已经提过,指的是北小寨村北的牤牛桥,这个传说是把两座桥弄混淆了。
其他故事
承流桥边古物胜迹很多:镇东门外的“一步三座桥”、龙王庙墙角巨石
浮雕群像“十(石)人一品箫”、
关林前“七砂二绵九阶梯”的紫红浅褐相间的巨石台阶、“三杨二柏一株椿”的参天大树和三灵庙里五人伸臂才能合围的千年白果树。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除响水桥和他南侧东岸的一口古石井外,其余文物胜迹,由于战乱和“文革”的破坏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人们的回忆和流传的故事……
附则介绍
编辑
《承流桥记》
明万历张元庆
滦州西与
蓟镇接壤,州西北有
榛子镇城在焉,尤蓟辽咽喉重地也,镇城东北偏山,桃谷、龙湾之水如万马自天而下,澎流飞泒,皆汇于临水桥,桥创自魏明太和五年,迄今千有余,倾坦湮没,仅有迹焉。余承乏是邦,命镇人郭文显董其事,庠生韩应箕向义募捐,资负有兵备使者叶梦熊,
巡抚使者马翰如、
程宗伊,
知府孙维成,
推官沈之全,皆捐厚俸助功,遂不数月而告成,改名曰承流桥,复建关帝庙于桥南,春秋祀焉,以奠厥流。且俾行人得止栖焉。拷诸前记,称张荣先所做其源流始末,称说纂详,今不多赘云。
《倡修承流河桥引》
清莫謩
河流非甚深广也,然当左辅冲要之区,西连丰邑,东接
山海关区。其星往来,邮传梭织,以至牵牛服贾。秉耒担登,熙熙攘攘于荒山野草间者,伙矣。承流桥创自前明,多历年所。至
康熙壬辰,胶贤虽已复修,经潦水狂澜之摩荡,与夫车辙马迹之摧轧,今又将近百年矣。其磋倾缺,日就颓,势将并其基而坏之。倘漠视而不修,岂独有士者之过,仁人君子所宜目击而心切也。不有作者,其谁与兴?然而计图久远,功程浩大,非独力所能支,岂一肩之克荷?况为千万人待济之途?欲计日以奏功,须千驽之齐发。他山之助,乌可已乎?所赖集千腋之裘,负先驱之石,一念之善已成七级浮屠,兼金之施足壮九逵行色。庶几护斯道之津梁为中流砥柱,则见善有归,将与贞永垂不朽
《重修承流河桥记》
清莫謩
榛镇为滦西冲要之区,镇东因河而桥,其名承流者,为几东万里同天,承上德意,宣布中外,绵绵流行千万年如一日也。桥创于有明万历,概二百余年于兹矣,岁久摧圯,隆者垫,平者侧,砺碌倾欹,行人踧踖,予莅滦之明年诹谋,所以修之者,以经理乏人而苦于无资,癸亥冬,镇之绅士朱君宝树,王君廷勋,郭君天印,介浙右江君桂森予而言曰;“公欲修此桥,某等敢效指臂,早暮以趋承奏功。”于是闻之
知府,甚喜。概念系斯道之津梁,而又羡予之能董成其事也,爰即予各捐廉以为之。倡在镇士商,同志协力,鼓舞乐输,咸集千余金、而三君复多告募,共筹金六十有奇。于是,江君觅匠京师,三君奔走擘画,工材,众具必备,务期于坚美,工期于完,固撤旧制而加扩充焉。经始于癸亥之腊,七月而告成。佥曰昭示来兹,是不可以无记,予维废兴之道,有天有人,其不能久而不敝者天也,其及时辅相而补救者人也,昔人之创此桥也,竭虑尽谋,初不愿有今日,而未始不计及于今日也,是其不敢薄待今之人也。今日之重有建也,倍思加虑,不敢专美于昔人,而难保不有昔人之今日也,是犹不敢薄待今后之人也,后之视今,尤今之视昔,不令昔人尤蒙美声焉,于是乎书。
嘉庆九年甲子夏六月
《重修响水桥碑记》
赵立国
修桥补路,古为大善义举,可谓承前启后之德行。榛子镇史列两京冲要之地,曾因地利而至商贾云集,民居环列,市肆繁盛,故博“畿东巨镇”之称。镇东北自古因河而桥,为往来行旅之必途。明万历
知州张元庆《承流桥记》载,
曹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此地始创临水桥,至万历间仅存遗迹,故再建石桥名承流桥,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知州莫謩再有重修,并刻石记之,今之桥身仍有“嘉庆九年重建”刻石存焉。承流桥今名响水桥,因其古建史料价值颇高而位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桥最后修至今,已过二百一十余年,桥体多有催损缺,往来车驾,尽畏其险。今有榛子镇党委政府,上秉国策,下应民吁,邀专家检评,报国家审批。请财政专款,募德善捐资,共筹资金百余万元。复请古建修复巧匠,复错位,固斜裂,平离析,补损缺,添失遗,扶趄。董事者殚精竭虑,守本勤劳。百余日而使石桥工竣,古貌复焉。今桥之修葺,非为博名,实为存百世古迹,圆乡里之梦,厚淳朴民风,让后世为继,使德善永存,是记也。
2016年11月
承流桥记
榛子镇者,北依卢龙古塞,南望海,明蓟辽之咽喉,清两京之孔道,龙湾之水,源自罗家岭,汇暖泉、唐家河与镇东,澎流飞汻,皆汇于此。镇东
古桥,千有余祀,其名数有更变,官坊所称亦殊,三国魏明五年肇建,碑记始称
邻水县,大明万历复建,官赐正号承流,皇清嘉庆重修,民有俗名响水。
而今,古桥再历风雨二百余栽,
地基沉降,桥体龟裂;栏杆望板,残断缺伤;
龙首铜像神像,亦毁浩劫;昔人之创此桥,竭虑尽谋。初不愿有今日而未始不计今日也,古镇网民,首动发轫,宣倡议以昭世人;施义举以救危难;上连政府,下募义民,官民共扶危难,暂解燃眉之危,得时以缓图百年大计。
古镇政府,运筹演谋,逐级审批,不枉数月竭虑之功,终得拨款六十余万。本镇人士,自古富而好礼,历代修葺,助资踊跃,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但效指臂之功,则可集腋皮而成粹白之裘;蓄勺水,而成浩瀚之海;乐善好施者,闻声解囊,仅月余慕得善款三十余万。
承流古桥,承前人之智慧,当保其原貌,以示后人;留其遗韵,以彰先德。修缮不改旧制。去其余,拆除修补之旧痕;固其弱,强化
地基桥体之不足;易其损,替换酥烂开裂之构件;补其失,修复
龙首铜像河神之雕像。乙未孟秋始肇,历经数月,
古桥涅,复古之原貌,上可慰先祖,下可示子孙。功莫大焉。
2016年春成于秋蓬斋
诗词两首
一湾响水烂山头,掉尾杨波号承流。
三拱为臣成大道,九细无痕拜王侯。
箫咽西南千帆里,石奇东北万古流。
自教国老桥上过,便有仙风吹上头。
燕岭腾龙走,承流落雁栖。
酒旗飘槛外,车马喧街。
此市堪大隐,禅心勿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