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姓
春秋时期封邑名称的复姓
邯郸市姓(“邯郸”,拼音:Hándān,注音:ㄏㄢˊㄉㄢ,粤拼:hon4daan1,音同“寒丹”)为汉字复姓,在《三国志》《后汉书》中,都可以看到以邯郸为姓的人。
邯郸县姓源于嬴姓,出自少昊后裔造父后代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穿的封地,晋国执政上卿赵盾(赵盾)的堂弟、晋绥军大将赵穿的食邑被封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穿因以被称为邯郸君。在赵穿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邯郸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邯郸淳东汉时期的邯郸义,就是邯郸复姓人物中的代表,都被载入了史册。
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二百零四年后在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晋烈公姬止十七年,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彻底瓜分了晋国,赵氏家族的老祖宗之一赵穿的封邑邯郸县成了战国七雄之一赵国首都
在赵穿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邯郸氏,世代相传至今。
各支始祖
赵 穿:赵衰本家侄子,后来做了晋襄公的女婿。
郡望堂号
郡望
赵州:汉高帝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将原秦朝邯郸郡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邯郸市)。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改为赵郡,辖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市赵县、邯郸市一带地区。隋朝时期移治到赵县(今河北赵县)。
广平堂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鸡泽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区、鸡泽、曲周县永年区平乡县西北、肥乡区东北地区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府。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县。三国时期曹魏曹叡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刘恒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颖川郡:夏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县,“大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商朝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许昌市),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秦始皇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城县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许昌市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今河南长葛老城)、鄢陵县(今河南陵彭店镇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三国时期,曹魏称颍川郡,属河南省,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曹丕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南梁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许昌郡(今河南许昌张潘故城)。刘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河南长葛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河南长葛老城)。东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为颍州区。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颍州为郑州市,治移颍阴(今河南许昌市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隋晁时期改许州为颍川郡,辖十四县,颍川(今河南禹州)、长葛市、许昌、隐强(今鄢陵县陶城)、鄢陵、襄城县诸县属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许昌市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称许州。北宋初,许州,隶京西路。宋元丰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宋大观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时期,许昌仍为州,长社、长葛市襄城县属之。鄢陵县东京汴梁。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朝初期,许昌市、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县郾城区、襄城、长葛、新密市(今河南新密)、新郑市属之。许州府、东京汴梁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市、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堂号
赵郡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颖川堂:以望立堂。
历史名人
邯郸淳:(生卒年待考),一名竺,字子叔;祖籍邯郸市,颍川郡人。著名三国时期曹魏书法家、文学家。邯郸淳博学而多格才,擅长文字学,精通“许姓字指”和最早的文字训之书《尔雅》。邯郸淳的书法精深,从师于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扶风人曹喜,善写“虫篆”,即古文大篆,而且他的汉隶、隶书也写得很好。曹操很早就得知他的大名,曾召他相见。从交谈中探得邯郸淳为博士,给事中,邯郸淳曾撰了篇洋洋千言的《投壶赋》献给曹丕。魏文帝认为写得工巧精密,大喜,当即赏赐了他千匹帛。但邯郸淳传世的名著却是《邯郸氏笑林》,这是中原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记载笑话的书,资料价值相当高。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此书原有三卷,归于小说家类。此书到了宋代,已被人增添至十卷,原书今已不见,能看到的是清代马国翰的辑本。近代鲁迅先生在《古小说钩沉》中,还补录了马氏所未辑的数则笑话,可见此书影响之巨。
要特别说明的是,邯郸淳对《仓颉篇》、《尔雅》、《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中的字都有精深的研究,“闲理”并非无用之理,实为心闲所得透眸之理,有对各种造字方法的深入研究,也有对字义的分析理解。邯郸淳对《说文解字》的研究贡献是非常大的,后人受益巨也。
华人姓氏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4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
复姓
B:鲍(bao zu)、百里(bai li)、碧鲁(bi lu)、伯赏(bo shang)、北堂(bei tang)
C:单于(chan yu)、陈林(chen lin)、淳于姓(chun yu)、
D:第五(di wu)、东方(dong fang)、东郭(dong guo)、东门(dong men)、段干姓(duan gan)、独孤(du gu)、端木姓(duan mu)、
F:范姜姓(fan jiang)、
G:哥舒(ge shu)、公良姓公姓 liang)、公孙(gong sun)、公西姓(gong xi)、公冶姓(gong yan)、公羊姓 (gong yang)、亢(gou kang)、谷梁(gu liang)、归海(gui hai)、
H:赫连𪻺(he lian)、胡母(hu mu)、呼延姓(hu yan)、黄方(huang fang)、皇甫姓(huang fu)、
J:即墨(ji mo)、夹谷姓(jia gu)、晋楚(jin chu)、
K:况后(kuang hou)、
L:梁丘(liang 裘姓)、令狐(ling hu)、陆费(lu fei)、闾丘姓(lv qiu)、闾邱(lv qiu)、
M:明哲(ming zhe)、墨哈(mo ha)、慕容姓(mu rong)、万俟(mò qí) N: 钠兰(na lan)、南宫(nan gong)、南郭姓(nan guo)、南门(nan men)、年爱(nian ai)、
O:欧阳姓(ou yang)、
P:濮阳市(pu yang)、
Q:漆雕姓(qi diao)、官(qi guan)、谯萱(换竹字头)(qiao xuan)、屈突(qu tu)、
R:壤驷赤(rang si)、汝鄢(ru yan)、
S:司马(si ma)、司空(si kong)、司寇(si kou)、司徒(si tu)、上官姓(shang guan)、商牟(shang mou)、申屠(shen tu)、侍其(shi qi)、疏束(shu su)、叔孙(shu sun)、 T: 太史姓(tai shi)、太叔姓(tai shu)、澹台(tan tai)、涂钦(tu qin)、拓跋姓(tuo ba)、
W:完完(wan wan)、完颜氏(wan yan)、王子(wang zi)、闻人(wen ren)、微生(wei sheng)、巫马(wu ma)、乌雅(wu ya)、铁笔(tie bi)
X:西门(xi men)、夏侯姓(xia hou)、许世(xu shi)、黄帝(xuan yuan)、
Y:闫法(yan fa)、羊舌(yang she)、阳佟(yang tong)、耶律(ye lv)、有琴(you qin)、尉迟(yu chi)、余佴(yu er)、宇文姓(yu wen)、岳帅(yue shuai)、乐正(yue zheng)、
Z:宰父(zai fu)、子车(zi che)、子阳(zi yang)、宗政姓(zong zheng)、左丘姓左姓 裘姓)、张简(zhang jian)、章佳(zhang jia)、长孙(zhang sun)、郑余(zheng yu)、仲孙姓(zhong sun)、钟离姓(zhong li)、诸葛(zhu ge)、颛孙姓(zhuan sun)。
参考资料
鲜为人知的复姓.凤凰网文化.2024-03-27
邯郸,鲜为人知的复姓.大西北网.2024-04-01
目录
概述
姓氏渊源
各支始祖
郡望堂号
郡望
堂号
历史名人
华人姓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