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00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所出图书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是由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著,在2008年1月1日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中国历史语言的图书。
基本信息
编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者)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版(2008年1月1日) 平装:9878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7806430059
内容简介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全22册)》主要内容:1928年10月在广州市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民国时期研究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的重镇,《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于1928年创刊于广州。后史语所几经迁徙,《史语所集刊》仍出版不缀,直至1949年,《集刊》在大陆共出到第二十本。另有《人类学集刊》、《安阳发掘报告》等附录出版。该刊现存世不多,且搜集不齐,此次影印,有些底本从海外凑成完,得之不易。此次影印出版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忠实保留了民国时期出版的该刊原貌。收录1928年创刊至1949年止的全部20册,另有附录及索引2册,共精装22册。
书目
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
发刊辞  蔡元培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傅斯年
跋唐写本切韵残卷  董作宾
释「朱」商承
建文逊国传说的演变  胡 适
殷栔亡说  丁 山
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  余永梁
占卜的源流  容肇祖
数名古谊  丁 山
周颂说──附论鲁南两地与诗书之来 傅斯年
所务记载:
造像征集启  顾颉刚、傅斯年提议
本所对于语言学工作之范围及旨趣 傅斯年提议
集刊第一本第二分册
大乘义章书后  陈寅恪
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  陈寅恪
声调之推断及「声调推断尺」之制造与用法 刘复
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声类考  黄淬伯
记猓猡音(PhoneticotesonaLoloDialectandConsonantL.)  S.M.Shirokogoroff,(史禄国)
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一个短记  傅斯年
敦煌劫余录序  陈寅恪
说  丁 山
明季桐城中江社考  朱 倓
集刊第一本第三分册
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 罗常培
(附录一 年表 附录二 金尼阁音韵经纬总局与利玛窦注音合表)
杨选杞声韵同然集残稿跋  罗常培
上古中原地区音当中的几个问题  高本汉著、赵元任翻译
跋高本汉的上古中国音当中的几个问题并论冬蒸两部 王静如
集刊第一本第四分册
广西凌云语  李方桂
类音跋  刘文锦
剥字解  徐中舒
调查云冈造像小记  赵邦彦
闽音研究  陶民
平陵访古记   吴金鼎
(附录:关于臻栉韵的讨论)
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
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二)陈寅恪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菩萨问疾品演义跋  陈寅恪
耒考  徐中舒
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  徐中舒
大唐西域记撰人辨机  陈 垣
召虎传  丁 山
大东小东说  傅斯年
论所谓「五等爵」傅斯年
姜嫄  傅斯年
集刊第二本第二分册
支脂之三部古读考  林语堂
钞本甲乙事案跋  朱希祖
西游记唐僧弟子故事之演变  陈寅恪
宋拓石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叶跋  徐中舒
西夏文汉藏译音释略  王静如
中原地区古音(切韵)之系统及其演变  高本汉著、王静如译
听写倒英文  赵元任
殷墟沿革  董作宾
甲骨年表  董作宾
集刊第二本第三分册
九子母考  赵邦彦
殷周文化之蠡测  徐中舒
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  陈寅恪
论考证中国古书真伪之方法  高本汉著、王静如译
论阻卜与鞑  王静如
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陈寅恪
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蒙古源流研究之四)陈寅恪
反切语八种  赵元任
用bdg当不吐气清破裂音  赵元任
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高本汉切韵音读商之一 罗常培
集刊第二本第四分册
汉字中之拼音字  林语堂
吴三桂周王纪元释疑  朱希祖
劫灰录跋  朱希祖
西夏文佛母孔雀明王经考释序  陈寅恪
朱棣生母记疑  傅斯年
跋  丁 山
夷考  丁 山
中原音韵声类考  罗常培
释重轻(等韵释词之三)罗常培
戴震续方言稿序  罗常培
儿()音的演变  唐 虞
宋拓石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本再跋 徐中舒
广东北江猺山杂记  庞新民
D.Jones\u0026KwingTongWoo【胡(絅堂)】共作的SupplementtotheCantonesePhonetic Reader的勘误 刘学浚
集刊第三本第一分册
切韵â的来源  李方桂
李唐氏族之推测  陈寅恪
中台藏缅数目字及人称代名词语源试探 王静如
康熙字典字母切韵要法考证  赵荫棠
知彻澄娘音值考  罗常培
集刊第三本第二分册
集韵声类考  白涤洲
洪武正韵声类考  刘文锦
敦煌市写本守温韵学残卷跋  罗常培
梵文颚音五母之藏汉对音研究  罗常培
释定海方氏所藏四体字至元通宝钱文 王静如
敦考释  徐中舒
对于中原地区古音重订的贡献  A.Dragunov著、唐虞译
集刊第三本第三分册
南岳大师立誓愿文跋  陈寅恪
当涂县出土晋代遗物考  徐中舒
清史稿中建州卫考辨  孟 森
清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之考订  孟 森
郦学考序目  丁 山
东冬屋沃之上古音(英文)李方桂
记咸阳方音  刘文锦
集刊第三本第四分册
正一派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陈寅恪
耶律洪基宣懿皇后辽朝国字哀册初释 王静如
陈侯四器考释  徐中舒
莽权价值之重新考订  刘 复
重印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序  孟 森
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陈寅恪
由陈侯因铭黄帝五方上帝  丁 山
再述内阁大库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  徐中舒
集刊第四本第一分册
昂昂溪区史前遗址  梁思永
广西猺山调查杂记  庞新民
记广东北江猺山荒洞猺人之建醮  姜哲夫
拜王(广东北江猺山猺人风俗之一)姜哲夫等
集刊第四本第二分册
中国字调跟语调(英文)赵元任
藏文前缀音对于声母的影响(英文)李方桂
谭「谭」董作宾
罗罗太上清净消灾经对译  杨成志
月痕的作者魏秀仁传  容肇祖
泰兴何石闾韵史稿本跋  罗常培
集刊第四本第三分册
说儒  胡 适
周东封与殷遗民  傅斯年
丛甲骨金文中所涵殷历推证  吴其昌
殷历中几个重要问题  董作宾
集刊第四本第四分册
乙二声调推断尺  刘 复
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英文)赵元任
宗法考源  丁 山
弋射与弩之溯原及关于此类名物之考释 徐中舒
士王皇三字之探原  徐中舒
渭河平原声调实验录  白涤洲
白涤洲小传及著述提要  罗常培
集刊第五本第一分册
汉代奴隶制度辑略  劳 干
盐铁论校记  劳 干
汉晋闽中建置  劳 干
论中国上古音的*-iwng,*-IWK,*-iwg  李方桂
读高力士外传释「变造」「和籴」之法 俞大纲
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  丁 山
姚大荣马阁老洗冤录驳议  容肇祖
集刊第五本第二分册
武与佛教  陈寅恪
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考辨  陈寅恪
三论唐朝氏族问题  陈寅恪
两汉户籍与地理之关系  劳 干
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 劳 干
方言性偏离语音三例  赵元任
古代灌溉工程原起考  徐中舒
阳燧取火与方诸取水  唐擘黄
释家  邵君朴
集刊第五本第三分册
楞伽宗考  胡适
戈戟余论  郭宝钧
金史氏族表初稿(上)陈述
集刊第五本第四分册
金史氏族表初稿(下)陈 述
蒙古史札记  岑仲勉
打花鼓  李家瑞
中原地区方言当中爆发音的种类  赵元任
通志七音略研究  罗常培
辽朝国字再释  王静如
就元秘史译文所见之中国人称代名词 王静如
集刊第六本第一分册
金文嘏辞释例  徐中舒
朱标生母考  李晋华
朱棣生母问题汇证  李晋华
跋「明成祖生母问题汇证」并答朱希祖先生  傅斯年
说「广陵之曲江」傅斯年
两唐书李隆基元献皇后杨氏传考异兼论张说事迹 俞大纲
说弹词  李家瑞
内阁大库残余档案内洪承畴报销册序  李光涛
集刊第六本第二分册
三百年前的建立孔教论 陈受颐
明初建州女真居地迁徙考 徐中舒
三朝北盟会编考(上)陈乐素
集刊第六本第三分册
三朝北盟会编考(下)陈乐素
八旗制度考实 孟森
五等爵在商朝 董作宾
集刊第六本第四分册
豳风说  徐中舒
魏晋北朝东北诸郡沿革表  余 逊
诗经「式」字说  丁声树
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 闻 宥
唐朝武周先世事迹杂考  陈寅恪
谁是「齐物论」之作者  傅斯年
集刊第七本第一分册
东晋南朝之吴语  陈寅恪
骨文例  董作宾
殷商疑年  董作宾
说尊彝  徐中舒
耶律阿保机李克用盟结兄弟之年及其背盟相攻之推测 陈 述
南宋杭州市的消费与外地商品之输入  全汉升
关于么之名称分布与迁移  陶云逵
集刊第七本第二分册
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 徐中舒
VoicedPlosivesandAffricatesinAncient TibetanA. 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
春秋「公矢鱼于棠」说 陈
宋代官吏之私营商业 全汉升
朱元璋遣僧使日本考 黎光明
集刊第七本第三分
府兵制前期史料试释  陈寅恪
新元史本证  陈叔陶
纪唐音统签  俞大纲
炖煌写本张淮深变文跋 孙楷第
由说书变成戏剧的痕迹 李家瑞
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
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 陶云逵
南梁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周一良
北周之种族  周一良
中国朱砂石之应用及其推演  劳 干
高本汉先生商榷「自由押韵」说兼论上古楚方音特色 董同龢
说  葛毅卿
曳落河考释及其相关诸问题  陈 述
集刊第八本第一分册
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 陈寅恪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  陈寅恪
敦煌市本心王投陀经及法句经跋尾  陈寅恪
郎官石柱题名新箸录  岑仲勉
发羌之地望与对音  郑天挺
经典释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两纽 罗常培
喻三入匣再证  葛毅卿
论鲁西画像三石  劳 干
东都事略撰人王赏父子  陈 述
集刊第八本第二分册
明史德王府世系表订误(附李庸莘小传及遗像)李晋华
读洛阳伽蓝记书后  陈寅恪
释牢  胡厚宣
从汉简所见之边郡制度 劳干
辽朝世选考  陈述
北宋汴梁的输出入贸易 全汉升
集刊第八本第三分册
宋代广州市的国内外贸易 全汉升
外蒙于都斤山考  岑仲勉
邵王之鼎及铭考证  张政
明初之用兵与寨堡  王崇武
头下考(上)陈 述
卜辞杂例  胡厚宣
集刊第八本第四分册
雍己在五期背甲上的位置 董作宾
释用御  胡厚宣
论魏孝文之迁都与华化  劳 干
贞石证史  岑仲勉
集刊第九本(1937)
唐集质疑  岑仲勉
读全唐诗札记  岑仲勉
卜辞同文例  胡厚宣
跋封氏闻见记  岑仲勉
跋唐摭言  岑仲勉
宋代南方的虚市  全汉升
清人入关前求款之始末  李光涛
续劳格读全唐文札记  岑仲勉
论白氏长庆集源流并评东洋本白集 岑仲勉
白氏长庆集伪文  岑仲勉
白集醉吟先生墓志铭存疑  岑仲勉
两京新记卷三残卷复原  岑仲勉
集刊第十本
六书古义  张政烺
汉代兵制及汉简中的兵制  劳 干
朱元璋起兵及其政策之转变   王崇武
中古自然经济  全汉升
读东城老父传  陈寅恪
读莺莺传  陈寅恪
刘彻前元不立年号考  劳 干
宋末的通货膨胀及其对于物价的影响 全汉升
辽代四时捺考五篇  傅乐焕
论诗经中的「何」「曷」「胡」丁声树
古谶纬书录解题(一)陈 槃
炖煌唐咸通钞本三备残卷解题  陈 槃
南宋喜米的生产与运销  全汉升
宋史职官志考正  邓广铭
查继佐与敬修堂钓业  王崇武
讲史与咏史诗  张政烺
居延汉简考释序目  劳 干
天山南路元代设驿之今地 岑仲勉
集刊第十一本
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陈寅恪
两汉刺史制度考  劳 干
汉代社祀的源流  劳 干
汉简中的河西经济生活  劳 干
高句丽大兄冉牟墓志兼论高句丽首都之位置  劳 干
登科记考订补  岑仲勉
唐朝物价的变动  全汉升
唐宋时代扬州市经济景况的繁荣与衰落  全汉升
TheHypothesisofAPre-glottalizedSeriesof ConsonantsinPrimitive TaiFang-kueiLi
补唐代翰林两记  岑仲勉
两关遗址考  劳 干
谶纬释名  陈 槃
谶纬溯原上  陈 槃
北宋物价的变动  全汉升
南宋初年物价的大变动  全汉升
宋金间走私贸易  全汉升
「何当」解  丁声树
「」字音读答问  丁声树
山东滕县下黄沟村宋代墓葬调查记  潘
集刊第十二本
读明史朝鲜传  王崇武
旧唐书逸文辨  岑仲勉
古谶纬书录解题(二)陈 槃
古谶纬全佚书存目解题(一)陈 槃
古诗纪补正叙例  钦立
回族」一词之语原附论新疆之名亟应厘正  岑仲勉
吐鲁番市一带汉回地名对证  岑仲勉
吐鲁番木柱刻文略释  岑仲勉
理番新发见隋会州信道记跋  岑仲勉
皇太极求款始末提要 李光涛 清入关前之真象  李光涛
记奴儿哈赤之倡乱及萨尔浒之战  李光涛
后金与流贼相因亡明  李光涛
记清太宗皇太极三字称号之由来  李光涛
记崇祯四年南海岛大捷  李光涛
清太宗与三国演义  李光涛
读高青邱威爱论  王崇武
跋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明末谈刻及爱新觉罗·旻宁三让本太平广记 岑仲勉
武鸣土语音系  李方桂
卜辞记事文字史官签名例  胡厚宣
四库提要古器物铭非金石录辨  岑仲勉
宣和博古图撰人  岑仲勉
元初西北五城之地理的考古  岑仲勉
从金泽图录白集影页中所见  岑仲勉
文苑英华辨证校白氏诗文附按  岑仲勉
补白集源流事证数则  岑仲勉
从文苑英华中地区书翰林制诏两门所收白氏文论白集 岑仲勉
集刊第十三本
广韵重纽试释  董同龢
河南安阳后冈的殷墓  石璋如
广韵重纽的研究  周法高
切韵鱼虞之音读及其流变  周法高
说平仄  周法高
颜氏家训金楼子「伐鼓」解 周法高
字说  张政烺
说文燕姬奭史篇名丑解  张政烺
研究中国古玉问题的新资料 李 济
殷历谱后记  董作宾
不解  屈万里
甲骨文比二字辨  屈万里
谥法滥觞于殷代论  屈万里
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  劳 干
汉诗别录  逯钦立
集刊第十四本
评汉以前的古镜之研究并论「淮式」之时代问题 高去寻
东晋南梁钱币使用与钱币问题  何兹全
宋辽聘使表稿  傅乐焕
刘綎征东考  王崇武
伯叔姨舅姑考  芮逸夫
象郡柯和夜郎的关系  劳 干
居延汉简考证补正  劳 干
王逸集牙签考证  张政烺
梵语td的对音  周法高
等韵门法通释  董同龢
苗语释亲  芮逸夫
文作斋经译注  马学良
集刊第十五本
元代的纸币  全汉升
翰林学士壁记注补  岑仲勉
续贞石证史  岑仲勉
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 岑仲勉
唐方镇年表正补  岑仲勉
抄明李英征曲先(今库车市)故事并略释 岑仲勉
跋南窗纪谈  岑仲勉
辽金军史料试释  谷霁光
集刊第十六本
秦汉间之所谓「符应」论略  陈 槃
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  劳 干
苗语声调问题  张 琨
茆泮林庄子司马彪注考逸补正 王叔岷
民图腾文化的研究  凌纯声
说文笔  逯钦立
形影神诗与东晋之佛道思想  逯钦立
释甥之称谓  芮逸夫
辽史复文举例  傅乐焕
汉晋遗简偶述  陈 槃
李如松征东考  王崇武
集刊第十七本
问答录与说参请  张政烺
战国秦汉间方士考论  陈 槃
古谶纬书录解题(三)陈 槃
古谶纬书录解题附录(二)陈 槃
汉代察举制度考  劳 干
说文序引尉律解  张政烺
论万历征东岛山之战及明清萨尔浒之战 王崇武
朱棣朝鲜选妃考  王崇武
唐唐临冥报记之复原  岑仲勉
切韵指掌图中几个问题  董同龢
耶律阿保机即位考辨  杨志玖
洪承畴背明始末  李光涛
记栗粟语音兼论所谓栗粟文  芮逸夫
怒山之栗粟族  陶云逵
魏晋的中军  何兹全
集刊第十八本
上古音韵表稿  董同龢
北魏尚书制度考  严耕望
述酒诗题注释疑(陶诗笺证之一)逯钦立
论太平经钞甲部之伪  王 明
记明实录  吴 晗
崇祯二年「己巳虏变」李光涛
北宋南宋补刊十行本史记集解跋 傅斯年
后汉书残本跋  傅斯年
北宋刊南宋补刊十行本史记集解后跋 劳 干
集刊第十九本
莫话记略  李方桂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  董同龢
古音中的三等韵兼论古音的写法 周法高
新获之敦煌汉简  夏
北朝地方政府属佐制度考  严耕望
周易参同契考证  王 明
毛文龙酿乱东江本末  李光涛
论中国造纸术之原始  劳 干
释汉代之亭障与烽燧  劳 干
守居园池记集释(附绛守居园池记句解书目提要) 岑仲勉
全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的反切下字  董同龢
集刊第二十本上册
元稹悼亡诗及艳诗笺证  陈寅恪
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  胡 适
范祖禹文言文孝经石刻校释  马 衡
中山方言  赵元任
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  周一良
佛塔与佛  季羡林
唐本说文与说文旧音  周祖谟
旧唐书地理志「旧领县」之表解 岑仲勉
论早期谶纬及其与邹衍书说之关系 陈槃
唐宋政府岁入与货币经济的关系  全汉升
陶渊明年谱  逯钦立
南宋蜀本南华真经校记  王叔岷
董文骥与明史纪事本末  王崇武
朝鲜壬辰倭祸中之平壤之战与南海战役 李光涛
魏洛阳城图的复原  劳 干
武威市唐朝吐谷浑慕容氏墓志  夏 鼐
僚为仡佬族试证  芮逸夫
玄应反切考  周法高
魏晋南朝地方政府属佐考  严耕望
黄庭经考  王 明
文作祭献药供牲经译注  马学良
集刊第二十本下册
古玉新诠  郭宝钧
释伧楚  余嘉锡
积微居字说  杨树达
「早晚」与「何当」丁声树
读魏书李冲传论宗主制  余 逊
一枝花话  张政烺
传说中周都的实地考察  石璋如
宋史刑法志考正  邓广铭
甲骨文字模拟研究例  张秉权
洪武二十二年太孙改律及三十年律考 黄彰健
军考释初稿  陈 述
集刊第二十一本第一分册
古社会田狩与祭祀之关系 陈 槃
谶纬命名及其相关之诸问题 陈槃
庄子校释后记  王叔岷
说文引秘书为贾逵说辨正 丁声树
「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之诸问题 陈槃
记明季朝鲜中原倭祸之中原汉奸 李光涛
明季流寇始末  李光涛
集刊第二十二本
豫北出土青铜句兵分类图解  李 济
小屯商朝的成套兵器  石璋如
古谶纬书录解题  陈 槃
「侯」与「射侯」陈 槃
汉代的亭制  劳 干
殷代月食考  董作宾
跋日本高山寺旧钞卷子本庄子残卷 王叔岷
上古语法札记  周法高
九族制与尔雅释亲  芮逸夫
汉代地方官吏之籍贯限制  严耕望
洛阳伽蓝记补注体例辨  徐高阮
朝鲜壬辰倭祸与李如松之东征  李光涛
记朝鲜宣庙中兴志  李光涛
中国语的词类  周法高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书目
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一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一本第三分册
集刊第一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二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二本第三分册
集刊第二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三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三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三本第三分册
集刊第三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四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四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四本第三分册
集刊第四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五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五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五本第三分册
集刊第五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六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六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六本第三分册
集刊第六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七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七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七本第三分
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八本第一分册
集刊第八本第二分册
集刊第八本第三分册
集刊第八本第四分册
集刊第九本(1937)
集刊第十本
集刊第十一本
集刊第十二本
集刊第十三本
集刊第十四本
集刊第十五本
集刊第十六本
集刊第十七本
集刊第十八本
集刊第十九本
集刊第二十本上册
集刊第二十本下册
集刊第二十二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