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人(又称潮州人、福佬人),是历代从中原南下福建,而后迁入粤东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其母语为潮汕话,又称
潮州市话,属于
闽南地区语系次方言,是广东三大汉语方言之一。截至2022年,潮汕地区人口约1500余万(
汕头市578.84万人、潮州274.75万人、
揭阳市712.7万人),旅居海外1000余万,国内潮汕人主要分布于广东东北部的潮汕地区。
秦汉,潮汕所属的岭南地区逐渐接受汉文化教化,唐宋时期,潮汕文化、潮州商业形成并开始发展。宋元时期,大量移民涌入
潮汕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潮汕民系形成。明中期,潮州民系发展成熟。明清时期潮汕地区
书院教育兴盛,海上丝绸之路使潮汕地区的对外贸易愈加发达,后即便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潮汕人组的海外贸易活动并未中断。186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汕头市开埠,潮汕人开始到海外谋生,还有大量潮汕人向东南亚移民,并对潮汕地区进行反哺,促进了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1991年汕头、潮州、揭阳分设地级市,即大潮汕地区三市。
改革开放后,汕头成为经济特区,潮汕地区再次“因商而兴”。潮汕文化也是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潮汕文化是由汉文化与
本土文化融合而成,蕴含了潮汕人的宗族观念、移民历史、冒险精神等。
潮汕地区节庆以“年时八节”和各类其信仰的神仙诞会为主。其礼仪风俗融合了汉与本土文化。潮汕建筑以祠堂和民居最为著名,采用潮汕传统工艺手法进行装饰。
潮州市饮食习惯融合了
闽南地区与
广州市地区的风味,以水产品多、
寺院菜样式多、甜菜品多“三多”为特点,工夫茶是潮汕特色的品茗方式,是潮汕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潮乐、潮绣、潮州木雕、英歌舞等都是潮汕人独特的艺术文化。
族称
潮汕人,又称潮州人、福佬人,是历代从中原南下福建,而后迁入粤东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潮汕”本是潮州和汕头的合称,民国时期开始将“潮汕”作为地区称谓,居住在此地的福佬人也被称为
潮汕地区人。
历史沿革
唐代以前
潮州市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证实,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代,土著
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学——歌仔。潮州的先民属闽族和
闽越族。潮汕为闽越地,自
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州划给
南越国,
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
福建省之下四府颇类,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
海丰县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之人等”。
战国中后期,楚灭越后,越族大规模南迁,给以凤凰山为策源的盘瓠蛮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启
潮汕地区和闽南的百越时代。楚灭越后,越王子孙离散,一部分迁入灵江、
瓯江流域及福建北部
武夷山一带,建立瓯越国;另一部分迁至
九龙江和粤东一带,和当地的闽人和畲蛮融合,建立
闽越,形成闽越族。其时越王勾践的后裔子孙
无诸,自立为王,势力扩张至粤东境内。在周时曾是周公旦四十一代孙龙期辖下的凤凰山盘瓠蛮,也成为闽越王无诸辖下的臣民了。自此,以“脚小趾甲分两边”为生理特征的“六甲番”人,又输入了百越的血统,成为浮滨文化早期的创造者。以无诸为首领的越王勾践子孙,进入潮汕大地之后,又和一万年前落足
海丰县的古越人后裔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海丰县的青铜器文化,使当年的潮汕大地处处呈现“越人好勇”的风尚,今潮汕民间体育遗痕,如“叠罗汉”、“托手尾”、“拉笃”、“据脐”、“踢虎狮”、“叛剑”等,便是这一风尚的延续,有的项目还一直流传。楚灭越,实际上是南方百越时代的新兴起,也是南方各族华夏化的又一新起点。
潮汕民系,大多数自称始祖宗族从
莆田市迁来,如同
珠江三角洲操
粤语的民系自言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这种文化符号的产生,和宗族定居的历史和户籍登记有关,它在意义上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否定先世的土著身份,二是证明自己的户籍有来历。在这段时间里,按珠江三角洲的情况,有许多土著居民被登记进户籍中,成为明王朝的编户齐民。要直接在族谱里找到明初韩江三角洲土著编入户籍的记载相当困难,但另外一些记载却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珠江三角洲发生的这一历史过程,也可能曾经在韩江三角洲发生过。
秦统一后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象、
桂林市三郡,汉时
赵佗建
南越国。秦汉时期的岭南地区的人口仍以当地百越人为主,这一时期汉文化逐渐传入岭南地区。
东汉开始,每逢战乱,便有大量
福建省移民自
粤东海道进入
潮汕平原并在此定居。
东汉末年,在
孙吴的控制下,福建与
广东省地区来往频繁,粤东海道逐渐发展为汉族移民进入广东地区的重要通道。自粤东海道而来的移民大部分定居在粤东地区的
潮汕平原,也有部分继续沿着海道向西而行,最终定居于粤中和粤西南沿海地带。
东汉、
南梁时期潮汕地区迎来第一次移民高潮。两晋之前粤东当地操
闽南地区、闽北方言的
闽越族人在此融合,成为当地土著。
隋唐时期
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将义安郡改为潮州,意为“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潮水往复”,下辖海阳、海宁、潮阳、昭义、绥安。
唐朝垂拱二年(686年),
陈元光将军请建
漳州市,故从潮州、
泉州市各分一半设立漳州,此后潮州地区不再包括闽南地区,仅下辖海阳、潮阳、程乡三县。唐天宝元年(742年),设置潮州郡。自唐代开始,许多名家大儒曾到潮州,促进了
潮汕地区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中唐时期的大文豪
韩愈曾被贬至潮州任潮州
刺史,在潮州主持州学、兴办学校。唐代设置潮州郡后,潮汕文化逐渐形成并走向繁荣,潮州民系也初见雏形。潮州的商业贸易也在唐宋时期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来自福建泉州、
莆田市的多个家族迁入潮汕地区,其中
广南东路和
广南西路(即今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社会环境相对安稳且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吸引了大批人口来此定居,当地闽越族土著居民与移民逐渐融合为福佬民系,即潮汕民系。广东
汉族的广府、客家、潮汕地区三大民系在两宋时期基本定型。宋
元丰年间潮州便创建了岭南地区第一所书院
韩山师范学院。
明清时期
由一代代移居至潮汕的移民带来的
闽南语在
潮汕地区不断融合,在明初期发展成为潮汕民系共同使用的潮汕方言,也是潮汕人的
身份认同和识别的标志。而
潮州市府也成为固定的行政区划,当地人口稠密,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由于军事需要,增设了
饶平县、
惠来县、
大埔县、
澄海区、普安等县级建制。至明中期,潮州民系以发展成熟。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使潮汕地区的对外贸易愈加发达,潮汕人对外贸易频繁。
清咸丰八年(1858年),清朝廷与
英国殖民主义者签订《天津条约》,潮州因此被列为通商口岸,后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式开设
汕头市为商埠。
清代朝廷明令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但潮汕人组织起规模庞大的武装海商集团,帮助商民冲破海禁,所以
潮汕地区的海外贸易活动并未因此中断。潮汕地区
书院教育在明清时期愈发兴盛,明嘉靖年间潮汕地区中
进士34人、
举人115人,清
乾隆时期进士达52人。
近现代
186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汕头开埠,潮汕人开始到海外谋生,当地
商业经济、对外贸易加速发展。二十世纪10至30年代,潮汕地区近现代工业企业出现,其对外的进出口贸易进入“鼎盛时期”,
汕头市逐渐融入近代国内市场和东南亚
区域市场。潮汕地区经济“因港而生”“因商而兴”,同时也推进了当地贸易、法律、政治和社会治理制度的发展,如出
潮汕地区近代海关规则、商业
会馆等行业组织的出现与发展。
1860年至
新中国成立前,曾出现过三次大批潮汕人向东南亚移民的浪潮。据1949年
饶宗颐在《
潮州志》中的统计,1869年至1939年期间经由汕头出国的总人数约1130多万人,回归人数约1040万人,净出国人数约90多万人,其主要分布于
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澳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潮汕向外的移民将潮汕文化传播至其侨居地,影响了侨居地的文化,又在其回国探亲时将海外文化带回潮汕,给潮汕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潮汕成为中国著名的侨乡的同时,孕育了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清末,海外华侨借政府开办新式教育的契机捐资办学,发展了潮汕地区的教育事业、提升了教育水平,也为
共产主义等新思想在潮汕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了
潮汕地区现代化。
人口分布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潮汕地区总人口约2500万,潮汕三大城市户籍人口分别为
汕头市578.84万人、
潮州市274.75万人、
揭阳市712.7万人,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有1500万人。“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潮汕人分布在世界各地,聚于海内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也有说法称“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
分布
潮汕地区位于
广东省省东南部,“潮汕”本是潮州与汕头的合称,现在的潮汕地区行政区域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潮阳市、澄海市、
普宁市市三个
县级市,
南澳县、
潮安区、
饶平县县、
揭东区、
惠来县县、
揭西县县六个县。但依据潮汕文化习俗来看,潮汕文化圈即使用“
潮州话”交流、保有潮汕民俗的地区,包括史称“三阳”(揭阳、潮阳、海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揭西、海丰、陆丰、潮州、汕头、南澳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的部分地区。
潮汕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广东东北部闽粤交界处,西北为莲花山系,东南面向
南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潮汕平原是广东省第二大平原,北回归线从其中部横穿而过,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热但无酷暑,冬暖但有阵寒,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潮汕地区常有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最大风力可达到12级以上。
宗教信仰
潮汕地区信神意识浓厚,其信仰的神明种类丰富,体现出明显的海洋崇拜和祖宗崇拜特点。早期潮汕人以海事,生存的危险性与偶然性大,故潮汕人将希望寄托于神明,祈祷他们能够保佑亲人平安归来。每逢节庆,潮汕人便会前往附近的神庙祭拜,以求神明保佑其发财、去疾、平安。在潮汕人的观念里,多供奉、祭拜一个神明就多了一重保障,只要能得到庇佑,多多供奉、祭拜也无妨,故潮汕地区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寺庙林立且香火不断。
民间信仰
潮汕地区比较普遍信仰的民间神有:
真武大帝、三义帝君、
关羽、双忠公、三山国王、天后圣母、慈悲娘娘、七圣夫人、风雨使者、
送子观音、福德老爷、花公花、
床头婆婆、天公、孔子爷、
韩愈(即韩愈)、城隍爷、太子爷、安济圣王、文章爷、魁星爷、赵公元帅、田元帅、神师爷、三奶、火神爷、窑神、
司命帝君、井公井嫡、五谷神、
门神、青龙爷、水父水母、水涝神、
山神等。
妈祖是
潮汕地区人最尊敬的神明。妈祖本名林默,宋代建隆元年三月三出生在
莆田市湄州湾贤良港的一个渔村中。妈祖自小聪慧,通晓天文、卦爻、医理,熟悉水性。她心地善良,多次帮助船只脱险。妈祖28岁身亡后被尊为神,以海事为生的船民将其视为将其尊为神,以求逢凶化吉。也有将妈祖改造为潮汕本地人的传说,以拉近神与人的距离,增强与信仰的联系。
潮汕人供奉、祭祀妈祖时也进行了一些创造,如在天妃圣象旁配祀猪形的“亥爷”。相传
澄海区樟林港有一位
林姓少年,自幼丧父,他的母亲在改嫁路上遇见
母猪拦路,便以为天意不让其改嫁,便返回家中。后来她的儿子经营
红头船做生意发家,认为是天后保佑,便建造了一座新庙,为感念当年拦路的母猪,塑猪像配祀。生肖猪对应地支为“亥”,故雅称“亥爷”。潮汕民间有“亥爷得份妈祖宫,妈祖得份亥爷福”的俗语。
关帝也是潮汕人普遍供奉的神明之一,相传在潮汕人一路迁途中,他们感激关帝的保佑,故在其每一驻足之处建关帝庙。
潮汕地区人还供奉各类海神,在妈祖出现以前,
东海圣王和南海圣王是
汕头市一带正宗的海神,现澄海樟林古港保存有
南海神庙,新兴街头仍然供奉有东海神。而潮阳海门莲花峰旁的三块巨石也被作为海神供奉,分别封为“静海将军”“镇海将军”“宁海将军”。澄海一代还有“三义女”、莱芜神女的海神崇拜。汕头地区还供奉潮神,俗称为水父
水母,沿海居民要在每年九月初三和十月初四
涨潮的日子到江河海汇合处祭奠潮神,这两日被称为水父水母“神诞”。
佛教与
道教也随移民南迁传入
潮汕地区,并得到潮汕人的敬仰。潮阳
灵山寺的“留衣亭”便是为纪念
韩愈到灵山寺与大颠祖师会晤,并留赠其披风大衣。
真武大帝是道教人物,属于北方神明,但潮汕人也对他进行供奉。此外潮汕本土神仙众多,如风雨使者、注生娘娘、福德老爷、花公花嬷、公婆母、天公等。其中三山国王、双忠公等本是现实生活中的忠义之士,潮汕人将其奉为神明,除祈求英灵庇佑,还体现了他们对忠义的追求。
除神明外,潮汕人也注重祭祀先祖。因其是移民产生的民系,定居异乡后在逢年过节之时会请出祖先神牌,向祖先汇报其现状,久而久之形成了
潮汕地区独特的祭祖文化。
巫信
潮汕人也有诸多巫信习俗,清光绪年间的《
海阳县志》记载:“潮人俗祟尚巫鬼,赛会尤盛,届时奉新塑神像出游,箫鼓喧天,仪卫烜赫,大小衙门及街巷及各召梨园奏乐迎神,花灯烧烛随神夜游,靡费多以万计,祠庙庵观,无乡不有,每有所事,辄求祈签,以卜休咎。”
游神是最能体现潮汕巫信习俗的民间活动。游神多在初春农闲时间举行,一般是农历正月中旬至二月上旬,各乡村游神时间并不统一,所以这段时间内
潮汕地区地区农村地区十分热闹。游神时要把神像安置在木椅上抬出来进行游行,出游时鼓乐明灯,人们前呼后拥,游神队伍经过之处人们在门前欢迎、礼拜。游神时还要请戏班到村子里演出助兴,一些乡村还有带着面具深夜出游的习俗,以达到驱邪的目的。除游神外,还有游竹龙、游
青龙、拖老爷、绞老爷、走老爷、抛神、摸肚脐、降神、投桥度厄、落三姑、打龙潭、吊喜灯等都是潮汕地区巫信独特的习俗。
语言
潮汕人的母语为潮汕话,又称
潮州市话,属于
闽南语系次方言,是
广东省三大汉语方言之一,也是全国最古老、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其使用范围包括广东省汕头、
揭阳市、潮州,梅州
丰顺县,
福建省的
东山县、
诏安县、
云霄县,以及东南亚海外潮人聚居地,海内外使用潮汕话的人口超过2000万(2022年)。潮汕先民大多为福建
闽南地区迁居至潮汕的移民,他们定居潮汕后其原使用的闽南语在此不断融合,发展成为“潮汕话”这一独特的语言语系。潮汕话公认是闽南语的近支,其下层分支繁多,
潮汕地区地区有俗语形容“潮汕九县,县县有语”。潮汕话其语法特殊,音调为八音拼读。潮州话的正音一说是
潮剧本身,这个说法受到了海内外潮人、闽南人的认可;但也有专家认为朝阳话擦碍事潮州话正音。潮州话的主要文化载体有潮曲、潮剧等。
潮汕话语音复杂、词汇古老,与普通话差异巨大。潮汕话的动词用法独特,即在动词的第一个字前叠加一个与该字相同的字母并与“i”合拼的字。比如“食掉”在潮汕话中为“舌食掉”,“舌”和“食”在潮汕话里大致发“jì”和“jià”的音,两者的字母都是发“j”的音。但也有例外,如有在“c”前叠“q”,在“s”前叠“x”,还有一些后面不用“i”作为韵母。这样的语言使用被称为“双声话”,在潮汕话被普遍使用,达到为动词助音、使动词更加生动的效果。
潮汕人文
潮汕地区移民人口在这一背山面海之地顽强生活,在保留了一部分文化的同时与
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潮汕文化。潮汕人大多具有凝聚力极强的宗族观念,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灵活变通、竞争意识强烈的性格特点。
生产
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农业
生产率高,工业基础薄弱,商业发达。
农业
潮汕地区农业的一大特色在于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华侨的赡养性汇款,这些汇款改善了潮汕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活跃了当地的农村经济。如
马来西亚华侨
林连登与乡亲林家邦、杨茂水、唐振江等人,在
惠来县隆江镇周边的荒山上合股创办惠民农场,以种植
油桐、白果、菠萝、
木薯等粮食作物为主;
泰国华侨
谢易初在
澄海区外砂区租地进行农艺培育,其农场出产的果蔬和从
潮汕地区地区收购的瓜果蔬菜良种远销泰国。
潮汕地区农业主要为
渔业、
种植业:
汕头市农业以“汕字号”农副产品为其特色,如潮汕菜预制菜产业、澄海狮头鹅、
达濠鱼丸、汕头牛肉丸等;
潮州市农业以特色品种茶叶产出为主;
揭阳市在揭东炒茶、竹笋、
油茶、
揭西县生猪、茶叶、
普宁市青梅、稻蔬,惠来鲍鱼、
凤梨、家禽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链。
工业
潮汕特色民间工艺美术为潮汕地区的一大特色工业,其工艺品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
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成品精美,潮绣、潮汕金漆木雕、阳美玉雕、大吴泥塑、普宁嵌瓷、潮州陶瓷、陶瓷微书、汕头瓶内画和金漆画等最为著名。
潮汕地区地区毗邻珠三角、闽粤赣经济协作区、港澳台地区,这些区域的工业化发展已相对成熟,正处于结构转变阶段。潮汕地区虽然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凭借地理优势可大量承接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潮汕地区电子信息业、制造业、加工业等工业产业项目,发展潜力大。汕头纺织服装产业发达,自
改革开放初期兴办服装家庭作坊、小企业,出产的家居服、女性内衣和面辅料产品国内畅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大健康、玩具创意、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潮州有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美名。改革开放后,潮州以陶瓷、食品、不锈钢、服装、印刷包装等为支柱产业,其制造工业发展迅速,产品远销国内外,是全球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婚纱礼服生产集聚地。
揭阳市以塑料鞋(塑胶制品)、金属制品、钢压延加工、玩具微电机、石材加工、模具、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制造工业为支柱产业。
贸易
潮汕地区对外移民、商贸历史悠久且频繁。潮汕华侨对潮汕土特产进行投资,并出现了许多专门推销潮汕土持产的侨商,其中,以南商、商、南郊、和益四大公所最为出名,他们将潮汕地区的杂粮、果蔬、干菜、
干果、
潮州柑、
柿子饼、蒜头、烟、茶叶等特产运销至
新加坡、泰国、
马来西亚、越南、印尼、
柬埔寨和香港等地,在促进潮汕地区贸易之余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现代潮汕地区贸易同样发展迅速,以玩具、塑料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
潮商
潮汕地区海岸线漫长,有众多优良的港口,海外贸易自然条件优越。潮汕地区因源源不断的移民迁入,人口逐渐饱和,人口和资源矛盾突出,因此不少
潮汕地区人选择远渡重洋谋生,或移居海外。自唐宋时期其潮汕地区便以发展起了一定规模的外贸活动。明代以后潮汕人借海上丝绸之路之势,对外贸易活动频繁,即便后期朝廷明令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潮汕人也从未中止其对外贸易。甚至发展出大规模的武装海商集团,并在南澳建立了贸易基地。
改革开放后
广东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潮汕人的足迹遍布全国,以“潮”为旗号,以“潮人”自居,集团作战。
移民
潮商频繁的对外贸易活动也伴随着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许多潮汕人移居海外,对
南海地区进行移民和开发。潮汕华侨又称“海外潮人”,民间俗称为“番客”。宋元时期就已有潮汕人移民海外,近现代以来
汕头市作为开放的通商口岸,不仅方便了潮汕人的对外商贸,也再次引发了潮汕人移民海外的热潮。移民改变了潮汕人原有的地域分布,形成了半在本土、半在异乡的人口分布状态,但也使得
潮汕地区文化在海外得到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群体文化。潮汕人因此还获得了“东方犹太人的称号”。旧时海外潮汕人寄回家乡的信、汇合一的家书被称为“侨批”(“批”在
潮州话中意为“信”),还衍生出了引导潮汕人出洋谋生、为其递送“侨批”的“水客”。
服饰
潮汕地区因海运发达,与苏(苏州)淞(上海吴淞口)地区往来密切,20世纪30年代以前潮汕妇女的服饰多仿照苏淞地区。百褶礼裙、同心腰兜是潮汕地区妇女的礼仪服饰。
潮州市妇女重视发型,钩鬃、龟鬃、崎鬃等样式都是受到畲族妇女影响形成的潮州妇女发式,统称为“打鬃”。水布是潮汕人的日常服饰,又称浴布、水腰带。水布大多为2米长、50厘米宽,潮汕人出门时可将其搭在肩上、围在腰间或包于头上,可做汗巾、垫肩、扇子、布包、围巾、布帽等用途。
节庆
潮汕地区的“年时八节”指一年中八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包括元旦(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
中元节、
中秋节、
冬至和
除夕。潮汕人还会庆祝神仙诞会,如妈祖诞、关爷诞、财神诞和区域性的地方神诞。在各类节日诞会上,潮汕人的节庆活动都会包含有祭祖、祭神鬼的仪式。
牛狮爷诞是潮汕地区民间诞会。潮汕人认为正月初五是牛的生日,这一天要进行游神,中秋节前一天要进行酬神,以求平安。
天地生是潮汕地区普宁等地区在农历正月初九这天拜“天公”的风俗。潮汕人清早要在门前点上灯笼,准备粿品祭拜天公,以感念天地的好生之德这一天不能宰杀牲畜、清除秽物,一切脏东西都不能出现在室外,不然就会玷污天公。
摆社一般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七,潮汕人会在这天将家中珍藏的古玩、木雕、盆栽,以及精致的糕点、琉璃灯饰、烟花塔等摆在街头的方桌上。昆头山地区为了照顾出嫁的女子,把摆社这天定为“
走仔会”,以便出嫁女子与娘家、姐妹团聚。
妈生是农历三月廿三潮汕人为妈祖庆祝生日的民间诞会。
浴佛节是潮汕地区的宗教节日,于每年四月初八在潮州开元寺举行庄重的宗教仪式。在这一天,开元寺大雄宝殿要悬灯燃烛,殿内设置供桌,上放有装满名香名花的金盆,信徒按等级穿袈裟、海清袄参加仪式。仪式共有八个环节:闻板上殿、排版出迎、恭迎佛像、安座沐浴、致颂词等。
关爷生是潮汕地区的民间诞会,20世纪40年代以前潮汕普宁一带会在农历五月十三关爷生日这天举办酬神,酬神活动由当地个商户轮流举办,但唯独不许剃头行参与,一般延续一个多月。建国后潮汕地区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后不再举行关爷生演大戏的活动,但商人仍然会在这天祭拜关爷。
土地爷生是潮汕地区为庆祝土地爷农历六月廿六生日的民间诞会。20世纪90年代后土地爷生的祭拜仪式逐渐简化,只要在田头燃烧香烛祈请土地神的享用。各家各户中都供奉有“地主神位”,每逢初一、十五都供奉饭菜、瓜果祭拜。
神上天是潮汕民间节日,一般为农历十二月廿四。传说这天灶神要到天上向
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的情况,潮汕人为了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要准备用粘糯米制成的粿和花生、芝麻等供奉给灶神。每家每户还要在灶前烧一张印着红马和鹤的四方纸,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
习俗
潮汕人在旧时受
儒家思想影响深刻,其礼仪风俗多保留着中原的形式,也有与
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
生育
农历正月十三开始,想要求子的
潮汕地区人家便将一对灯笼挂至神庙,每夜上烛,至
元宵节再拿回家中,称为“兴灯”即兴丁之意。婴儿降生后要及时给
亲家报喜,生男孩用红纸写出生贴并附送榴花、仙草和
甜食,俗称“报添丁”,生女孩则不写喜帖仅口头告知,俗称“报添口“报白出”。
婚礼
潮汕人定亲时的婚俗有带“眼镜”、看“三斗”、看家风、开聘、
送聘、报日、茶仪、食甜、男女同心等。潮汕新娘出嫁前要分米钱、送花粉、分赠“姐妹钱”、吃姐妹饭、睡草铺、洗十二样花浴、泼水上轿子、哭花轿等仪式。新娘在婚后第二年的元宵节还要到祠堂看灯、祭祖,俗称“新娘落
聂氏宗祠”。
丧葬
潮汕地区有“筑生居”的丧葬习俗,即站在选择好风水宝地修建未死之人的墓地,“生居”的碑文通常为红色,人死后葬入则涂成绿色。“饲生”是潮汕人在入殓时的丧葬仪式,孝子在死者尸体旁说“父母养我生,我则饲尔老”,并用筷尾夹白饭和
豆腐干放入死者嘴里,再用另一双筷子夹白饭和红汤自己吃下。旧时潮汕人多从事海事,若其出海失事,尸体没于海中,家人则要举行仪式用抄网在海中捞取,捞取到的鱼虾等物被视为是死者的替身代其收殓下葬。
禁忌
潮汕地区的禁忌多于民间巫信有关。饮食方面,正月初一早饭要吃
寺院菜和干饭,不能吃饭汤、粥类,不然出门会常遇雨水;请客菜汤要是双数,不能是三样菜;宴席上夹菜不能连夹两下,喝汤也不能连舀两勺;吃饭不能侧坐在桌角;添饭后饭勺要斜插在饭上,不然吃饭的人会生病;不能直接从砧板上拿食物给小孩吃;小孩刚出生四个月内不能吃蛋;煮熟的全鸡、鸭、鹅不能先砍下头颈,而要先开膛;孕妇忌食
生姜、苦瓜、虾蟹和贝类食物。出行在外居住时要避讳七天,不然会犯亡人。船民忌讳说“坐”“翻”;吃饭时不能坐在舱口晃腿,要蹲着吃饭;吃饭前也被態把餐具摆在桌面,不然会招来凶煞的海神。潮汕人认为数字以偶数为宜,二、四、八、十、十二等都是吉利的数字;但在办丧事做“纸仪”时,以奇数为佳,表示死者一个人;敬酒和饮茶时“三”能表达敬意。
建筑
祠堂
祠堂是以纪念为目的而建设的建筑物,
潮汕地区称为祠堂、
宗祠、家祠、家庙。潮汕地区的第一个祠堂,是建立于宋代的纪念
韩愈为潮汕地区做出的贡献的
韩文公祠。除了祭拜之外,祠堂还用于商议宗族事务,举办族人婚、丧、寿、喜等事,是宗族内部联络族亲的重要场地。旧时只有达官贵族才能兴建祠堂,直到明中期,潮汕人
陈北科与皇帝力争后得到允许,普通百姓才得以修建祠堂。潮汕祠堂体现了潮式建筑特色,其结构有两厅夹一天井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天井的三进式两种,潮汕建筑工艺中的木雕、石雕、嵌瓷被广泛运用于潮汕祠堂建筑中。许多潮汕祠堂从明代保存至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汕头澄海后溪乡“金氏宗祠”是今
广东省地区唯一的“墓祠合一”的祠堂。
潮汕民居
潮汕民居是粤东地区潮汕人居住的传统家居建筑。
潮汕地区农村地区多为一姓一寨,一
宗祠为中心形成围寨的格局,体现了潮汕人的宗族观念。潮汕民居的主要形式有“下山虎”“四点金”等。“下山虎”是潮汕民居最基本的构成单位,通常为三合院,包括厅、房、天井,因房屋形势似老虎下山而得名。“四点金”是在“下山虎”的基础上在前房加上前座形成的一个四合院,其前厅、天井、后厅连成一线贯穿整个建筑,前后厅两侧各有一间房分布于四合院的四个角落,故名“四点金”。而在“四点金”的基础上横向或纵向扩展为大型民居聚落,形成“四马拖车”“百鸟朝凤”等形式的格局。
潮汕地区的宗族观念影响了潮汕民居的分布,村寨以
宗祠为中心围聚成聚落,大多
坐北朝南,沿中轴对称,以木梁作为主要承重,砖、石土砌墙。潮汕民居的装饰是其建筑风格的一大特点,装饰工艺包括金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嵌瓷、彩绘等手法,极为精致,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民间有“
潮州市,皇宫起”的谚语。陈慈簧故居、
许驸马府、道韵楼、
丛熙公祠、文园小筑是等都是现今仍保存完好的典型潮汕建筑。
潮汕饮食
潮州菜是潮州和
汕头地区的风味菜,属于广东菜三大流派之一。潮州地区的饮食习惯融合了
闽南地区与
广州市地区的风味,以水产品多、
寺院菜样式多、
甜菜品多“三多”为特点。潮州菜以烹制海鲜取胜,口味清淡,重视菜品的原汁原味,制作工艺精巧且善于
汤品,并注重养生调理。潮汕
名菜有潮州烧雁鹅、潮州都讲鸡、
护国菜、炊鸳鸯膏蟹、卤水拼盘、膏烧、
生鱼片、
贡腐、
鱼丸、
牛肉丸、粿品等。
工夫茶是
潮汕地区特色的品茗方式,也是潮汕人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据说工夫茶在宋代便已盛行,
清代俞蛟在其《
梦厂杂著》中第一次将工夫茶用文字记录下来。工夫茶之名一说源于茶叶名称,一说源于其茶具精巧、功夫独到。工夫茶茶叶以“蓬莱茗”为最佳,茶杯多用白地瓷,一般为三人饮茶,其冲泡烹制过程被民间谚语称为“高冲低筛,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文化艺术
潮乐
潮乐是潮汕
民俗音乐的简称,有“
隋唐遗响、
中原地区正声”的美誉。潮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演方式灵活多变。由不同的乐器组合组成的不同演奏形式可分为而成
弦诗乐、细乐、笛套古乐、庙堂乐、
锣鼓乐等。常用乐器有二弦、
琵琶、
三弦琴、筝、笙、箫、管、笛、
唢呐、
横笛、大锣鼓、小锣鼓、笛套大锣鼓、苏锣鼓、花灯锣鼓等。《二四谱》是潮乐特有的乐谱,以“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个数字为谱符,通过潮汕方言来唱名而表现出各乐音之间的逻辑关系。
潮绣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又可分为广州刺绣与潮州刺绣。潮绣始于
唐朝,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明清时期。清代潮绣主要以男子为主,与其他身份绣工多为女性有所不同。潮绣的技艺包括“绒绣”即用丝绒以平绣的针法进行刺绣;“钉金绣”的针法有60多种,“二针企鳞”为潮绣特有针法;“金绒混合绣”即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进行综合刺绣;“线绣”即用丝线进行平面刺绣等。
潮州木雕
木雕是潮汕民居中常用的建筑、家具装饰物。一般用樟木作为材料,雕刻后涂生漆,因其雕刻之后贴金箔,又称为“金漆木雕”。其题材广泛,多以人物故事为前景主线,背景雕树木花鸟、亭台楼阁等景物。其雕刻技术有
浮雕、
沉雕、
线雕、拉花雕、多层镂通雕等。2006年,潮州木雕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汕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又称“英歌”,集戏剧、舞蹈、武术等表演形式为一体,是
潮汕地区文化的精粹。其题材源自于梁山好汉的故事,表达了潮汕人对正义的追求和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英歌舞以大型集体舞为表演形式,动作夸张,服饰艳丽,音乐欢快。2006年普宁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代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工农业占比不均衡,中共
汕头市市委提出“将汕头从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严格控制商贸服务业发展,集中资源加快构筑区域工业体系的工作方针。至1978年,潮汕地区已形成了以机械、化工、电子和轻纺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后,汕头兴办经济特区,资源配置采用“双轨”机制,在政策支持和潮汕人自古以来的经商文化推进下,潮汕再次“因商而兴”。1991年潮汕行政区域调整,在汕头、
潮州市、
揭阳市分设地级市。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揭阳籍潮汕人
陈经纬与102位政协委员联名提议:整合“大潮汕”地区三市的基础建设资源、侨乡资源,凝聚潮汕人的力量,推动潮汕地区一体化发展。
潮汕人聚居的
潮汕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势态良好,潮汕人的经济实力也随着地区发展不断增强。截至2022年,汕头整体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0%,粮食种植面积103.21万亩,粮食产量46.22万吨。主要农产品蔬菜、食用菌、水果、猪肉、禽肉等供给充足。潮州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0.30亿元,农业生产呈稳步增长状态。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全年实现产量27.84万吨,比上年增长3.3%;特色品种茶叶产量增势良好;主要农畜产品如蔬菜、食用菌、猪肉、禽肉、禽蛋、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揭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31亿元,总体呈增长状态,重要农产品水果、禽肉、蔬菜、水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工业方面,2022年汕头工业生产逐渐恢复,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752.51亿元。重点产业较快增长,
内资公司规模有所收缩,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3%。潮州工业生产2022年呈略微下行,工业增加值为272.53亿元,比上年下降4.9%。2022年揭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4.91亿元,与2021年比有所下降,下降17.5%。七大重要产业中只有
医药制造业呈增长态势,制鞋业、食品业、化工、矿物
加工业、金属业、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产值都有所下降。2022年在贸易方面,汕头市场销售基本稳定,网上零售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5.03亿元;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进出口总额为771.0亿元。潮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7.08亿元,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1.84亿元。揭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66.13亿元,全市进出口总额162.6亿元。
现代潮汕文化在汕头特区设立后又不断发展,呈现出“特”“闯”和“快”的人文特点,其精髓在于展现潮汕人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负重奋进的使命感。整体愈发多元开放,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内地文化与海外文化在潮汕地区兼收并蓄。潮州地域文化品牌化是潮汕地区契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在宣传潮汕文化、保护与传承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潮汕经济的同时,也助推了
广东省“文化湾区”的建设工作。潮汕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为当地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目前潮汕地区正在教育中广泛开发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在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潮汕人文的传承与创新,如将潮汕传统童谣融入高师音乐教育、民间艺术融入
美术教育、区域文化融入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代表人物
相关争议
汕尾是否属于潮汕地区一直存在争议。从民系来源看,汕尾人是福建南迁至此的福佬人、原住民融合而成的,并非潮汕民系。且汕尾人所使用的“福佬话”与潮汕话也不同,口音上更接近于闽南话。但1958年至1983年,汕尾隶属于汕头地区管辖,因此汕尾也被认为的潮汕地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资深顾问.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