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县,别名“岛南”“瀛南”“井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汕头市下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东到破涌礁,南到南大礁,西距
澄海区莱芜4.1
海里,北距
饶平县海山镇2.75海里,北回归线从主岛穿过;海岸线94.3千米,海域面积460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15.054平方千米,其中,主岛112.04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常住人口64153人;下辖
后宅镇、
云澳镇、
深澳镇3个镇,县政府驻地南澳县后宅镇隆澳路县政府大院。
南澳岛县位于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由南澳主岛及周边35个岛屿组成,介于东经116°53'~117°19'、北纬23°11′~23°32'之间,属低山剥蚀丘陵地貌,主岛南澳岛整体形似呀呀葫芦,地形以高低丘陵为主,地势由各主峰向四面倾斜;有深澳湾、
青澳湾、云澳湾等主要
海湾;淡水水系主要靠陆地集雨山坑,海洋水系主要为闽浙沿岸水系、粤东江河冲淡水系等四股复合水系;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澳县在距今6500年至1000年前,便有
人类活动;由于与内陆隔海相望,所以古代长期处于“三不管”的境地,秦、汉、吴、晋时期为
南海郡揭阳市地;隋、唐、宋时期属
海阳县;明清更替之际,属
郑成功蕃地;民国元年7月(1912年),
南澳岛第一次建县;1950年6月1日,成立南澳县人民政府。
南澳县历来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拥有南澳码头、云澳渔港、吴平寨等9处码头,将内陆与南澳岛连接,明清时期岛民多从漳、潮入岛谋生,故南澳的民俗有许多与漳、潮地域的民俗接近或相同,如
妈祖信仰、妈祖生等民间信仰、传统节庆;
催化形成了南澳具有海岛韵味的文化习俗,如
车鼓舞、麒麟舞、后宅渔灯赛会等。同时,南澳县也是中国大陆12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史、山、庙立体交叉的人文、自然景观特色鲜明,拥有
宋井、总兵府、
南澳金银岛、
青澳湾、
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景点。
2022年,南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333万元,三次产业结构34.4:16.2:49.4。南澳县经济以一、三产业为主,坚持“工业不上岛”,以海洋经济发展作为县境经济发展导向,已初步形成以
渔业为主,商贸、水产品加工、滨海旅游综合发展模式;同时,依托渔业生产资源,建有覆盖全县的渔港经济区。
名称来历
“
南澳岛”之名,最早取于
宋朝,意为“南方可停泊船只之地”。南澳县有“岛南”“瀛南”“井澳”“白城”四个别名,其中,“岛南”源自
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澳居民主要集中在云澳,云澳地处岛的南部,故名岛南;“瀛南”源自南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是瀛州地界,故名瀛南;“井澳”源自清齐肿《南澳志》载:“南澳古之井澳也,澳城北有古井,清甘上出,相传有南澳即有是井,故名井澳;“白城”源自明万历四年(1576年),在南澳地区设置南澳副总兵,首任副总兵白翰纪在深澳建成,以身殉职,为纪念白翰纪功绩,故称白城。
历史沿革
先秦
距今6500年至1000年,南澳县便有
人类活动于此,
象山县细小石器新石器早期遗址、东坑仔遗址便可作为证明。
夏朝时,
南澳岛为
扬州市地;
商朝时,
南越国地;
周代、春秋时期为扬越境地;战国时期为百粤地。
秦汉至南北朝
秦灭六国之战后,
秦始皇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于公元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
大业;秦在岭南设三郡,分别为南海郡、
桂林郡、
象郡三郡,并以南海郡为中心逐步发展起繁荣的岭南经济圈,南澳县为南海郡辖地;秦末,北方征战不休,岭南地区由
赵佗统治,史称南粤国,是当时少有的和平地区, 当时岭南地区主要出产丝绸类纺织品,赵佗为寻找重要的军需物资铁资源开始谋求海上路线,以求通往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南澳Ⅰ号”的发现证明了
南澳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隋唐至明清
隋、唐、宋时期南澳属
海阳县。宋元以前,南澳县已有居民村落。
明初南澳为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信宁都地;明洪武、
永乐年间,政府曾三次迁澳民到内地,境内南澳岛成为海盗渊薮和番舶互市之地;成化十四年(置广东潮州府
饶平县信宁都属;至嘉靖、
隆庆年间,相继有
许朝光、林国宪、
吴平、
曾一本等率领的海上人群以南澳县的南澳岛为巢,成为震动朝廷的海上“寇盗”,且当时为防备倭寇的需要,设海防道一职,具有监察文武官员、协调军政的作用,一般由按察司事兼任,后添设同知、通判等佐贰官专职管理海防事务。
明万历三年(1575年),
南澳岛设“闽粤
南澳街道”,置副总兵,下辖左、右营,兼领福建南路和
广东省东路水师,南澳副总兵受二省之制,又制二省之兵,划深澳、隆澳属广东潮州府,云澳、青澳属
漳州市府;
南明朱聿鐭隆武二年(
顺治帝顺治三年,1646年),南澳岛属
郑成功藩地。
明清更替之际,县境内的南澳岛作为郑氏与清廷对抗的据点,一度脱离中央王朝的控制;清朝廷平定台湾后,军、政设置大体沿袭明制,但因南澳孤悬海外的地理特征,与内地难以沟通,往往无法有效处理政务,民事长期由驻岛镇营官弁兼理;
南澳岛同知的任命由粤省督抚拣选题补,此后,南澳建置便进入不断完善的时期。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戚继光剿灭了盘踞在南澳的海盗,上报朝廷,认为南澳对于海防和贸易都非常重要,朝廷遂同意在此设镇,南澳从此成为军港兼贸易重镇;清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南澳设总兵,帅闽粤舟师,深澳、隆澳属广东潮州府,云澳、青澳属
漳州市府;清雍正十年(1732年),南澳设海防同知,置南澳厅,照州县之例建置。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3月,南澳改总镇府为军政府,同年7月,改南澳厅为南澳县,南澳第一次建县,直隶
广东省巡按使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将原属
福建省管辖的云澳、青澳划归广东省,结束两省共管建制;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伪南澳县政府成立,南澳受伪东区行政督察专员专署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4日,
南澳岛复员;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南澳属广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专署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南澳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专署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23日,南澳解放,同年6月1日,成立南澳县人民政府,隶属
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南澳县属粤东行政公署管辖,同年6月,南澳撤销县级建制,改称为
澄海区南澳特区(因国务院没有批准,没有对外公布);1953年5月,南澳恢复县级建制,仍属粤东行政公署管辖;1956年11月16日,南澳县属
汕头专区管辖;1958年11月,南澳撤销县级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
饶平县,成立饶平县南澳人民公社(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行文批准执行);1959年11月13日,南澳恢复县级建制,成立南澳县人民政府委员会;1962年,盘踞在台湾的
中国国民党当局计划反攻大陆,多次派飞机和军舰袭扰
南澳岛上空和邻近海区,同年6月3日,南澳岛守备部队奉命进入战备状态;1968年3月,南澳成立南澳县革命委员会,隶属
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80年12月,南澳重新成立南澳县人民政府,属汕头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83年12月22日,南澳县属汕头市管辖至今。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南澳县是
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该县由南澳主岛及周边35个岛屿组成。南澳县地处东经116°53'~117°19'、北纬23°11′~23°32',北回归线从主岛穿过;东到破涌礁,南到南大礁,西距
澄海区莱芜4.1
海里,北距
饶平县海山镇2.75海里;海岸线94.3千米,海域面积460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15.054平方千米,其中,主岛112.049平方千米。
气候
南澳县地处
广东省东端的海岛,北回归线贯穿主岛,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盛行东北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澳县平均气温介于 20~22℃,平均气温最高月份为7、8月,最低气温月份为1月;平均雨量为1350.9毫米,雨季始于3月下旬,终于10月上旬,各月
降水分布不均;平均日照时数2135.7小时。受台湾海峡窄管效应影响,南澳县素有“风岛”之称,5~8月盛行西南风,9月至来年4月盛行东北风,7~10月为
热带风暴影响盛季,年平均风速3.3米/秒,最大速度12.7米/秒,最小速度0米/秒,变化范围为0~12.7米/秒,
标准差2.22米/秒。
地质
地层
南澳县出露地层有侏罗系和第四系。其中,侏罗系分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火山石系,如走马埔、前烟墩、鼻尖一带;下休侏罗统金鸡群
碎屑岩系,如云澳一带。第四系距今约250万年,最新的全新统距今约1万年左右,沿
海湾分布的部分属全新世海积及洪积;山麓坡度变缓处堆积,属第四系红色黏土层,范围几乎遍布全岛,其中,岛的中腹部较厚,南部较薄;根据
变质岩的分布、岩石组合和所处的构造部位,南澳县的岩石大部属于燕山三、五期
花岗石。
地质构造
南澳县地质构造带在欧亚板块和
太平洋板块运动下形成了南澳县的主体构造,存在两种构造体系,一是新华夏系,另一部分是东西向构造系。南澳县构造带是北东向分布,是一条切割上地慢的活动性深断裂带,为滨太平洋断裂体系东南亚沿海断裂系的一部分,南起
惠来县靖海,经南澳县至
福建省的东山
厦门市、
长乐区至
浙江省沿海,全长500千米,呈北东45左右展布,略向东南凸出,大体上与海岸线及20米等深线一致。南澳县处于断裂南东侧,岛南东侧的后宅前江至
云澳镇一带下沉,近岸水平阶地明显,东南侧的云澳镇
澳前村海边的“
宋井”,现已接近没于海中;洪积、海蚀阶地不发育,但多是小型
海湾。
地形地貌
南澳县属低山剥蚀丘陵地貌,整体形似葫芦,地形以高低丘陵为主,地势由各主峰向四面倾斜。南澳县中部由于海的沉积及
山洪的冲积,形成隆澳、深澳、青澳、云澳4个小平原,最狭处仅有2.1千米。南澳县东西两部为宽而突起的丘陵,东西长21.5千米,其中,东部最宽10.5千米,除果老山海拔576米、白牛大尖山海拔524米外,其余均为低山、丘;西部最宽5千米,其中,西部的高峰海拔587.1米,是该县最高点。
南澳县海岸为岩石陡岸,可见到海积小平原、海蚀阶地、谷口、小型洪积扇、
潟湖。按地貌特征划分,主要有
沉降山地
基岩侵蚀海岸、山丘溺谷海岸。其中,沉降山地基岩侵蚀海岸主要位于
南澳岛南面、东南和西南面,岸缘水深坡陡,泥沙堆积甚少;山丘溺谷海岸主要位于南澳岛北岸、东北岸和西北岸,山地直通大海,岸线曲折多湾。南澳县近海岸地带分布60多处小型
海湾和港湾,如东部的赤石湾、云澳湾等。
水文水利
水文
淡水水文
南澳县地处海岛,由东西两个半岛组成,形成两个主峰,岛上没有河流,只有十几条集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下直流人海的山坑,大部分山坑都是上游坡降较陡,下游坡降较平坦的,床宽度在6米~10米左右,这些山坑共同构成南澳县主要的淡水水文。
南澳县山坑有西畔大坑、东畔大坑、云澳大坑、深澳大坑和青澳大坑。其中,西畔大坑流经下察村出海,故又称下察坑,位于
南澳岛西半岛,将南澳县西半岛分成南北两边,发源于西半岛主峰高峰东北麓,全长4.53千米,流域面3.4平方千米,坑水呈半咸淡型;东畔大坑位于南澳岛东半岛,发源于松崎村山岭,长3.63千米,流域面积5平方千米,有一支流为“南面坑”,发源于葫芦山西麓;云澳大坑位于南澳岛东半岛云澳区,发源于东半岛最高峰,全长3.75千米,流域面5平方千米;深澳大坑位于南澳的东半岛深澳区,发源于东半岛最高峰果老山北麓,全长3.89千米,流城面5平方千米;青澳大坑位于
南澳岛最东面的青澳乡,发源于深澳至青澳路山岭交界的偷掠鸡仔,全长3.125千米,流城面4平方千米。
海域水文
南澳县“台浅”
大陆架渔场构造特殊,地势复杂,水系交纵,主要有四股复合水系,东北季风期间为西南向漂流、西南季风期则东北向漂流;四股水系势力相互消长,决定南澳的海洋环境,且暖流及其冷水复合的高温高盐水体基本全年控制该区域;四股水系分别为闽浙沿岸水系、粤东江河冲淡水系、
南海暖流和黑潮的南海分支。其中,闽浙沿岸水系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
东海西岸南下沿岸部分通过
台湾海峡,进入南海而影响南澳县,海水盐度小于33‰,水温低于22℃;粤东江河冲淡水系在西南季风期间,
韩江、
榕江等江河冲淡水人海,这支冲淡水的强弱是受粤东的雨季和台风的影响所制约,一般水温24~29℃,盐度小于33‰;南海暖流属南海北部环流,终年由西南流向东北,冬季东北季风强盛之时,表层以下的东北流流速可达1千米/每秒左右,水温22~31℃,盐度33.5‰~34.5‰;黑潮的
南海分支一般认为在台湾东南分出,在粤闽沿海、海洋锋与沿岸冷水系复合作用形成跃层流隔。
南澳县周围海域属不正规半日混合型海域,
潮差一般在1.0~1.5米,常年的最大潮差在2.3~2.7米,
涨潮差大于落潮差;平均潮差月均值变化在0.1米以内,但最大潮差变幅在0.2-0.5米之间;涨潮平均历时长于落潮平均历时,约1小时左右;多年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30分至6小时50分左右,落潮历时5小时30分至5小时50分,且由于周围岛屿众多,海底地形复杂,海水流动到很大的
摩擦力,所以平均高潮间隙在1小时以内。南澳县周围海域在冬季时海浪以风浪为主,频率为95%,涌浪较少;夏季涌浪较频繁,频率为66~87%。
水利
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有10宗水库和58宗山塘,水库包括果老山水库、黄花山水库、云澳水库、青澳水库等,其中,小(1)型水库4个,小(2)型水库6个;还有前江海堤、后江海堤2个海堤工程。。
云澳水库是
云澳镇唯一的一宗小(二)型水库,以生活供水为主要功能,同时辅以灌溉供水功能,集雨面积2.35平方千米,总库容10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5万立方米,每年灌溉水量约占可供水量的30%。
土壤
南澳县土壤共划分为水稻土、赤红壤、滨海砂土3个土类。南澳水稻土是
花岗石、砂
页岩的堆积物、洪积物及滨海
沉积物发育而成,分布面广,沉积平原及丘陵都有,总面积8537.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4%,占耕地面积的91.78%;赤红壤有机质不均匀,氮磷钾含量少,土壤呈酸性,总面积13.92万亩,其中,旱地赤红壤面积765亩,分布于洪积阶地、台地及山坡地;滨海沙土面积4604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南澳县有耕地287.66公顷,分布在
深澳镇、
云澳镇、
后宅镇,分别占比32.54%、27.72%、39.74%;园地280.96公顷;林地8312.52公顷;草地75.95公顷;湿地763.2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44.25公顷;
交通运输用地226.4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45.35公顷。
水资源
南澳县水资源严重缺乏,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依靠本岛山塘水库,利用黄花山管委、前烟墩、麒麟穴等地现有水池蓄水点,通过高扬程送水泵和驳接管道的方式接通到各山区住户,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0.7亿立方米。2021年,
南澳岛县水资源总量为0.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0.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0.1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07亿立方米;2022年,南澳县供水总量521万吨。
风力资源
南澳岛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口附近海面,由于海峡的“喉管”效应和迎风地形突起受到的动力抬升作用,使南澳岛属世界风况最佳的地方之一,年平均风速达到8.5米/秒,有效风速时数达7000多小时;2022年,南澳县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83679万千瓦。
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
南澳县领海基线以内海城面积约4600平方千米,近海鱼类有471种,
汉隶于25纲131科284属;
对虾属类有30种,其中,对虾亚类26种;蟹类20多种;贝类分隶于5纲106科225属375种。海藻有
绿藻门、
褐藻纲门、红藻门、
蓝藻4种门类,其中,绿藻门22种,褐藻22种,红藻门40种,蓝藻门1种;经济海藻有石尊、
浒苔、铁丁菜等40多种。
陆地生物
南澳县经济作物集中于平原区域,以种植水稻、
番薯、蔬菜、花生、
甘蔗、
柑橘、香蕉等为主;
海滩的防风林带以种植
木麻黄为主。
岛屿资源
南澳县岛屿众多,有大
小岛屿30多个,除主岛外,其余均无居民居住。南澳县各岛屿均为
基岩岛,海蚀地貌发育良好,在迎风侧海岛上分布有
花岗石球状风化等地貌,离岸距离小于2千米的临岸岛屿共有8个,由于紧邻主岛,可达性相对较好,是
南澳岛的主要离岸岛屿旅游资源;离岸距离介于2~10千米之间的近岸岛屿共有4个,其中,乌屿是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有“国际候鸟天堂”的美誉;离岸距离大于10千米的外围岛屿共有8个,分别属于
勒门列岛和
南澎列岛两个群岛范围。
森林资源
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森林覆盖率达72%,拥有林地8312.52公顷,其中,
乔木林地8209.37公顷,占98.76%;竹林地9.48公顷;灌木林地60.52公顷;其他林地33.15公顷,主要分布在
深澳镇、
云澳镇、
后宅镇,分别占比45.30%、19.40%、35.30%。南澳县乔木林以人造
马尾松、
台湾相思为主;其次为杉、按、竹、
木麻黄,主要分布在黄花山林场、茅尖山、羊屿、白牛等地;灌木群落主要有
桃金娘科、蔷薇科、
冬青科、
大戟科及
锦葵科植物;灌木群落分布在山脚、山顶和山腰的乔木林下。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包括
中华白海豚、
鹦鹉螺科、红珊瑚、
短尾信天翁、
白腹军舰鸟、
白尾海雕、
小灵猫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50种,包括
海豚、
绿海龟、
黄唇鱼、南澳岛异角蟾等。
植物
南澳县植被带有明显的南亚热带特色,常见植物分属102科,其中,
草本群落主要有芒其、类、菊类及
唇形科等植物,分布在山脚、山顶和山腰的乔木林下。截至2018年末,南澳县珍稀植物有石竹柏、中华楠、细叶葡萄、
黄杨、茶花等。此外,截至2023年5月,南澳县有各级古树名木134株,其中,有12株古树
生长势衰弱,1株古树生长势濒危。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有8处自然保护地,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3处,省级1处,市级1处,县级1处。南澳县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包括优质沙滩、典型地质地貌景观、重要滨海湿地、
红树林、
珊瑚礁、重要河口海域等所在海岸线,划定严格保护岸线44.26千米,占全岸线47.90%。
广东南澎列岛自然保护区位于
广东省南澳县南澎列岛海域内,成立于2003年,2012年成为广东省第五个、粤东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01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保护区管辖范围为除
南澳岛主岛外的22个岛屿,其中
勒门列岛4个岛屿为核心区,南澳主岛周边的10个岛屿为缓冲区,南澎列岛的8个岛屿为实验区。截至2023年初,该保护区已发现海洋生物1308种,隶属于20个门,113个目,357个科,是
南海典型的海洋生物资源宝库。
广东南澳
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澳西半岛,距县城约4千米,1992年12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
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06万亩,占
南澳岛总面积1/6,森林覆盖率92%,主峰大尖山
平均海拔588米,是
汕头市最高峰,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有植物102科1400多种、动物130多种。
广东南澳青澳湾国家级海洋自然公园位于广东省汕头市
南澳岛岛的东侧,西距县城21千米,于2014年批准成立,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河口、港湾、岛屿、珊瑚、
红树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已经发现各种海洋生物1308种,其中包括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海洋野生动物,有近30种鲸、豚、
龟类活动,已成为“南中国海典型的海洋生物资源宝库”“
南海北部活的
自然博物馆”,并且被列入
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南澳县自然灾害主要为气象灾害,灾害性的天气包括气象灾害和海洋灾害两大类。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泥石流、暴雨、霜灾、冰雹、旱灾、低温阴雨、
龙舟水、
寒露风等;海洋灾害包括
风暴潮、赤潮等。1979~2000年,对南澳县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低温阴雨、龙舟水、寒露风、
热带气旋、旱灾。
低温阴雨出现在每年2~3月,冷暖空气势力交绥,形成静止锋,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在30年中,出现中等以上低温阴雨天气有18年,占60%,其中,严重的有7年,农田烂秧率达30%以上;龙舟水出现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雨量占全年的20%;寒露风分为低温型寒露风和大风型寒露风,其中,低温型一般出现在10月中、下旬,1957年~2000年,在10月16~20日较多,占总数的61%,大风型露风30年两遇,受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风力较大,但多有雨,如1983年9月28的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连刮3天6级、阵风8风,影响了水熟种;
热带气旋影响较多,最多份是1964年,达11次,1979~2000年,
南澳岛县受热带旋影响年平均3.9次;旱灾在1979~2000年间,春旱最长旱期72天,秋旱最长旱期92天。
地质灾害
南澳县地处“
泉州市—汕头地震带”,且主导南澳岛是该区域地震活动主体区域,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平均每年发生小震多则100余次,少则20~30余次,规模均为小型,呈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1918年,南澳县发生 7.3 级地震,这是自宋代平治四年(1067 年)以来,
广东省发生破坏性最严重 的一次大地震, 也是20世纪
南海近海唯一伴有海啸发生的地震,震感范围几乎波及到了整个中国南部地区,各镇村落民居屋宇、名胜古迹建筑纷纷塌倒毁,死亡万余人。此外,根据《汕头市抗震防灾规划(2022-2035年)》,南澳县一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下辖
后宅镇、
云澳镇、
深澳镇3个镇,县政府驻地南澳县后宅镇隆澳路县政府大院。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户籍总人口75489人,常住人口64153人。截至2020年11月,南澳县有常住人口64429人,其中,城镇的人口为51269人,占79.57%;农村人口13160人,占20.43%;男性人口为32209人,女性人口为32220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9.97%。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方面,0~14岁人口为10955人,占17.00%;15~59岁人口为38373人,占59.5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101人,占23.4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274人,占15.95%。
民族
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民族以
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
壮族、
瑶族、
回族、
高山族等,其中,以壮族为主;1987年,县内有壮族13人、瑶族1人、回族1人、高山族1人。
语言
南澳方言属
闽南语系,但隆澳(现称后宅)、深澳、云澳三镇居民说话的腔调存在差异。历史上南澳受闽粤两省共管,粤省
潮汕地区籍人上岛做买卖或定居多在隆澳,隆澳居民多讲汕头话,即语言多偏近
汕头市、
澄海区、
饶平县;而闽省进岛的人员多在青澳、云澳,定居亦多为福建东山、
诏安县等地居民,他们多讲诏安、东山话;而深澳则居于两者之间,居民说话的腔调与隆澳、云澳又各有同异。
南澳方言使用大致可分为三大区,一区为隆澳(即今后宅);二区为云澳、青澳;三区为深澳、隆东,方言使用介平一、二区之间。南澳话有18个声母,82个韵母其中
元音韵母18个,鼻化韵母15个,鼻音韵母13个,入声韵母34个,声化韵母2个;18个字母中,由于一些字母区域的不同,声母也有所不同,要集中在m、b、n和l、g和ng三组上,如“严”发音为giom;“言”发音为gang,“人”发音为lang。
宗教信仰
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有佛教、
基督教、
天主教等,共有宗教场所25处;佛教主要宗教场所为白莲庵、南山寺等18处
庙宇,其中,白莲庵位于南澳县
深澳镇走马埔村;天主教主要宗教场所为隆澳堂。
佛教
佛教传入
南澳岛的准确时间已难考证,至少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后,落实了宗教政策,归还了被占用房产,僧尼回归寺庵,各个寺庵自筹资金进行修建。现佛教实行“自养、自传、自治”的方针,僧尼在“四化”建设中争取多做贡献。1985年6月,南山寺释长仰出席中共汕头市委统战部召开的宗教界人士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经验交流会,被评为先进个人。截至1987年末,南澳县备案的寺院有14座,另有2座未备案,僧尼26人。
基督教
基督教分浸信和长老两派,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汕头教会石岭东浸信总会派黄宝显长老和信徒黄经文来隆澳传道,后建教堂定名“隆江浸信会”;清
宣统二年(1910年),基督教长老派传入南澳,后因信徒增多,于民国4年(1915年)迁址后宅港仔脚,并建“福音礼拜堂”,定名“南澳县隆澳中华基督教会”(属
英国教派)。截至1987年末,南澳县基督教教堂有4座,信徒405人。
天主教
相传
西班牙神甫早期曾涉足南澳传教,但当时信教者不多,神父便转到厦门设堂传教(当时
汕头市未设立教区,各县教会属厦门教会管辖)。其后,
法国的谭立山神甫在
饶平县建堂传教,并把天主教传入南澳,同时出资在后江盐埕边购地一片约400多平方米(即现在隆澳竹器厂)建堂传教(具体时间无法考证)。截至1987年末,南澳县天主教教堂2座,信徒320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南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33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5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806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7717万元;三次产业结构34.4:16.2:49.4。
南澳县经济以一、三产业为主,坚持“工业不上岛”,将海洋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经济导向。南澳县已初步形成以
渔业为主,商贸、水产品加工、滨海旅游综合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中,渔业依托水域滩涂和深水网箱发展渔业养殖,建有覆盖全县的渔港经济区。
第一产业
南澳县第一产业以渔业养殖、
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其中,渔业处于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建有云澳国家中心渔港,主要养殖方式为水域滩涂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其中,深水网箱养殖是现代渔业养殖的主要推广方式,主要投放
钝鼻半鲹、鮸鱼、
五条鰤等优质深海鱼类,年
养殖产量可达400万斤;南澳县种植业以水稻、
番薯、蔬菜、南澳白珠苦瓜等作物为主,成为海岛特色农作物产业集群的优质农产品来源。
2022年,南澳县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23607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395万元,林业产值1739万元,牧业产值3922万元,渔业产值20727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740万元。南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占87.8%,水产品总量19.24万吨,其中,海捕产量5.21万吨,
养殖产量14.03万吨。
第二产业
南澳县第二产业以农产品深精加工业和风力发电为主,建有省级水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海产品、水果、茶叶等区域优势农产品为主要加工对象,依托田头冷库、冷链物流基地,形成农产品全产业链;风力发电方面,全县工业风力发电量达83679万千瓦时,供电量达20424万千瓦时。
2022年,南澳县工业总产值103376万元,其中,
建筑业总产值1234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787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45589万元。
第三产业
南澳县第三产业以旅游业、贸易、现代物流、
渔船修造等为主。其中,旅游业围绕北面、
新乡市、永兴等32个城郊融合类村庄,东澳、后花园等6个特色保护类村庄,将住宿与乡村休闲、
农事体验、亲子、研学等结合,建设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的美丽田园综合体,推出“南澳环岛公路海岛风情之旅”等休闲农业观光线路;同时,
南澳岛县依托渔港资源、岛屿资源、历史文化遗迹等,发展“旅游+体育” “旅游+
渔业” “旅游+文化” “旅游+商贸”等新模式。
2022年,南澳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77717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7702万元,其中,出口总额6781万元,外贸进口总额921万元;接待游客游客达788.6万人,旅游总收入28.6亿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188299 万元,批发业销售额 75792 万元,零售业销售额114775 万元,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 41837 万元;交通运输邮政业完成增加值 8084 万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 7884 万元。
经济功能区
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覆盖整个南澳县,于2018年被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规划的全国10大沿海渔港群、93个渔港经济区名列中;2021年10月,该经济区正式通过审批,被列入中国第一批渔港经济区项目库,获得中央和省财政各2亿元的资金支持;2022年12月末,该经济区正式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有普通中小学9所,其中,小学5所,在校生4205;初级中学3所,在校生1015人;完全
高中1所,在校生941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2266人;中小学教职工总数725人。2022年,南澳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年辍学率为0,初中学生三年巩固率达到10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52%,2023年高考总上线率100%。此外,2022年,
南澳岛县获评“
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广东省南澳县南澳中学
广东省南澳县南澳中学坐落在县城后江港东侧的象山山腰上,占地面积283亩,学生人均占地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是该县唯一一所
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创办于1946年,原校名“南澳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9月,学校更名为“南澳中学”,增设高中部,开始招收高中生;1978年学校被
汕头市确定为第一批重点中学,成为汕头地区第一批命名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同时成为
广东省省唯一一所海岛山区县重点中学;1997年,学校被评为汕头市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11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5年11月通过省一级学校复评。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拥有县级和镇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仅有一家
二级甲等医院;病床位14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6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76人。此外,2022年,南澳县通过广东省卫生县城复审,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广东省健康促进县,
南澳岛县医疗机构整体由
汕头市中心医院合作托管,县人民医院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县残疾人康复中心、120急救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岛内“15分钟急救圈”构建成形,获评“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先进县”。
南澳县人民医院
南澳县人民医院位于南澳县后宅镇隆澳大街,始建于1953年,是南澳岛上唯一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占地面积9338平方米,有门诊综合楼、住院楼各一座,房屋总建筑面积16666平方米,医院设置的临床科室包括急诊科、内
小儿科、外科、妇产科、康复医学科等;医技科室包括放射科、功能科、检验科、病理科等。2017年2月24日,
汕头市中心医院对南澳县卫生医疗机构全面托管;同年4月19日,
南澳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汕头市中心医院南澳医院”。
科技事业
2022年,南澳县“高校+企业”结合,
汕头大学和南澳县金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申报《“南澳金贝”的更新升级及示范推广》项目,申请资金200万元;申报《“
南澳岛金贝”优质苗种高效培育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申请资金100万元;申报
深澳镇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申请资金15万元;申报后宅镇中心小学科普室项目(省级科普专项资金),申请资金20万元;南澳县金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
广东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
汕头市三家农业高企之一。此外,2023年2月至9月,南澳县举办了南澳科学会议暨第一次至第五次会议,分别就广东高校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
量子材料与调控等领域进行了研讨和论证,其中,第五次会议着重于“光电高效融合与应用(2023)”
前沿领域。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
南澳岛县共建成1个博物馆(南澳海防史博物馆)、1个粤书吧、5个乡镇文化站、46个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形成以县文化馆、图书馆总馆为中心,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2022年,南澳县文化馆组织少年儿童参与
汕头市“2022年‘4·23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读书创作比赛”活动,并分别取得15个奖项;推荐参与全市文艺作品评选,共有5篇作品获奖,其中,小戏小品类
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曲艺类一等奖1名。
南澳海防史博物馆
南澳海防史博物馆位于汕头市南澳县
后宅镇中兴路,建于1992年,是
广东省唯一的县级海防史专题博物馆,总面积1650平方米,一层流动展厅不定期举办临时展览;二、三层为主展厅“南澳海防史”陈列,面积512平方米;第四层900平方米为“直挂云帆济沧海——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出水文物陈列”专题陈列展厅,展出“南澳Ⅰ号”出水文物千余件。
南澳县图书馆
南澳岛县图书馆位于南澳县后宅镇中兴路文化广场北侧,创建于1985年,新馆于2003年2月开馆使用,馆舍面积2150平方米,总藏量8万册,馆内设有多个服务窗口,阅览座席 304个。馆内设有外借书库、报纸阅览室、杂志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
汽车图书馆、采编室、会议室、展览厅、地方文献资料室、藏书库等。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人均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近3.3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3.2%,95.64%以上的学生体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2022年,南澳县举办“相约南澳·漫游山海”——2022年汕头南澳岛
元旦徒步节、第四届汕头南澳越野挑赛、2022年南澳县群众性广场舞健身等活动。南澳县重点培养击剑运动员,2022年第十六届
广东省运动会上,
汕头市出征的击剑项目代表队中有一半以上的运动员由该县培养和输送,其中1人夺得赛事女子重剑乙组
金牌。
人居环境
2022年,
南澳岛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拥有省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8.19万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01,达标率为98.6%,在汕头市各区县中空气质量指数排名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
臭氧(第90百分位浓度)浓度为120微克/立方米,
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浓度)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
2022年,南澳县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良好,监测指标分别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县城区域环境噪声4个测点昼间噪声在45.7~55.3dB(A)之间,等效声级为52.7dB(A),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100%;县城环境噪声达标区内4个道路交通噪声测点昼间噪声值介于62.4-67.2dB(A)之间,等效声级为65.7dB(A),道路交通噪声达标率100%。
2022年,
南澳岛县后江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1.2万吨,2022年,处理污水水436万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9%;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100吨,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3556人,
失业保险参保7185人,
工伤保险参保8702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148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16户,共1832人;特困供养对象共80人,共支出供养金125万元。2020年,南澳县发放低保、特困
春节补助金20万元;临时就职救助对象52人,支出救助资金35万元;建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平台,平均每天接到呼援请求达10余次,单日最多呼援请求25次,累计为服务对象提供呼援服务7553人次。
交通
综述
南澳县处于闽、粤、台三地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南澳县交通体系以公路、
航运为主,截至2020年末,南澳县拥有G539、G324、S336线南澳环岛公路等公路干线;南澳码头、云澳渔港等9处码头、货运泊位12个。
公路
截至2020年末,南澳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82.94千米,其中,国道26千米,包括道G539、G324等;
省道62.2千米,包括S336线南澳环岛公路等;县道7.5千米,乡道44.72千米,村道54.72千米,其他乡村道路87.8千米。南澳县公路网已覆盖了
南澳岛港区全部水运码头,使大陆连岛交通运输得以衔接。2023年,南澳县在建工程有南澳联络线二期工程先行段等。
航运
南澳县有环岛大小港湾66处,截至2020年末,共有南澳码头、云澳渔港、吴平寨等9处码头,岸线长约1500米,货运泊位12个,设计年吞吐量达120万吨。2022年,南澳县
港口吞吐量近2.48万吨,港口泊位7个。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港口、码头在建工程有云澳中心渔港、后江渔港、吴平寨渔港等基础设施改造。
南澳岛码头是南澳县主要码头之一,码头长235米,前沿顺岸可停靠4个500总吨
客船,兼靠2个2000总吨客船,码头前沿线伸出岸线158.5米;泊位长200米,停泊水域宽31米;回旋水域直径164米;防波堤总长度为683.8米,呈L型与码头南端相接,形成半环抱式港池水域,西侧防波堤伸出岸线485米;游艇码头共布置39个游艇泊位;护岸采用直立式挡墙结构,长330.7米;进港航道通航宽度为85米,距离
大鹏湾航道最近约5.9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南澳县有营运公交车79辆,开通县内环岛公交线路2条,跨区县公交线路7条;建成公交专用充电站3座,充电桩9个;建有汽车客运综合站,开通往后花园、圆山村客运班线2条,线路覆盖全县3镇2管委,共41个行政村通达公交或客运班车。
人文
综述
南澳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耕海牧渔、扬帆泛舟是南澳人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具
南澳岛海岛韵味的文化,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处;拥有文物古迹50多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南澳古城墙、南澳县康氏宗祠等。南澳县还受清时期从漳、潮入岛居民的影响,有相同的习俗和习惯,如
妈祖信仰、妈祖生等民间信仰、传统节庆,以“鲜”为特色的饮食习惯。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有文物古迹50多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南澳古城墙、南澳县康氏宗祠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
康氏宗祠
康氏宗祠,位于
南澳岛县
深澳镇新街107号,是清嘉庆五年(1800年)有“南澳康百万”之称的南澳康氏第五代祖康耀德、康耀美兄弟所建的,堂名“裕德堂”,不仅是岛上现有的古建筑之一,也是
南澳岛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清代中期
聂氏宗祠。该祠是当年康氏家族盛极一时的见证,隐藏着主人“
康百万”传奇的发迹故事,宗祠主体建筑进深54.6米,面阔28米,门埕连戏台深42米、阔28米,由主座三进,两侧巷厝、后包厅及大门口埕、戏台、书斋等建筑物组成;大门口埕左侧树有“
朝议大夫”旗杆座;二进大门两侧梁檐及墙壁有精致石雕;二进与三进之间的两廊墙壁上有清嘉庆六年辛酉科二甲第二十名
进士、
岳池县人康以铭所题写的“忠、孝、弟、敬、义、礼、廉、节”劝世文石刻8副。2015年,康氏宗祠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
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潭摩崖石刻
大潭摩崖石刻位于南澳县黄花山大潭东侧
海滩石上,石刻高1.5米,宽1.6米,楷书阴刻,字径约0.08~0.2米,字体歪斜,行次不整,大小不同,一镌:“女弟子欧,七中捨井,一口乞平安,癸巳十一月记。”分四行;二镌:“李欧七娘同,夫黄捨井,二口,乙未
政和五年。”分四行;两题石刻之间有“匠李一”三字。2015年,大潭摩崖石刻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山尾炮台
南澳岛县长山尾炮台位于汕头市南澳县海岛国家森林管委会黄花村,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建,嘉庆十九年
总督蒋攸铦改建。长山尾炮台与澄海大莱芜炮台相对,控制由东陇出入外洋之门户。1994年,南澳县人民政府重修炮台,重修后城廊呈长方形,长60米、宽20米、高6米、墙垣厚2米;城门由高约3米、宽2米的石条石板构筑,贴着南、北墙垣各有梯级可登城;西面有高大平台用以置放大炮。2019年,长山尾炮台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初,南澳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为后宅
元宵节渔灯赛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处,分别为南澳
车鼓舞、深澳麒麟舞、南澳“宅鱿”晒制技艺。
南澳车鼓舞
南澳车鼓舞是南澳渔民节日庆典活动民俗表演形式,由9~11人扮演(不包括演奏人员),扮演者、击乐演奏者都由渔民群众参加,挑选出来的演员,都要经过老艺人的严格培训和认真排练,演出中有舞蹈动作贯穿全过程,同时穿插
戏曲表演、杂耍以及较大难度的技艺表演,整体舞蹈风格体现了海岛人粗犷豪放性格特点和浓郁的渔村风味。
深澳麒麟舞
深澳麒麟舞是南澳民间一项传统舞蹈,明清时期,古城
深澳镇的民众便把
麒麟当成招财纳福、含仁怀义的祥瑞加以推崇,每年
元宵节期间便会表演麒麟舞。麒麟舞中,“麒麟踏八宝”是最精彩表演方式,以麒麟寻青、惊青、出洞、洗须、吐火、耍尾等部分组成。表演由十人队伍合作,麒麟首尾由两名臂力过人的青年各担,八名身着特色鲜明服饰的童子,手提葫芦、扇子、宝剑、洞箫等八件宝贝围着麒麟左右翻转,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当地艺人制作的麒麟腹内装有木工结构和发电设备,
锣鼓、
二胡、箫乐伴奏群起后,舞者手擎麒麟腹下的木棍,闪腾挪跃,整只麒麟里衬灯光,嘴喷焰火。
后宅渔灯赛会
南澳县
后宅镇渔灯赛会始于
清代,起源于海岛每年
元宵节祭祀庙会,体现渔民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喜悦,祈望来年海上生产“出入平安”“海利第一”,生活更好的心里追求。在清朝时,由于生活限制,只有一些小型简单的纸灯,巡游队伍两边举着火把;解放后,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由前江武庙会长为首组织后宅等十三乡各庙理事会会长,组成了元宵渔灯赛会理事会,各乡渔灯模型制作组在民间艺人的带动和指导下,设计制作各种花灯、渔灯、彩船、海产品造型、标旗等,各种海产品造型渔灯用竹片、藤或木条做骨架,外裹白绒布,彩绘各种颜色,绘出眼、须、鳞等,制作成单人撑着和多人抬着的模型进行巡游。
习俗
民间信仰
妈祖
妈祖亦称“
妈祖”“天后”,俗称“海神娘娘”,是传说中掌管海上
航运的女神,相传天后为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父母信佛,梦观音赐药而生之,宋雍熙四年(987年)在家乡近海的
湄洲岛上羽化成仙,以后历代均有褒封,清康熙开海禁后,又加封了“天后”头衔。此后,沿海地区只要与航海有关的地方,均要建
南沙天后宫,也称
天妃宫、妈祖庙。南澳县妈祖天后宫多达18座,其中,深澳古城盐埕旁边天后宫是南澳县肇建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妈祖庙,由明万历四年(1576年)闽粤南澳镇第二任副总兵晏继芳建造。
关帝爷
伽蓝神是
佛教寺院守护神的通称,又作伽蓝十八善神、护伽蓝神、守伽蓝神、寺神,中国佛教界常以
关羽(关羽)为伽蓝神;关羽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
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通常伽蓝庙里只有一尊伽蓝爷神像,而南澳后宅西街的伽蓝庙里却曾有两尊伽蓝爷神像,来自南澳县一对结义兄弟的故事,后来乡人觉得一神两像不合理,就只留下一尊神像。
民间传说
青澳湾的传说
闽粤沿海流传着青澳湾的传说,传说
东海龙王的七个女儿有一天偷偷跑出龙宫,她们要到
南海寻找好玩的地方。刚过南海,见海面有一小岛,东北角
岛礁环绕,将大海圈成平湖,便沐浴戏耍,临回
东海龙宫仍依依不舍,各抛下
金钗留为表记。传说中龙女眷恋的
海滩,就是
南澳岛青澳湾,龙女抛下的金钗化为七座礁石,退潮时,礁石裸露,成为“七礁缠星”景象。
吴平藏宝之谜
南澳
深澳镇西北面有一个三面临海的寨子叫吴平寨,就是现在
南澳金银岛。400多年前,
诏安县人氏
吴平聚众为海盗,勾结倭寇抢劫过往船只,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吴平到南澳筑城建堡,负隅顽抗官兵围剿,官兵屡剿不灭;同年九月,朝廷命
都督戚继光、
俞大猷联合征伐,终把城堡攻了下来,吴平早在寨破之前,将掠来的金银珠宝装成18坛,藏于不同的地方,并留下谜一般的歌谣:“水涨淹不着,水退淹三尺。”而藏宝的地方只有他的胞妹知道,一次吴平问其妹:“一旦山寨被破,你是随我逃走还是想留下来看管金银?”妹妹说:“我愿留下来看管金银。”吴平听后心生不悦。后来戚继光、俞大联军分水陆两路围剿
吴平寨时,吴平见大势已去,逃至海边杀死了留守18坛金银的胞妹,并将尸首碎成18块分埋于藏金的地方后,夺船逃出海去。
传统节庆
妈祖生
“妈祖生”,俗称做妈生(天后圣母诞辰),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的善男信女都备办香烛银锭和祭品,到
涠洲岛三婆庙焚香祷告、许愿,祈求底佑赐福。过去的
渔船主、
渔业资本家,除了备办猪头五性等丰盛祭品外,还要领头捐资演戏,此日渔民为表虔诚,都不出海作业。
过桥节
过桥节,也称“烧纸节”“晒衣节”“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每在农历六月初五日夜,家中如果有未到周岁的人死亡,要备办用大米或面粉制作的大棵、桥板棵、桥盾棵,并用大
公鸡、西瓜等祭拜亡魂。传说死的人要在这一天过桥到地府,家人应为死者备办礼品纸钱以资买路;初五日这天,亲戚近邻送来一些米、
甘薯淀粉制成的碎裸和金纸银锭,摆满了好几只大方桌,当晚家家闭户,禁忌外出串门。此外,在六月初六日这天,要晒书籍,晒寿衣和衣物,传说在这天晒书籍衣物不会虫蛙,故又称“晒衣节”。
传统习惯
南澳人民吃鱼时,在吃光一面后需要转过来吃另一面时,要说“顺”过来,若说“翻”过来,有“船翻”不吉利之意。喜庆或过节,人们喜欢吃大蒜韭菜,吃蒜的寓意是精打细算,有剩余;吃韭菜的寓意是天长地久。婚宴、寿宴时一定要加上
面条、韭菜,取长寿、长久之意,桌上还要摆上两碟红糖,其意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饮食
南澳饮食习惯与潮汕几近相同,和闽南的饮食习惯接近,最为突出的就是“鲜”,以擅长烹制海鲜为特色。能够根据海产品的不同特点,用生炊(清蒸)、白焯等不同烹方式保持食材原味。此外,南澳县除了当地海鲜菜肴外,南澳虾煎、
萝卜丸、海石花、翻砂金薯芋头、南澳腐乳面饼、
炒冰、
土窑鸡等也是南澳县特色美食。
南澳虾煎
南澳虾煎是南澳县的特色小吃,常出现在街边摊子,在冬天最受欢迎。南澳虾煎酥脆又松软,食用后再配一杯凉茶,能够解腻不上火。
菜头丸
菜头丸是一种
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
鸡肉丸子是由
萝卜丝、
红薯粉、
花生仁揉制而成,放入蒸笼蒸熟后,入油锅中煎炸,外表呈现出金黄色便可食用,是南澳地区逢年过节家家必备的食品。
南澳腐乳面饼
南澳腐乳面饼是南澳县特色之一,是南澳的独特吃法,也是农家乐必有的特色菜。南澳腐乳面饼就是将腐乳与面粉和水一起搅拌,让腐乳的味道渗透到面粉里面融为一体,然后放入煎锅中煎成一张张面饼。
地方特产
南澳特产名贵海产品有宅鱿、龙虾石斑鱼属、对虾、真、黄花鱼、海蟹、赤宗鱼、马皎鱼、
海胆、鲍鱼、海参等,还有紫菜、
龙须菜、
潮汕膏蟹、
香螺、紫贻贝、
太平洋牡蛎、
扇贝、
海柳等海珍品;特色农产品有南澳
番薯、深澳石榴、包冬犁、南澳苦瓜、
宋种1号、黄花山
高山茶、桔红等。
南澳苦瓜
南澳苦瓜得益于
南澳岛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瓜身晶莹透亮,绿中带白,瓜瘤大小均匀,像挂着一颗颗珠子,所以它有一个雅称,名为“白珠苦瓜”。南澳苦瓜不仅外观好看,而且肉质厚实、口感爽嫩、苦味适中,因此被认为是苦瓜中的上品,但由于产量有限,常常供不应求。
深澳石榴
深澳古城,素有“榴城”之称,当地人称石榴为“红花”,有“红花是皇帝,红花辟邪气”的俗语流传。
深澳镇水土丰润、肥沃,尤其适合栽种石榴,白籽“冰糖石榴”是深澳镇培育出的独特珍稀品种,籽白色,像冰糖,清甜可口,由于该品种石榴严苛的生长环境,仅
南澳岛深澳镇独有,成为广东八大名果之一。
宅鱿
宅鱿是南澳出产的鱿鱼干货,因主产地为
后宅镇,便由此而得名。后宅镇渔民钓鱿鱼的方法很有趣,在每个夏季的夜晚,他们会用没有鱼饵的“菊花钩”去“掇鱿”,钓到的鱿鱼以体大肉厚质嫩著称,且宅鱿制作独特,食用也相当之考究。
风景名胜
综述
南澳县是中国12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将全岛主要旅游资源捆绑一体,建成南澳岛生态旅游区,于2015年举行揭牌仪式。南澳县人文、地理景观具有海、史、山、庙立体交叉特色,拥有
北回归线标志塔、
雄镇关、
宋井、总兵府、
南澳金银岛、
青澳湾、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景区景点。
重要景点
北回归线标志塔
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
自然之门”位于南澳岛东端的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迄今中国建成的第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该塔设计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球体半径3.21米(对应
春分3月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
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所倾斜的角度正好对应北纬23.50。每年夏至正午,当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
雄镇关
雄镇关位于
南澳岛东部的云澳和深澳交界的
山脊上,建于明万历十三年,是古代云深两镇的古隘要冲。据清《南澳志》载:“
戚继光破吴平道出于此“,说明了在这里建关的历史意义和它对镇守南澳、巩固海防的重要作用,雄镇关被誉为中华名关之一,历来为名家所倚重和旅游者所向往雄镇关的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雄跨南北双方脊,镇摄云深两澳关。”
总兵府
南澳总兵府全称“闽粤南澳总镇府”,位于南澳岛东北部,深澳镇原南澳城旧址正中,是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明、清两朝300多年间,有173位正、副总兵赴任。第二任副总兵晏继芳,至清康熙中期,总兵府的建筑体已经比较完善,主体建筑由主座、两厢、前座、门埕等组成。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据说明朝末年
郑成功准备招兵去收复台湾在此树下做过讲演,因此又被称为“招兵树”,招兵树下有一招兵石,另有郑成功石雕像一座。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29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