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姓
中国姓氏之一
茹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31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300位以外。
有三种来源:一是源于职业,出自古代茹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一是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如京使,属于以官职称谓加笔为氏;一是汉化改生为氏(柔然鲜卑族、古氏族)。
茹姓的名人有汉朝史学家茹淳、晋代骠骑咨议茹千秋等。
姓氏源流
源流一
出自如姓。汉代有如淳,其后代子孙在“如”字上加草字头为茹姓。
源流二
出自古代柔然部族。北魏蠕蠕公主建立柔然国,称受罗部真可汗。柔然国也称做蠕蠕、茹茹,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山脉一带。西魏时,柔然部族为突厥所破,遂并如突厥,其部族后人多以族名茹茹为姓。一部分入中原后,以茹为氏,称茹氏。
源流三
出自鲜卑族。南北朝时,后魏时代北有三字姓普六茹氏(一作普陆茹氏或普陋茹氏),入中原后改为茹姓。
源流四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茹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茹人,亦称茹者,是古代城池之间的一种职业人官称,受领官家俸禄,但无官职,也就是专门收拾和处理生活垃圾的职业人。其职责是在每日寅时末刻前(凌晨5:00),将城镇中的垃圾收集并运出城外,进行分类处理。
源流五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如京使,属于以官职称谓加笔为氏。如京使,亦称如京吏,是秦朝末期特有的官称,没有具体职务,是由功勋武将、武臣迁转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官称,也就是武职散官之称。朝廷视需要之时,从其中选拔任之。由于其皆在京城待命,等待朝廷随时召唤使用,因此称为“如京使”。因此,即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如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如氏、京氏等。
源流六
源于古氐族,出自唐朝时期白马氐羌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四川省阿坝地区的茂县、汶川县、平武县一带,聚居着一支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通常称为“白马藏族”。
源流七
茹姓为柔然(又称蠕蠕)汉化后的姓氏。《通志·氏族略·外国大姓》载,蠕蠕入中国为茹氏。又云:“茹茹,其先蠕蠕类,为突厥所破,归中原地区。”
源流八
出自杨姓。《周书》载,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其后代有支改为单姓茹。
迁徙分布
茹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三十一位门阀。北魏前身的游牧鲜卑族中有普陋茹氏,其后人简为“茹”氏,此为茹氏的最早起源。另外当时有部落为柔然,也被称为蠕蠕,芮芮,及茹茹族,北魏时,进入中原并建立柔然国。而族人就以前族名为姓,或为柔,或为茹,或为芮,茹氏也就随之产生了。对于汉族,茹姓也有相对独立的起源和发展,在汉朝,河内郡县境内,出了一位姓名为如淳的人,他的后代就将他的姓氏上加了草字头,变为茹字,源此汉族也产生了茹姓。
得姓始祖
蠕蠕。据考证,茹氏一姓传自古代北狄蠕蠕族。《通志·氏族略》记载,北狄蠕蠕族人迁入中原地区,自称为茹氏,望出河南省。我国的茹氏家族除了源自柔然的一支之外,同时期另有一支外来的种族即普陋茹氏改姓茹,《河南官氏志》也有“普陋茹氏必变茹。”的记载。这支茹氏也是以河南为他们的开基之地。望族居南阳市(今武陟县西南)。茹氏后人尊蠕蠕为茹姓的始祖。
历史名人
茹法珍,南齐萧宝卷的宠臣,与梅虫儿一起,误国弄事,最后被萧衍斩首。
茹法亮(435—498),南朝齐权臣。湖州市武康人。宋大明中初为小吏。刘彻末年,出家为道人。萧鸾初为兖州典签,累官至齐高帝冠军府行参军元徽初,除殿中将军,为晋王熙郢州典签。齐高帝建元初,除奉朝请,补东宫通事舍人。永明元年(484),除龙骧将军。永明二年,封望蔡县男,食邑三百户,转给事中,羽林军监。七年除临淮知府,转竟陵王朗中兵参军,巴东王子响于荆州杀僚佐,上使法亮宣旨,慰劳安扶。李治即位,建武旧人鲜有存者,法亮以主署文事,故不见疑,位任如故。永泰元年,王敬则事平,法亮复受敕宣慰,出为大司农,卒官。
茹皓,北魏文帝的著名冠军将军,他不但武艺高强,还知书识礼,聪敏而待人谦和,十分受朝廷的器重,既参与国家大政,又能折节下人,受当时人称赞。
茹瞻,字孝博,北齐东安县人。南州举秀才,历官侍郎。清朗刚直而见称。据说,当他举秀才之时,皇帝就亲口说过:“今日之选,不可无茹生”的话,可见茹瞻的才华,卒于侍御史
茹让之
茹让之,南北朝时北魏人,曾任州阳平知府
茹汝升
茹汝升,唐朝水利家。
茹孝标
茹孝标,宋朝官员,宋代天圣进士。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
茹洪,明朝大画家和大书法家。他因为楷书写得好,名气传到京城,王公贵族都收藏他的墨宝,他于是进京,写字作画。他善于画山石竹木,并且因为受古车的薰陶,作画气韵高古,名重一时。
茹,明代兵部尚书朱允炆时奉诏至龙潭见朱棣议和。后明成祖即位,封为忠诚伯。
茹连
茹连,明朝官员,曾任长沙市知府刑部员外郎
茹太素,明朝官员,曾任户部尚书
茹,清代乾隆状元。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
茹敦和,清朝进士、学者。
明后名人
茹志鹃(1925年―1998年),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绍兴市人。从小家境贫困,3岁丧母,父弃家出走,随祖母辗转于上海市杭州市两地。祖母去世后,曾进上海基督教办的以马内利孤儿院,半年后由其兄领出,进上海妇女补习学校就读。民国32年(1943年)在浙江省武康县武康中学初中毕业。后随兄参加新四军,历任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等。民国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茹志鹃写的歌词《跑得凶就打得好》获军区文艺创作二等奖。1950年,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何栋梁与金凤》问世。1952年创作话剧《不拿枪的战士》,获军区颁发的文艺创作二等奖。1955年,茹志鹃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文艺月报》编辑,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被选为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58年在《延河》上发表了代表作《百合花》,《人民文学》曾转载,后被改编成电影。1960年起从事专业创作。先后任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1977年后,又陆续发表了《剪辑错了的故事》(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草原上的小路》等。
茹夫一
茹夫一(1916年—2007年10月20日),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县人。1931年15岁时投身杨虎城的17路军,是西安事变的亲历者,因为他当时是杨虎城卫队的士兵。西安事变后,西北军分裂,1938年奔赴延安市参加八路军,在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1支队队长,第1分校胶东半岛第3支队作战参谋、参谋主任、营长,胶东军区渤海军分区营长,第6师18团代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通化支队参谋处处长,通化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杨靖宇支队参谋长,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14师参谋长,第4野战军42军125师参谋长。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42军125师副师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任中朝联军敌后游击第1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在朝鲜敌后打游击战,虽游击支队在敌后仅活动40多天,钻到敌人后方大闹天宫,打击了敌人,取得成就,并在朝鲜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担任联络代表。1953年4月参加抗美援越战争,去越南当顾问,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游击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独立团团长,开国将军大都打过游击,茹夫一则是在外国打过游击的将军。回国后,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茹萍,国家一级演员,出生于西湖杭州市,1983年主演的《一生中的九秒》获第十届全国优秀电视剧,1984年考入杭州市话剧团,其后成为话剧团的当家花旦,人如其名总给人以清爽秀丽的美好感觉。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内郡:古代,人们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武陟县),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卫辉市曹丕黄初年中,南阳市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郡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县三县。属兖州(州治丘,今山东县)陈留王国的有封丘县、酸枣、平丘、长垣市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晋朝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北洋政府时,改沁阳市为沁阳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刘知远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省郡,治所在洛阳市(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南洛河伊河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知府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终养堂:唐朝时有茹荣,自幼死了父亲,事母至孝。他开始在县里当小官德时候,县官送给他一支瓜。他拿回家给母亲吃,一会儿又回到衙门。县官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如实回答了县官。县官到他家看了看,果然如此,就叫他回家侍奉母亲,每月工资照发。
家谱文献
浙江县古剡茹氏四修宗谱三卷,始修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民国)茹良等续修,民国八年(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嵊县图书馆。
绍兴市越郡茹氏家谱,(清)茹泰修,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绍兴山阴桃寨下茹氏宗谱四卷,(清)茹棠等重修,清光绪四年(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嵊县古剡茹氏宗谱三卷,(清)茹宗治等重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慈溪市梅川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代年间留香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残存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声慈溪县文物管理局。
嵊州市古剡茹氏宗谱三卷,(民国)茹良铨等修,民国八年(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龙门县茹氏族谱,(现代)茹冬华整理,2004年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广东省龙门县左潭镇石坋围村。
广东阳江茹氏族谱,(现代)茹永雄主编,2008年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广东省阳江县。
字辈排行
粤桂两省茹氏字辈:“崇华常芝……宏启基植淳和耀典庆国恩延世业泽承祖德荫云初”。
湖南衡山茹氏字辈:“万国胜人其昌永大德泽傅芳功名纪载湘岳咸钟英贤斯在景法先民家声益泰”。
茹氏一支字辈:“正德传家承天洪恩光辉世泽万代长兴”。
凤凰镇(陕豫)茹氏字辈:“从前派未祥,行彦廷胜芳。仕含先德远,官显国恩长。孝友光前烈,诗书裕后昌。功勤高宇宙,永世锡霞觞。”
宗祠通用联
四言
望出河内
源自柔然
——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茹姓的郡望和源流(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符分魏虎;
位珥齐貂。
——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茹皓事典。下联典指南齐茹法亮事典。
七言
明代炳炳忠诚伯;
清代彪彪状元公。
——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兵部尚书茹瑺,衡山人。建文时奉诏至龙潭见朱棣议和。成祖即位,封忠诚伯。下联典指清代乾隆状元茹棻,字古香,会稽郡人。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
八言
古之遗直状元门第;
香其幽远忠诚人家。
——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乾隆状元茹棻。下联典指明代兵部尚书茹瑺。
寿越期颐,朝端与宴;
少负气节,吏治有声。
——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无锡人茹文中,永乐年间随父亲迁居燕地。天顺年间一百零四岁时,朱祁镇在便殿召见他,赐予冠带,又命顺天府设宴招待,还命吏部尚书姚夔到他家去致贺。下联典指北宋舒城人茹孝标,少年时负节气,好学不倦。天圣年间进士,以都官员外郎出任江州知州,有政声。
少负气节,有声吏治;
幼学亲情,无家规。
——佚名撰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天圣进士茹孝标,舒城人。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官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下联典指唐朝名人茹宋的事典。
谱赞与诗赞
谱赞 五言古 政止斋题赠
衡山茹公子,皎洁冰霜姿,才华冠当代,伟器方丁仪,家世称阀阅,早逢明主知,宗府书姓字,缔配天潢支,志所尚,清标人共推。暇日特趋,求我谱系诗。展玩三叹赏,满名公辞。有祖在宋日,名望诚不卑,贵显耀金紫,功勋著当时。有子令衡山,瓜由蕃兹,源深流必长,本茂末不衰。维岳产英杰,及翁继皋。早年登大学,拔梁栋基。堂堂仗忠义,蹇蹇不诡随,夏官司马职,少保青宫师。积善有余庆,功名良可垂。我歌族谱吟,为汝远大斯,光前必裕后,蕃衍当自兹。子孙又孙子,千载流光辉。
谱赞 七言古 岳阳市 陈思铭
凌云之木本乎根,稽天之浸由其源。积善之家有余庆,人物虽异理则然。窃闻宗法圣王制,统绪分明代相继。源流不混支派明,昭穆灿然伦理序。奈何经秦古法湮,六籍典礼俱遭焚。世家大族亦莫考,遂使骨肉如途人。茹氏有谱今八代,其源断自开封市派。不知不纪知者书,未尝妄附权豪辈。开封有子宰衡山,自此家焉宗族繁。箕裘不坠踵前业,儒林累叶皆衣冠。巍巍衡岳钟秀气,孕毓良材扶盛世。乃翁一旦际风云,主圣臣贤千载遇。秩登少保爵忠诚,厚德阴功遗哲嗣。天工报应诚无私,玉友金昆皆伟器。伯氏自是人中杰,早年缔配天潢裔。一朝持牒叩我门,来索狂言题谱系。我今为作谱系歌,愿言什袭永不磨。云滚滚如流波,簪缨累叶悬鸣珂。金门步武肩相摩,直与衡岳同嵯峨。
谱赞 四言古 清碧 钟溥
赫赫茹宗,派衍南衡。其干既分,其枝以荣。维衡之裔,维岳孕灵。灵钟於后,俊杰贤明。乃忠诚,翘然钜硕。惟德是宣,维善是积。公有贤子,董作宾王室。竹帛传芳,簪缨世袭。忠孝相承,礼乐弥敦。班班亲从,秩秩卑尊。绵延芳牒,念厥先世。后企於前,书香克继。
谱赞 五言古 徐景昌
茹公本大族,故宅衡山,父任忠诚伯,子官秦国宾。勋业留青史,芳名注紫宸。子孙千万载,绵远感洪仁。
谱赞 五言律 桂阳 罗以礼
乔木名家乘,年深翰墨香。尊卑序昭穆,孝敬重纲常。瓜瓞盘根远,芝兰累叶芳。尚书旧世业,继述慎无忘。
谱赞 七言律 中堂杨溥
奉观先牒起遐思,名世鸿众所推。梦象旁求同传说,文臣封拜亚刘基。承尝共守忠诚庙,金石犹传明大诰词。况是天潢垂一派,千秋玉叶与金枝。
谱赞 七言律徐景昌
世承恩玉殿芬,早帝賫佐明君。九重湛露椒花液,五等金章柳叶文。秦楚风烟生道路,华衡云气接氤。宗功元祀垂千古,一瓣南丰展拜勤。
谱赞 七言律 翟鹤
堂堂宾相楚邦奇,衡岳英灵特发挥。仕始郡侯先世美,文封伯爵若翁稀。诗书自昔绵芳泽,兰玉而今奉德辉。昭穆分明无错缪,欧苏家竺法雅同归。
谱赞 七言律 安仁 何宗
衡山清派本开封市,振后光前世罕同。少保功勋轰海宇,国宾誉望耀王宫。宗枝秩秩排伦序,声价巍巍并岱嵩。秦楚两途人物盛,信知根厚叶咸隆。
谱赞 七言律 临江 蒋庆
谱载亲疏大义明,家存文献有堪征。衡山特表名卿宅,陕右荣书贵戚乘。睦族一门兴孝弟,流芳百世衍云礽。翰林太史雄文在,永与麇城并著称。
谱赞 七言律 会稽郡 陈本道
衡山一派自开封,昭穆详明统有宗。积德流芳传后裔。存心树业仰先公。箕裘隐卜云礽绍,簪笏遥知世代同。信是忠诚垂泽远,由然孝悌播仁风。
谱赞 七言律 邱阳 程
开封市遗派至衡湘,世积家承德市用张。鼻祖以前应本大,耳孙厥后信流长。仪宾孝义名当代,少保忠诚纪太常。南岳关西虽异地,宗支弥远更弥昌。
谱赞 七言绝 莆田市 郑应
河内渊源信不差,支分派别底需查。开基说忠诚伯,本是当朝宰相家。
谱赞 七言绝 庐陵 刘魁
南岳精英降此翁,发身胄监到三公。金书铁卷光前后,自与寻常谱不同。
谱赞 七言绝 一 明达堂题赠
谱系相承总异材,从知积德是贤胎。国朝元老遗微在,馀庆还看裕后来。
族谱序
序一
老夫今幸谢职家居,盘桓松竹于衡云湘水间矣。顾范文正公有言:“祖宗来积德,百余年始发于吾,得至大官,根本之地,亦熟不梦寐永怀也哉。”粤稽我茹氏,唐虞三代,书缺有间,春秋时,魏有如姬;越西汉,厥有如纯,原名敬避,后加草为茹,亦犹郭公夏五,甲戌己丑之例。南齐茹法亮,官中书舍人。唐有茹荣,幼岁以至孝闻。宋有茹孝标,少负气节,而才中抡选。茹瞻杨愔所器重,究亦或隐或显,无容遥遥华胃,漫相牵引。迨宋末,兴公初任开封市府尹,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文献始有可征。子二:长从善,次从政。善公籍河南,不具论。我二派祖从政公,诗书传家,联登科第,擢衡山县今。解组后,喜衡山名胜,遂家于衡之东隅。三传祖,一征公,一身开二房。松坡其长也,竹轩其次也。松公克绍箕裘,通经术,任儒学教谕,生子三:长兰、次荛、三芷,天不延祚,俱早卒。兰公幸生一子,官库大使,亦中年卒。庭坚忽诸,惜哉!系我竹公,承家学,仆元儒学生员,潜德增植。诞生子六:曰均宾、曰均正、曰均化、曰均誉、曰均直、即先君子曰均美。六公中,华、誉二公早丧,无传,余皆克昌厥后。某也生元末造,恭际圣朝龙兴,天清日朗,万国更新,猥以微贱,荣膺两爵,朝五等。长男鉴,忝仪联戚,天恩殊绝,旷古罔有,高厚罔报涓滴。近荷恩全始终,赐归衡霍,每瞻阙廷,昊天罔极。缅维君恩祖德,忠孝同,既详出身始末,复叙先代渊源,凡我子姓,当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念尔祖修厥德,他日移孝作忠,不负本朝金书铁券,与国咸休之盟誓。我祖我宗,自当默相。余身非文正之身,心仍文正之心,即以此作息壤之盟可也,原始云乎哉。
明永乐六年岁在戊子三春月既望谷旦
归山老人恕庵茹瑺手录
序二
族谱之作,其来远矣。古有大宗小宗之法,先王所以序天伦、系人心、明教原、敦政本者也。由汉以下,宗法废而门第盛,于是谱牒兴焉。族之有谱,其亦宗法之遗意也。近代所言族谱,则有欧苏二家,其取法立例虽不同,然而尊尊亲亲之义,未始少异也。故后之作谱者,往往因之以为法焉。观衡山茹氏家谱,历年绵远,载籍无征,系序承传,支属分异,未免失于传疑。今断自宋金紫光禄大夫,河南开封府尹为初祖,其所知者详,所不知者盖阙如也。其亦深得作谱之要也。由宋历元,世代相传,或隐或显,文人才子,硕德重望,不为不多矣。传至国朝,少保忠诚伯,历跻显宦,位极人臣,功纪太常,名垂汗简,古今罕及。诞生令子,尚长安郡主宗人府仪宾,名注玉牒,亲联戚畹,光前启后,其尊荣何如也。由是观之,非其祖父积累之所致?余知自兹以后,子孙绵衍,累叶繁盛,更自有光大门闾者矣。虽然,此特序其作谱之由,及先代簪缨相继者而言之耳。若夫宗族之次,昭穆之辨,尊卑之叙,支派之分,亲疏之别,名公钜卿,老师宿儒述之详矣,奚待余言而增益也哉。
秦府伴读海虞严敬序
序三
茹之有氏,莫究其所始。自三代汉唐无显者,至齐中书舍人茹法亮、制局监茹法珍、魏骁骑将军茹皓,乃着于南北史。而隋唐宋元之世后,隐德弗耀。逮皇明受命,统一天下,搜贤举能以图治,而尚书公以炎虚之秀,由邑业成,进登胄监。仪观修伟而恢其行义,奋其材猷,夙受券知,以跻抚仕。自承敕郎擢通政司参议,累迁通政使、副都御使,拜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佐太祖皇帝临御,立纲陈纪,以丕变风俗;锄奸屏,以昭宣治化。百辟庶尹,夙夜祗惧,而奏对献纳,惟恐不足以当上意。公于是时,数被嘉奖宠锡,便蕃优异,特出群臣之右,所言无不听,所谋无不行,未尝旨以获戾。而从容谋议之间,辨诬释枉,以免谴诃,款密之言,简在宸衷,非外廷所得闻也。某忝厕词林,与公有同朝之雅。一日手具世谱一编,俾为之序。窃惟姓氏始,盖以生人之初,圆颅方趾,盈乎两间。苟无以别生分类,则亲疏贵贱、尊卑长幼之礼,相与混淆莫辨矣。是以古因生以赐姓,土以命氏,而彝伦之叙,典秩之兴,率由于是矣。然千载以来,凡赐姓受氏之苗裔,载诸世本、作之篇者,往往夹于煨烬而无所考。故历代之名臣硕辅,卓然以功业见于世者,不必皆有所自。而君子之报本反始,不忘其所由生者,忠孝之道也。尚书公年方强仕,福祉未艾,将见茂建功业,远迈昔人,而致位公台,以为宗姓之望,岂特为乡邦之荣而已哉。
进士出身翰林学士高逊志序
序四
国朝著令中外文武大小百职事、服勤在官者,赐复其家有年矣。而才能卓异,简在帝心者,并其田塘园林、一切租税悉之,盛哉!前事未有过于是者。左通政茹恕奄,家居衡山,若叔某兄某弟某三人者,感戴隆恩,不远数千里诣阙谢焉。上嘉其不忘所自也,温慰至再,且谓尔楚为有人矣。春正月四日,阶辞,复赐中为锭者十,仍敕光禄司,赐内酒三樽,筵三几。偕某诣其门,以饮饯之。礼遇攸隆,岂非千载奇逢哉。先是茹公过余,请曰:某痛早失恃,未能少报教育之恩,然自鼓贤关,待从前代建今官,私心自幸,谓庶可稍慰冥漠之灵。惟是先子在时,有志修宗谱,乃赍志以没;而又失于兵,遂无以观厥成。某每念及,辄为怅然。今幸叔父美公,尚克溯其源流,谆谆然以谱事属,某承先启后,于是乎在、子其为我叙之。谨按茹氏,自兴公开派,其子从政公,令衡因家焉。生子二:曰松坡,曰竹轩。松翁以文学身,为乡校教谕。子仲宣,克世其家,举邑秀才,声称甚藉。元初进士,锱彭寿我山,以女妻其子。竹翁与兄,文名颉,生子二:均直、均美,胸次豁然,无城府习气。而直公以文学被荐,掌教衡州石鼓书院,第惜其不及见子通政之有成而仙游也。今惟美公,以耆年硕德,儒雅自持,所偕来其子与侄,又皆谢庭兰玉,茹氏一门,可谓庆幸之至矣。夫自谱局不于官,而后为谱系于其家,若眉山苏氏家谱尚已。衡山三胡所家,南轩道学之传,式自五峰衡山遂为小洙泗,而我山又与松坡为姻家,前胄监丞进士何克明初庵,复同里镇,茹氏诸老,熏香乎儒林,而余芳所踵在公,乃羽仪乎王图,皇上覃恩所暨偶然哉?自今以往,列在朝端者,明良相逢,益图报郊;安于乡邑者,租税自奉。上无负圣天子优遇殊恩,下无负祖若父教育至意,则茹之庆幸,更当何如也。
进士出身翰林学士刘三吾
序五
谱牒之义,所以示世系尊卑、出处、远近、隐显、始末之详于后代,可实录而不可伪为,不失肖子顺孙、尊祖敬宗之本心焉。其或冐诬而不律以宗法,徒为铺张扬厉,以图夸耀后世,不惟悖己祖,而祖人之祖,其贻讥于世也,可胜言哉。余奉命遣祭秦府宜川王之暇,与宾相茹公会,出其先世家乘以示,欲求为序。夫以名贤硕彦、序记诗引,阐扬先人之实行者甚详,亦复何容置喙。然观感兴叹之余,要不能已于一言。茹公之先世祖仕宋,为东京汴梁尹金紫光禄大夫;其子曰从政,为衡山尹,遂家于衡山。茹公之叔祖均美,慨宗谱烬于兵燹,无以示后,复慨光禄大夫之前,莫详其名氏,遂断以光禄大夫为开派祖,而作谱其间。历宋与元,累叶之出处、尊卑、隐显、始末、分划具载,夫有开必先之理,自古然也。考茹氏之源,必自上古始,其数千载之间,岂无有明道义于诗书者乎?岂无有垂功业于竹帛者乎?譬之水焉:水则有源,未有突地而流者也;譬之木焉,木必有根,未有平地而生者也。有源者流必长,虽其行地也,有深浅大小之不一,而所流之性无已也。有根者生自茂,虽基树土也,有高低繁简之不一,所而生之脉无息也。茹公之家,非积善深远者乎。洪武间先大夫瑺,由进士授承敕郎,升通政司,历都御史,迁大司马,拜太子少保,输忠尽,辅佐太祖高皇帝有年矣。而能简在帝心,所以于明大诰篇中,与蔡等特加褒誉,以示天下。为人臣者劝。则其宠渥显荣之殊,匹休萧曹丙魏韩琦欧富之列。大宋朝封忠诚伯,我太祖高皇帝,又以公为忠臣之嗣,乃配秦府长安郡主,由是姻联戚里,派合天潢,其荣幸也极矣。继是而往,其根源支派益茂,绵亘无穷,滋培阴之田,接武诗书之数,虽随时隐显,而光大门闾之荣,要不蔡而可知,所谓源远者流自长,根深者叶自茂,可取征于茹公之家矣,遂系之以诗(诗入艺文)。
大明正统十四年岁次己巳二月吉日
进士出身行人司行人邱阳程敬拜书
旧序
今有通司左通政茹瑺,携其叔均美公所作谱牒图状诣余,曰:我茹氏始祖,系居河南开封府。至宋时,二世祖从政公,致仕于衡山,因家于邑之东隅,开松坡、竹轩两房,子孙蕃衍百余,其散居地,周数十里,庄十余所。祖宗家,皆在其处。自始祖至今,凡六世。旧有谱牒,当壬辰、甲午以兵燹故不存,后无有知者。兹幸我叔父以谢恩来京,于是追本所自,详记始末,因著为谱牒图,以传不朽,子其为我叙之。余惟古人,家必有谱,所以著明世,系其来尚矣。然世家大族,其子孙往往以富贵起家,或不能究其所自;亦有世系堪寻,而宗族或处多方,不相联属,谱牒因之失去,亦为人子孙者之所恨。今君叔父,能记忆其先世出处,无所遗忘,可谓知本矣。观其一世、二世至于五世、六世,曰名字、曰爵位、曰家学、曰玛丽·居里、曰葬所,与夫某娶某氏,生几男女,曰子、曰孙、咸出松、竹二祖。绵绵延延而无所穷。今一一皆书,俱所以著所自出也。呜呼!使其后世子孙,云礽相继,观诸谱牒图,尊卑长幼,了然如在,而孝弟之心,油然兴起矣。继自今益当力其家学,各修乃德,以昌其后。则予于茹氏有深望焉。是为序。
奉议大夫翰林学士河南董伦拜撰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流二
源流三
源流四
源流五
源流六
源流七
源流八
迁徙分布
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明后名人
郡望堂号
郡望
堂号
家谱文献
字辈排行
宗祠通用联
四言
七言
八言
族谱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旧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