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
中国历代名镇
大同府是历代名镇,盛唐时期,曾为从长安通往北部外族的必经之路,到明清时,已成了西北防御的重镇。大同府久经历代修,墙高河深,坚如铁壁,然多年来无边无战事,城内也是非常繁富。
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依旧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围13里,高4丈2尺,包砖,设四门,均有瓮城、悬索桥、城壕;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均建城楼,四角有角楼,城正中有牌楼,城防设计固若金汤,整体布局如"凤凰单展翅",为中国军事重镇的典范。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筑长城,嘉靖年间先后三次修筑长城,万历年间又两次修大同市边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称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府。清代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市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年),府县才复还故治,并从附近县移民逐渐复兴。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府废府存县云州区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市。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
历史沿革
春秋末进入战国时,又出现了“郡”(一般在边远地区设置)。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于公元前296年“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当时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属雁门郡。即公元前300年为大同设置行政管理之始。至今公元2013年已"建城"2313年。
秦灭六国之战,在内地也设郡,大同市仍属雁门郡。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城西武周川上(今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水经注》)。
西汉时,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设东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东2.5公里处。汉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带与匈奴作战。两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中央控郡、分封王国。雁门郡本与太原都等31郡为韩王信(韩国)的封地,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刘邦遂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以云中郡、雁门郡、代郡53县为代国封地,都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地区代王城),先后派其兄和其子镇守。
王莽时,平城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
东汉时,仍称平城县,属雁门郡。刘宏末年,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平城毁于兵火。位于城东南25公里的班氏县也西迁。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安集北边郡县散失之民,在今代县东25公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太原市,平城属并州雁门郡。
晋·北魏
拓跋姓…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元天兴,并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北魏在平城建都后,“营宫室、建聂氏宗祠,立社稷”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宫殿苑园,楼台观堂等重要工程上百处。著名的云冈石窟正是于和平初年开凿的,“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延和元年(432年),改平城为万年,太和七年(483年)复名平城。皇兴三年(469年)在城西设平齐郡,不久废。北魏末期曾在南郊设立“鼓城”,不久废。北魏在大同建都长达96年,历经六帝一王: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南安王、拓跋濬拓跋弘拓跋宏平城区一直是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孝文帝改平城为司州牧,置代尹。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市后,置恒州,治平城,管辖8郡14县:代郡(治所由高柳迁至平城)领平城、太平(大同市西15公里)、天授左云县东20公里旧高山村)、永固(今大同市北25公里西寺梁山);善无郡领善无、沃阳;梁城郡领参合、鸿;繁峙县郡领山、繁峙;高柳郡领安阳市、高柳;北灵丘郡领灵丘、莎泉;内附郡;灵丘郡。孝昌二年(526年)六镇之变,平城沦为废墟。东魏天平二年(535年)夏置北恒州,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今忻州市西北12.5公里河管村南)。
北齐·北周
载:天保七年(556年)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云中县(今大同西5公里,又称西城)。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据《隋书·地理志》载,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改太平县为云中县赵武灵王于今内蒙托克托县东北建云中城,汉末侨徙于原平县东南,北周时徙置于此),属北朔州。复恒安镇隶属朔州云中县。
隋·唐·五代十国
隋为便于管理,于大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留州、县,州之职能同郡。隋炀帝时改州名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朔州市于大业元年(605年)改为马邑郡。开皇元年(581年)因避讳(杨坚之父名忠)改云中县为云内县。恒安镇隶属乌邑郡云内县。
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武德六年(623年)在大同置北恒州,第二年废。贞观十四年(640年)设定襄县(由朔州北之定襄城移治),兼为云中郡治(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移治)。永淳元年(682年)为东突厥默啜可汗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年)改定襄县云中县,复置云州。天宝(742年)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云州。唐将全国划分为十道,至唐中期又发展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专门弹劾不法官吏。唐后期,道演变为方镇、设节度使,它已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咸通十年(869年)曾置大同军节度使。唐至德以后,中原用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军防御使由云中郡刺史领管,辖云、蔚(灵丘县东5公里)、朔三州。
五代十国时,仍称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叛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辽朝耶律德光为父,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辽·宋·金
辽承唐制,即道--州(府)--县三级。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称于此,统二州七县:弘州(河北阳原县)、德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大同市、云中具、天镇县(今天镇)、长青县(今阳高县东南)、奉义县(今大同市东北)、怀仁市(今怀仁东,大同南30公里)、怀安县(今河北怀安镇东南)西京大同广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云中置云州区。(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宋代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因宋、辽对峙,大同在辽的统治区域,故宋宣和五年(1123年)预置大同市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神池县)、应(应县)、朔(朔州市)、蔚(蔚县)、奉(新保安)、归化(呼和浩特市东)、儒(永宁县)、(延庆区)等八州,与云中合称山后九州。结果预知未成事实,故来的"云中府路"形同虚设。金承辽制,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府治、县治未变。西京路辖二府(大同、德州)、七节镇、八刺郡、三十九县、九镇。天德二年(1150年)改原置的兵马都部署司为西京路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司及中部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市府辖大同、云中、宣宁(大同西北40公里长城下,新荣区拒墙堡西南)、怀安县、天成、白登(阳高县南12公里)、怀仁市七县,奉义(大同市东北)、窟龙城(岱海附近)、安七(怀仁安宿疃)三镇。其城门南曰奉天,东曰宣仁,西曰阜成。
元·明·清
元代全国始设省,中央设中书省,全国各地设十一行中书省。大同则隶属于中书省西京路后属河东山西道。至元二年(1265年)云中县并入云州区。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西京路后改大同路。公元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孛儿只斤·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路经大同。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称赞大同市是"一座宏伟而又美丽的城市","这里商业相当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当时大同领录事司,弘州、浑源县、应、朔、武、丰、东胜(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云内(呼和浩特市西南)八州,及大同、白登、宣宁、平地(今集宁南)、怀仁市五县。大德四年(1300年)在西京黄华岭(今山阴县北黄花梁)立屯田。六年(1302年)立万户府,所属山阴、雁门、马邑、阳、洪济、金城、宁武共七屯(《元史·地理志》)。
明承袭行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大同路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大同府,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市府辖浑源州、应州、朔州市蔚县(河北蔚县,当时下辖一县广灵县县)四州及大同(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县、广昌(河北涞源县)七县。明实行卫所制,大同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指挥使司设在大同。永乐七年(1409年)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十年(1474年)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年)设总督。所辖大同前、后卫(两卫治大同),大同左卫、云川卫(两卫治左云县),大同右卫、玉林卫(两卫治右玉县),阳和卫、高山卫(两卫治阳高县),天成卫、镇虏卫(两卫治天镇县),平虏卫(治平鲁县),威远卫(治右玉县南),井坪千户所(治今平鲁县井坪镇)等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其地为今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冀、晋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带。明初在此屯田,为京师西北屏障。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依旧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围13里,高4丈2尺,包砖,设四门,均有瓮城、悬索桥、城壕。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均建城楼,四角有角楼,城正中有牌楼.不仅城防设计固若金汤,为我国军事重镇的典范,而且整体布局如"凤凰单展翅"。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筑长城,嘉靖年间先后三次修筑长城,万历年间又两次修大同边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称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府,嘉靖年中期移驻朔州市
清入关,将行省略作调整。爱新觉罗·颙琰前全国有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区,清末把将军辖区也改为省。清代大同府治大同市,隶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市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年),府县才复还故治,并从附近县移民逐渐复兴。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大同、天镇县阳高县、怀仁、山阴、广灵县灵丘县七县和丰镇厅(乾隆十五年将丰川、镇宁二卫合并为丰镇厅,今内蒙丰镇市)。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府废府存县云州区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市,辖雁北13县、忻县专区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
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统辖雁北13县。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隶属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大同省公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以北同蒲铁路京包铁路为界,建立了东西大同市。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大同为国民党政府所统治,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10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八、十、十一”三个专署,大同为"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大同县下辖5个区、7个乡、70个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防卫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以大同城和口泉镇、平旺、王家园等13个村组成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全市划为5个区。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消,大同复归山西省。1958年大仁县(后分大同县和怀仁市)划归大同市管辖,市隶属雁北专区。同年9月雁北与忻府区合并,称晋北专区(驻大同市),大同隶属晋北专区。1961年晋北专区撤销,大同改为省辖市。1964年恢复大同县、怀仁县仍属市管辖。1965年二县划归雁北专区。1967年大同市改属雁北专区、1972年3月复为省辖市。1993年7月雁同地市合并,称大同市,设四区七县,即城区、南郊区新荣区、矿区、大同县、天镇县阳高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左云县
地名来历
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升明朝大同府为西京大同府,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元改为路,明初复为府,清因之。《清史稿·地理志》:“山西大同府,领州二,县七。”辖境多在桑干河流域。大同在辽金元明清时为京师西北门户,被倚为军事重镇,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按大同古云中地,川原平衍,多大举之寇……虏南犯应朔诸城必窥之地也。”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市遂侨置于此,意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参考资料
川锭小品──大同府.银锭博物馆.2024-03-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名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