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是
汉族的前身,华夏又称“华”、“诸华”、“夏”、“诸夏”、“中夏” 。是古代居住于
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
西周分封建国,最多时分封了八百多个诸侯小国家,这些小国总称为“诸夏”。“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周王东迁
洛邑(
洛阳市)后,王室的权威下挫,诸侯国之间频繁兼并,列强国家出现。这一时期的“夏”限指中原地区,“居楚则楚,居越则越,居夏则夏”(《
荀子》),此时,“华”字开始用于文字表述中,“推衍出一个‘华’字来,按华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其音相近,增用一个字有加重语气的作用。二字可单用,亦可以合用,夏和华二字互举为文,与裔和夷二字互举为文相同”。《左传》里的记载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楚失
中原地区,则析公之为也”,“今而始大,比于诸华”,“诸华必叛”,“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华夏两字并称,在
春秋时期就有了,但使用之初,是指中原一带,或有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地方。
汉朝以后又称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
明朝既以汉自居也以华夏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
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考证
据史书记载及考古发现,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现代分子人类学也有证明),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
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
河套平原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
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
黄河中下游的
山东省、
河南省、
山西省、
陕西省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出自大汶口文化)。
华夏族于商周时期迁往
江汉平原,往后南迁至南部更深远的区域。华夏文明源自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这几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
发源地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
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
关山、东至
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中华文明史上,
伏羲、
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
大禹等都是华夏族先祖。神话传说中的
王母娘娘,其实是母系社会中华夏族与自然斗争的美好演绎。周人是华夏族的一支,
姜子牙姜子牙是“华夏族姜氏部落”的族人。在
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子孙,祖源相同的各氏族部落集团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发展为成熟民族。
公元前21世纪,
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相继出现了夏、商、
西周几个王朝。 夏王族为大禹之后。商王的祖先本是契,周王祖先是夏人的一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例如:杞行夷礼,就被看作东夷;
吴国被视为蛮夷;春秋初楚王争霸中原时,以维护华夏礼制自居,被尊为华夏;秦的祖先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兴起于
渭河上游,定居渭河中下游,从事农耕。至
战国,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
华夏民族形成于
春秋时期,已被大量文献资料所证实。所谓“华”与“夷”是指思想文化和心理素质有所差异的族类。随着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各封国的居民族属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分封诸侯打破了封国内原住民族聚族而居的状态。周人是封国内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受封地区的其他各族,渐渐地接受了周人的风俗习惯与思想文化,成为华夏族的成员。秦、晋、齐、楚四大强国不断向四周兼国并土,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实现了华夏族与其他诸族的相互融合。西周、春秋时期,以中原夏、商、周为主体民族,与周边诸多民族的相互融合,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含义
在
周代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夏”作为中原,“蛮夷戎狄”作为四方。
中原地区又称中夏、中土、中国。
汉族的祖先
黄帝和
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
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
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
山东省境内。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
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
夏朝、
商朝、
周代。
阐发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
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华夏为古汉族的自称,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用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现被用作中国和汉族的称呼。
“华夏”,一般作为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民族”,即为“炎黄子孙”。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
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
帝喾,唐尧、
大禹等人。禹系轩辕嫡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
姒姓夏后氏,又称夏禹、大禹、神禹。夏后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建立
中原地区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在上古为中央大国, “夏人”即为“中国之人”,“华夏”即为中国的代名词。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夏人”。“华夏”合起来就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久而久之便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可信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尚书·武成》。“华夏蛮,罔不率俾。”伪孔传将其解释为“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春秋左传正义》:“
中原地区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华夏族随着生存空间的扩张而繁衍壮大,到汉唐时期人口文化经济达到空前高度,到宋时人文各项领域达到顶峰,“汉人”这一词汇到了
元朝时期被
蒙古族广泛地称呼华夏族。及至后来又有
汉族之称。
历史
由来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华夏族在
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起源并逐渐发展,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传说
陕西省中部地区有一个
姬姓部落,首领是
黄帝。其东面还有一个以
炎帝为首的
姜姓部落。他们都源于原始农耕氏族
少典,但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在
中原地区终于爆发了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
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在
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的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
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黄河中游的
炎帝与黄河中上游的黄帝发生
黄帝泉论战,炎帝小宗归入黄帝大宗,黄帝从此成为人文道统的始祖。
炎黄重新合并成为华夏族,
少典氏族又重归一统了。
夏商周是也是大一统,为天下制度,官方有标准的文字和官话。而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
秦朝,中国至此进入中央集权制,帝国模式。
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
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在黄河、
淮河。从西晋末年起,
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
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
晋朝到
隋朝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又进入
中亚和
云南省。
到
明朝、
清代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
满族禁止汉人出关进入
东北地区,清后期为充实边疆,又准许汉族进入东北。在
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北方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
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根据
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对照和历史迁移记录,
汉族的扩张主因是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动,而非大家所认为的其他民族汉化所致。相关研究结论在美国权威杂志《
自然》上发表。当今南北汉族父系至少有99%的统一性,而母系也有70~80%的统一性。
华夏族的历史,从炎黄二帝开始,之后是、帝、尧、舜和
夏商周三代。在
周朝之前便有“华”或者“夏”的单称。从
西周开始出现华夏的连称。
按照
左丘明、
司马迁等古代历史学家的观点,五帝同根、三代同源。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无时不在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生活在
中原地区的众多氏族部落,长期的通婚、战争、结盟、通商等,是一个渗透融合的过程,他们在生活诸方面渐趋一致。所以在华夏族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的血缘认同是第一位的,即都是炎黄子孙。河洛作为炎黄二帝的故里,也正是华夏族的发源地。
《
说文解字》说:“华,荣也。”也有人说,起源于地名。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古人解释说:“冕服采章曰华”,这和披发左的夷狄不同,因河洛先民自炎黄二帝以来,已是 着冠冕博衣大带采饰。这种服饰实际上就是图腾崇拜。 “华”与“花”二字古代通假。炎黄二帝是以有娇(虫乔)氏为母族的,而活动于洛阳西北平逢山的有娇(虫乔)氏是以
蜜蜂属为图腾的。蜜蜂采百花而成蜜,自然由对蜜蜂的崇拜延伸到对花的崇拜。炎黄子孙称自己为花(华),也应该初源于此。
《
说文解字》说:“夏,
中原地区之人也。 ”这里的“中国”指古代河洛地区。更深一层讲,“夏”实际上应是源于山鸡。山鸡古称夏翟,简称夏。《
尚书·禹贡》有“羽夏翟”之语。
孔颖达《正义》曰:“《释鸟》云:‘翟、
白冠长尾雉’。此言夏翟,则夏、翟共为雉名。”古人以山鸡羽作舞具,称为“舞夏”。《
周官》有一种官职叫染人,其职责是染丝帛,称“染夏”。原因是经染色后,丝帛五色斑斓,色似山鸡。古人认为,河洛地区为山鸡聚集地,《尔雅·释鸟》说:“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翚即一种羽毛鲜艳的山鸡。
环颈雉称为夏,又称(音洛)。
郭璞在对《
山海经·西山经》的注释中提出过这种观点。这些都说明,
南洛河、
洛邑的得名与山鸡(夏)有不可忽视的联系。后来建都偃师二里头的
夏朝以“夏”为号就应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华夏族正是因为对鲜花、
红原鸡这两种“五采皆备”的生灵十分崇拜而自美其名的。
唐人
孔颖达说:“
中原地区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族创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历史。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其后,华夏族也曾称为秦人、汉人,甚至唐人。后来的“中华民族”一称,则是涵盖了我国境内所有民族。
形成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传说活动于
河南省中部地区的一个
姬姓的 夏部落,首领是
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
炎帝为首的
姜姓华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论战,黄帝战胜了炎帝,华夏族就此产生。
华夏文明有一部分本身就是自然法则创造的文明。而后随着火文明的诞生,
炎黄合族创造了华夏文明,这两部分才是真正的华夏文明的创造者,即自然和华夏先人。这也是为什么华夏文明自诞生起就会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因。这个理念让华夏族迅速强大和适应环境,也成为这个文明坚定的主导者和开发者,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发展模式。有人认为华夏文明是地域文化的融合组成,这只是某些学者的融合论所致。这些地域上的文明源头还是一致的,可以看各新时代的玉器的琮,外方内圆。良渚上溯到6500年,而河图成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二万五千年前,多源头说法大可不必理会,多分支说法可以接受。史前区域文化中没有易之理念和礼器外方内圆的物化展示,是需要仔细鉴别其族群。自
炎黄合族,华夏族就开始统治
亚洲天下。
天中
自
宇宙诞生,
太阳系成形,
地球就有了太阳的照射,时间与地域的差别造就了太阳照射的差别,这差别也就让华夏祖先认识到天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也就有了天中的概念。
地中
天有差别,地也就自然有差别,地中概念也就产生。地中分大地中,小地中。
人中
天地有别,人也有别,族群之别自然产生,能接受华夏理念的皆为人中,不接受的成为四夷。
天地人贯通成为王,说的就是这个天地人中理念贯通之人。华夏族为什么建中央之国多在中国之内,即天中,地中,在此内。中央之国为大地中,诸侯国为小地中,这些都是其地域的中心,华夏族会建立文武系统对地中四边的异族进行教化,华夏军队与当地异族女人进行通婚,
五代十国之内这里基本为华夏族裔,经过几千年这样的同化,中国境内99%为华夏后裔。
华夏的王室和贵族,不仅会在
亚洲统治自己的天下,还会到臣服和归顺的国家进行监国,势力范围扩大至
欧洲,后来由于白种人的迅速繁衍,势力范围退缩至东亚范围。
文化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就是礼乐文化,
周官非常繁,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尤为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周朝乐舞如《大武》为
姬发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中国最早的经典如《
周易》、《
尚书》、《
诗经》、《周礼》、《
乐经》(已佚)、《
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等。周从殷礼,对
商朝文明存在着继承关系。
图腾
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
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凤舞,是
中原地区与
南方地区的民族标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那么您知道“龙的传人”出于何处吗?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
黄帝时代的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标志性图案。战败
蚩尤统一中原后,它的标志兼取并融合了被吞并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标志性图案。如鸟的标志图案、马的标志图案、鹿的标志图案、蛇的标志图案、牛的标志图案、鱼的标志图案等。最后拼合成华夏民族崇拜的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成了帝王的符瑞。相传
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黄帝是
附宝感“北斗”而生,尧帝是
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华夏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由对原始图腾崇拜升级到人为创造的图腾崇拜,这是人类社会信仰进步的标志,而华夏民族的信仰并没有停留在这个位置,而是进一步升级到祖宗崇拜,即敬天法祖。这是因为华夏民族发现世间所谓的
食肉目,人造神明都不能在民族危亡之时给予族群庇护,而在这时能拯救族群的是这个族群的英雄,他们带领族群从困境走出,让族群重新获得新生,强大,繁衍。这在当今世上还找不到这样的信仰崇拜,唯独华夏族群升级至此。
学术
在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时的古希腊文明辉映。至
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
孔子、
孟子代表的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统治
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二千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
春秋末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 问世。
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
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
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
历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史学
史学方面,自
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
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
春秋》、《左传》、《
资治通鉴》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
汉族学者的手笔。在自然科学方面,
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如
张衡、
祖冲之、一行(名
一行)、
郭守敬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
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
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王祯农书》、《
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作。
文学
文学方面,诗歌占显著地位,从《
诗经》、《
楚辞集解》、到乐府、唐诗、再变成宋词、元曲。
屈原、
李白、
杜甫、柳永、
陆游、
辛弃疾等人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公认的名家。
散文方面,有著名的
秦汉古文,至唐中晚叶,由
韩愈、
柳宗元等倡导恢复秦汉古文运动;到
宋朝古文运动大获全胜。
明清时,小说创作发展。不少少数民族作家也用汉语创作,产生了许多名家、名著。其他方面,都有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他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在这些艺术的发展中,尤其表现了
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以发展其艺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一些类书巨著的编方面,也是由来已久。唐、宋时的《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等,特别是
明朝的《
永乐大典》、《图书集成》可称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书,不仅显示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
中原地区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也显示了古代汉族学者与少数民族学者合作与互相学习的精神。
历法
汉族有悠久的天文学观测的传统。远在传说时代,就有世袭执掌天文的官吏,专门观测天象。以后历代沿续,设观星台、观象台、司天台、司天监、钦天监等机构,负责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因此,汉文献中以
日食、
月全食、
恒星、
彗星、
太阳黑子等天象的观测与记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
汉族古代天文学家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有许多优点,其关键部件和原理至今仍被应用于现代大型天文观测仪器中。并以显示天体运行为契机,最先发明了报时的机械钟。此外汉族独立发明了自己的历法。
日食发生的最早记录,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
夏朝。距今约3000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辞中,有日食、月食的确切记录。
周代以及
春秋战国以来的典籍中,更有
日食、
月全食的诸多记录。
恒星的观测记录,也见于商代甲骨文中。《周礼》有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
战国时
甘德著《星占》八卷,
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合称为《
甘石星经》,其中记载120颗
恒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分三垣(太微、紫微、天市)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西方
白虎七宿——奎、娄、胃、、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用这种区域划分来确定天体和天象发生的位置。先秦时期
汉族先民绘制
星图,留存至今最早的实物有
五代十国时期出土的二块28宿星图刻石,其它著名的有宋代苏州石刻天文图及
敦煌市唐朝星图。
对于
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从公元前613年到20世纪初,汉文载籍中共有31次记录,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对于
太阳黑子的观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4世纪甘德的《星占》。正史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始于公元前28年。至1638年,见于正史中的太阳黑子记录约百余例,散见于其它汉文载籍的记载可能更多。这些珍贵的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由于积累了历代天文观测的丰富知识,汉代天文学家明确提出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否定了先秦的“盖天说”。
为了准确地观测
天体和天象的位置,汉代天文学家
耿寿昌、贾逵等发明了以赤道为坐标系的天文观测仪器,汉文称为“浑仪”或“浑天仪”。
汉代天文学家
张衡创制的“浑象”(也叫“
浑天仪”),是用来显示
天文现象的仪器,类似现代的“天球仪”。它利用漏壶滴水发动
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可以将天象准确地显示出来。
机械钟的发明,始于显示
天球旋转(即地球自转及公转)的
天文仪器,为
汉族首先制作。公元725年,
唐朝天文学家一行高僧(
一行)与
梁令瓒在“浑仪”和“浑象”的基础上,制成“浑天铜仪”。这是一架附有报时装置的天文仪器,注水激轮带运转,一方面显示日月运行情况,另一方面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每一刻自然击鼓,每辰自然撞钟。其擒纵轮靠水力驱动。
公元1092年,宋代天文学家苏颂制造了更先进的“水运仪象台”,这实际是一座大型天文钟台,高35.65尺,宽21尺。台分三层,上层是浑仪,用来观测
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是浑象,旋转并确显示天象;下层设木阁,木阁又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有漏壶和机械系统,驱动整个仪器。苏颂钟是人类在
中世纪最卓越的机械制造,其原理于两个世纪后传入
欧洲,导致机械钟在西方的发展。
此外,
春秋以前被普遍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圭表”,也是
汉族先民的一大发明。表为立竿,圭为卧尺,测日影长度,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以及回归年的长度。
唐朝一行等人最早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汉族先民最早发现天然磁石和
磁铁指南,并制作了“司南”和指南针。
汉族先民很早就发明了历法。相传先秦有黄帝历、瑞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夏历又称“夏正”,以正月为
立春。殷历又称“殷正”以12月为首。周历又称“周正”,以11月为岁首。秦用瑞顼历,以10月为岁首。汉以来,有太初历、三统历、四分历、乾象历、太明历、戍寅元历、大衍历、12气历、统
天历、授时历、时宪历、天历等。这些历法当中,除
北宋沈括创制的“12气历”和太平天国颁行的“天历”是阳历外,其它历法都是阴阳合历。直到今天,
汉族仍然习惯使用传统的阴阳合历,同时使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
音乐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
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轴心。
服饰
汉民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华服)。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
黄帝一直延续至今。1644年
清军入关后,下令全国剃发易服,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
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消亡。在经历
清代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
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先进民族。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
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
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通常被称为“汉服运动”。
饮食
主食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
米糕、汤圆、
粽子、
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
面条、花卷、包子、饺子、
馄饨、油条、
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
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鲁、川、粤、闽、皖、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茶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
太湖的
熏豆茶、
苏州市的香味茶、
湖南省的姜盐茶、
成都市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
杭州市的
西湖龙井、
福建省的
乌沃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
窨花茶、白茶、
黄茶。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
唐朝就传入
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
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
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
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
滋补品。
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
宋朝、流行斗茶,
贡茶和赐茶等等。
酒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用糯米酿制,是
汉族传统的特产酒。
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旧社会里,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汉族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宴。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有些饮酒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
汉族中广泛流传的
除夕饮屠苏酒,
端午节饮雄黄酒,
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至今仍为人们称道。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系的一种媒介。在汉族许多地区,姑娘出嫁临行前要饮别亲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饮交杯酒等等。所有这些饮酒习俗,都是汉族饮食和生活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4年12月,
张居中与
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对
贾湖遗址(
新石器时代前期)出土陶器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证明,附着物内发现有
酒石酸的成分,表明九千年前,中国先民已会酿酒。被证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酒”,其原料主要有
喜米、山楂、蜂蜜等。研究成果刊于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2005年7月,其古配方在美国特拉华纳州狗鲨头酒厂被复制成功。
研究证实,
沉积物中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其成分有稻米、蜂密、山楂、
葡萄,与现代草药所含某些
化学成份相同,根据C14
同位素年代测定,其年代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实物证明,在
新石器时代早期,
贾湖遗址先民已开始酿造饮用发酵的饮料。
专家认为:此前在
伊朗发现的大约公元前5400年前的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酒”。贾湖酒的发现,改写了这一记录,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酒要早1000多年,成为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与酒有关的实物资料。
节日食品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彩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用作祭祀的供品。
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
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
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 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
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
年年有余”。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
中秋节的
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
春饼、
春卷,正月十五的
元宵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吃
腊八粥、
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
浒湾油面、
雪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三、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
春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再如,
河南省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
有机生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
六指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
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风俗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
渭河平原、巴蜀、荆楚、
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
道教和佛教;后来
天主教、
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
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
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节日
过大年/
春节:阴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
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
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放鞭炮。
元宵节: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七夕:阴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
织女,以求自己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题名,事业有成。
中元节:阴历七月十五 又称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又叫团圆夜,以前在老爷家工作的奴人到这天都可以
回家过节],主题:赏月、吃
月饼,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腊八节:阴历腊月初八 喝
腊八粥,相传喝腊八粥是
明朝太祖
朱元璋(又名重八,
马皇后专用)弄出来的,太祖朱重八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孤苦无依,入
龙兴寺(位于
凤阳县城西门外)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当皇帝了,突然有一天想起来了,他年轻时在
大寒天气那天正好腊月,那时他又冷又饿,后来有人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他吃了碗用红豆,大米等杂粮做的粥,下令命
御膳房照原样仿制出那碗粥,就是有名的
腊八粥。
小年夜:
南方地区为农历十二月四,
北方地区为农历历腊月廿三。
腊月
初七:驱日
廿三:祭灶日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除夕夜普遍有阖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守岁酒的习俗,许多地区家宴中都要安排鱼肴,寓意“
年年有余”。北方地区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江南各地盛行
打年糕、吃年糕,分别寓意团聚安康与步步登高。
正月
初一:
春节(元日、
元旦、元正、元辰、
元朔、正旦、正朔)
初七:人日节
初八:谷日节
初九:天日节
初十:地日节
二十:天穿节
二月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社日)
十五: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十九:观音诞
三月
四月
立夏节(于立夏日)
五月
初五:
端午节(
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
二十:分龙节
六月
十九:观音会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
七月
十四:秋日拔
廿九:地葬节
八月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
九月
十九:观音会
十月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十一月
传说
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是远古华夏部落,先后出现了燧人氏、
有巢氏等部落首领。约公元前5000年,发大洪水,人口大减,中原的幸存者伏羲-女娲部落流转到
渭河平原(即后来的华族),另一部分幸存者流转到
秦岭以北(即后来的夏族)。洪水退后,原居住在东部的东夷族西进,南方的三苗部落北进占据了中原到海滨的广大地区。华夏族东迁,他们沿
长江东进到湘、吴等地,同化或驱逐当地的三苗部落
蚩尤。
阪泉之战
黄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举为新的天子,而
炎帝就必须与之较量,于是诞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部族没有兵戈相见,而是通过庙堂的论战来判定输赢。阪是古时一种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黄帝双方一边都有一个土池,每一个论点谁赢了,谁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会流入倾斜的一方,直到谁的池水先满,谁就为最后的赢家。为什么炎帝和黄帝会产生这样一种输赢的方式呢?因为炎帝和黄帝本为一族,后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
中原地区王朝内部战争的第一原则就是合族,而不是杀的你死我活,最后炎帝的小宗归为黄帝的大宗,所以从黄帝开始,尊黄帝为人文始祖,华夏道统的象征。而后的华夏文明其实就是在
炎黄血脉之内的一种解释,一种陈述,故不强调血脉,以人文判定。所以华夏王朝历来就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清君侧,而不是灭族的形式。采取灭族的一定是外来的夷狄,因为他们不在华夏血脉内。
华夏族称汉族
华夏族在经历秦乱,马上又建立华夏王朝——大汉王朝,
刘邦为天子。这时北方的匈奴等部族已经逐渐强大,在经过休养生息的几代人后,大汉开始向这些日夜骚扰的游牧族群发动了反攻,匈奴游牧联合被击溃,逃亡
欧洲,至此没有再回
中原地区半步,至此汉王朝的名声逐渐被东西方世界国家所敬仰和赞誉,汉族成为华夏族一个荣誉称呼,延续至今。
史称汉族
商族起于东方,周人起于西方,入华夏以主中原。在
秦汉,秦人出于西方而一统六国,完成了从西到东的华夏整合。早在传说时代,在距今五千年前,在中原黄河流域,主要有夏族;在东部的淮河流域和
泰山之间,有
东夷;在南方的长江流域,有三苗;在
西北的
黄河与湟水间,有
羌族;在北方的
蒙古高原,有
獯鬻。夏族与周围各族都有交往联系。到了夏、商、
西周和
春秋、战国时期,各族之间交往更加密切。在黄河流域有夏、商和周族,东方有夷族,东北有肃慎,北方和西北有狄、戎、羌、氐,南方有蛮、越等民族。公元前21世纪后,
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这三者之间曾经存在长期独立并存关系。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
连称的族名,以区别于蛮、夷、戎、狄等;至
战国时,秦、楚、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后经兼并、争战,形成诸夏统一趋势,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
吴越等广大地区。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统一诸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汉族以先秦
中原地区为核心,在
秦汉形成统一民族。
关于汉民族的族称,汉朝人自称“中国人”。当时,王朝周边的各民族往往称汉朝所辖郡县境内的人为“
汉人”,意思是“汉朝的人”,“汉”并非是一个民族概念。到
魏晋,
华人自称“中国人”“晋人”。这时,统一王朝内的“中国人”这一称呼,已经不再专指汉族,开始为王朝境内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所共享。随着北方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封建王朝(如
北魏),统治民族为了将自己与汉族区别开来,即用“汉”或“汉人”来专称汉族。这样,“汉”或“
汉族”就成为一个正式的民族概念,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在
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