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小说又称
悬疑小说,或怪诞小说、灵异小说,中国古称志怪或鬼怪故事,英文名为horror fiction、horror novel或thriller,在日本被称为怪谈、妖怪小说。恐怖小说指在阅读过程中以促成读者感官刺激和阅读快感为创作旨归,追求阴森气氛、可怖意象、暴力场景营造的小说样式,是通俗小说的一种类型,属于
大众文学。
恐怖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的概念最早在西方确立。在
欧洲,中世纪前期被称为“
中世纪”(476年-1000年),对
异教和鬼魂、
巫术传说的恐惧使得许多人因邪恶力量之名遭受迫害和处决,人们对死亡和折磨的恐惧使得中世纪文学中大量存在恐怖元素,这为恐怖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8世纪的
欧洲充满了新旧经济、政治、思想的碰撞,出现了丰富的文学内容和多样的文体,哥特式恐怖小说也在此时诞生,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凭借《奥特朗托堡》(1764)将恐怖故事确立为一种文学形式。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哥特风格式恐怖小说十分繁荣,E.T.A霍夫曼的《魔鬼的万灵药》(1815)、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约翰·威廉·波利多里的《
吸血鬼》(1819)等作品从各个题材探索了哥特式恐怖小说的写作。19世纪以来,哥特式恐怖小说逐渐庸俗化,并衰败于1840年左右。
1841年,美国小说家艾德加·爱伦·坡创作的短篇小说《
莫格街凶杀案》开创了侦探恐怖的先河,且他于1843年出版的《
黑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通俗小说家和文学大师创作鬼怪题材的小说,他的作品使恐怖小说摆脱了哥特式小说以爱情为中心的俗套,并在文学性和艺术质量上得到了增益与提升。20世纪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进步使得恐怖小说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始趋于多样并不断革新。这时的作品中,
心理恐怖成为焦点,且常表现出作者对
自由意志、官僚主义、人类存在的意义等问题的思考。这一时期,洛夫克拉夫特从学理上研究了
哥特式建筑恐怖与超自然恐怖,创造了“克鲁苏神话”,对现当代恐怖小说影响深远。20世纪中后期,恐怖小说诞生了多种流派,如以凯瑟琳·安妮·波特的《
修女传》(1956)为代表的灵异恐怖、以
斯蒂芬·金《末日倒数》(1978)为代表的科幻恐怖、以
托马斯·哈里斯的《
沉默的羔羊》(1988)为代表的犯罪恐怖等。这一时期的美国后现代恐怖小说开始采用非线性叙事,借助空间场景的快速转移加快故事的节奏,形成了恐怖小说的新转向。同时,
日本的推理小说家大力发展了侦探恐怖小说。自此,恐怖小说的影响逐渐传遍全球。
在中国,鬼怪的形象可以追溯到山海经时期,而恐怖小说则最早出现于
魏晋时期。托名
曹丕曹丕的《
列异传》是中国第一部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完整的优秀志怪小说集,与
晋朝时期史学家
干宝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
搜神记》一样多写鬼怪故事居多,但叙述简单,不能给读者带来恐怖体验。
唐朝,以
陈邵的《通幽记》、戴孚的《
广异记》为代表的传奇形式的志怪故事开始具有恐怖气息。
明清时期,志怪小说开始以恐怖故事为依托,刻意营造恐怖氛围,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恐怖小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其结合恐怖小说情节中“含冤”“孽缘”“诅咒”等元素烘托恐怖氛围,从读者的精神层面描述场景和人物,成为中国近代恐怖小说的巅峰之作。随着西方小说的传入,中国现代恐怖小说也在快速发展,但总体艺术质量不及西方。受中国文化影响,
日本古代也出现了以妖怪为题材的恐怖小说,为后世日本恐怖小说奠定了基础。
恐怖小说善于烘托意境,塑造可怖的意象,设计险象环生的惊悚情节,叙事独具特色。在人性表达层面多选择善恶有报、因果轮回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激发读者心中的正义感。恐怖小说给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缓解压力与单调乏味的方式,还能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并获得某种快感。在文学商业化、网络化的21世纪,恐怖小说获得了大量关注,产生了动漫、影视等多种衍生作品,经济效益明显。但其发展也有明显局限,缺乏科学的文艺理论指导、过度迎合大众的阅读品位、媒体绑架写作等问题导致恐怖小说良莠不齐,出现了内容和构思重复、叙事手法单调、盲目模仿跟风、只顾恐怖氛围而内容空洞等问题。
定义与词源
恐怖小说的发展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流行于
英国的
哥特小说(Gothic novel),哥特小说又称恐怖与
悬疑小说,是恐怖小说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与人们恢复对
中世纪的兴趣有关。历史上的“
哥特式建筑”(Goths)是
欧洲后古典文明时期一个未开化的民族。这个民族早已灭绝,生存时间仅600余年,没有留下任何语言文字或文化遗产,因曾进犯过
罗马帝国,便作为罗马文明的对立面留存在古代欧洲人的记忆中,与“野蛮”、“贪婪”、“奸诈”、“愚昧”等负面修饰词画上了等号。但在17、18世纪,
英国新兴
中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辉格党与托利党在政治斗争时不断改写和抢夺“哥特”一词的定义,使其词义由原来特指哥特族本身变为泛指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所有的北方野蛮部落,“哥特式”(Gothic)的内涵也由原来负面意义的“野蛮”、“愚昧”,演变成中性意义的“
中世纪的未知特征”,并进而演变成一个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时髦术语。具体而言,古典主义表示井然有序,“哥特式”表示混乱无序;古典主义是质朴、纯真的,那“哥特式”就是浮华、靡丽的;古典主义描绘着条理分明的有限世界,“哥特式”就展现出夸大、粗野、狂乱,总溢出界限的多变情况。
恐怖在英语中为“horror”,“horrible”,“terror”,“fear”等词,在早期这些词的使用并没有直接区分,都可以被用来形容恐怖的小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horror”一词才在恐怖艺术审美研究下被作为一种审美范畴与“fear”这种单纯的心理状态相区分,成为恐怖小说的专门名称。恐怖小说的另一英文为“thriller”一词源自动词“thrill”(激动、紧张),形容让人有感官刺激的惊悚文艺作品。恐怖一词在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1)因可怕而畏惧;(2)令人畏惧;(3)威胁、恐吓。早期“恐”与“怖”二字是分开使用的,“恐”指心脏因惊恐、惧怕而强烈跳动,犹如遭遇重杵撞击,形容人内心强烈惧怕;怖是“”字的异体,本义为惶恐、惊惧,“恐怖”二字合用最早源自佛经翻译。近现代西方恐怖文学传入中国后,随着翻译活动的广泛进行,“恐怖小说”一词逐渐确定并流传开来。
日本历史上,恐怖小说被称为“怪谈”,源于
江户时代流行的包含了各种怪异故事传说的怪谈文学,这种怪谈式恐怖小说在日本一直流行到现代。
发展历史
西方发展史
诞生背景
恐怖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的概念最早在西方确立。早在中世纪前期的“
中世纪”(476-1000),
欧洲社会被
基督教文化的价值观所主导,流传着许多关于鬼魂、巫术的传说,同时也存在着对
异教和巫术的恐惧。基督教教义将巫术视为邪恶的力量,认为巫师与
魔鬼勾结,并将其与异教信仰联系起来,推行病态的禁欲主义并且蔑视现实,发起了大规模的宗教审判,使得许多人因涉嫌与邪恶力量有关而遭受迫害和处决,让人们充满了对死亡和折磨的恐惧。这种审判和惩罚的场景常常被用于恐怖文学中,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同时,人们普遍相信
幽灵螳螂和鬼魂的存在,并且认为它们能够对人类造成威胁。这种信仰促使了鬼魂和超自然现象在恐怖作品中的频繁出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启后的数百年间出现了许多描写恐怖、不寻常现象和超自然事件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为戏剧体裁,鬼魂在其中通常为配角,担当复仇或惩戒的任务,这一传统为后来恐怖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486年,宗教审判官
海因里希·克雷默和雅各布·施普伦格发表了《
女巫之锤》(The Hammer of Witches),概括梳理了巫术信仰,引起了巫术热潮,为恐怖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推波助澜。到了1580年,一系列恐怖类的话剧开始出现,包括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1594)等。此外,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
失乐园》(Paradise Lost,1665)中的
撒旦形象,以及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的
诗歌《埃洛伊萨致阿伯拉德》(Eloisa to Abelard,1717)等,也在题材上启发了后来的恐怖小说。
18-19世纪
17、18世纪,
启蒙运动席卷
英国,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辉格党改革派(Whig reformists)登上历史舞台,认为保守派的托利党(Tory Party)加强王权的主张是专制独裁,为了展开政治斗争,辉格党开始鼓吹历史中的哥特族,以此反对当时的政策、规则和观念,同时托利党也不甘示弱,声称“哥特式”标签代表着“君主立宪”的传统,代表着社会层级和贵族,二者的争斗掀起了一场
中世纪复兴。文化艺术上,18世纪的欧洲人因早先一两个世纪流行的
神学博物学、万物有灵论等,对超自然、神秘和古老传说有浓厚兴趣,热衷追求中世纪文化和艺术。此时,
爱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的哲学和美学观念认为恐怖和惊愕能够激发人们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且墓园诗派多通过描绘废弃的墓地和死亡主题来表达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激发了后来哥特式小说家创作恐怖、神秘和超自然故事的热情。并且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的政治动荡使得人们充满了不安全感和恐慌。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哥特式恐怖小说作为一种强调奇异、神秘、恐怖和超自然元素的文学流派而诞生并流行起来,成为恐怖小说直接的源头。
哥特式恐怖小说一般以古堡、废墟或荒郊野外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多描写凶杀、暴力、复仇、
性乱伦等内容,常有鬼怪精灵及其他超自然现象出现,它以浪漫、忧郁、恐怖和对超越常规现实的渴望为特征,对
欧洲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于1764年创作出《奥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被认为是哥特小说的开山之作。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浪漫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哥特小说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它所创设的幽闭的环境、狰狞的鬼魂、神秘的氛围等情境和弱者在亦真亦幻的绝境中的恐怖经历等情节,不仅成为了哥特式小说的经典结构,也成为了后世恐怖小说所承袭的基本叙事模式。哥特式恐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女性作家的参与度较高。当时,女性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的机会是十分受限制的,但哥特小说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情感、想象力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空间,吸引了许多对
奇幻、浪漫和神秘题材感兴趣的女性作家和读者。例如,
英国女性作家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于1818年创作的经典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在科幻和恐怖文学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英国女性作家
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的作品《意大利人》等,擅长叙述风景环境、超自然现象和悬疑情节。众多女性哥特式恐怖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探索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权力、自我认同等问题,为女性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
女性主义思想的机会,也为后来的女性作家铺平了道路,她们的作品成为了现代文学中的里程碑。
哥特式恐怖小说虽然有社会批判性,但有充盈暴力和血腥等元素、故事情节僵化俗套的问题,很快使人们审美疲劳,并于1840年前后走向庸俗。如
英国的短篇恐怖小说小册子《便士怪谈》(Penny dreadfuls),它以恶俗、血腥的描写吸引读者,题材主要包括侦探、罪犯或超自然实体。好在这一时期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对恐怖小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于184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莫格街凶杀案》开启了侦探恐怖小说的先河,并创新了以心理恐怖为主的小说形式。并且他于1843年出版的《
黑猫》吸引越来越多的通俗小说家和文学大师创作鬼怪题材的小说,使恐怖小说在文学性、艺术质量上得到了增益与提升。
19世纪中后期,在
伦敦发生的
开膛手杰克谋杀案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恐慌,被许多恐怖小说作家当作主题写进作品,用来反映社会中的暴力和人性的黑暗面,这一潮流吸引了许多重要的作家参与到恐怖小说的创作中,并使得恐怖小说逐渐脱离了哥特式
浪漫主义的色彩,开始转向
现实主义,更加关注社会的黑暗面和心理恐惧,接近现实世界的恐怖和恶意。比如
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
化身博士》(1886年)就通过探索人性的黑暗面、道德与罪恶之间的斗争、自我认同和心理分裂等主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1890年)通过道林·格雷的肖像画的神秘力量和他自己的境遇探讨了人类的欲望和道德败坏的主题,展示了禁忌、罪恶和自我毁灭的
哥特式建筑氛围。
20世纪上半叶
1923年,美国的怪诞故事杂志《怪异故事》(Weird Tales)首次出版,一直持续到1954年,期间发表了许多经典的恐怖故事,对恐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怪异故事》致力于刊载
奇幻、恐怖和超自然主题的故事,它为许多著名的作家提供了一个平台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如
H·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
罗伯特·霍华德(Robert·E·Howard)、克拉克·艾肯斯(Clark Ashton Smith)等,他们的作品通过扭曲的现实、离奇的情节和可怕的场景,创造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阅读体验,是20世纪初期恐怖小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恐怖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开启了被称为“
克苏鲁神话”的现代神话架空体系。1933年,洛夫克拉夫特将这套神话的基础性构想阐释给好友詹姆斯·F·摩顿,此时还不成系统,元素散乱式分布,后来,人们发现洛氏作品中的这些设定恐怖而狂野,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并触及了人类精神中难以形容的对未知的恐惧,便用“克鲁苏神话”这个文化符号概括。
从1939年到1945年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亲历了全球范围内的暴力和恐怖,这直接影响了文学创作。战争背景下的恐怖小说开始揭示战争带来的痛苦、死亡和无力感,反映出人类的脆弱性。此外,还使恐怖小说关注全球性威胁,如
纳粹党集中营和原子弹爆炸等。战后时期,恐怖小说开始探索战后社会的混乱、心理创伤和适应挑战。科技的发展也成为恐怖小说的焦点,作品中揭示了科技带来的威胁与恐怖,例如核能、
生化武器和机器人。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恐怖小说的题材范围,使其从个体经历扩展到全球视野,并引发小说对战后社会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恐惧的思考。
当代
1947年-1991年的
美苏冷战带来了一个人们对偏执狂与入侵感到恐惧的新时代。这些恐惧反映在
艾拉·莱文的小说《
罗斯玛丽的婴儿》(1967)上,这是第一部杰出的推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一种科幻、恐怖、
奇幻有所交叠的文学类型),使得小说成为恐怖文学的首选题材,极大提升了恐怖小说的地位。此时,美国诞生了
后现代主义恐怖小说。这一流派认为,世界濒临破碎、反复无常、毫无意义,不必佯装用艺术、用文学来使其有意义,不妨用巫术、超自然、鬼魂、
僵尸、吸血鬼这些非科学、非理性的产物来对付荒唐和无意义。美国的
后现代主义恐怖,在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展现出更为多样和开放的特点。它不再被限定于一种单一的风格或定义,而是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创作方式,呈现出更加多元和丰富的表达形式,同时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R·斯坦(Robert Lawrence Stine)的《鸡皮疙瘩》系列一定程度上为
J.K.罗琳(笔名J.K.Rowling,原名Joanne Rowling)的《
哈利·波特》系列、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的《
黑暗物质》和斯蒂芬妮·摩根·梅尔(Stephanie Morgan Meyer)的《暮光之城》系列搭建好了舞台。在全球化和视觉文化语境的发展下,电影也影响了现代恐怖小说的创作,使当代恐怖小说的创作具有视觉化的鲜明特征。
中国发展史
诞生背景
中国古代恐怖小说以鬼怪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鬼怪的形象可以追溯到“小说之最古者”,即《
山海经》。《
山海经》是古代先民原始崇拜的产物,由于远古时期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先民们无法对既有的自然现象、社会环境进行客观的认知,就有意识地将对于无形事物的恐惧消解为有形的实体。《山海经》结合远古神话传说记载了许多可怕的神鬼精怪的形象和恐怖的生活场景,如《西次三经·玉山》篇中记载
西王母是人形豹尾虎齿的可怕形象,并且蓬头垢面,主管着上天灾祸与五刑残杀之气,令人不寒而栗。并且,《山海经》中
精卫的故事中最早出现了灵魂、投胎等模糊的概念,故事中
炎帝的小女儿精卫溺水身亡后,她的灵魂没有消失,反而变成了
志鸟重新活着。这种灵魂超越肉体的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并衍生出鬼魂、
中元节等恐怖小说中常出现的元素。所以,《
山海经》和远古的神话传说为恐怖小说提供了阴森恐怖、诡异、可怕的形象系统和文化基础,使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流传着志怪叙事的文学传统。
魏晋时期
中原地区的恐怖小说最早出现于
佛教传入后的
魏晋时期,体现在志怪小说中。托名
曹丕曹丕的《
列异传》是中国第一部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完整的优秀志怪小说集,其涉及历史小说、神仙灵迹、鬼魅精怪等内容,并且鬼怪故事最多。
晋朝时期史学家
干宝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
搜神记》中,也多为神灵鬼怪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此外还有《
搜神后记》中的“周子文”篇、《
法苑珠林》中的“赵泰”篇、《宋定伯捉鬼》故事等。这些志怪小说集设想
奇幻,富有
浪漫主义色彩,但篇幅短小,叙述简单,没有刻意营造恐怖氛围,也基本不能给读者带来恐怖体验。
唐代
唐朝,随着佛教的深入和本土化,鬼神观念与民俗进一步结合,尤其是因果报应与地狱阴府观念的普及,使中国人对于鬼神作为异己力量的可怕有了进一步感性的认识。唐传奇形式的
文言文恐怖小说中的鬼神已不再是飘渺抽象的灵魂,而是有了具体而可怖的面孔。如
夜叉就是在其中出现的鬼神,宋初编的《
太平广记》中收录了许多唐传奇,其中就有“赤发猬奋,金身锋铄,臂曲木,甲驾兽爪,衣豹皮裤,携短兵”“狞目电,吐火喷血,跳掷哮吼,铁石消铄”等描述夜叉的叙述,它的形象在后来成为了鬼怪形象的范式。并且,
唐朝的恐怖小说开始注重读者的阅读感受,有了能使人恐惧的细致的描写和曲折的情节,并且在叙事中也很注意氛围的渲染,如
李公佐的《卢江冯媪》叙述冯在风雨之夜见到鬼魂因丈夫要再娶而悲伤哭泣的故事时,用质朴的语言渲染了十分恐怖悲凉的氛围。此外,还有陈邵的《通幽记》、戴孚的《
广异记》等传奇形式的志怪恐怖小说也开始具有恐怖气息。
宋元明时期
由于
理学的盛行,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
文言文恐怖小说不再进行绘声绘色地叙述,恐怖意趣减少了很多,失去了
唐朝恐怖小说飞扬的风致。如宋时的文言小说被
鲁迅评价为缺乏文采、没有独创性;
明朝的《
剪灯新话》被
鲁迅评价为套用
唐朝作品而文笔平庸。这一时期文言恐怖小说中虽然也有恐怖意味丰富的作品,如《
夷坚志》中的“袁州狱”“毛烈阴狱”,《鬼董》中的“张师厚再娶
刘姓”等,但总体而言质量和数量都不如唐代。与文言恐怖小说相对,这一时期的
粤语恐怖小说普遍更具有情趣,如《六十家小说》所载的《西湖三塔记》《
西山一窟鬼》《定山三怪》《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等。
清代
清朝,以
蒲松龄的《
聊斋志异》为代表的作品开始以恐怖故事为依托,刻意营造恐怖氛围,真正意义上的恐怖小说在此时诞生。《聊斋志异》结合“含冤”“孽缘”“诅咒”等元素烘托恐怖氛围,从读者的精神层面描述场景和人物,故事曲折,辞藻华美,且有独特有的恐怖审美情趣。《
耳中人》中具有恐怖趣味的小说大别可以分为战争创伤类、鬼怪灵异类、
冥婚式人鬼相恋类、
宗教劝惩类、自然灾异及山水游记类,其中战争创伤、鬼怪灵异、冥婚式人鬼相恋的数量最多,艺术水平也较高。《聊斋志异》不仅是
清代最杰出的
文言文小说集,也是含有恐怖小说最多、最好的小说集,是中国近代恐怖小说的巅峰之作。同时,随着西方文学作品的传入,中国现代恐怖小说也在快速发展,出现了《
夜谭随录》《
续子不语》《
醉茶志怪》等众多恐怖小说,但总体艺术质量不及西方。
现当代
19世纪,现代
白话小说兴起后,
程小青、
霍桑等小说家曾倾向模仿哥特式人物爱伦·坡等人创作侦探恐怖小说,但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学。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西方经典作品大量传入,人们接触了到越来越多的西方恐怖艺术形式,创作者和读者获得了更多的恐怖审美体验,作者开始模仿西方恐怖小说的人物设置和情节范式,创作出一系列鬼气弥漫的作品,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的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普及而诞生。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恐怖小说的传播媒介逐渐从书籍转变为网络,发布形式也逐渐多样、内容主题更加多元,且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同时呈现出模式化、类型化的特点。
日本发展史
古近代
受中国文化影响,
日本古代也曾出现以妖怪为题材的恐怖小说,为后世日本恐怖小说奠定了基础。正如《
山海经》对中国志怪文学的影响一样,日本志怪文学的起步也离不开《
古事记》(712年)这类神话与史实交融的典籍。《古事记》中记载的传说很多染有中国神话故事色彩,如一六三节的圣帝之御世、一七四节的雁生子等,并且当时日本假名文字尚未出现,全书用
汉字记载,使得日本志怪文学从一开始便充满中国文化气息。除《古事记》等上古神话外,
日本志怪文学也取材于民间故事。如成书于822年的《
日本灵异记》主要效仿
中原地区的志怪小说集《
冥报记》(650年-655年,唐),记述了善恶因果、鬼神报应等奇谈,其劝善惩恶的基本思想为后世日本志怪文学主题定下了基调。
现当代
在明治时期,日本接触到西方文化并开始引入以
埃德加·爱伦·坡为首的西方的恐怖小说元素。对日本现代恐怖小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在侦探恐怖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日本推理恐怖小说经典频出,如
江户川乱步的《
人椅》等心理恐怖小说,以及高木杉光的《
刺青杀人事件》《能免杀人事件》等侦探恐怖小说。在妖怪恐怖方面,近现代
日本作家继承了古代的“妖精怪谈”,并将“妖怪”元素与其他文学素材相融合,写出了篇幅更长、结构内容更丰富、风格更多元的长篇妖怪作品,如
京极夏彦的《
百鬼夜行》等。
艺术特点
叙事手法
全知叙事的方法。所谓全知叙事的方法就是指叙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这种叙述方式最适用于创造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但这种方法给读者造成的虚构感很强。
限制叙事的手法。所谓限制叙事的手法就是指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一般分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叙事将作者的感受投射进叙述者当中,使作品更有真实感;而第三人称叙事更加客观,更能使人感到故事的真实可信。如《盗鬼供》先是以作者的口吻引入故事的讲述,而具体的讲述是大兴人朱阳湖向读者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骼镂吹气》也是杭州阂茂嘉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恐怖事情,这种叙事方法增加了恐怖小说的真实性。
结构设计
设置恐怖悬念,使情节惊险化。所谓情节惊险化就是指小说的情节紧张、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恐怖小说以情节为故事的重心,以其曲折、离奇、紧张的悬念、快捷的节奏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刺激。而设置恐怖悬念:一是未知境地的设置,人物和读者不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离奇事件无法解释,二是危险悬念的设置;恐怖小说不但要
设置悬念,还要设法延长悬念,甚至到最后都悬而未决,以强化悬念。如《
盗墓笔记》共八部,几乎一部盗一个墓,每一个墓都有稀世珍宝,而每盗一个会有新的出现,永无休止。《纸婴》也是在小说最后才解释出是一个小姑娘拥有的超能力使得身边众多的人离奇消失,而最后小姑娘也凭空消失,这便为其再次出现埋下新的伏笔。
语言表达
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符号,以何种方式表述事件、事物状态、特征,关乎文学雅俗趋向。恐怖小说作为大众通俗文学的一个类型,语言上的风格和通俗小说类似,
埃德加·爱伦·坡管用模糊的表达并使用韵律符号来再现叙述人的激动、震惊、恐惧等情绪反应,比如在《
鄂榭府崩溃记》中,叙述人谈到初到鄂府时对主人鄂榭的妹妹那“惊鸿一瞥”时,暗示最后一瞥只是“可能”,叙述人在尸时看到了她,还看到她的“复活”,看似荒唐,但在解开疑团后发现原来她未断气便被装硷入棺。模糊限制词即设置了悬念,又为后文埋下伏笔。
环境氛围烘托
环境的异化。恐怖小说通常设置较为阴森、恐怖的意境。恐怖意境是指作者有意将小说置于神秘、怪诞、阴郁、死亡气息浓重的背景中,在表述空间上有意制造让人惊惧的效果。如
南派三叔的《
盗墓笔记》和
天下霸唱的《
鬼吹灯》等秘境探险类恐怖小说一般将叙事设置为鬼魂、死亡、墓穴出没的地方,时时给人惊悚之感。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则通常发生在无名的国度、遥远的山谷或阴森破败的宅第,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笼罩着虚无缥缈的气氛。比如《
瓶中手稿》中描写一个文人在海上乘船,因为遭遇暴风而跌入大旋涡,却穿透时空落入一艘古代的奇异大船,主人公进入古代,并与古代的航海人共同生活,但不能与船上的人进行交流,可以说是一种主观意识的漂流。
另外,时间的夜化也能起到烘托气氛、调动读者情绪的作用。因此,恐怖小说在时间、环境的设置上通常采用“夜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人类的启蒙起源于恐惧,白天人们相信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夜晚他们希望这一信念能抵抗包围着他们的混乱的恐惧;二是受中国的
阴阳学说影响,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人生活的地方为阳间,鬼居住的地方为阴府。
意象塑造
恐怖小说需要通过描写恐怖、惊悚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来引发读者的心理恐惧感,为此,必须精心运用
隐喻、象征等手法塑造恐怖意象。恐怖意象指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带有一定恐怖象征意味的事物,具有诡异的外观与反复发生性。这些人或物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成为叙事的关键点和读者阅读的关注点,“在似重复而非重复之间发挥情节纽带的作用”,每当这些意象出现,便会发生离奇的事件,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恐惧感。恐怖形象往往有狰狞化、恐怖化的特点,既包括超自然的鬼怪,也有人化的恐怖形象。与小说塑造的其他人物不同,人化的恐怖形象往往性格孤僻、生性残暴,是激发读者恐惧感最直接的手段。如《
盗墓笔记 第一季》中被施了蛊的人,虽然有人脸,但是脑袋要大得多,也丑得多,并且有非常强的攻击性。
周德东的《门》则塑造了一个潜伏的
狂犬病病人形象,平时与常人无异,一旦病情发作,则是离奇命案的制造者。
主要流派
哥特式恐怖
自1764年第一部哥特小说《奥特兰托城堡》问世以来,经典哥特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其独有的相对固定的文学创作模式。
哥特式建筑小说大多以中世纪建筑为背景,古堡、
修道院、地下墓穴和深山密林中的小屋等这些“哥特”风格建筑充斥着阴暗恐怖、颓废阴森、摇摇欲坠的诡异色彩,给读者以诡谲的阅读感受和无限的恐怖遐想。通过描绘阴暗、诡异的环境和情节,创造出悲观压抑的氛围。超自然元素如
幽灵螳螂、魔鬼等增添了神秘诡异的色彩。同时,哥特恐怖作品也深入探索人类内心的黑暗面,揭示人性的脆弱与矛盾,并通过表达对社会规范的反叛,呼唤个人自由和救赎。
妖怪恐怖
妖怪恐怖主要探索超自然现象和妖怪故事,涉及到各种神秘的生物、灵体和恶灵。它通常揭示了人类与超自然存在之间的互动和冲突,探索人类心灵深处的恐惧。
日本自古喜欢鬼神怪谈,因此日本的恐怖小说经常注重对细节的描写,并运用暗示和悬疑的手法来创造紧张的氛围,描绘各种各样的妖怪和灵异现象。这些故事通常融入了日本民间传说和神话中的妖怪形象,利用妖怪形象来探讨社会问题或表达个体内心的挣扎,创造出浓厚的民俗风情。通过对妖怪的描绘和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神秘、恐怖和诡异的氛围,感受到人与妖怪之间界限模糊的复杂关系,以及妖怪给人们带来的惊悚和恐惧感受。
西方也长期流行妖怪恐怖,从波利多里(John William Polidori)的《吸血鬼》开始,西方恐怖小说就一直热衷于以吸血鬼为题材,如《吸血鬼瓦尼》(Varney the Vampire,1847)正式引入了
吸血鬼拥有锋利牙齿这一特征。谢里丹·勒·法努(Sheridan Le Fanu)的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的玻璃》(In a Glass Darkly,1872)中的吸血鬼故事《卡米拉》(Carmilla),为后世吸血鬼题材创作提供了新的养料,影响了
布莱姆·斯托克(Bram Stoker)的吸血鬼小说《德古拉》(Dracula,1897)。该书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吸血鬼形象
德古拉伯爵,并让东欧成为西方恐怖小说情节发生的主要地点,同年诞生的弗洛伦斯·玛丽亚特的《吸血鬼之血》(Blood of the Vampire)则以女性吸血鬼为主角。
侦探心理恐怖
20世纪以来,
推理小说家大量吸收恐怖元素。作家运用描写场景、气氛和视觉效果等手法,增加悬疑和恐怖感,让读者产生紧迫感和压迫感。这类小说常涉及异常心理和人性的黑暗面,角色可能是扭曲的凶手、心理
变态的追踪者或怀有恶意的人物。意外的情节转折也常出现,让故事保持紧凑和悬疑感。同时,这类作品也包含复杂的人际关系、
犯罪心理学、心理诡计等元素,深入剖析主角和罪犯的心理,揭示动机、行为和思维背后的心理学因素,注重呈现心理层面的恐怖,通过狡猾和扭曲的心理游戏来引发读者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作家在侦探恐怖方面成就突出,将悬念、恐怖、推理破案的过程与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创作动机有很强的社会性。如
松本清张的著名小说《
砂之器》中的主人公和贺英良从小失去父母,被好心的巡警三木收养,后来主人公在音乐界名声大噪,成为现任大臣爱女的未婚夫。他唯恐暴露自己微贱的身世失去“玫瑰色的人生”,竟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养父。作者把艺术家的才华和罪犯的凶残统一在和贺英良身上,深刻地揭露了社会制度的丑恶和弊病。
后现代恐怖小说
美国后现代主义恐怖小说不同于传统的恐怖小说,在恐怖美学上形成了恐怖元素的新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读者阅读的恐惧之情。小说打破线性叙事的传统,采用非线性的空间向度来展开叙事。借助空间场景的快速转移,加快故事的节奏。同时,读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头脑中建立一幅幅动态画面间的联系,这种填白机制有助于恐怖情感的迸发。美国恐怖小说家们把多种恐怖元素及多个场景拼贴在一起,例如美国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采用了空间叙事的手段,用
蒙太奇手段把这些空间元素并置在不同的空间场域里面,让读者自主地去构建场域间的联系,读者是诉求碎片化空间之间的联系的,思考它们也许存在着交织或平行、互相对比衬托、互相制造悬念、互相
隐喻,以及叠加并置、堆砌情感等等,于是恐怖效果就越发强烈。
新世纪恐怖小说
新世纪恐怖小说的出现与独特的时代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它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并受到不同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影响。新世纪恐怖小说主要在网络上流行,传播媒介和发布形式十分多样,可以在网络文学网站及各类移动社交平台上发布,吸引了大量年轻网民的注意。网络恐怖小说相较于传统恐怖小说而言,主题内容更加多元,作者在恐怖情节中融合言情、悬疑、科幻等等多元元素,使读者在获得恐怖、刺激、惊悚的阅读感受之外,还能体会到其他叙事元素带来的新鲜感受。网络恐怖小说具有关注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特点,还常通过借鉴电影、游戏和其他媒体形式的视觉和情感效果,以创造更加紧张和震撼的阅读体验,能反映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恐惧与不安的思考和探索。并且,
媒介文化在网络恐怖小说创作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使作品普遍呈现出追求快感的模式化、类型化特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纪恐怖小说深谙商业之道。在网络上拥有极高人气的《
盗墓笔记》系列小说,被出版成为纸质书,其作者
南派三叔也凭借此书的热销以1580万元的版税荣登“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位。除此之外,
蔡骏、
那多、
周德东、丁天等恐怖小说作家的作品出版成纸质书后,都获得了不俗的销量。新世纪恐怖小说在网络上的点击率越高,就越能引起出版商的注意,当点击率高到一定的程度,网络电子书的纸质化便成为可能。因此,拥有极高的人气以及网络化运作的新世纪恐怖小说在商业上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也值得其他通俗小说借鉴。
代表人物及作品
西方
中国
日本
价值与影响
文艺影响
恐怖小说对通俗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为通俗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选择,使作品更加多样化。例如,
布莱姆·斯托克的《
德古拉》,将吸血鬼主题引入文学领域,启发了许多后来的作品。这种题材的出现丰富了文学创作的领域。其次,恐怖小说引入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影响了通俗文学中其他类型的创作。例如,爱伦·坡的作品运用了非线性叙事和象征手法,营造出扣人心弦的恐怖氛围。这些手法不仅在恐怖小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类型的作品中,提高了整体艺术水平。另外,恐怖小说还对恐怖漫画、游戏和影视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
异形》系列为例,它最初是一部恐怖小说,后来被改编成
恐怖电影,并衍生出了恐怖游戏和漫画。这个例子展示了恐怖小说对其他媒体形式的跨界影响。总体而言,恐怖小说通过增加题材选择和引入创新艺术手法,丰富通俗文学的创作领域的同时,也为恐怖漫画、游戏和影视作品提供了灵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社会影响
娱乐性
现代生活中的人们由于工作、生活的原因,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而阅读恐怖小说恰恰可以对人们紧绷着的神经起一个调节的作用。恐怖情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恐惧比其他情绪更容易让人集中在引起恐惧的情境中而忽略其他事物。读者在阅读恐怖小说时,脱开自己身心所系的环境,体验小说中人物的恐惧,而读完一部恐怖小说时,恐惧感带来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读者就会获得强烈的愉悦感,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阅读恐怖小说的原因。
教育性及社会批判性
恐怖小说中的
宗教思想对人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约束、警戒作用,而恐怖小说加深了人们对果报思想的认可。通过描写恐怖、惊悚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来引发读者的心理恐惧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人性的阴暗面和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欲望等情感,通过揭示人性的弱点和黑暗面,促使人们反思和思考,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具有
现实主义批判的精神,能够揭露社会上的种种弊病,反映社会现状,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和反思。比如《
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是纳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一部经典恐怖小说,探讨了道德、罪行和社会偏见的主题。通过描绘一个妇女因她的罪行而被社会流放并遭受诅咒的故事,小说从心理和情感层面引发读者的不安和思考。它教育读者关于道德规范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并对当时社会中的压抑和偏见进行批判。
负面影响
现代,恐怖小说数量众多但良莠不齐,并且通常涉及暴力、
迷信、凶杀、怪异、荒诞等内容,甚至有些作品过分地渲染暴力,可能会对许多自制力、分辨力差的青少年读者起到坏的引导作用,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对生活和学习产生恐慌。同时,如果读者对恐怖小说上瘾,也可能导致读者对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并为追求刺激而做出不好的行为,从而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西方恐怖小说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是新题材和新特色的涌现。作家们开始探索更多元化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如超自然现象、科技恐怖、环境危机等,为读者带来了新鲜感和刺激感。同时,跨媒介改变也是一个重要趋势,恐怖小说逐渐融入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多种媒体形式,扩大了受众群体并提供了更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在西方文学中,奇幻元素和恐怖元素的融合成为恐怖小说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类作品通常将
奇幻和恐怖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充满神秘和黑暗的奇幻世界,给读者带来新奇而令人不安的体验。同时,东方恐怖小说也开始兴起,东方地区的一些恐怖小说开始着重描绘青少年群体的故事,并将恐怖与青春元素结合在一起。这类作品常常以校园、友情和成长为背景,将恐怖元素融入其中,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然而,恐怖小说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商业化和网络化趋势的影响导致了批量生产和粗制滥造现象的加剧。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作品忽视了深度和质量,过于注重商业利益而忽略了艺术性。此外,网络化的快速传播和内容创作速度加快,但也带来了盗版、
低俗化和重复性等问题,导致整个恐怖小说领域的创作水平和文化价值下降。
参考资料
怪异故事.Pulp Magazines Project.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