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翔(大勇)工武生。1970 年2月6日出生于古城
西安市,出身梨园世家;祖父康顿易,西安易俗社鼎盛时期的著名小生,世称“活周瑜”,父亲
康少易,驰誉
大西北,享有“
秦腔武生泰斗”之称。
18岁考入
天津市京剧团。毕业后进入
陕西省京剧院。学习剧目有《
挑滑车》、《火烧裴元庆》等。他功底扎实,技艺全面,长靠短打出手不挡。
出生于戏曲世家的康云翔7岁就开始学
京剧,但爱上京剧却是13岁看到
俞鉴老师表演的时候。“已经58岁的她竟演绎出‘小孩’的感觉。演出完后我就缠着父亲要拜俞鉴为师。”4年前,身为厉家班传人的他受邀来到厉家班发源地
重庆市,加入了
重庆市京剧团。
他七岁从艺,十三岁拜俞鉴(中国第一女武生)为师,十八岁考入
天津市京剧团,师从京剧名宿
苏德贵先生,并深得艺术大师
厉慧良先生、
张世麟先生言传身教,长靠、箭衣、短打、出手样样精通。2004年调入重庆市京剧团。
有:《
挑滑车》、《长板坡·汉津口》、《战冀州·诈历城》、《
战马超》、《小商河》、《火烧裴元庆》、《伐子都》、《柴桑关》、《盘肠战》、《一箭仇》、《艳阳楼》、《雅观楼》、《夜奔》、《杀四门》、《恶虎村》、《武松打虎》、《
蜈蚣岭》、《
乾元山》、《金钱豹》、《铁公鸡》、《嘉兴府·四杰村》、《十八罗汉收大鹏》等。
孙亮(《火烧裴元庆》饰裴元庆)、郭瑶瑶(《望儿楼》饰窦太贞)、金喜全(《八大锤》饰
陆文龙)、杨(《文昭关》饰伍子胥)、张馨月(《断桥》饰
白娘子)、黄华(《锯大缸》饰王大娘)
康云翔(《盘肠战》饰罗通)、易燕(《李逵探母》饰李母)、赵新田(《艳阳楼》饰高登)、贾艳丽(《大脚皇后》饰马秀英)、张强(《打金砖》饰
刘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在长安戏院举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潘震宙、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牧、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评委出席了闭幕式并向获奖演员颁奖。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员分成25台节目进行评比展演,经过评委会的评选,荣誉奖和一、二、
三等奖各有得主。
由文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上海逸夫舞台闭幕。本届京剧艺术节共有15台节目参加演出,另有《三寸金莲》和京昆合演《桃花扇》参加展演,同时设有优秀儿童题材新剧目展演,包括《岳家小将》、《新闹龙宫》、《北斗星》和《闪闪的红星》,并首次设立武戏擂台赛。
重庆市
京剧团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而排演的京剧《戚继光》在沙坪剧院首演,以京剧程式表现了倭寇的残忍无道,戚继光将军的英勇,一次次感动了台下观众。
“
戚家军”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但用京剧演绎,也别有味道。舞台上,蔚蓝的大海边,
舟山群岛宁静优美。随着灯光的变幻,倭寇入侵,打破了大海的宁静,也打破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戚继光率“戚家军”抗击入侵倭寇,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将倭寇赶出
舟山市。
戚继光的精神让观众倍感振奋,该剧的舞台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五把椅子经过合理的搭配、组合,既可以是窗,也可以是门,还可以组合成监牢。该剧导演、京剧团老艺术家
朱福侠说,这样设计既节省成本,也方便到各地演出,同时也能让演员更好地用自己的武功、唱功等来表现京剧的魅力。
康云翔是唱
京剧武生的,但和
秦腔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出生在一个秦腔世家,祖父康顿易,是
易俗社著名的小生演员,长期与
王天民合作,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其
姑母康兰,为易俗社青衣演员,就是电影《
三滴血》中周仁祥妻的扮演者,阿宫剧目《打神告庙》移植为秦腔后,康兰也是最早演该戏的演员之一;其父
康少易,为尚友社著名武生演员,《
铁公鸡》、《
伐子都》等戏有很高的水准。康少易虽然武戏造诣很高,但秦腔并不重视武戏,尤其是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秦腔武戏演员要想出名,是非常艰难的,有感于此,康少易没有让儿子再走自己的老路,而是选择了
京剧,并让康云翔直接拜在了有“京剧第一女武生”之称的武生名宿
俞鉴的门下。俞鉴,原名俞少楼,师承南派名武生王其昌,俞鉴最初的艺名就叫“小王其昌”,以《
乾元山》、《
八大锤》、《
闹天宫》等戏闻名塞上。俞老给康云翔打下了扎实的武戏基础,腰腿功尤其见功夫,像他的单腿翻身、
鹞子翻身、提枪虎跳加云里翻、乌龙搅柱等技巧,身轻如燕,稳健帅美。他的功夫,在今天的戏曲界,是不多见的。康云翔在天津艺校期间又拜师
苏德贵先生,学
厉慧良一路的武生戏,其实,康云翔的身材、扮相都酷似厉慧良,包括他现在的风格,也在趋于厉派。他的缺点就是没嗓子,脸上无戏。
他的身上,渐渐有了“大武生”的洒脱劲,从容稳健,气宇轩昂。所缺的,还是那么一点神韵,但那迟早会有的。他是个有追求的演员,犹如当年的
胡小毛、
胡文阁,重庆
京剧团虽穷,但那里聚集了一批为了京剧圆梦的才俊,有
张军强、有
崔英、有
周莉等等,康云翔到那里,得其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