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京剧团
大型京剧团
重庆市京剧团成立于1956年5月,其前身为享誉海内外的京剧“厉家班”。剧团历来重视剧目建设,已上演新老剧目700余出,积累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如《十三妹》、《三进士》、《玉堂春》、《春秋配》、《战太平》、《冀州城》、《法门寺》、《甘露寺》、《群英会》、《罗成叫关》、《八大锤》、《雁荡山》、《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金鳞记》、《张衡》、《杨家将》(连台24本)、《嘉陵怒涛》、《白蛇传》、《谢瑶环》、《三打祝家庄》、《闹天宫》、《八一风暴》、《最后时刻》、《情探》、《忆十八》、《春香传》、《周仁献嫂》、《四川白毛女》、《渝州盗》等。其中部分剧目获全国及省、市剧本、演出、演员、编剧等多项奖,获各种奖励人员共计100余人次。
剧院概述
成立于1956年5月5日。前身是著名的"厉家班"。拥有"五世同堂"老、中、青五辈艺术家。
1995年底有演职人员16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3人,副高职称的20人,中级职称的43人。
成立以来,涌现出了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斌沈福存、朱福侠、孙志芳、厉慧福厉慧森、王锦声、童志良、曾繁强、周应伟、张长青、陈光正、孙大龙、吴福汉、刘成煌、胡正中、陈小燕等优秀人才。
曾先后赴北京、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哈尔滨市沈阳市昆明市、贵阳、成都市西安市甘肃省、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
1994年5月应邀再赴美国西雅图,为国际儿童艺术节和波间公司演出。
主要剧目
剧团历来重视剧目建设,已上演新老剧目700余出,并创作、改编、整理、演出《渝州盗》、《四川白毛女》、《杨再兴》、《嘉陵怒涛》、《忆十八》、《三进士》、《玉堂春》、《神马赋》等优秀剧目。积累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如《十三妹》、《春秋配》、《战太平》、《冀州城》、《法门寺》、《甘露寺》、《群英会》、《罗成叫关》、《八大锤》、《雁荡山》、《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金鳞记》、《张衡》、《杨家将》(连台24本)、《嘉陵怒涛》、《白蛇传》、《谢瑶环》、《三打祝家庄》、《闹天宫》、《八一风暴》、《最后时刻》、《情探》、《春香传》、《周仁献嫂》、《渝州盗》等。其中部分剧目获全国及省、市剧本、演出、演员、编剧等多项奖,获各种奖励人员共计100余人次。
剧目介绍
传统剧目
2007年10月21日下午14:00,京剧团演出厅将上演一台优秀传统折子戏。
《佳  期》
红  娘——罗  兰
张  生——刘晓剑                   莺  莺——周  娅
黄家骅执排)
《佳期》——书生张珙自见崔莺莺之后,朝夕思念。崔之丫鬟红娘知情后,多次为双方撮合,使张和崔莺莺得遂心愿。剧中红娘由优秀青年演员罗兰饰演,张生由刘晓剑饰演,崔莺莺由周亚饰演。
《望儿楼》
窦太贞——曹建红
李渊——刘  柱
大太监——孙渝昆                   丑太监——蒲文进
宫  女——伍  梅、程  静、张  萍、陈小燕
(黄家骅执排)
《望儿楼》——唐高祖后太穆皇后,因次子李世民带兵在外,东剿西征,母子离别后终日想念,自悲自叹,思念成疾,每夜在望儿楼为世民祈祷,推窗远望,盼子归来。剧中窦氏由优秀青年演员曹建红饰演,李渊由刘柱饰演。
《坐  宫》
杨四郎——崔  英                耶律金娥——王   燕达  女——张晓妹、刘丹丹
《坐宫》杨延辉听说母亲佘太君押粮至雁门口,想趁这个机会探望老母,但是因为两国交战,关口守护森严,不得如愿,铁镜公主猜测其心事,杨延辉隐瞒不过,请公主起誓后将身世说明。公主甚为同情,于是盗来萧皇后的令箭,使杨延辉顺利过关。剧中杨延辉由国家二级演员崔英饰演,铁镜公主由国家二级演员王燕饰演。
钟  馗——张  立                   钟  妹——周  娅
杜  平——刘晓剑                   丫  环——罗  兰
小  鬼——李建忠、何  迅、李建军、魏全勇、孙渝昆
青  袍——董  柯、李恒、代贾迎春、胥  岗
(康云翔执排)
《钟馗嫁妹》的故事讲的是钟馗有个同乡好友杜平,为人乐善好施,馈赠银两助钟馗赴试。钟馗因面貌丑陋而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跟他一同应试的杜平便将其隆重安葬。钟馗做鬼王以后,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剧中钟馗由国家二级演员张力饰演,钟妹由周娅饰演,杜平由刘晓剑饰演。
优秀剧目
《战  马  超》
此剧取自《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描述了蜀将张飞武威郡名将马超的一场厮杀过程。先是两员大将从白天战到天黑,暂且收兵回营,当夜,鼓打三更后,张飞带领十万从马闯进登州城,兵士齐喊“捉拿马超一人”。马超迎战。张、马二人又战到天明。第二天,又从天明战到夜晚,才由双方主将鸣金收兵,结束这场争斗。剧中马超由优秀青年演员白梦飞饰演,张飞由优秀青年演员李献科饰演。刘备由国家二级演员王韵声饰演。
生死恨
故事见明代沈鲸《易鞋记》传奇,陆采《分鞋记》传奇。大意为北宋时,金兵南侵,士人程鹏举与韩玉娘同被张万户掳去为奴,并强令婚配。玉娘劝夫逃归故国,事泄被卖于宋商瞿士锡,瞿知其情,怜而安置于尼庵,不想老尼却拟强婚将玉娘卖与土豪胡为,玉娘连夜出逃。后鹏举杀敌立功升任襄阳市知府,命赵寻持当年失散之鞋遍访玉娘,始知玉娘历尽磨难而寄居于义母李家。程闻报赶至,玉娘却已一病不起,与程诀别而亡。剧中韩玉娘由优秀青年演员刘丹丹饰。
钓金龟
康氏生子张宣、张义,张宣赴试得中。寄书接眷,其妻王氏没有告诉康氏,独自上任,弃母不顾。张义每日至孟津河钓鱼养母,一日钓得金龟,又得兄为祥符令的消息,告诉母亲,康氏怒,并命张义经往质询。剧中康氏由国家三级演员厉冬饰演,张义由国家二级演员蒲文进饰演。
《荒  山  泪》
明末,大臣杨嗣昌为挽救朱家王朝危亡而在全国征兵抽税,以镇压李自成起义。河南济源市,农户高良敏与子高忠入山采药被虎吞食,高妻惊痛而亡,其孙宝琏被充兵役,一家五口,只剩下儿媳张慧珠。张因忧愤而疯癫,避入深山,不料差役又跟随而至,张慧珠被迫自刎而死。剧中张慧珠由青年演员张白饰演。陈宝莲由国家二级演员扈金娜饰演。
大登殿
此剧为《红鬃烈马》中的一折,剧情接续《武家坡》。薛平贵武威郡返回长安王允阴谋位,平贵与代战公主率兵擒之,自立为帝。欲斩王允,宝钏苦苦求情,始赦免。平贵在铜殿分封宝钏和代战公主。剧中薛平贵由国家二级演员崔英饰演,王宝钏由国家二级演员王燕饰演,代战公主由国家二级演员周利饰演。
历代创始人
从厉家班到重庆京剧团的近七十年来,涌现了以厉派创始人厉慧良为代表的“厉家五虎”(厉慧斌、厉慧良、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森)、“慧氏三杰”(陈慧霖、邢慧山、陈慧君)及秦慧芬沈福存朱福侠、孙志芳等在全国有影响的老艺术家和现剧团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一批优秀人才张军强程联群、王锦声、童志良、黄家骅、常春生康云翔及优秀青年演员周利、崔英、刘柱、张虎彪、张立、史丰沙、何漫清等。
成就
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继承积累、创编上演了700余部(折)不同题材的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并以阵容整齐、台风严谨著称,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重庆京剧团改编传统京剧《花木兰》,红色经典样板戏《沙家浜》,新编现代京剧《江竹筠》、《金锁记》;《大足》参加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获“银奖”;演员张军强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在第六届中国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周利获金奖,张白、张晓妹获银屏奖。
在多年的艺术创作和各项演出评比中,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全国京剧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中国京剧节武戏擂台赛铜奖、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银奖、优秀表演奖等100多个奖项,其中全国性奖项80余项。
剧团曾多次为毛泽东、朱德、谢觉哉、叶剑英、聂荣臻、江泽民、朱基、李瑞环、温家宝、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曾多次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1988年,由文化部推荐,首次赴美国演出,历时三个半月,演出地点多达16个州、27个城市,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美国各地报刊先后发表评论文章50余篇,数十家电视台进行了专访和报道。报道称我团的演出“文戏情浓于词、武戏鹊起兔落,重庆京剧团瑰丽撼动全场”。剧团还曾赴南非、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海外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建背景
重庆京剧团是我国著名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其前身是享誉海内外的“厉家班”。
厉家班于1935年在上海成立,先由京剧教育家、著名琴师厉彦芝及其子女和艺徒协助不海“更新舞台”演出,称“更新童伶班,”后随着厉氏“慧”字科收徒渐多,遂名为“童伶厉家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厉家班自芜湖市经武汉溯江入川,巡演于云、贵、川三省,1942年在昆明市更名“斌良国剧社,”经展转在渝扎下班营,届时形成“厉家五虎”(厉慧良厉慧斌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森)“慧氏三杰”(陈慧君、陈慧霖、邢慧山)等领衔主演的局面,时值风华正茂、技艺精湛,使该班成为“大后方”影响最大的京剧表演团体,并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
历史上著名的“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先生曾三次邀请毛泽东主席观看“厉家班”演出,如此两位同时观看一个班社的演出,这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可说是绝无仅有,当时被传为佳话。
1956年5月,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厉家班”为国营建制,定名重庆京剧团。
历史演变
重庆京剧团是著名琴师、戏曲艺术教育家厉彦芝先生1934年在上海创办的更新舞台童伶班,于1936年正式定名厉家班(后改名斌良国剧社),1938年来到重庆。由于其阵容整齐、技艺精湛,不少剧目又是班社的独创剧目,因此受到当时观众追捧,从此在重庆扎下牢固阵营,成为抗战时期百花竞妍的陪都文艺舞台上的一支劲旅,在京剧界享有盛誉。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请毛泽东主席观看演出。在班社云集、名家成群的当时陪都梨园,蒋介石选择了厉家班,并三次邀请毛主席观看演出,一时被传为佳话,而两人同时观看更成了中国戏曲史的绝响。随着重庆解放,1956年,厉家班组建为国营重庆市京剧团,2005年,中宣部、文化部对全国京剧院团进行评估,我团名列省级重点院团第一名。
发展历程
重庆市京剧团成立于1956年5月,其前身是享誉海内外的“厉家班”。
京剧团历史悠久,艺术实力雄厚,在全国以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台风严谨,艺术精湛著称。曾多次参加各种重大活动,均受到高度赞扬。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造就的京剧表演艺术人才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原“厉家班”艺徒、现在台湾京剧界的著名梅派传人秦慧芬、文武老生张慧呜等。改革开放后,我团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颖而出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他们承上启下,既学习继承了传统精华,又随着时代变化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剧团老、中、青五辈人,堪称52人。他们中间,既有艺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家,如现仍健在及活跃在舞台上的有“厉慧敏(女)、沈福存、朱福侠、孙志芳(女)、王锦声、厉慧福厉慧森等,又有崭露头角、各具特点如曾凡强童志良、周应伟(女)、程联群(女)、黄家骅、张长青、李维正、陈小燕(女)、刘亨泽、王韵声、刘柱、周利(女)等,深受观众欢迎的中青年艺术人才。从1979年以来,获全国、省、市各类创作演出奖113项。剧团在数十年的演出实践中,演出剧目上千余出,保留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质量的代表剧目如:《三进土》、《凤还巢》、《群英会》、《谢瑶环》等。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全国京剧演出市场不景气,重庆京剧团也开始下坡,个别人为排除异己,许多正当演戏年龄的优秀演员离开了舞台,其中有:卞培兰、陈开群、刘学义、杨乃康、刘洁郭宇、吕锦文、徐健英、曾凡强、任开强等,1995年剧团创作排演“神马赋”时,由于用 人不当,刚刚从重庆艺术学校毕业进团的九三学社届尖子、青衣演员李晓兰离开了剧团,与优秀琴师秦勤一同考进北京戏校,后分北京京剧院,同时优秀小生演员,“神马赋”主演之一的胡正中病逝。
吴国民、朱凯为主管人以来,曾经闭门自守的重庆京剧团如开了闸的流水,八方人员接二连三纷纷踏至、引进人员源源不断。原来在京剧界,除京、津、沪院团的人才以外,还有这么多人才没有着落?引进人员名单:张军强(老生)、南秋霞(张军强夫人,一般工作人员)、常春生(花脸)、康云翔(武生)、王某某(康云翔夫人、舞美)、刘川(琴师、及夫人“门卫”)、王子正(鼓师)、李钊(琴师)、陈姣(月琴)、杨红薇(京胡)、曹建红(老旦)、厉冬(老旦、票友下海)、张白(青衣)、刘晓建(小生)、刘丹丹(青衣)、乾龙(武戏演员)、李恒(武戏演员)、纪子鹤(大锣)、李艳波(武花脸)、户金娜(武旦)、刘明明(音乐创作人员)、崔英(老生、票友下海)。
开拓市场
剧团积极开拓演出市场,1983年至1987年连续4年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出。1988年首次访美演出,历时3个半月,足迹遍及美国16个州的27座城市。1994年5月再度访美演出,同年10月赴南非演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剧团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剧团培养造就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京剧艺术表演人才,其中一级演员厉慧敏沈福存朱福侠、孙志芳、厉慧福厉慧森,二级演员有王锦声、曾繁强、童志良、周应伟、黄家骅、张长青、李维正、冯健、陈小燕、王韵声等。沈福存、朱福侠、孙志芳现已成为剧团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代表人物
福字辈:
沈福存(青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福侠(文武小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福庆(武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艺术网http://www.jingjuok.com,转载请注明出处。温福棠(武生)国家一级演员邹福金(武生),韩福俊(武生),刘福林(花旦、刀马旦),刘福微(武旦)。
天字辈:
卞培兰(青衣),杨小安(青衣),杨金枝(青衣),杨先纯(武旦),周应伟(刀马旦),冯健(老生)宋东北(老生),晏学武(花脸),童志良(花脸、后改武生),王应立(武生、后改花脸),刘学义(花脸、后改老生),王锦声(花脸、后改老生),陈开群(青衣),孙志芳(青衣),李维正(武生),杨乃康(文丑兼老生)。
来字辈:
胡正中(文武小生),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奖获得者,刘洁(青衣),郭宇(老生),任开强(花脸),刘国华(老旦),吕锦文(文丑),陈小燕(花旦),陈敏(武旦)。
另有从年龄上近似“来”字辈的外地人员有:
程联群(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张志凌(武生)国家二级演员,王燕(青衣)国家二级演员,李建军、李建忠(武戏演员)。
93届毕业生:生行:王志明、刘柱、吴狄、胥刚、魏全勇、伊旺、张虎彪、刘晏、黎军、周辉、何迅、董柯、孙渝昆、李世强。旦行:李晓兰、张莲、温亚军、卢漫、蒋勤勤、周娅、赵虹、伍梅、周利、张萍、罗兰、何丽娟、程静。净行:孙庆、张立、史丰沙、陈西、张青、唐宇、向华。丑行:张静、钟晓。乐队:李恩琪秦勤、廖诗琪、杨亮、彭渝、郑煜、严春。其中获得全国奖项人员有:李晓兰、周利、张虎彪、刘晏、刘柱、何丽娟张立、罗兰、张萍、周娅。
主演介绍
厉彦芝:(1896~1972)男。满族旗人,京剧琴师,教育家。少年时代曾拜罗福山为师学习老旦,兼习京胡,14岁登台演出。数年后倒仓,拜董风年为师,学习京胡。19岁赴南方,为幼年的李万春吊嗓,并为金少山操琴。后一直在南方演出,并去新加坡、小吕宋演出。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更新舞台参与演出连台本戏西游记》。1936年在上海成立"厉家班",厉彦芝担任班主,率领他的孩子厉慧斌厉慧良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森厉慧福等一班童伶演出于江南一带。抗战爆发,带领厉家班成员转移西南,在西南坚持演出。抗战胜利,率团为国共和谈演出。解放后率团改为重庆京剧团,积极培养京剧人材。文革中被隔离审查。1972年允许其演出。不久因脑出血病逝,享年76岁。
厉慧斌:(1921~1966),男,满族,北京人,厉彦芝的长子。他自幼随父学京剧净角。先后从师于王洪奎、孟卿等人。1936年上海丽歌公司为其灌制了《霸王别姬》、《华容道》等唱片,被誉为"小金少山"。他的表演功架稳健,唱念浑厚洪亮。代表剧目有《京剧《霸王别姬》》、《连环套》、《铡美案》、《铫期》等。同时,他还演出了移植、改编剧目《张飞审瓜》、《李逵绣花》、《牛皋扯旨》及现代戏《芦荡火种》、《杜鹃山》、《红灯记》、《四川省白毛女》、《嘉陵怒涛》等。
厉慧良:(1923~1995),男,满族,北京人,厉彦芝的次子。生于南通市海门区。五岁随父来到上海市,开始了练功学艺的生活。其常演剧目有《盗宗卷》《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失印救火》、《八大锤·王佐断臂》、《珠帘寨》、《战太平》、《走麦城》、《艳阳楼》、《英雄义》、《赚历城》、《闹天宫》、《铁笼山》、《长坂坡》《挑滑车》、《钟馗嫁妹》、《金沙滩》等。1956年参加天津市市京剧团,曾演出《火烧望海楼》、《六号门》等现代戏。
厉慧敏:(1924-2007),女,满族,北京人,中共党员,厉彦芝的长女,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自幼受家庭熏陶,7岁开始学戏并登台,在上海、南京等地演出。兼习小生。1936年其父组办厉家童伶班,与兄慧斌、慧良、妹慧兰、弟慧森、慧福等演出于江南一带。后又相继向金碧艳、王蕙芳、黄桂秋徐碧云等学艺,技艺大进。抗日战争爆发后,厉家班入川继续演出,颇具声望。
演出剧目近三百余出,并编演过现代戏《四川白毛女》、《嘉陵怒涛》等。擅演剧目有《穆桂英》、《十三妹》、《白蛇传》、《花木兰》、《人面桃花》、《春香传》、《别姬》、《红娘》、《抗金兵》等。青年旦角孙志芳等得其教导和指点。2007年3月26日在重庆逝世。
厉慧兰:(1928~1990),女,满族,北京人,厉彦芝的次女厉慧良厉慧敏之妹。京剧老生、老旦,出身梨园家庭.7岁起随父母学戏,20世纪30年代末起,长期随厉家班演出于长江流域及云贵川,擅演《战太平》等余派戏,并兼演老旦,1984年率团以老生、老旦双出赴京津沪演出。1983年随团到访美国。代表剧目有:《墨子》、《城之战》、《壇渊血恨》、《六国封相》、《满江红》、《张衡》、《花打朝》、《佘太君挂帅》、《阿黑与阿诗玛》、《嘉陵怒涛》等。1990年5月12日,农历庚午年四月十八日因癌症去世。
厉慧森:男,1927年出生,满族,北京人,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京剧团艺术委员会成员。自幼学戏,从未进过学校,1936年其父开办厉家童伶班,与大哥厉慧斌厉慧良、大妹厉慧敏、小妹厉慧兰被合称"厉家五虎",在长江一带演出,颇有影响主要擅长丑角的唱腔和表演。代表剧目有执导复排了《三不愿意》,编写了《厉家班史》、《忆二哥慧良》等。2004年前往香港献艺,反映热烈。老人暮年依然孜孜不倦做着传承的事,静心埋头写下了30多万字的手稿《厉家班史》和《忆二哥慧良》。
陈慧君:原名(陈鸿瑞)京剧老生,陈嘉祥之子,自幼随父学艺。入厉家班后,工老生,主演《斩黄台》、《上天台》、《八蜡庙》等戏。早年上海市《艺术生活》介绍他"演戏持重,身段稳健,扮相大方"。几十年来的舞台生活,始终保持台风严谨、戏路宽阔的长处。早年在更新舞台童伶班时期,担任《探寒窑》中的王母娘娘、《岳母刺字》中的岳母、《法门寺》中的太后等他老旦角色。老生行当的配角,如《贩马记》中的李奇、《三堂会审》中的刘秉义等,他的表演很出色,但又能托人保戏。长期以来,与厉慧良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斌合作,严肃认真,勤勤恳恳,甘当陪衬红花的绿叶,俏不争春,精神可嘉。
邢慧山:原名(邢复初)专工京剧武二花脸,唱、做、念、打俱见功夫。在厉家班时,和陈慧君一样,可说是甘愿作护花春泥的绿叶人物。厉慧良的《三国志》、《长坂坡》,他扮演黄盖张郃陈慧霖的《战马超》、《伐子都》,他扮张飞、颍考叔;李慧敏的《抗金兵》、《穆桂英》,他就分饰完颜宗弼和孟良。作为他们必不可少的最佳搭档,为发展厉家班的舞台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邢慧山不但武二花演得好,演丑角也是他的一绝。《六国封相》中的苏文、《三笑姻缘》中的花武,既出戏又不搅戏。以后在南平市京剧团。
陈慧霖:是闸北区更新舞台时期与厉彦芝共事的陈春永之子,号(七金子)京剧武生。是最早进厉家班拜师的一位。他幼年就由潘奎祥教师教导练功学戏,武功的基础非常扎实。加入厉家班以后一直是领衔的武生,长靠和短打武戏皆佳。他在《周瑜归天》(即《柴桑关》)中扮演周瑜,其中"双脚倒踢紫金冠"的高难度动作堪称一绝。他在《伐子都》中扮演公孙子都,当见到被谋害后的颍考叔鬼魂时,穿蟒、戴紫金冠、厚底,连续三个"踺子倒失虎"的翻扑动作,干净利落。又在《界牌关》中扮演罗通,在桌上连翻五个"小翻"然后翻下,即准又险。扮演高宠赵云等角色,富有大将风度。1944年(即民国33年)前后,陈慧霖离开厉家班,先是搭杜文林的班,后应云南昭通市杨竹铭的邀请去了昭通,担任挑梁武生。以后曾任个旧市京剧团团长。
朱福侠,(1936~2006)男,京剧小生演员。13岁进重庆"厉家班"学艺,先学花旦,后改学文武小生。其代表剧目主要有《周仁上路》、《周仁哭坟》、《忆十八》、《群英会》、《小商河》、《双枪将董平》、《雅观楼》、《八大锤》、《罗成》等。他还导演了大型京剧白蛇传》、新编大型历史故事京剧《戚继光》等,参与排导、指导的剧目有昆曲《牡丹亭》、京剧《中国贵妃》(《大唐贵妃》)、越剧藏书之家》等。
沈福存:(1935~)男,京剧旦角演员。四川省巴县(现为重庆市巴南区)人。
1948年入历家班"福"字科学艺,先习老生,后攻青衣,兼工小生。16岁登台。
20世纪50年代,悉心攻习张派艺术,与历慧兰、历慧敏等同台演出于西南一带,颇得观众青睐。
60年代末至70年代,攻习老生,演过《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剧。80年代后,恢复了旦角传统剧目。
1983年曾率团赴京、沪等城市演出,深得好评。
1984年在北京纪念尚小云先生八十五诞辰会演中,主演《御碑亭》一剧,获内外行一致称赞。
代表剧目
沈福存常演《玉堂春》等旦角戏及《罗成叫关》等小生戏,还在《白蛇传》中赶演白娘子许仙双角。
擅演剧目有《春秋配》、《凤还巢》、《生死恨》、《状元媒》、《龙凤呈祥》、《宝莲灯》等。
其他主要剧目还有:《武家坡》、《三娘教子》、《锁麟囊》、《御碑亭》、《红娘》、《苏三起解》、
《望江亭》、《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龙江颂》、《闯王旗》等。
罗发敏荀派花旦演员。师从韩凤英厉慧敏、朱晓霞等老艺术家。1961艺术大师荀慧生及其女荀苓莱亲授荀派剧目《红娘》《金玉奴》。
八十年代被荀苓莱先生指定作为荀派弟子参演荀派艺术研讨会,示范演出荀派名剧《红娘》,广受好评。
其他主要代表剧目有《麻姑上寿》、《小上坟》、《辛安驿 》、《贵妃醉酒》、《喜荣归》等。
卞陪兰
1958年考入重庆市京剧团。梅派青衣。国家二级演员。重庆市剧协会员。师从韩凤英、戴国恒、厉慧敏等老艺术家。
1980年《女起解》获重庆市青少年汇演二等奖
1987年获重庆市戏剧广播大赛优秀奖
主要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红灯记》、《蝶恋花》、《三堂会审》等。
陈开群,女,京剧梅派青衣。四川省重庆人。国家二级演员,曾任重庆京剧教育协会理事、四川省剧协会员。1969年毕业于重庆京剧团训练班。先师从韩凤英厉慧敏等老艺术家,后被著名旦角演员孙毓敏收为门徒。
主要演出京剧剧目有:
《红灯记》、《凤还巢》、《玉堂春》、《宇宙锋》、《红鬃烈马》、《临江驿》、《状元媒》、《秦香莲》、《法门寺》、《甘露寺》、《孔雀东南飞》、《生死恨》、《四郎探母》、《三娘教子》《断桥》等。
昆曲剧目有:
《琴挑》、《痴梦
其演出唱段被收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主要艺术成就:
1980年演出 《二进宫》获重庆市市中青年演员二等奖
1987年《三娘教子》选段获重庆市戏剧广播大赛第一名。
1987年任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四川赛区评委。
周应伟
1958年考入重庆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关肃霜亲传弟子。师从韩凤英、朱晓霞等老师。1988、1994年两次赴美巡回演出,主演关派名剧《盗库银》,广受戏迷朋友好评。主要演出剧目有《铁弓缘》、《扈家庄》、《武松打店》、《挡马》、《青石山》、《红桥赠珠》、《盗草》、《九尾狐仙》等。
孙志芳:女,汉族,1950年出生。重庆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0、1981年曾获重庆市专业剧团青少年汇演一、二等奖,1985年在创作剧目《巫山神女》中获得重庆创作调演优秀表演奖。1991年6月曾获得全国中青年京剧电视大赛四川赛区最佳表演奖。同年11月有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京剧电视大赛银屏奖。1988年、1994年两赴美演出,多次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受到高度民主赞誉。
2001年10月,中央电视台戏曲名家名段栏目播出了她主演的《断桥》、《谢瑶环》。
张军强:重庆京剧团团长--------奚派老生
张军强,1962年生于保定市,毕业于保定市戏校,初攻武生,进入河北省京剧院后专攻文武老生。
1992他投身奚啸伯高徒欧阳中石张荣培门下,潜心学习奚派艺术,成为奚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张军强演出的奚派代表剧目《范进中举》、《白帝城》、《李陵碑》、《失空斩》、《乌龙院》和主演的《探皇陵》、《打金砖》、《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杨门女将》、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方志敏》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991年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
1994年荣获在天津市举办的"汪言余奚"京剧四大流派展演一等奖
2007年12月获中国第二十三届"梅花表演奖"
程联群:张派青衣,重庆京剧团副书记
女,青衣,重庆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1977年考入万县市京剧团学艺.
85年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92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99年调入重庆市京剧团。
88年拜沈福存为师。擅演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望江亭》、《状元媒》等。
2001年获全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展演一等奖
2004年9月获第十一届"文华表演奖"
2006年获优秀专家称号、首届重庆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8年获重庆市"学术带头人"称号。
张军强。程联群
常春生联合演出\u003c大。探。二\u003e
常春生:男,回族,1966年出生于定兴县。1982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授课教师陈茂春先生(荣春社)、邹鸣述先生(鸣春社)。
1998年被评为河北省德艺双馨专业双十佳演员
2007年被评为重庆首届"重庆市新秀"优秀文化先进人才
擅长演出剧目:《大。探。二》、《姚期》、《美案》、《连环套》、《铡判官》、《赤桑镇》、《遇后、龙袍》、《赵氏孤儿》、《将相和》、《锁五龙》、《李逵探母》等。
周利:女,京剧旦角。青年研究生班
1987年考入重庆市艺术学校京剧表演专业。
1993年毕业入重庆市京剧团。
2004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获奖情况:
200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第四届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参演《昭君出塞》,获"优秀表演奖"。
2003年中国剧协"红梅奖"大赛参演《卖水》,获"金奖"。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五届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参演《失子惊疯》,获"银奖"。
2008年获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康云翔:是唱京剧武生的,但和秦腔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出生在一个秦腔世家,祖父康顿易,是易俗社著名的小生演员,长期与王天民合作,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其姑母康兰,为易俗社青衣演员,就是电影《三滴血》中周仁祥妻的扮演者,阿宫剧目《打神告庙》移植为秦腔后,康兰也是最早演该戏的演员之一;2001年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2003年获全国"国花杯"十佳武生
2004年获文化部中国第四届京剧节武戏擂台"铜奖"2005年获中央电视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银奖"
设置及领导
演员队:薄文进
乐队:黄一凡
舞美队:岳刚
艺术室:李维正
艺委会:朱凯
办公室:杨昌喜
信息员:袁绍甫
退管科:李虹
党办:王连生
剧场:吴应模
地址:渝中区正阳街38号
直辖活动
近年来,剧团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曾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市、南京、哈尔滨市沈阳市大庆市锦州市昆明市、贵阳、攀枝花市成都市西安市甘肃省、新疆等地巡回演出,反映强烈影响广泛。1988年、1994年两次赴美国及南非演出,引起轰动,受到主办单位及海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近几年来,剧团曾先后参加了全国及本市的各种重大活动,如:1997年3月18日庆祝设立重庆直辖文艺晚会。1998年6月15日第八届世界拳击开幕式。1998年6月18日重庆直辖挂牌一周年庆曲。2001年1月2日文化部举办的首界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2001年5月4日广电部举办的“哈药六杯“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2001年11月26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戏剧节闭幕式《国色天姿》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剧团将以崭新的姿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致力于“出人出戏多演出”,为进一步适应和进入市场,繁荣文化艺术作出新的吏大贡献。
机构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做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重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在改革中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对原有的8家市级文艺院团进行了改革。市京剧团、市话剧团整体划入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联线紧紧抓住这次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机遇,以京剧、话剧在重庆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红岩文化为根基,以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为纽带,围绕“出人、出戏、出精品、出市场”的战略目标,专注红岩文化研发与戏剧经典传承的有效融合,开拓市场、服务大众。
机构荣誉
重庆市京剧团荣列全国省级重点京剧院团评选第一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剧院概述
主要剧目
剧目介绍
传统剧目
优秀剧目
历代创始人
成就
创建背景
历史演变
发展历程
开拓市场
代表人物
主演介绍
设置及领导
直辖活动
机构改革
机构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