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中国的行政区划名称
“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汉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汉书》地理志解释为“有蛮夷曰道”或者“县主蛮夷曰道”。
到了隋唐时代,出兵征战经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为“某某道”,该方面军主将称“某某道行军大总管”(相当于苏联的某地方面军总司令),例如攻打高句丽时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浿江道行军大总管等等。后来在内务民政上也使用此名词,在撤并郡县(或州县)之初,一级行政区较少时仅作为监察和地理单位,在后来州县增多之后逐渐成为实质性的一级行政区,由州-县二级制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
行政区划
《汉》地理志解释为“有蛮夷曰道”或者“县主蛮夷曰道”。
这种形式和演变过程,与20世纪的法国相似,法国起初把80多个省份按历史地理渊源划分为10几个“大区”,后来大区逐渐演变成为省份的上级单位。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之后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李旦景云年间)。但节度使制掌握地方实权后,“道”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辖区的称呼,和初唐、盛唐时的意义有所不同。
宋代地方监察区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义相通。而辽朝因循唐朝旧制仍使用“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元朝建立后,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区划单位。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如“福建省台厦道”或“台湾道”,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曾经在省下设“道”为次级行政区划单位,并曾计划“废省置道”,将全国划分为70多个道,但之后并未采用此规划,而之后“道”这个行政区划也被废除。
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朝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朝鲜韩国仍在使用“道”,为一级行政区,等同于许多国家的行省(Province),而范围和规模则相当于华中地区/地级市。日本于明治时代前,各地也有“道”的设置,只剩下一个:北海道
中国政区
道是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监察区划,始设于西汉,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持续发展完善,明清时期趋于完善,中华民国时期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停止使用。需注意的是不同时期的道,其性质和行政单位都不尽相同。
西汉
西汉的‘道’,是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平行的地方行政区划。
唐宋
杨坚曾沿袭东魏北齐旧制,设置过河北省河南省、西南等道行台省,每道统辖十余州,但不久即废。至于地方行政区划,自隋文帝废郡,已为州县两级制。经过隋末农民起义及割据战争,唐初户口锐减而州县倍增,不便于中央政权的监督和领导,至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一方面下令并省州县,一方面又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关内、河南、山西省、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开始并没有在每道设置固定的官员和办事机构,只是临时差遣中央或地方官员兼任大使去进行巡察,名称有巡察、按察、黜陟、巡抚、安抚、存抚等使,分道有时也不是十个。武则天时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天授二年(691)发十道存抚使,以右肃政台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等为之,渐趋固定化。李显神龙元年(705),复为御史台,二年始置十道巡察使,由左右御史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员充任,两年一替。按察的项目有六条:①察官人善恶;②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③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④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害;⑤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⑥察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这六条和西汉刺史察事的六条大同小异。但中央监察权的行使往往涉及到政事的处理和官吏的任免,因此在李旦景云二年(711),诏分天下置二十四都督府以加强纠察权,除内州以外,都隶属于都督府,这样就产生类似东汉时州刺史转化为地方行政官的倾向。当时不少大臣反对这种权力过大的都督,因而废罢。
由于十道监察区域过大,巡察不易,武周时开始有将其缩小的趋势。如天授曾析江南道黔中道,析岭南道置安南道;李显时江南道为东、西两道,睿宗又析山南道为东西两道,陇右道析出河西道。但都还是临时措施,未成定制。到了李隆基开元二十一年(733)才正式分十道为十五道。即从关内道中析出京畿道,河南道中析出都畿道,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江南道分为东、西及黔中三道。其余河北省山西省、淮南、剑南道、陇右、岭南仍各为一道。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三年一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制。道的采访处置使既有固定辖区和治所,又有专停所属刺史职务,差人权摄的任免权,故"道"已渐向州的上一级行政机构转化。不久,边境诸道的采访使又多为节度使兼任,加上兼任支度、营田使(见支度使),使军、民、财政三权集于一身,卒致酿成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之祸。
安史乱起,内地的要冲大郡也遍置节度使。节度使对其下属诸州,具有专擅一切的权力。十五道采访使已不可能行使其监察权,乾元元年(758)只得予以废除。同年稍后,设置观察处置使。从此或以节度使兼观察使,或以观察使兼防御、团练等使。节度使或观察使的辖区称为一镇,也称为一道。这种道大至十余州,小或二三州,分划时有变更,肃宗乾元(758~760)时共有四十四道,德宗贞元(785~805)时共五十道,李纯元和(806~820)时共四十七道。采访使虽已废除,但十道、十五道作为地理区划名仍沿用不废。故贾耽所撰地理总志仍以《贞元十道录》为名;杜佑《通典·州郡典》中叙唐制,仍作"分天下为十五部"。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虽按当时实际政区京兆、河南二府及华、同二州与四十七镇叙述,也仍依十道编排;所绘全国地图亦称《元和十道图》。《旧唐书地理志》载及乾元以后增改,仍依十道编次;《新唐书·地理志》所叙州县乃唐末制度,仍依十五道编次。
862年(李漼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
赵光义淳化四年(993),沿唐制分全国为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关西、剑南道、淮南、峡西、江南东西、浙东西、广南十道。至道三年(997),改为十五路。辽置五京,各为一道,下辖府、军、州,大抵仿照唐制,随宜设官,各道不一,有盐铁、度支、转运、安抚、处置等使(见辽五京)。
元朝
元朝创建行省,合并宋朝的路,将各路大面积合并。
元代的道是在中书省、行中书省和路府之间设置的地方区划。有以下两种:
①肃政廉访司道。为监察区划,属御史台与行御史台。廉访司除监察地方行政外,还兼理农事。每道置廉访使二人,正三品;副使二人,正四品;事二至四人,正五品;经历以下二十八人。每年除二使留司以总督一道外,副使以下分莅郡县按治。肃政廉访司本名提刑按察司。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山东东西道、河东陕西道、山北东西道及河北河南道四道,属御史台。其后累有增减。二十八年改名肃政廉访司。成宗大德年间定为二十二道:中书省境分设燕南河北道(治真定路,今正定县)、山东东西道(治济南路,今山东济南市)、河东山西道(治冀宁路,今山西太原市)三道。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只设山北辽东一道(治大宁路,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分设江北河南道(治汴梁路,今河南开封市)、淮西江北道(治庐州路,今安徽合肥市)、江北淮东道(治扬州路,今江苏扬州市)、山南江北道(治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四道。三省共八道,隶御史台,称内八道。江浙行省分设江南浙西道(治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市)、浙东海右道(治婺州路,今浙江金华市)、江东建康道(治宁国路,今安徽宣城)、福建闽海道(治福州路,今福建福州市)四道。江西等处行中书省设江西湖东道(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市市)。湖广行省分设江南湖北道(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岭北湖南道(治天临路,今湖南长沙市)、岭南广西道(治静江路,今广西桂林市)、海北海南道(治雷州路,今广东海康)四道。三省共十道,称江南十道,隶江南行御史台(治建康路,后改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市)。陕西行省设汉中市一道(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四川行省设西蜀四川一道(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市)。甘肃行省设河西陇北一道(治甘州路,今张掖市)。云南等处行中书省设云南诸路一道(治中庆路,今云南昆明市)。四省共四道,称陕西四道,隶陕西行御史台(治安西路,后改奉元路,今西安市)。
②宣慰司道。为中书省、行省的派出机构,与分省相类似,是为了弥补省区过大,政令行使不便的一种措施,设置在离省会较远的地方,作为中书省、行省和郡县之间的承转机关,而省会附近的路、府、州、县,则直隶于省,不设宣慰司道。有军旅事时,又兼都元帅府。每道置宣慰使三人,从二品;同知一至二人,从三品;副使一至二人,正四品;经历以下三至五人。元代宣慰司道累有增减。延佑以后至正以前有十一道,汉隶中书省和五行中书省:中书省境内有山东东西道(治益都路,今山东益都。领益都、济南市、般阳府三路及宁海州。有今山东省大部)、河东山西道(治大同路,今山西大同市。领大同、冀宁、晋宁三路。有今山西省全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境内有淮东道(治扬州路,今江苏扬州市。领扬州、淮安二路及高邮府,有今江苏江北大部和安徽江北一部)、荆湖北道(治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领中兴、峡州二路、安陆市、德安、阳三府及荆门州,有今江汉平原及水流域)。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境内有四川南道(治重庆路,今四川重庆市。领重庆、州二路和绍庆、怀德二府。有今四川省东部及东南部)。江浙行省境内有浙东道(治庆元路,今浙江宁波市。领庆元衢州市婺州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绍兴七路,有今浙东地区、浙南地区)、福建道(治福州路,今福建福州市。领福州、建宁县泉州市莆田市邵武市延平区长汀古城、漳州八路,有今福建省全省)。湖广行省境内有湖南道(治天临路,今湖南长沙市。领天临、衡州府道县永州市郴州市全州县邵阳市武冈市、桂阳九路和茶陵县常宁市耒阳市三州,有今湖南省大部和广西小部)、广西两江道(治静江路,今广西桂林市。领静江、南宁市梧州市、浔州、柳州市、思明、太平、田阳区、来安、镇安十路,玉林市、容、象、宾、横、融、藤、贺、贵九州以及平乐府和庆远南丹溪洞安抚司,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海北海南道(治雷州路,今广东海康。领雷州市化州市高州市钦州市、廉州五路和南宁、万安、吉阳三军以及乾宁安抚司,有今广东湛江地区大部、海南岛和广西钦州地区大部)。
元末,又分出许多行省,如中书省分出山东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有些行省区域过大,又划置分省,如福建行省内置建宁县长汀县泉州市分省。可见,元末行省制也已开始混乱。
明朝
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事务繁剧,辖区广大,遂由布政使、按察使的同僚分司管理部分专务或一至数府州的民政、监察和军事事务,此即被称为道。其名称不一,按系统划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职掌划分,有分管专门事务的道和管辖地区(府州县)的道,后者又有分守道、分巡道、整饬兵备道之分。
明朝建立后,撤销了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明朝有两京十三省。哪十三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江西省、湖广、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
布政分司道,由布政司参政或参议担任。司专门职务的道,有督理粮储的督粮道,设于十三省;有管理户籍、赋役黄册的督册道,设于江西、陕西等省。管地区的道即为分守道。始于永乐年间,先命方面官巡视民间,后定参政、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负守土之责,处理例行地方事务。
按察分司道由按察司副使(副宪)或佥事(佥宪)担任。司专门职务的道,有分理学政的提督学道,有清理卫所军伍的清军道,有管理驿递的驿传道,均设于十三省。另有屯田道,以及浙江省的水利道、河南省的河道、山东省的招练道、陕西省的抚治商洛道、湖广的抚民与抚苗道,以及盐法道、监军道等,管地区的道包括分巡道与整饬兵备道。前者始于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置府州县按察分司,以五百三十余人为试佥事,每人巡按二县;二十五年改置按察分司为四十一道。主要职责为监察地方吏治,整肃纲纪。后者始于洪熙年间,设参政、副使等协助总兵官署理文书,商量机密。兵备道副使、佥事,俗称为兵宪。弘治十二年(1499),因地方军事长官为武臣,权任较轻,因而派宪臣整饬兵务,始正式设江西九江兵备,总辖江防及鄱阳湖防,以后又陆续添设,多在边区。正德年间中原发生刘六、刘七起义,嘉靖末年倭寇日剧,遂发展至内地及东南沿海各省。其主要职责为训督地方军务。
各省的分守、分巡、兵备道数量不一,一般每省有分守三至七道,分巡一至五道,兵备二至七道,但陕西省多至十余道。每道辖一府或二三府不等,与邻省交界处的道所辖府、州、县与省境有时不相一致。各道都有固定的驻地,以所辖府州、地区及驻地等为名。分巡及兵备道也有以职掌为名的,其他还有边备道、兵巡道等名称。各省分守、分巡、兵备道的分道、驻地、名称、辖地也不尽相同,少数分守兼分巡或兵备,分巡兼兵备,兵备在中叶以后大都兼分巡。兼管专门职务的,另加专务名,如兵粮道或兼管水利、屯田、盐法、驿传等名。
两直隶直属六部,不设布政、按察二司,境内各道由邻省布、按二司带管。北直隶密云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由山东省带管;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井陉道、州道、永平道等,由山西省带管。南直隶太仓道、州道、徐州道,由山东带管,苏松道、漕储道、常镇道、庐凤道、徽宁池太道、淮扬道,由浙江省江西省、湖广三省带管。
分守、分巡、兵备诸道因事添设,废置变动较多,据《大明会典》、《明史·地理志》、《明会要》诸书记载的不完全统计,有分守道六十一,其中一道兼分巡,二道兼兵备;分巡道四十一,其中二十道兼兵备;整饬兵备道八十三,其中二十九道兼分巡。各道的职责亦有不同,但实际上没有严格的区别,大都相互交错。分守、分巡道可节制所属州县卫所,分巡道可管粮储、水利、盐法,兵备道也可管水利、屯田、盐法。
清朝
清代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
道制到清代逐渐完备,如明代两直隶各道分属邻省带管,清代北直隶成立直隶省,南直隶分置江苏省、安徽二省,均设置了布、按二司,就不再有带管寄衔的制度;又如乾隆十八年(1753)取消了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名称,只称道员(即守道、巡道),较明代简易划一;各道官员不再由布、按二司的佐吏兼任,道员皆为正四品,由兼衔变为实官。清还对明代以来的道加以调整。康熙帝六年(1667),就裁并守、巡道一百零八。尔后雍正、乾隆时虽略有增设,但较明代为少。乾隆时期,全国共置守、巡道七十九道。即直隶省七道,山西省四道,山东省三道,河南省四道,江苏省四道,安徽省二道,江西省四道,福建省五道,浙江省四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省四道,陕西省五道,甘肃省八道,四川省六道,广东省省五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三道,云南省四道,贵州省三道。此外还有掌管专门事务的山东督粮道、河南督粮道、浙江督粮道、湖北督粮道、湖南督粮道、广东粮驿道、苏松粮储道、江安督粮道、江南驿盐道、山东运河道、江南河库道、福建盐法道、云南驿盐道,共计九十二道。
自此历嘉、道、咸、同四朝,守、巡道的设置基本未变。至光绪年间,新疆及东北地区相继建省,即在新疆省设三道,在奉天省设四道,在吉林省设四道,在黑龙江省省增设三道。在此期间某些省的道又有所增减,故至宣统年间,全国共有守、巡道八十四道,其分布为:沈阳市省四道,吉林省四道,黑龙江省三道,直隶省七道,江苏省四道,安徽省二道,山东省三道,山西省二道,河南省四道,陕西省三道,甘肃省六道,新疆省四道,福建省三道,浙江省省四道,江西省三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四道,四川省四道,广东省六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四道,云南省五道,贵州省一道。乾隆十八年定制,各道长官为道员,正四品。属官有库大使、仓大使、关大使,此外还设典吏若干人,协助道员管理日常事务。清代,只有布、按二司以上官员方可封章奏事,雍正乾隆以来,各道"俱准其照藩二司一体具摺奏事"。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又重申了这一作法。知府及其以下州、县各官奏事,必须经由道员批转。道员成为地方大员。此外,清代守、巡道的区别日益缩小,打破了过去守道只管钱粮,巡道只理刑名事件的规定。如河南省分守河北道、分巡南汝光道等道不仅管所辖地方钱粮事宜,还管理刑名事务。光绪年间设置的新疆分巡阿克苏市道、喀什噶尔道则督饬所属水利、屯垦、钱粮、刑名事件,抚驭蒙部,弹压布鲁特,稽察卡伦。此外守、巡道兼管兵备、粮、盐、茶、屯田、水利、关务等事务,不仅可以管辖府、州、县文职官员,同时可以节制所辖地区的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武职。从其职权看,道已成为省与府之间的一级行政组织。
除守、巡道外,清沿明制,设置了若干负责地方专门事务的道,主要有:
①提学道(督学道),管理一省学政。由各部进士出身的郎中选用者,为提学道(后称顺天学政),带按察司佥事衔。由翰林科道选用者为学院。清代,除直隶和江南两省设学院外(顺治十一年,1654年,江南曾改为提学道,康熙二十四年后改为学院),其余各省皆设提学道。康熙帝二十三年浙江省提学道率先改为学院。四十一年以后,云南省贵州省福建省、湖广、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西省四川省陕西省诸省提学道相继改为学院。雍正四年(1726)规定,提学道一律改为学院。凡由部属选用者,一律加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衔。自此不设提学道。
②驿传道,管理各省驿站事务。清代多不专设,其驿站事务,直隶省为按察司兼管,其余各省为粮储道或盐法道兼理,唯甘肃省省专设驿传道。自乾隆四十三年起,各省驿站事务由按察司总管,各守、巡道按其所属府州县分司其事。四十四年,取消甘肃驿传道,改为兰州道。光宣之际,各省驿传事务由劝业道兼理。
③河道,管理治河事宜。专管河务的有直隶永定河道、山东省河道和江南河库道(河道总督管辖)。其他河道事务,由守、巡道兼理。有直隶清河道、通永道、天津道、大名道,山东沂曹道,河南开归道,江苏淮扬道和淮徐道。咸丰三年(1853)省江南河库道,永定河道,运河道也于光绪末年裁撤。 ④兵备、屯田、水利等道,清代亦不专设。凡紧要地区的守道、巡道多加兵备衔,先后加兵备者达八十余道。顺治曾于湖广、江西省、江南、山东、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等省设置兴屯道,主持开垦荒地。不久撤销兴屯道,其屯务交守、巡道及州县官吏管理。屯田、水利、茶马事务除当地守、巡道兼管外,粮道、盐道也兼理县事。如兰州市道、巩秦阶道,兼管屯田和茶马事务。浙江杭嘉湖道、江西粮道,等等,皆兼管水利。
⑤粮储道(督粮道),专管各省粮务。有督运漕粮之责的称督粮道,如苏松、江安县山东省、河南、江西、浙江、湖北、湖南诸粮道,掌监察收粮及督押粮盘为漕运总督管辖。与漕运无关无督运之责的粮道,如福建省陕西省、广东、云南省贵州省及甘肃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粮道称粮储道。有些粮道兼管驿传或盐法事务称粮盐道或粮驿道。有些粮道兼管地方,山西粮道负责盘查、辽泌洲钱粮,江西粮道兼巡南昌、抚州、建昌三府,云南粮道兼巡云南武定二府州等等。光绪、宣统间,各省粮道大部裁撤,仅留苏松、江安、浙江和云南粮道。
⑥盐法道,掌管督察盐的生产和行销事务。清代曾于江南、江西省、浙江、福建、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甘肃、四川省、湖北、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设盐法道。盐法道除兼理粮、驿事务外,也兼管地方,如江西盐法袁瑞临道、湖南盐法湘江道、湖北盐法武昌道等等。乾隆以来,盐法道多有裁撤,至宣统三年(1911)各省盐务统归盐政大臣,不设盐法道。 ⑦海关道,同治九年(1870)设天津海关道,驻天津府,专管对外交涉事宜。兼理关务的守、巡道有山西归绥道,奉天锦新营口道,吉林东南路道、东北路道,江苏松太道、常镇通海道,安徽皖南道,云南临安开广道。
光绪末年实行"新政",于各省添设巡警和劝业两道。巡警道,管理一省巡警治安事务,除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外,其余各省皆设。劝业道,管理一省工、商、矿及交通事务,除黑龙江、新疆二省不设外,其余二十省皆设。
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时期,道是省与县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1913年1月8日设,1924年7月1日废。基本沿用前清旧制。各省所辖道数和各道所辖县数不等。治所在省会的称首道。全国各道分为六类三等。首道和地方形势紧要而治理繁难的称繁要缺;地处边陲而又形势险要的称边要缺;以上两类属第一等。辖县较多、财赋较富,或辖虽少而事务繁剧的称繁缺;地处边区而形势重要的称边缺;地当冲要或辖有重要商埠的称要缺;以上三类属第二等。辖县较少、政务较简,或财赋较少的称简缺;这一类属第三等。全国共计九十三道,计一等三十八,二等三十九,三等十六。各道行政首长初名观察使,1914年 5月23日改称道尹。其职权主要为颁行单行规程、监督所辖官吏、节制调遣地方武装、奉行上级委办事务、出巡等。道署初名观察使公署,1914年 5月23日改称道尹公署,分置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科,各科设科长一人,科员若干人。
外国政区
日本
奈良时代(约7世纪)开始,日本分为五畿七道,为五畿(畿内),东山道东海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后于1869年增设北海道。1872年,日本开始进行地方政区改革,至1889年后废除其他7道,只保留北海道。
朝鲜地区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之前
朝鲜八道是朝鲜王朝时将全国所划分而成的行政区划,也是现时南北韩的行政区划基础。朝鲜八道于太宗13年(1413年)划分。李熙33年(1896年),朝鲜八道中的平安、咸镜、忠清、全罗、庆尚五道分别拆为南、北两道,是为十三道制。
京畿道道,含汉城府、开城府。首府在汉城府。
庆尚道,含庆州府、尚州牧、晋州牧;设左兵营、右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庆州府。
全罗道,含全州牧、罗州牧;设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全州县
忠清道,含忠刺史、清州牧、公州牧;设水营。首府在清州。
黄海道,含黄州府牧、连云港市牧。首府在海州。
平安道,含平壤府、宁边大都护府、义州牧。首府在平壤府。
江原特别自治道,含江陵大都护府、原州牧。首府在江陵。
咸镜道(旧称「宁安道」),含咸兴府、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首府在咸兴府。
道下设州、府、郡、县。其中,庆尚、全罗、忠清、黄海、京畿五道再分左右两道。宁安道(咸镜道)分南北两道。平安道分东西两道。江原道分岭东、岭西两部。
朝鲜半岛分治之后;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平安南道慈江道、两江道、咸镜北道咸镜南道、江原道、黄海北道黄海南道,共9个道级行政区。
韩国:京畿道、江原特别自治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特别自治道,共9个道级行政区。
参考资料
秦“道”制起源新论.中国知网.2023-12-20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中国政区
西汉
唐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华民国
外国政区
日本
朝鲜地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