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
王莽曾经为
刘衎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
赵国名相
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
邯郸县的故事。
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
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玉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和氏璧介绍
和氏璧刚开挖出来时的名称叫“玮”,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
美玉的原石称作“玮”。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由于相传和氏璧被
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来历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载:楚国人
卞和,在楚山(今襄阳
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
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
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卞和说:“我不是为被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历史记载
西汉刘向《
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秦
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
皇帝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晋朝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五代十国时
前蜀道士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
唐朝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历史沿革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
韩非子》、《
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
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
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
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
周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
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战国时期,
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
秦昭襄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
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
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
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
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
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作势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
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
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
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但是此时就算杀了蔺相如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会与赵国交恶,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做“完璧归赵”。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同时是记载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与将相不和故事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
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
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
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
皇帝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
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
韩非子》、《
新序》等书的记载。如
晋朝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唐朝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
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汉
据《
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
刘邦灭秦得天下后,
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
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
孙坚、
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御玺被
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
李世民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
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
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王莽篡汉时,曾派人向自己的
姑母汉孝元太后
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三国至隋
刘协时,
董卓作乱。
孙坚率军攻入
洛阳市,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
袁术娶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
刺史徐璆携玺至
许昌市,时
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公元220年,
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公元265年,
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公元311年,前赵
刘聪虏
司马炽司马炽,玺归前赵。公元329年,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传
冉魏,后冉魏乞求
晋朝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
南梁,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大隋一统
中原地区,传国玺遂入隋宫。公元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
李世民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唐贞观四年,
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
唐朝。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
朱温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
后梁。公元923年,
李存勖灭后梁,建
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
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
石敬瑭攻陷
洛阳市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玉印岩
玉印 岩位于湖北
南漳县城西南荆山南麓,距县城90公里,紧靠南(漳)巡(检)公路。
“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于
湖北省南漳县
巡检镇金镶坪村,距县城90公里。“玉印岩”座北朝南,南漳至远安公路经其前。玉印岩洞深11米,宽15米,高10米。为传说中的和氏璧产地。
卞和献玉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
韩非子》、《
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像。(以下部分文字译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话说
东周春秋时,楚人
卞和在荆山见
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
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
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
楚相国
昭阳,败魏,
齐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许长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发现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
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人怀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后来张仪入秦为相后也还以报复。但和氏璧终无下落。此案至今无解。
赵秦争璧
赵国太监
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
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
秦昭襄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
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
秦灭赵之战,和氏璧终于落入
秦国。
秦
秦始皇统一
中原地区,称“始皇帝”。命宰相
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
丞相李斯
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
咸阳市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乘龙舟行至
洞庭湖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8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献上。传国玺,夫复归来。其实真假难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国玺
汉传国玺
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冬,沛公
刘邦军上,秦王子婴素衣白马,系颈以组,在咸阳东面十三里的积道亭投降,献上始皇玺,刘邦遂以此宝随身佩戴,并“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
王莽篡政。小皇帝
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
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
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
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后王莽败,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
杜吴杀死王莽,取其绶而不知取其玺。公宾就见绶,问明绶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
王莽首级并取得传国玺,交与王宪。王宪自乘天子车,有称帝意。
李松入
长安,斩王宪,把玺送到宛,献给更始。赤眉杀更始,玺归
刘盆子。
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盆子败于
宜阳县,奉传国玺降
刘秀。
东汉末,宦官
张让、
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让、既诛,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
十八路诸侯讨
董卓”,
长沙市太守孙坚攻入
洛阳市,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
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此文传为
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
岘山阵亡。
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
庐江县,又被荆州
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
曹操。
晋传国玺
统一三国,玺归
司马炎。
司马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
王弥攻入
洛阳市,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
刘聪,还不懂得传国玺的意义,他把晋怀帝和传国玺都迁到平阳“保管”起来。刘聪死后,大将军
靳准作乱,要把玺交给胡嵩,说:“自古无
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
资治通鉴》卷90《晋纪十二》)胡嵩宁被靳准杀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准被杀,其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
刘曜。
公元328年,
石勒攻杀刘曜,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
后赵传至,内乱,
冉闵杀
石鉴,夺玺,传子
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克
冉魏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
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而
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
其实当时晋阳
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从冉魏大将军蒋干手中赚得
玉玺,遣都护
何融怀玺至枋头,交给晋安西将军谢尚,谢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至此,传国玺历四十二年而复归于晋。从晋元帝东渡以后,历数帝都没有传国玺,以至被人嘲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
太平御览》卷682《仪式部三·玺》)及永和得玺,人们这才把东晋视为
正统。玺至
建康,百僚毕贺。玉玺其重若此。
公元420年,
司马德文禅位于
宋武帝,玺入宋。后历齐、梁,至
萧纲时,
侯景叛乱,夺传国玺。侯景兵败,部下侯子鉴定其玺,走
江东,因怕追兵赶上,将玺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永行北子晋智乃以传国玺献
陈霸先。(《
五代会要》)
隋唐国玺
杨坚灭陈,从
陈叔宝处得传国玺。
隋朝末年,
隋炀帝携带传国玺南下
扬州市,在江都被缢弑,玺属
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兵败,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
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李世民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
李晔。唐天四年(公元907年),
朱温废
李柷,夺传国玺,建
后梁。十六年后,
李存勖灭后梁,建
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
石敬瑭引契丹军至
洛阳市,后唐废帝
李从珂,与
慈圣光献皇后、
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
宋元国玺
郭威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
北宋。
赵匡胤“
陈桥兵变”受禅
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传国玺”不断问世。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赵煦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
京师,经
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三十年后,金俘
宋徽宗、
赵桓二帝,宝玺也被
金朝掳去。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年间,
太师国王之孙、通政
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
御史台通事
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
监察御史杨桓辨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但
伯颜曾将
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明清国玺
明初
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听说元朝得到过传国玺,并已被
元顺帝携逃大漠以北时,便不惜遣
徐达带兵数十万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大臣
解缙还为此上表请罢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后来
李文忠二次远征,俘虏了元后妃和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
玉玺,但却未见传国玺的踪影。
某年,在漠北地带,有一位牧羊人见一只绵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埋着一块晶莹碧透玉玺。他将它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也鉴定为“传国玺”。消息传到漠南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早怀恢复祖业之志,一闻此讯,即率二十万大军来攻,经过一场血战,果然夺得玉玺。
明弘治十三年,
鄠邑区(今户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明末,相传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竟被后金太宗于“上年八月得元代传国玺于元裔林丹汗之苏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国计”,改“金”为“清”国号。
清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后金
皇太极派他的弟弟
爱新觉罗·多尔衮西征
察哈尔省,
林丹汗之子
额哲献传国玺投降。但皇太极得玺一看,才见上面刻的是“制之宝”四字。原来不是秦玺,而是
刘奭命
王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
玉玺。可是,皇太极还是对外宣称他得了传国玺,并正式改
国号为“清”。
清代乾隆,故宫内
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玺,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生辰八字,宫中一直说它是传国玺。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时,把它确定为赝品。(《
日下旧闻考》卷14《国朝宫室》)
国玺何在
近代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他带出皇宫的唯一一方
玉玺,也就是
皇太极所得的这方刻有“制诰之宝”的玉玺。当时冯部将领
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可惜未得。溥仪从伪满洲国皇帝变成战犯押往
苏联,又转押回国,这玺都一直放在他随身皮箱的夹层中。直到抚顺战犯所,在共产党政策感召下,他才取出这颗宝玺交给了国家。遗憾的是这并不是那和氏璧所做成的玉玺。
历史简介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
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
秦昭襄王听说
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
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
司马迁《
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据《史记》记载,
秦始皇九年,便制造了
玉玺,
刘邦灭秦得天下后,
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玉玺先后落入
孙坚、
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
南梁承袭。隋亡后,玉玺被
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玉玺归唐。
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
秦始皇所用的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但历史文献中关于
秦国传国玉玺有比较详细记载,指明它是用
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根据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爱新觉罗·弘历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
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文献记载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字词解释
奉:双手敬捧。
相:鉴别,察看。
刖:即砍掉足。(
战国时大军事家
孙膑,因
庞涓嫉妒,被处于膑刑,即去掉膝盖骨。)
封建社会的
刑罚是极其残酷的,除了“刖”、“膑”,还有
黥刑(脸上刺字)、
凌迟(俗称“剐刑”,碎割而死)、大劈(砍头)、及五马分尸等数十种。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厉王认为和氏君欺骗他而砍了他的左脚。以……为……,即“以为”。诳,欺骗。
泣尽而继之以血:眼泪哭干了而直到流出血来。继之以血,即以血继之,以血来接着泪。
子奚哭之悲也?: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我)悲伤的是那宝玉却(被人们)当成石头来评断它
题之以石:把它叫做石头。题:题名,命名。(详情请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第377页)。
贞士而名之以诳:忠贞之士却被当做骗子来称呼他。贞士,忠贞之士。名称呼。诳:动词作名词,此指骗子。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楚文王就派玉匠雕琢璞玉而得到了一块宝玉。理,雕琢,整治。
启示
真理就是真理。楚人
卞和虽一时蒙冤受屈,但他坚持“奉而献之”而不改其忠诚,终使沉冤大白于天下。
一方面,卞和自己也应该剖开岩石,露出
玉石。有才能的人应该毛遂自荐,韬光养晦在某些情况下不仅不受人重视,极有可能还受到伤害。
另一方面,管理者
厉王、武王为什么没有得到美玉?因为没有了解到和氏璧的本质,所以管理者要知人善任,要有伯乐的识人眼光。
完璧归赵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
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
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
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
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秦昭襄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
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
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
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
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
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曾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
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
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
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
蔺相如能够出使
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
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是答应
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负不讲道理的责任。”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大王现在可能没有适当的人选吧,我倒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我就把宝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宝玉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
赵惠文王任命
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西使秦国。
秦昭襄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
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
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
皇帝”,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不会以城换璧,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
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
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
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
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准备划归
赵国。蔺相如想到秦王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
秦国势力强大。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秦王想到璧在
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便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
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
秦国从
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璧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
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
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
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
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
赵国去。”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蔺相如当了臣相。
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
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
蔺相如为赵国立了大功。
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
赵孝成王中了
秦国的反间计,用
赵括代替
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
相国。
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
赵国的大臣。
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争辩并威胁他要把璧摔了,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
渑池县(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
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传国玉玺
历史传闻
公元前228年,
秦灭赵之战,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
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
秦灭六国之战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
蓝田县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
玉玺上刻文是
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
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
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
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
玉玺珍藏在
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
西汉末
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
刘秀手里,并传于
东汉诸帝。东汉末,
十常侍作乱,
刘辩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
十八路诸侯讨
董卓”,
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
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
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
刘协。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
考证
“
徐璆字孟玉,广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历任城、汝南、东海三郡,所在化行。被征当还,为
袁术所劫。术号,欲授以上公之位,终不为屈。术死后,璆得术玺,致之汉朝,拜尉
太常;公(
曹操)为
丞相,以位让璆焉。”这一点《
后汉书》也有记载。只不过都没有说明是不是和氏璧。有待考证。但是徐璆竟然因为归还了这块
玉玺,导致曹操竟然想要将丞相的位置让给他,可见这块玉璧非同寻常。而之前的关东诸侯中,仅有孙坚一人打进洛阳,吓得董卓卷铺盖就走。而后来孙坚身死,其子孙策投靠了袁术,后来不知道用什么作抵押竟然让袁术借给他兵力,虽然没有准确地说是和氏璧,但是就在孙策出征
江东后的不久,袁术不管手下人的阻挠而称帝,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袁术起了野心?大概就是这块玉玺吧!——精灵语《三国考论文部》
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
司马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
玉玺归前赵
刘聪。
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
冉闵杀
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
晋朝朝廷自刻印、
西燕慕容永刻玺、
后秦玉玺等。到
萧衍时,降将
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
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
陈霸先。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
五代十国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
后唐废帝
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
咸阳市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
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
鄠邑区毛志学在泥河里得
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
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
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
国号“金”为“清”。但
清代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
爱新觉罗·弘历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
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
秦始皇得
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
爱新觉罗·弘历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
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
乾隆三年,
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
玉玺,古泽可爱,又与《
南村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玉质构成
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
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
杨炯《夜送赵纵》诗曰:“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五代时
前蜀道士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其何以弥足珍贵,令人费解,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金镶玉印岩,面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数千年来,这是
南漳县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歌颂。南漳县民间也有“
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
培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
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
玉石在变质交代时形成“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当代地质界和考古界也认为和氏璧有“变彩”的特征,1921年,地质学家
章鸿钊老先生在《
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
月光石,即
日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
软玉之处。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有人说和氏璧是
绿松石、
蓝田玉或
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石包玉)。
南漳县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我国古人所使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
蓝田玉”(
陕西省出产)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
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至于
翡翠(中国古为
突黎,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
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
李约瑟博士曾认为认为,18世纪后,翡翠才由缅甸输入中国,国外称为“硬玉”,中国借鸟名称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称。其实我国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绿
寒玉制作的镞形器,
周代的翡翠刀柄,汉代的翡翠多次出土,
唐朝的翡翠制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载也多。
李涉的结论虽站不住脚,但尚不能断明和氏璧即为翡翠制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
斜长石。
和氏璧玉
一、
黄蜡石中的达到宝级的,现叫
黄龙玉。依据中国玉文化—卡和采玉
三清山。史称
怀玉山,因为当时国家都养有玉师,大家都认为是普通的河卵石,才会使
卞和二次动刑,怀玉山不产别的玉,所以是黄龙玉,现根据史实专家认定采于现今江西三清山。
二、变彩。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于1986年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
月光石,产于
神农架林区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获得了我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在1998年《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
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
日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三、
绿松石。
唐朝杜光庭在《
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
陶宗仪在《
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
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
玉石,正在古代所谓
荆州市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宝石专家李强和李海负也都主张这一观点。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一文,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一文中,认为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四、
独山玉。2008年4月,
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专题节目《独玉春秋》,指出“和氏璧被加工成了
玉玺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
秦朝的镇国之宝,那可能是南阳独山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五、珍稀
玛瑙。唐伟先生创建的关于国宝和氏璧材质的一种学说,即和氏璧是一块珍稀罕见的夹胎草绿玛瑙。
今何在
传闻
有一种说法认为:
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
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秦始皇死后,
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
刘邦率兵攻入
咸阳市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西汉末年,
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
永寿宫去要
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
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
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下落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
秦始皇陵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
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
咸阳市,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
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
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
首都徐州市(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
垓下之战(今
固镇县)。
这颗玉玺经
北周、隋、唐,一直传到
五代的
后唐。后唐末帝
李从珂为石敬瑭围困自焚后,这颗玉玺也下落不明了。
北宋赵匡胤开国后,就未见有传国玉玺的记载。北宋哲宗时,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诸
大学士一局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是
秦始皇所致的传国玉玺。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玺又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