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争鸣》是专门研究《
水浒传》的大型学术丛刊,1982年创刊,先后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和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出版11辑,特辑1辑。该刊原由湖北省《水浒》研究会主办,1987年中国《水浒》学会成立后即将该刊作为会刊,改由中国水浒学会主办。该刊创刊近三十年,已发表了包括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和美国、
日本的专家学者大量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
水浒传》的作者、版本、成书时代、思想蕴含、艺术成就及国内外影响;《水浒》戏曲和影视的创作改编、金圣叹评点问题、《水浒》与中外古代小说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推动《水浒》研究的深入和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水浒争鸣》卷头语 《水浒争鸣》编委会
修绠山房梓《
大宋宣和遗事》跋 北京
周绍良(19)
《水浒传》与《宣和遗事》
——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
辽宁大学 高明阁(33)
鲁迅的“
施耐庵”为繁本《
水浒传/世界名著之旅丛书》作者之托名说无可置疑
——兼析关于施耐庵的墓志、家谱、诗文、传说之俱难征信
宋江形象的分裂性、统一性及其他
武汉大学 唐富龄(65)
从《水浒》成书的过程谈对《水浒》的评价 黄石师范学院
黄瑞云(83)
《水浒》四论 河北 常林炎 北京 常河(96)
《
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吗?荆州师范专科学校
王齐洲(110)
谈《水浒》的“忠义”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 葛楚英(129)
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看
李逵形象的发展 黄石师范学院 熊文钦
石麟(141)
宋江性格结构试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陈周昌(149)
《
水浒传》词语汇释选例
郑州大学 李法白
暨南大学 刘镜芙(162)
谈谈《水浒》的语言艺术
中南民族大学 何士龙(174)
《水浒》的情节安排 北京 林文山(185)
《水浒》情节结构议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欧阳健(204)
《水浒》在地理叙述方面错误的又一例
湖南省 邹振九 樊栋卿(218)
《忠义水浒传》与《
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
复旦大学 黄 霖(22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论
李金本《水浒》的
浪漫主义精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张啸虎(242)
略论鲁迅先生对
金圣叹的批评及其它
湖北大学 徐 涛(255)
《水浒》宣传的是农民
社会主义乌托邦思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胡邦炜(267)
自有后人说短长
——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历史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 龚兆吉(281)
关于评论《水浒》的三个问题
新疆师范大学 胥惠民(302)
《\u003c宋元春秋\u003e序》略评
南京师范大学 陈美林(318)
“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的模式
——评金圣叹批改《
水浒传》的思想倾向 武汉师范学院 刘土兴(332)
终于是英雄
——我对
宋江受招安、征辽的看法 《
戏剧丛刊》编辑部 王晓家(360)
金本《水浒》的“保护色”说补证 湖北 汪叶森(375)
《水浒传》的传日与文简本 [
日本]白木直也著(382)
《水浒传》版本考
——中心是繁本和简本的关系 [日本]
天理大学 大内田三郎著(394)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黄南山译
第二辑
版本信息
图书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1983-01
开本:2开
装订:平装
图书目录
北宋末
宋江起义活动的三个阶段 北京大学 吕乃岩(1)
真实和伟大相结合
谈《水浒》作者对原有题材的加工提炼
安徽大学 周中明(40)
兼述关于《水浒》讨论中若干问题的拙见
湖北大学 张国光(59)
《
水浒传》的思想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武汉大学 吴志达(72)
《水浒》与《
红楼梦》之比较研究
四川省《
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 胡邦炜(85)
《
水浒传》和《艾凡赫》
华东师范大学 周锡山(96)
评
胡适的《水浒传考证》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 盾(107)
从对小说史稿的修订看
鲁迅评价《
水浒传/世界名著之旅丛书》的得失 武汉师范学院 徐 涛(116)
元代水浒戏的思想倾向
山西师范大学 黄竹三(125)
影印两种明代小说珍本序 美国
夏威夷大学 马幼垣(132)
《水浒传》作者系罗贯中考辨 《
戏剧丛刊》编辑部 王晓家(139)
《容本》李评为
叶昼伪作说质疑
北京师范大学 龚兆吉(155)
杨定见序本《
水浒传》对天都外臣序本的篡改
湖南科技大学 秦文兮(168)
谈《水浒》作者的道家思想
武汉大学 肖作铭(176)
二、《水浒》主题辨
论“替天行道”与“受招安”
评《水浒》招安结局的思想倾向
中国人民大学 李永祜(197)
如何评价《
水浒传/世界名著之旅丛书》的征辽部分 《
大众日报》编辑部 李永先(212)
从《水浒》百回本前优后劣看
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 武汉 黄求保(225)
论忠奸斗争是《
水浒传》描写的主线
九江学院 凌左义(233)
三、《水浒》艺术论
略论《水浒》的民族独创性 雷州师范专科学校 裴树海(252)
《水浒》人物行动琐谈 郴州师范专科学校 罗宪敏(261)
《水浒》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江苏省 王林书 王同书(270)
论《水浒》韵文的艺术作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陈周昌(278)
《水浒》武技漫笔
湖北省武术协会 流 沙(291)
对
宋江形象的再认识
北京师范大学 聂石樵(306)
试论金本《水浒》中的宋江形象
衡阳师范学院 刘靖安(322)
《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的
从
鲁智深所走的道路看其性格的发展变化 黄石师范学院 熊文钦
石麟(340)
《水浒》中的
李逵形象质疑
成都大学 常崇宜(351)
漫说《水浒》里的
王伦 华南师范大学 罗东(372)
论金批《水浒》的思想倾向与政论锋芒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张啸虎(379)
还金圣叹以本来面目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 宋谋玚(392)
“惊噩梦”新析
兼论金圣叹“贬宋扬卢”的曲笔和隐衷
武汉教育学院 翁柏年(402)
不能给《水浒》金批加上形式主义的罪名
兼与周勋初等同志商
重庆师范大学 黄中模(411)
试评金圣叹评价中两种对立的观点
与
聂绀弩先生和
敏泽同志商榷 湖北 程金阶 孙建模 严国安(423)
兼论《
水浒传》评改中的自相矛盾
兰州大学 潘世秀(430)
六、其他
《水浒传》与晚清小说理论批评
内蒙古大学 徐应元(443)
《水浒》续书中的两种倾向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刁云展(451)
论《水浒》研究中的“市民说”
复旦大学 黄 霖 陈 荣(458)
鲁迅何尝说过《水浒》“为市井细民写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黄南山(476)
第三辑
版本信息
书籍编者: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 编
图书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1984-01 印刷时间:1984-01-01
开本:32开 页数:504页
装订:平装
图书目录
古代农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水浒》三题 李孝堂(56)
《水浒》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喻朝纲(70)
试论《水浒》“招安”问题 吕致远(83)
评所谓“《水浒》为市井细民写心”说
石钟扬(97)
《
水浒传》故事在南北两地流传的情况 吕乃岩(119)
——《水浒传版本探索》之一 刘世德(134)
《水浒传》版本考——关于《文杏堂批评水浒传三十卷本》
呼吁研究简本《水浒》意见书 美国
夏威夷大学 马幼垣(183)
《水浒传》流变四章 闻 莺(205)
论《水浒》的简本系统 高明阁(222)
从明初的“水浒戏”看《
水浒传》祖本的成书年代 王永健(233)
从《信牌档》中《水浒》残本的发现,看明末
——兼评《\u003c容本\u003e李评为叶昼伪作说质疑》 欧阳代发(251)
《水浒》译本两种序 于淑杰译(281)
——对《评“两种\u003c水浒\u003e、两个宋江”说》一文的答辩
张国光(302)
“两种《
水浒传》、两个宋江”说质疑 殷 杰(321)
一种《水浒》、一个宋江
——我对
鲁迅评《
水浒传/世界名著之旅丛书》观点的一点体会 张化男(330)
对“双两说”之我见 翁柏年(336)
论宋江的多重思想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叶舒宪(345)
一个农民革命斗争领袖的悲剧——评
晁盖 杨海中 胡世厚(363)
论梁山义军中的智多星吴用 孙永都(376)
从
杨志的形象谈《
水浒传》所反映的民族思想 朱泽吉(406)
漫谈《水浒》里的妇女形象 孙寿玮(417)
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兼评
何满子先生对金圣叹的全盘否定态度 刘宏彬(440)
释“削忠义而仍《水浒》”
——兼论龚兆吉先生如何曲解金圣叹 功 荣(449)
金圣叹论小说的情节构成、变化的特征 李 骞(464)
金本《水浒》序之真谛
——驳“金本《水浒》序文为反面教材”说 关贤柱(470)
《水浒》武技漫笔(二)流 沙(490)
第四辑
版本信息
出版时间:1985
开本:32开 页:数:456 页
图书目录
综论
“水浒文学”与比较研究
黑龙江省青年杂志社 伊永文(18)
不能否认《水浒传》是写农民起义的作品
——评“革”“守”斗争说 武汉师院 欧阳代发(24)
梁山泊英雄出身的探索
中南民族大学 何士龙(36)
《水浒》写招安是否背离了
现实主义?
江汉大学 王仁铭(44)
《水浒》的历史、地理背景
也谈《水浒》的真人真事 北京师院分院 侯 会(49)
《\u003c水浒传\u003e——虚构中的史实》一书的序言 [
日本]
宫崎市定著 程耀鎏译(56)
《水浒》文史辨析
山东省《牡丹》编辑部 朱希江 周 谦(61)
《智取生辰纲》的地理疏误
湖南省 邹振九 北京樊栋卿(84)
关于《水浒》成书时代的讨论
《水浒》中的地名证明了什么?
——《水浒》成书“嘉靖说”质疑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 李永祜(106)
《水浒》版本考证
论
巴黎所藏《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
南京大学 李国才(129)
映雪草堂本《
水浒传》简介
复旦大学 陆树仑(142)
《水浒传》映雪草堂刊本——简本和删节本
——《水浒传》版本探索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世德(154)
《水浒》人物评析
——兼评所谓
金圣叹“独恶宋江”论 济宁师专 汤国梁(177)
从形象思维的角度看“两种《水浒》、两个宋江”说 武汉师院
王启和(189)
李逵——《
水浒传》里的喜剧性角色
福建师范大学 齐裕(191)
论潘金莲 四川社会科学院 胡邦炜(201)
《水浒传》艺术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 孙一珍(230)
论《水浒传》情节的板块构成 徐州师院 郑云波(248)
《水浒传》的结构“不是有机的”吗?荆州师专
王齐洲(257)
奇情奇景 绮丽如画
——从
金圣叹看《水浒传》的绘画美 郴州师专 罗宪敏(265)
谈谈《水浒》的景物描写 聊城师院 刘中光(277)
《水浒》的情境创造
——《水浒艺术探微》之一章
上海人民出版社 吴士余(286)
迷离闪烁 夭矫变幻
——《
水浒传》的梦态描写 光明日报 汪远平(300)
《水浒》的心理描写
武汉教育学院 张虎升(312)
《水浒》金批与金圣叹研究
金圣叹文学批评中反对封建理学的思想 武汉师院
张国光(323)
略论“自诚明,谓之性”
——读金评本《水浒传》第四十二回的评语 杭州师院
马成生(340)
金圣叹的“托笔骂世”说 温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卢 炘(353)
金圣叹的典型观是
中原地区典型理论的成熟
辽宁省 李金德(363)
从“镜子”论看
列奥纳多·达·芬奇与金圣叹的美学思想 重庆师院 黄中模(372)
试论金圣叹、
俞万春自身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 欧阳健(381)
简评《\u003c水浒\u003e与金圣叹研究》 [
日本] 中钵雅量著 彭修艮
张三夕译 许贺校(398)
《水浒》新英译本前言及翻译前后
沙博理著
李士钊妙龄译(404)
《水浒》俄译本第二版跋 [
苏联]阿·罗加切夫著
中国国家图书馆 施大文译(415)
《水浒》日文版译者序言 [日本]
吉川幸次郎著 黄南山译(423)
《水浒传》词语汇释选例之二
郑州大学 李法白
暨南大学 刘镜芙(427)
《水浒》武打描写的艺术美 扬州武术协会
王资鑫(444)
第五辑
版本信息
书籍作者:张国光 主编
图书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1987-08
印刷时间:1987-08
开本:大32开 页数:480页
装订:平装 印数:3.5千册
图书目录
续辨所谓“施耐庵文物、史料”之伪答客难
湖北大学 张国光(1)
——《施氏家簿谱》中傍书“字耐庵”三字系后人窜入论
杭州市大学
刘操南(21)
怎能把传说当作信史?
——评析刘冬同志论述施耐庵问题的有关文章 江苏
大丰区人民政协 张袁祥(36)
学术研究必须实事求是、除假求真
——兼评《施耐庵研究》一书 中共
盐城市市委 曹晋杰 朱步楼(53)
《水浒》成书“嘉靖说”质疑之二
中国人民大学 李永祜(66)
从“评林本”看《水浒》简本与繁本的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 傅隆基(86)
影印《评林》本缺页补遗 美国
夏威夷大学 马幼垣(101)
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
——追寻《水浒》与《
三国演义演义》差异之源
武汉大学 陈文新(109)
三、《水浒》地理背景探考
——兼论
宋江据梁山泊起义的可能性 山东
梁山县一中 王衍用 王学真(118)
景阳岗与狮子楼 山东
阳谷县文化局 张学峰(126)
容本《水浒》写的青溪战役与
淳安县地理 浙江
金功发 雷 斌(129)
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论宋江形象的塑造 武汉大学
吴志达(132)
怎样评价
李逵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 竺 青(150)
对
武松形象的再认识 湖北地质
职工大学 龚经赏(159)
林冲形象塑造的
辩证法 集美区师专
黄腾火(172)
《水浒传》中的“芸芸众生”湖南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承训(183)
关于《水浒》中妇女形象及作者的妇女观之我见
——与胡邦炜同志商榷 浙江 范 里(192)
“无数小文字,都有一丘一壑之妙”
——《水浒》(七十一回本)布局结构与艺术构思琐谈
北京大学 李庆荣(217)
——兼与
张国光先生赞同砍《水浒》观点的商榷
浙江省《诸暨报》 宣焕阳(231)
老庄思想和金圣叹的《水浒》评点
云南大学 张文勋(240)
金圣叹对《
水浒传》的剪裁与修改 湖北师院
黄瑞云(255)
金圣叹“文料”说浅论
华中师范大学 王先(267)
金圣叹评点《水浒》的近代思想特征
岳麓书社 潘运告(273)
略论金圣叹的“格物”“因缘生法”说的得失 北京师大 龚兆吉(288)
“处处设身处地而后成文”安庆师院
石钟扬(297)
从金圣叹的《水浒》评看他的文艺创作理论 湖北黄冈教院 曹裕江(306)
“染叶衬花”及其他
——析
金圣叹关于《水浒》次要人物描写的评论
宜昌市师专
吴柏森(316)
论金本《水浒》的艺术结构
新疆师范大学 胥惠民
乌鲁木齐市委 吕立信(329)
论金圣叹及其伪续的“惊噩梦”
华中科技大学 盛瑞裕(342)
李贽、金圣叹的《
水浒传》评论比较观
中南民族大学 何士龙(351)
是处说是 非处说非
——金批《水浒传》是非功过评说 武汉交通政干学院
易锦海(360)
——“崇金贬毛”辨 重庆师院 黄中模(375)
——兼论明末清初异端文学的新发展
武汉开放大学 曾宪祝(391)
抄袭金圣叹的《口技》一文的
林嗣环其人 湖北 汪业森(404)
[附]简评《\u003c水浒\u003e与金圣叹研究》(补刊部分) (407)
《
水浒后传》作者
陈忱的小说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 周伟民(423)
现存最好的一部《水浒》续书
——论青莲室主人的《
后水浒传》
湖北大学 佘大平(429)
《
水浒传》《李自成》发展比较观 湖北社科院 张啸虎(444)
关于《水浒》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 云南曲靖师专 郭兴良(458)
四海之内有兄弟——记《水浒》法泽者雅克达斯先生 武汉大学 程亚琳(469)
第三届全国《
水浒传/世界名著之旅丛书》讨论会纪要 武汉教院 翁柏年 湖北大学 徐 涛(472)
第六辑
版本信息
书籍编者:张国光 佘大平 主编
图书出版社:光明日报
图书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2001-02
印刷时间:2001-02
开本:32开 页数:408页 印张:13
装订:平装 印数:1.5千册
图书目录
《水浒争鸣》续刊词
应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问题 张国光、
佘大平(1)
《水浒传》与山东梁山泊 汤国梁(15)
施耐庵研究的演进过程 张袁祥(23)
《
水浒传》与
张士诚——《水浒》杂考之一 皋古华、曹晋杰(38)
《水浒传》作者考辨八说 陈松柏(47)
《水浒传》专制政体模式之解读 胡淳艳(60)
“替天行道”行何“道”
——关于《水浒》中“道”的辨析 陈 辽(66)
关于
苏轼与
高俅——无意于考据的考据
杨建文(78)
吸收·分解·延伸·传奇化
——从
杂剧水浒戏看《
水浒传》中
李逵形象的塑造 曾凡安(92)
一个特异的
儒家精神世界——水浒群雄的内质解析 刘玉玲(101)
由江湖而庙堂的回归之旅
——《水浒》之书名所隐含的文化意义 孟祥荣(110)
《水浒传》妇女群象审美新探 张红运(144)
《水浒传》女性故事的承袭与改创
——兼论元代水浒杂剧的影响 胡淑芳(152)
评《水浒传》作者的妇女观 张晚林(162)
从《水浒》“
王婆说风情”谈宋元
杭州市的方言 杨子华(182)
略论《水浒传》中的谚语群 周晓痴(200)
金圣叹小说美学的成就与贡献 罗德荣(248)
金圣叹美学思想在评点《水浒》中的体现 郭兴良(292)
金圣叹论小说功能——《水浒传》“金批”读札 范道济(305)
金圣叹论《水浒》和《史记》 刘贵华(322)
人物性格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
——话说梁山三勇士形象 石钟扬(331)
《水浒》研究中的一场大辩论
——关于如何看待《
水浒传/世界名著之旅丛书》研究中的“双两说”问题 刘德禄(347)
为倡明我国《
水浒传》学新流派并翻
金圣叹评改《水浒》之案而论争
——简评
张国光教授的“水浒学”研究成果 望 青
李定广(356)
增删不当,失神变形
——评电视连续剧《
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失误及其经验教训 李永祜(365)
《水浒》邮票背后的故事 曹 流姜 海(379)
我国著名的《水浒》邮票画家周峰先生简介 清 荣(382)
为
方腊起义遗迹“
方腊洞”洞址辨位的说明 方才 洪长寿 余锦根(390)
笔丹青民魂——记水浒人物画家
孙景全 王广民(392)
[附录]
中国水浒学会致“93
中原地区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的贺信(403)
《水浒争鸣》第一届优秀论文评奖获奖论文暨作者名录(406)
第七辑
版本信息
书名:水浒争鸣第七辑
副名: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
图书目录
是“新的贡献”,还是“以伪乱真”?
——关于“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问题论争的述评 黄中模(1)
造反英雄的归宿——“水浒”系列故事的思想矛盾与整合 石 麟(16)
从外围到内质:金圣叹小说理论近十年研究述评 李承锋(32)
浪子风流——《
水浒传》与元曲文化精神脉络考索
梁归智(50)
论《水浒传》的多元婚姻文化
田同旭 武兴芳(71)
论《水浒传》的双重文化品格 王 琛(88)
《水浒传》对宋末用人制度的批判意义 韩 晓(94)
史之议——从《水浒传》看
北宋末年的吏治政风 魏 明(101)
毛泽东与《水浒》 田兴国(120)
——兼驳《施耐庵墓志》、《
施耐庵与\u003c水浒\u003e》
杨子华(140)
施耐庵研究没有打句号 张袁祥(151)
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
——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 喻 斌(170)
——论《
三国志平话》对诸葛亮形象的神化 余兰兰(179)
《
西游记》作者研究的源起及讨论综述 薛 梅(188)
略论《金瓶梅》对戏曲的援用及其价值
张进德(217)
“《金瓶梅》方言与伍家沟民间土语之比较”一文的研究方法指瑕
程明安(229)
才学小学炫学方式及其文化根源 张蕊青(238)
关于《
红楼梦》63回“
芳官改妆与改名”的描写的几点思考 王开桃(246)
试论《红楼梦》对《
镜花缘》的影响 余 莹(253)
《
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
三国演义》之作 单长江(268)
从《
错斩崔宁》到《十五贯》——兼论明传奇对明代短篇
白话小说的改编 陈建平(294)
第八辑
版本信息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06-1-1
【ISBN】9787540307684
图书目录
宋公明是施耐庵志向的“皮影”
——概说《水浒传》
梁山领军人物
宋江形象的塑造 刘启方(42)
《水浒传》中朝廷——梁山行为倒错现象探因 赵延花(49)
早知鸩毒埋黄壤 学取夷泛钓船
——由《史记·范蔡泽列传》看《水浒传》的主旨 董连祥(65)
东西文学语境下潘金莲形象剖析
——兼论中西文学中的“不贞”形象 陈 竞赵崇璧(89)
从女性形象塑造看《
水浒传》的人物美学特征 关四平(102)
代表中华民族脊梁的艺术典型
清代的七十回本《
水浒传》与征四寇故事 马场昭佳(146)
金批《水浒传》的辩证思维 石 麟(180)
从“劫法场”描写看《水浒传》的艺术进展 张 勇(204)
浅谈《
水浒传》中潘巧云命案的道德评价 陈华国(211)
在共同的诱惑面前
——从武松与
燕青的比较看《水浒传》新旧价值取向的交织
竺洪波(217)
浅论罗贯中对《水浒传》的贡献 王前程(227)
《水浒传》人物设定比较谈
——兼论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人物描写的演变发展关系 陈建平(251)
元代水浒戏题材探源 李承锋 陈建平(260)
——与刘世德先生商榷 莫其康(269)
浅说
施世纶故里“水浒文化”发掘与研究的现状、兼论价值走向 朱贻生 蒋玉平(277)
关于施耐庵生平的系统思考
由“妖”到“人”
——《西游记杂剧》与小说《西游记》之
孙悟空形象比较 薛 梅(321)
——《
西游记》版本中的一个案例分析 胡淳艳(328)
明清小说中的
张士诚对江、浙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 陆碧波 张袁祥(344)
第九辑
版本信息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0:00:00
【ISBN】9787225028279
主编:康全忠、曹先锋、张虹
图书目录
关于“两种水浒、两个
宋江”命题的再思考 张 虹(9)
水浒文化浅议 王修智(16)
宋江的文化遭遇 石 麟(24)
《水浒传》的“替天行道”是对传统士人行道模式的批判
颜廷亮 宋培宪(48)
《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与田王二传的作者
也谈水浒主题 卢 明(84)
从宋江杀人行为的描述看
施耐庵对宋江形象的塑造 刘启方(103)
从宋江的形象塑造看作者的思想矛盾
冯惟榘 刘景鲁(123)
——兼从鲁智深形象塑造中的佛教内容考察其特殊地位 熊 明(131)
明清传奇中
林冲形象的文化意蕴 李承锋 陈建平(143)
论水浒英雄的杀戮行为与消解 李 萍(162)
漠视与异化
——男权强势话语支配下的元明清水浒戏女侠形象 陈建平(180)
从《水浒传》中的淫妇形象看
施耐庵小说创作思想的矛盾性 余 萍(191)
从天罡地煞看《水浒传》的
道教色彩 郭尚珍 李 娟(209)
《三国》、《水浒》之修辞艺术 马显慈(220)
“大块吃肉”琐谈 王同舟(235)
“三项基本标准”是施耐庵生平籍贯认定的关键 莫其康(271)
《陶庵梦忆·及时雨》的
民俗学解读
张同胜(282)
——考索《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新发现 窦应元(291)
二十世纪《
水浒传》作者研究和兴建纪念馆始末 甄越明
陆碧波 沈志明(313)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古代小说的寓言性与空间化叙事 韩 晓(331)
《
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的认识价值 刘世杰(340)
从“情色误人”到“万事皆空”
——简论《金瓶梅》说散本对词语本主旨的转换 孙 萌(35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第十辑
版本信息
出版单位:湖北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
图书目录
论《
水浒传》对游侠精神的张扬 曹 萌 赵丹丹(30)
《水浒传》对畸形道德观念的反思 董连祥(48)
林冲——《水浒传》中独特的英雄 黄季鸿(73)
宋江的错位与起义的结局 王连弟(83)
《水浒传》与大众文化 张同胜(93)
《水浒传》中的商人世态 于光荣(100)
浅论《
水浒传》是“义”的价值评判 刘洪祥(112)
《
宋江演义》中连接宋江等三十六人故事与《
水浒传》必不可少的链条 陈松柏(122)
金圣叹《水浒传》叙事研究——《读第五才子书法》“文法”刍议 石 麟(136)
论《水浒传》的比衬艺术 陈庆纪(153)
《水浒传》对前代文学创作艺术的承继与创新 刘惠敏 董连祥(165)
《水浒传》“
林冲上梁山”的叙事艺术 刘 哲(177)
酒与《水浒传》的叙事艺术 王 颖(186)
简论《水浒传》的传播特色 张芹 王前程(207)
《
水浒传》与《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比较谈 吴莺莺(215)
《
金瓶梅》借径《水浒传》的文化渊源
张进德(227)
爱玛与潘金莲爱情悲剧之比较新议 王庆芳 邱 娜(243)
日本《忠臣水浒传》之与中国《水浒传》的互文性解读 乔光辉 陈金鑫(258)
浅谈《水浒传》中“拜”的特色 程春梅(266)
“
燕青”与“
扈三娘”辨——从燕青赞语看《水浒传》成书的一些问题 张云娟(272)
《水浒传》、《金瓶梅》中“女祸”论的形象化演绎 张祝平(284)
论
施耐庵“
进士”不是《
水浒传》作者
马成生(295)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假说 俞 强(313)
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
兴化市情结 任祖(324)
施耐庵是“子虚乌有”还是“实有其人”张袁祥(335)
抗日文化一丰碑——抗日民主政府为施耐庵修墓立碑纪实
黄俶成(345)
浅谈施耐庵晚年归里的时间、行踪及其活动 黄书胜(363)
《
水浒传》写“洪
太尉误走妖魔”是影射
王安石变法 卢 明(373)
元人“水浒”戏——《水浒传》小说成书的重要基础平议 田兴国(409)
《水浒传》与兴化 莫其康(424)
《水浒传》版画插图研究述略 刘天振(437)
——对兴化地区文学现象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杨爱国(450)
发挥名人名著效应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倪红香(465)
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 段 军 耿光华(470)
对封建旧秩序的冲击与市民社会新秩序的整建
——“三言二拍”思想内容新探 任永安(478)
“义薄云天”还是“义令智昏”
——兼论
关羽的“义”在民间的两面性认识 单长江(504)
许秋《
闻见异辞》与汤用中《翼駉稗编》考 张振国(531)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三国文化 郭 (551)
东方盐文化与明清小说 仓 显(564)
第十一辑
版本信息
出版时间:2009-10
印刷时间:2009-10
开本:32开 页数:933页 印张:30
装订:平装 印数:1千册 ISBN:978-7-5073-2899-8
图书目录
《京本忠义传》的断代断性与版本研究 李永祜(1)
从元曲语词的使用看《水浒》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周腊生(63)
钱塘
施耐庵与
兴化市施彦端难以“合一”
马成生(75)
“仓颉造字”与罗贯中“隐名石匾”
《水浒传》版本数字化及应用 周文业(127)
浅谈施耐庵创作《水浒传》与兴化文化
高春丽(169)
《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 李青唐(178)
农民革命的同路人,招安路线的拥护者
浅析宋江与李逵的孝道 郑学垠(205)
《
水浒传》中王进和《亚瑟王之死》中魔灵叙事作用的比较 石 松(209)
似撼天狮子下云端
金圣叹对《
水浒传》语言艺术的批评 石 麟(234)
简论作为汉语学习材料的《水浒传》
金本《水浒》以原作主题的颠覆及其意义 王前程(259)
论《水浒传》开头描写西部英雄的意义 胥惠民(269)
《水浒传》究竟是写英雄豪杰,还是写土匪强盗 吴 越(276)
《水浒传》的悬念设置 刘 哲(316)
浅议《
水浒传》中的“劫法场”描写 王建平(322)
《水浒传》的“财欲”叙事及其结构形态
李桂奎(341)
《水浒传》中的道术描写及其作用 陈庆纪(369)
“特犯不犯”
——《水浒传》叙事技巧的现代修辞学解读 张玉英(383)
石碣、太尉及其它
——漫议《水浒传》的叙事结构与主旨 孟祥荣(392)
底层叙述在《水浒全传》中的文化抉择 胡继琼(409)
梁山英雄的另一种无奈
——聚义结拜兄弟之儒家兄弟伦理对于梁山英雄塑造的消极影响
颜廷亮(421)
水浒忠义观斟议 田兴国(442)
谈刀论枪话水浒 张子健(463)
古代通俗小说的命名方式及特点 任永安(485)
方腊宋江异同论 洪淳生(525)
——金圣叹“梁山伯英雄惊恶梦”解读
王振星(533)
试论《
金瓶梅》对颂“情”传统的颠覆
张进德 张 扬(545)
整活水浒资源 发展旅游经济 仓 显(560)
马泊六的典型代表
《水浒传》和杭州的瓜葛 吴 越(587)
杭州孕育了《水浒》 应守岩(638)
20世纪以来《水浒传》人物绰号研究述略 刘天振(679)
《水浒传》中的不和谐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警示 黄 萍(696)
不要用今天的“英雄观”来否定水浒英雄
是谁扼杀了水浒英雄
——评《
水浒传》(一百回)
儒家思想 黄亦冰(712)
是“妖魔鬼怪”还是“人民英雄”
——和《
水浒新鉴》作者段德明商榷 陈崇清(726)
——兼议明末清初部分封建士子的文化心态 佘德余(732)
浅论
余象斗《
水浒志传评林》评点的价值 林莎(744)
神怪小说《
平妖传》对《
水浒传》的影响 杨子华(751)
关于《水浒传》误读误解问题的探讨 张同胜(767)
《水浒传》宣扬的梁山好汉之义 董连祥(784)
《水浒传》的农民起义形象与《
水浒后传》、《
结荡寇志》的再评价 宋常立(797)
论《水浒传》与《
儒林外史》的
胥吏形象 吴莺莺(813)
《金瓶梅》与《水浒》方言的继承关系 杨子华(825)
梁山队伍发展的三个阶段 卢 明(847)
水浒英雄的起点与终点 冯汝常(856)
——水浒将牌变为麻将牌的故事 古德文(907)
水浒纸牌的产生与演变 曹先锋(913)
后记(933)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