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太公世家》出自
司马迁《
史记》卷三十二、世家第二,记载了
齐国自
西周初太公建国起,至公元前379年
齐康公身死国灭,总计近千年的历史。
内容简介
姜姓齐国,是
春秋时代我国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地理上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自
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自开国以来又十分注重发展经济,
姜子牙时期就“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相齐后,又“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为齐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政治文化上,既不像
鲁国一样死死拘束于彻底的宗法制,又不像秦、楚早期那样“以夷狄自置”。而是顺应“其民阔达多匿知”的原有文化,有条件地推行宗法制和集权制的结合,“因其俗,简其礼”,为政简而不苛,平易近民。所以到
齐桓公时,
齐国终成为大国争霸斗争中的第一个霸主,一个名符其实的泱泱大国。
自桓公去世,齐国渐趋衰落。一方面由于
姜姓公室旧贵族日益腐败,另一方面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日益激烈,尤其经过
崔杼、
庆封之乱,大伤元气,终于被新兴的贵族集团田氏所替代。
作品鉴赏
本篇在艺术上的第一个特点是取材有法、详略得当。
司马迁抓住最能代表齐国历史发展线索的几个时期,清晰地反映了它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前半叶主要介绍了
姜子牙时期和桓公时期,中后叶则主要记叙了
崔庆之乱与
田氏代齐的详尽过程。这几部分作者运用浓墨重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斑烂多姿的历史画面。其余部分则仅仅记其大概,明其脉络,避免冲淡重点部分的思想意义,真正作到了“略小取大,举重明轻”。
本篇的第二个艺术特点是塑造了生动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作者从生活中的历史现实出发,把握历史人物的复杂心理,加以真实再现,使人感到可亲可信。例如对于
齐桓公,作者一方面极力写其机智果断,从谏如流,重义守信的明君风度,但也写了他晚年骄傲固执,好大喜功的思想变化。既写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宏伟业绩,也写他好内多宠,以致死后虫出于户的性格弱点,给人留下深深的历史回味。即是反面人物
崔杼,作者也写了他两次不杀
晏婴的微妙心理,表现出人物的复杂个性。
现代汉语版
姜子牙吕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
四岳之官,辅佐
大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
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
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
渭河北岸遇到
姜子牙,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
太师。
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为
帝辛做事。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周西伯。有人说,吕尚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周
西伯被囚禁在(yǒu,有)里时,西伯之臣
散宜生、(hóng,宏)夭久闻
姜子牙之名而召请他。吕尚也认为“听说西伯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西伯,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吕尚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
周文王姬发之师。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
帝辛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
周代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为正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ruì,瑞)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受天命的文王。
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
犬戎族,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
姜子牙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死后,
秦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
周文王的
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拄持
黄钺(yuè,月),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sì,似)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
帝辛了。”
姬发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同写了《太誓》。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
比干,囚禁了
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
占卜一卦,龟兆显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恐惧,只有
姜子牙强劝
秦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进伐商纣。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
鹿台,于是被追杀。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
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
史佚(yì,义)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
帝辛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
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
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
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
周代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多半是采用
姜子牙的谋议。
此时
姬发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就把
齐国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师尚父东去自己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客舍中的人说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太公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国。正遇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
古彝族,趁
帝辛之乱而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
太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
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到
姬诵年幼即位之时,
管蔡叛乱,淮夷也背叛
周代,成王派召(shào,绍)
秦康公命令
姜子牙说:“东至大海,西至
黄河,南至穆陵,北至
无棣县,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命你讨伐。”齐因此可以征讨各国,形成大国、定都营丘。
太公死时一百余岁,其子
齐丁公吕(jí,及)继位。丁公死,其子
齐乙公得继位。乙公死,其子
齐癸公慈母继位。癸公死,其子
齐哀公不辰继位。
哀公时,纪侯向周王诬陷哀公,周王用大鼎煮死哀公,而立其弟静为齐君,就是
齐胡公。胡公迁都于薄姑,此时正当
姬燮在位。
哀公同母少弟山怨恨胡公,就与自己党徒带领营丘人袭击杀死胡公自立为齐君,就是
齐献公。献公元年,全部驱逐胡公诸子,借机把首都从薄姑迁到
辛店。
九年,
秦献公死,其子武公寿继位。武公九年,周厉王逃亡,住在(zhì,志)邑。十年(前841),
周代大乱,大臣们主持国政,号称“共和”。二十四年(前827),
姬静即位。
二十六年(前825),
齐武公死,其子厉公无忌继位。厉公残暴肆虐,所以
齐胡公之子又返回
齐国,齐人想立胡公之子为君,就一同攻杀厉公。
陈胡公之子也战死。齐人于是立厉公之子赤为齐君,就是
齐文公,斩掉七十多个攻杀厉公的人。
秦文公十二年(前804)死,其子
晋成公脱继位。
齐成公九年(前795)死,其子庄公购继位。
庄公二十四年(前771),
犬戎族杀死
姬宫湦,
周代东迁都到
洛邑。
秦国开始列位于诸侯。五十六年(前739),晋人杀死他们国君
晋昭侯。
六十四年(前731),庄公死,其子釐(xī,西)公禄甫继位。
齐僖公九年(前722),
鲁隐公即位。十九年(前712),
鲁桓公杀其兄隐公而自立为鲁君。
二十五年(前706),北戎攻伐
齐国。
郑国派太子忽来援救齐国,齐侯想把女儿嫁给他。忽说:“郑国小齐国大,我配不上。”就谢绝了。
三十二年(前699),釐公同母弟
夷仲年死。其子名叫
公孙无知,釐公宠爱他,给他的级别车服生活待遇和太子一样。
三十三年(前698),釐公死,太子诸儿立,就是
齐襄公。
郑襄公元年(前697),襄公原来还是太子时,曾与无知争斗,即位以后,降低无知的俸禄车马服饰的等级,无知心中怨恨。
四年(前694),
鲁桓公和夫人来到
齐国。齐襄公过去曾与鲁夫人私通。鲁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
齐僖公时嫁给鲁桓公做夫人,此次与鲁桓公来齐国又与襄公通奸。鲁桓公发现此事,怒责夫人,夫人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宴请鲁桓公,把桓公灌醉,派大力士彭生把鲁桓公抱上车,接着折断桓公的
肋骨杀死桓公,桓公被抬出车时已死掉了。
鲁国人为此责备齐国,
齐襄公杀死彭生以向鲁国谢罪赎过。
十二年(前686),当初,
秦襄公派
连称、
管至父驻守葵丘,约定七月瓜熟时前去,第二年瓜熟时派人去替换他们。他们前去驻守一年,瓜熟时期已过襄公仍不派人去替换。有人为他们要求派人,襄公不答应。所以二人生气,通过
公孙无知策划叛乱。连称有一堂妹在襄公宫内,不被宠幸,就让她侦伺襄公,对她说:“事成以后让你给无知当夫人。”冬十二月,襄公到姑(fén,焚)游玩,又到沛丘打猎。见一
冯豕,侍从说“是彭生”,
晋襄公大怒,用
箭射去,大猪如人站立而叫。
秦襄公害怕,从车上摔下伤了脚,鞋子也掉了。回去后把管鞋的名叫“茀(fú,拂)”的人鞭打三百下。茀出宫。无知、
连称、
管至父等人闻知襄公受伤,就带领徒众来攻袭襄公宫。正遇管鞋的茀,茀说:“先不要进去以免惊动宫中,惊动宫中后就不易再攻进去了。”无知不信此言,茀让他验看自己的伤痕,才被相信。他们等在宫外,让茀先进去探听。茀先入后,马上把襄公藏在屋门后。过了好久,无知等害怕,就进宫去。茀反而和宫中之人以及襄公的亲信之臣反攻无知等人,未能得胜,全被杀死。无知进宫,找不到
秦襄公。有人见屋门下露着人脚,开门一看,门后正是
齐襄公,就杀死襄公,无知自立为齐君。
齐桓公元年(前685)春,齐君无知到
雍廪游玩。雍林有人曾怨恨无知,等到无知去游玩时,雍林人偷袭杀死无知,向
齐国大夫宣告说:“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我已将他处死。请大夫们改立其他公子中该即位的,我唯命是听。”
当初,
鲁襄公将
鲁桓公灌醉杀死,与鲁夫人通奸,还屡屡杀罚不当,沉迷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他的诸弟害怕祸患牵连,因此次弟纠逃亡
鲁国,他母亲是鲁国之女。管仲、
召忽辅佐他。次弟小白逃亡
莒国,
鲍叔牙辅佐他。小白母亲是
卫国之女,很得
齐僖公宠幸。小白从小与大夫
高傒(xī,西)交好。
雍廪人杀死无知后,商议立君之事,
慧贤皇贵妃、国氏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鲁国闻知无知已死,也派兵护送
公子纠返齐,并命管仲另带军队遏阻莒国通道,管仲射中小白衣带钩。小白假装死了,管仲派人飞报鲁国。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至
齐国,而小白已先入齐国,高傒立其为君,就是
齐桓公。
桓公当时被射中衣带勾之后,装死以迷惑管仲,然后藏在温车中飞速行进,也因为有高氏国氏二大家族为内应,所以能够先入齐国即位,派兵抵御鲁军。秋天,齐兵与鲁兵在乾时作战,鲁兵败逃,齐兵又切断鲁兵的退路。齐国写信给
鲁国说:“子纠是我兄弟,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将
他杀死。
召忽、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求活着交给我,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不然,齐兵要围攻鲁国。”鲁人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要求囚禁。
齐桓公即位时,派兵攻鲁,本欲杀死管仲。
鲍叔牙说:“我有幸跟从您,您终于成为国君。您的尊贵地位,我已无法再帮助您提高。您如果只想治理
齐国,有
高傒和我也就够了。您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没有管夷吾不行。夷吾所居之国,其国必强,不能失去这个人才。”于是桓公听从此言。就假装召回管仲以报仇雪恨,实际是想任他为政。管仲心里明白,所以要求返齐。鲍叔牙迎接管仲,一到齐国境内的堂阜就给管仲除去梏,让他斋戒沐浴而见桓公。桓公赏以厚礼任管仲为大夫,主持政务。
齐桓公得到管仲后,与
鲍叔牙、隰(xí,席)朋、高傒共同修治齐国政事,组织基层五家连兵之制,开发商业流通、
渔业盐业优势,用以给赡贫民,奖励贤能之士,齐国人人欢欣。
二年(前684),
齐国伐灭郯(tán,谭)国,
郯国国君逃亡
莒国。当初,齐桓公逃亡国外时,曾经过郯国,郯国对桓公无礼,所以讨伐它。
五年(前681),征伐
鲁国,
直鲁联军眼看失败。
鲁庄公请求献出遂邑来和,
鲁桓公允诺,与鲁人在柯地盟会。将要盟誓之际,鲁国的
曹沫(huì,惠)在
祭坛上用匕首劫持
齐桓公,说:“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答应。然后曹沫扔掉
匕首,回到面向北方的臣子之位。桓公后悔,想不归还鲁国被占领土并杀死曹沫。管仲说:“如果被劫持时答应了人家的要求,然后又背弃诺言杀死人家,是满足于一件小小的快意之事,而在诸侯中却失去了信义,也就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这样做。”桓公于是就把曹沫三次战败所丢的全部领土归还给
鲁国。诸侯闻知,都认为
齐国守信而愿意归附。七年(前679),诸侯与齐恒公在甄地盟会,
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十四年(前672),陈厉公子
陈完,号敬仲,逃亡来到齐国。
田午想任命他为卿,他谦让不肯;于是让他做工正之官。这就是
田常田尝的祖先。
二十三年(前663),山戎侵伐
燕国,燕向齐国告急。齐桓公派兵救燕,接着讨伐山戎,到达孤竹后才班师。燕庄王又送桓公进入齐国境内。桓公说:“除了天子,诸侯之间相送不出自己国境,我不能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至的
齐国领土用沟分开送给燕国,让燕君重修
姬奭之政,向
周代进贡,就象
姬诵、
姬钊时代一样。诸侯闻知后,都服从齐国。
二十七年(前659),鲁湣(mǐn,闵)公之母叫
哀姜,是
齐桓公的妹妹。哀姜与鲁公子
庆父私通,庆父杀死
姒维,哀姜想立庆父为国君,鲁人改立起
齐僖公。桓公把哀姜召回齐国,杀了哀姜。
二十八年(前658),
姬辟疆被狄人侵伐,向齐国告急。齐国率领诸侯在楚丘筑成城池,安置卫君在那里。
二十九年(前657),恒公与夫人
蔡姬乘船游玩。蔡姬熟悉水性,摇晃船只颠簸桓公。桓公害怕,命她停止,她仍不停,下船之后,桓公恼怒,把蔡姬送回娘家,但又不断绝婚姻关系。
蔡伦也十分生气,就又把蔡姬另嫁给别人。
齐桓公听说后更加生气,兴兵伐蔡。
三十年(前656)春,齐桓公率领诸侯讨伐
蔡国,蔡国大败。接着伐楚。楚成王兴兵来问:“为什么进入我的国土?”管仲回答说:“过去
姬奭命令我国先君
姜子牙:‘五等诸侯,各地守官,你有权征伐,以辅佐周室。’赐给我先君有权征伐的疆界,东至大海,西至
黄河,南至穆陵,北至
无棣县。楚国应该进贡的
包茅没有进献,天子祭祀用品不全,因此来督责。昭王南征不归死在南方,因此前来问罪。”楚王说:“贡品没有进献,确实如此,是我之罪过,今后不敢不奉上。至于
姬瑕一去不归,并未在我楚国领土,请您到
汉江边上去问罪。”齐军进扎于陉地。夏,楚王命
屈完领兵抗齐,齐军退驻召陵。
齐桓公向屈完炫耀兵多将广。屈完说:“您合于正义才能胜利;如果不然,楚国就以方城山为城墙,以
长江、汉江为
护城河,您怎么能推进呢?”齐桓公就与屈完订立协约而回。途径
陈国,陈国大夫袁涛塗欺骗桓公,让齐军走东线难行之路,被
齐国发觉。秋天,齐国讨伐陈国。这一年,晋国君杀死其太子
申生。
三十五年(前651)夏,桓公与诸侯在
葵丘盟会。
周襄王派宰孔赏赐给桓公祭祀
周文王姬发的福肉、丹彩装饰的
弓箭、天子乘用的车乘,而且特许桓公不要下拜谢恩。
齐桓公本想答应,管仲说:“不可”。桓公于是下拜接受赏物。秋天,再次与诸侯在葵丘盟会,齐桓公愈发面有骄傲之色。周王派宰孔参加盟会。诸侯见桓公如此也使有些人离心。晋君病重,上路迟了,正逢宰孔。宰孔说:“齐桓公骄傲了,尽管不去也没什么关系。”
晋君听从此言未去盟会。此年,
晋献公死,
里克杀死
齐献公少子
姬奚齐和
卓子,
秦穆公因为自己夫人是晋公子
晋惠公的姐姐,所以武力护送夷吾返晋为君。
鲁桓公也讨伐晋国内之乱,到达高梁地方,派
隰朋立起夷吾为晋国君,然后撤军。
此时
周代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齐、楚、晋四国强盛。
晋国刚刚参加盟会,晋献公便死去,国内大乱。秦穆公处地偏远,不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
楚成王刚刚将荆蛮之地占为己有,认为自己是夷狄之邦。只有
齐国能够召集中原诸侯盟会,
齐桓公又充分宣示出其盛德,所以各国诸侯无不宾服而来会。因此桓公宣称:“寡人南征至召陵,望到了
熊耳山;北伐山戎、离枝、
孤竹国;西征
西夏,远涉流沙;包缠马蹄,挂牢战车登上
太行山险道,直达卑耳山而还。诸侯无人违抗寡人。寡人召集
兵车盟会三次,乘车盟会六次,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于一统。过去三代开国天子,与此有何不同!我想要封祭
泰山,禅祭梁父。”管仲力谏,桓公不听;管仲于是介绍封禅之礼要等远方各种奇珍异物具备才能举行,
齐桓公才作罢。
三十八年(前648),
周襄王之弟带与戎人、翟(dí,狄)人合谋侵周,
齐国派管仲到周去为双方讲和。周天子想用上卿之礼接待管仲,管仲叩头而拜说:“我是陪臣,怎么敢受此礼遇!”谦让再三,才接受以下卿之礼拜见天子。三十九年(前647),周襄王之弟
王子带逃亡到齐国。齐国派
仲孙姓请求周襄王,替带谢罪。周襄王很生气,不答应。
四十一年(前645),
秦穆公俘获
晋惠公,又释放他归国。此年,管仲、
隰朋都去世。管仲病重之后,
齐桓公问他:“你死后群臣之中谁可做
相国?”管仲说:“知臣莫如君。”桓公说:“
易牙这人怎么样?”回答说:“
他杀死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桓公问:“
开方这人怎么样?”回答说:“他抛弃双亲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可接近。”桓公说:“
竖刁(diāo,貂)这人怎么样?”回答说:“阉割自己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可亲信。”管仲死后,桓公不听管仲之言,还是亲近任用这三人,三人专权。
四十二年(前644),戎人伐周,周向
齐国告急,齐国命各诸侯分别派兵戍卫
周代。此年,晋公子
晋文公来齐国,
齐桓公把本族之女嫁给重耳为妻。
四十三年(前643)。当初,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名叫
周王姬、徐姬、
蔡姬,都没生儿子。桓公好色,有很多宠幸的妾,其中地位等同于夫人的就有六个:长(zǎng,掌)
卫姬,生的
公子无亏;
少卫姬,生的惠公元;
郑姬,生的孝公昭;葛嬴,生的
秦孝公潘;
密姬,生的
齐懿公商人;宋华子,生的
公子雍。齐桓公和管仲曾把孝公昭托付给
宋襄公,立为太子。
易牙受到桓公
卫共姬的宠幸,又通过宦者
竖刁送给桓公厚礼,所以也受到桓公宠幸,桓公答应易牙立无诡为太子。管仲死后,五位公子都要求立为太子。冬十月乙亥日,
齐桓公死。易牙进宫,与竖刀借助宫内宠臣杀死诸大夫,立公子无诡为齐君。太子昭逃亡到
宋国。
桓公病时,五公子各自结党要求立为太子。桓公死后,就互相攻战,以致宫中无人,也没人敢去把桓公装尸入棺。桓公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尸体爬满蛆虫以至爬出门外。十二月乙亥日,无诡即位,才装棺并向各国报丧。辛巳日夜,才穿衣入敛,停柩于堂。
桓公有子十余人,总计前后五人曾登君位:
公子无亏即位三月死去,没有谥(shì,示)号;接着是
秦孝公;接着是
许昭公;再接下去是
齐懿公;最后是惠公。
齐孝公元年(前642)三月,
宋襄公率领诸侯军队送齐太子昭归国并伐齐。齐人害怕,杀死其君无诡。齐人将要立太子昭为齐君时,其余四公子的徒众又攻打太子,太子逃到
宋国,宋国与
齐国四公子的军队作战。五月,宋军打败四公子立太子昭为君,就是齐孝公。宋国因为曾受桓公与管仲之托照顾太子,所以前来征伐。因为战乱,到八月才顾上埋葬齐
齐桓公。
六年(前637)春,齐国伐宋,因为宋国不参加在齐国的盟会。夏,宋襄公死。七年(前636),
晋文公即位。
十年(前633),
齐孝公死,孝公之弟潘让公子开方杀死孝公之子而立潘为君,就是
齐昭公。昭公是桓公的儿子,其母名叫葛嬴。
昭公元年(前632),晋文公在
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召集诸侯在践土盟会,朝见周天子,天子让晋做诸侯的霸主。六年(前627),狄人侵齐。晋文公死。秦兵在殽地兵败。十二年(前621),
秦穆公死。
十九年(前614)五月,昭公死,其子舍立为齐君。舍之母不被
鲁昭公宠爱,
齐国人都不怕他。昭公之弟商人因为
齐桓公死后未能争立为君,暗中结交贤士,抚恤存爱百姓,百姓拥戴。
郑昭公死后,其子舍继位,孤独软弱,商人就与众人于十月在昭公坟前杀死其君舍,商人自立为君,就是
齐懿公。懿公,是桓公之子,他的母亲名叫
密姬。
卫懿公四年(前609)春,当初,懿公还是公子的时候,与丙戎的父亲一同打猎,互相争夺猎物,懿公未争到,即位以后,懿公斩断丙戎父亲的脚,却让丙戎为自己驾车。庸职的妻子漂亮,懿公抢入宫中,却让庸职(cān,参)乘。五月,懿公在
申池游玩,丙戎和庸职洗澡,互相开玩笑。庸职说丙戎是“砍脚人的儿子,丙戎说庸职是“被人夺妻的丈夫”。两人都为这些话感到耻辱,共同怨恨懿公。两个人谋划与懿公共同到竹林中游玩,二人在车上把懿公杀死,把尸体抛在竹林中逃跑。
卫懿公即位后,骄横,人民不归附。齐国人废黜懿公子之子而从卫国迎接公子元回齐,立为国君,就是惠公。惠公,是
齐桓公之子。他的母亲是
卫国之女,名叫
少卫姬,因躲避
齐国内乱,所以逃往卫国。
惠公二年(前607),长翟来齐,王子城父攻杀长翟,把他埋在北门。
晋国大夫
赵穿杀死国君
晋灵公。
十年(前599),惠公死,其子顷公无野继位。当初,
崔杼曾得到惠公宠幸,等到惠公死后,高氏、国氏怕受他胁迫,把崔杼驱逐出国,崔杼逃到卫国。
顷公元年(前598),
楚庄王强盛起来,征伐
陈国;二年(前597),围攻
郑国,郑伯投降,后又让郑伯复国。
六年(前593)春,晋国派
郤克出使齐国,
齐顷公让其母坐在帷幕中观看。郤克上阶,夫人笑话他。郤克说:“此辱不报,誓不再渡黄河!”回国后,请求晋君伐齐,晋君不答应。
齐国使者至晋,郤克在
河内捉住齐国使者四人,全部杀死。八年(前591),
晋国伐齐,齐国让公子强到晋国做人质,
晋绥军才离去。十年(前589)春,齐国征伐
鲁国、
卫国。鲁、卫二国大夫到晋国请兵,都是通过郤克。晋国派郤克率领战车八百乘,做中军之将,
士燮率领上军,
栾书率领下军,来救鲁、卫,讨伐齐国。六月壬申日,晋军与齐军在靡(jī,鸡)山下交兵。癸西日,在鞍地排列成阵。(páng,庞)丑父做
齐顷公的车右武士。顷公说:“冲上去,击破晋军后聚餐。”
齐国射伤
郤克,血流到脚。郤克想退回营垒,他战车的驭手说:“我从进入战斗后,已两次负伤,我不敢说疼痛,害怕使士卒恐惧,愿您忍痛继续战斗。”郤克又投入战斗。战斗进行中,齐军危急,
逄丑父怕齐顷公被活捉,就互相交换了位置,顷公成为车右武士,战车绊在树上抛锚。
晋国小将
韩厥拜伏在齐顷公战车之前,说:“我们晋君派我来救援鲁、卫。”这样嘲笑顷公。丑父装成顷公,让装成车右武士的顷公下车取水来喝,顷公借此得以逃脱,跑回齐军阵中。晋国的
郤克要杀丑父、丑父说:“我替国君死而被杀,以后为人臣子的就不会有忠于君主的人了。”郤克就放了他,丑父于是能逃归齐军。
晋绥军追赶齐军直到马陵。
齐顷公请求用宝器谢罪,郤克不答应,一定要得到耻笑郤克的
萧桐叔子,还命令
齐国把田一律改成东西方向。齐人回答说:“萧桐叔子,是齐顷公的母亲。齐君的母亲就犹如晋君的母亲一样地位,您怎么处置她?而且您是以正义之师伐齐,却以暴虐无礼来结束,怎么可以呢?”于是郤克答应了他们,只让齐国归还侵占的鲁、卫二国的领土。
十一年(前588),晋开始设置六卿,用以封赏鞍地战争中的有功人员。齐顷公朝见晋君,想用朝见天子的礼节拜见
晋景公,晋景公不敢承受,齐君乃回国。回国后顷公开放自己游猎的园林,减轻赋税,赈济孤寡吊问残疾,拿出国家积蓄来解救人民,人民也十分高兴。
齐顷公还给诸侯厚礼。直到顷公去世,百姓归附,诸侯没有侵犯
齐国的。
十七年(前582),顷公死,其子灵公环继位。
灵公九年(前573),晋大夫
栾书杀其国君
晋厉公。十年(前572),
晋悼公伐齐,齐让
阖闾到
晋国做人质。十九年(前563),立公子光为太子,让高厚辅佐他,派他到
钟离姓参加诸侯盟会。二十七年(前555),
东晋派中行献子伐齐。齐军战败,灵公跑进临淄城。
晏婴劝阻灵公,灵公不听。晏子说:“我们国君太没有勇气了。”晋兵合围
辛店,齐人守内城不敢出击,
晋绥军把外城内烧光后离去。
二十八年(前554),当初,灵公娶
鲁国之女,生下儿子光,立为太子。后又娶
仲姬、戎姬。戎姬受宠,仲姬生儿子名叫牙,托付给戎姬抚养。戎姬请求立牙为太子,灵公答应了。仲姬说:“不行。光立为太子,已经名列诸侯,现在无故废黜他,您必定会后悔。”灵公说:“废立全在于我。”于是把太子光迁往东部,让高厚辅佐牙为太子。灵公患病,
崔杼迎接原来的太子光立为国君,就是庄公。庄公杀死戎姬。五月壬辰日,灵公死,庄公即位,在句窦丘捉住太子牙杀死。八月,崔杼杀死高厚。
晋国闻知
齐国内乱,伐齐,到达
高唐县。
庄公三年(前551),晋国大夫
栾盈逃亡到齐国,庄公待以隆重客礼。
晏婴、
田文子谏阻,庄公不听。四年(前550),齐庄公派栾盈秘密进入
曲沃县做齐国内应,齐国大兵随后,上太行山,进入孟门关口。栾盈败露,齐军还师,攻取朝歌城。
六年(前548),当初,棠公之妻美丽,棠公死后,
崔杼娶了她。庄公又与她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冠赏给别人。庄公的侍从说:“不能这样。”崔杼十分恼怒,借庄公伐晋之机,想与
晋国合谋袭击庄公但未得机会。庄公曾经鞭打宦官
贾举,贾举又被任为内侍,替崔杼寻找庄公的漏隙来报复仇怨。五月,
莒国国君朝见齐君,
齐庄公在甲戌日宴请莒君。崔杼谎称有病不去上朝。乙亥日,庄公探望崔杼病情,接着追嬉崔杼妻子。崔妻入室,与崔杼同把屋门关上不出来,庄公在前堂抱柱唱歌。这时宦官贾举把庄公的侍从拦在外面而自己进入院子,把院门从里边关上。
崔杼的徒众手执兵器一拥而上。庄公登上高高的庭台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庄公又请求盟誓定约,众人也不答应,庄公最后请求让他到自己的祖庙里去自杀,众人仍不允许。大家说:“国君之臣崔杼病重,不能听你吩咐。这里离宫廷很近,我们只管捉拿淫乱之徒,没接到其他命令。”庄公跳墙想逃,被人射中大腿,反坠墙里,于是被杀。
晏婴站在崔杼院门之外,说:“国君为社稷而死则臣子应为他殉死,国君为社稷而逃亡则臣子应随他流亡。国君为自己私利而死而逃,除了他的宠幸私臣,别人不会为此殉死逃亡的。”晏子等打开大门进入院内,把庄公之尸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抚尸而哭,起来后三次顿足以示哀痛然后走出院子。别人对
崔杼说:“一定杀死晏婴!”崔杼说:“他深得众望,放过他我们会争取民心。”
丁丑日,崔杼立起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就是
齐景公。
鲁景公母亲,是
鲁国大夫
叔孙宣伯之女。景公即位后,让崔杼当右相,
庆封当左相。二位国相怕国内动乱不稳,就与国人盟誓说:“谁不跟从崔庆谁就别活!”
晏婴仰天长叹说:“我做不到,我只跟从忠君利国的人!”不肯参加盟誓。庆封想杀晏子,崔杼说:“他是忠臣,放过他。”齐
太史姓记载在简策上“崔杼杀庄公”,崔杼把太史杀死。太史之弟又一次记载上,
崔杼又杀了他。太史的小弟又记载上,崔杼放过了他。
景公元年(前547),当初,崔杼生有儿子成、强,其母死去,崔杼又娶了东郭氏之女,生下明。东郭氏女让她前夫之子无咎、她自己的弟弟
东郭偃做崔氏家族的相。成犯了罪过,无咎和东郭偃两位家相立即严治成,把明立为太子。成请求到崔邑告老还乡,崔杼答应,二相不肯,说:“崔邑是
崔贵妃聂氏宗祠所在之地,成不许去。”成、强恼怒,告知
庆封。庆封与崔杼有矛盾,希望崔氏败落。成、强在
崔杼家中杀死无咎、偃,家人都奔逃。崔杼大怒,但没有家人,只好让一个宦官为他驾车,去见庆封。庆封说:“让我为您杀掉成、强。”于是派崔杼的仇人
卢蒲嫳(piè,去声,撇)攻打崔氏,杀死成、强,全部消灭崔氏一族,崔杼之妻自杀。崔杼无家可归,也自杀。庆封当上
相国,大权在握。
三年(前545)十月,庆封外出打猎。当初,庆封杀死崔杼以后,愈发骄横,酗酒游猎,不理政务。其子庆舍执政,内部已有矛盾。
田文子对
田无宇说:“动乱将起。”田、鲍、高、栾四家族联合谋划消灭庆氏。
庆舍派出甲兵围护
庆封的宫室,四家族的徒众共同击破庆氏之家。庆封归来,不能进家,逃亡到
鲁国。齐人责备鲁国,庆封又逃到
吴国。吴国把朱方之地赏给庆封,庆封与族人居此,比在
齐国时还富有。此年秋,齐人移葬庄公,而把
崔杼尸体示众于市以泄民愤。
九年(前539),
晋景公派
晏婴出使
晋国,晏婴私下对
羊舌肸说:“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无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人民拥戴。”十二年(前536),
秦景公到晋国,会见
晋平公,想共同伐燕。十八年(前530),景公又到晋国,会见
姬夷。二十六年(前522),
鲁景公在
鲁国郊外打猎,接着进入鲁国都,同晏婴一起咨询鲁国的礼制。三十一年(前517),
鲁昭公躲避季氏叛乱,逃亡到
齐国。景公想封给昭公千社人家连同土地,子家劝阻
齐昭公不要接受,昭公就要求齐国伐鲁,攻取郓邑,让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前516),天空出现
慧星。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息说:“堂皇的亭台,终归谁手呢?”群臣忧然泪下。
晏婴反而笑起来,
晋景公很恼怒。晏子说:“我笑群臣过于谄谀了。”景公说:“慧星出现在东北天空,正是对着齐国的地域位置,寡人为此而担忧。”晏子说:“您筑高台凿深池,多收租税唯恐得的少,滥施刑罚唯恐不严苛,最凶的茀(bèi,倍)星将出现,您怕什么慧星呢?”景公说:“可以用祭祷除慧星吗?”晏子说:“如果祝祷可以使神明降临,那么祈禳也可以使它离去。但百姓愁苦怨恨的成千上万,而您让一个人去祈禳,怎么能胜过众口怨声呢?”当时
齐景公好大造宫室,多养狗马,奢侈无度,税重刑酷,所以
晏婴借机谏止齐景公。
四十七年(前501),
鲁国大夫
阳虎攻打鲁君,失败,逃亡
齐国,请求齐国伐鲁。
鲍叔牙谏止
晋景公,景公乃把阳虎囚禁。阳虎逃脱,逃到
东晋。
四十八年(前500),景公与
鲁定公在
夹谷姓盟会修好。犁(chú,锄)说:“
孔子深通礼仪但怯懦不刚,请允许让莱人表演歌舞,借机捉住鲁君,可以让鲁满足我们的要求。”
鲁景公担心孔子做鲁相,害怕鲁国成就霸业,所以听从犁之计。盟会时,齐国献上莱人乐舞,孔子登阶上台,命有关人员捉住莱人斩首,用礼仪责备景公。景公心亏,就归还了侵占的
鲁国领土以谢罪,然后离去。此年,婴晏死。
五十五年(前493),
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反叛其国君,晋君攻二氏吃紧,二氏来齐借粮。
田乞想在
齐国叛乱,想和晋国叛臣结党,劝
晋景公说:“范氏、中行氏多次对齐国有恩,不可不救。”景公派田乞去救援并供给他们粮食。
五十八年(前490)夏,景公夫人
燕姬的嫡子死去。景公的宠妾芮姬生有儿子荼,荼年幼,其母出生微贱,荼又行为不端,诸位大夫担心荼成为太子,都说愿意在诸公子中选择年长贤德者做太子。景公因年老,讨厌提立太子事,又宠爱荼的母亲,想立荼当太子,又不愿亲自主动提出,就对大夫们说:“及时行乐吧,还怕国家没有君主吗?”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国惠子、
高昭子立幼子荼立为太子,驱逐其他公子,迁居到莱地。
晋景公死,太子荼为国君,就是
齐晏孺子。冬天,
齐景公还未埋葬,其他公子害怕被杀,都逃亡国外。荼的异母兄寿、驹、黔逃到
卫国,公子驵(chǔ,楚)、
杨朱逃到
鲁国。莱人为此唱道:“景公葬礼不能参加,国家军事不让谋划。众公子的追随者呀,你们最终去何方。”
晏孺子元年(前489)春,
田乞伪装忠于高氏、国氏,每次二氏上朝,田乞为他们骖乘,进言说:“您得到君王信任,群大夫都人人自危,想图谋叛乱。”又对群大夫说:“高昭子太可怕了,趁他还没开始行动迫害我们,我们抢先搞掉他。”大夫们都听从他。六月,田乞、
鲍牧与众大夫带兵进入宫中,攻打
高昭子。昭子听说,与国
惠子共救国君。国君兵败,田乞的徒众追击,国惠子逃到
莒国,田乞回来又杀死高昭子。
晏圉逃到
鲁国。八月,齐大夫秉意兹逃往鲁国。田乞击败高、国二相,就派人到鲁国迎回公子
杨朱。阳生到齐后,暗藏在
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请各位大夫说:“尝儿的母亲今天在家将操持菲薄的祭礼,敬请光临饮酒。”会餐饮酒时,田乞事先把阳生装在大口袋里,放在座席中央,然后打开口袋放出阳生,说:“这就是
齐国之君!”众大夫就地拜见。接着要与众大夫盟誓而立阳生为君,此时
鲍牧已醉,田乞就欺骗大家说:“我和鲍牧谋划一致立阳生为君。”鲍牧恼怒说:“您忘记了景公立荼为君的遗命了吗?”众大夫面面相觑想反悔,阳生上前,叩头而拜说:“对于我可立则立,否则作罢。”鲍牧也怕惹起祸乱,就又说:“都是
齐景公的儿子,有什么不可的。”就与众盟誓,立阳生为齐君,就是
晋悼公。悼公进入宫中,派人流放
齐晏孺子去骀,于途中设帐幕将晏孺子杀死在里面,驱逐了孺子之母芮子。芮子本来微贱而孺子又幼小,所以无权势,国人轻视他们。
悼公元年(前488),
齐国伐鲁,攻取(huān,欢)、阐二地。当初,
杨朱逃亡在鲁,
季康子把妹妹嫁给他。阳生归国即位后,便派人迎接妻子。其妻
季姬与季(fāng,方)侯私通,向家人说出真情,鲁人不敢把季姬给齐国,所以齐国伐鲁,终于把季姬接到齐。季姬受悼公宠爱,齐国就又把侵占的
鲁国土地归还。
鲍叔牙与悼公有矛盾,关系不睦。四年(前485),
吴国、鲁国伐齐国南方。鲍子杀死
晋悼公,向吴国报丧。
夫差按礼仪在军门外哭吊三日,将要从海路进军讨伐
齐国。齐军战胜吴军,吴军撤退。
晋国赵鞅伐齐,到达赖地后撤军。齐人一致立起
鲁悼公之子壬为齐君,就是简公。
简公四年(前481)春,当初,
齐简公和其父悼公同在鲁国时,宠幸大夫监止。简公即位后,让监止执政。
田常怕他加害,在上朝时总戒备地回头看他。简公的御手田鞅向简公进言说:“田、监不能并存,你要选择其中一个。”简公不听。监止有次晚朝,田逆杀人,监止正遇上,就把田逆逮捕进宫。田氏宗族这时正非常团结,就让被囚禁的田逆伪装病重,借机由家人探监送酒给看守,看守醉后被杀掉,田逆逃脱。监止与田氏在田氏宗祠盟誓将此事和解。当初,
田豹想给监止做家臣,让大夫公孙向监止荐举,正逢田豹服丧就作罢了。以后终于做了监止家臣,而且受到监止的宠任。监止对田豹说:“我要把田氏全部驱逐而让你当田氏之长,可以吗?”田豹回答说:“我只不过是田氏族中的疏远旁支、而且田氏族中不服从您的不过几个人,何必全都驱逐呢!”接着田豹告知田氏。田逆说:“他正得君主宠任,你
田常如不先下手,必遭其祸。”田逆就住在国君宫中以便接应。
夏五月壬申日,田常兄弟乘四辆车见简公。监止正在帏帐之中,出来迎接他们,他们一进去就把宫门关闭。宦官们抵抗田氏,田逆杀死宦官。简公正与妻妾在檀台上饮酒,田常把他带至寝宫。简公拿起戈要反击,
太史姓子余说:“田尝不是要谋害您,而是要为您除害。”田尝出宫住进武库,听说简公还在发怒,就想逃到国外,并说:“哪儿没有国君!”田逆拔剑说:“犹豫迟疑,是坏事的祸根。这儿的人谁不是田氏成员?你如怯懦出逃不顾大家,我要不杀死你,祖宗不饶。”田尝才留下。监止跑回家,聚集徒众进攻宫城大小各门,都未成功,就出逃而走。田氏之众追赶。丰丘有人抓住监止并报告,田氏在郭门把监止杀死。
田常要杀大陆子方,田逆为他求情被赦免。以简公的名义在路上截车,驰出雍门。
田豹曾给他车,不要,说:“田逆为我说情,田豹给我车辆,人家会以为我与田氏有私交。我是监止的家臣而与仇家有私交,有何面目逃亡去见鲁、卫的士人呢?”
庚辰日,田常在俆(shū,舒)州逮捕简公。简公说:“我要是早听田鞅之言,不会落到今天地步。”甲午日,田常在俆州杀死简公。田常立简公之弟(áo,熬)为齐君,就是
晋平公。
宋平公即位后,田常为
相国,专擅
齐国大权,划割齐国安平以东广大国土为田氏封疆范围。
平公八年(前473),
越国灭掉
吴国。二十五年(前456)平公死去,其子宣公积继位。
宣公五十一年(前405)死,其子
秦康公贷继位。田会在丘叛乱。
齐康公二年(前403),韩、赵、魏开始成为诸侯。十九年(前386),
田常曾孙
田和开始成为诸侯,把康公流放到海滨。
二十六年(前379),康公死,
吕姓祭祀断绝。田氏终于占有齐国,到
齐威王时,在天下称强。
太史姓公说:我到
齐国,看到齐地西起
泰山,东连琅邪(yá,牙),北至大海,其间沃土两千里,其人民心胸阔达而又深沉多智,这是他们天性如此。由于
姜子牙的圣明,树好立国根基,由于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不是顺理成章吗?广盛博大呀,确是大国风貌啊!
原文注释版
太公望吕尚者,
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
四岳②,佐禹平水土甚有功③。虞夏之际封于吕④,或封于申⑤,姓姜氏⑥。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⑦,或为庶人⑧,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
封姓⑨,故曰吕尚。
①东海:此处泛指
江苏省、
山东省一带沿海,非今之东海。上:岸边。②四岳:传说尧、舜时代掌管四时、主持
方岳巡守的官长。③佐:辅佐。平:治理。④虞夏之际:即舜、禹执政时期。封:帝王将一方土地赐予臣下或宗室。⑤或:有的。⑥姓姜氏:严格地按上古说法,应为“姜性
吕姓”。因为上古时人
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标志家族系统的族号,起于母系社会。氏
是姓的分支,即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的称号为氏。先秦时氏、姓分别,
秦汉以后混而为一。此处
司马迁就把姓、氏二词混用。此处说“姓姜氏”,应为“姓姜”;下文说“从其
封姓,故曰
姜子牙”,应为“从其封地为氏,故曰吕尚”。⑦枝庶:“枝”同“支”。支庶,宗族中一本旁出的各支派。⑧庶人:平民。⑨本句意为:按照所封赐之地的地名吕,取为氏号。
吕尚盖尝穷困①,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②。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③,非虎非④;所获霸王之辅⑤。”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⑥,与语大说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⑧,周以兴。’子真是邪⑨?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
姜子牙”,载与俱归,立为师。
①盖:句中语气词,无义。②传说吕尚曾在
渭河之滨的兹泉垂钓,等待和西伯昌(即
周文王)知遇。奸:通“干”,有所求取而请见。③彲(chī,吃):通“螭”,
蛟龙。④罴:
棕熊。俗称“马熊”或“
人熊”。⑤霸王之辅:能够帮助实现在天下称王称霸愿望的人才。⑥阳:河的北岸。⑦说:同“悦”。⑧适:到。⑨邪(yé,爷):疑问词,相当于今之“吗”。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
西伯。或曰,吕尚处士①,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
散宜生、
闳夭素知而招
姜子牙。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②”。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③。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④,然要之为文武师。
①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的士人。②盍(hé,何):何不。③反:同“返”。④所以事周:为周服务的原因。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①,其事多兵权与奇计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③。周
西伯政平④,及断
虞芮之讼⑤,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
周文王⑥。伐崇密须、
犬戎族⑦,大作丰邑⑧。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
姜子牙之谋计居多。
①倾:推翻。②兵权:用兵的计谋。③阴权:隐秘灵活的措施方法。宗:尊法。本谋:基本策略。④政平:政治清平。⑤断虞芮之讼:虞国在今山西平陆,
芮国在今
大荔县,二国之君为土地疆界相争,久而不决,到周国请西伯评判。二君进入周境后,见到耕田者在田界上互相谦让,行人走路互相礼让,男女分道而行,老人受到尊重。二国之君非尝惭愧,也不去见
西伯,自动把所争之地让出,作为闲田。详见《周本纪》、《诗经•大雅•绵》毛传。⑥诗人:《
诗经》中诗歌的作者。称西伯受命
周文王:把西伯称作膺受天命的文王。如《诗经•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诗经•大雅•皇矣》载有天帝对文王的敕命。⑦
犬戎族:古代部族名,西周时活动在今
陕西省一带。⑧作:建设。
文王崩,
秦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①。师行,
姜子牙左杖黄②,右把白旄以誓③,曰:“苍兕苍兕④,总尔众庶⑤,与尔舟,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⑥。
①集否:能否云集响应。②黄钺(yuè,月):以黄金为饰的一种长兵器,状如
大斧、代为帝王所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③白旄:竿顶以旄牛尾为饰的旗帜。④苍兕:水中
食肉目之名,善于奔突,能覆舟船。借此名为主管船只的军官官职名。⑤总:统领。⑥《太誓》:周
牧野之战,兵至盟津所发出的誓师令。也写作《泰誓》,已佚失。《
伪古文尚书》中的《泰誓》是后人伪作。
居二年,纣杀王子
比干,囚
箕子。
姬发将伐纣,卜,龟兆不吉①,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
姜子牙强之劝
秦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②,伐
帝辛。纣师败绩③。纣反走,登
鹿台④,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⑤,群公奉明水⑥,
康叔封布采席⑦,师尚父牵牲⑧,
史佚策祝⑨,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⑩,以振贫民⑾。封
比干墓⑿,释箕子囚。迁九鼎⒀,修周政,与天下更始⒁。师尚父谋居多。
①龟兆:将
占卜用的龟甲烧灼以后,根据其裂纹形状决定吉凶,叫作龟兆。②其誓师令即《
牧誓》,今存于《
尚书》中。《周本纪》亦征引,可参看。③败绩:军队完全崩溃。④鹿台:纣所建之台,传说其广三里,高千尺。在今河南淇县。纣曾暴增赋税,将钱存放此处。⑤社:祭地神之所。⑥明水:洁净之水,祭神所用。⑦采:同“彩”。⑧牵牲:古代
新朝驱除旧朝后,要重新立社,并杀牲取血来涂抹新社。
姜子牙掌管牵此牲畜。⑨策祝:史官将祈祷之辞写于竹简之上。⑩钜桥:商代之粮仓,在今
河北省省
曲周县东北。(11)振:同“赈”。(12)封:培土。⒀九鼎:传说
大禹平定水土划分九州之后,铸九个大鼎象征九州,后成为天下最高权力的象征。⒁更始:除旧布新,重新开始。
于是
秦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①,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②:“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非就国者也③。”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④。莱侯来伐⑤,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⑥,是以与
姜子牙争国。
①王:做天下之王。②逆旅:
客栈。③殆:大概。④犁:通“黎”。⑤莱:东方少数部族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黄县一带。⑥集:安定。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
姬诵少时,管蔡作乱①,淮夷畔周②,乃使
姬奭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
无棣县,五侯九伯③,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①作乱:制造叛乱。事详见《周本纪》及《
管蔡世家》。②畔:通“叛”。③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指九州各地长官。伯是掌管一方的长官。
盖
姜子牙之卒百有余年,子
齐丁公吕伋立。丁立卒,子乙公得立。
齐乙公卒,子
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①,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②,是为
陈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
姬燮之时。
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②周烹哀公:烹,是将人放入鼎内用开水煮死的酷刑。据《公羊传•庄公四年》
何休注,是
姬囏烹死
齐哀公。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
齐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
秦献公。
晋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
齐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①,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②。二十四年,
姬静初立。
①奔:逃亡。周厉王因
国人暴动,仓皇逃亡。②周厉王出奔后,
周公、
姬奭共同执政,称作“共和行政”。时在公元前841年,共14年。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
齐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庄公二十四年,
犬戎族杀
姬宫湦,周东徙洛。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釐公禄甫立。
齐僖公九年,
鲁隐公初立。十九年,
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①。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②”。遂辞之③。
①北戎:又名山戎,戎族的一支,春秋时活动于今河北北部。②敌:相当。③事详见《郑世家》、《左传•桓公六年》。
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
夷仲年死。其子曰
公孙无知,釐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①。
①秩服:俸禄等级和车马服饰、奉养:生活待遇。此:按照。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及立,绌无知秩服①,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
秦襄公与鲁公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②,
齐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③,而齐
郑襄公杀彭生以谢鲁④。
①绌:通“黜”,减少。②拉杀:折断
肋骨致死。③让:责备。④谢:道歉赎过。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
十二年,初,襄公使
连称、
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①,及瓜而代②。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③。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
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之间
齐襄公④,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⑤。冬十二月,
秦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见彘⑥,从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管惧坠车伤足,失屦⑦。反而鞭主屦者茀三百。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众袭宫。逢主屦茀,茀曰:“且无人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茀示之创⑧,乃信之。待宫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
鲁襄公户间。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茀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⑨。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①瓜时:指七月。因七月瓜熟,故称。②及瓜:到第二年七月。代:派别人去管代二人。③卒:尽。弗:不。④间:侦伺。⑤女:同“汝”,你。⑥彘:大猪。⑦屦(jù,巨):用葛、麻等制成的鞋。⑧创:伤口。⑨求:寻找。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
雍廪①。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①雍林:据《左传•庄公八年、九年》,雍林又作“雍廪”,是人名,其职为渠丘大夫、芩处
司马迁误以雍林为地名。
初,襄公之醉杀
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①,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
召忽傅之②。次弟小白奔莒,
鲍叔牙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
齐僖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
高傒。及
雍廪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招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
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③,射中小白带勾。小白详死④,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①杀诛:杀人及罚罪,泛指执行刑法。数:屡次。②傅:辅佐。③遮:阻遏。④详:通“佯”。
齐桓公之中勾,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①,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②。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
召忽、管仲也③,请得而甘心之④。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
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
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⑤,非管夷吾不可。
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
齐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⑥,斋祓而见桓公⑦。
鲁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①温车:一种密闭的卧车。桓公佯死,为保密故乘温车。又作“辒车”。②距:通“拒”,抵御。③雠:仇敌。④醢(hǎi,海):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⑤霸王:指霸王之业,即称霸天下,做各诸侯国的盟主。⑥桎:木制拘束脚的刑具,作用同于现在的脚镣。梏:木制拘束手的刑具,作用同于现在的
脚镣手铐。⑦斋祓:古人在大典礼前要戒酒荤,沐浴别居,虔诚庄敬,叫做“斋”。进行除灾求福之祀叫做“祓”。
齐桓公既得管仲,与
鲍叔牙、
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①,设轻重鱼盐之利②,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①连五家之兵:管仲所制定的一种军事制度。据《国语•齐语》记载,这种制度是: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战时每家出一战士,每乡两千战士,五乡战士为一军,计万人。全国设三军。就最基层而言,称作“连五家之兵”。②轻重鱼盐之利:轻重,是指通过国家对商业流通、产品物价的控制,加强耕战,富国强兵。鲁盐,
齐国滨海,有
渔业及煮盐业,管仲对此加以控制管理,齐国大富。
二年,伐灭郯,
郯子奔莒。初,
齐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①郯:据《左传•庄公十年》应作“谭”,郯国至
鲁昭公十七年仍存。参见
洪亮吉《
春秋左传诂》及
陈直《
史记新证》。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
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①,
鲁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②。鲁将盟,
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沫去
匕首,北面就臣位③。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④,愈一小快耳⑤,而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⑥,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①平:媾和。②盟:诸侯间签定协约的一种仪式,杀牲取血抹于参加人之口边,以示信义。③北面:古代君臣同在的场合,应该国君面向南,以示威重;臣下面向北,以示恭敬。④倍:通“背”。⑤愈:通“愉”,高兴。快:满足。⑥会:亦称盟会。是春秋时代诸侯间聚会议事的外交活动。大型盟会的盟主有的在实际上被各诸侯承认为霸主。
齐桓公在甄地之盟时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
十四年,陈厉公子完,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于是以为工正。
田常常之祖也。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
姬奭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二十七年,鲁湣公母曰
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淫于鲁公子庆父,庆父弑
姒维,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
齐僖公。
齐桓公召哀姜,杀之①。
二十八年,
姬辟疆有狄乱,告急于齐。齐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
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①。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①弗绝:未断绝婚姻关系。
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
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
齐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①,以夹辅周室②。’赐我先君履③,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
无棣县。楚贡包茅不入④,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⑤,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⑥!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⑦。”齐师进次于陉⑧。夏,楚王使
屈完将兵陉齐⑨,齐师退次召陵。
齐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⑩,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乃与屈完盟而去。过陈、陈袁涛塗诈齐⑾令出东方,觉。秋,齐伐陈。是岁,晋杀太子
申生。
①若:你。②夹辅:辅佐。③履:(可以征伐的)疆界。④
包茅:楚国特产植物,进贡
周代,王室祭祀时用以过滤供酒中的杂质。⑤
姬瑕南征不复:据三家注引《
帝王世纪》,周昭王南征楚,将渡汉水,当地人把用胶粘连的船供给昭王,渡至江中,胶溶船散,昭王落水而亡。⑥共:通“供”,供给。⑦本句深意意为:当时
汉江一带非楚之国土,周昭王死于汉水,楚国没有责任。⑧次:军队驻扎某地超过两天。⑨扞(hàn,汗):同“捍”,抵御。⑩不:同“否”。(11)陈国怕
齐国大兵过陈境扰民,所以骗齐兵由东道沿海回齐。但东道难行,是以齐怨陈。
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
周襄王使宰孔赐
齐桓公文武、彤弓矢②、大路③,命无拜。
鲁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秋,复会诸侯于蔡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晋侯病,后,遇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④。”从之。是岁,
晋献公卒,
里克杀
姬奚齐、
卓子,
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
晋惠公为晋君⑤。桓公于是讨晋乱,至高梁,使
隰朋立晋君,还。
①文武胙:周天子祭祀
周文王姬发的供品之肉。古人认为,祭祀完毕后的胙肉,食用之人会得到福佑。把文武胙赐给
齐桓公,是周天子对桓公的特殊嘉奖。②彤弓矢:以丹彩塗饰的
弓箭。③大路:也写作“大辂”,天子所乘之车。赐予特别有功的诸侯,随同此车还有一套配套的龙旗等。参见《国语•齐语》。④弟:通“第”,尽管。⑤以夫人:因为夫人的缘故。秦穆公的夫人
穆姬是夷吾的姐姐。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
秦穆公辟远①,不与
中原地区会盟②。
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③,夷狄自置④。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⑤。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
太行山,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
兵车之会三⑥,乘车之会六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⑧,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⑨,禅梁父⑩。”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⑾,
齐桓公乃止。
①辟:同“僻”。②
中原地区:此指中原地区。③荆蛮:上古中原人对南方部族的统称。④夷狄自置:以非华夏族的部族自居。⑤宾:服从。⑥兵车之会三:为军事行动而召集的三次盟会:公元前681年,平宋乱;公元前656年,伐蔡、楚;公元前654年,伐郑。⑦乘车之会六:为非军事的外交活动而召集的六次盟会:公元前680年,会于;公元前679年,会于鄄;公元前678年,盟于幽;
公元前655年,会于首止;公元前652年,盟于洮;公元前651年,即本年,会于葵丘。⑧三代:指夏、商、周三朝的开国之
王禹偁、汤、文王。⑨封
泰山: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⑩禅梁父:在
梁父山上辟场为祭,报地之德。封禅是帝王才能举行的祭天地大典,
齐桓公不是天子,他要行封禅是越礼,所以管仲谏止。⑾管仲所说封禅需要的远方珍宝奇怪之物有“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江淮之间,一茅三脊(三条主叶脉)”、“东海比目之鱼”、“西海比翼之鸟”等。详见《
封禅书》。
三十八年,
周襄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①,齐使管仲平戎于周②。周欲以上卿礼管仲③,管仲顿首曰:“臣陪臣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带来奔齐。齐使
仲孙姓请王⑤,为带谢。襄王怒,弗听。
①襄王父
姬阆宠爱襄王异母弟
王子带。襄王即位后,王子带召诸戎伐京师。参见《周本纪》及《左传•僖公十一年》。②管仲在
周代与诸戎之间斡旋媾和,获得成功。③上卿:
齐国为次国,有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为上卿;一卿为国君任命,为下卿。管仲是
齐桓公任命,是下卿。④陪臣:诸侯的臣对天子自称“陪臣”。⑤请:请求。
四十一年,
秦穆公虏
晋惠公,复归之。是岁,管仲、
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①?”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
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
开方如何③?”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
竖刁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④,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①相(xiàng,向):做国相。②据《管子•小称》,易牙为桓公掌管烹,
齐桓公想吃蒸婴儿,易牙就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献给桓公。③开方:本是
卫国公子,齐、卫很近,但他事桓公十五年,却未回家看望母亲。④宫:阉割生殖器。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于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是岁,晋公子重耳来,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齐桓公之夫人三:曰
周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桓公好内①,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
卫共姬,生
公子无亏;
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赢,生
姬夷潘;
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
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
齐孝公于
宋襄公②,以为太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宦者
竖刁以厚献于桓公③,亦有宠,
齐桓公许之立无诡。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
①内:女色。②属:同“嘱”,托付。③因:通过。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
故宫中空,莫敢棺①。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②。辛巳夜,敛殡③。
①棺:将尸体装棺。②赴:同“讣”,报丧给各国。③敛:同“殓”,给尸体穿衣装棺。殡:停柩待葬。《礼记•王制》载: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为等同盟之国来人吊丧。榨柩停放于堂前西阶。
桓公十有余子,要其后立者五人①:
公子无亏立三月死,无谥②;次孝公;次
齐昭公;次
齐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
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
齐孝公。宋以
齐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
①要:总计。②谥:古代帝王、诸侯死后依其一生所行事迹给予的称号。如下文的“昭(昭德有劳曰昭)”、“孝(慈惠爱亲曰孝)”等、但往往多溢美之辞,并不真实。
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也①。夏,
宋襄公卒。七年,晋文公立。
①《集解》引
服虔曰:“
鲁僖公十九年(齐孝公二年),诸侯盟于齐,以无忘桓公之德。宋襄公欲行霸道,不与盟,故伐之。”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卫公子开方杀孝公子而立潘,是为昭公。
鲁昭公,
齐桓公子也,其母曰葛赢。
齐昭公元年,
晋文公败楚于城,而会诸侯践土,朝周,天子使晋称伯①。六年,翟侵齐。晋文公卒。秦兵败于殽。十二年,
秦穆公卒。
①伯:通“霸”,诸侯的盟主。
十九年五月①,
姬夷卒,子舍立为齐君。舍之母无宠于昭公,国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百姓说。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与众十月即墓上弑齐君舍,而商人自立,是为
齐懿公。
卫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
密姬。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为公子时,与丙戎之父猎,争获不胜①,及即位,断丙戎父足,而使丙戎仆。②庸职之妻好,公内之宫③,使庸职骖乘。五月,懿公游于申池,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
①获:猎获物。②仆:驾车的驭手。古代驾车有驭手一人,骖乘一人。驭手在车左,骖乘在车右。③内:同“纳”。
懿公之立,骄,民不附。齐人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立之,是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卫女,曰
少卫姬,避齐乱,故在卫。
惠公二年,长翟来①,王子城父攻杀之,埋之于北门。晋
赵穿弑其君灵公。
①长翟:即“长狄”。
十年,惠公卒,子顷公无野立。初,
崔杼有宠于惠公,惠公卒,高、国畏其逼也,逐之,崔杼奔卫。
顷公元年,
楚庄王强,伐陈;二年,围郑,郑伯降,已复国郑伯。
六年春,晋使
郤克于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①。郤克上,夫人笑之②。郤克曰:“不是报,不复涉河!”归,请伐齐,晋侯弗许。齐使至晋,郤克执齐使者四人
河内,杀之。八年,晋伐齐,齐以公子强质晋,晋兵去。十年春,齐伐鲁、卫。鲁、卫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郤克。晋使郤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将上军,
栾书将下军,以救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陈于③。
逄丑父为
齐顷公右④。顷公曰:“驰之,破
晋绥军会食⑤。”射伤郤克,流血至履。克欲还入壁⑥,其御曰⑦:“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愿子忍之。”遂复战。战,齐急,丑父恐齐侯得,乃易处,顷公为右,车絓于木而止⑧。晋小将
韩厥伏齐侯
车前,曰:“寡君使臣救鲁、卫。”戏之。丑父使顷公下取饮,因得亡,脱去,入其军。晋
郤克欲杀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见僇⑨,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亡归齐。于是晋军追齐至马陵。齐侯请以宝器谢,不听;必得笑克者
萧桐叔子,令齐东亩⑩。对曰:“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义伐而以暴为后,其可乎?”于是乃许,令反鲁、卫之侵地。
①夫人:指
齐顷公之母萧桐叔子。②郤(xì,戏)克是残疾人,所以萧桐叔子笑。郤克之残,《晋世家》说驼背,《谷梁传•成公元年》说瞎一目,《左传•宣公十七年》
杜预注说跛足。无定说。③陈:同“阵”,列阵。④右:即车右,古代战车上位于御手右边的武士。⑤会食:聚餐。⑥壁:营垒。⑦御:战车的驭手。⑧絓(guà,挂):阻碍。⑨僇:通“戮”。⑩东亩:使田垅成为东西方向。
晋国在
齐国之西,若齐地田垅为东西方向,则晋国战车得以方便驰入齐国。
十一年,晋初置六卿,赏鞌之功。
齐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①,晋景公不敢受,乃归。归而顷公驰苑②,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③,民亦大说。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①尊王:用朝见天子的礼节进见。②苑囿:古代封闭起来,供君王打猎游玩的山林。③虚:使空虚,即拿出。
十七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
灵公九年,晋
栾书弑其君厉公。十年,
晋悼公伐齐①,齐令公子光质晋。十九年,立子乐为太子,高厚傅之,令会诸侯盟于钟离。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②。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
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③。
①晋、宋、鲁、卫等国伐宋,齐未参加联军,
东晋于攻克宋之彭城后,转而伐齐。②齐侵
鲁国北境,故晋、鲁数国伐齐。郭:外城。内城为城,外城为郭,城郭之间为郭中。此战《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极详,可参看。
二十八年,初,灵公娶鲁女,生子光,以为太子。
仲姬、戎姬。戎姬①,仲姬生子牙,属之戎姬。戎姬请以为太子,公许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诸侯矣,今无故废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东太子光②,使高厚傅牙为太子。灵公疾,
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壬辰,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太子牙于句窦之丘,杀之。八月,崔杼杀高厚。晋闻齐乱,伐齐,至
高唐县。
庄公三年,晋大夫
栾盈奔齐,庄公厚客待之,
晏婴、
田文子谏,公弗听。四年,齐庄公使栾盈间人晋
曲沃县为内应①,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栾盈败②,齐兵还,取朝歌。
①间入:秘密进入。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齐庄公用送妾于晋侯的车,将栾盈混入其中送至曲沃。②栾盈之败可参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
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
赵元楷妻,以崔杼之冠赐人。侍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间①。庄公尝笞宦者
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间公以报怨。五月,
莒国朝齐,齐以甲戌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于庙②,不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③,不知二命④。”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
晏婴立
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谁敢任之⑤!”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⑥,三踊而出⑦。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①间:空子、机会。②这是拖延时间,等待救援的缓兵之计。③争趣(qū,趋):竞相追赶。一说,又作“扞掫(zōu,邹),”巡夜打更之意,亦通。④二命:除崔杼命令外的其他命令。如解围、盟约、自杀于庙等。⑤任之:指为
齐庄公殉死献身。⑥把庄公的尸体枕在自己大腿上,抚尸而哭。详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⑦踊:哭丧时必须顿足跳跃以示哀痛之情的一种仪节。《礼记•丧大记》说“凡凭尸(抚尸而哭),兴必踊(起身时必须顿足跳跃)”。
丁丑,
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
齐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
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
晏婴仰天曰:“婴所不获①,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①获:能。
景公元年①,初,崔杼生子成及强,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相
崔贵妃。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于崔(杼)②,
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③,不可。”成、强怒,告
庆封。庆封与崔杼有郤④,欲其败也。成、强杀无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无人,使一宦者御,见庆封。庆封曰:“请为子诛之。”使崔杼仇
卢蒲嫳攻崔氏,杀成、强,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崔杼毋归,亦自杀。庆封为
相国,专权。
①应从《
十二诸侯年表》及《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改,作“二年”。②老:不再出仕。③宗邑:
聂氏宗祠所在的封邑。④郤:通“隙”,嫌隙矛盾。
三年十月,庆封出猎。初,庆封已杀
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①。
庆舍用政,已有内郤。
田文子谓桓子曰:“乱将作。”田、鲍、高、
栾京庐相与谋庆氏。庆舍发甲围庆封宫②,四家徒共击破之。庆封还,不得入,奔鲁。齐人让鲁,封奔吴。吴与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在齐。其秋,齐人徙葬庄公,僇崔杼尸于市以说众③。
①听:处理。②为了保卫庆封之家。③僇:通“戮”,指陈尸示众。
九年,景公使
晏婴之晋,与
羊舌肸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
大德,以公权私①,有德于民,民爱之。”十二年,
晋景公如晋,见
宋平公,欲与伐燕。十八年,公复如晋,见昭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三十一年,
鲁昭公辟季氏难②,奔齐。齐欲以千社封之③,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请齐伐鲁,取郓以居昭公。
①权:变。以公权私,指田氏借公事行私德,用小斗收租税,用大斗发贷粮,参见《
田敬仲完世家》。②辟:同“避”。③社:二十五家为一社。
三十二年,慧星见①。
秦景公坐柏寝②,叹曰:“堂堂!谁有此乎③?”群臣皆泣,
晏婴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
齐景公曰:“慧星出东北,当齐分野④,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将出⑤,慧星何惧乎?”公曰:“可禳否⑥?”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①见:同“现”。古人认为慧星出现是不吉之兆。③柏寝:齐景公新建之台,在今
广饶县境。③
晋景公恐怕灾祸将至,自己不能长久享乐,所以叹息堂皇的柏寝台不知落入谁手。④分野:古代
天文学把天上十二星次之域与地上州、国位置对应,相对某星次的地面位置叫分野。⑤茀(bèi,倍)星:又作“孛星”,其出为客星相侵,不吉。如《天官书》载:“
朝鲜之拔,星茀于河戌;兵征大宛,星茀招摇。”⑥禳:除邪消灾的祭祀。
四十七年,鲁阳虎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
鲍叔牙谏景公①,乃囚阳虎。
阳虎得亡,奔晋。
①鲍子谏辞大意是:鲁国上下还算和睦,又无天灾,伐鲁难以取胜。阳虎亲富不亲仁,纵容他必害
齐国。详见《左传•定公九年》。
四十八年,与
鲁定公好会夹谷。犁曰:“
孔子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因执鲁君,可得志。”
鲁景公害孔丘相鲁①,惧其霸,故从犁之计。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
晋景公②。景公惭,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是岁,
晏婴卒。
①害:担心。②让:责备。
五十五年,范、中行反其君于晋,晋攻之急,来请粟。田乞欲为乱,树党于逆臣,说
齐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不可不救。”乃使乞救而输之粟。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適子死①。景公宠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贱,无行,诸大夫恐其为嗣,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子。景公老,恶言嗣事,又爱荼母,欲立之,惮发之口,乃谓诸大夫曰:“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秋,景公病,命国惠子、
高昭子立少子荼为太子,逐群公子,迁之莱。景公卒,太子荼立,是为
齐晏孺子。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诛,皆出亡。荼诸异母兄公子寿、驹、黔奔卫,公子驵、阳生奔鲁。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与埋,三军事乎弗与谋②,师乎师乎③,胡党之乎④?”
①適:通“嫡”、菡子:正妻所生之子。②此二句意为:景公葬礼五公子未能参加,国家军事五公子未能参与策划。是讽刺晏孺子及高、国迫害群公子。③师:众,指五公子的追随者。④党:处所。本句意为:五公子逃亡了,他们的追随者到何处去呢?。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伪事高、国者,每朝,乞骖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谋作乱。”又谓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发,先之。”大夫从之。六月,
田乞、鲍牧乃与大夫以兵入公宫,攻
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徒追之,国惠子奔莒,遂反杀高昭子。晏奔鲁。八月,齐秉意兹①。田乞败二相,乃使人之鲁召公子阳生。阳生至齐,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②,幸来会饮。”会饮,田乞盛阳生橐中③,置座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④。将与大夫盟而立之,鲍牧醉,乞诬大夫曰:“吾与鲍牧谋共立
杨朱。”
鲍牧怒曰:“子忘
晋景公之命乎⑤?”诸大夫相视欲悔,阳生前,顿首曰:“可则立之,否则已。”鲍牧恐祸起,乃复曰:“皆景公子也,何为不可!”乃与盟,立阳生,是为
晋悼公。悼公入宫,使人迁
齐晏孺子于骀,杀之幕下⑥,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贱而孺子少⑦,故无权,国人轻之。
①齐秉意兹:据《左传•哀公六年》,应为“齐秉意兹奔鲁”。②常之母:田尝菽的母亲,即
田乞的妻子。鱼菽之祭:比较菲薄的祭祀,无三牲珍鲜之供,只有
齐国土产的鱼、豆等。古代家中祭事由主妇备办,所以说“常之母有鱼菽之祭”。③橐(tuó,驼):无底的口袋。④伏谒:古人席地而坐,就地伏身拜见叫伏谒。⑤景公之命:指景公临终命立少子荼。⑥幕:帐幕。据《左传•哀公六年》载,流放晏孺子并未到达目的地骀,在半路上设置帐幕,将其杀死在幕中。⑦故:本来。
悼公元年,齐伐鲁,取、阐。初,阳生亡在鲁,
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归即位,使迎之。
季姬与季鲂侯通,言其情,鲁弗敢与,故齐伐鲁,竟迎季姬。季姬嬖,齐复归鲁侵地。
鲍叔牙与悼公有郤,不善。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
鲁悼公,赴于吴。
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①,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晋
赵鞅伐齐,至赖而去。齐人共立悼公子壬,是为简公。
①诸侯间哭吊死者的礼节。
简公四年春,初,简公与父阳生俱在鲁地,监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①。
田常惮之,骤顾于朝②。御鞅言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听。子我夕③,田逆杀人,逢之,遂捕以入。田氏方睦,使囚病而遗守囚者酒④,醉而杀守者,得亡。子我盟诸田于陈宗⑤。初,
田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豹,豹有丧而止。后卒以为臣,幸于子我。子我谓曰:“吾尽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对曰:“我远田氏矣⑥。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子行舍于公宫。
①为政:主持政务。②在上朝时屡屡回头看监止(子我)。表示
田常(常)对监止的戒备之心很重。③夕:古代早朝叫朝,晚朝叫夕。④囚:指田逆。囚徒病了,看守就会放松警惕,家属借控监之机,送酒给看守喝。⑤陈宗:田氏族长之家。田氏即陈氏,田、陈音近而通。⑥远田氏:是田氏疏远的旁支。言外之意是:“我不能成为田氏的宗长。”这是婉言辞绝子我。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闭门。宦者御之,子行杀宦者。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①,成子迁诸寝②。公执戈将击之,太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③。”成子出舍于库④,闻公犹怒,将出⑤,曰:“何所无君!”子行拔剑曰:“需⑥,事之贼也⑦。谁非田宗⑧?所不杀子者有如田宗⑨。”乃止。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⑩,皆弗胜,乃出。田氏追之。丰丘
我执子我以告,杀之郭关⑾。成子将杀大陆子方,田逆请而免之。以公命取车于道,出雍门⑿。田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雠,何以见鲁、卫之士。”
①檀台:台名,其址在今
淄博市东北。②寝:寝宫,君主的正式居所。③言外意为:不需要抵抗,并非要谋害国君。④库:古代收藏武器
兵车的处所。⑤出:逃亡国外。⑥需:迟疑犹豫。⑦事之贼也:指害事。⑧本意是:我们这些起事的人,都是田氏族人。言外意是:你逃亡了我们大伙儿怎么办呢?⑨这句是发誓的话,其意为:(你自己逃亡,抛下大家不管,)我如不杀死你,田氏祖宗会看见(而惩罚)我的。⑩属:聚结集合。闱:宫中小门。⑾
郭关:齐郭门。⑿雍门:齐都临淄城北门。
庚辰,
田常执简公于俆州。公曰:“余蚤从御鞅言①,不及此。”甲午,田常弑简公于俆州。田常乃立简公弟骜,是为
晋平公。
宋平公即位,田常相之,专齐之政,割齐安平以东为田氏封邑②。
①蚤:通“早”。②封邑:国君赐给卿大夫的封地。
平公八年,越灭吴。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积立。
康公二年,韩、魏、赵始列为诸侯。十九年,田常曾孙
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①。
①据《
田敬仲完世家》,迁康公于海滨事在康公十四年。
二十六年,康公卒,
吕姓遂绝其祀①。田氏卒有
齐国,为
齐威王,强于天下。
①绝其祀:祭祀灭绝。喻指政权结束。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①,北被于海②,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③,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④,固大国之风也!
①属:连接。②被:到。③知:同“智”。匿智:深沉多智。④洋洋:盛大的样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