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
中原地区古代王号、王爵。
姬扁四十六年(前323年),
赵国君主
赵武灵王正式称王,即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赵王。赵国共历6位赵王。“赵”于是逐渐成为今
邯郸市、一代的传统地名,后世多有分封赵王,也有自立的赵王。历史上较著名的赵王如
赵王迁、
刘如意、
司马伦、
石勒等。另外,有同名人物。
“赵王”在课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时出现。
简介
赵王:中国古代王爵。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氏逐渐强大。
姬午二十三年(前403年),
赵烈侯赵籍正式位列诸侯,建立赵国。
姬扁四十六年(前323年),
赵国君主
赵武灵王在邯郸(今
赵都)正式称王,即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赵王。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赵国灭亡。
赵国共历赵王6位。
秦朝末年,
起义军将领
张耳、
陈余于前208年立赵王后裔
赵歇为赵王,后张耳又任赵王。几经波折,
刘知远九年(前198年),
刘邦徙其子
赵代王嘉刘如意为赵王,此后共历11位赵王。
东汉时复立,又历7位赵王。
“赵”于是逐渐成为今
山西省、河北一代的传统地名,后来很多朝代都册封赵王,也有自立的赵王。由于赵地原为
晋国之地,故以“晋”作为山西一代的传统地名使用更为广泛,而册封时一般以封地取王号,故后来封赵王的较少。
在中国历史上,2013年已知的赵王一共有92位,其中
赵姓8人,武氏1人,
张姓2人,
刘姓18人,
吕姓1人,曹氏1人,司马氏1人,石氏3人,段氏1人,鲜于氏1人,慕容氏1人,
拓跋姓(元)氏2人,
宇文姓1人,杨氏2人,
李姓7人,王氏4人,罗氏1人,高氏1人,耶律氏4人,萧氏3人,
完颜氏4人,元汪古部12人,朱氏13人。
周朝
赵王世系表
赵武灵王
赵雍(约前340—前295年),
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
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赵肃侯子。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
中原地区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前325年即位为赵侯,前323年正式称王。
他在位时期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颁布命令,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以增强军事力量,陆续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等国,国势大盛。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传国于王子何,即
秦惠文王,自号为“主父”,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
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黄河两岸之地,建立
大同市、
包头市两郡,又在
阴山山脉筑长城以抵御胡人。因此
战国晚期赵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的军事强国。前295年,在王室内讧中被围困饿死于沙丘(今
河北省广宗大平台村)宫。
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赵何(前310年─前266年),也称文王。嬴姓,
赵姓,名何。
中原地区战国时期
赵国君主。在位时有
蔺相如、
廉颇、
李牧、
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在位时间前298~前266年。其母便是深得
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
吴娃。赵何乃是赵武灵王次子,并非长子。赵武灵王的长子是公子
公子章。因
公子章的母亲和右效司寇田不理发生了苟且之事,被赵武灵王囚禁于
冷宫中,将太子章给废了,于
周郝王十七年(前298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
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并在当年改元。但赵武灵王怕兄弟俩因权力而残杀,不久后便封了赵章为
公子章。安阳君在当时仅次于国王之下,握有
赵国近乎一半的土地。
赵孝成王
赵丹(?-前245),
嬴姓,
赵姓,名丹。惠文王子。前265年—前245年在位。
秦军来攻,拔三城,触龙说赵太后以
长安君为质于
齐国,齐援赵。韩
上党郡郡守
冯亭不愿归秦而附赵,
赵令畤廉颇发兵取上党,驻守长平。秦人施反间计,赵以
赵括代廉颇为将。前260年,秦人围赵括于长平,括被杀,四十余万降卒为秦坑杀。次年,秦军围
邯郸市,前258年,
魏无忌无忌与楚国
黄歇率兵救赵,秦解围。燕发兵攻赵,廉颇攻燕军,诛其相
栗腹。
赵悼襄王
赵偃(?-前236年),
嬴姓,
赵姓,名偃,即赵悼襄王,是
战国末期
赵国君主,
赵孝成王之子。前244年—前236年在位。
赵国太子在
秦国为质,应回国即位。但在大臣
郭开的帮助下赵偃即位,
廉颇愤而离去。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年),使
李牧攻燕,取得武遂(今河北
徐水区西)、
固安县(今
河北省固安县南)。赵悼襄王六年,封秦王逃弟
嬴成蟜于饶。九年,赵攻燕,取狸阳城。秦攻赵,悼襄王卒。
赵幽缪王
赵迁,称赵王迁,又称赵幽缪王,是
中原地区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国君,
赵悼襄王(赵偃)的儿子,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他在位前期任用大将李牧抵御
秦军的入侵,但此后他听信谗言,杀害了李牧,导致
赵国再无良将,最终被
秦国所灭,赵王迁本人也被俘虏。
秦始皇一十七年(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
首都邯郸县,赵王迁被迫降秦,赵国灭亡。
秦王将赵王迁流放房陵。赵王迁到房陵后,住在城北一个茅屋里,想起自己听信谗言,错杀
李牧,导致国破家亡,被流放到深山老林之中,悔恨交加。
赵王迁在房陵思念故乡,常到山顶北望,他把思乡之愁,化作山木之讴,闻者莫不陨涕,不久,赵王迁饿死在茅屋里。
代王
赵嘉,又称公子嘉,因其于赵王迁被俘后自立为代王,故又称代王嘉。因继赵嗣,又称赵王,是
赵悼襄王之子,赵王迁之兄。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孝成王卒,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赵迁的母亲是歌女,受悼襄王宠爱,遂废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立素无德行的赵迁为太子。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卒,赵迁继位,是为
赵王迁。
赵王迁七年(前229),秦人发大兵攻赵,
李牧、
司马尚率兵御敌,秦不能克。赵王迁平素行为不正,听信谗言,重用
郭开。秦施
离间计使赵王诛良将李牧、免司马尚,以
赵葱和
齐国将军
颜聚接替他们的职务。赵葱兵败,颜聚逃跑,因此赵王迁投降。次年十月,
邯郸市并入秦。
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
秦军报复。
赵代王嘉就写信给
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
燕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
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
结局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灭代,俘虏
公子嘉,
赵国最终灭亡。
赵嘉是
赵国末代君王,被秦始皇迁往西戎,
赵姓一部分随之迁往
甘肃省,居住在
天水市,形成天水赵氏。
秦末
武臣(?--前208年),陈人,本是
陈胜陈胜部将。大梁人
张耳、
陈余劝陈胜进攻赵地,陈胜任武臣为将军,张陈二人被任为左右
校尉,率三千义军攻赵。武臣从白马津强渡
黄河,连得赵地十余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武臣率义军趋至
邯郸市。这时陈胜在陈地称王,大将军。陈胜为了武臣去援救
周章,承认了武臣称王。武臣却只想自己的利益,派韩广北攻燕地,
李良攻
恒山郡,后又进兵
太原市。李良兵力不足,加之秦的招安,有所动摇,回邯郸求援时,遇到
武臣的姐姐出饮,以为是赵王伏道旁,武臣的姐姐因酒醉没有下车还礼,李良一怒之下,起兵杀死了武臣的姐姐,又进兵攻打邯郸杀死武臣、邵骚,降秦。
张耳等侥幸逃出,立旧
赵国王族歇为赵王。
(?-前205年),
秦朝末年
赵国王族。武臣死后,张耳、
陈余等立赵歇为赵王,定都
信都县。
胡亥二年(前208年),
章邯攻杀
项梁,派部下
王离进攻赵国,攻克了
邯郸市。王离围攻张耳、赵歇所在的
巨鹿县,直到秦二世三年(前207年),
项羽巨鹿之战俘虏王离,解巨鹿之围。但因为陈余没有救张耳、赵歇,陈张二人失和。
朱高煦元年(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项羽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
常山王,以赵王歇为
赵代王嘉。陈余不服,以三县之兵袭击常山王
张耳。汉王二年(前205年),张耳败走,投靠汉王刘邦,陈余立代王
赵歇为赵王,自立为代王,自己不去代国,在
赵国以太傅的身份辅佐赵歇。汉王三年(前204年)十月(秦历,按夏历和公历仍是前205年),
韩信灭
魏豹后,与张耳出
井陉县击赵。
李左车(ju)提议坚壁清野,
陈余不听。结果
井陉之战赵军败于
汉军,汉军在襄国追杀赵王歇,陈余也被杀。
张耳
张耳(?-前202),秦末汉初人。秦亡后
项羽封为
常山王,后
刘邦改封为赵王。汉五年(前202年),谥曰景王。俗称赵景王。
张耳年少时是魏国
魏无忌的门客。信陵君死后脱离户籍亡命至
外黄县,当时外黄有一户富豪家有一远近闻名的绝色
刘玄,此刘玄嫌弃自己的丈夫没本事,向自己父亲的门客寻求帮助。该门客与张耳相识,表示没人比张耳更合适了。于是美女请门客打听张耳的意思,此时张耳孤身一人流落于异乡,有富家刘玄愿意嫁与自己,当即同意。在门客的帮助下,刘玄休掉前夫与张耳结合。此后张耳以信陵君作为榜样,仗义疏财,结交有才能的游侠。自己成为有名的县侠,名声传到了魏国以外,还担任了外黄县令。此期间
刘邦慕名投到
张耳门下,在外黄住了几个月。
秦灭魏之战后,张耳和友人
陈余不愿事秦,一齐改名换姓逃亡。
陈胜起兵反秦时,张陈二人投靠他,被任为左右
校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张耳、陈余随义军大将
武臣趋至
邯郸市,陈胜在陈地称王。陈余等人亦劝武臣称王。武臣遂自立为赵王,以张耳为
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余为大将军。武臣死后,张耳等立旧
赵国王族
赵歇为赵王。
秦将
章邯攻赵时,张耳与赵王歇被困钜鹿城,陈余则北收
常山数万人,屯驻于钜鹿之北,以人数太少,不肯相救。
胡亥三年(前207年),
项羽率军北渡漳河,解钜鹿之围,十二月,
张耳见
陈余,责其不肯相救。陈余怒解印绶推给张耳,起身去厕所解手,张耳一时不知所措,幕僚对张耳道:“此乃天赐于你,若不取,反受其害。”张耳收陈余兵权后,陈余常独自与军中好友数百人渔猎于河上泽中,从此二人失和。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此时张耳同各路诸侯入关。项羽素闻张耳之名,乃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
常山王,治
信都县,信都更名襄国。最初张耳、陈余有隙,陈余闻知大怒,对人道:“张耳和我功
相等。今
张耳为王,我却称候,
项羽对我不公。”
陈余使
夏说说服
朱榑田荣发兵,加三县之兵袭击
常山王张耳。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张耳败走,投靠汉王刘邦,陈余迎
赵代王嘉赵歇为赵王,赵歇感谢陈余,封其为代王。张耳次年随
韩信出井陉击赵,大败赵军,陈余及赵王歇被杀。汉高帝四年(前203年),韩信报请汉王
刘邦以张耳为赵王,刘邦同意。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张耳病逝,卒谥景,子张敖嗣立为赵王,尚高祖长女
刘氏。
西汉
张敖(?—前182),秦末汉初人。
张耳之子。秦末随父参加陈胜、吴广起义,曾封成都君。
刘知远五年(前202年)嗣爵为赵王,娶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后。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高祖过赵时,执子婿礼甚恭,反遭辱骂。赵相贯高等以此谋刺高祖,未遂。次年事发,被牵连入狱。后因
贯高极力辩白,得赦,尚鲁元公主如故,贬爵宣平侯。
吕雉六年(前182年)逝世。
后又因其子
张偃的母亲鲁元公主是吕后女儿的缘故,吕后封张偃为鲁元王。元王弱,兄弟小,就分封
张敖其他姬妾生的两个儿子,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高后逝世后,
吕姓族人为非作歹,不走正道,被大臣们诛杀了,而且废掉了鲁元王以及乐昌侯、
信都侯。
刘恒即位后,又分封原来鲁元王张偃为
南宫侯,延续
张姓的后代。
赵利
即赵王利,是
战国赵王的后裔。
韩王信投靠匈奴后不久,公元前200年冬,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
汉军进入太原郡后,连连取胜,特别是
铜鞮(今
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使韩王信军队遭到重大伤亡,其部下将领王喜被汉军杀死,韩王信逃奔匈奴。韩王信的将领白土人曼丘臣、
王黄等拥立战国时
赵国后代赵利为王,聚集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准备再次与匈奴合谋攻汉。不久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事件,
刘邦险遭不测,最后
陈平以计而脱。
刘如意(前208年-前194年),汉高祖刘邦和宠妾
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受封赵王。
因为是刘邦宠妾戚姬所生的儿子,从小便刘邦很受宠爱。刘邦几乎想立刘如意立为太子,幸而大臣
周昌劝阻才作罢。但这件事让
吕雉深感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便想杀了刘如意。刘邦也知道吕后欲杀刘如意,便封周昌为赵王相,命他保护刘如意。
前195年,刘邦死,吕后的儿子
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吕后扣留周昌,召刘如意入京,刘盈怕吕后把刘如意杀掉,便亲自迎接刘如意,且跟刘如意形影不离,吕后数次欲杀刘如意,但每次都被刘盈阻止。
前194年十二月,吕后趁刘盈出外打猎,
刘如意单独在寝宫时,将刘如意杀死。后谥曰隐王。
刘友([前194-?]—前181),高祖之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十月立为淮阳王。惠帝元年(前194),
吕雉派人将赵王刘如意毒死,改封淮阳王刘友为赵王。高后七年(前181)幽死(据称是被吕后软禁饿死),谥为赵幽王。
赵王友凡立十四年,王后为吕氏女,因友不爱她而爱他姬,乃进谗于吕太后。太后怒,召友至都,令卫兵围其邸,要饿死他。群臣或私送食物,都被捕狱论罪。友因饿而作歌,辞甚哀怨。怨卒被幽死,以民礼葬于
长安。后谥曰幽王。《
汉书·艺文志》有赵幽王赋一篇,今不传;惟所作歌尚存于汉书高五王传中。
刘恢(?一前181年),高祖之子,前196年高祖诛梁王
彭越后,立为梁王。
16年后,因
刘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
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有书写是被
吕雉毒死),刘恢因此闷闷不乐,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任赵王仅6个月。无后,废其嗣,
刘恒时追谥为“赵恭王”。
赵王刘恢死后,吕后于七月又准备调
赵代王嘉刘恒为赵王,刘恒说“我长期在边地,我已经熟悉边疆了,因为代国是个很边远的地区,在
山西省北部的,很边远的地方,是防守匈奴的一个地方,我情愿以为我的嫡母守护边疆”。于是刘恒打着这一个为嫡母守护边疆的旗号,拒绝去做第四任赵王,他这个拒绝的理由很巧妙,而且,
吕雉看到以后,不是勃然大怒,而是同意了。吕后为什么会同意刘恒不去接任务呢?这里面,原因比较复杂。大体上来说,和
刘恒有关,也和刘恒的母亲
薄姬有关。
刘遂(?—前154),
刘友刘友子。文帝刘恒即位后,怜其父被吕后幽死,立为赵王。立二十六年,
晁错建议
刘启削藩,
赵国被削
恒山郡,他遂怨而与吴、楚等国合谋叛乱。其国相建德、内史王悍谏止,他烧杀德、悍,北与匈奴联合,举兵往西界,被汉将
郦寄率兵围击。吴、楚败,汉将
栾布破齐后攻赵,他被迫自杀,国除。
赵王吕禄
吕禄(?-前180年),表字不详,山阳单父(今
山东省单县)人。秦末和
西汉初人物,汉高祖皇后
吕雉的侄子。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其父
吕泽逝世。汉惠帝七年(前188年),惠帝逝世,吕后开始临朝专权,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实际统治者。吕后为培植自身势力,大肆分封诸吕,任命
吕产及其
吕台、吕禄为将,统领
西汉南北军。高后七年(前181年)又任命时为武信侯的吕禄为赵王。八年(前180年)七月,吕后病重,任命赵王吕禄为
上将军,并统领
北军。
当时吕禄吕产独揽兵权,
太尉周勃不能控制军队,周勃于是挟持吕禄友人
郦寄之父,逼他劝吕禄交出兵权。八月一日,
吕雉病逝。平阳侯刘窋知道了吕产打算入宫进行叛乱,并告知
丞相陈平和周勃,此时襄平侯纪通将符节交给周勃,周勃又命令郦寄再去游说吕禄交出兵权,吕禄完全相信郦寄,于是交出兵权,让周勃得以入主北军。同时,
吕产仍以为吕禄仍然掌有兵权,依计划入宫叛乱,周勃于是派
刘章领兵进宫,杀掉吕产。及后诸吕势力很快就被周勃等人铲除。
刘彭祖(?-前92年),汉朝皇子,
刘启第八子,
贾夫人所生。孝景前二年(前155年),立刘彭祖为
刘去。第二年(前154年),赵王
刘遂谋反后,刘彭祖改封赵王(前154年—前92年在位)。刘彭祖为人巧,持诡辩伤人。他在位六十年,国相从没在位超过两年。他派人监视国相,得其犯忌讳的失言,上书告发,大者死,小者刑。以求他在
赵国为所欲为。
赵国太子刘丹与自己的女儿及同母姊通奸,
江充告刘丹淫乱,太子刘丹被废。刘彭祖娶他哥哥
刘非刘非的宠姬淖姬者,生一子,号淖子。
刘彭祖想以他为嗣,
刘彻不同意,立武始侯刘昌。
征和元年(前92年),刘彭祖薨逝,谥号
敬肃。刘昌嗣位为赵顷王,幼子
刘偃为平干王。
刘昌(?—前74年),赵敬肃王刘彭祖子。征和元年(前92年),彭祖,刘昌嗣位。在位十九年而甍。谥曰顷王。
刘尊(?—前69年),赵顷王刘昌子。
本始元年(前73年),赵王刘昌甍,尊嗣位。五年甍,谥曰怀王。
赵哀王刘高
刘高,赵怀王刘尊子,前66年-前65年在位,谥曰哀王。
赵共王刘充
刘充,前65年-前9年在位,谥曰“共”。
东汉
刘良(?-41年),字次伯,谥号孝。汉
荆州区南阳
蔡阳(今
枣阳市西南)人。是
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叔父,东汉时先后封
拓跋建、赵王。
刘良的哥哥是刘秀之父
刘钦。他们都是
刘启第六子
长沙市定王刘发的后裔。刘良在
刘衎时举孝廉,为萧县令。刘秀九岁时,刘钦去世,刘秀兄弟从此便由刘良抚养。
刘秀起兵反抗王时,曾派人以事相告,但刘良知道后大怒,认为“今家欲亡”,不应该起兵。但事情已成定局,也只得随军前往,结果行军至小
长安时,军队大败,其妻子和两名儿子也都遇害。后来
刘玄刘玄立,
刘良因为是他的族父,被委任为国三老。更始三年(公元25年),更始帝被
赤眉军杀害。刘良听闻
刘秀在
洛阳市即位,前去投奔,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受封为广阳王。
建武五年(公元29年),改封赵王。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降为赵公。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正月在京师洛阳去世。其子刘栩继嗣。
刘栩(?-82年),赵孝王刘良之子,为东汉
赵国第二任赵王。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栩嗣赵公位。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闰四月戊申,进
赵国公为王。在位共40年。
汉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年)去世,谥号节,后由其子刘商继位。
赵顷王刘商
刘商,赵节王刘栩之子,谥曰顷王,82年-105年在位。
刘宏,谥曰靖王,105年-117年在位。
赵惠王刘干
刘干,谥曰惠王,117年-165年在位。
刘豫,谥曰怀王。
赵献王刘赦
赵献王刘赦,其后的刘圭失去王位,改为崇德侯。时值汉末乱世,考略。
曹魏
曹干(215—261),三国时曹魏沛国谯县(今安徽州)人。又名曹良。
曹操第二十五子。生母陈妾,养母
王昭仪。汉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妾陈氏生曹干,当年即封高平亭侯。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生母陈妾死,曹干养于王昭仪,徙封赖亭侯,其年又改封弘农侯。
曹丕黄初二年(221年),进爵,徙封燕公。
黄初三年(222年),加封为
刘德。黄初五年(224年),改封于
乐城县。黄初七年(226年),徙封巨鹿。
曹叡太和六年(231年),改封赵王。干母(王昭仪)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
刘恒临崩,有遗诏。是以
萧鸾常加恩意。
青龙二年,私通
太子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干玺书诫诲之。.景初、正元、
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
千户。景元二年(261年)八月初三日(9月14日)薨。
西晋
司马伦(?—301年4月13日),字子彝,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
司马懿司马懿第九子,母柏夫 人。魏嘉平间封安乐亭侯,后改封东安子,拜
谏议大夫。
司马炎建国后,封
琅邪王。时坐使散骑将刘缉买工所将盗御裘,廷尉
杜友正缉弃市,伦当与缉同罪。晋武帝以伦为血亲,下诏赦免。历任行东
中郎将、
宣威市将军。
咸宁市三年(277年)八月,改封赵王,迁平北将军、督
邺城遗址守事,后进安北将军。元康初年,改任征西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守镇
渭河平原。因他刑赏不公引致氐羌反叛,于是被召回京,拜
车骑将军、太子太傅。深交皇后
贾南风(晋惠帝皇后),为贾后所亲信。求录尚书、
尚书令等职,但在大臣
张华、
裴頠反对下不可。
贾后谋害怀太子司马,使他失去太子之位。时伦领右军将军。有人企图策动
政变废贾后复立太子,但
司马伦怕太子复立后对付曾是贾后一派的他,他于是泄露此事,使政变失败,而更力劝贾后尽早谋害太子,以绝众望。太子遇害后,伦发动政变,而为太子复仇为名,废贾后为庶人,幽禁于建始殿更把她运去金。伦更矫诏自为使持节、
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
相国,侍中、王如故,体制一如
司马懿、
司马昭辅魏之故事。例如其子
司马馥封为
前将军,封济阳王。另一子
司马虔为黄门郎,封汝阴王。
英布司马允起兵讨伐失败后。司马伦加九锡,增封五万户。后矫诏
司马衷禅位,自称皇帝,专惠帝为太上皇。改元
建始县。由于滥封爵位过甚,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三月,齐王司马起兵反
司马伦,
司马颖司马颖、河间王
司马颙、常山王
司马乂等支持。司马伦兵败。初被困于金墉城,后连同四个儿子兼被赐死。
“
八王之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十六国
石勒(274-333年),即后赵明帝,字世龙,原名匐勒,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
羯族。十六国时期
后赵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319年称赵王。关于
晋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待考。
石勒从305年起兵后,辗转归于汉主
刘渊,为
东汉部将。311年石勒军全歼西晋主力,并会同
刘曜、王弥之众攻破
洛阳市。312年以后,石勒以襄国为基地,发展成为今河北、山东地区的割据势力。318年,汉内乱,他率军攻破汉都平阳(今
临汾市西)。
319年,刘曜自立为帝,建前赵,迁都长安。
石勒脱离前赵,自称赵王,定都襄国,史称
后赵。石勒攻灭鲜卑段氏,又进据
河南省、皖北、鲁北。此后两赵相互攻杀。329年攻破前赵
长安、上邽,灭前赵,兼并有关中陇西地。至此,北方除
辽东慕容氏和河西张氏外,皆为石勒所统一。以
淮河与
东晋为界,初步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30年石勒改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称帝。
后赵建平四年(东晋咸和八年333年)六月,石勒病卧,召
中山王厝石虎、太子
石弘等回宫。而石虎伪造诏命,隔绝群臣亲戚,不许进宫探望病情。七月,
石勒病死,年六十。死后谥
曹叡,庙号太祖,安葬于
高平陵。石勒是从奴隶到皇帝整个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人,也是
中原地区历史上唯一先称赵王,最后建立赵帝国的皇帝。曾用年号有太和(328年二月—330年八月)、建平(330年九月—333年)。
他死后后赵政局动荡,最后石虎即位为帝。350年,石虎养孙
汉族冉闵(即石闵) 乘政局混乱,杀
石鉴,灭
后赵,政权落入冉闵之手。次年,称帝于襄国的
石祗也被冉闵消灭。
石
石祗(?—351年),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后赵皇帝。为石虎子。
350年石祗听说石鉴被冉闵杀死,于是于襄国自立,并起兵讨伐冉闵。350年十一月,为冉闵围攻,放弃帝号,称赵王,向前燕、
姚弋仲求援,击败冉闵。351年乘胜派部将
刘显攻打
邺城遗址,刘显战败,派人请降,愿杀石祗以报。于是被部将刘显杀死,后赵灭亡。
段勤(?—359年),中国十六国时期兵变首领之一。
鲜卑族,属于段部鲜卑一系,是段部鲜卑首领、辽西公
段末波之子。
段部鲜卑的辽西公国政权灭亡后,归
后赵。350年,后赵
冉闵叛变,建立
冉魏,中原再次大乱,时为后赵建义将军的段勤据守
浚县(今中国河南省浚县)。352年集结胡、羯部众一万余人据守绎幕(今中国
山东省平原县),自称赵帝(王)。不久,
前燕将领
慕容垂率军抵达,段勤随即投降。359年二月,为前燕所杀。
鲜于姓乞(?—385年),十六国时期鲜于赵君主。原为丁零部落首领翟真的司马。385年,鲜于乞杀
翟真及
翟姓族人,自立为赵王。不久,鲜于乞又被丁零部众所杀。
慕容麟(?-398年),
鲜卑族,后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婢妾所生。惠愍帝
慕容宝庶弟。原为
后燕的赵王,后来一度称燕帝。早年慕容垂于前燕时期,叛前燕奔
前秦时,慕容麟曾逃回前燕告发(369年)。其嫡长兄
慕容令被
前燕放逐后,欲偷袭
朝阳市(今
辽宁省辽阳县),亦是被慕容麟告发,事败身死(370年)。虽然慕容麟屡次出卖父兄,但后来前秦统一华北,
慕容垂回到前燕故地时,还是不忍心杀掉慕容麟,最后是杀了慕容麟的母亲顶罪,而把他放逐在外,很少见面。
383年,慕容垂于前秦
淝水之战败后,阴谋背叛,
慕容麟从中贡献不少计策,慕容垂大为赞赏,待慕容麟开始与其他儿子相同。384年,慕容垂建
后燕,慕容麟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同年,率军攻陷中山(今
河北省定县),声威大振,遂留守中山。386年,慕容垂称帝后,慕容麟被封为赵王。其后数年,带领燕军南征北讨,立下不少战功。396年,
慕容垂去世,太子
慕容宝继位,慕容麟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395年的
参合陂之战及397年的柏肆之役,后燕二度惨败给
北魏,国力大衰。397年,北魏进围后燕都城中山,
慕容麟谋叛,遂以武力威胁北地王
慕容精,命其率领禁军谋杀慕容宝,慕容精拒绝,慕容麟于是杀慕容精,逃出中山,依附丁零遗众。不久,慕容宝等撤出中山,城内大乱,
开封市公
慕容详被推为盟主以抵御北魏的攻击,后来并即皇帝位,但由于慕容详嗜酒好杀,不恤士民,中山城民遂迎慕容麟入城,慕容麟入城后,杀慕容详,亦称帝,改元延平。但随后又被北魏击败,南奔
邺城遗址(今
河南省临漳县)投靠范阳王
慕容德,并不再称帝。
398年,慕容麟向慕容德上尊号,慕容德于是称燕王,建立
南燕,但不久慕容麟又阴谋推翻慕容德,因此被慕容德所杀。
南北朝
拓跋深(?—454年),北魏赵王。
• 元宁
元宁,
元宝炬元宝炬第六子,
大统十三年(548年)封为赵王。
宇文招(?—580年),字豆卢,突代郡
武川县人,
宇文毓之弟。生年不详,卒于
宇文阐大象二年。幼聪颖,博涉群书,好属文,学庾信体,词多轻艳。
北魏
拓跋廓三年(556年)封
正平郡公。魏武成元年(559年),进封赵国公。累授
司空,转
韩金龙。
武成三年(561年),进爵为赵王,
武威郡牧,积功拜
太师。随国公杨坚辅政,加招殊礼。随公将迁周鼎,招密欲图之,以匡社稷。事觉,被杀。谥。
隋朝
杨(607年-618年),小字季子。父
杨广,母萧贵嫔。
大业九年(609年)封赵王。不久授
光禄大夫,拜
河南郡。杨杲聪敏,美容仪,隋炀帝写的词赋,多能诵之。性至孝,见炀帝不食,亦终日不食。大业十四年(618年),
江都政变,
宇文化及带人入宫,杨杲时年十二岁,在杨广身旁不停悲号哀哭,
裴虔通使贼斩之于帝前,血湔御服。时年十二。
萧氏跟宫女、宦官,用木板做一个棺材,把杨广和杨杲,置于西院流珠堂。
王道询
王道询,
王世充之侄,
王世恽之子。王世充自立时封为赵王。
唐朝
李元景(?—653年),
李渊第六子。武德三年六月(620年7月)封为赵王。武德八年(625年),授安州
都督。贞观初,历迁
武威郡牧、右骁卫大将军。
贞观十年(636年),徙封荆王,授荆州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年),定制元景等为世袭
刺史。寻又罢代袭之制。李元景久之转州刺史。
李治即位,进位
司徒姓,加实封通前满一千五百户。永徽四年(653年),坐与
房遗爱谋反赐死,国除。后追封沉黎王,备礼改葬。以
渤海王
李奉慈子李长沙为嗣,降爵为侯。
神龙初,追复爵土,并封其孙李为嗣荆王,寻薨,国除。
李福(637-670年),
李世民第十三子,字,为李世民与
杨妃所生,
贞观十三年(639)受封为赵王,出后继隐太子
李建成。贞观十八年(644),授秦州
都督,赐实封八百户。贞观二十三年(649),加右卫大将军,累授
汉中市都督。
咸亨元年(670年)9月13日在梁州官邸病故,享年37岁,其兄
李治赠其为
司空、
太原市都督,陪葬
昭陵。
其妻
宇文修多罗,字普明,
宇文士及之女,660年5月3日去世。李福无子,
神龙初年,
李显以
李恽李恽之孙李思顺为赵王之嗣。
李业
李业(?-734年8月13日),
唐朝皇子,本名
李业,
李旦第五子。其父第一次当皇帝时,
垂拱三年(687年),封赵王,唐睿宗让位给母亲
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改封为中山郡王。长安初年,官居都水使者。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加赐实封二百户,通前五百户。
景龙二年(708年),兼陈州别驾。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少卿,仍兼陈州
长史。710年,唐睿宗复位,进封薛王,加封满一千户,拜
秘书监,兼右
羽林军大将军。转宗正卿。唐睿宗因李业好学而授秘书监。
李隆基诛杀
萧至忠、
岑羲等,
李业因功,加实封通旧为五千户。
开元初年,任太子少保、同泾豳卫等州刺史。八年(720年),迁
太子太保。
李业生母早卒,从母贤妃亲自抚养。至是,迎贤妃住在自己的外宅,非常孝顺。李业同母妹
淮阳公主、
凉国公主也早卒,李业抚养其子,超过自己的儿子。玄宗为他赋诗:“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今逢诞庆日,犹谓学仙归。
山里红花重满,
原鸟属再飞。”
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有病,李业王妃的弟弟内直郎韦宾与
殿中监皇甫恂私议休咎。事发,
李隆基令杖杀韦宾,左迁皇甫恂为
锦州市刺史。王妃害怕,降服待罪,
李业也不敢入宫。玄宗拉着他的手说:“吾若有心猜阻兄弟者,天地神明,所共咎罪。”令王妃复位。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李业进拜
司徒。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七月初十,李业薨逝,册赠惠宣太子,陪葬桥陵。有子十一人。
齐安大君封嗣薛王,李珍嗣岐王。
李琚,本名李思顺,
李恽李恽孙,建宁公李休道子,
李显神龙初,封为赵王,加银青
光禄大夫。
开元十二年,改封中山郡王,右领军将军。
李系
王武俊(735-801),唐将领。字元英,本契丹人。幼善骑射,隶
李宝臣帐下为裨将。
宝应初,王师出
井陉县,武俊献谋李宝臣以恒、定等五州归朝,以功奏兼
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后杀
李惟岳,
李适授武俊为恒、冀观察使。武俊怨不得节度使而失赵、定二州,遂与
朱滔同叛,屡败王师,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派使说服,乃去伪号,拜恒、冀、深、赵节度使,据有镇、冀二州。后进检校
太师卒。
注:《旧唐书列传第六》载“荆州总管赵王孝恭遣使招慰之,其循、潮二州并来降。”
李孝恭,高祖
李渊堂侄,按唐例,封郡王,故此处应指“赵郡王”。
五代
• 王
王镕(874年-921年),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期成德节度使、赵王。883年,其父
王景崇死后,王镕继立。
李克用东征河北,王镕求救于幽州节度使
李匡威。后来李匡威被弟弟
李匡筹驱逐,投靠王镕。王镕待以义父,李匡威后来想夺取成德,被十七岁的王镕杀死。失去了
幽州的外援,王镕归顺李克用。
朱晃北征后,王镕又归顺朱温。朱温建立后梁,封王镕为赵王。朱温死后,王镕又归顺
李存勖,一起消灭了
刘守光。王镕晚年好信佛求仙,“宴安既久,惑于左道,专求长生之要。常聚缁黄,合炼仙丹,……道士王若讷者,诱镕登山临水,访求仙迹,每一出,数月方归,百姓劳弊”(《
旧五代史》卷五四),信任宦官石希蒙。行军司马
李蔼、宦官李弘规杀死了石希蒙,
王镕又让长子副大使王昭和义子王德明(张文礼)杀死了李蔼、李弘规。王镕失去了军心。921年,王德明发动兵变,杀死了王镕全家。
罗弘信(836——898),
晚唐名将。字德孚。湖南长沙人。善骑射,青年从军,投魏博节度使
韩简、乐彦贞部为裨将。
光启末年,魏博军乱,乐彦帧被杀,乐子从训在
朱晃支持下率军攻
魏州。众将士推弘信为帅,击败从训。迁魏博节度、观察使。
李晔即位,封为豫章郡公。
《
五代会要》载:“(
干化二年)二月,追封故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为赵王。”
王宗纪,前蜀高祖王建之子,封赵王。
后晋
• 石万诠
石万诠,
石敬瑭石敬之叔,石重贵叔祖,天福八年(943)追封为赵王。
• 李德诚
李德诚(?—940年),原为南吴国
中书令,在帮助齐王
李昪取代吴帝上算是最大的功臣。南吴天祚三年(937年),徐知即皇帝位,国号齐,建立
南唐,改年号
昇元。升元三年(939年),改国号唐,复姓李,并改名李。并进封李德诚为赵王、
太师、中书令。次年六月,李德诚病逝。
辽金
• 高勋
高勋,字鼎臣,晋北平王信韬之子。性通敏。仕晋为阁门使。会同九年,与
杜威来降。
李世民入汴,授四方馆使。好结权贵,能服勤,大臣多推誉之。天禄间,为
枢密使,总汉军事。五年,
刘崇遣使来求封册,诏勋册崇为大汉神武皇帝。
应历初,封赵王,出为上京留守,寻移南京。会宋欲城益津,勋上书请假巡徼以扰之,帝然其奏,宋遂不果城。十七年,宋略地益津关,勋击败之,知南院枢密事。景宗即位,以定策功,进王秦。保宁中,以南京郊内多隙地,请疏种稻,帝欲从之。林邪耶律昆宣言于朝曰:“
高勋此奏,必有异志。果令种稻,引水为畦,设以京叛,官军何自而入?”帝疑之,不纳。寻迁南院枢密使。以毒药馈驸马都尉萧啜里,事觉,流铜州。寻又谋害
尚书令萧思温,诏狱诛之,没其产,皆赐思温家。
耶律喜隐,字完德,辽
耶律李胡耶律李胡长子,辽太祖孙。于
保宁元年(969年)由赵王改封宋王。
乾亨三年(981年)因谋反赐死。
• 萧惠
萧惠(983年-1056年),字伯仁(脱古思),
辽朝名臣。
萧阿古只五世孙,早年跟随
萧排押入侵
高丽。1013年,任南京统军,后历任东京留守、西北路招讨,封魏国公。1027年,为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知兴中府、郑王。
耶律宗真继位后为南院
枢密使、齐王。兴宗欲南侵
宋朝,宰相
萧孝穆反对,而萧惠全力支持。之后,宋辽达成了1042年增加岁币的协议。萧惠进封北院枢密使、北院宰相、韩王。1044年,率军大军入侵
西夏,被
李元昊所败,李元昊死后,再次入侵,同样惨败。萧惠尚
秦国长公主,1050年致仕,再封魏国王。
萧孝友(990--1063)字挞不衍,小字
陈留郡,辽契丹族国舅部人。
开泰元年(1012),以戚属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拜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
重熙元年(1032),迁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翌年,进位陈王。镇治边疆,改威制为绥抚,
羌族以安。十年,加政令事,赐“效节宣庸定远功臣”,改吴王。后拜南院
枢密使,加赐“圣协穆保义功臣”,改封赵王,拜
中书令。后又为北府宰相,出知东京(
辽阳市)留守。会伐
西夏,受命与枢密使
萧惠征伐,失利。帝欲诛,太后救免。复为东京留守,又改上京(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留守。
清宁元年(1055),加尚父。未几,复留守
东京。复为北府宰相。进封丰国王。九年,以子胡睹与耶律重元谋叛,坐罪,伏诛。
耶律乙辛(?—1081年),
辽朝权奸。字胡睹衮,五院部人。“穷迭刺”之子。外和内狡。清宁五年(1059年),为南院
枢密使,改知北院,封赵王。
咸雍五年(1069),加守
太师。诏四方军旅,许以便宜从事。势振中外,门庭馈赂不绝。阿顺者荐拔,忠直者排斥。
大康元年(1075),太子预朝政,乙辛知不得逞。诬死皇后,又害太子。后,出知兴中府事。七年冬,坐事减死,幽于来州。九年十月,阴谋叛逃投宋,被缢死。
清宁五年(1059年),被
耶律洪基任命为南院枢密使,封赵王。清宁九年(1063),辽道宗又任命
耶律乙辛为北院枢密使,进封魏王,并赐号“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从此,耶律乙辛势振中外,大肆收受贿赂。阿谀奉承的他的人都获得荐拔,忠直的大臣都被排斥。大康元年(1075),皇太子
耶律浚开始帮助父亲管理朝政。耶律乙辛权力受到限制,因此打算铲除太子和皇后
萧观音(太子生母)。耶律乙辛先诬陷皇后萧观音与伶人赵惟一通奸,辽道宗勃然大怒,下令处死皇后,史称
十香词冤案。不久后又诬陷太子耶律浚谋反,将太子害死狱中。
大康五年(1079),
耶律乙辛试图铲除皇太孙
耶律延禧(耶律浚之子),从而斩草除根。但这次计划被
耶律洪基察觉,耶律乙辛被调出京城,担任南院大王,削除王爵。大康七年(1081),
辽朝以“鬻禁物于外国”的罪名,把耶律乙辛逮捕,囚禁于来州。大康九年(1083),耶律乙辛试图逃奔
北宋,被辽朝下诏缢死。
• 杨绩
杨绩,又作杨,良乡人。辽道宗
咸雍八年(1072)以北府宰相封赵王。
• 萧别里剌
萧别里剌,是辽道宗惠妃皇后
萧皇后的父亲,
大康二年(1076)封赵王。
耶律阿思,字撒班。
清宁初,补祗候郎君。以善射,掌猎事,进渤海近侍详稳。
重元之乱,与护卫苏射杀
耶律涅鲁古,赐号靖乱功臣,徙契丹行宫都部署。
大安初,为北院大王,封漆水郡王。寿隆元年,为北院
枢密使,监修国史。
耶律洪基崩,受顾命,加于越。录乙辛党人,罪重者当籍其家,
阿速军受赂,多所宽。萧合鲁尝言当修边备,阿思力沮其事,或讥其以金卖国。后以风疾失音,致仕,加尚父,封赵王。年八十,追封齐国王。
完颜宗杰(?—天会五年1127年),本名没里野。
完颜阿骨打阿骨打之圣穆皇后唐括氏所生。胞兄
完颜宗峻完颜宗峻、丰王完颜乌烈。
1135年谥孝悼。1138年追封越王。
萧昭文篡位时,杀其妻。
大定间,赠完颜宗杰
太师,进封赵王。子邓王完颜奭。
完颜雍(1123年-1189年1月20日),原名完颜褎(xiù),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0月27日—1189年1月 20日在位)。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完颜宗辅子,
完颜亮完颜亮征宋时为
辽东留守,后被拥立为帝,在位28年,终年67岁,葬于兴陵(今北京市
房山区)。金世宗即位后,停止侵宋战争,励精图治,革除了海陵王统治时期的很多弊政。更值得称道的是,金世宗十分朴素,不穿丝织
龙袍,使
金朝国库充盈,农民也过上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实现了“
大定盛世”的繁荣鼎盛局面,金世宗也被称为“小尧舜”。
完颜雍统治时期,改善了民族不平等待遇,却未能真正消弭。死后谥号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
完颜孰,金世宗完颜雍次子,
明德皇后生,早卒。追封赵王。
完颜永中,金世宗长子。
元朝
注:赵王封地在今河北省境内,为金印兽纽王。
• 主忽驸马:即拙忽难驸马,
至大元年(1308年)封。
• 马札罕驸马:君不花长子
囊加歹之子,
泰定元年(1324年)封。
•
孛要合:去世后追封高唐王,后改赵王,称赵武毅王。
• 爱不花:孛要合子,追封高唐王,后改赵王,称赵武襄王。尚忽必烈女月烈公主。
•
阔里吉思:爱不花长子。先后尚甘麻剌之女忽答的美实公主、
元成宗铁穆耳女爱牙失里公主。
• 乔怜察:囊加台之弟,尚回鹘公主。谥康禧。
• 术忽难:阔里吉思之弟。阔里吉思去死后,袭高唐王,又进赵王。
• 术安驸马:阔里吉思子,术安娶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姊阿剌的剌八剌公主。
• 汪古图:
元朝汪古部首领,末代赵王。其先祖因伐宋有功,继赵王术安后,封为赵王,从此汪古部首领都受封或追封为赵王。
明朝
• 朱杞
朱杞(1369年10月-1371年1月16日),
朱元璋第九子。
洪武四年(1371)受封赵王,但未就藩就在十二月甲申(1371年1月16日)过世,无谥号。
朱高燧(1386 - 1431年),明太祖朱元璋孙,
朱棣第三子。为朱棣与皇后徐氏之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受封
高阳王。明成祖
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岁时朝京师,辞归,太子
朱高炽辄送之江东驿。朱高燧恃宠,多行不法,又与汉王
朱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于是太子宫多得罪。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闻其不法事,大怒,诛其
长史顾晟,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解,得免。择
国子司业赵亨道、董子庄为长史辅导之,高燧稍改行。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成祖不豫。护卫指挥孟贤等结
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
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总旗
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上变。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得为伪诏。贤等皆伏诛,陛瑜辽海卫千户。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
洪熙元年(1424年)
朱高炽即位,加汉、赵二王岁禄二万石。洪熙二年(1425年),之国
彰德府(今河南安阳),辞常山左右二护卫。
朱瞻基即位后,赐田园八十顷。
完颜珣擒
朱高煦归,至单桥,尚书陈山迎驾,言曰:“赵王与高煦共谋逆久矣,宜移兵彰德,擒赵王。否则赵王反侧不自安,异日复劳圣虑。”帝未决。时惟
杨士奇以为不可。山复邀尚书
蹇义、
夏原吉共请。帝曰:“先帝友爱二叔甚。汉王自绝于天,朕不敢赦。赵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负先帝也。”及高煦至京,亦言尝遣人与赵通谋。户部主事
李仪请削其护卫,尚书
张本亦以为言。帝不听。既而言者益众。帝以其词及群臣章遣驸马都尉广平侯
袁容持示高燧。高燧大惧,乃请还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官校。
李忱命收其所还护卫,而与仪卫司。
宣德六年(1431年)薨,年四十六。谥曰简王。子惠王瞻嗣位。
朱瞻(?—1454年),
凤阳县人。明成祖孙,
朱高燧朱高燧次子,初,受封安阳郡王。宣德七年(1432)袭封赵王。在位二十三年,于
景泰五年(1454)薨。谥号惠王。子悼王祁嗣。
朱祁镃(1430年-1460年),明朝第二次封的第三代赵王,惠王朱瞻塙的嫡第一子。朱祁镃在景泰六年(1456年)袭封赵王。他在位四年。
天顺四年(1460年)朱祁镃去世,谥号悼,五年后其子
朱见灂就嗣位。
• 赵靖王朱见灂
朱见灂(1453年-1502年),明朝第二次封的第四代赵王,悼王朱祁镃的庶第一子。朱见灂在
成化元年(1465年)袭封赵王。
朱见灂屡次杀人,又尝试乘醉杀其
叔父。成化十二年(1476年)事发,夺去三分之二的禄米,又褫夺朱见灂的冠服,要他穿平民衣服及读书习礼。二年后,在母亲赵悼王妃
李姓求情下,重新获得冠服。
朱见灂在位三十七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朱见灂去世,谥号靖,一年后其子朱佑就嗣位。
• 赵庄王朱佑棌
朱祐棌(1460年-1502年),
明朝第二次封的第五代赵王,靖王
朱见灂的庶第三子。朱祐棌在弘治五年(1492年)受封清流王,弘治十六年(1503年)晋封赵王,在位十五年。
正德十三年(1518年)朱祐棌去世,谥号庄,三年后其长子
朱厚煜就嗣位。
• 赵康王朱厚煜
朱厚煜(1498年-1560年),明朝第二次封的第六代赵王,庄王朱祐棌的嫡第一子。朱厚煜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袭封赵王,在位三十九年。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朱厚煜去世,谥号康,长子获嘉昭定王
朱载培及长孙世孙
朱翊锱早卒,五年后其曾孙
朱常清就嗣位。
• 赵恭王朱载培
朱载培(?-1537年),
明朝第六代赵王赵康王朱厚煜的庶第一子。他在嘉靖十年(1531年)十月封获嘉王,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谥号获嘉昭定王。其子朱翊锱在十二年后封赵世孙,但亦未及嗣封赵王就去世。后来孙子赵穆王
朱常清嗣封赵王,追封他为赵王,谥号恭。
• 赵安王朱翊锱
朱翊锱(1537年-1559年),明朝第六代赵王
朱厚煜朱厚煜的庶第一子赵恭王
朱载培的庶第一子。他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封赵世孙,未及嗣封赵王就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去世。其子
朱常清朱常清在一年后嗣封赵王,追封他为赵王,谥号安。
• 赵穆王朱常清
朱常清(?-1614年),
明朝第二次封的第七代赵王,追封安王
朱翊锱的嫡第一子,追封恭王朱载培的庶长孙,
赵构朱厚煜的庶曾长孙。朱常清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袭封赵王,在位四十九年,有善行,被嘉奖。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朱常清去世,谥号穆。长子世子
朱由松早卒且无子,次子寿光昭敬王
朱由桂亦早卒,三年后朱由桂之子朱慈就嗣位。
• 赵王朱慈
朱慈㳛(?-?),明朝第二次封的第八代赵王,寿光昭敬王朱由桂的嫡第一子,
周穆王朱常清的嫡长孙。朱慈在万历年间受封世孙,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袭封赵王,在位年间不详。朱慈在
崇祯初年去世,谥号已佚,无子,后由族祖父朱常㳛就嗣位。
• 赵恪王朱常㳛
朱常㳛(?-1644年),
明朝第二次封的第九代赵王、第二代成皋王,追封成皋昭裕王朱翊的庶第一子,成皋端穆王朱载垸的庶长孙。朱常在何时受封成皋长孙已不可考,万历十五年(1587年)袭封成皋王,在位四十五年。后来,他在崇祯五年(1632年)晋封赵王,在位十二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
李自成攻陷
彰德府,朱常被杀。
弘光时追补谥号恪,两年后由其子朱由嗣位。
• 赵王朱由棪
朱由棪(?-1647年),是明朝第二次封第十代亦为末代赵王,赵恪王朱常㳛子。朱由棪在
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袭封赵王,在位一年后,于
永历元年(1647年)十二月去世,
明朝第二次封赵国灭亡。
人物影响
赵王为
邯郸市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人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