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长流
2009年江碧波等创作的国画
描写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国画《浩气长流》,2009年2月28日在中国重庆正式宣布创作完毕。这是再现抗战悲壮历程的巨型长卷史诗国画。由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题名,画卷由七个部分组成,即卷首“故国”、卷一“山河岁月”、卷二“血肉长城”、卷三“精神堡垒”、卷四“信义和平”、卷五“青天碧海”、卷尾“愿景·祈祷”。整个画卷全长805米,画宽2米,按真人比例实录历史人物共838名。
画卷以左文右图、树碑立传为主法,以多幅长卷、鸿篇巨制为拓本,序、弁、述、跋及说明、介绍、文献、标语、诗章、歌赋各类文字十二万余字,共耗费宣纸3300张,装裱总面积达18558平方尺,镌刻石制狮印168枚,重达4吨,可谓中国及世界美术史上的空前杰作。
由文化学者王康任总策划,王强、王土火任策划,领衔主笔李犁、李育、娄山、宗宏岗,联袂著名画家江碧波、马一丹、欧治渝、张春新等50余人画家参与绘制,历时五年半完成。
绘制历程
《浩气长流》全画长达805米,展现中国抗战时期史实,绘制相关政治、军事、文化、外交、中外、朝野各界历史人物1018位,介绍说明相关文字20多万字。集中国大陆美术、历史学两界几十位画家、学者,以全民间的运作,耗时五年半完成。
在抗日战争六十周年前夕,一批沉浸在历史回忆中的重庆人,策划以画存史,创作一幅浓缩中国抗战的历史画卷。他们中有年近九旬的老画家,有年轻的画坛新秀,有退休工程师,也有下岗工人、普通打工者,还有热心的企业家。他们没有中国政府的红头文件,没有立项,没有拨款,号称“向历史立项,让天地审批”。为了保持民间立场,他们回绝了时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的拨款,谢绝了海峡对岸马英九的捐赠,完全靠自筹资金300多万支撑了五年多创作过程。
这个画作团队以艺术家的才华,历史学家的良知,毅然担负起打捞历史,还历史本来面貌的责任。转引画卷前言中的话:“中华以人立国,以史垂法。以人生度量宇宙,以历史充斥世界。不以政争辩忠奸,不以成败论是非。斟酌损益,馈青史以本相;自法臧否,还前人以公道。”这是他们创作之宗旨。他们突破种种禁忌,以全景式宏大叙事,以道成肉身的祭奠笔墨,再现了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岁月。
《浩气长流》长卷国画,以史诗般的笔法,以领先于“偏狭政治家”的大度、“冷漠思想家”的宽宏、“功利史学家”的原道、“传习教育家”的品格,至少在纸面上复活了中华民族本来就有的“披肝沥胆、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浩然正气与民族大义,接续了世界大中华圈六十年前本已拥有的“求同存异、团结相生、携手共荣”的历史精神传承。
作品赏析
卷首故国
由江碧波教授主创作,长39米。描绘抗战时期,200余名母亲,为了生存,被迫离开故土,颠沛流离,坚韧护卫儿女的动人画面。天苍苍野茫茫,在这一片旷野荒原走来了一群人,一群母亲,白发苍苍的、怀孕的、年老的、年轻的,其中也有些小女孩,这些母亲们是天底下最柔弱的,最无辜的,最善良的,但是她们也是最坚强的,也是不可征服的,最伟大,她们就象征着那个古老的,那个无辜的,也是强大的中国。这个创意便是卷首“故国”。巨画的开头部分,一群受难的中国母亲走在“9·18”事变发生后的逃难之路上。携孤扶孺在大地上逃难迁徙,她们背负着沉重的行李,怀抱婴儿,一脸凄苦中透露出愤怒的表情。这部分共有200多位形象各不相同的母亲,重点体现的是中国这么一片肥沃的国土上,很多很多的父老乡亲,都在流离失所,一个一个大的流动当中,是生命的流动。
赫然横卷,视觉夺人,无心不撼,无泪不摧,大地无言,沉默仇恨。然其画蕴籍潜伏,于大厄运中汇集大力量,遂引出壮怀激烈之抗战序幕。全卷首尾呼应,乃依中国绘画历史学宏旨“发乎情止乎礼义”。深情缘起《大地母亲》。
卷一山河岁月
江碧波教授创作,长169米。描绘九一八事变起,民众历经南京大屠杀,逃离迁徙至大后方以及接受国际援助之情形,包括各界人士98名及无名氏2000余名。表现抗战时期三千多万中原地区难民躲避战争、逃往重庆市为中心的抗日大后方的大迁徙和流亡;这一卷另外一个内容是屠杀与反抗,如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细菌战、重庆无差别大轰炸等。这一卷的主题是民众受难。
此卷尽展中国民众悲慷受难,不屈抗争。讴歌史无前例之民族救亡圣战。该画为十四载敌我对峙,八年艰难战争之总体叙事体例。随事件迭起,环环相扣,依序表陈。该画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事变,日军肆虐东北地区始,描绘难民迁徙,东北抗战。义勇军转战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与敌周旋,掣敌嚣炎。擎树卫国丰碑。塑抗日名将马占山、杨靖宇、赵尚志等一干烈士,黄显声张殿九诸将于桦林背景之中,岁寒风清,彰显气节忠贞。转笔描绘“八女投江”,如冷云者巾帼战士八名,遭敌追击,不甘为虏,竞泊乎江流,以身殉国,年少者仅十五岁。
若吉鸿昌将军,受敌诱捕,身陷囹,临刑赋歌;“恨不杀敌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观画如见其节,刻写伟仪,尽忠报国,堪岳飞之传志。俄转“七·七”事变,倭寇亡华之心毕露,宛平城头,卢沟桥畔,中国军队殊死抗战,寸土不让。抗日烽烟,遂燃长城内外,黄河长江。画意匠心,致宏极微,画中一人为宛平县长王冷斋,位卑未敢忘忧国,命官守土。俟东京审判其出庭举铁证。日寇滔天罪行,终得伏惩。
是年“一·二八”,日军突侵上海市,来势汹汹,十九路军蒋光、蔡廷楷率部死守,牺牲重大,虽经国联调停,然敌亡华之心不死,越五年后,于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日寇再侵松沪,中国军队主力全面抵抗,街垒巷战,残酷激烈,中国军队不畏强敌,守土三月,击破日军“三月灭华”之狂妄神话。该卷专画女童子军杨惠敏,穿过日军火力封锁,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守军,此情此景,曾予国人莫大鼓舞。续上海沦陷,日军凶威突。南京失守,惨遭屠城之灾。日军肆虐,灭杀手无寸铁之百姓,妇孺皆不得幸免。长江沿岸、尸积遍野,死难者逾三十万众。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日本绘画大师赤松俊子、丸木位里夫妇曾以人类良心,谓兹天谴,制绘《南京大屠杀图》画述详备,以警世人。该卷续诉日寇侵占华域,暴殄天物,制造无人区,施行细菌战,以中原地区同胞及外族战俘作惨无人道之灭绝实验。种种暴行,跃然壁纸。沦陷区内,扶持伪政,实施奴化教育,掠劫中国民女,充当日军慰安妇。押役千万劳工,实施“人肉开采”,掠夺资源,万人尸坑、白骨累累。文物典籍,更遭劫运,盗走东洋,吾国损折,难以数计。
国难之际,开始人类有史以来之浩大迁移。国民政府,衣冠西渡,工厂实业、教育机构,悉以西迁,工商巨子,工程技师,工人民夫,转移设备万吨,器材千乘,跋山涉水,越峡江险阻,顶敌机轰炸,血肉铺路,图存国力于后方。如卢作孚者,倾其民生公司江船尽数,日夜兼程、抢运物资入川。中央大学一老校工,着携实验动物,一路西徙,千里颠沛,终将鸡犬牛豕牧归重庆市陪校,校长见之,抚灵畜而悲恸,嘉褒贞行,义若苏武
陪都重庆,躬逢大任,日寇处心积虑,图欲摧毁,以夺我志。数年之内,以飞机千万架次,狂轰滥炸,战争史谓“无区别轰炸”之始。山城几近焦土,民众死伤惨烈。然中国军队民,众志成城,愈炸愈勇,陪都巍然挺立,抗战中枢不倒,永存史册,青史留名,时富兰克林·罗斯福题词卷轴,敬赠重庆市民,嘉赞其勇,称其为世界反西斯城市树立英雄榜样。凡此胜迹,激励中原地区陪都画家,着该卷恭绘无遗,肃列故城雄风,仰赞先民耿烈。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如画中白氏老妪,三子皆赴前线,敌寇捕之以诱其降。白氏坚贞不屈,断镯击敌,以弱制暴,壮烈殉国。实伟大女性,民族母亲也。万千民夫,奔赴战场,救伤亡,运输辅给,敌后游击,掣其股肱。军需制供、粮饷足备。战地服务、伤员慰问、难民救济、保育童婴、空袭拯难、救亡宣教、征募物资、捐款筹措、一干繁芜要务,后方机构,民众鼎力肩负。士农工商,男女老幼,市隐僧俗,比丘尼众,悉以救亡图存,万众一心,不遗余力。
海外侨胞、港澳民众,心系圣战。集募资财,勤军襄战。该卷所绘海外侨胞,港澳义士及国际友人,于人物仪态,眉额颊辅间俱怀敬意,刻镌精神。庙貌斯存,碑表托,如陈嘉庚氏,一代侨领,倾其实力,鼎助抗战。陈纳德氏,率美空军飞虎队援华助战,牺牲重大,情系中华。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及驼峰飞行队诸烈士青年,狙击长空,溅血沃土。茫茫丛山,千里航线,飞机残骸烁然其间。但有危难,中原地区百姓悉以救护,可歌可泣。友谊弥珍。该卷图记日本反战人士诸如绿川英子鹿地亘之殊劳特功、人间正气、不分族类,悉当以归。此卷所录英雄烈士,为伟大壮阔抗战之万一。更有忠骨万躯、长埋青山、英魂无名,永昊天,均托此卷丹青并祭。
卷二血肉长城
欧治渝教授创作,长157米。描绘抗战中大、小会战的惨烈情况以及阵亡将领群像。主题是保家卫国。八年抗战国军伤亡官兵高达322万余人。依据这些史料绘制了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的少将军衔以上的全部将领,共242位,其中240名是中国国民党军人。也适当反映了敌后战场重要战役战斗,绘制了30多位为抗日殉国的师级以下共产党人。这一画卷以一个活动的“抗日忠烈祠”载入历史。214名少将以上军衔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领,跃然纸上,他们的背后是340万为国捐躯的中国士兵。为214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领造像。每一笔一划,每一根线条,聚集到一起描绘出整体画面的气象,这些笔触将最关键的的精神气度表现出来,充分表达了中国军人的气质。
此卷题名《还我河山》。卷首单幅,狼烟四起,黑云压城,寓铁蹄直驱,存亡危急。此卷备述我抗日军队将士坚守国土,驱除倭寇,前赴后继,马革裹尸,精忠报国,惊天地、泣鬼神之壮烈战事,靖国军魂。以抗战阵亡将士像二百人为立,依抗战事件、战事单元,迤俪行述,凡二十三项,虽百二十米,难致其详。养气浩然,墨如血,麒麟阁中,图词可继,则尽吾夙愿。此卷主笔欧治渝,秉公忘私,手不停笔,俾昼作夜,未尝倦怠,运思盖在雄沉积厚、生死刚正,焦墨重。背景辅以阵亡将士之万千神位英名、天书铭镌。并烈火硝烟,血色丹青,雄师威仪,跃然纸壁。
“七·七”事变、平津战事、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奋力抗日、佟麟阁将军首捐其躯,永立麟阁。赵登禹将军随蹈战海,指挥大刀,身中五弹,壮烈千秋。续而长城喜峰口,绥远战场,二十九军宋哲元、三十五军傅作义痛歼日军,牺牲壮志,唤醒民众。树持久抗战之恒心。淞沪之役,十九路军蔡廷楷、蒋光鼐率部死守,英雄阻敌,寸土不让,国民振奋,破敌嚣狂。陈正伦杨汉臣等将士屡挫敌锋,陷阵肉搏,毁敌装甲。如赖忠和烈士勇炸敌坦克,竞碾压身,壮烈成仁。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日寇松井石根部集海陆空敌众三十万攻沪,国军顽强抵抗三月,中央部队集七十余师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松沪之战规模伟壮,为世界战争史之重役。黄梅兴、蔡炳炎、庞汉、杨杰、秦霖、吴克仁、吴继先、夏国璋等将军殒身是役。其下校尉战士十万军人为国捐躯。战事惨烈,气壮山河巷战拉锯,短兵血刃。蔡炳炎将军临阵传令盟誓:“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共生退死,不得畏避,吾辈有两条路:敌生我死,我生敌死。”秦霖孤军受围,犹励士卒:“军人持干戈以卫国家,临难岂可苟安!”上海市沦陷,血泪交倾,此卷何力,“但画战场血,难绘死士心。”(淞沪警备司令戴戟题句)
忻口、太原会战八路军平型关大捷首捷,灭敌板垣师团劲旅,举国为之振奋,日军转犯忻口,双方重兵相持,反覆战,白刃肉搏,日以继夜,屡失复得,角逐二十三天,灭敌二万,国军牺牲重大。然重挫日军华北会战企图。日军转攻太原市,守军寡不敌众,终遭沦陷,其战恶猛,山岳崩颓,风云变色。“绿营已绝,守疏勒而弥坚,虏骑虽强,顿盱眙县而不进”。是役计有郝梦龄、刘家琪、刘眉生、李树棠、姜玉桢、梁镜斋、郑廷珍诸将军为国捐躯成仁。其下校尉士兵不计其数。上将军长郝梦龄,由黔奉令急行至晋,当即率部血战五昼夜,突袭敌军阵前,不幸中弹殉国,刘家琪等将军身先士卒,浴血沟壕。李树棠少将于太原沦陷被俘,严词斥敌,誓不附逆,服毒殉国。
寇力东尽,凶威西,直压南京,国军集十万军力死守,顽敌强攻,兵临城下,上将师长饶国华,身蹈危城,孤军无援,临敌不畏,辅就卧毯,磐座其间,向敌大呼:“威廉二世如此强盛都要死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必亡。”遂自成仁。南京市长肖山令,奉命渡江突围,遭敌夹击,壮烈捐躯,将军易安华,姚中英,暨士卒万人,皆血溅沙场,以身祭城。
徐州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日军强攻,以图控束南北。山东省主席兼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副总指挥、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临阵擅撤,使敌长驱直入,被即立处于军法,以肃军纪,以惩畏敌。庶几军心固一,斗志愈强。台儿庄大捷滕州市死守。川军王铭章将军率三千军士力抵万数日军。守城四日有半,以保全局胜利。其传令曰:“受命不辱,临难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时血流汇渠,尸积成城,将军身中数弹,不能站立,仍举枪射敌,终遭凶敌围困,自戕殉国,气壮山河,天地为悲。敌攻台儿庄区孙连仲、池峰城部奉命死守,几经浴血奋战,全军几近牺牲尽,仍就仅存人马组成敢死队,夜袭敌阵,逐巷逐层,拼死抵抗,最终待援合围,痛歼日军。是役歼敌万众,大获全胜。将军扈先梅、李必藩、方叔洪、周元、邓佐虞等为国捐躯。其下校尉兵士牺牲逾万。
武汉会战烽火四月余,遍及皖、赣、豫、鄂。日军纠集三十万众,国军部署六十万,削敌嚣炎。将军冯安邦、毛岱钧、雷忠殁于是役,其余校尉士兵、无名英雄伤亡无数。南昌市、随枣、枣宜会战,歼敌近七十万众。战事残酷,国军成团成旅成营冲锋陷阵,英魂不归。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陈宝安壮烈牺牲。左派总司令兼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克敌南瓜店,切敌著功。时阵地已如火海,身负重伤,仍浴血奋战。日军围来,将军竟以身中七弹之躯,扼敌之枪,挺身而立。不幸被敌刺刀穿胸,壮烈殉国。张上将为反法西斯主义反法西斯同盟中牺牲将士军阶最高者,其伟烈悲壮战魂雄风,令敌惧悸敬畏,竟鸣枪致礼以葬壕堑。噩耗传至,举国痛挽,厚殓国葬。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战将星落,哲人其萎。麾下将军钟毅、张敬亦殒是役。行文至此,画笔沉凝,江山鲜血,社稷枯骨,为民福荫,为道履公,先烈胸襟,有若苍海,吾侪所为,不过浮尘矣。
长沙会战凡三次,时一年,与敌对峙,克敌数万,捷报频传。其总司令薛岳百岁之时,缅忆赋诗,老泪纵横。将军赖传湘殒于是役,其下牺牲英烈无数。继而中条山战役,计有上将军长唐淮源、将军赵锡章、王凤山、王立业、陈文祀、梁希贤、寸性奇、石作衡殒于是役。梁希贤全师战毕殆尽,遂投黄河殉国。其它将军皆与士卒共亡。中将赵锡章,自负重伤,临敌不退,谓部下曰:“我等衣衾早已备安,此即我葬身之地,今日有死无生。”有士如斯,国岂无安。桂南会战亦鏖战历年。对峙拉锯,终以克胜。将军郑作民爰立遗嘱,安妥家事,身陷重围,牺牲殉国。如敌后游击、反扫荡,各路战场,中国远征军,及滇北滇西之艰难战事,诸将尽锐,士卒思奋。国军将士无不神威勇猛,肝脑涂地,如左权,彭士量、许国璋、戴安澜等将军长卧疆场,取义成仁,其下校尉官兵,牺牲者众,身虽屠裂,功名永垂。塑其忠魂,阅其神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此卷敬列抗战军政要人,不分党派政见,凡抗战有功,兼列功图。有诗赞曰:“裹革沙场骨尚温,捐糜顶踵为生存,黄河浩荡流奇气,襄江灿烂洒血痕,风雨中原恢汉土,衣冠此日认黄孙。忠贞已足照千代,我欲狂歌民族魂。”(张治中)“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自信操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朱德)
卷三精神堡垒
张春新教授主创,长173米。描绘抗战时期文化、艺术、教育、学术界人士,包含胡适吴大猷齐白石、张大千等217人。文化界抗争的卷三部分《精神堡垒》,由四位领衔画家执笔。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建于陪都重庆市的抗战纪功碑之“精神堡垒”而命名,表现抗战时期退守重庆地区的全国各地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科学界、学术界的大知识分子、各学科学派的开山鼻祖、奠基人物,总共250多位。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在那个抗争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了中华民主最抗争的声音。
中华民族之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战场武力较量,更取决于道德精神力量,中原地区民族三千年来,即有坚实沉厚之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名教礼度。面对灾难、知识精英、文化名流、艺术大师、大学教授、各校师生,皆能以中华命运文脉为持。鼓呼抗敌御侮,宣教不缀,为百姓筑起精神堡垒。
长歌当哭,短吟唱悲。中国大地无不战火,中国百姓无不流离,音乐志士,创作激越,多燃情志,戎边卫疆之赋。抗战伊始,张寒晖松花江上》一曲,动天地、悲人伦,海内民众,无不动容。闻之潸然泪下。《为自由而战》、《中华不会亡》、《民族至上歌》、一时鼓舞国民,脍炙人口。田汉、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刘雪庵长城谣》、黄自抗敌歌》、马可白毛女》、《南泥湾》、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任光《打回老家去》、黎锦晖《中华民族战歌》、吴伯超铁蹄下的歌女》、洗星海《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麦新大刀进行曲》等,警吁丧亡之虞,呼唤血肉长城。神州常响,不懈于志。贺绿汀《游击队员之歌》行进旋律,感奋而作,马思聪《馁远组曲》、《思乡曲》塑造民族至美境界,培固卫国信念。EMI集团留声。画家、雕塑家亦雕造抗日英雄,图说抗战宣教或以时事漫画,抨击敌伪丑行。齐白石时陷北平市日寇仰名求画、拒不相与,闭门罢砚,拒任伪职,以蓄气节。徐悲鸿于抗战艰难岁月作《奚我后》、《愚公移山》,以表宁死不屈,百折不挠之民族心志。张善子作虎狮图《努吼吧!中国》以壮国威。张书在防空洞内绘成《百鸽图》,由国民政府敬赠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昭世界和平。倪贻德作《全民总动员》宣传画广布前敌。刘开渠川军抗日英雄以及松泸阵亡将士纪念碑作纪念雕塑。黄宾虹拒见日本朋友,声明国仇大于私谊。林风眠独居重庆南岸,宣绘抗战、图赞山河。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吴作人陈之佛黄君璧吕斯百等中华巨匠,皆坚守教执,以画笔为枪刃,宣传抗战。蒋兆和感苍生疮,难民流徙,作《流民图》,并为淞沪之役抗日名将蔡廷楷、蒋光鼐作肖像张布全国,鼓舞民族。张大千、常书鸿抗战期间研习保护敦煌壁画,筹展劳军。王临乙汪精卫陈璧君跪像以平民愤。张乐平叶浅予汪子美丰子恺丁聪张光宇等以漫画打击日冠、揭露狼子野心,唐一禾在后方坚持艺术教育,不幸逝于江难。王琦古元李桦等人,参与木刻运动,投身抗日宣传,以版画油印为武器。
电影、戏剧、摄影家悉以呼唤民众,宣传抗日为己责。艰难条件,拍摄巨著。如《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塞上风云》、《渔光曲》。电影明星亦由塑造抗战形象而饮誉国民受众。如许幸之、史东山、王人美陈波儿金焰魏鹤龄应云卫、袁牧之诸员。若舒绣文热血忠魂》、《雾重庆》、《塞上风云》、黎莉莉《气壮山河》、赵丹白杨保卫卢沟桥》、《屈原》、张瑞芳、《棠棣之花》、《虎符》、秦怡中国万岁》、《保家乡》、戴爱莲、《游击队的故事》、《空袭》、吴晓邦义勇军进行曲》,影剧诸员,倩影诗魂,若蔡楚生孙瑜拍掇《共赴国难》、《长空万里》、《孤岛天堂》,汤晓丹导演《上海火线后》、《民族的怒吼》,郑君里《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诸抗战电影,无不侩炙人口,警醒民众,使众志成城,力驱鞑虏。戏剧界梅兰芳程砚秋诸员,凡于论陷区者,拒伪演事,蓄须明志。抗战经典,气节故事,悉镌本卷。
新闻出版,当此国难,秉持公意,拯扶危难,引导舆论,宣讲抗战,如赵超构主笔《新民晚报》、潘公展主笔《商报》、王云生、张季鸾主笔《大公报》,时论社评,鼓舞民心。若程中行为《中央日报》所撰《对卢沟桥事变后之严正表示》,实乃抗日宣言。赵敏恒对外报道中国抗战,告明国际。史量才主持《申报》,发布抗战舆论,募集抗战物资,收容伤兵难民。王云五发明四角号码字典,推进国文。张元济出版教材工具书,抢救文献。盛绩诸公,恭列巨卷。
抗战文学、戏剧、诗歌诸界,亦尽奋袂攘,握笔如枪,修我戈予,与子同仇。一如梁启超句“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丁铃、肖军投身战地服务,于伶欧阳予倩、洪琛诸人组成上海戏剧学院救亡会。戴望舒、郁达夫,哀诗江南,啼血杜鹃胡风艾青邹荻帆结义“七月”,讴歌抗战。林语堂海外奋笔鼓呼,抵制日货,张恨水通俗小说直写国难。若郑振铎、王统照、曹聚仁诸家发起抗战报刊文学,撰文赋诗,宣讲抗日。文人墨客无不于敌凭陵之际,唤呼同仇敌忾之志。毅勇之师忘身于外,忠义之士,不懈于内。
文脉图存,陪都巴蜀,荟萃学界精英,泰山北斗,鸿儒巨哲。国学犹兴。莘莘学生随校辗转,图书典籍、实验器材、盈箱积、人挑肩扛,终使序培固、薮藤常青。国学泰斗,革命元老,风云之际,气节弥高。陈三立于沦陷之日,与叛臣郑孝胥绝交,誓不逃难,绝食五日而亡。马相伯高龄九十,奋书《为日祸告国人书》,吁立息内争,共御外侮。章士钊拒任汪逆伪职,蔡元培发起民权同盟、谢无量奔走抗战募捐、章太炎撰《十九路军死难烈士墓表》、马一浮开设国学讲座、李叔同提倡念佛救国、陈叔通淞泸募捐劳军,筹组抗联。鲁迅力张民族革命战争大众文学口号。欧阳渐携国宝佛经辗转后方,释太虚率佛教访团往印度缅甸宣讲抗战。或召集组建抗日救国同盟组织。或于战乱飘零之际,宏布国学,激扬文字,盖在使中原地区精神、本土学术,道统相传。本卷主笔张春新,承露沐清,运思毫端,轻墨淡痕,托物喻德,于大师鸿哲之侧,配置惠草香卉,各有其属。兰芳菊秀,梅洁松操,疏影暗香,灵氛弥漫。清介绝俗,和光同尘。
教育西迁,张伯岑、梅贻琦蒋梦麟罗家伦吴贻芳等名校之长,受命危难、续教垂范。战乱飘零,桃李芳菲,树人育才、未肯断歇。严师不懈,赤子思奋,教育之旨,允公允能,各校悉集西南巴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陪都沙磁,英才代出,为我育一代菁华人物,经纬栋梁,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诸大师。此间英才,不惟术业有专,极研深几。更具圣训人格,道德文章、铁肩道义,后学难逮。晏阳初力创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功绩卓伟,致推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总干事。陶行知组织国难教育社,发表团结御侮宣言。凡哲学、经济、科学、文学、艺术各项教育、研究不因战事频激而消歇,更为救国图强而高涨。
陈寅恪国学大师,拒日军巨资东方学院之邀及上海市沦陷区教职。转辗执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隋唐制度。钱穆国学大师,执教西南联大,抗战间著《国学概论》《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汤用彤国学大师,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长。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冯友兰抗战所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乃抗战名碑。诸文化大师。倍尝艰难,含辛茹苦。宏布中国哲学、文化,纵横中西,将我中华精神与世界文明交融比较,遂确立我中华近代文化之世界地位。熊十力梁漱溟,开设勉仁书院,溯源儒学真谛,广布仁智宏旨,探钩深,继圣聚贤。以图我三千年道统然,使圣贤映于时代,万趣融其神思,使国民树以桓心,良知素质,侪身世界强盛民族之林。如唐君毅凝铸中华思想渊源,探索国人心灵道路,创办《重光》、《理想与文化》杂志,力主抗日。方东美宏布儒学,叙中华精神至美境界。
科学泰斗。坚守教职,训授传人。吴大猷吴有训张文裕等于艰难条件下奠基中原地区物理学,一代宗师,扬中华国威。严济慈研制振荡器、测距镜、显微镜,于抗战功莫大焉。吴蕴初研防毒面具,直供抗敌前线。丁文江考察南煤北运,资源抗战,以身殉职。候德榜转产研制军需,保障抗战。竺可桢抗战期间成中国现代气象学洪规。、何鲁苏步青重庆市后方坚持数学研究,培养后学。傅斯年苦心经营史语所,为中华文明开科学佐证。梁思诚、林徵因长途跋涉,辗转后方。主持营造社,考察中国数百县镇,数千古建。于川东乡间,考修民居古建系谱,倡导传统建筑历史学潘光旦执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日本德国民族性比较。为提高民族素质,挽救民族危亡。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贾兰坡裴文中杨钟健、梁希、胡庶华诸宗师同急国难,坚守科研,培筑国力,广布桃李,教育救国。
宗百华、朱光潜译著巨丰,力耕美学。钱锺书著《围城》,写真抗战期间知识分子。闻一多执教西南联大,著《红烛》《死水》良知苦诣。沈从文著《边城》关注百姓疾苦。钱玄同抗战之始自叹“无执干戈以卫社稷之力”,复名钱夏,以表不做亡国奴之志。胡适创办《独立评论》,出任驻美大使。陈垣留驻北平市,宣讲民族英雄抗敌。顾颉刚创边疆研究会,研著中国历史地图。刘半农撰写《反日救国一条正路》。赵元任发展国语运动,研究华夏方言,谱写《我们不买日本货》。俞平伯宁守清贫,拒受日伪教职。杜国庠弃教从戍,服务军旅。顾秀作历史剧岳飞》鼓舞抗战。翦伯赞以笔作枪,宣写抗战,沉修《中国史纲》。费孝通于抗战之际,毅然海归。坚持农村调查,研究中国社会。马衡、吴景州不辱使命,保护故宫国宝辗转西迁。王世襄于抗战胜利赴日追回日军所劫大量善本图书。诸大师或于思想渊源、或于美学心灵、或于中西学鉴、或于文化研究、文学发展,立言布道,推布国际,教化于民,其功斐然。
中国抗日圣战,多得国际友人,文化学者厚助。若李约瑟(Joseph Needham)援助中国科技物资、信息交流,考察整个中国并著《中国科技史》。尤里斯·伊文思(Joris Lven)拍摄中国艰难抗战之记录片《四亿人民》,真实资料,晓布世界。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执教清华大学及任美驻华使官,著《美国与中国》,为美国政府提供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埃尔内斯托·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华了解抗战情况,撰写《美国对华援助》、《日本在华之地位》,有助美国对华政策。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执教燕京大学,战地记者,著《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助西方人士了解中原地区抗战。亨利·卢卡斯(Henry Lucs)《时代》周刊、华纳媒体创始人,来华大量宣传抗战。白修德(Theordore H White)《时代》周刊驻华记者。著《中国的惊雷》,使中国赢得世界同情支持。米切尔·苏利文(Michael Sullivan)英国艺评家。抗战期间在华工作,对中国艺术颇有推介。
惟国危倾,大师盛代,仰之糜高。必得使后学画家策案等,悉怀敬畏之情,稽撰翔略,临深履薄,蓄正养浩,信道抱真,爰明以谕,然后翰墨施之,始能自我超越,扫荡俗气。该卷人物,形貌清逸标高,星官仙踪,沉厚雄屹,精神堡垒。绘制之际,画家心存委曲,长睇久眄,思迫潮急,然后破笔。其人形象逼肖,笑貌音容,不惟依描旧照,而籍领会神韵风采。行笔清润,傅色雅淡,品格出世,简淡胜人。该卷巨幅成之太半,情激使然,感渐离原旨,遂从大局,辄毁弃之,成九朽一罢之功,立惟精惟真之意。画中人物,依其术业行类,目秩次第,配以亭荷池,古阙庙碑,轩窗诗屏,以臻古意。设色绝去红紫,惟留清气。轩昂高士,跃然纸壁。
此卷之旨,在树精神堡垒,在传民族文脉,赞颂中国知识分子所代表之绝对精神优势,道德力量,使我中华民族如不死鸟湟,浴火重生。后人百代,亟当继承。没有精神之民族,永不可强盛,没有信义之民众,永不可自立。
注:卷三:精神堡垒图片网址
卷四信义和平
马一丹教授创作,长223米。描绘抗战时期历史事件,表现国共合作时期政治军事领导人物,以及抗战以降,中国鼎盛时期赢得非殖民化和主权回归胜利的外交精英,其中也包括国民参政会、国民革命军、地方将领、北洋军阀故人。国际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还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英、苏、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四巨头。
奋战在正面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被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幅画实际上是给中国整个国民革命军指挥系列,给他们来树碑立传的,将三军军歌放上去,将主要战场的地形作战图变形之后放上去,在中间加上了当时的中国地图,这个地图不是“公鸡”,而是1140万平方公里的“秋海棠”,包括博克多汗国,中间是中原地区的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蒋介石,然后他有一个中正剑,中正剑指向台湾,然后把整个画贯穿起来的是岳飞的那句名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长卷中,领导敌后抗日的中国共产党,同样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延安市组群画了中共抗战时期的38位领导者的形像,其中包括后来成了批判对象的张国焘,王明、张闻天、高岗、饶漱石、林彪、李立三,抗战时期这些人物,都是中共中央的领导成员。
凝神会意、布局鸿蒙,国民参政会一幅巨卷,集国、共及诸党派先贤,不分等秩差序,并列魏阙清庙。中悬以中山先生遗像并时旗帜。左右警示国父遗训。人物相貌几近真形,毫厘不差,不仅形似,更为神似。马一丹以油画手笔操弄翰墨,功力老辣而别生诣趣。衣寇无论中西,皆作白描,虚灵阙如,一派神圣。场氛有如希腊、罗马元老议院。记述文字,穿插其中。书画辅成,境界越深,含英咀华,合而成之。
200米长,人物达254名。其中包括国共两党最高军政长官、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国际政治人物,同时也有日本战犯和各色汉奸。这是史诗国画中唯一表现反派人物的画面,“由于它的特殊意义,要求画家必须摆脱一种简单的脸谱化、公式化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可以从中引起更为深刻和强烈的反思。”画面从“九·一八”开篇,末代皇帝溥仪在纸做的标准相框内一身戎装,但明显给人一种外强中干的感觉,旁边的日本军阀板垣征四郎的胳膊已毫不客气伸进画框之内;紧挨其旁,手持日本国旗郑孝胥在日本外相松岗洋佑的面前,显出奴颜媚骨的姿态。这段话结尾处,昭和天皇在血色残阳映照下宣读投降诏书。站立其身后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甲级战犯个个目光呆滞、神情绝望。画面显要位置是宣布无条件投降地投降诏书和当时新闻报道的影印件。
卷五青天碧海
由欧治渝教授创作,长16米。因为此巨卷赴中原地区台湾首展,巨卷总策划王康先生和创作团队领悟,应该将台湾民众的抗日补充进来。这一题材交由欧治渝完成,他参考了台湾历历史学连横的作品《台湾通史》上中下三部和诸多台湾史学方面的资料,从1895年第一批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北部登陆,台湾人民开始进行武装反抗的历史场景,一直到抗战时期的抗日活动,其中知名的英雄人物48位最终被载入巨卷中。
卷尾祈祷
张志中教授创作,长14米。描绘20世纪东西方著名和平运动和非暴力主义代表人士如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列夫·托尔斯泰等48人,祈愿“维护和平,拒斥战争”之永恒理想。人类和平,惟持信义,以制邪恶,以葆仁和。此画末端所绘《百鸽图》取意张书旗一九四五年所绘为国民政府礼赠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之物。后巴勃罗·毕加索亦有画鸽赠世界和平大会,遥承春秋大义,继接毕加索、张书旗二位前驱之寓意,祈冀和平,永息战火,以明中国人民之善良意愿与崇高理想。
“千鸽图”由两岸小朋友共同绘制,长10米。共一千只和平鸽,组绘成世界地图,以蓝天碧海、日月彩虹为背景,共同祈愿世界和平。《浩气长流》的结尾是反思战争的全景式画面“祈祷”——画面的下方是死亡笼罩的大地,深的天穹上,一群精灵般的白鸽穿越两朵蘑菇云和氢弹的阴影,展翅飞翔。
创作背景
中华以人立国,以史垂法,以人生度量宇宙,以历史充斥世界,不以政变辩忠奸、不以成败论是非。斟酌损益、馈青史以本相,自法臧否,还前人以公道。
《浩气长流》竭力以全景式的宏大叙事,以道成肉身的祭奠笔墨,浓缩中原地区抗战的历史图卷,八百多公尺的画幅艺术再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岁月。在这里艺术家的才华和史学家的良知,完成了一次空前的融合,王康说历史对于我们几乎等于宗教,它是中国艺术家最丰沛的灵感源泉,艺术家们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触碰到了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启示。
此战乃中国三千年未有只大变局以降,山河破碎,亡国灭种之最后关头,亦为中国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之神圣抗战,更是中华民族贞下起元,旋乾扭坤之伟大钦命。
《浩气长流》的意义,首先还不是在美术上,而是在意识事态,在政治上的巨大突破,是对以前从党派的立场,从某一个集团的立场上去观察历史,认识历史的一种突破,一种前进。
1938年底,广州市、武汉相继失守,位于大后方的湖南省战略地位异常重要起来,三次惨烈的长沙会战之后,蒋介石痛感阵亡官兵多暴尸疆场,不得掩埋,遂命薛岳将军在衡山修建公墓,忠烈祠于1943年竣工,其四周的山头上散布着13座烈士陵墓,最大的一座坟莹里埋藏原中国国民党三十七军门史师,2728位阵亡将士遗骨,如今忠烈祠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座供奉国民党军人的聂氏宗祠
为记住不容忘记的苦难历史,为记住超越党派、超越政争的民族和谐景气,巨幅画卷《浩气长流》着意展露的既是它坦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坦荡胸怀和忠烈激情,也是今代重庆市一大批艺术家、史学家、思想家的灵秀才华及社会良知的集合。整幅长卷的构思与完成,除了要勇对历史形成的大陆、台湾政治狭隘偏见外,还得要考虑这项“民族魂”还原工程的巨大经济压力。可喜的是,“心底无私”的“工程建造者”们“义工”建造“心灵忠烈堂”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谋过面与未谋过面的分布在海内外的“真正的中国人”,在没有任何一纸募捐告示的情况下,仅凭着知道者的热心“口信”相传,通过民间自发资助汇零方式就自然汇聚齐了完成这幅巨卷所需的全部300多万工程资金。耗时五年多,历经千辛,《浩气长流》巨卷终于完成。全体义务参与“这项工程”的重庆艺术家、思想家们在完成长卷后,最大的感慨就是“我们终于参与并完成了一个时代的民族灵魂记忆工程。这是一种活着价值的真实体现。”
这幅长卷不仅在内容上还原历史真相,而且能够做到在选材上不以成败论是非,不以政争论长短,超越历史鸿沟和党派恩怨,以自由独立的民间立场,展示全景式的中国抗战风貌,从而独具恒久的人文价值。
在长卷中出现的800多个人物,原则上每个人物出现一次,只有个别极其重要的人物,必须在不同的主题下重复出现的例外,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是出现最多的,分别出现了三次,西安事变、延安组群、重庆谈判就都离不开周恩来。
延安组群画了中共在抗战时期的38位领导的群像,背景是窑洞、宝塔山和延河水,两边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军歌,上面是一个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38人中有后来成了批判对象的张国焘、王明、张闻天、高岗、林彪等人。选择的依据是画上的人物当时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刘志丹也在其中,是因为他创立了陕北红军,否则红军就没有根据地,就凭这一点,也就算对抗战作了贡献,高岗、饶漱石都是如此。延安市组群和以往的中共领袖画像另外一个不同点是,延安五老坐在中间,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站在群像的最后一排的最旁边。王康解释道:在延安早期领导人的不少照片中,毛泽东是很随意地坐在旁边的,并不像后来那样等级分明。
延安组群的旁边,画的是成立于抗战周年之日的国民参政会,画面参照了国民参政会历史照片,正中是孙中山像,中国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分列两边,包括邓颖超、王明在内的各党各派老资格的人士均在画中出现。
绘制国民参政会的画家马一丹说:“孙中山和三民主义是海峡两岸惟一能够共同接受的政治理念和符号,在这幅画上打破了阶级的界限,党派界限也被淡化,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希望。而且,我之所以采取白描手法,是因为中国人希望政治是一种清白的东西,国民参政会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雏形,虽然中途夭折,但是这种记忆是良性的,而且是非常珍贵的。”
长卷的与众不同之处并非重写历史,而是努力复原民族记忆,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包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正面战场就是一例。《血肉长城》中的阵亡将领,中国国民党的将领以军衔在少将以上为入画标准。共产党牺牲的有将军衔的是左权和彭雪枫两人,为了保持平衡,同时也考虑到共产党军队整个的军衔要低一些,就把共产党50多个团级以上的阵亡干部都放在里面,赵一曼、赵尚志等人没有军衔,但是为抗战作出过贡献,也出现在画里。阵亡的将领总数达到216个。
创作团队
王康:中国著名文化学者,著名民间思想家,抗日战争研究专家。同时为重庆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光华战略俱乐部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多年来,他引领着重庆陪都文化有限公司,通数家电视台合作,先后拍摄了五集电视政论片《大道》,《抗战陪都》,《卢作孚》,《中美西部开发启示录》,《重庆大轰炸》等著名电视政论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浩气长流》巨幅国画是由王康任创作的总策划人。
王土火:总策划王康的副手,担任巨型长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卷一、卷二的策划工作。1969年生于达川区罐子镇,本名张逢春,原本是学法律的。1991年达县中学毕业考入西南政法大学,1996年毕业。1998年,他来到陪都公司,跟着王康,日日浸润,多有收获。2004年陪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土火担任副主任,与力帆集团联合摄制《大轰炸》,他又担任制片人之一。《重庆黄山抗战博物园》(汪道涵题名):拟建大后方抗战纪念馆、国共合作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功碑、二战援华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美龄国学研修院(包括以书、画等形式彰显二战中国历史);策划案《老重庆影视基地》;策划案《中国改革开放博物馆》;策划案《浩气长流》(连战题名、吴伯雄题字、江丙坤题字)。
江碧波: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曾任绘画系主任,现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重庆创作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艺委会委员。擅长版画、雕塑、油画。作品《歌乐山群雕》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最佳奖,彭德怀纪念馆雕塑及壁画获1998全国十大陈列展精品奖。版画作品《近邻》、《白云深处》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江碧波艺术作品集》、《东方魂─江碧波艺术集》、《巍然天地间》等。
欧治渝:(1945。1—)四川巴县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曾任重庆渝中区文化馆美术干部,现任重庆出版集团美术编辑室编辑。连环画《水浒》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三等奖;《爱国老人沈钧儒》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七君子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连环画《邓小平的路》入选第七届全军美展。
张春新:1954年生,河北唐山人。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98年3月调入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学位办艺术学博士授权点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国画院副院长。他长期致力于中国人物画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努力寻找新的视角符号,并形成了一定的个人风格。作品曾参加第六至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及多届“全国体育和教师节美术作品展”(国家级)。其作品《重庆大轰炸》、《四渡赤水》、《白日——关天培血溅虎门》、《出门——记邓小平离渝赴法》、《同心图》等,多次获文化部等主办单位奖励;13次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6次获重庆市优秀作品奖。
马一丹:1950。3生,龙游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美术报〉编委、油画技法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擅长油画。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国画系,1984年在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后在该院任教,现任系主任、副教授。作品《北上》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60周年美展,《百年·华夏之梦》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春的旋律》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李犁:1959年生于重庆市,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本科专业,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美协油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擅长油画、水粉画。作品多次参加各种画展、艺术博览会。1996年油画系列获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奖。1999年创作的油画《山区希望小学》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又获1999年文化部"群星奖";2001年水彩画《星晨》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并推荐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2年水粉画《她们》《老镇》参加纪念"延讲"60周年全国美展,2002年水粉画《老街》参加全国职工美展;2003年油画《爬坡上坎》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获重庆市油画大展优秀奖。多幅油画作品参加历年来在香港电台等地举办的个人画展、联展,获得好评,并被香港角王艺术中心、台湾卡门艺术中心等单位和爱好者收藏。
秦效侃:1925年生,名运,字效侃,以字行。岳池县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古代文学研究家、诗人。曾担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和书法学研究生导师,重庆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生于书香之家。幼承庭训,中学、大学期间,于学校教育外,更受业于李味腴、陈家骥、张名振、商承祚诸先生。自大学毕业至今从教五十余年,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及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擅文章诗赋与书法,蜚声海内外。以87岁高龄受命为《浩气长流》长卷誊写长达一千多字的总序,他使用的书体是庄严的汉隶。秦先生书写时,既不站着,也不坐着,而是半蹲着书写,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把周身全部的力量贯注在笔尖上,对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这是很大的一个劳动量,写了将近10天,写完之后,人们看到的是满纸烟云。
贵用宝:《浩气长流》的装裱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工程,为此装裱师们特地从河南省买回一台长3米宽2米的超大装裱器。35岁的贵用宝师傅,有15年的装裱经验,尽管如此,面对到处是挖补和拼贴痕迹的大画,贵用宝仍然觉得像一场恶梦。这位四川省三台县的农民,特别愿意承担这项工作,虽然他率领的是一家小公司,他总得养家糊口,但在签订了合作协议后,曾经有过画作方的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的违约,但贵师傅都给予理解,并从成都将自己的妹妹和几位师傅及他本人,专门到重庆市来,住在像打工仔那个简陋的床上,吃了很简单的伙食,工作数月。
义工人员:老席,曾经是重庆的一个中日汽车公司的一个副经理,担任义务司机,是优秀的公关人才,五年来坚持不懈地替团队疏通各种关系,摆平各种麻烦。跟踪拍摄不论白天黑色,大陆台湾;韩子渝,团队的智多星,以35万字洋洋洒洒地记录了长卷的创作过程;下岗工人牟寅生,退休工程师苟文级,用双手完成了168枚石质印章的镌与刻。洪冬姐,为整个团队做了五年半的饭,人员最多的时候,有六七十个人吃饭,她在那个非常小的厨房里面,把饭做出来,然后一盘一盘,一钵一钵的,一碗一碗的从11楼搬到9楼下面去,那个饭支撑团队五年半,是那些画家们的美味佳肴。
社会评价
刘兆玄(台湾文化总会会长):一群从重庆来的画家,花了五年半的时间,投入无数的心血,用无比的毅力完成了这样一幅历史巨作。
连战(国民党荣誉主席):它的规模、它的范围,它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工作的浩繁,都是超过我们所能够想像得到的。
郝柏村(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前负责人):1949年以后,抗战的历史真相,无论在大陆,甚至于是在台湾,都被淡化,甚至被扭曲了,我觉得我个人作为参加抗日的一员,恢复抗战历史的真相,还原抗战历史的真相,我希望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得到,而王康教授你们这首先是很伟大的很了不起的一步,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开始。
林木(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洋洋巨制,从全民抗战、大型会战,到抗战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际关系,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现整个抗战历史。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无疑是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这种由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与著名画家的强强联手,使创作在再现历史的深刻、全面、真实、具体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大手笔之力量。这种联合,显然也是伟大的民族抗战史实那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之使然。画卷将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已为此长卷题词“浩气长流”,大陆汪道涵先生,国内国际若干政治家或与抗战相关的重要人士及和平人士也将介入,当然也是因于抗战之伟大与中华民族之复兴。这样,该画卷就不仅是整个中国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不仅有现代史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中华民族于经济、文化、政治全面复兴与腾飞的今天,《浩气长流》在重振民族固有之精神,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树民族自主、自尊、自信与自强之精神,在立足民族本位之和谐社会的构建上,必将有超越美术作品之重要作用。
何亮亮:《浩气长流》这幅巨作非常有意义,它揭示了八年抗战期间,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畏强敌,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幅由民间来主导的画,它把抗战时期1000多个历史人物都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更可贵的还专门为台湾的抗日志士,包括像蒋渭水等等,这些人都给他搬上了画卷。让今天的青年一代看到,今天我们所享有的和平生活不是凭空得来的,中华民族已经有了100多年被屈辱的历史,但是这个历史就在抗战,在80年的全面抗战当中就已经结束了,就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新中国。这幅《浩气长流》也揭示了当时国军在抗日主要战场,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这个地位现在是两岸都公认,这样的一种对历史的,它最主要是对于现在来说,它有助于两岸共同的来发展经济,来维持一个和平的局面,进而大家一起来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所以这幅画我希望它不仅会在台北市展出,以后有机会也能够到香港展出,也能够到大陆各地去展出,让更多的民众,让更多的青年一代看一看,抗战八年是怎样壮烈的一个历史。
佟麟阁的女儿已经是83岁的老太太,看到父亲的画像感慨万千、老泪纵横,在画像前下跪。冯玉祥的儿子看了觉得非常震撼,称赞道,你们画我的老爹画得很像,还想再来看一次。
参考资料
浩气长流 画赞.Find Art搜一搜网(牟群敬撰于抗战陪都).2013-04-30
精神堡垒图片网址.网易.2013-04-30
欧治渝.博宝艺术家.2013-04-29
重庆著名书法家秦效侃书法.7788字画网.2013-04-29
目录
概述
绘制历程
作品赏析
卷首故国
卷一山河岁月
卷二血肉长城
卷三精神堡垒
卷四信义和平
卷五青天碧海
卷尾祈祷
创作背景
创作团队
社会评价
参考资料